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2020農村信用社如何參與農村金融市場的競爭

觀後感 閱讀(9.34K)
2020農村信用社如何參與農村金融市場的競爭

2020農村信用社如何參與農村金融市場的競爭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對新形勢下農村金融體系建設做出新的規劃。按照該決定的規劃部署,首先是市場競爭主體的更加多元化。該決定重申了農行、農發行、郵政銀行在農村金融市場的主體地位,同時還開放了小額信貸公司、村鎮銀行、投資公司等金融企業進入農村金融市場,農村信用社(有的已成製爲農村合作銀行,以下簡稱農信社和農合行)競爭對手呈現多元化、多樣性特點。另外,《決定》直接提出“綜合運營財稅和貨幣政策工具,定向實行稅收減免和費用補貼”的規定,本規定極大地調動了各類金融組織參與競爭的積極性,農村金融市場“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即將來臨。

擺在農信社(農合行)面前的形勢非常嚴峻,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農村金融市場將面臨重新洗牌。農信社(農合行)作爲農村金融市場主力軍的地位受到威脅,市場份額正在縮小。以前是“三農”主動選擇農信社(農合行),現在轉變爲“三農”有了更多選擇金融服務對象的餘地。顯然,農信社(農合行)曾經的主導優勢不復存在。另外,隨着城市周邊農村的城市化,農民的市民化,農信社(農合行)面對的已經不僅僅是農村金融市場的競爭了。

呼和浩特地區現有國有四大銀行及其他商業銀行22家之多,還不算雨後春筍般的小額貸款公司和民間融資組織。顯然,市場還是那麼大,誰的份額佔有最多,誰的蛋糕分得最大。那麼,農信社(農合行)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呢?

一、農信社(農合行)農村主力軍地位不能動搖

“立足社區、面向三農、服務中小”是農信社(農合行)的市場定位,對於“三農”的扶持,永遠是農信社(農合行)發展的主旋律。農信社(農合行)出生於這片土地,成長於這片土地。多少年來,農信社(農合行)是“農民自己的銀行”這一觀念已根植於“三農”的心中,對於“三農”的金融服務永遠是農信社(農合行)發展的動力。所以,農村金融市場不僅不能放棄,而且還要進一步鞏固,要繼續強力打造小額農戶貸款,農戶聯保貸款,鞏固農村陣地。

面對時代和市場新的變化,農信社(農合行)應找準業務發展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點。由於城鄉一體化步伐的加快,“三農”的需求發生新的變化,農信社(農合行)的思路應緊跟時代的思路,跳出農業的圈子看“三農”。

二、對原有產品更新、再造昇華,創新出適應當前市場的產品

繼續做好並且大力推廣小額農貸和農戶聯保的同時,不斷創新農戶貸款的品種。農民是弱勢羣體,農業是弱勢產業,農民抵禦風險的能力很差,一旦遇上雪災、冰雹、洪水、養殖業疫情等災害,農民便陷入困境,甚至威脅到生存,償還貸款便無從談起。

嘗試與保險公司合作,爲弱勢農戶量身定做一款專門針對農業生產的保險產品,這樣既可以大大減少災害對農戶造成的打擊與損失,同時也爲支持弱勢羣體、弱勢產業的農信社(農合行)提供了貸款安全回收的保障。探索、借鑑一種“信貸+保險+擔保”的金融服務新產品,以分散農業信貸風險,減少農民和涉農中小企業的損失。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企業只有創新纔有活力,纔會贏得更多的客戶,一個沒有創新的企業只能是停滯不前。

小額農戶信貸品牌已成爲農信社(農合行)的代表產品。該產品凸顯了“靈活快捷、週轉使用、隨用隨貸”的品牌特點,在一定程度上較好地滿足了廣大農民和農村市場的金融需求,被廣大農民接受和認可。“農民自己的銀行”形象和小額信貸品牌意識已根植於廣大農村及千家萬戶,這是任何其他金融機構都無法做到的。但隨着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三農”的內涵和外延已經發生重大變化,農村需求呈現多元化、多層次化。農信社(農合行)應加大小額信貸品牌和服務方式的創新力度,樹立市場營銷理念,確立以市場爲導向,以客戶爲中心,進一步開發適銷對路的,被市場接受的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產品,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可根據經濟環境、地域、經營狀況劃分三等區域:農村農民區域、城鄉半農區域、城市市民區域。針對不同的區域制定不同的信貸政策,實行分類調控,分類管理,有針對地打造特色產品;可以根據目前城鄉一體化現狀,拓展小額信貸的服務對象,將小額信貸移入城鎮社區及中小企業。對市民和中小企業分爲:一般、較好、優良、優秀四個等級,按級授信,採取“一次覈定、守信守約、隨用隨貸”的政策;增強和完善銀行卡功能,將客戶的評級授信,小額信貸的借還、結算、匯兌等綜合需求融入銀行卡功能,真正做到“憑卡借貸,一卡多能”,增加小額信貸品牌的科技含量。

三、研發新產品,滿足不斷髮展市場要求,按照個性化服務要求,不斷創新金融服務產品

品牌產品和特色業務匱乏已成爲目前農信社(農合行)亟待需解決的問題。銀行品牌是銀行產品個性化的體現,也是此銀行不同於彼銀行的重要標誌。在這個金融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競爭時代,沒有本行品牌產品也就沒有形象、沒有競爭力,不能給客戶留有深刻印象。可以說,農信社(農合行)還沒有形成自己過硬的品牌產品。

四、服務創新,打造個性鮮明的地方性銀行形象

創建學習型企業,大力倡導全員學習風氣,強化內功的修煉,培養知識型員工,把企業理念、網點外觀、員工素質、規範管理等有機結合,推進社會形象的全面提升,凸顯個性鮮明的地方性銀行形象。將理念內化於心,外顯於行,提高客戶的認可度和忠誠度。

農信社(農合行)應開展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活動,強化團體意識,在豐富職工業餘文化生活同時寓教於樂,讓員工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農信社(農合行)企業文化的薰陶。

把員工培訓作爲一種長效機制,一種福利制度。培訓不是隻針對某一項知識和技能,也不是隻針對某一特定時期,而是全方位的、與事業一起共存的全過程。臨櫃人員有一張笑臉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一流的服務技能,能爲客戶手頭資金找到最大的投資組合,而獲得這些知識和技能的最佳途徑就是培訓。

總之,市場不相信眼淚,農信社(農合行)只有從原來的基礎上快速轉型,摒棄粗放經營的管理模式,轉變經營理念,加大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和科技創新力度,真正實現由“形似”到“神似”的轉變,從而把農信社(農合行)全力打造成農民的銀行、市民的銀行和中小企業的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