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中國哲學簡史閱讀感悟

心得體會 閱讀(2.17W)
《中國哲學簡史》是馮友蘭爲西方讀者而寫的一本哲學史,以英文寫成,已被譯爲多種語言,是中國哲學專業的通用教材,也是瞭解中國文化的入門書。今天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這篇關於中國哲學簡史閱讀感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國哲學簡史閱讀感悟
  中國哲學簡史閱讀感悟1
  
  說到中國哲學,這是爭議不小的四個字。比如,作爲馬克思主義的先驅,黑格爾就說過,中國沒有哲學。他說,中國所處的東方是人類歷史的開端,象徵了思想的貧乏和愚昧。
  
  “中國”在黑格爾哲學額體系中,起到的是反襯西方文明的作用。他貶低中國傳統思想中的儒家和道家。
  
  他說,“孔子是中國人的主要哲學家,但他的哲學也是抽象的”,“沒有能力給思想創造一個範疇王國”,當這種抽象的思想走向具體時,就成爲“道德、治國之術、歷史等,但這類的具體者本身並不是哲學性的”。至於道家,“‘道’只是普遍的抽象,恍惚不定”,是“原始的理性”;道家的“無”是“單純的、自身同一的、無規定性的、抽象的統一”,沒有超出抽象的開始階段。(來自《哲學講演錄》)
  
  但是要弄清楚中國是否真的有哲學,我覺得這件事情要拆開來看。“中國哲學”與“哲學”究竟在目前的語言環境裏的定義是什麼呢?
  
  “哲學”[philosophy],來自希臘語Φιλοσοφα,原意是“愛智慧”。如果一定要從西方那一套思想理論來看。在大部分他們的語言環境裏,哲學似乎都等於與“思辨哲學”,他們講究層層嚴密推理。他們似乎非常不能夠認同中國這些傳統思想家們隨便拿一個比喻就來說道理的行文方式,也不能get到那些浪漫的點。
  
  不過我倒是覺得,在現行通用的中文語境裏,“哲學”是指一種向內探索的學科,尋求解答“世界是什麼”,“我是什麼”,“我該如何面對這個世界”這樣子的抽象的自身和外界的關係的學科(哈,一點個人理解,輕拍輕拍)。
  
  這麼說的話,“中國哲學”這四個字就是非常自然能夠成立的了。
  
  中國哲學的思想,在我看來,連綿地沉澱了幾千年的重量,很是厚重,加上古人們的浪漫習慣,他們講哲學建立在直覺之上。因此,有一些概念很多時候都沒法一環扣一環地推理出來。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就把哲學討論問題的第一步,下定義,這件事情給堵死了。所以,對於我這樣對於中國傳統文化近乎小白的人來說,如何選擇一本輕盈又踏實的哲學史書,是很重要的。
  
  《中國哲學簡史》就是這樣一本書。它是馮友蘭於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的英文講稿,所以帶有科普目的,讀起來很是輕鬆。又加上那個年代的人深厚的國學底蘊和嚴肅的治學背景,這本書的內容又非常經得起推敲。
  
  在前文裏,馮友蘭說,人類的最根本最自然的先天慾望之一,就是對於超乎現世的追求,即所謂“超道德價值”。什麼是“超道德價值”呢?對於日常生活中,我們做事情的目的,大多數都是具備了“道德價值”的,也就是說這些事情對自己,對別人或者對社會有一些有益的影響。而在這次道德價值之上呢,有一層更高的對於“宇宙”這種神祕力量的敬畏和對自我生命的超越。這樣的想法,大概是繼承了斯賓諾莎的理論。斯賓諾莎雖然也提出了“愛上帝”,但是他認爲自然本身就是神的化身。
  
  這也是爲什麼宗教從四大文明起源的西歐(天主教),阿拉伯半島,印度(佛教)的三大文明中各自起源發展。而中國,雖然沒有誕生宗教,卻誕生了解決追求超道德價值問題的哲學(代替了宗教的位置)。所以說,我們的文化從骨子裏就是哲學的。
  
  中國哲學,並不拘泥於“智慧”本身,而着力於提高我們自身的精神境界,從而引導人去追求超道德價值。道家的“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經》第二章),儒家的“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張載的橫渠四句),這些觀念所追求的境界,在我看來,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等同於“信仰”。因而,這樣子的中國哲學,才能引導中國文化背景下的人達到精神的完滿。
  
