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日本731讀後感8篇

心得體會 閱讀(1.28W)

想要寫出令讀者有共鳴的讀後感就要認真把原著讀完,對於很多人來說寫好讀後感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日本731讀後感8篇,感謝您的參閱。

日本731讀後感8篇

日本731讀後感篇1

在我讀過的所有作品中,如果要選出一部在我閱讀過程中帶給我的震撼,並且在讀完之後給我深刻的思索,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的作品,那無疑是餘華先生的小說《活着》。

?活着》主要講述了中國舊社會一個地主少爺富貴悲慘的人生遭遇。“活着”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與平庸。福貴,這個曾經風光一時的富家少爺因爲年輕時無所顧忌的胡鬧和爲所欲爲毀掉了自己和家人一生的幸福。他終於在貧困中覺悟,也許那並不算遲。可厄運的陰影一直追隨着他的腳步,殘暴地奪走每一個與他有緣的人的生命,毫不同情。不知是命運對他的特別眷顧或是另一種懲罰,他活了下來。在歷經了那麼多另人難以想象的苦難之後,他學會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壓。他只是很單純地爲了活着而活着。記得有那樣一句話: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個被播種的苦難都會長成爲一個希望,他們就是我們的雙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麼,不管肩上負載着什麼。

在閱讀這部小說的過程中,我幾度落淚,並不是因爲作者的寫作手法有多麼煽情,事實上,這部小說從頭到尾都一直用一種平實得近乎冷漠的筆調進行冷靜的敘述。然而正是這種樸實、平淡的語言,卻能帶給人們一種極大地感染力和震撼性。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話是家珍病重,自知時日無多時對富貴說的話:“我不想死,我想能天天都看見你們”。不想死,不是爲了榮華富貴,也不是爲了功名利祿,只是不想離開自己的親人,只是怕死後再也見不到他們。這樸實的話語所表達的,不正是最真實的最感人的情感嗎?

?活着》這部小說所講述的,是一個荒誕卻又真實的故事。說它荒誕,是因爲這部小說內容是在一段精簡化了的歷史階段裏將整個中國社會的各種問題誇張化地集中到一個家庭中來表現;說它真實,是因爲它所反映的是真實存在的社會問題。這部小說的許多內容還充滿黑色幽默的意味,對官僚主義、大躍進運動和等方面都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如富貴的兒子給縣長老婆獻血卻被抽血過量而死等內容,然而這種諷刺卻是絕望的、無奈的、令人心酸的。

至於這部小說的主題與內涵,一直是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許多人都認爲這部小說太過於消極,過於沉重,對讀者可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會有這樣的評論也是難免的,因爲的確,這部小說從頭至尾都浸沒在一種悲劇的氣氛中,主人公富貴的一生是痛苦的,悲慘的,他的親人一個個的離他而去,他生命中那些難得的溫情一次次的被死亡撕扯地粉碎。讀者讀完整部小說,合上書本,看到封面上小說的題目——“活着”二字時,都會思索:活着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是否像主人富貴一樣,活着就是爲了承受活着的痛苦?另外,小說的結局——富貴和老牛一起生活,似乎也暗示着一種消極的觀點:人和動物的生命價值是一樣的,並沒有什麼區別,存在在這個世界上僅僅是一種“活着”的狀態而已。主人公的生命如此悲慘,但他從未放棄,一直堅持活下去,無論或者是多麼辛苦。因此我認爲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是這樣一個道理:活着雖然充滿了苦難,但路還得走下去。夜深人靜的時候,如果想到這些,再想到不久前的[靜在深秋]友的《祭奠自己》,再想到林語堂《生活的藝術》中說“……如果我們在世界裏有了知識而不能瞭解,有了批評而不能欣賞,有了美而沒有愛,有了真理而缺少熱情,有了公義而缺乏慈悲,有了禮貌而一無溫暖的心,這種世界將成爲一個多麼可憐的世界啊”,確實有點令人不寒而慄、毛骨聳然。現實中痛苦和快樂的人們不禁要問,生命的意義難道是真的如此脆弱?

