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習>實習報告>

2013年地質學野外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 閱讀(5.38K)
2013年地質學野外實習報告

  ㈠實習時間:20XX年5月16日—5月23日
  
  ㈡實習區域概況:
  
  ⒈皇島:
  
  秦皇島市位於河北省東北部渤海之濱,距首都北京280千米,距省會石家莊市483千米。該區在地質上處於燕遼沉降帶的東端,地貌類型多樣,以中低山面積最大,集中分佈於撫寧、盧龍北部和青龍全部,約計4573平方千米,海拔在200~1000米之間。丘陵面積1493.3平方千米,主要分佈於長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區。山麓洪積平原和濱海平原面積較小。地勢北高南低。沿海海拔坡度爲1/300-1/400。距岸20千米以內,水深10-20米,是不凍不淤的水深闊港。秦皇島市區屬東部季風暖溫帶半溼潤氣候區,年均降水量爲551.7毫米,年平均氣溫11.2℃。土壤以褐土、棕壤褐土、潮土、鹽土爲主。境內主要河流有灤河、青龍河、洋河、戴河、湯河、石河等。黃金、砂石是該市兩大礦產優勢。青龍是全國年產萬兩黃金縣之一。海岸線總長126.4千米,海洋生物繁多。該市富有大蝦、海蟹、比目魚、貽貝和蘋果、板栗、蜜梨等特產。位居撫寧縣的柳江盆地及其周圍地區,一向是我國北方地質院校和地理專業的野外教學實習基地。秦皇島市地處環渤海經濟區的中間地帶,是華北、東北、西北地區重要的出海口。秦皇島港貨物吞吐量達2.57億噸,是中國第二大港,也是世界最大的能源輸出港,以能源輸出爲主。秦皇島港還兼營雜貨和集裝箱運輸。全市主要工業部門有冶金、建材、紡織、化工、電子、機械、食品等,門類比較齊全。糧食作物主要品種是玉米、水稻、小麥、甘薯,油料作物主要是花生畜牧生產以豬、牛、羊、兔、雞、鴨等家畜、家禽養殖爲主。秦皇島旅遊資源豐富,自然與人文景觀齊全山海交融歷史古蹟比比皆是。秦皇島市基礎設施日趨完善。京沈、京秦、大秦三條鐵路橫跨全市,102、205兩條國家級公路縱貫全境。⒉北京:
  
  北京位於北緯39度56秒,東經116度20秒;西北毗臨山西、內蒙古高原,南與華北大平原相接,東近渤海;市中心海拔43.71米;總面積16808平方公里,市區面積1368平方公里。西、北、東三面環山,山區面積佔全市面積的62%,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等。北京屬暖溫帶半溼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較長。年平均氣溫13℃,一月份最冷,平均氣溫-3.7℃,七月最熱,平均氣溫25.2℃,年平均降水量507.7毫米。無霜期189天。北京市工業發展以“能耗少、水耗少、物耗少、佔地少、污染少和附加值高、技術密集程度高”爲原則,根據市場需要,優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主要扶植電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醫藥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四個新興技術先導行業,重點發展汽車、電子、機械裝備等技術密集型支柱產業,積極支持輕紡、醫藥、印刷等適合首都特點的優勢行業的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成爲北京市工業經濟增長的支撐點。旅遊業已成爲北京市第三產業的重要支柱和首都經濟中心的經濟增長點。特別是“十五”期間北京國際旅遊業和國內旅遊業兩方面都取得較好的成績,使北京旅遊業經濟總量始終居於全國前列。
  
  二、實習的主要內容:
  
  ㈠張家口—北戴河沿途:
  
  ⒈地形變化:冀西北間山盆地—山前平原—濱海平原。
  
  ⒉業生產特點:一年一熟—一年兩熟。
  
  ⒊民建築:均坐北朝南但張家口房屋北無門窗,而秦皇島的則南北均有門。
  
  ㈡鷹角石下海灘上:
  
  ⒈岬角、海灣的侵蝕、堆積:山海關—北戴河間海岸形態爲岬灣相間狀。受波浪折射作用,岬角處波能匯聚受到侵蝕,海灣處波能副散形成堆積。(實習報告 )鷹角石所在處爲岬角,其由花崗偉晶岩脈組成,抗侵蝕能力強,形成突出的岬角。
  