  對“天”的敬畏貫穿了中國哲學思想的始終。康德曾經說,“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我想,所謂“天”可能就是康德所說的“頭上的星空”吧。
  
  對於正文內容,這本書是按照時間順序來的。從先秦的諸子百家寫起,一直講到經學時代結束(一直到康有爲爲止),基本上涵蓋了整個中國古代和近代早期的哲學發展。不過由於篇幅原因,它的主要內容還是集中在儒、墨、陰陽、名、道、法這六家的思想。
  
  對於哲學思想的最基礎的普及,我覺得這本書做得很棒。比如,儒家究竟被怎樣反對過,爲何它的反對者紛紛失敗?比如,道家在老子之前,楊朱的理論是怎樣的(“貴己”“重生”“人人不損一毫”)?比如,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又是怎麼回事?再後來,佛教如何影響中國哲學,並且本土化,誕生了,禪宗這樣一個靜默的哲學?
  
  這樣的問題有很多,如果展開講,大概一兩萬字是不夠的。我非常推薦大家去讀一讀這本書。雖然這本書也有一點小小的瑕疵。比如對於某一些細節的論斷,後來被考古結論所打臉,比如有一些方面還是有一些主觀。但是,作爲一個想要粗淺瞭解自身所處的文化背景的脈絡與發展的讀者,它還是相當值得閱讀的。
  
  對超乎現世的追求是人類先天的慾望之一,中國人並不是這條規律的例外。他們不大關心宗教,是因爲他們極其關心哲學。他們不是宗教的,因爲他們都是哲學的。他們在哲學裏滿足了他們對超乎現世的追求。他們也在哲學裏表達了、欣賞了超道德價值,而按照哲學去生活,也就體驗了這些超道德價值。
  
  中國哲學簡史閱讀感悟2
  
  作爲現代中國哲學史上一個無從迴避的重要人物,馮友蘭先生一生於哲學上的研究不可不謂之一波三折。且不論其晚年在經歷了____的十年浩劫而所留下的種種飽受爭議乃至批判的篇章,單就先生作爲“現代新儒家”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任何一位有志於瞭解中國哲學的發展、思想文化的發展的青年,都應當去拜讀馮友蘭先生的著作一二。李慎之先生亦曾言:“中國人瞭解、學習、研究中國哲學,馮友蘭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馮友蘭先生曾經書寫一副對聯以敘生平,聯曰“三史釋今古,六書紀貞元”。“三史”即《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和《中國哲學史新編》,六書則是指在抗日戰爭時期“貞元之際”所著的六本書。從時間上來看,《中國哲學簡史》成書於“貞元六書”之後,馮友蘭的“新理學”、“新儒學”體系已經完成,而又在馮先生經受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動亂迫害之前,可以說是其一生哲學研究成就的巔峯時期。因而《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也理所當然成爲了馮友蘭先生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部著作。
  
  《中國哲學簡史》原譯名《中國哲學小史》(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是馮友蘭先生於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課程時的英文講稿,後經整理出版,先後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譯本,並且迅速成爲各大學中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是西方人系統瞭解中國哲學的重要途徑。直到20世紀80年代,本書才由馮友蘭先生的學生塗又光第一次根據
  
  英文本譯成中文出版。應該說,這本書既是瞭解中國哲學、進入中國文化的地圖,也是觸摸馮友蘭先生哲學體系的一條捷徑。
  
  哲學觀和哲學史觀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一書中,就已經指出:“哲學本一西洋名詞。”也就是說,在中國的思想文化史冊上,是沒有“哲學”二字的。既然要作“哲學史”,自然需要首先明確什麼是“哲學”,然後纔有“哲學史”。
  
  在《中國哲學簡史》中,馮友蘭回答說:“至於我,我所說的哲學,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馮先生亦曾言“今欲求中國哲學史, 其主要工作之一, 即就中國歷史上各種學問中, 將其可以西洋哲學名之者, 選出而敘述之”。由此可以看出,馮友蘭走的是以西釋中的道路,即以西方哲學爲框架知識論,認識論和宇宙論敘述中國哲學史。
  
  然而從全書的謀篇佈局上我們可以看出此時的馮友蘭和撰寫《中國哲學史》二冊時的認知已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在《中國哲學簡史》中,馮友蘭對儒道釋法等百家的闡敘更多的是從基於中國文化的氛圍,亦即“中國哲學的精神”這一核心命題展開的,而放棄了在兩卷本《中國哲學史》中所沿用的“子學時代”與“經學時代”的強硬劃分。
  
