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2024《感動中國》讀後感8篇

心得體會 閱讀(1.91W)

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和分析能力,提升我們的文學鑑賞水平,當我們看完一本書之後肯定有很多收穫要和大家分享,記得寫好讀後感,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2024《感動中國》讀後感8篇,供大家參考。

2024《感動中國》讀後感8篇

2024《感動中國》讀後感篇1

?感動中國》是一個不一樣的節目,它能讓我們知道那些英雄故事,每一篇故事都催人淚下,觸動着我們的心靈,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陳斌強。

陳斌強,是一位平凡的國中老師,平時教學工作比較忙。五年前,他母親得了老年癡呆症,不但生活不能自理,而且會因爲亂走而丟失。做爲兒子的他,沒有因爲這樣而嫌棄媽媽,也沒有因爲這樣而放棄照顧媽媽。爲了更好的照顧媽媽,他五年如一日,“綁着媽媽”去上課。每天給自己制定了詳細的作息時間表,餵飯,擦身、帶着媽媽曬太陽……,做到工作和照顧媽媽兩不誤。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孝子”的真正內涵。

古話說:父母對子女的愛比路長,子女對父母的愛只有筷子長。但是陳斌強老師對母親的愛,有天空那麼大,那麼長。都說久病牀前無孝子,但陳斌強老師的孝行感動了全中國。陳斌強,做到了。

孝是兒女向善向上的動力,是成功的階梯。我被陳斌強老師的事蹟深深感動!他做了應該做的事,平凡而稀有,不愧爲老師!身教勝於言教!看了他的視頻我感動的流淚了,感動的不僅是他對母親的一時關愛,而是他對母親的堅持,這十多年如一日的堅持,這需要多麼大的毅力。這就是一種信念,一種使命感。有了這種使命感,雖然辛苦,但他內心是幸福的!快樂的!

2024《感動中國》讀後感篇2

近,我了《感動》這本書。書中主要向介紹“ 100 位爲新成立的英雄模範人物和 100 位新成立感動人物”的先進事蹟。心感觸,特留筆餘下,以供大家一起欣賞。

章:講述了張海迪和史光柱是生命的設計師,的夢想,提升的生命意義和價值!在的生命中演繹着不同的故事,不同生;在的生命軌跡運轉中,出不同的效能,不同的價值。人活着,就夢想,就追求,就。而要使生命意義和價值,將夢想化爲理想,再把理想轉化爲,最後一步一步地去踏踏實實地行動。,清醒地意識到:做生命的,爲夢想而生,爲使命而活,爲事業而拼,爲而搏。

章:讓我明白了,正如在小池裏航行的船隻永遠體會到在海浪中搏擊的情景,一味被的狹隘所束縛也永遠感受奔向遠方是的那種心潮澎湃。在人的當中,其實充滿着無數機會和,只堅守的東西,整天戰戰兢兢,唯恐失去僅一方田地,永遠也不爲人生開拓出更爲廣闊的新境界。相比之下,心境高遠,能夠在內心描繪出遠方風景,只要時機成熟,夠果斷地開闢人生的`新天地。心理學家們,想在事業上,必要的前提給樹夠高的。

章:使我了,人生是長途跋涉,旅途無數的曲折和險阻,只想走直路,是轉換角度、,是難以登上人生的制高點的。,適時地轉換人生的角度,實爲人生之必要,亦爲人生之智慧。轉換角度說容易,只不過是簡單的轉體動作,若是說要轉換人生的角度,那就很容易的事了,它僅是身體方位的,不空間、的替換,人的思想觀念的轉換和思維的轉換。換個角度看人生是明智的,換個角度看人生是勇氣的象徵。在人生的道路上,適時換個角度試試,憑藉頑強的毅力和堅定的決心去努力拼搏,會描繪出美麗多彩生畫卷。

章:讓我懂,“冰凍三尺非之寒”古今中外成大智者,“望盡天涯路”的迷茫、“衣帶漸寬終不悔”的,有“暮然回首”的頓悟和喜悅!在面前望而卻步,只會和失之交臂,擁抱的失敗和惋惜;在時,常常會新的和自我超越……

同學們,讓記住優良的品質、遠大的理想、可貴的精神、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操,這留給社會、留給後代的極爲寶貴的精神財富,需要繼承併發揚光大。

