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國小音樂課程標準解讀專題發言共列舉國小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3篇 "探析國小音樂課程標準:深度解讀基本理念"

其他文案 閱讀(7.71K)

國小音樂課程是國小生綜合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其標準對於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發展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學生良好情感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圍繞國小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展開探討,帶領大家深入瞭解國小音樂課程的標準及其重要作用。

國小音樂課程標準解讀專題發言共列舉國小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3篇

第1篇

音樂課是,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音樂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審美體驗價值 2.創造性發展價值 3.社會交往價值 4.文化傳承價值

1.以音樂審美爲核心 2.以興趣愛好爲動力 3.面向全體學生4.注重個性發展 5.重視音樂實踐 6.鼓勵音樂創造7.提倡學科綜合 8.弘揚民族音樂 9.理解多元文化10.完善評價機制

三、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本《標準》的主幹是分層面、分領域、分學段呈現的,體現爲從課程目標到內容標準的外化過程。

?音樂課標》指出,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音樂教學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爲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啓迪智慧。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響結構實現思想和感情表現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國小音樂教學需要從多方面着手,從培養興趣入手,發展學生的感受與鑑賞能力、表現音樂和創造音樂的能力,並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和技能。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節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聲感、結構感、形象感等等)是審美能力的基礎。學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爲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學生更容易掌握音準的概念.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做爲音 樂老師不能剝奪學生聆聽音樂的權力,一首樂曲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聆聽去充分體會音樂中美和豐富的情感。重“聽”的教學,強化“聽”的功能。在真正要學習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賞,這屬於誘導性的欣賞,啓發學生、誘發學生聯想,指導學生欣賞,從而對歌曲的情緒、節奏、表現的內容等有初步瞭解,同時旋律、節奏,在學生腦中有一定印象,起到了熟悉旋律等作用。這也是許多老師提出的先唱歌詞再唱簡譜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學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興趣.所以在聽的時候要變化多種形式,在給學生美的感受的同時強化他們聽的感覺.

由於經濟形社會環境的現在文化傳播媒介的廣泛,流行、商業化的藝術音樂等,都成爲現在學生盲目追寵的所謂新風尚。音樂課堂上學生都在以他們的審美要求去審美着歌曲。是不是夠流行,夠不夠酷……等這些因素。爲了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的樹立,又不讓學生厭倦音樂課首先就是投學生所好,從他們的興趣出發。所以音樂教學不能再是傳統的學習觀,提倡學科綜合,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入手。

1.導向性原則、2.科學性原則、3.整體性原則、4.可操作性原則

1.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2.定性述評與定量測評相結合

由於在音樂學習中學生個體差異明顯,自評的方式,可以描述性評價和鼓勵性評價爲主。通過班級音樂會或其他活動,展示師生音樂作品、音樂小評論、達到相互交流和激勵的目的,是一種生動活潑的評價方式。

學生和教師的自評、師生之間和教師之間的互評、學校和上級主管部門對教師的評價、家長對教師的評價以及師生和家長對學校音樂教學工作和音樂課程的評價,都是重要的評價方式。評價活動不宜過多,儘量簡化評價過程,防止流於形式。

國小音樂課程標準解讀專題發言共列舉國小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3篇

第2篇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中國小音樂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特別是美育被列入國家教育方針之後,音樂教育事業獲得迅速發展。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促進教育公平、實現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背景下,本標準的制定,以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爲導向,爲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 養髮揮重要作用。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有組織的音響實現思想和感情的表現與交流必不可少的聽覺藝術,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爲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形態和載體,音樂蘊含着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舾,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伴隨人類歷史的發展,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和創造,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素質和能力。音樂課程的價 值在於;爲學生提供審美體驗,陶冶情操,啓迪智慧;開發創造性發展潛能,提升創造力;傳承民族優秀文化,增進對世界音樂文化豐富性和多樣性的認識和理解;促進人際交往、情感溝通及和諧社會的構建。