當絕望和痛苦如狂風驟雨消失在寬廣的海岸線,溫暖而和煦的陽光總會相聚在某個雲淡風輕的下午,讓我們都去到山澗,望着無垠的天邊,恬靜而從容的吶喊出心中的那一縷縷不凡和堅持——活着,只是爲了活着,“人是爲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爲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責任,是活着的意義,也許生命有些事你無法預料,無法改變,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負責,去擔當。因此不論活着多麼痛苦,你都要活下去,爲了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活着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責任。

日本731讀後感篇2

讀完這本書,自己仿如經歷了一場時空之旅。巧妙的構思,奇妙的情節,玄妙的時間,圍繞着浪矢雜貨店,看似無序實則細微地關聯着,發生着。作爲被諮詢者的浪矢爺爺,無論是玩笑還是切實的煩惱,一一思來想去認真答覆的樣子着實讓人佩服。捲簾門處的投信口,牛奶箱處的取信地,還有一些細小的規則,無不體現了浪矢爺爺對從未謀面就如此信任他的人的敬重。面對着兒子貴之的質疑與不解,他堅定地甚至有些固執,但卻那麼地真實那麼地可愛。以及,陰差陽錯地成爲被諮詢者的三個小偷,從一無是處到找尋到自己生命價值意義的心理蛻變。尤其是敦也,其間對自己以及同伴的極大的否定,都無疑體現了他對自己失敗的事業,無望的人生的低頭。他們在動用全部的腦細胞幫諮詢者梳理煩惱,想法設法的過程,以及諮詢者解霍後地感謝,都足以證明他們無限的價值。其實,很多事情,本質都如解憂的過程,當你不求回報的走心的幫助他人,並很享受其中時,看似在渡他人,實則也渡了自己。

作爲諮詢者,無論是雕刻工的親情,擊劍女的愛情,還是女社長的事業,魚店音樂人的夢想,抑或是三個小偷的空白。不同人生的經歷,不同的生命意義,卻也凸顯了人性的醜惡與美好。

老師曾說過一句話:“早知今日如此綻放,何必當初那麼糾結。”其實,什麼樣的煩惱到最終都會隨着時光而流逝,而糾結煩惱地也永遠只在一個時間段裏。人生裏這樣的時間段總會出現,當恰在這樣的時間段裏,能恰碰如浪矢爺爺這般貴人的娓娓指點,也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日本731讀後感篇3

我向來對翻譯自日文的推理小說不感興趣,覺得翻譯過來的文字總是不到位,浮現在腦海裏的是一個屬於中文世界的文學語境,與作家筆下所要構建的氛圍顯得格格不入。然而,由日本暢銷作家東野圭吾創作的推理小說《解憂雜貨店》,卻吸引我的目光。單看書名和封面設計,就讓讀者產生好奇與遐思,到底一家傳統的雜貨店賣的是什麼“碗糕”,能提供什麼樣有效的解憂祕方?

人生的選項

附在書中的一篇導讀文章,如此稱讚東野圭吾創作方面的本事:“他的作品並非只有謎團,只是賣弄詭計,一個更重要的元素,即他過人的說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溫度的文字書寫。”的確,這本《解憂雜貨店》雖然具有推理小說的元素,充滿精彩懸念與巧妙構思,但是卻能另闢蹊徑,讓讀者對人世境遇有更深入的體會與思考,借文字中燃燒的溫情取暖,從而引起廣泛的共鳴。

故事中雜貨店的老店主名叫浪矢(“na-mi-ya”),而附近的孩子總是把他叫成“煩惱”(“na-ya-mi”)。由此浪矢突發其想,不如通過紙條,在雜貨店裏爲孩子們排疑解憂。起初浪矢收到的問題都較爲幼稚可笑,但是他卻對每一個疑問都認真答覆,彷彿從中找到生命的另一層意義。之後,越來越嚴肅的問題陸續出現。在老店主精心安排下,陌生人在晚上把寫煩惱的信丟進鐵卷門上的投遞口,隔天就可以在店後面的牛奶箱裏拿到回信解答。