2024《感動中國》讀後感篇3

在2月27日晚,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它講述了9個人,兩個團隊用自己的力量,做出了各自利於祖國,利於人民,感動中國的光榮事蹟。

其中,讓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援非醫療隊”、“隴海大院”和好心人“炎黃。”

先來說說“炎黃”吧!我覺得張紀清爺爺(‘炎黃’)是一位非常善良,樸素,無私奉獻的人,還有,雖然張紀清爺爺一個月的收入只有500多元,但是他卻以堅強的毅力堅持捐款,更可貴的是這個“炎黃”,張紀清爺爺捐款時從不留名,總是匿名爲“炎黃”,曾經全城動員尋找“炎黃”,但始終沒有找到。張紀清爺爺的品質正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明天!

再來說說“援非醫療隊”吧,提到這個,不得不提的就是2014年新“登場”的害人病毒——埃博拉。它使人聞之色變,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爆發,許多人染上此病,不治身亡。其他國家可能爲了自己國民的生命安全,把駐紮在那裏的醫生都調回了。有人退縮,自然有人衝鋒,中國派遣的“援非醫療隊”便是衝鋒陣營之一,即使設備不算精良,但他們全力以赴,把許許多多的人從死神那裏搶了回來,他們在別的領域上展開白衣天使的翅膀,救死扶傷。我認爲他們能夠與其他人不一樣,這是非常值得讚揚的一點,別人正在往回撤,遠離死亡線,而他們則不同,就像與死神抗爭的勇士,把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從死亡線里拉了回來,自己就算受到死亡的威脅也全然不顧,這種捨己救人的品質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最後,“隴海大院”這個500多人的集體成爲了焦點,是啊,一人高位截癱(高新海),全院照顧他,這真像一個溫暖的小社會,處處充滿真善美,處處都有歡笑,高新海是不行的,但是他還是感到幸福,因爲在他的背後,有着隴海大院五百多人的堅守與支持……“隴海大院”應該是我看過《感動中國》最感動的一次了,我都巴不得搬到隴海大院去,感受那裏的幸福,因爲它告訴我們世界總有真善美,世界總有這樣的人……

總而言之,感動中國每次都能給我新的感動,給我新的道理,重要的不是這個節目,而是這些感動中國的人怎麼想,怎麼做。

2024《感動中國》讀後感篇4

又到了一年一度看觀看動感動中國的日子了,我們坐在教室裏邊打寫邊看。

我要介紹的是王峯,他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救民英雄,王峯最近幾年好不容易的找了妻子,生了兩個孩子,孩子才兩歲多,王峯冒火救了他們樓上的所有鄰居,就出來了以後,自己全燒焦了,在醫院裏救了五十五天,才就好了一點,又坐飛機來到中國的首部就了好幾個時辰,他醒來搖了搖手,一個器官突然壞了,就離開了人世。我佩服王峯的勇敢、不怕死、救別人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的生命看着很弱小,但是,王峯把別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強大,若果是我,我肯定不會衝進去挨家挨戶的敲門去提醒他們這棟樓着火了,大家跑出這棟樓,而且,只要是老人,還都走不動或者是不能走路的,都一個送出了這棟樓了,再能只有20是人傷亡,想我就不會進去,我因該向他學習,這種品質。

這個故事最後在王峯住的地區醫療了好幾天,又送到了中國的首部開始醫療,很多人捐了錢還捐了皮膚,王峯的皮膚才慢慢的長出來,最後王峯去世了。

作者:李恆恆

今天我下午第二節課,我們有可以觀看感動中國,這裏面有能讓我們感動的人。開始了就有一個唱了一首歌曲就叫做感動中國這一首歌曲。

首先這兩個主持人上來了舞臺,世界第一個衛星是孫家棟發明的,這一個人是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上到了太空,當時那一個時候很艱難,還是發明了人造衛星,然後我們才發明出很多衛星。那一個時候,科技很是不很發達,因爲在還沒有發達的時候還能打造出一個人造衛星。在以後科技發達的時候就更可一造更多的人造衛星了,在以後就可以造各式各樣的人造衛星了,孫家棟說完了這一句話,他就來到了臺上了。

孫家棟上來了舞臺,就先給主持人捂一捂手才坐下來,給主持人說了幾句話,才讓另一個支持人說發獎的詞,才讓一個小男兒和小女兒給孫家棟發獎。

我和孫家棟來說太小了,因爲我都沒有仔細的好好的思考,而孫家棟卻能做好了仔細思考才做出偉大發現,孫家棟的這一個品質我要好好向孫家棟學習,我一定要學習孫家棟學子他的好品質。