音樂課程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面向全體學生的一門必修課,音樂課程性質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音樂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和智慧結晶。無論從文化中的音樂,還是從音樂中的文化視角出發,音樂課程中的藝術作品和音樂活動,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創作者、表請者、傳播者和參與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張,是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時代文化發展脈絡以及民族性格、民族 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現,具有鮮明而深刻的人文性

“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與我國的教育、文化傳統一脈相承,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針的有機組成部分。通過音樂教育培養和提高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啓迪智慧,豐富和發展形象思維,激發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

音樂音響不具有語義的確定性和事物形態的具象性。音樂課程各領域的教學只有通過聆聽、演唱、探究、綜合性藝術表演和音樂編創等多種實踐形式才能得以實施。學生在親身參與這些實踐活動過程中,獲得對音樂的直接經驗和豐富的情感體驗,爲掌握音樂相關知識和技能、領悟音樂內含、提高音樂素養打下良好 的基礎。

音樂審美指的是對音樂藝術美感的體驗、感悟、溝通、交流以及對不同音樂文化語境和人文內涵的認知。這一理念立足於我國數千年優秀的音樂文化傳統,與我國教育方針中的“美育”相對應,彰顯音樂課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音樂的情感體驗,應從多樣化的文化語境出發,根據音樂藝術的表現特徵,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增進音樂素養。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與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及不同文化認知有機結合。

興趣是音樂學習的根本動力和終身喜愛音樂的必要前提。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不斷提高音樂素養,豐富精神生活。

音樂教學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因此,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應強調學生的藝術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演唱、演奏、聆聽、綜合性藝術表擅和即共編創等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爲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通過音樂藝術實踐,有救提高音樂素養,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音樂是一門極富創造性的藝術。中國小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造,目的在於通過音樂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在教學過程中,應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內容、形式和情境,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

音樂是聽覺藝術,學生主要通過聽覺活動感受與體驗音樂。音樂音響隨時間的流動而展現,不具有語義的確定性和事物形態的具象性,然而它叉與人類的社會生活、各種文化藝術有着緊密的聯繫,選就爲學生感受、表現音樂和想象力、創造力的發揮,提供了廣闊而自由的空間。同時,也要關注音樂藝術的時間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徵,並在教學過程中加以強調和體現。

音樂教學的學科綜合,包括音樂課程不同教學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詩歌、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不同藝術門類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在教學中,學科綜合應突出音樂藝術的特點,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糞及其他學科的有機聯繫,在綜合過程中對不同藝術門類表現形式進行比較,拓展學生藝術視野,深化學生對音樂藝木的理解。

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作爲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通過學習,學生熟悉並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操。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反映近現代和當代社會生活的優秀中國音樂作品,也應納入音樂課的教學內容。

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有賴於對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應以開闊的視野學習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理解音樂文化的多樣性,共享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

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課,應當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並從中受益。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爲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

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音樂活動,以自己的方式表達情智。教學中,應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和發展不同個性有機結合起來,創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爲學生髮展音樂才能提供空間。

(一)凸顯音樂課程的美育功能,以音樂活動方式劃分教學領域

在2001年以前,我國中國小音樂課堂教學內容,包括唱歌(國小低年級加有“唱遊”)、欣賞、器樂和識譜四項。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學科的發展,爲了凸顯音樂課程的美育功能,強調音樂課程的人文屬性和對學生創造性潛能開發的課程價值,本標準將原有音樂課程的教學內容.整合爲“感受與欣賞”和“表現”兩個教學領域,並將原來隱含在教學中的音樂文化知識和分散的音樂編創活動,加以集中並拓展爲“創造”和“音樂與相關文化”兩個領域。上述四個教學領域相互關聯、相互滲透,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新的教學領域的劃分,既體現了本學科21世紀的發展趨向及本課程性質和基本理念,有利於促進學生的發展,又在不增加課程實施難度的前提下,與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內容實現平穩對接。

