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讀後感通用8篇

心得體會 閱讀(2.41W)

值得讓我們寫讀後感的名著一定是讓你有收穫和啓發的,撰寫一篇讀後感有助於加深我們對書上理論的認識,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讀後感通用8篇,感謝您的參閱。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讀後感通用8篇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讀後感篇1

紅軍長征的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詳,大渡河、鐵索橋,過草地等傳奇,構成現代中國蕩氣迴腸的集體記憶,留下了數不勝數的歷史書寫。創下這些奇蹟的不僅只有蘇維埃的代表性人物,更是有那些臉上充滿稚氣,朝氣蓬勃的“紅小鬼”們。

“紅小鬼”們幾乎都是十四歲左右,都是熱愛紅軍,反對國民黨等剝削者的少年先鋒隊員。熱愛紅軍,在今在似乎只是成了人們口中一句口號,一句簡單的語言罷,有誰會真正地奉獻於黨呢?想畢,說出來也沒人相信。而那羣“紅小鬼”卻不同,他們發自內心地熱愛,信賴紅軍,就好比斯諾所採訪的第一位小鬼—“不用問他是濁是喜歡紅軍,十三歲的孩子是不會跟着他所痛恨的軍隊走上六英里的。”

他們對紅軍忠貞不貳,堅定如一的精神令人嘆眼!

在這樣小鬼中,我個人最驚歎一位叫邦的小紅軍。由於他父母缺少考慮,於是他便有了一個十分可笑的名字,別人總是叫他“雞巴”,而這給他帶來無盡的恥辱。但他卻是以最整潔禮貌的形象代人——他不知從哪弄到一條軍官吏帶,穿一套整潔合身的小軍服,帽檐什麼時候發軟了,總是襯上新的硬板紙。毛澤東在他旁邊也顯得像一個江湖流浪漢。在他與斯諾談話時,細心的寫下他的名字,並謝了他,莊重的鞠了一躬,又向他行了那個敬禮。這一系列行爲,似乎讓人很不解,也讓人很可笑,但他卻是個有尊嚴,值得敬重的小紅軍。他不曾在任何取笑他的人面前低頭,不曾埋怨父母爲何取了這樣的名字。

每個紅軍小鬼也如同一般,透明直率,不曾丟失尊嚴。

從書中走出,不禁驚歎,在那時,倘若換作嬌身貫養的我們,蘇維埃怕是淪陷了吧。那些活潑天地真的紅小鬼們,或許在那十幾年不斷抗日中早已身益異處,不知葬在何處,或許攻上都已荒草萋萋了罷。但,當厚重的民族使命和家國情懷壓在他們雙肩,他們不曾喊停,喊苦,只是默默流着汗與血。我彷彿在不遠處,飄揚在紅旗之,閃爍着稚嫩卻不失堅定的目光,那便是民族,國家興旺之光。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讀後感篇2

利用暑假的空閒時間,我閱讀了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所著的《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

?紅星照耀中國》又名《西行漫記》是埃德加·斯諾的不朽鉅著,一部文筆優美、紀實性強的報道性作品,記錄了自一九三六年六月至十月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的情況。

那是一個動盪的年代,到處都是荒棄的天地、飢餓的人民和頻繁的戰爭。那也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躋身歷史的大舞臺,他們或智慧、或英勇、或民主、或仁義……

一九三六年,三十一歲的斯諾,一位孤單英雄懷揣着對中國革命和戰爭種種好奇和疑問,冒着生命危險,踏上了紅色蘇區,只爲尋求真相。從這一年的六月至十月,他用旁觀者冷靜、客觀又帶着些幽默的筆觸,帶我們走進了那段紅色歲月。沒有空泛的理論和枯燥的政治術語,也不同於目的性明確的宣傳稿件,在他筆下,一個個的生活、戰鬥的場景撲面而來。斯諾採用採訪、敘述、日記等多種形式,爲我們描繪了一個樂觀、自由、平等、和諧的“紅色之邦”。