  ⒉海蝕穴、海蝕崖、海蝕平臺:在海水與海岸岩石相交接的地帶,致使岩石沿節理及抗蝕性弱的部位發育成凹槽而形成海蝕穴。由於海蝕穴的發展,上部巖體懸空、墜落,形成陡峻的海蝕崖。由此可見,海蝕崖的形成過程實際上就是海岸的後退過程。在海蝕崖後退的同時,在其前方留下一個向海微傾的基岩平臺,稱海蝕平臺。

  
  ⒊波浪在淺水區的變形:迎水坡平緩,背水坡陡。
  
  ⒋波痕性質:屬於流水波痕,形態不均勻,在潛水沉積環境下形成。
  
  ⒌岩石的三維節理:此處的岩石節理較發育,其橫向、縱向、斜向三方面節理共同發育,三向節理相交處的岩石脆弱,加劇了岩石遭受侵蝕的程度,爲形成海蝕地貌提供了有利條件。
  
  ㈢雞冠山:
  
  ⒈雞冠山東南坡中部:早元古代綏中花崗岩的巖性特徵爲酸性岩漿岩,呈深成的岩基侵入體,屬下元古界前的產物,爲肉紅或灰白色,等粒結構。主要礦物有鉀長石(肉紅色)、斜長石(灰白色)、石英(透明狀)、角閃石、黑雲母(黑而薄)等。
  
  ⒉雞冠山東南坡近頂處:晚元古代青白口系景兒峪組與下伏綏中花崗岩的接觸面處有很明顯的界線,並且是個較平緩的接觸面,兩者並沒有參差不齊或相互穿插的現象。花崗岩體中未發現上覆岩層的俘虜體存在。發育在下面的岩石中的節理也沒有延伸到上覆岩層中去;下伏花崗岩其近接觸面處和遠離接觸面處岩石特徵有明顯的變化,特別是在巖體的表面產生高嶺土化、綠泥石化等,說明花崗岩體已遭受變質作用;上覆沉積岩未見有變質或任何烘烤現象。底部還有很薄層的小角礫岩,碎塊的主要成分卻是下伏巖體表面的產物。由此判斷其接觸類型爲沉積接觸。
  
  ⒊雞冠山頂採石場:⑴晚元古代景兒峪組巖性特徵:本組的主要巖性特徵是石英砂岩。其新鮮面呈灰白色,風化面爲黃褐色,並帶鐵鏽色,石英含量很高,含有一定量的鉀長石,淺綠色海綠石礦物往往肉眼可見。中細粒結構。其底部含少量礫石及小角礫。下粗上細的巖性變化反映了當時的海侵沉積環境。⑵浪成波痕構造:浪成波痕形態對稱,波峯尖銳,波谷圓滑,形成於靜水條件。
  
  ⒋雞冠山北側懸崖邊:⑴地塹的構造特徵及地貌表現:該地塹由三組傾向相向的正斷層形成。大平臺與雞冠山的巖性組成是一致的,即上部爲景兒峪組石英砂岩,下伏綏中花崗岩。前者抗風化能力強,後者抗風化能力弱,致使斷面的上下坡度出現不一致,石英砂岩形成陡崖,綏中花崗岩形成緩坡。地塹構造在地貌上表現爲谷地形態,稱地塹谷。⑵斷層崖的形態特徵:我們看到的斷層崖是剝蝕後退的陡崖,而並非原來的斷層面。斷層面一般來說應爲直線形,但由於後期溝谷的發展,常使斷層崖在不同部位產生差異性後退。溝谷處後退快,崖面內凹,溝間部位後退相對緩慢,斷層崖外凸,這樣就使原來直線形的斷層崖變得彎彎曲曲。⑶方山與單面山:通過觀察大平臺與雞冠山的岩層爲水平岩層故其屬於方山。
  
  ㈣石門寨:
  
  ⒈石門寨西門外200米小採石坑:通過觀察奧陶統冶裏組頂部的小斷層,在確定斷層面後我們發現其上盤岩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故判斷其爲正斷層。
  