這些來信者都面對着人生路上重大的抉擇,希望能從回信中得到心理上的輔導。女運動員是該投入奧運集訓,還是應該放棄夢想,陪病入膏肓的男友走完最後一程?孤立無援的未婚媽媽是該把孩子生下來,還是絕情地拿掉小生命?少年應該與負債累累的父母一起潛逃,還是自己勇敢地去闖天下?長子是要繼承父親的魚店,還是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浪矢對每一封信的問題都深思熟慮,從不敷衍事,儘量從各個角度爲對方着想,才做出回覆。然而,他後來內心卻非常擔心,“也許他們按照我的回答去做,反而爲他們帶來極大的不幸”。老爺爺的回答果真替人解憂嗎?浪矢後來發現雜貨店裏有個穿越時空的魔法空間,而他很想知道自己的回覆是否對這些人產生正面作用,因此他囑咐兒子在他死後的33週年發佈消息,讓“解憂雜貨店”復活一天。

就在“解憂雜貨店”復活的晚上,三名小偷誤闖進來,發現那些穿越時空的信件。小偷依據過去三十年來發生的時局,一一回覆信件,並讓它們回到過去的時空。故事的精彩之處並不在於寫信人能神奇地收到這些未來的預言,而是他們在做出艱難選擇時的態度和考量,以及對信念的堅持。人生中萬千的因緣聚合,形成我們不同的際遇。在生命重要岔路做出選擇,最後結果如何,是誰都無法事前知悉的。例如少年最終未聽取浪矢的意見,選擇獨自逃走,因爲“那時候,他無法相信心靈的團結”,而結果是雙親選擇結生命,讓改名的兒子能有一個新的開始。也許,當初少年做出不同的決定,一家人的命運可能就此改觀。然而,少年長大後成木雕師,對於這個決定卻得出另一番領悟。他終於深切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無私的關懷與保護,甚至願意以他們的性命來換取他的幸福。這裏面閃現出人性最耀眼的光輝,親情的聯結和力量,原來可以排山倒海,穿越生死的國界。

日本731讀後感篇4

“這裏不僅銷售雜貨,還提供煩惱諮詢。無論你掙扎猶豫,還是絕望痛苦,歡迎來信!”這是我本週看的東野圭吾先生的小說《解憂雜貨店》的前言。東野圭吾,1958年2月4日出生於大阪生野區。20--年,《解憂雜貨店》獲第七屆中央公論文藝獎。

我想大家一開始讀這本書,都沒那麼容易理解。不過越到後面越會發現作者將零散的內容巧妙地串聯了起來,雖然這本書不是推理小說,可我讀着卻比推理小說更加扣人心絃。

本書主要講了僻靜的街道上有一家雜貨店,只要寫下煩惱投進捲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後的牛奶箱裏得到回答。靜子因男友身患絕症,在愛情與夢想之間徘徊;克朗爲了音樂夢想離家漂泊,卻在現實中寸步難行;浩介面臨家庭鉅變,掙扎在親情與未來的迷茫中…他們將困惑寫成信投進雜貨店,隨即奇妙的事情竟不斷髮生。他們的煩惱都被解決了,就是這麼神奇。

讀到這裏,我也被書中神奇的投信口吸引了。“我是不是也可以把我的煩惱寫下來投進捲簾門的投信口呢?我是不是也可以在第二天如願地在牛奶箱裏得到回答呢?”於是,我認真地把我的煩惱寫在信紙上:我很認真地在學習,可有時候成績不如我的預想,我該如何把學習變成自己真正的得到呢?真希望解憂雜貨店爺爺能給我一個幹勁利落的回答。

其實人生有很多的分岔路口,總會遇到大小不一的煩惱。有時面臨的分叉口,它將會影響我們的未來,所以我們總會很難去做決定,煩惱也就油然而生。別擔心,親愛的讀者們,當你遇到煩惱的時候,相信自己,相信你的判斷永遠是對的。當然,也一定要感謝在我們煩惱時給予“回答”的人,人無法獨自生存,必須互相支持才能活下去。

日本731讀後感篇5

讀完太宰治的書《人間失格》,這是兒子要求我給他買的書,看了說大吃一驚,爲了避免兒子正因不恰當的閱讀選取而影響了人生導向,我義不容辭的在拿到書的第一時刻自己先行閱讀。書裏有一句十分經典的話"生而爲人,我很抱歉"兒子說他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感動的哭了,正因他似乎讀懂了太宰治的無奈和痛苦,他很期望我能閱讀這本書,並且期望閱讀能夠給我帶來關於人生的思考,當然,所謂思考那是必然,但是我更關注對兒子思想軌跡的瞭解,因此,他讀的書,或者是他推崇的書,都是我必須要讀的。