  出於這種以中國哲學自身發展的邏輯爲基礎的哲學史觀, 馮友蘭在對先秦道家的發展進行概括時比《中國哲學史》顯得更進一步,
  
  明確的將其劃分爲三個階段,即早期“隱者”階段的楊朱,以“避”爲其核心;以老子爲代表的第二階段,嘗試揭示宇宙事物變化的規律;再到以莊子爲代表的第三階段,“宇宙爲我,我亦宇宙”。
  
  中國哲學的精神與問題
  
  對於什麼是中國哲學和核心觀念,馮友蘭先生在第一章提出了以下的看法:
  
  專就中國哲學中主要傳統說,我們若瞭解它,我們不能說它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說它是出世的。它既入世而又出世。有位哲學家講到宋代的新儒家,這樣地描寫他:"不離日用常行內,直到先天未畫前。"這正是小國哲學要努力做到的。有了這種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義的,同時又是最現實主義的;它是很實用的,但是並不膚淺。 入世與出世是對立的,正如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也是對立的。中國哲學的任務,就是把這些反命題統一成一個合命題。這並不是說,這些反命題都被取消了。它們還在那裏,但是已經被統一起來,成爲一個合命題的整體。如何統一起來?這是中國哲學所求解決的問題。求解決這個問題,是中國哲學的精神。
  
  以馮友蘭的觀點來看,中國哲學中一直是兩種傳統所並行的,即儒家的“入世”精神和道家的“出世”態度。正是在這兩者之間不斷地探尋一種平衡,完善了中國人和精神內核:
  
  “因爲儒家“遊方之內”,顯得比道家入世一些;因爲道家“遊方之外”,顯得比儒家出世一些。這兩種趨勢彼此對立,但是也互相補充。兩者演習着一種力的平衡。這使得中國人對於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
  
  從這個關於中國哲學精神核心的描述,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此時的馮友蘭已經完成了他本人新儒學思想的構建。表面上看,這個表述是基於貫穿中國思想史歷程的儒道兩家的互補作出的綜合評價,然而馮友蘭隨後提到。
  
  有位哲學家講到宋代的新儒家,這樣地描寫他:“不離日用常行內,直到先天未畫前。”這正是小國哲學要努力做到的。有了這種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義的,同時又是最現實主義的;它是很實用的,但是並不膚淺。
  
  這裏提到的宋代的新儒家,恰恰是馮友蘭自身“新理學”體系的基礎。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這種對於“入世”和“出世”和平和與統一的追求,既是中國哲學精神的核心,更是馮友蘭先生在將程朱理學繼承改造之後對於儒家傳統所強調的“內聖外王”終極追求的演進。
  
  也正因爲如此,《中國哲學簡史》對於中國哲學的認知和表達不再侷限於原有的“同情之瞭解”(陳寅恪審查《中國哲學史》時所作的評價),而是將中國哲學的發展脈絡融於其自身“新理學”的體系中後作出的風格更趨統一的再現。
  
  人生的境界
  
  在全書的最後一章“中國哲學在當代世界”中,馮友蘭先生提到了他對人生境界的經典論述:
  
  我在《新原人》一書中曾說,人與其他動物的不同,在於人做某事時,他了解他在做什麼,並且自覺他在做。正是這種覺解,使他正在做的對於他有了意義。他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就構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構成各人的人生境界,這是我的說法。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覺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對於他們也就各有不同的意義。每個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與其他任何個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這些個人的差異,我們可以把各種不同的人生境界劃分爲四個概括的等級。從最低的說起,它們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馮友蘭先生對於人生境界的劃分來自於“覺解”。“覺”就是自覺,“解”則是瞭解。這種自覺的瞭解首先是知識的。在這裏,哲學的三條主線,即認識論、知識論和宇宙論被統一到了一種自我瞭解和反思的層次中去,這恰恰和開篇第一章中所提出的核心哲學觀相對應,即“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
  
  中國哲學的作用或任務就在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馮先生看來人的精神境界有四個層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現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該成爲的人。前兩者是自然的產物,後兩者是精神的創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後是天地境界。它們之所以如此,是由於自然境界,幾乎不需要覺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較多的覺解;天地境界則需要最多的覺解。道德境界有道德價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價值。
  
  暇思一二
  
  讀完《中國哲學簡史》一書,彷彿在中國上下幾千年的思想海洋中暢遊了一番。耳邊時時迴盪着先哲們對於事物的認知與表述,或睿智機辯,或大巧不工,無不展示了在漫漫時間長河中中國人的思考與追求,引人遐思。
  
  陳寅恪先生在審查《中國哲學史》兩卷時曾言,“對於古人之學說,應具瞭解之同情,方可下筆”。對於著史之人來說如此,對於讀史之人又何嘗不是?
  
