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評語>

關於寒衣節的由來和習俗

評語 閱讀(1.32W)
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秋祭”,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人們會在這一天祭掃燒獻,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相傳起源於周代,時間爲每年農曆十月七年級,節日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寒衣節的由來和習俗,以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關於寒衣節的由來和習俗
十月朔,秦歲首,送寒衣。秦人過年的節日食品是“黍臛 ”,《荊楚歲時記 》記載:“十月朔日,黍臛,俗謂之秦歲首。”陰曆十月七年級,謂之"十月朝"。秦朝雖然早亡,但秦歲首之習,不僅在漢初沿用,而且在漢行《太初曆》之後,仍有影響。宋人蒲積中編《古今歲時雜詠》卷38載詩人沈遘的《初冬近飲酒作》,其中詠道:“吾民久已作秦民,迄今十月猶遺俗。”從中可以看到秦文化至宋代,仍有遺存。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七年級用黍矐祭祀祖先。農曆十月七年級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寒衣節流行於北方,南方鮮有耳聞。
  
  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爲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着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爲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節史料記載
  
  據考證,早在周朝時,農曆十月七年級是臘祭日,這天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禮記.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臘祭的情形:以獵物爲祭品,天子在社壇上祭祀日月星辰衆神,在門閭內祭祀五代祖先,同時慰勞農人,頒佈新的作息制度。
  
  《詩經.豳風.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說從九月開始天逐漸要冷了。人們該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七年級又俗稱授衣節。故前代授衣多在夏曆九月,日期不確定。
  
  唐代《唐大詔令集》卷77:唐玄宗天寶二年八月制曰:“禋祀者,所以展誠敬之心,薦新者,所以申霜露之思。是知先王制禮,蓋緣情而感時。……自流火屆期,商風改律,載深追遠,感物增懷,且詩著授衣,令存休浣,在於臣子,猶及恩私,恭事園陵,未標典式。自今以後,每至九月一日,薦衣於寢陵,貽範千載,庶展孝思。且仲夏端午,事無典實,傳之淺俗,遂乃移風,況乎以孝道,人因親設 教,感遊衣於 漢紀,成獻報 於禮文,宣 示 庶 僚 ,令 知 朕 意 。”這一詔令直接影響到漢族民間拜墓送衣的習俗。 由於十月方入冬,九月稍嫌早,這一習俗在宋代便推移到十月朔日。
  
  宋代十月朔的習俗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授衣、祭祀和開爐。呂希哲《歲時雜記》載:“十月朔,京師將校禁衛以上,並賜錦袍。皆服之以謝。……邊防大帥、都漕、正任侯,皆賜錦袍。舊河北、陝西、河東轉運使副無此賜。祖宗朝,有人自陳,乃賜衣襖。諸軍將校皆賜錦袍。” (←授衣)(祭祀→)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東京汴梁九月“下旬即賣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燒戲故也”,至“十月一日”,則“士庶皆出城饗墳,禁中車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宗室車馬,亦如寒食節” 《夢粱錄》記南宋臨安也是“士庶以十月節出郊掃鬆,祭祀墳塋。內庭車馬,差宗室南班往攢宮行朝陵禮”。《河南程式遺書》雲:“拜墳則十月一日拜之,感霜露也。”宋人祀先用“綿球楮衣”,後世稱之爲“寒衣”,宋人尚無此稱。
  
  南宋時,民間開始興起在十月朔日掃墓,並焚燒衣物。宋代周密《武林舊事》:“十月朔,都人出郊拜墓,用棉裘褚衣之類。”至元代,將十月一日祭先上墳稱之爲送寒衣節。《析津志輯佚·歲紀》:“是月,都城自一日之後,時令謂之送寒衣節。祭先上墳,爲之掃黃葉。”
  
  明代北京,有專門售賣寒衣的紙店。寒衣上印有文字、印章,寫明亡者的籍貫姓氏字號,彷彿郵寄信件一般。這一天晚上,家家準備齊全,出門祭奠,叫着亡者的名字將紙衣燒掉。家有新喪的,要用白紙來做。貧家無力購買,則自行製作。有諺雲:“十月一,送寒衣。”寒衣有的在墳上焚燒,也有的在家中燒寄。北方也稱之爲“燒包袱”。
  
  明代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有當時寒衣節的詳細記載:“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新喪,白紙爲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聲十九,男聲十一。”
  
  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送寒衣》上有寒衣節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掃墓,如中元儀。晚夕緘書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帶衣履,於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爲什麼要孝親祭祖?
  
  每當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下元節的時候,我們就要到祖墳前燒紙,給逝去的親人送錢,這是中國的習俗,是孝順子女悼念親人的方法。但有一點,現在知道的人卻不多,給親人上墳燒紙錢,以孝舉來寄託哀思的同時,自己的運氣也會改變!
  
  因先秦的迎冬禮儀脫胎而成
  
  據《禮記·月令》記,農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舉行迎冬禮,禮畢返回,要獎賞爲國捐軀者,並撫卹他們的妻子兒女。已經死去的人怎麼受賞呢?爲他們"送寒衣"當是題中應有之義,上行下效,遂相沿成習。不過這種觀點只能停留在推論上,因爲有關漢族民間於十月七年級"燒獻"、"冥衣靴鞋席帽衣段"的記載,直到宋代纔出現於文人的風土記述中,如果說寒衣節是先秦時就形成的,那就很難對這麼長一段時間內的記錄空白作出合理解釋。所以,也有人推斷寒衣節俗的形成不會早於宋代。
  
  朱元璋“授衣”傳說
  
  農曆十月在古代是一個重要的月份,此時正是稻穀收穫進倉之際,“是月也,天子始裘”(《禮記·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儀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經來臨。相傳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爲了顯示順應天時,在十月七年級這天早朝,行“授衣”之禮,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賜給羣臣嘗新。南京民諺說:“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寒衣節”由此而來。人們還在加衣避寒的同時,也將冬衣捎給遠在外地戍邊、經商、求學的遊子,以示牽掛和關懷。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相傳,秦時江南松江府孟、姜兩家,種葫蘆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範杞良。後來,杞良被抓去修築北疆長城,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尋到長城腳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築城牆裏。孟姜女悲憤交加,向長城晝夜痛哭,終於感天動地,哭倒長城,露出丈夫屍骨。千百年來,這段忠貞愛情故事廣爲流傳。
  
  孟姜女哭倒長城八百里後,與秦始皇面對面地抗爭,爲夫報仇、替己出氣,最後懷抱丈夫遺骨,縱身跳海殉夫。就在跳海的剎那,海上波濤澎湃,緩緩拱起兩方礁石。據說海上姜女墳,海潮再大也不曾沒頂。
  
  由於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的故事,長城內外便將農曆十月七年級這天,稱作“寒衣節”。“十月七年級燒寒衣”,早已成爲北方憑弔已故親人的風俗。
  
  江蘇“紅豆飯”傳說
  
  後人把十月七年級當悼亡節來過時,以紅豆飯爲奠。迄今江蘇大豐一帶還有個傳說,大意爲: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七年級。此後,窮人在十月七年級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尚有童謠爲證:"十月朝,看牛娃兒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摑你三犁擔子一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