人間失格,即喪失了做人的資格,這是太宰治的自傳體書札,纖細的自傳體中透露出極致的絕望,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整本書充滿壓抑和生活的混亂,正因無法理解自己生而爲人的現實,使得葉藏一向生活在一種_和抽離的狀態,也基於此,似乎他一向在生活的窘困之中無法自拔,金錢是永遠沒法解決的問題,輾轉在一個又一個女生之間,藉此虛度生命,但並沒有哪個女生能夠令他找到生命的好處。他內心善良,總覺得他的行爲似乎在對他人造成傷害,於是一次次的離去,但又總是無法逃脫命運的咒語,生活中永遠是女生,能做的就是不斷的用酒精醫學專用自己,不斷的把所有的東西送到當鋪去,拿到的錢再變成酒,如此周而復始,最後淪爲一個喪失行動力,靠畫低級的漫畫掙錢,靠自己的臉面去賒賬的男生。爲了生存,甚至於爲了嗎啡,總之,只要某個女生有什麼他需要的東西能夠給予,他都能夠出賣自己的性和身體,在這本書裏,不斷的在看到這個苟活的男生內心世界的掙扎與一次次的崩塌,從書的最開始,我甚至於沒有搞清楚爲何,他會有那麼強烈的人間失格的感受,這個世界真的不屬於他嗎?爲何從幼年懵懂期的照片上,他就找不到內心真的歸屬?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並不知道來到這個世界的好處何在,但有些人在發奮中奮鬥中尋找生命的好處,有些人卻從很早就開始正因迷茫而放下,我不知道是上天怎樣的安排,令這個原本富有才華的男生,這個臨死但是才38歲的男生的一生竟是如此悲愴?好在最後,他最後自己做了一回主,跳河_身亡,生而爲人,他很抱歉,但是死去的太宰治並不知道,他選取_,會對更多的人抱歉,總是說_是最不負職責的選取,就算是在宗教裏面,_的靈魂也是無法解脫的,而這些,不知道太宰治是否知道,他的靈魂又是否能夠逃脫那縱身躍下的冰河,每一世的功課總要做完,沒有做完的就算是想逃跑,大概也只是徒增留級的悲哀吧。

兒子和我說起所謂的"日,本性",就是日本人在戰後所謂的_妄想症,他們喪失了戰前的勇猛和勵志,總覺得自己是罪人,那種根深蒂固的感覺影響了日本的文化,而那個1948年就_的太宰治是不是也與生俱來的有所謂的"日,本性"呢?

這是一本需要帶着自己堅定的價值觀去閱讀的書,貼合日本文學一貫的寫作手法,有超多的內心描述,讓人沉溺其中感覺世界都灰暗起來,我不知道兒子的年齡看了這本書會有怎樣的體會,還是期望他能夠多一些思考和決定,而不是陷入其中,好在一齊買的還有村上春樹的《當我跑步時我在談什麼》,至少這是一本用心向上的書。這是兩本在他們同學中間廣泛傳播的書,也期盼這些日本的文化能對他們這一代有正面的影響。

日本731讀後感篇6

“多少人走着卻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卻如同死去,誰知道我們該去向何處,誰明白生命已變爲何物……”,汪峯的這首《存在》曾經帶給我深深的震撼,我們該如何存在,在人生的岔路口該怎樣選擇?這個聽起來哲學意味頗濃的問題其實活生生的在我的生活中上演,與《解憂雜貨店》不其然的相遇似乎撥開我心靈上的迷霧。

也許是內心的困頓,當《解憂雜貨店》呈現在眼前,然後,就是完全不設防的翻開第一頁,一眼成癡。意外的驚喜,使我幾乎是一口氣不捨得停頓地想把構成全書的既獨立又絲絲相扣的六個故事看完,但又隱隱爲看完之後可能產生的失落感而焦慮。是的,看完書後,我幾乎一宿沒睡踏實,縈繞在腦海中那瀰漫全書的憂傷、無奈和宿命感一直揮之不去。