  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固然是中國哲學史著中的精品,然而若不能知人論世,上溯馮先生執筆之時的精神面貌,便信以史書爲史實,而全然不知作者於其中灌注的精神和風骨,豈不謬哉? 又,馮友蘭先生是有風骨的,他在《新原人》自序中寫道: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此哲學家所應自期許者也。況我國家民族,值貞元之會,當絕續之交,通天人之際,達古今之變,明內聖外王之道者,豈可不盡所欲言,以爲我國家致水平,我億兆安身立命之用乎?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非日能之,願學焉。此《新理學》《新事論》《新世訓》,及此書所由作也。”
  
  然而先生如此大才,歷經____坎坷之後所著之《中國哲學史新編》,自稱是寫“自己在現有馬克思主義水平上所能見到的東西,直接寫我自己在現有的馬克思主義水平上對於中國哲學史和文化的理解和體會”,竟而將一部中國千年思想史變成了一部階級鬥爭史,將一部皇皇鉅著弄得滿目瘡痍,豈不可嘆!
  
  中國哲學簡史閱讀感悟3
  
  最早接觸到哲學,應該是讀高中的時候,政治老師常說,哲學是一門受用終生的課程,但那時對唯物論、認識論、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等,根本沒有直觀的概念,而是更多靠囫圇吞棗般的死記硬背,以期將來大學聯考時能考個高分。上大學時,也學過一些哲學課程,由於不是主科,老師很多時候照本宣科,加上感覺哲學既很枯燥晦澀,又玄而又玄,所以沒有深入進去,更沒有心入進去。可以說,對於哲學,自己一直是抱有“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態度,甚至連一知半解也算不上。
  
  真正對哲學感興趣,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中央電視臺《開講啦》欄目,看到知名學者周國平用親身經歷講授“幸福的哲學”,對擁有哲學,擁有生命和智慧,人生便會幸福有了質樸直觀的感悟。過後,上網簡單搜索了一下哲學的意義,特別是中國哲學,對這個曾經提不起興趣、敬而遠之的學科作了些許粗淺的瞭解。有人所說,哲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相當於宗教在其它文化中的地位。中國哲學認爲取得最高成就的人是聖人,因此有中國的“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相當於西方聖經的論斷。於是乎,根據網上大多數網友的推薦,到書城了買了一本馮友蘭著的《中國哲學簡史》,心想從最基本的入手,由淺入深探究一下哲學的奧祕。雖然很多人並不認同馮老先生這本著作,但通過細細品味的閱讀,我認爲這本書對於一個哲學白丁來說,算是一本哲學入門的最好書籍了。本書非常客觀的闡明關於中國哲學的幾個問題,一是哲學流派的起源與發展,二是哲學流派相互之間的關聯與區別,三是西方哲學對中國哲學的影響及區別,對學習哲學的意義,如何學習哲學,學習哲學的哪些內容也有所涉及。讀完之後,大致能瞭解中國哲學的發展脈絡,不再覺得哲學是一門高深莫測的學科,或者認爲哲學離生活、工作十萬八千里了。
  
  馮友蘭先生著的《中國哲學簡史》,原譯名《中國哲學小史》,是老先生於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課程時的英文講稿,後經整理出版,迅速成爲各大學中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是西方人系統瞭解中國哲學的重要途徑。上世紀80年代,本書由先生的學生塗又光第一次根據英文本翻譯成中文出版,系統梳理了中國哲學的精神內涵、形成背景、各學派起源,以及在各學派相互替代、融合和改進的過程中,中國哲學的發展歷程,脈絡清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將中國歷史歷代的大哲學家、儒道墨法等著名學派及其主要觀點娓娓道來。任何人讀完這本連小部頭都稱不上的書,都能夠對中國傳統哲學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都可以從中選取自己認同、認可、推崇的學派,然後再針對性地找相關著作來研讀。馮友蘭先生客觀公正地看待中國曆代的哲學觀點,對待各家觀點不做過多個人的評價,從這一點上來說,這種風格是難能可貴、值得推崇的,我想這也是爲什麼這本書在哲學史著作中,堪稱最經典的原因所在吧。
  
