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知識閱讀>

清明節吃什麼?

知識閱讀 閱讀(2.64W)


 清明節吃的食物

一、清明節吃青糰子

清明節吃什麼?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着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


二、清明節吃艾畸(bǎn)

客家人有句老話,叫“清明前後吃艾畸,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畸是清明節客家人必備的傳統小食。首先是將採摘回來的鮮嫩艾草洗淨,放鍋中煮熟後撈起,瀝乾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備用。然後將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細越爛越好。艾草泥剁好後,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齊和拌成團。然後把準備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餡料包進麪糰裏,再封口

三、清明節吃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寧的傳統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學名鼠麴草,又叫佛耳草,當地人稱爲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間地頭長滿鼠麴草,毛茸茸、鮮嫩嫩的,正是採摘的好時節,也是製作暖菇包的好季節。在泰寧,製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異。南片製作,用的是新鮮採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圓月,類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製作,形似彎月,更像水餃。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圖的是新鮮口味,不講太多規矩。

清明這日,各地還有一些食俗。通常,清明節早上吃雞蛋、單餅,喝麥仁、玉米仁或高粱米稀飯。

在農村,這天則常用小米飯、豆餅、乾飯餵馬、騾、牛、驢等大牲畜,以鎬賞其一年的辛勞,故有“打一千,罵一萬,清明節管頓飯”之說。

泉州清明節的食俗是吃“潤餅菜”和“清明?”。

“潤餅菜”是以麪粉爲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或“擦餅”,再卷胡蘿蔔絲、肉絲、坷煎、芫萎等混鍋菜餚,即可食用,甜潤可口。

“清明稞”是以糯米、小麥、地瓜乾等碾粉作皮,包上糖豆沙餡,蒸制而成,香甜適口。清明節吃“潤餅菜”和“清明?”,當爲古時寒食節食俗之遺風。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在清明節,老百姓所吃的食物具有特定的時節性,祭祖過後的食物更是具有獨特的文化含義。因此說,清明的飲食習俗包容着歷史的、地域的、民族的等方面的內涵。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爲一的關係,一些地方還保留着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

各地都有獨特的清明食物,如江南一帶清明時節有吃青糰子的習慣,而廣東各地則比較流行清明吃祭祖過後的燒豬肉。除此之外,廣東三大民系還各自習慣在清明節做些地方特色的食物。這些節日食物,不是注重祭祖所帶來的祈福心理,就是側重時令特色給人們帶來的保健作用。潮汕俗語“時節吃時果”的意思就是到了時令就該吃應時的果蔬。此時的果蔬及相應食物,不但味美,還有養生效果,如潮州人清明節吃樸籽稞,就有清熱祛火的功效。

  清明節的習俗

一、掃墓祭祖: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爲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是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

二、踏青:清明之時,正是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乘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摺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怡樂融融。

三、插柳: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的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俗。據說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麼插柳戴柳不僅是時尚的裝飾,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

  什麼是清明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爲清明節。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地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爲寒食節,前二天爲小寒食。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

《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爲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