在這本書中,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被賦予了永恆和崇高。不論是彪炳史冊的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還是年齡雖小鬥爭經驗卻很豐富的“紅小鬼”,他們彷彿從書中走了出來,眼神堅定,笑容純粹,有血有肉,豐滿立體。這些紅軍戰士偶爾也會有些粗魯、莽撞,但是內心的赤誠、意志的堅韌卻像天上的星星一樣熠熠生輝。

通過斯諾的筆墨,我們得以窺見紅色中國的產生、發展、壯大的原因,瞭解到那片紅色區域上人們的生活和戰鬥。書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生活讓我們猶如踏上了那片土地,呼吸着那純淨的山風。在微風中,我們彷彿可以嗅到理想,嗅到那些即使歷經絕境也沒有動搖的信念,那些犧牲自己保全他人的高貴心靈……

“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歷史需要我們去了解,更需要我們去把握它發展的客觀規律。讓我們跟隨斯諾的腳步,走進那段風雲起伏的歷史,感受那充滿激情的歲月。相信經過這趟“紅色旅程”,你一定會有所收穫。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讀後感篇3

本月,教師組織我們讀《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讀完這本書後,我的收穫也頗爲豐富。

?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是他衝破了國民黨以及資本主義世界對中國革命的嚴密的新聞封鎖,才最終彙編成一本書。此書曾以《西行漫記》作爲書名。

這本書主要講了1936年,“我”帶着當時“我”無法理解的許多關於中國紅色政權、革命與戰爭的問題,冒着生命危險衝破層層封鎖,進入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當時中國戰火連連,處於水深火熱當中。“我”採訪了許多共產黨人,慢慢的找到了答案。這些紅軍將領也向“我”介紹了共產黨的基本政策、軍事策略以及蘇區內的生活等等。第一次讓全世界明白了紅軍是一支強大而又嚴格的隊伍。

書中這麼多篇章,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第五篇:《長征》。

“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用在白天行軍上,十八天用在夜間行軍上。”“紅軍一共爬過十八條山脈,其中五條是終年蓋雪的。”當看到這些觸目驚心的長征的統計,我的第一感覺是覺得長征當時十分艱苦,其次是感到敬佩。敬佩他們在這麼惡劣的環境、艱苦的環境中能堅持下來。他們是一支強大的隊伍,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我們此刻幸福的生活!

他們那個年代,生活是那麼的艱苦。而此刻,我們卻過着幸福的生活可又身在福中不知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對所有的好東西都是百般挑剔,這不好那不好的。當讀了《紅星照耀中國》後,我也感到無比慚愧。我應當向那時的紅軍學習,做一個節儉、勤勞的人!

?紅星照耀中國》讓我感受到了紅軍不可征服的戰鬥精神和改變世界的熱情與力量。“紅星照耀中國”,還照耀了全世界。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讀後感篇4

“他好象同中國其他地方的膽怯的農民不屬於一個族類,一雙炯炯有神的快樂的眼睛含着一種挑戰的神情,還有一定的嚇人氣派。”看到這句話,我不禁“噗”的一聲笑出來,一面爲這位美國作者如同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新奇而笑,一面又爲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的“神”而大爲震動。迫不及待地向後翻去。

埃德加·斯 諾所寫的《紅星照耀中國》描繪了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蘇區,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通過他的描述,我看到了一個此前雖有所瞭解卻並不熟知的延安根據地。當面對誤解和扭曲,紅色中國的領導人敞開胸襟,熱烈的歡迎這個遠方而來的不速之客。無拘無束的告訴他他們所知道的一切。然後信任地通過這個青年,告訴全世界,在世界東方的戰場上,不起眼的角落裏發生的故事

在這裏,西北的漫天黃沙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民主之風;滾滾的硝煙暫時退卻,到處一派欣欣向榮的、軍民一心的生活景象。他們堅定、執着、深邃而不乏快樂和幽默,他們是爲了幸福而戰的勇士,他們更是活生生的、與普通人無異的市民。

