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優秀作文>

寫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參考6篇

優秀作文 閱讀(2.86W)

我們在作文中使用了開門見山的方式後,可以闡述自己的觀點,作文成績佔語文考試成績的半壁江山,所以寫好作文很重要,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寫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參考6篇,供大家參考。

寫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參考6篇

寫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篇1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

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當然是包糉子啦!早上起牀,外婆已經早早地站在冰箱前準備食材了。我連忙跑上去說:“外婆,我也要包!”“好,那你要認真一點哦。”“嗯嗯!”外婆把糉葉、紅棗、鹹蛋黃、糯米、細蠅準備好後,就可以開始咯!首先,將糉葉捲成漏斗形。然後,往“漏斗”裏放入一層糯米和鹹蛋黃,再放一層糯米。放完之後,把“漏斗”包起來。最後用細繩把它捆起來,一個糉子便完成了。我也學着外婆的方法做。可是,包起來的時候,“淘氣”的糉葉卻怎麼也包不住糯米。我犯了愁,這時,外婆笑着對我說:哈哈!你應該用手包緊它,這樣它就不會淘氣啦”我根據外婆說的方法做,終於包好了!隨後,我們又包了很多人鹹蛋餡的糉子。看滿臉皺紋的紅棗爺爺時,我似乎想到了什麼,趕緊包了三四個紅棗餡的糉子。一盤挨挨擠擠的糉子一份份溫暖的愛。

糉子煮好咯!一盤香味四溢的糉子上桌了,爸爸拿起一個糉子就準備打開,我想:吃糉子就像拆盲盒一樣,不知道爸爸會抽到什麼餡的呢?我看着爸爸,沒想到,他竟然抽到了紅棗餡的!紅棗餡的那麼少,我爸爸可真是一個幸運兒啊!端午節真好,我愛端午節!

寫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篇2

“小懶蟲,快起牀了,今天是端午節,和媽媽一起包糉子呀!”我在睡夢中被媽媽叫醒。媽媽還說:“包糉子是爲了愛國詩人屈原而發明的,同時還可以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聽了媽媽的話,我一骨碌爬了起來,因爲我早就想親手體驗一下包糉子的樂趣了。

剛走進廚房,便看見一個大盆子裏放着一大堆碧綠的葉子,還發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媽媽說這是糉葉。

開始包糉子了,媽媽拿起一片糉葉,並把它捲成一個空心的圓錐體,這倒不難,我也學着捲了一個,下一步可就非同小可了。媽媽熟練地拿勺子舀了一些糯米和陷放進去,包好。而我卻不是上面漏,就是下面漏。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好不容易闖過了這一關,接二連三的麻煩又來了。要穿棕針,媽媽先把棕針穿進糉子,再把棕葉尖子插進棕針孔,然後輕輕一拽就把糉子收得緊急的,一個漂漂亮亮的糉子就包好了。而我呢,也學着媽媽的樣子,把棕針插進糉子,可不是把糉葉戳破,就是把糉葉拽段,就這樣連續包壞好幾個,好不容易纔包好了一個。可累死我了。但我心裏卻樂滋滋的—終於學會了包糉子。

糉子包好了,開始煮糉子,媽媽先在鍋裏放一些水,再放入糉子,然後開始煮,過了一會兒,糉子煮開了,我迫不及待地就想拿糉子吃。媽媽說:“糉子還沒有煮透呢”。我只好在一旁耐心地等着。這時,鍋裏熱氣騰騰,整個家裏都瀰漫着糉子的香氣。“終於吃到了自己包的糉子了。”那種喜悅和興奮真是無法形容。

寫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篇3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每到那天,人們就會包糉子來紀念屈原,傳說那是保護屈原的屍體,把糉子扔進河裏,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

今年端午節前夕,媽媽就買來竹葉、水草、綠豆、糯米、豬肉等纔來回家,準備自己包糉子。

媽媽先把竹葉和水草煮了一次,將綠豆、栗子、花生、蓮子、糯米洗了一次,就開始包糉子了。

看到媽媽熟練地包糉子,我也覺得手癢癢的,忍不住也來“大顯身手”。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先拿出兩片竹葉,把它捲成漏斗形。然後放上一小勺糯米,加上綠豆、蓮子、花生、栗子、豬肉等配料在中間,在放一些糯米在上面,最後用一根水草把糉子包裹起來,我廢了不少勁才紮緊。可過了一會兒,糉子就露出了白白的“肚皮”,好像在嘲笑我呢!我不服氣,憑着上次的教訓,我又包了一個糉子。這次,糉子不但沒有露餡,還飽飽脹脹的,像束着一根腰帶的將軍肚,有趣極了!我看到自己成功了,高興地跳起來!

媽媽把一大盤糉子放入壓力鍋裏,過了一個小時,一些調皮的糉子露出了白白的“肚皮”,好像在嘲笑我們技藝不精呢!

我拿起一個糉子,脫掉它的“外套”,把它吃掉。雖然糉子不是很好看,但吃的是自己包的糉子,我感覺特別美味,心裏樂滋滋的!