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和文化認知,是在生動、多樣的音樂實踐活動中,通過學生的親身參與生成和實現的。爲此,音樂課程對包含音樂聆聽、音樂表請和音樂創作這三個具有很強實踐性的教學領域,提出了相對明確而具體的課程內容,並從音樂學習的特點出發,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學生對音樂的喜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各項音樂實踐活動,以獲得對音樂的親身體驗。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和提高有利於學生終身發展的音樂能力。

(三)正確處理音樂知識、技能的學習與審美體驗和文化認知的關係

音樂的音響材料、創作過程和表演形式具有特殊性,這些藝術特徵決定了音樂聆聽、表擅和創作教學,必然會有特定的知識和技能要求。音樂課程的設計,應正視這一客觀的掌科規定性,正確處理課程中音樂知識、技能的學習與發展審美體驗和文化認知能力的關係。強調音樂知識、技能的學習和所應達到的標準,是發展學生審美體驗、藝術表達和文化認知的基礎,其本身就是學生音樂素養的組成部分。

(四)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的心理髮展水平和音樂認知特點,分學段設計梯度漸進的課程學段目標及相應的課程內容

義務教育階段,是兒童和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快速發展期,也是人生接受音樂教育、增進音樂素養、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時期。爲了使音樂課程與學生心理髮展水平和音樂認知特點相適應,音樂課程將義務教育階段的9學年分成3個學段,即國小低年段(1~2年段),國小中、高年段(3~6年段)和國中各年級(7~9年段)。在剖析不同學段學生生理、心理髮展差異和音樂學習認知特點的基礎上,在課程總目標統領下,明確各學段目標,以此作爲不同學段、不同教學領域課程內容設計的基本依據。3個學段不同層次的課程內容,呈現前後銜接、逐段遞進、完整序的內在聯繫。

(五)課程內容的設計,在明確的規定性和適度的彈性之間尋求平衡,培教師教學和地方音樂課程資源開發留有創造和堆擇運用的空間

我國廣大城鄉不同區域經濟、文化環境和發展水平的差異,客觀上影響着學校音樂教育的實施狀況和教學水平。基於這一現實,爲使音樂課程具有廣泛適應性和普遍實施的可能性,對課程內容和標準的設計,注意既要有朗確的規定性,叉要有適度的彈性和一定的可磕捍性,使不同區域、不同學校的音樂課程,在相同或相近的內容和水平要求上得以普遍實施,推動音樂教育的普及和均衡發展。

學生通過音樂課程學習和參與豐富多樣的藝術實踐活動,探究、發現、領略音樂的藝術魅力,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持久興趣,涵養美感,和諧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學習並掌握必要的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視野,發展音樂聽覺與欣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船力,形成基本的音樂素養。豐富情感體驗,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上述課程目標以下列三個維度表述。

音樂學習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和薰陶,建立起對人類、對自然、對一切美好事物的關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

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逐步養成欣賞音樂的良好習慣,爲終身喜愛音樂奠定基礎。

通過訓練學生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謂、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培養學生音樂的欣賞能力,養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使其在真着美的藝術世界裏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通過音樂作品中所表現的對祖國山河、人民、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讚美和歌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寬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增強集體主義精神。

尊重藝術家的創造勞動,尊重藝術作品,養成良好的欣賞音樂藝術的習慣。通過系統地學習母語音樂文化和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作品,感知音樂中的民族風格和情感,瞭解不同民族的音樂傳統,熱愛中華民族音樂文化,學習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理解音樂文化的多樣性。

1、體驗: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在音樂體驗與感受中,享受音樂審美過程的愉悅,體驗與理解音樂的感性特徵與精神內涵。

2、模仿:通過親身參與演唱、演奏、編創等藝術實踐活劫,並適當地運用觀察、比較和練習等方法進行模仿,積累感性經驗,爲音樂表現和創造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3.探究: 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重視自主學習的探究過程,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以即興式自由發揮爲主要特點的探究與創作活動。 4.合作: 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中,能夠與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不斷增強集體意識和協調能力。