不同於其他書籍上描寫的民生凋敝,也不同於歷謳歌的艱苦卓絕的抗爭,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是與人民打成一片的優秀中國共產黨領袖、是一羣敢愛敢恨,真心的爲人民服務的黨員,它深切讓我認識到了共產黨與人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這種感情源自於對祖國的熱愛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互相尊重並堅持這條路走下去。或許這就是中國在黨的領導下在歷史的洪流中日益富強,走向民族復興道路的根本原因。

20_年5月12日,整個中國都爲之沉默了。在這美麗富饒的土地上,昨天還是一片如花似玉的景象,夏天的勃勃生機剛剛瀰漫開來,就被一場突如其來的8。0級大地震毫不留情的摧毀成一望無際的廢墟。數萬人的生命就在那一瞬間一命嗚呼!大地顫抖,山河移位,滿目瘡痍,生離死別。在地震爆發後的當天,年過六旬的溫總理,在第一時間內奔赴抗震救災的第一線。“孩子們挺住,我是溫爺爺。”面對隨時可能發生五六級餘震,每一次震動都有可能導致一些斷殘的牆體進一步坍塌滑落。儘管如此,溫總理仍然執意要爬上廢墟堆,親自拿着喇叭湊近縫隙向埋在裏面的孩子們喊話。這一刻,我被深深的感動了。這一句普通的話,不僅蘊含着一個長輩對晚輩的關心和關懷,傾注更多的是鼓勵孩子們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樹立戰勝災難的信心,讓他們早日走出災難的陰影。這一句普通的話,不僅是一個爺爺對孫子的疼愛和憐憫,表現出更多的是用溫情去撫慰孩子們受傷的心靈,讓他們重拾親人的溫暖。這一句普通的話,不僅展現出黨和國家的領導人的至愛之情,而蘊藏更多的是,當看到人民遭受苦難時的一種“愛之切”和“痛之切”,想要大聲告訴災區人民一聲,你們不是在孤軍作戰,還有溫總理和全國人民,只要堅持住,就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中國式平民總理,這個頭銜不僅代表了黨執政爲民的理念,更表現了在黨的陽光下,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創建一個沒有貴賤、爲人捨己、和諧平等的社會。這不正是共產主義所追求的嗎?今天,當年的戰爭硝煙已經散去,過去留給我們的是深切的追念,但未來只留給我們一個模糊的背影。

未來並非循規蹈矩,而是要我們在黨的陽光下,發揚與民同樂、以羣衆爲重的優良傳統,用手中的畫筆爲和諧、繁榮的社會增光添彩,爲大同的理想而執着追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讀後感篇5

?紅星照耀中國》是一部血的歷史圖冊,它可以讓我們知道,中共及其所經受的苦難、犧牲。我們今天的幸福來自昨天中共黨人的每一次浴血奮戰,多少人的鮮血鑄就了我們的今天,可想而知今天的幸福是用鮮血凝結而成的。《紅星照耀中國》的另一魅力,在於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

這不得不使筆者想到《青春之歌》中的主人公林道靜毅然離家出走,投身“地下革命”事業,爲革命付出自己的青春和熱情;《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主人公保爾,爲黨的革命事業傾盡一生心血,鞠躬盡瘁。在爲黨的事業而奮鬥的路程上,面對重重挫折打擊,不管是林道靜還是保爾,他們都不曾放棄,儘管前行的路充滿坎坷,儘管他們知道這條路艱辛異常,可他們只當這些打擊、坎坷是豐富人生的元素來對待,從沒有放棄自己的命運,這種不服輸的、大無畏的精神,在現在當是一筆無價的財富了。

以上的種種,不得不使筆者在深有感觸與熱血激情的情況下,去闡發感慨:這是怎麼樣的黨,多麼偉大的黨!縱有千萬文字的追捧也捧不“紅”這樣的黨,文字是多麼蒼白無力,但有林道靜、保爾以及本書的作者埃德加·斯諾這樣血淋淋的人物存在,他們願意爲黨的勝利傾注一切,就連出身在美國在生活背景、語言、習俗各方面有差異的埃德加·斯諾都從中國革命和它的領導人身上,感染了火一樣的熱情,在艱苦鬥爭時用自己的筆進行戰鬥,只爲了他開始“信仰”的一切——黨。