  ⒉石門寨養雞場北小溝:下覆的下奧陶統亮甲山組爲豹皮石灰岩,爲中厚層石灰岩,上覆的中石炭統本溪組的一套粉砂岩、頁岩.此處岩層露頭不好,只是分界線不明顯,從區域上看二者接觸關係應爲假整合接觸。
  
  ⒊百印臺北100米處探槽西口:⑴接觸關係:中石炭統本溪組巖性爲細砂岩粉砂岩,顆粒細;上石炭太原組巖性爲長石石英砂岩,粗砂結構,顆粒相對較粗。二者接觸面上下的兩層岩層相互平行,接觸面產狀緻密,岩層沉積沒有間斷,故屬於整合接觸。⑵巖性特徵:本溪組下部主要以細砂岩、粉砂岩爲主,上部則爲細砂岩、粉砂岩夾泥質灰巖透鏡體,底部含鋁土質粘土巖,整套地層中岩石的顏色以深灰色、灰褐色爲主。太原組底部巖性爲長石石英砂岩,顏色爲淺灰,礦物主要成分爲石英、長石、岩屑砂粒、泥基質。粗砂結構,塊狀結構。其沉積環境變化方向爲從南向北侵入。

  
  ⒋百印臺西南100米處:太原組長石石英砂岩的巖性特徵及球狀風化現象:太原組的地層是伴隨海退過程形成的。受地殼擡升的影響,具有層次構造的長石石英砂岩突出於地表,因太陽輻射熱量的晝夜和季節變化,使地表岩石產生膨脹和收縮,並且岩石表層和內部冷縮有差異,致使岩石表層和內部產生了裂隙,並一層一層地剝落下來,這種作用就是物理風化作用。但這種風化作用,岩石突出的尖角部分三面遭受風化,速度最快;而棱處的兩面風化次之;面上風化最慢。這樣開始不規則的巖塊逐漸會趨於近圓狀或橢圓狀。之後風化速度各處基本一致,產生均勻的同心圓式的層狀剝落。這種現象稱之爲球狀風化。
  
  ㈤上莊砣與小傍水崖間的石河河流階地上:
  
  ⒈彎曲河岸凹岸和凸岸的地貌特徵:此處爲石河河谷的一個彎曲河段。由於河流橫向環流的作用,凹岸形成陡崖,凸岸發育了河漫灘,河谷橫剖面呈不對稱狀。
  
  ⒉河漫灘堆

積物特點:河漫灘的物質結構特點是二元結構,即下層較粗的河牀相沖擊物和上層較細的河漫灘相堆積物。但對於山區河流來說,由於河牀比降大、河谷窄、水流急,上層河漫灘相堆積物發育不好,二元結構不明顯。
  
  ⒊河流階地地貌表現:該河河段凸岸一側,可看出至少發育有三級階地。受農業活動的影響,階地的自然狀態已有很大改變,但階地高低的基本錯落還是能夠表現出來的。
  
  ⒋小傍水崖村西南:⑴山嘴、離堆山辨析:在山區曲折的河谷中,向河流凸出並同山體相連的巖體,稱爲山嘴。離山堆是指河流發生截彎取直後由新、舊河谷環繞的孤立山體。⑵倒石堆的地貌形態:在大傍水崖村西南的半山腰上,崩落的石頭在山麓堆積而形成錐狀體,形成一個小型倒石堆。
  
  ㈥老龍頭城牆東門外海灘:
  
  ⒈海灘與海積階地:海灘是由沿岸激浪流形成的與陸地相連接的沙礫堆積體。該處爲凹岸,沙體堆積很厚,古沙灘很發育。後來,由於陸地地殼擡升,海水下切,原海灘也明顯擡高海面,形成海積階地。
  
  ⒉浪蝕溝與甌穴:浪蝕溝一般在順波向的節理處發育較好。甌穴是指在巖脊表面較軟弱部位由於海水旋轉磨蝕溶蝕而形成的圓形或近圓形的內壁光滑窪坑。此處甌穴爲近圓形,長短軸差距不大,長軸近與波射線方向一致,向海一側有開口。
  
  ㈦龍海大道石河大橋:
  
