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求職風向>

聚焦大學生求職:找工作難還是找好工作難?

求職風向 閱讀(2.72W)

9月份,應屆高校畢業生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明年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們已在四處奔走找工作了。201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正在各個城市集中進行。

聚焦大學生求職:找工作難還是找好工作難?

一年又一年,一屆又一屆,高校畢業生就業一直是社會高度關心的話題。今年全國共有高校畢業生660萬人,據預測,“十二五”期間每年都有近700萬高校畢業生就業,成爲青年就業的主要來源。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監測顯示,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負面影響逐漸減弱的情況下,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總體好於往年。

但多數高校畢業生還是感到壓力重重。“找工作太難”、“起薪太低”、“大學畢業生還不如農民工搶手”……找工作、找一份滿意的工作,仍然是擺在大學生面前的嚴峻現實。

  高校畢業生毀約率走高——

  大學生找工作不難,找一份自己滿意、又能勝任的工作不容易

當同學們都已經開始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的時候,南京大學(微博)(招生辦)工程管理學院2007級學生寇羲卻每天泡在圖書館,準備明年初考研(論壇)。

去年底,寇羲也和其他同學一樣,一邊努力找工作,一邊準備考研。結果,既沒找到滿意的工作,考研準備也不充分,兩頭都沒有着落,只得再複習一年。

寇羲學的專業是工業工程,畢業後一般都會到製造業企業工作,但她一直想從事與IT、金融有關的職業。所以,找工作期間儘管收到了包括比亞迪在內的幾家企業的錄用通知,但因爲“不想去工廠”、“專業不對口,做得很吃力”、“薪水待遇太低”等原因,寇羲放棄了這幾個錄用通知。

“我自己總結,覺得大學期間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沒有什麼思考,找工作的時候才忽然發現自己的專業出來做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歡的,不是自己願意做的,因此有些工作找到了也沒有簽約。”寇羲告訴記者,“耽誤了一年,很可惜。”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大學生就業市場供求狀況基本恢復到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前的情況下,對多數畢業生而言,找一份工作不難,但要找一份自己滿意、又有能力勝任的工作卻並不容易。

畢業生就業毀約率增高,頗能反映當前畢業生就業的心態。據權威機構對全國692所高校近2萬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調研顯示,16%的畢業生曾經有毀約的經歷。在毀約的原因中,拿到了更好錄用通知的以41%的比例排在首位。其他原因則包括試用期間發現不適合職業發展,用人單位的承諾未兌現和發現就業以外更好的機會,分別佔29.1%、17.7%和12.2%。

中國就業促進會會長張小建表示,當前大學生就業意願與市場現實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大學生現在都想當公務員,想進事業單位,想進國企。但從近10年的統計數據看,雖然這三項的就業數量不斷增加,但只佔大學生就業總數的20%。其中12%是進機關事業單位,8%是國有企業人員更換和新增。大學生希望的理想崗位和相關領域能夠提供的實際崗位不能吻合,這是擺在每個大學生面前非常現實的問題。

另一方面,畢業生在找工作時,會面臨有知識、缺能力的狀況。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副巡視員尹建堃指出,隨着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升級和產業機構升級,對實用型、服務型、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大學生在知識結構、技能水平、職業素質方面和整個市場需求差距比較大。中國人民大學相關調查顯示,目前用人單位最看重、而學生最缺少的是責任心和敬業精神。究其根本原因,則與大學教育和市場需求脫節、專業設置雷同、課程重理論輕實際等原因有關。

畢業生數量多、競爭激烈,找工作本來就不容易。“眼高手低”的尷尬現實,讓畢業生找工作難上加難。“目前大學生就業困難,很大程度上受大學生就業自身能力的制約。”北京科技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蘇棟表示,“很多學生專業知識能力達不到用人企業的標準,或期望企業能夠提供高出自身專業能力要求的薪資待遇水平,這就使很多企業不願意招聘應屆畢業生。”

  多數人不願去基層就業——

  政策頻出鼓勵大學生去基層、去創業,大學生也應轉變觀念適應現實

和畢業生都想進事業單位和國企恰恰相反,基層和中小企業對大學生的需求巨大,但沒多少人願意去。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現在社區、鄉村需要大量的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社區服務、便民服務人員。據測算,每年社區崗位都有上百萬,而且不斷增長,所以基層需要大量人才。民營企業也需要大量有知識、有技能,而且能紮紮實實在企業乾的員工。但無論基層還是民企,許多大學生不願意去,家長也不願意讓孩子去。

“沒想過去基層,還是想留在長三角的大城市發展,家裏人也希望自己能離家近一點。”正在準備找工作的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08級學生武琳琳說。她覺得自己剛畢業,很年輕,學習能力還很強,希望有個“更高的平臺”,既能施展才華,也能學到新東西。

記者採訪的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中,多數表示不願意去基層。即便進不了事業單位或國企,也會首先選擇回老家城市,藉助老家的各種“關係”,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其實,基層有基層的好處。

剛剛從中國農科院觀賞園藝專業畢業的研究生孔佩佩,選擇了到北京大興區採育鎮擔任村官。對她而言,能積累基層經驗和解決北京戶口是村官的兩大吸引力,有了經驗和戶口,將來還是可以進事業單位。很多同學不願意去基層,盲目地找一份工作留在北京,反而很辛苦。