5.綜合:通過以音樂爲主線的藝術實踐,滲透和運用其他藝術表現形式和相關學科的知識,更好地理解音樂的意義及其在人類藝術活動中的特殊表現形式和獨特的價值。

學習並掌握音樂基本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節奏、節拍、旋律、調式、和聲等)、常見結構、體裁形式、風格流派和演唱、捕賽、識譜、編創等基礎知識。

學習演唱、演奏、創作的初步技能,能夠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和演奏課堂樂器,瞭解音樂創作的基本方法。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在音樂實踐活動中運用樂譜。

瞭解中外音樂發展的簡要歷史和有代表性的音樂家,初步識別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音樂。認識音樂與姊妹藝術的聯繫,感知不同藝術門類的主要表現手段和藝術形式特徵。瞭解音樂與藝術之外其他學科的聯繫,擴展音樂文化視野。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學過的知識,認識音樂的社會功能,理解音樂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義務教育階段的9學年分爲3個學段,各學段課程目標分別表述如下。

充分注意選一學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爲主和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善於利用兒童的自然噪音和靈巧形體,採用歌、舞、圖片、遊戲等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聆聽音樂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鮮明。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演唱,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縮創活動。

隨着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學生的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注意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豐富教學曲目的體裁、形式,增加合唱、樂器演奏及音樂創造活動的分置,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魅力吸引學生。本學段5~6年段部分學生進入變聲期,應滲透變聲期噪音保護知識。

2、培養音樂感受與欣賞的能力,初步養成良好的音樂欣賞習慣。

3、能自信地、有表情地瘸唱,樂於參與演奏及其他音樂表現、創造活動。

5、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增強集體意識,培養合作能力。

感受與欣賞是音樂學習的重要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救途徑。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欣賞能力的形成,對於學生豐富情感提高文化素養、增進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教學中應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表達獨立的感受和見解,養成聆聽音樂的習慣,逐步積累欣賞音樂的經驗。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模仿喜歡的音響。

3、感受樂器的聲音。能夠聽辨常見打擊樂器的音色,並能用打擊樂器賽出強弱、長短不同的聲音。

4、能夠感受並描述音樂中力度、速度的變化,並對二拍子、三拍子的音樂做出相應的體態反應。

1、能發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模仿喜歡的音響。能哼唱熟悉的歌曲或樂曲。

2、能夠聽辨歌唱中不同類型的女聲和男聲音色,說出人聲的分類。能夠認識常見的中華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並能聽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樂的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體驗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律動感。

4、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能夠感知音樂主題,區分音樂基本段落,並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做出相應的反應。

1、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做出體態反應。

1、聆聽兒童歌曲,聆聽音樂形象鮮明、結構較爲簡短的進行曲、舞曲及其他體裁的音樂段落。

2、能夠通過模唱、打擊樂器對所聽音樂做出反應。能夠隨着進行曲、舞曲音樂走步、跳舞。

1、聆聽少年兒童歌曲和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格調健康的流行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着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2、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小型器樂曲,能夠隨著樂聲哼唱短小的音樂主題或主題片段,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做出反應。

3、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聆聽音樂主題並說出曲名。

1、聆聽不同國家、地區、民族的兒歌、童謠及小型器樂曲或樂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風格。

1、聆聽中華民族民間音樂,瞭解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以京劇爲代表的中國戲曲及曲藝音樂,體驗其不同的風格。

2、聆聽世界部分國家的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不同的音樂風格。

表現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綜合性藝術表演能力,以及在發展音樂聽覺基礎上的讀譜能力。通過音樂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能夠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並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

1、學唱兒歌、童謠及其他短小歌曲,參與演唱活動。

2、能夠用正確的姿勢、自然的聲音,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5、每學年能夠背唱歌曲4~6首(其中中國民歌1~2首)。

2、能夠用正確的演唱姿勢和呼吸方法唱歌,培養良好的唱歌習慣。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輪唱、合唱,並能對指揮動作做出恰當的反應。