  石河地貌形態:此爲石河河口地帶,在河水和海水動力的交互作用下形成河口三角洲。由於海岸帶的不斷上升和海面的不斷下降,河口不斷向海方向延伸,河口三角洲也不斷向海方向推進,並且在河口三角洲上形成許多叉河。河口三角洲的物質組成主要以河流沖積物爲主,邊緣地帶過渡到海水堆積物,顆粒總體上較細,但縱向橫向的顆粒的變化仍有一定的規律。
  
  ㈧老虎石:
  
  ⒈老虎石的形態特徵及其成因:該區大石延伸入海,其由綏中花崗岩組成。其相互隔離,奇形怪狀,表面圓滑的原因是:⑴該岩石三維節理髮育,使巖體分離成小塊;⑵球狀風化和海水的磨蝕溶蝕作用使其表面趨於圓滑。波浪沿節理的侵蝕擴展,使岩石更加分離,形態更加奇異。⑶人爲的摩檫作用。
  
  ⒉波影區堆積與陸連島、連島沙壩:老虎石的存在構成了對陸岸的掩蔽作用,在老虎石背波面一側與陸岸間形成了一個波影區。波影區內波浪作用以堆積爲主,形成了連島沙壩,老虎石也就成了陸連島。
  
  ㈨石花洞:
  
  北京石花洞爲中國華北地區岩溶洞穴的典型代表,爲地下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形成的。洞體共七層,1~6層爲旱洞,第7層爲地下暗河。現在開發到1~4層。石花洞內的自然景觀玲瓏剔透、花彩多姿、類型繁多、有滴水、流水和停滯水沉積而成的高大潔白的石筍、石竹、石鐘乳、石幔、石瀑布、邊槽、石壩、石梯田等和滲透水、飛濺水、毛細水沉積形成的衆多石花,石枝、捲曲石、晶花、石毛、石菊、石珍珠、石葡萄等。並有晶瑩的鵝管、珍珠寶塔、採光壁等,衆多的五彩石旗和美麗的石盾爲中國洞穴沉積物的典型,大量的月奶石蓮花爲在我國洞穴中首次發現。故此石花洞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與美學觀賞價值。通過觀賞石花洞,我不僅親眼看到了我們課堂中學過的由於含碳酸鈣的水滴到地面上而形成由下往上長的實心石筍,中空的由上往下長的鐘乳石,由石筍和鐘乳石二者連接起來的石柱。我們還新認識了石盾、月奶石、石瀑布、石幔、石旗,還有美麗的石花,這讓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㈩世界公園:
  
  集世界名勝於一體的北京世界公園,整體佈局按照五大洲版圖劃分景區,以世界上40個國家的109處著名古蹟名勝按1:10比例微縮的建築物爲主體薈萃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埃及金字塔、法國埃菲爾鐵塔、巴黎聖母院、美國白宮、國會大廈、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等建築,以及意大利式、日本式花園等。公園內設東歐、西歐、北歐、北美、南美、非洲、大洋洲、西亞、東亞、南亞等17個景區,水系分佈按照四大洋的形狀連通全園。園內的雕塑雕刻有近百件,自由女神、尿童、丹麥美人魚、肖邦、莫扎特等人物,精雕細琢,栩栩如生。通過遊覽世界公園,我們更形象地深刻認識到世界各國建築的不同之處,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十一)植物園:
  
  北京植物園是一個集科普、科研、遊覽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我們首先參觀了熱帶溫室—萬生苑。那裏有熱帶各種各樣的植物如椰子樹、棕王樹、古樹,各種沙漠地帶的不同形態的耐旱植物,還有許多我叫不上名字的花,最讓我記憶深刻的要數花中巨人—巨魔芋。通過展牌我瞭解到巨魔芋的智慧,遺憾的是我們參展期間不是它的花期,沒能領略到它的魅力。出了熱帶溫室,我們遊覽了芍藥園,參觀了曹雪芹故居,孫傳芳墓,竹子園等。
  
  (十二)頤和園:
  
