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小班社會教案合集3篇 "小班社會教案一網打盡:打造全方位成長"

其他文案 閱讀(2.98W)

本合集是針對小班幼兒社會教育方面的一份教案集合,內容豐富多樣,包括情感認知、人際交往、禮儀禮貌、安全教育等多個方面。旨在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幼兒社會課程,促進幼兒全面健康成長。

小班社會教案合集3篇

第1篇

1、理解故事內容,嘗試運用多種方法,尋求躲避貓的最佳方法。

2、知道當大家意見不一致時,可以通過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來解決問題。

鈴鐺、手電筒、小花、皮球、圈、小車,ppt、15個紅色磁鐵、早晨、下午、晚上的圖片。

看,這兒有一隻老鼠,它在幹什麼?那它在想什麼呢?

1、一天,老鼠們外出回來,發現倉庫裏亂七八糟,還有一張奇怪的紙條(出示),上面寫着:"膽小鬼,你們好啊!我是農場主的貓,喵!今天這個就算我的自我介紹了。下次見面時,我會飽餐一頓!明白嗎?"

2、大家一起想辦法老鼠們趕緊召開緊急會議。這時,一位年長的鼠爺爺說:"聽說以前我爺爺在貓脖子上掛了個什麼東西,它就沒轍了。"可是鼠爺爺想不起來掛的是什麼東西了。小朋友,你們認爲該在貓脖子上掛什麼好呢?(幼兒討論)

3、今天,老鼠把這些東西帶來了(一一出示),請你們做一下小參謀,想一想,看看哪樣東西最適合,只要貓一出現,老鼠們就能知道。(幼兒操作)

4、剛纔這幾位小朋友說了他們的理由,你同意誰的想法,請你站在他的身後。

5、和幼兒統計最終的票數,得出結論看一看,哪邊隊伍長?說明同意給貓掛鈴鐺的小朋友最多,那我們就決定給貓的脖子上掛一個鈴鐺吧。

看來,當我們有不同意見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用少數服從多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三、交流討論,解決問題老鼠們決定把鈴鐺放在禮物盒裏,讓女主人給貓掛上,這可真是一個好辦法!可是什麼時候把鈴鐺送去呢?(幼兒討論)老鼠們經過討論,想到了三個方法,一是早上的時候送去放在門口(出示早上的圖片),二是中午的時候送去放在門口(出示中午的圖片),三是大半夜大家都睡着的時候送去放在門口(出示晚上的圖片),這三個方法都很好,到底該選哪個呢?(幼兒討論)我們還是用少數服從多數的.方法來幫助老鼠們作決定吧,你同意哪個方法,就把你手中的紅標記貼在它的下面。

四、完善故事結尾第二天,女主人一開門,看到了腳旁邊的禮盒,"給聰穎帥氣的貓咪?哎喲,貓咪,給你的禮物耶!"女主人把鈴鐺掛在貓脖子上,貓當然很生氣,前爪不停地抓,脖子使勁兒搖,可是沒有用,噹啷噹啷!從那天開始,老鼠們一聽到噹啷噹啷的響聲就藏到院子裏、田野裏,它們頓頓飽餐,度過了冬天。

1、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不同意見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少數服從多數的方法來作決定。

2、今天外面天氣真不錯,我們出去玩吧。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三種遊戲(出示皮球、圈、小車),你想玩哪種遊戲?

3、大家的意見都不同,怎麼辦呢?我們可以用剛纔學到的方法"少數服從多數"來作決定。你想玩哪種遊戲,你就站在它的後面。

小班社會教案合集3篇

第2篇

拍拍手、拉拉手,我們都有一雙手,穿衣服、扣鈕釦,洗臉、刷牙和梳頭,畫畫也要用小手,小小手、小小手,真是我們的好朋友。手在人的個體發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每天幼兒都用自己的小手做着不同的事,他們對自己的小手也充滿了好奇:小手真靈巧,還能做什麼?小動物的手能幹嗎呢?本次活動讓孩子從最貼近的自身開始探索,而且活動的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這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根據我班幼兒的實際水平結合他們的年齡特點,教師將目標定位在:

引導幼兒感知手指的靈活,體驗爲擁有這樣一雙手而自豪的情感,難點:讓幼兒感知動物的手和人類的手的區別,體驗大拇指的重要性。

1.今天老師要給你們猜一個謎語:兩棵小樹十個叉,不長葉子不開花,又能寫來又能畫,天天干活不說話。

(這一環節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通過這種形式可以自然的引發幼兒去關注自己的手,並由此對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1.認識手心手背。請幼兒觀察小手:我們的手心和手背一樣嗎?手心裏有什麼?手掌紋像什麼?

