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重陽節的來源和習俗

其他文案 閱讀(4.88K)
在歷史延續過程中,重陽節既融合了衆多民俗,也融合了衆多文化內涵,是雜糅多種民俗,是兩者爲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重陽節的來源和習俗,供大家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重陽節的來源和習俗
 重陽節的來源
  
  九九重陽凝聚了中華民族千秋萬代“老吾老”的濃濃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風範。1989年,中國政府將農曆九月初九正式定爲“中國老人節”、“敬老節”,重陽節成爲一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進一步在法律上明確規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作爲老年節,並於2013年7月1日起實施。因此重陽節這天又是“敬老日”、“敬老節”或“老年節”、“老人節”。
  
  重陽節期間,中國各地會舉辦豐富多彩的節日主題活動和敬老愛老志願服務活動,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努力營造尊敬老年人、關愛老年人的社會氛圍。
  
  重陽節古代起源:
  
  起源其一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
  
  重陽節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爲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
  
  起源其二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
  
  作爲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爲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重陽節在古代,矇昧的古人對火總有莫名的恐懼,因而也常常敬畏和祭拜火神,並認爲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我們還是可以從後世的重陽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如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竈的習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寒食、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爲對應的春秋大節。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與重陽的對應,是以“大火”出沒爲依據的。
  
  隨着人們謀生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火歷”讓位於一般曆法。九月祭火的儀式衰亡,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侯變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城,雖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釋。
  
  重陽在民衆生活中成爲夏冬交接的時間界標。如果說上巳、寒食是人們渡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春節,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重陽節俗就圍繞着人們的這一時季感受展開。
  
  起源其三
  
  重陽節的起源據說是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害死後,她身邊的侍女也受到牽連並被趕出皇宮,流落到民間,嫁給了一個貧民。由於她在宮中每年都過重陽節,節日期間插茱萸、飲菊花酒等,以求長壽,所以嫁人之後,她在這一天還是照着宮裏的規矩過重陽節,人們聽說後紛紛效仿,於是這種習俗在民間就廣爲流傳了。
  
  重陽節習俗 
  
  佩插茱萸
  
  佩插茱萸是重陽節的一個標誌性習俗。
  
  茱萸屬於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有多個種類,與重陽節有關的茱萸主要指的是吳茱萸,古名越椒。
  
  吳茱萸的特點一是花房豔麗,給人以很強的視覺上的美感;二是香味濃烈,是很好的提神植物;三是吳茱萸的藥用價值,中國傳統醫藥認爲它有治寒驅毒的功效。吳茱萸原名萸,因爲原產在先秦吳國,所以叫吳萸。後來爲什麼又稱爲“茱萸”呢?據說這裏有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時期,弱小的吳國每年須向強鄰楚國進貢,其中有一年派出使者將本國特產 “吳萸”作爲藥材獻給楚王,無知的楚王不識吳萸爲何物,反認爲是吳國在戲弄他,於是大發雷霆,不容辯解便將吳國使者趕出宮去。
  
  楚王身邊有位朱姓大夫,因與吳國使者素爲相好,忙將其接回家中並問其緣故。吳國使者說,吳萸乃吳國上等藥材,有溫中止痛、降逆止吐之功,善治胃寒腹痛、吐瀉不止等症,因素聞楚王有胃寒腹痛的痼疾,故而獻之。朱大夫聽罷遂將吳萸精心保管起來。
  
  次年,楚王受寒舊病復發,腹痛如刀絞,羣醫束手無策。
  
  朱大夫見時機已到,急忙將吳萸煎熬,獻給楚王服下,片刻止痛,楚王大喜,重賞朱大夫並詢問這是什麼藥?朱大夫便將去年吳國使者獻藥之事敘述。
  
  楚王聽後,非常懊悔,一面派人攜帶禮品向吳王道歉,一面命人廣植吳萸。幾年後,楚國瘟疫流行,腹痛的病人遍佈各地,全靠吳萸挽救了成千上萬百姓的性命。
  
  楚國百姓爲感謝朱大夫的救命之恩,便把吳萸改稱吳朱萸。
  
 放紙鷂
  
  紙鷂亦現在的風箏。風箏是五代以後的稱謂,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鳶”,南方則多叫“鷂子”,惠州的“紙鷂”稱謂很明顯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風箏始見於春秋時期,初型均是鳥類。相傳公輸般(魯班)“削竹爲鶴,成而飛之”,“作木鳶以窺宋城”。這裏的“竹鵲”“木鳶”,就是代風箏的雛型。
  
  不過,當時沒有紙,只能用竹木製成。清人筆記中說“韓信率軍十萬圍攻項羽於垓下,以牛皮製風箏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鄉之曲,其聲悲怨,楚軍弟子八千人盡皆散去”。這裏所說的漢代風箏,也只不過是牛皮製的風箏。東漢蔡倫造紙術面世後,始有紙製風箏,出現了“紙鳶”和“鷂子”的稱謂。
  
  “風箏”之名的出現,據記是出現在五代,《詢芻錄》記曰:“風箏,即紙鳶,又名風鳶。初,五代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採風爲戲,後於鳶首以竹爲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俗呼風箏。”唐以後,風箏盛行,並定清明節爲風箏節,宋已後更是在老百姓中間普及了。
  
  從這以後,風箏的形狀已不侷限於鵲、鳶、鷂等鳥類,蟲、魚、人神均有之,明清以後,風箏製作已成爲一種十分精湛的手工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