故事的開頭,三個因爲偷的車拋錨,只能在天亮之前暫避到廢棄的雜貨店裏的無業青年,無意中在店裏的牛奶箱裏接到一封來自於過去的諮詢信。原來這個雜貨店在三十多年前,是一家能夠解決任何煩惱的雜貨店,晚年喪偶的店主因爲一封封求助的來信,重新找到被需要的感覺。因緣際會,店主去世之後的來信,就這樣來到他們的手中。而那種被人信任和需要的感覺,是他們在很久以來都沒有感受過的,因此,他們開始提筆,以“浪矢雜貨店”的名義給人回信--儘管錯別字很多,語氣也粗魯不文,但是他們和浪矢爺爺一樣,是真心對待這些信的。

翔太、敦也、幸平,他們三個人對這個世界充滿憤怒和牴觸的情緒,這是多麼熟悉的情感啊。曾經的我,爲愛情從東北老家來到這個陌生的江南水鄉,總有那麼一些日子,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是失焦的,因爲不被人需要而找不到存在感,因爲力量太小而無能爲力的挫敗感逼得我要發狂,所以我拼命地想抓住一些什麼,來確定我在這裏的位置,一些可以幫我找到自己是誰的理由。

明明這本書名字叫做《解憂雜貨店》,不知爲何開頭就讀的我心事重重,最後那封回覆給白紙的信卻又像夜晚天空中的航空線一擊中心,好似眼睛發出亮光卻不知何時已然飽含淚水。

這本書打到我心裏,讓我懷念所有被感動的時光。比起聲畫,被書打動更讓我幸福,那種只是自己感受到的觸動和寂寞,沒有渲染,沒有音效,沒有那些潛移默化添上的東西,只是留白給你,自己填滿的天馬行空,可以肆意想象和參與,真好。人們彼此並不知道,也許過去或者未來的自己,會與他人的命運這般緊密相連,認真作答的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在向自己發問。最後的最後,當這個夜晚停滯於雜貨店中歲月的光芒消失,人們將會邁出這個屋子,去書寫雖然不一定美好,但是也真是因爲不可思議地充滿未知而百般精彩的人生。人們會去承認自己的錯誤,去完善自己的將來,去努力爲夢想而奮鬥,去不留下遺憾的勇敢而誠實地活着。人們會遵守諾言,會相互幫助,會心懷愛與真。如果眼中有淚水的話,也一定會有像淚水一樣閃爍的光芒。

浪矢爺爺曾經和他的兒子說,“很多時候,諮詢的人心裏已經有答案,來諮詢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這就像拋硬幣一樣,把硬幣拋到空中的時候,也是有選擇的時候。他們只是迷途的羔羊,手中都有地圖,卻沒有去看,或是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地圖是一張白紙,這當然很傷腦筋,任何人都會不知所措。可是換個角度來看,正因爲是一張白紙,纔可以隨心所欲地描繪地圖。一切全在你自己,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無限的可能。”在最後的信中,浪矢雄治這樣寫到,這是解憂雜貨店最後的回答,也是作者對於我們的回答。又或許這本書就是東野圭吾給我們的一封牛奶箱回信,溫柔地告訴我們人生的滋味。

無論你是什麼人,懦弱自戀瘋狂失意;無論你做着什麼工作,白領藍領灰領,無論你身在何處,只要你相信自己,熱情的用心的真誠的活着,那就是成功的;不論你在人生的岔路口怎樣選擇,真實的面對自己、面對現實,跟隨心的腳步,心之所向,那就是你的人生,那就是你的存在。

合上書,嘴角上揚,我似乎看到自己來到這座神祕的時光機雜貨店,跑去後門的牛奶箱旁投一封信,寫給6年前的自己。“去夢吧,去愛吧,你要知道,夢想喜歡義義無反顧的勇士,眼淚有着不可思議的熱度。”

慶幸我們一直在一起,擁有那麼多美好的時光!謝謝!