  因爲是《中國哲學簡史》,書中對各家各派的觀點和哲學家本人的生平都沒有作深入的介紹。但我感覺,從入門來講,或者激發讀者對哲學的興趣,這已經足夠了。這本書在有限的篇幅裏融入了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會了史與思的智慧結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與哲人的洞見,通讀此書,我能夠感受到中國哲學的含蓄之美、辯證之力和修身之徑,也能理解爲什麼四大古文明中只有我們中華文明在數千年的傳承中代代薪火相傳,連綿不絕。
  
  我對這本書感受最深的是全書的最後一章“中國哲學在當代世界”中,馮友蘭先生提到了他對人生境界的經典論述:人與動物的不同,在於人做某事時,他了解自己在做什麼,並且自覺地在做。正是這種覺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對於他有了意義。他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就構成他的人生境界。先生把“人生的境界”分爲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並簡明扼要地說明了自己的哲學觀點,提出哲學不是獲得實際知識而是提高精神境界這一看法,發人深省。
  
  從實用的觀點看,哲學是無用的。但哲學能給我們一種觀點,而觀點可能很有用。用《莊子》的話說,這是“無用之用”。我們時常感嘆,人生是一場旅行,也是一次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在覺悟中不斷提升境界、最終達到人生最高境界。但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競爭日趨激烈,生存壓力增大,很多人都面臨着子女教育、住房、醫療、養老等方面的壓力,有時疲於應付都顯得力不從心,使得人們變得越來越務實,沒有多少閒情逸致看閒書、做閒事,甚至沒有時間和心情去向往詩和遠方,從容、淡定、恬靜的生活有時就如“鏡中花、水中月”,只能滿懷希望的憧憬,卻勞其一生而不可求。越忙,越心累;越趕,越不安;越追,越不得。也許有的人經過拼搏努力,物質生活豐富了,但內心的精神世界卻依然蒼白粗糙—因爲忙着賺錢、養家餬口,從不或者很少有時間向內探索。一個人如果不瞭解自己本心、不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想要過怎樣一種生活,便始終處於無明狀態,在塵俗中摸爬滾打,被物慾所迷、名利所惑、世俗所左右,永不知足,將大好時光與大美自然辜負。
  
  從“利己”的實用主義角度來看,讀完《中國哲學簡史》,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先生的哲學觀念,對於思考現實的人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學習哲學,可以讓我們瞭解自己、認識世界、看懂人生本質,從而輕鬆自在地、豁達快樂地生活;可以哲學地思考人生大問題,站在更高的層面和角度去進行生命反思。一個人在有限的人生中,不斷地求取高遠的人生境界,實際上是通過有限的人生去求取無限的人生價值。因此,在生活中,我們每一個都要活出自己的境界,也許是忙碌生活中的一份坦然,也許是人生失意後的一份曠達。人在自己的生活中,確立一個遠大的生活目標,建構一個理想的生活藍圖,這會增添生活的動力。這樣的人生境界理論,既整合了中國人生哲學中最優秀的傳統,又在今天的社會生活中彰顯意義與價值。
  
  讀《中國哲學簡史》之前,覺得哲學離我很遠,哲學應是哲學家討論的事。但看了這本書之後,才知道哲學就是生活。哲學家的理念,都是來自於生活。人生需要不斷地覺解,境界需要不斷地提升。只有通過這種不斷的修爲和提升,才能夠在生活中將真、善、美動態地統一起來,使人感受到人生中的善良,體驗到人生中的美好。馮友蘭先生的女兒宗璞曾對《中國哲學簡史》做過這樣一個比喻:“我常想這本書像是太上老君練出來的仙丹,經過熔鍊,把浩繁的史冊濃縮的可以一口吞!”希望每一個人都能讀一讀《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梳理一下我們的文化,感受一下曾經先賢們話,傾聽一下內心的聲音,尋求到心靈的慰藉,迴歸曾經率性的純真。
  
  很喜歡馮友蘭先生最後的那句話,人的一生,要說很多很多話,然後保持沉默。藉此與每一位喜歡《中國哲學簡史》的讀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