2024《感動中國》讀後感篇5

感動中國人物播出了,如果不是在姥姥家看了會電視,我還不知道今天就演感動中國。

看完感動中國,我真心覺得,閒着是罪惡的,浪費錢也是罪惡的。閒着,其實就是浪費時間,那麼概括起來,浪費是罪惡的,應該怎麼辦?應該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時間,珍惜金錢,珍惜資源。當有真的感觸的時候,這些詞句就不是空話和口號,不空洞也不高大。有的時候我會覺得閒,會覺得不知幹什麼好,好像找不到意義所在,而現在,在剛看完感動中國人物之後的強烈感情下,我覺得,有一件事,我們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後忙完自己份內的事也不會覺得閒得慌,那就是:慈善。有時候我也會想,有什麼好捐助的啊,他們有那麼窮嗎?

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爲沒有同情困難人羣的感情基礎,我沒有見過那種場面,或者通過媒體看過幾眼已經被歲月沖淡了,但是一旦把那個畫面放到我眼前,我會被震撼,然後內心柔軟的說不出話來。我想這就是爲什麼成長環境艱苦的孩子長大了會更加惦念自己當初那種窮鄉僻壤,會更加懂得同情困難的孩子,不是說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們沒見過,沒有那個觸動。所以說,讓所謂溫室裏的花朵去“體驗生活”,體驗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義的。

今天晚上含着眼淚看完央視播出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感受頗深!用他們的話說,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就不那麼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善良,正直,樂於助人,堅強,奉獻,吃苦耐勞!我要淨化自己的靈魂,向他們學習!在有生之年,爲大家,爲社會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輩子的好人!

2024《感動中國》讀後感篇6

那晚的電影是最動人的電影,那電影的主角是最感人的主角,那主角的精神是最偉大的精神,小小的人兒,大大的愛,深深的敬佩。

我並不認識他,也從未聽說過他,第一次的相見是在那晚,可惜他已不在人世。王鋒,陌生的名字,王鋒,陌生的人。但現在我認識了,認識了他的人,他的名字,他的精神,他的生命。那小巷帶血的腳印是他人格的寫照,令人恐懼的火焰吞沒不了他,熊熊的烈焰成就了他美麗的的人格。我敬佩他!

我不知他人怎樣認爲,我只知自己被深深的感動了,他的逝去並不是默無聲息,他的貢獻並不是不爲人知,新聞,報刊,網絡紛紛都在報道,他的事蹟傳了一方又一方。一千攝氏度的火焰,阻擋不了他的腳步,敲了一戶又一戶,救了一人又一人,凌亂的血印是最好的證明。政府不是冷眼旁觀,羣衆不是不爲所動,他們都盡力的貢獻出自己的愛心,令我最感動的是,在他救助了135天后去世了,他的妻子抱着他的骨灰,後面跟着敬禮的軍人,兩旁也站滿了行禮的軍人,這是對他的認可,對他的尊崇,在他骨灰回來的途中,街道兩旁站滿了人,牽着橫幅:英雄一路走好。我哭了,原來老師叫我們備好衛生巾,並不是大驚小怪,是真的感動得令人哭。

英雄一路走好,你身軀被毀滅,你人格永存人間,你的芳香傳遍四方,永遠難忘!王峯,我歌頌你!你令我感動。

不畏生命逝去,只因留愛人間;不畏滔天火海,只因正義永存心間;不畏傷痕累累,只因本性使然!

2024《感動中國》讀後感篇7

?感動中國》這本書向我們介紹了姚明、楊利偉、任長霞、林浩等十二位傑出人物的感人故事。他們身上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當之無愧的學習楷模,他們的事蹟震撼着每個中國人的心靈。