4、瞭解變聲期噪音保護的知識,初步懂得噪音保護的方法。

6、每學年應能背唱歌曲4~6首(其中中國民歌1~2首),學唱京劇或地方戲曲唱腔片段。

2、能夠用打擊樂器或其他聲音材料合奏或爲歌曲伴奏。

2、學習堅笛、口琴、口風琴或其他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

3、培養良好的演奏習慣。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奏作簡單評價。

3、能夠與他人合作,進行律動、集體舞、音樂遊戲、兒童舞袁表演等活動。

2、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如兒童歌舞劇)擔當一個角色。

1、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簡單的節奏。

1、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音樂記號。

2、能夠跟隨琴聲視唱簡單樂譜,具有初步的識譜能力。

創造是發揮學生想象力和思維潛能的音樂學習疆域,是學生進行音樂創作實踐和發掘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過程和手段,對於培養創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音樂創造包括兩類學習內容;一是以開發學生潛能爲目的的即興音樂編創活動,二是運用音樂材料進行音樂創作嘗試與練習。

1、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能夠用打擊樂器或尋找發聲材料探索聲音的強弱、長短和音色。

1、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或其他聲音材料表現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1、能夠將兒歌、詩詞短句用不同的節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現。

3、能夠用課堂樂器或其他聲音材料即興配合音樂故事和音樂遊戲。

1、能夠即興編創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並參與表請。

2、能夠以各種聲音材料或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即興編創音樂故事、音樂遊戲並參與表演。

1、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感受到的音樂。

2、能夠運用人聲、樂器或其他聲音材料,在教師指導下綰剖1~2小節的節奏音型。

1、能夠在教師指導下,嘗試運用圖譜或樂譜記錄聲音和音樂。

2、能夠利用教師或教材提供的材料和方法,獨立地或與他人合作編創2~4小節的節奏或旋律。

音樂與相關文化是音樂課人文學科屬性的集中體現,是直接增進學生文化素養的學習領域,有助於擴大學生音樂文化視野,促進學生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表現、創造以及藝術審美的能力。這一教學內容雖然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相對獨立性,但在更多的情況下,又蘊含在音樂欣賞、表現和創造活動之中。因此,這一領域教學目標的實現,應通過具體的音樂作品和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來完成。

1、感受生活中的音樂,樂於與他人共同參與音樂活動。

2、能夠通過廣播、影視、阿絡、磁帶、cd等傳播媒體聽賞音樂。

2、喜歡從廣播、影視、阿絡、磁帶、cd等傳播媒體中收集音樂材料,並經常聽賞。

3、主動參加社區或鄉村音樂活動,並能同他人進行音樂交流。

2、能夠結合所熟悉的影視片,初步感受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列舉聲音與日常生活現象及自然現象的聯繫;用不同節奏、節拍、情緒的音樂配合簡單的韻律操動作。

1、選用合適的背景音樂,爲兒歌、童話故事或詩朗誦配樂。

2、說出某些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國家的代表性音樂作品。

爲保證本標準的實施,教師要深入領會課程的基本理念,以音樂爲本,以學生爲本,全面實現課程價值和課程目標。

音樂是聽覺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 教師要引導學生喜愛音樂,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蘊含的音樂美,用自己對音樂的感悟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要不斷提高音樂教學技能,用自己的歌聲、琴聲、語言和動作,將音樂的美傳達給學生;要善於運用生動活潑的形式進行教學,並將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寓於音樂實踐活動之中,讓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以音樂審美爲核心是中國小音樂教育最基本的理念;應滲透在各個不同的教學領域中。通過音樂感受與欣賞、表現、創造及音樂與相關文化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豐富審美情感,發展審美想象,深化審美理解,有救地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應重視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並緊密圍繞目標來展開音樂教學活動。教學形式的選擇應服從於教學目標,無論採用何種教學方法與手段,都應具有明確的針對性和目的性。

音樂教學目標的設計應體現三個維度的整合及有機聯繫,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注意過程與方法的教學體現,同時應明確知識與技能的目標達成。