筆者閱讀紅色書刊並不甚多,但僅憑以上幾個鮮活的人物以及《紅星照耀中國》中所述的黨在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時的艱辛與犧牲。我們就可以體會黨在困難時期的艱苦卓絕;體會黨在鬥爭中的崢嶸歲月;體會黨在領導人民走向勝利時的無限偉大!心繫這樣的黨,我們應該感到榮幸與自豪。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讀後感篇6

在暑假的一天,一股清風拂過,在不知不覺中手中的《紅星照耀中國》一翻到了最後一頁,可我還在興奮地回憶着紅色中國的一件件令人難忘的事情。

?紅星照耀中國》又名《西行漫記》,

是美國著名記者斯諾冒着生命危險於1936年6月開始,從戰場一線獲取的一手資料,真實度高。對那個年代出於革命和戰爭的激浪中的中國共產黨人和廣大革命羣衆生產、生活、戰爭的真實寫照。這位記者是誰?他就是——埃德。加斯諾,一個來自西方世界的使者和觀察員。

衆所周知,在抗戰時期,由於明清時代長期的閉關鎖國,中國的對外物質和文化交流幾乎停滯。致使西方各國對中華文明及價值取向產生了極度陌生感,繼而對中國人民產生了敵意。但是在西方也有很多渴望去了解這個陌生國度真正面目的學者,斯諾就是其中一位渴望瞭解東方文化的和平使者。他在中國待了七年,帶走了許多關於中國風土革命的資料。促進了中國的對外和平交往。

文中描寫了很多關於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的描寫,這讓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十分感興趣,他們渴望瞭解在中國領導人階層的待遇。在外界看來,作爲領導人應該身份顯赫、財富驚人、生活奢華、前呼後擁;那麼斯諾筆下的中國領導人的形象如何呢?毛澤東,一位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領導人,他的日常生活會是怎樣的呢?我們來看看斯諾見到的毛主席的"草根生活".文中寫到"他是個面部消瘦,看上去像林肯的認,有些駝背,雙眼炯炯有神",難以想象一個國家元首級的人物,看上去和普通農民一般無二,單憑這一點就可以證明事實並不如外國人想的那樣。毛主席與士兵同等待遇,一樣吃粗糧,和"奢華"相去甚遠,"國民黨政府懸賞25萬要他的首級,可他毫不介意,和路旁的農民走在一起,一遍做着手勢",這便是中國的革命領導人,和西方國家的領導人形象有着天壤之別。整本書講述了許多那個年代發生的事情和革命生活,斯諾向大家展示了一個真實的,不一樣的紅色中國。讓世界上更多人渴望瞭解中國,渴望學習中國的文化。斯諾作爲一名美國記者,他是開放的,公正的,友好的,值得尊敬的。

書中還有一個角色也同樣值得尊敬,那就是我們中國的革命者,他們寬容、大度、友善。有一句歌詞"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我在這裏有必要提示一下斯諾的身份:一個來自美國的,一個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的記者,這個國家——中國的政治對手,或者說是敵人。一個"敵人"上門找我們會做什麼?絞殺還是驅逐?當然,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這都不是!寬容大度的中國共產黨人以貴客的方式來接待了這個"敵人".書中提到了周恩來見到斯諾後的對話是這樣的"你是一個可靠的記者,對中國人民很友好,我們知道這些就夠了。你不是共產主義者,這對於我們沒有關係的。""來蘇區訪問的記者我們都歡迎。不許新聞記者採訪的是國民黨,你見到什麼都可以報道,我們要給你一切幫助來考察蘇區。"這是一種何等的大度和政治自信!敵人轉變成了朋友,有朋自遠方來,當然不亦樂乎!不僅僅世界對中國充滿好奇和陌生渴望瞭解,而當時的中國又何嘗不渴望被世界所瞭解和尊重?中國從那時起就以前所未有的積極和氣度去擁抱世界。