其中我最敬佩的就是姚明瞭,他身高2.26米,是名符其實的中華擎天柱。他是歷史上第一位沒有美國籃球背景而成爲nba狀元新秀的國際球員。這一刻成就了衆多中國人的夢想,而在那個籃球巨星雲集的國度裏,國外友人稱姚明爲“明王朝”或“移動長城”。縱然獲得此等殊榮,姚明始終明白自己是祖國的一分子,只要祖國一聲召喚,他就會不辭辛勞立即迴歸,幾乎從未缺席過任何一次中國男子籃球隊的國際大賽。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姚明連續兩次成爲中國體育代表團的旗手。他的膚色是祖國土地的顏色,他的血液裏流淌的是代表中國五千年文化的長江和黃河,他在國內外賽場上奔跑、扣籃的英姿也像雄雞一鳴驚人的嘹亮歌喉。2008年汶川大地震爆發了,姚明第一時間向地震災區捐款,併成立姚明基金會幫助災區進行校園重建。姚明提倡的是一種大愛,是既向世界上證明自己的同時,也不忘卻家園哺育之恩的博大胸懷。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林浩,是一個和我同齡的小男孩,個子小小的。他在去年汶川發生的八級地震中成功自救後,又返回危機四伏的廢墟中搶救出兩位同學,被砸傷腦袋和手臂,並被掩埋在重又垮塌的樓板之下,後獲救。幾個小時,林浩不停地扒出一塊又一塊的磚頭。他手腳並用,甚至瘦弱的肩膀都被當成與震魔鬥爭的武器。有大人讓他趕快離開這個危險地帶,他置若罔聞,甚至有人過來拽他,他掙脫了繼續投入戰鬥。一個九歲的少年僅僅靠一雙手,從結實的廢墟堆裏,從震魔的嘴邊,搶下了兩條年輕的生命。當他成爲抗震小英雄時,林浩說:“因爲我是班長!如果其他同學都沒有了,要我這個班長有什麼用呢?”林浩始終不認爲自己是英雄是偶像,他堅信自己只是做了一個班長應該做的。林浩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與姚明同爲旗手出場,淡定從容,把一箇中國少年的無畏與堅強、成熟與責任感,完美地展現在全世界的觀衆面前。在如此盛大的儀式中,穿白色t恤和短褲的林浩絲毫不怯場,他自然地環視着觀衆席,冷靜地揮舞着手中的旗幟,彷彿他參加的不是奧運會開幕式,而是週末的郊遊,那一份鎮定完全不輸給任何一位世界冠軍。林浩和其他許多災區的孩子都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回想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那天,身高2.26米的姚明、1.18米的林浩,當這一壯一少、一高一矮同時引領中國體育代表團進入鳥巢時,在啦啦隊和觀衆們的喝彩聲中,這位擎天巨人攜着林浩的小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一位是享譽全球的籃球明星,一位是英勇無畏的少年抗震英雄,最高和最矮在人們眼中已經沒有差距。在我心裏,他們同樣都是感動每一位中國人的英雄,都是偉大的巨人。

2024《感動中國》讀後感篇8

莫振高,學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長爸爸”,是廣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長。都安是全國貧困縣,這個大山裏的瑤鄉,有着衆多因貧困上不起學的孩子。於是,莫振高將“讓瑤鄉兒女走向世界”作爲自己的座右銘,任教三十多年來跑遍每一位貧困生的家,將瞭解的情況一一記錄在冊,並用自己微薄的工資資助了近300名學生,圓了他們的大學夢。然而,自己的工資畢竟只是杯水車薪。面對數量衆多的貧困學生,這位從未向別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緣”之路。他利用休息時間,來到全國各地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做演講、做動員,只爲通過社會力量,幫助更多的瑤鄉兒女走出大山。就這樣,莫振高一共籌集了3000多萬元善款,讓1.8萬貧困學子圓了大學夢。因積勞成疾,莫振高於20xx年3月9日突發心臟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緣”之路改變了數以萬計貧困孩子的命運,現在他已桃李滿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他,雖然不是我們的父親,卻勝似我們的父親。他把一生奉獻給校園,他一生獻給了一羣孩子們。

他,莫振高,是孩子們口中最親愛的:“莫爸爸”。他化作光明燭,照亮孩子們前進的路。

他生前,總想着爲學校做點什麼,爲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做點什麼。想讓每個孩子都有錢上學,都接受教育。

他過世後,遠在他鄉的學子們都回來爲他送行,可見他是一個偉大的校長。

通過這個短片之後,我明白了一個我永遠不明白的道理:你伸出援助之手,會讓你幸福一生。所以我以後要向他學習,如果做了老師,要向莫老師一樣做一個爲他人服務的老師,做一個在生命垂危時還關心學校的老師。

莫爸爸雖然不在了,但他的事蹟永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