2.每個人的手掌紋一樣嗎?請你伸出兩隻小手,看看上面的掌紋一樣嗎?那你再和別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們的掌紋一樣嗎?原來每個人的掌紋都是不一樣的。

3.動一動我們的小手,看看什麼地方最靈活。比較並認識五個手指兄弟。

4.手指頭上也有祕密,請你仔細看看有什麼?那一圈一圈的叫指紋。請你仔細觀察一下,每個手指頭上的指紋一樣嗎?

(這一環節的目的在於引導幼兒通過觀察自己的手,認識手的特點,對自己的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1.我們每隻小手都有五個手指,每個手指都不一樣,但是它們都很能幹。你的小手會幹什麼?

2.如果缺少了一個手指,做起事情會怎樣呢?我們做個有趣的小實驗,體驗大拇指的作用。(請小朋友把大拇指縮在手心裏,做撿黃豆、扣衣服鈕釦或拉拉鍊)。

3.沒有了大拇指的幫忙,你做起事情覺得怎麼樣?那我們現在把大拇指伸出來幫我們做事情試試看又覺得怎麼樣?

4.原來沒有了大拇指我們做事情的時候很不方便,甚至做不好事情,看來大拇指可是非常重要的。

(在遊戲中體驗小手的特點、作用。陳鶴琴先生說過:兒童以遊戲爲生命,我們應創造適當的環境,使其天真爛漫、活潑好動的特點得到充分的發展,應多采用遊戲式的教學法,以提高教學效果。所以在這個環節中創設了遊戲場景。引導孩子們剝一剝、嘗一嘗、說一說,調動他們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中感知了手指的靈活,從而產生自豪感。)

1.小朋友吃飯、畫畫用手幫忙,小動物做事用“手”嗎?小動物是用爪子做事情的。他們的爪子和我們的手有什麼不一樣?

2.出示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17頁內容,觀察小動物爪子。重點觀察它們有沒有靈活的大拇指。

3.小結:動物的“手”沒有像我們這樣靈活的大拇指,我們能很方便、靈活地拿任何細小的東西,而動物不行。因此,每個小朋友都應該保護自己的小手。

(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進一步感受小手的靈活,激發幼兒爲自己擁有一雙靈巧小手而自豪的情感)

在此次活動的設計和執行過程中,真正站在幼兒的立場上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創設豐富有趣的遊戲化情景,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了相關的`經驗,得到情感的滿足。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的角色也隨着幼兒的活動和表現不斷髮生變化。當幼兒遇到困難時,教師是幼兒主動活動的支持者和指導者;當幼兒因爲動手操作材料出現錯誤和失敗時,教師是積極的鼓勵者;當幼兒進行遊戲時,教師扮演的是平等的參與者;當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時,教師更是一旁的喝彩者。每一個環節教師都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真正地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活動中教師提供自由、寬鬆的環境,引導幼兒主動建構知識,獲得新的體驗。活動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將各領域的內容有機聯繫,相互滲透,使幼兒學到感興趣知識的同時,在語言運用、社會交往等多方面的也得到了深度的挖掘。

但此次活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分組操作活動時,個別幼兒因不能很好的理解遵守教師提出的操作規則(大拇指不能參與活動)而出現錯誤結論。教師應讓幼兒單手操作,左、右手輪流感受,這樣就相對地降低了難度,更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有利於幼兒獲得正確的體驗。

第3篇

1、認識幾種常見的蘿蔔(紅蘿蔔、白蘿蔔、青蘿蔔等),能根據其外形特徵的不同說出它們的名字。

2、能根據蘿蔔的顏色、形狀等特徵由外到內有序地觀察認識蘿蔔。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1、請幼兒準備3種不同的蘿蔔(胡蘿蔔、白蘿蔔、青蘿蔔)

1、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個謎語,請大家來猜一猜:“紅公雞,綠尾巴,鑽到地底下,出來要人拔。”這是什麼呢?猜一種很好吃的蔬菜。

1、出示食物(白蘿蔔):原來是蘿蔔呀!你認識蘿蔔嗎?

2、蘿蔔是什麼樣子的呢?它是什麼顏色的?記錄顏色

6、這個蘿蔔叫什麼名字?它是什麼顏色的?長得什麼樣?記錄顏色

8、小結:原來胡蘿蔔的皮和肉都是橘黃色的,白蘿蔔的皮和肉都是白色的,青蘿蔔的皮是綠色的,肉是白色的。

1、蘿蔔吃到嘴裏是什麼感覺?你喜歡吃什麼蘿蔔呢?

本次活動中,以謎語導入活動,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也能讓幼兒更積極的參加學習活動。在認識蘿蔔的過程中,我出示了實物的蘿蔔,白蘿蔔以教師組織幼兒集體觀察記錄,這也是給幼兒一些觀察的方法。接着教師放手,給每一組準備2種蘿蔔,讓幼兒自己來觀察學習,並把自己的發現來告訴幼兒,這也符合了幼兒直觀性思維。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