  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頤和園的前身乃爲北京三山五園中的清漪園,後再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同遭嚴重破壞,光緒十四年慈禧挪用海軍軍費修復此園,改名“頤和園”。頤和園規模宏大,總面積達294公頃,主要有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其中水面佔四分之三。走進頤和園,我感受到了它規模的宏偉,我們看到了殿中經百年而不變色的景泰藍器具,參觀了慈禧住過的地方,經過導遊的講解,也瞭解到一些歷史故事,及感受到慈禧的聰明之處。真是受益匪淺!我們還遊覽了有名的玉帶橋、十七孔橋領略到古代建築的精華。
  
  (十三)天文館:
  
  北京天文館是中國第一座天文館。該館分A館和B館兩部分。我們首先參觀了A館,在A館展廳,首先看到了著名的用來證明地球自轉的儀器—“傅科擺”。通過展廳裏的各種模型和展牌,我們進一步認識了有關地球的各種知識,如星象圖,我國的星座體系,二十八星宿,四象,三垣,還觀摩了地球,月球,太陽之間的運動關係,月相形成的模型這讓我更直觀形象的認識到它們之間的運動。令我印象深刻的要數蔡司天象館。它的設計與播出的宇宙探祕把我們帶入不一樣的境界。如身臨其境的感覺。非常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之後我們來到B館展廳,那裏有通過遊戲來認知的各式各樣的設備讓我們在學中玩,玩中學。還有古觀象臺陳列的清代8件巨型銅質天文儀器讓我們領略到我國古代天文學的發展及其製造的工藝精湛。
  
  (十四)中華民族園:輪子秋中華民族園分南北兩園,是集中國少數民族的傳統建築民俗風情歌舞表演工藝製作以及民族美食爲一體的大型民族文化基地。中華民族園將中國56個少數民族彙集在一起,每一個民族都以自己的獨特文化吸引着遊客。 ( ) 該園展現了中國各民族的56組建築,包括民居建築、宗教建築、景觀建築。建築形式涵蓋了中國傳統建築的所有典型形式—地穴式、幹欄式、窯洞式、帳篷式、碉樓式、乾井式、天井式、獨院式、吊腳樓、土掌房。由於在選樣設計建材建設習俗等方面嚴格遵循文物複製的基本原則,無疑使這批民族建築具有文物性,爲建築學人類學博物館學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遊覽中華民族園,我們有選擇的欣賞了一些少數民族的表演活動,觀看了各民族的建築及風俗習慣。感受到了我國幅員遼闊的異域風情。
  

  (十五)八達嶺:
  
  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歷時達2000多年,總長度達5千萬米以上,我們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遼寧的鴨綠江邊,長635萬米。它像一個矯健的巨龍,越羣山,經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嶺之巔,黃河彼岸和渤海之濱。“不到長城非好漢”這句豪言壯語顯示出萬里長城在中國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是人類建築史上罕見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整個人類的驕傲。它凝聚着我們祖先的血汗與智慧。它以悠久的歷史,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魄著稱於世。
  
  三、結束語:
  
  經過八天的野外實習,我看到了許多,認識了許多,感受了許多,學到了許多。通過遊覽鴿子窩公園、柳江盆地、老虎石、石花洞、天文館我看到了許多課本中學到的實物景觀,這讓我對所學知識有了進一步的鞏固;通過遊覽柳江盆地、植物園、頤和園、天文館、中華民族園我認識了許多課本上沒有學到的知識,通過看展牌介紹,觀察實物而新認識了一些新內容,增進了我的課外延伸知識;通過遊覽山海關、老龍頭、世界公園、中華民族園、八達嶺我感受到了許多人文景觀,異域風情,民族特色,建築的魅力。通過八天的實習我學到了許多課內課外知識,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課本上的很多理論在實際中得到驗證,通過這次的實習,我們從中實在學到了不少東西,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習中更使我們提高了繼續學習的熱情。鞏固了學習成果,並且學會了一定的考察地質地貌的方法要領和細節。例如,出外實習要對考察對象做一定的瞭解,注意研究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一些考察的細節如做筆記時應該用鉛筆繪粗略圖、素描,用心聽老師講解認真記下要點,學會基本的考察報告的寫法,充分認識到地質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艱苦性,激發了我們認真學習興趣,這些都將對我們日後的學習乃至工作起到積極的作用。這次野外實習我們不僅學到了許多,更拉近我們同學間的距離,同學間互相幫助增多了接觸機會,加深了友誼,使我們的集體更加團結、友愛、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