本標準設定的四個音樂教學領域是一個相互聯繫、相互落選的整體。教師應全面理解和掌握音樂教學各領域的內容要求及其相互聯繫,並在教學中將其融合成有機整體,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例如“感受與欣賞”即包括有“音樂與相關文化”,音樂表現的過程同時也是音樂感受和培養、展示創造力的過程。音樂感受與欣賞能力的提高,可以豐富音樂的表現,促進音樂創造力的發展。同理,“音樂與相關文化一也只有在音樂欣賞、表現和創造活動中才能真正得以理解和體現。

重視教學設計的預設功能,重視教學過程的生成意義;關注教案丈本的價值取向,關注課堂環境、資源的客觀變化}強調教學過程的學生參與,也應有必要的教師傳授;提倡探究式學習方法,也應當有適當的接受性學習,倡導合作學習,也要注重發揮個體學習的特點與優勢。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作爲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粱。在教學過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加強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交流。

在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聆聽、演唱、演奏、編創以及綜合性藝術表演等實踐活動,多聽音樂,多唱歌,多演奏樂器,多接觸樂譜,不斷積累音樂實踐經驗}並有效利用音樂教科書、音響音像資料及阿絡資源等,培養學生樂於思考、勤於實踐的意識和習慣,有救提升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

以信息技術爲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擴展了音樂教學的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在音樂教育中有着廣闊的應用前景。音樂教師應合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視聽結合、聲像一體、資源豐富等優點,爲教學服務。要加強對學生在影視、廣播、網絡上學習音樂的指導。善於利用現代遠程教育中的音樂課程資源進行教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我國是幅員遼闊、人口衆多的多民族國家,各地區、各民族和城鄉之間存在差別。各學校和教師應結合本地、本民族和本校的具體情況,充分利用當地的課程資源,營造良好的校內外音樂環境,豐富具有區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學內容,因地制宜地把握各教學領域課程內容的彈性尺度。

誼一部分內容的教學應注意以音樂爲本,從音響出發,以聽賞爲主。教師的講解、提示,力求簡明、生動,富有啓發性。應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引發他們的聯想和想象。要尊重學生的獨立感受與見解,鼓勵學生勇於表述自己的審美體驗,以利於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逐步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積累感受與欣賞音樂的經驗。

演唱歌曲是中國小音樂教學的基本內容,也是學生最易於接受和樂於參與的表現形式。要重視課程內容中對演唱姿勢、呼吸方法、節奏和音準等方面的要求。演唱技能的練習,應結合演唱實踐活動進行。創設與歌曲表現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富有情感地演唱。注意變聲期的嗓音保護,避免喊唱。

要更加重視並着力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力,儘早積累與他人合作演唱的經驗,培養集體意識及協調、合作能力。合唱教學可從輪唱開始,逐步過渡到其他多聲部合唱形式。

唱歌教學要注意調動每一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其演唱的自信心,使他們在演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薰陶。

器樂演奏對於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器樂教學應與唱歌、欣賞、創造等教學內容密切結合。倒如,可用樂器爲演唱伴奏,演奏欣賞曲的主題音調等。可採用各種演奏形式,以學生普遍學習的樂器合奏爲主,鼓勵學生從實際條件和各自的興趣愛好出發,在普遍參與中發展自己的特長。

課堂樂器應使用易於學習、易於演奏、便於集體教學的樂器。課堂教學中使用的吹奏樂器必須符合衛生標準,音質純正,音高準確。注意避免過大音量和嗓音對學生聽力和健康的損害。可因地制宜地選擇學習本地區、本民族適宜中國小課堂教學的樂器。鼓勵和引導學生自制樂器。

樂譜是記載音樂的符號,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工具。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有利於參與音樂欣賞、音樂表演和音樂創作等實踐活動。識譜要和演唱、演奏、創造、欣賞等教學內容密切結合,要以音樂爲載體,在學生感性積累和認知的基礎上進行。可以通過學生熟悉的歌曲或樂曲識讀樂譜,也可以藉助樂器演奏來學習。