孔佩佩現在負責蔬菜基地工作,新開展了類似於現實版“開心農場”的“咱家菜園”,以放心菜、綠色菜爲特色,很受歡迎。“來這裏,最重要的是考慮自己的專業,現在的工作和我的專業就很對口,農業就應該從基層做起。”孔佩佩說。

孔佩佩沒有打算回河南老家,“對我這類在老家沒有任何關係的學生,最好是在能提供公平競爭環境的城市生活,我的專業在北京也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孔佩佩說,當村官並不寂寞,交通、生活也很方便,待遇也不錯。

“要用政策措施鼓勵大學生去基層。”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首先要大量開發新的基層崗位,人社部在2009年專門頒佈了9個領域、50個基層就業崗位。其中村官計劃、三支一扶等項目起到了帶頭作用。服務期滿兩年後,很多人留在了當地。還有一些人考公務員,政府就專門拿出部分招考比例,考研究生的給加分,還有人到事業單位或其他企業。很多國企願意吸收在基層工作了兩年的人員。有了這些鼓勵措施,更多人會在基層找到就業崗位。

與此同時,國家也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在成都市紅星路35號青年創業園,聚集着許多年輕的創業者。這裏多是辦公面積幾十平方米的小公司,卻成就了很多創業夢想。

研發數字互動產品的泛思互動總經理熊曉亮就是其中之一,2009年,他和另外2名剛畢業的學生創辦了泛思互動,如今已發展到20多人,今年上半年銷售額已經達到300多萬元。熊曉亮告訴記者,創業初期,青年創業園爲他們提供了免費的辦公場地,還幫忙推薦項目,給了他們很大的信心和幫助。如今,公司新招募的員工多數是應屆大學畢業生,自己也能爲社會做一點貢獻。

據瞭解,我國現在的創業比例爲2%,有關部門將積極爭取在5年內達到國際平均水平10%。爲此,在既有的小額擔保貸款、稅費減免、創業培訓補貼、場地、孵化基地等政策措施的基礎上,要把創業工作前伸後延。前伸到學生大一、大二期間,後延到學生畢業兩年後還能享受這些政策。

“如果畢業生和家長們能適當轉變就業觀念,眼界更開闊、目光更長遠,就會發現另一片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張小建表示。

  就業指導被戲稱爲“太空課”——

  就業服務還應更實用、更有針對性,新的年度找工作宜“早、勤、勇”

“對於大學生就業期望值高、職業能力不足、職業素養欠缺的狀況,不能一味指責,要真正去了解大學生的需求,結合國情制定一些有針對性措施,提供更好的就業服務,消除制度性障礙,這纔是治本之道。”北京大學(微博)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李軍凱表示。

在成都市人才市場,記者遇見了6月剛剛從四川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的沈賴敏。她正在使用“成都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管理系統”輸入自己的信息。儘管現在已經在一家民營快遞企業找到了一份管理工作,但因爲專業不對口,沈賴敏還是希望到人才市場來看看機會,希望找一份更適合自己的工作。

沈賴敏從同學那聽說了成都市這套自助式的“就業服務管理系統”,只要輸入自己的信息,就能自動生成就業檔案。通過這套系統,就業部門不僅能掌握好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分析崗位結構和就業願望,還能有針對性的結合個人信息,向畢業生推薦崗位。目前成都市4萬多高校畢業生,已有3萬多人的信息納入系統。

近年來,成都市每年約有4萬人考入市內外各大學,加上國際金融危機、“5·12”大地震的影響,畢業生就業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成都市結合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等活動,不斷加大畢業生就業服務力度。同時,搭建市場平臺,充分發揮政府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在促進就業中的主渠道作用。僅今年1—8月,已經舉辦各類以高校畢業生爲主要服務對象的招聘會335場次,提供崗位47.6萬個。

專家指出,除了政府提供的就業服務以外,還應該進一步發揮高校就業指導部門的作用。

提升就業能力要從大一新生入學開始,既要進行專業教育,同時也要進行就業指導、創業教育和培訓,讓大學生提前做好就業準備,培養創業理念。

據記者瞭解,現在很多高校開設了就業指導必修課或選修課,但實際上多數課程理論色彩濃,內容枯燥,實際用處不大,被很多大學生戲稱爲“太空課”。應該加強這些課程的實用性和針對性,比如請一些知名校友、知名企業老總做講座,讓學生從他們的就業、創業經歷中獲得啓發。

南京大學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主任蘭亞明對畢業生找工作提出了幾條建議。一要早。現在開始密切關注就業形勢、求職信息、校園招聘等各類招聘會、人才洽談會等。要有目標,有計劃,儘早行動起來,不要被動等待。二要勤。勤於學習、提高自己的求職技能,志向相同的同學可以組建求職團隊,互相學習、訓練、模擬,分享求職信息與經歷、體會。三要勇。對“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體形勢依然嚴峻”客觀事實要有足夠的重視,但同時必須要充分地自信和冷靜。求職過程中,絕大部分用人單位不是在找傳說中的最優秀的人,而是在找他們認爲最適合的人。即使受到部分用人單位的“拒絕”,也是十分正常和普遍的,應坦然面對,總結經驗,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