寫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篇4

據說:古代詩人屈原五月五投汨羅江,人們到江上打撈他的屍時體卻找不到,人們爲了讓魚蝦不傷害他,而把糉子投到江裏餵魚蝦。現在人們已經不把糉子投到汨羅江裏,但是糉子卻成了每年端午節不可缺少的習俗。

昨天下課,李老師給我們發一個糉子,讓我們品嚐品嚐,李老師說:“明天,把糉子葉帶過來,回家洗一洗就不沾了,把繩子準備好了。晚上把米浸泡好,明天把準備好的材料帶過來。”晚上,我按照老師說的去做,把糉子葉洗了一遍,又把繩子放進書包裏,我又拿了一勺米,放在小碗裏,又把水放在小碗裏。第二天,我高高興興的來到學校,只見老師走上講臺高興地說:“有哪位同學會包糉子那?”只見王少航高高興興地舉起手來,李老師說:“那就有請王少航王老師教我們吧!大家熱烈歡迎。”王少航興奮地走上講臺,舉起糉子葉說:“先把糉子葉做成漏斗形,然後再放三分之一的米,再放一些陷,然後再用米把陷給埋住,接着用漏形的上方往下折,最後用繩子把它纏結實,這就ok了。”咦,我的糉子怎麼會漏米哪?這使我大惑不解,老師讓我繼續做。

我包的第一個糉子漏米,又是一個三角形的,我看着第一個糉子,心裏又一個個不願意,我怎麼這麼笨呀!連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一道題,卻不會做。看着眼前的這個小小的糉子,我有點想放棄了。當我在放棄時,我想到了媽媽對我說過的話,她說:“你不能在你不知道這道題是怎麼做時,或是某件事時你都要堅持下去,絕不能向不會的題或事情低頭。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加油!我決不向困難低頭,我要戰勝困難。

寫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篇5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當聽到這樣一首首端陽節歌謠的時候,五月初五,端午節就已經悄悄地來了。

6月19日,我有幸被邀請到食堂包糉子,我的心情如浪花一般歡騰:我終於能嘗試一下包糉子的感覺了!糉子有三角形、四角形、方形等等,各種各樣。首先,老師先要我們看食堂阿姨們怎麼包,他們用熟練的手腳,不一會就完成了一個糉子,看着這一幕,我真打心眼裏佩服她們,同時也默默地記着他們每一個動作。不久,就輪到我們自己嘗試着包糉子了:看着像小船兒一樣的一堆糉葉,我拿出兩片,把它們圈成一個漏斗形,再裝上一半漂洗過的糯米,可是正當準備放蜜棗的時候,突然,糉子漏米了,我手忙腳亂,誤打誤撞地把包到一半的糉子拆了,心情頓時失落極了:怎麼會這樣?該怎麼辦呀?這時,阿姨笑着走過來說:“你啊,裝餡的時候手抓太緊了,所以纔會導致糉子包到一半就露餡了!”然後,我又繼續包起糉子來,可是這個難題解決了,另一個難題又“攻”過來了,綁繩的時候綁得太鬆了,又讓糯米“逃走了”!眼見着別人一個個都快包好了,我緊皺着眉頭,焦急萬分,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不行,我得冷靜下來,得細心,好好檢查有沒有不嚴實的地方……然後,我拿起一根細繩,輕輕地,慢慢地綁緊。終於,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可算把糉子包好了。一個,兩個……越來越熟練了。我細細地端詳着糉子;它有棱有角,象徵着屈原正直的一生;糉子中間的蜜棗則象徵着屈原一片熾熱的忠心……經過一段時間的蒸煮,糉子出鍋了,我輕輕地打開糉葉,暗香四溢。

吃着圓潤香甜的糉子,我不禁爲能成長在中國這樣一個優秀的民族而感到自豪!

寫端午節包糉子的作文篇6

一陣陣艾的奇異香味飄來,是那麼香,那麼誘人。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着艾,不知不覺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每到這個時候,我那慈祥的奶奶都會給包糉子吃。

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會提前做準備,做我最愛吃的豆沙糉子。奶奶總是要耗費很大的精力去做餡兒料,煮熟、過濾、翻炒。時間很漫長,但奶奶做這些的時候依然是那麼開心,而我則是在一旁手忙腳亂的給奶奶打下手。奶奶總是一邊給我講着端午節的來歷和故事,一邊包着糉子。小糉子在奶奶的手中是那麼的聽話,而我包出的糉子卻總是張着大嘴巴,一個接着一個的嘲笑我,沒有任何一個能勉強的算上合格。直到這些糉子一個個的被奶奶請下鍋,我纔開始了漫長的

等待。時間很漫長,不知道過了多少個小時,糉子還是沒有出鍋。此時的我就像等待千層麪出爐的加菲貓一樣,恨不得立馬就能吃到糉子。突然,我聽到一聲,糉子出鍋了,話音未落,我就立刻去看糉子了。糉子被奶奶一個個的夾出來,泡到了涼水當中。隨後,奶奶不緊不慢的將糉子夾到碗裏。我並沒有像奶奶一樣不緊不慢,而是伸手就去抓,結果,我被燙得嗷嗷叫,手紅得不得了,差一點就腫了。看樣子,我還是得拿筷子去夾呀。我從糉子裏挑了一個夾到我碗裏,剝開一嘗,一股甜甜的味道頓時停留在我的舌尖上。這使我立刻明白了,糉子裏不單單有着糯米和豆沙,還有着奶奶滿滿的愛。

奶奶做的糉子是超市裏買不到的,是獨一無二的。我愛過端午節,也愛吃奶奶做的糉子。希望奶奶每次都能爲我做出這麼好吃的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