日本731讀後感篇7

這周讀書會分享的書籍是《挪威的森林》,一開始定下來讀這本書的時候,心裏很期待。因爲這本書一直是別人口中的經典,想着能跟讀書會的各位書友共讀並分享這本經典,心裏就莫名地期待。

但當我看這本的時候,我發現我看不下去,不是因爲裏面的故事情節不好,而是寫了很多關於性的內容,對於我這種思想有點保守的人來說,有點接受不了。不過裏面有一些句子寫得很好,我特別喜歡那句,每天忙忙碌碌不是努力,而只是一種勞動。的確是這樣,忙碌的和努力的生活是不一樣的,在不同的軌道上,忙碌的生活基本是讓人在遠處不停踏步,而努力的生活是讓人不斷前行的。永澤在閒暇時刻,因着以前學過英語、法語、意大利語、覺得學習語言是一種模式,也開始自學西班牙語。讀後感·並且自信可以學好幾門外語,爲自己做外事官做準備,這是努力。而小林父親,作爲一名書店商人。整天忙忙碌碌,但書店依舊沒有起色,因爲爲人老實,還總是受人欺負,這便是勞動。對我們學生而言,有的人學習只是爲了期末考試不掛科,這可不可以理解爲只是一種勞動。對於那些有目標的人來說,他們不僅學自己所學,還會想辦法學更多與之相關的,我覺得這算是一種努力。

在讀書會的分享中,澤思同學的分享讓我有了想重看這本書的念頭。她分享的內容想想那個畫面都很美“電車外的風景,帶有樟腦丸氣味的毛衣,春意盎然的庭園裏的那隻曬太陽的貓。″這些平淡的句子是我看書的時候沒有發現的,這本書原來還有這麼美的內容。還有書中並沒有說到敢死隊最後的歸宿,但澤思同學竟在那隻螢火蟲中看出了敢死隊最後的歸宿,這很令我震撼。

村上春樹這本《挪威的森林》真的有很多東西值得去品味,我決定有時間再把它看一遍,去挖掘那片森林的寶物。

日本731讀後感篇8

夏日午後,一位老人,一頭老黃牛,兩個進入垂暮的生命將那塊古板的田地耕得嘩嘩翻動,猶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活着就好。

從驕奢淫逸的紈絝子弟到白髮蒼蒼種田爲生的老人,從家庭圓滿到身邊只有老牛相伴,這幾十年到底經歷了什麼,只有福貴知道。

當人們期待着的一件好東西到來的時候,它往往來的既遲緩又艱難,而且它還附帶着一切人們在幻想裏沒有顧及到的現實的灰塵。“雞養大了變成鵝,鵝養大了變成羊,羊養大了又變成牛,日子還得好好過下去。”在福貴的眼裏未來的日子總是美好充滿希望的,可是現實呢,母親妻子因病而死,兒子爲了救女校長抽血抽死了,女兒產後大出血死了,二喜被兩排水泥板夾死了,孫子因爲吃了過多的豆子活活撐死……悲劇接踵而至,令人無法喘息。幻想在現實中一次又一次的破滅,最終只剩下一頭老牛與福貴相依爲命。福貴在死亡的伴隨下活着,沒有抱怨,只有希望。

如果福貴在年輕的時候能夠珍惜他原有的生活,他的一生又會怎樣,福貴不知道,我們也不知道……張愛玲曾經說過:“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的行雲流水。但我始終相信,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經歷劫數、嚐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而乾淨。時間永遠是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殘酷其實是我們宿命的一部分,但殘酷和希望從來就是孿生兄弟,生離死別的殘酷現實沒有將福貴擊垮,在大風大浪之後他依舊頑強的活着,爲了心中永遠不滅的希望。我願意相信,有一天,福貴會過上好日子。

?活着》本身沒有什麼華麗的語言,有的只是樸實平淡的自述,一個平凡人物的一生卻蘊含着無窮無盡的力量。小說中的每一個人物都讓我們感動:始終相信“人只要活的高興,窮也不怕”的母親、對福貴不離不棄的家珍、勤勞的鳳霞、善良的二喜……生命中最困難的時刻曾經有過他們的陪伴,福貴是幸運的。

人是爲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爲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生活不易,活着就好。

炊煙在農舍的屋頂嫋嫋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後消隱了。

兩個福貴的腳上都沾滿了泥,走去時都微微晃動着身體。笑着,唱着。這日子還得好好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