正是由於斯諾記者的勇氣、公正、開放。和當時紅色蘇區革命同志的大度、友善、自信成就了之後的新中國乒乓外交及具有時代意義的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並在不久與中國就建立了外交關係。一對宿敵終成了朋友。

?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讓世界尤其是西方國家更深入的瞭解當時的中國革命鬥爭的真實面貌和巨大的、革命必勝的意志和決心以及戰無不勝的革命力量。同時也向世界表達了友好的願望。鬥爭不是必然,存在分歧時我們應該去了解事情的真實本質,去思考,以一種更友善、更寬容的方式去面對。我們不要"互相傷害"而是"求同存異,和諧相處"讓友誼的小船永不沉沒,揚帆千里!

評:本文抓住了當時中國蘇區對從資本主義國家而至的來訪者的態度作爲切入點,思路清晰,內容集中,有分析有領悟,更可貴的是有自己的認識。將當時蘇區紅軍對外包容的高尚品質作了較有說服力的分析,這一點,非常值得肯定。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讀後感篇7

這是一本令我難以忘懷的書。

?紅星照耀中國》又稱《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實地採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

在《紅色照耀中國》中,作者用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善良的紅星不僅照耀着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同時,作者在書中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

讀這本書,我瞭解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和紅軍將領的生平經歷,我彷彿親眼看到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中付出的艱辛,我知道了“真正的”紅軍的生活,我還知道了“紅小鬼”,我又爲那些經歷戰爭和被白軍剝削的老百姓深感同情,我“親身經歷”了那次的西安事變……《紅星照耀中國》真切地讓我們再次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燒,烽火連天的崢嶸歲月,深深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進行革命的偉大光輝歷程,深刻感悟革命先輩的堅定信念和英雄壯舉。

引用書中“中文重譯本序”中胡愈之的一段話來總結一下:“今天在又一次偉大的歷史性轉變的日子裏,爲了解放思想,開動機器,大踏步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進,重讀這樣一本書是值得的。”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讀後感篇8

84年前,一位帶着重重疑問的記者踏上了旅程,隻身一人來到這個充滿了疑團的地方,“紅色中國”,這被銅牆鐵壁所遮擋住的革命根據地,即將爲他揭開神祕的革命精神。這個年輕的記者,就是埃德加·斯諾。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斯諾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宣揚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共產主義精神。要知道,當時還沒有一個外國記者遠渡重洋的揭開紅色中國的祕密,斯諾作爲一個先驅者,坐上前往西安的慢車,會見了一位位革命的棟樑。

斯諾通過重重封鎖,來到了周恩來,毛主席的面前,他們都是那麼的平易近人,在困難面前冷靜思考。在充滿硝煙的歷史中,爲了解放天下所有被壓迫的人民而奮鬥!帶領着羣衆一步步邁向成功,晚霞的餘暉映照着,微弱的火光,在草地上亮了起來。

在這些革命家的帶領下,在同一個偉大目標的指引下,一個個無名英雄站了起來,他們性格各異,卻又有着同一個偉大的目標,他們質樸無華,但戰士們隨部隊爬雪山,過草地。在一次次的衝鋒陷陣中,紅軍的英勇無畏,彷彿如一幅畫卷展開在了我的眼前,草地上的每一顆紅星,如希望散發出的光芒,漸漸模糊了,這紅星指引着方向,這難道不就是歷史中閃耀的光芒?在深黑的夜裏,散發自己微弱的光……

回到當今,歷史早已翻篇,英雄們仍在我們心中,重溫了這段歷史,我汲取到前進的動力,面對如今的困難,我們應響應時代的號召,在困難之時,獻出自己微弱的火光,這,就是紅軍精神!

夕陽西下,似血般的晚霞染紅了無邊際的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