簡譜和五線譜是我國現行的兩種主要樂譜形式,各地、各檀在教學中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擇。五線譜教學建議採用首調唱名法。

教師應將學生創造力的培養,貫穿於不同的教學領域。音樂教學的各種實踐活動,提供了開發學生創造性潛能的空間。不同的學生聆聽同一首樂曲,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理解;演唱同一首歌曲,可能會有多種處理方式;完成同一個練習,可能會有多種途徑或不同答案。應重視音樂實踐中的創造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要用“標準答案”或“統一模式”束縛學生。

音樂課程評價應充分體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精神,貫徹本標準所闡述的課程理念,着眼於評價的診斷、激勵與改善的功能。通過科學的課程評價,有利於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動力,促進課程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對學生的評價是課程評價的主要方面,應以本標準中各教學領域的課程內容爲基本依據,全面考查課程內容所涉及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發、知識與技能方面的要求。如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與情感反應,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的參與態度、參與程度、合作願望及協調能力,音樂學習的方法與成效,音樂的體驗與感受能力,音樂的表現與編創能力,對音樂與相關文化的認識、理解,審美情趣的形成以及掌握知識、技能的實際水平等。

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方法、知識、技能發展變化的評價,在日常教學中可採用觀察、談話、提問、討論、演唱、演奏等方式進行。終結性評價是對學生階段性學習結果的評價,在學期、學年末進行,主要採用聆聽、演唱、演奏、綜合性藝術表演等方式。 2.定性述評與定量測評相結合

定性述評是一種描述性的質的評價。主要適用於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以及知識與技能維度,難以具體置化的一些內容。如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對實踐活動的參與及與他人的合作交流,音樂的聽賞感知,集體合作完成的請唱演奏及編創活動等,可以用較爲準確的評述性文字進行定性評價。

定量測評是對不同教學領域課程內容中的水平要求進行的置化評價。如對音樂表現要素認知和掌握程度,對音樂體裁形式、風格流派的分辨,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背唱歌曲及擅奏樂曲的數量,識讀樂譜的程度等,皆可作定量測評。

學生的自評以描述性評價爲主,重點應放在自我發展的縱向比較上,可運用“音樂成長記錄冊”形式記載學生的自評,從不同階段的回顧和比較中看到自己的進步。同學間的互評可採用分組演唱演奏會、音樂才藝或創意展示等形式,在觀感交流中相互點評。教師對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音樂成長記錄冊”上的評語,以及通過音樂聆聽分辨、現場演唱演奏等形式所作的評價,是進行他評可以選用的有效形式。

“班級音樂會”是音樂課程特有的一種生動活潑的評價方式,能充分體現音樂課程的特點和課程評價的民主性,營造和諧、團結的評價氛圍。通過“班段音樂會”或其他活動,展示學生的演唱、演奏、音樂作品、音樂小評論、揎出照片、錄音錄像等,達到相互交流和相互激勵的目的。

以上各種形式的評價,都應該既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成績,又要找出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和不足及改進方法,以利於促進學生的發展。

編寫教材應以本標準爲依據。音樂教材包括學生用教科書和與之相匹配的音響、音像教材以及教師用教學參考資料。

1.學生爲本原則 從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出發,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遵循學生的生理、心理及審美認知規律,以學習爲中心,提供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及學習音樂文化知識的機會,爲學生終身學習音樂及提高音樂審美素質奠定基礎。

教材應將思想性與藝術性有機地結合,體現音樂教育的規律,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注意音樂知識、技能的準確性、嚴謹性;符合學生音樂學習的認知規律。

教材應重視實踐活動的設計。教材的難度、分置要適應多數地區的音樂教育水平,以利於全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 5.綜合性原則

教材要注意發掘音樂文化的內涵,加強音樂文化與姊妹藝術及其他相關文化的聯繫。

正確處理傳統與現代、中華音樂文化與世界多元文化的關係,注意吸收具有時代感、富有現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密切聯繫社會生活,豐富教材內容,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1.在教材所選曲目中,傳統音樂、專業創作的經典作品、優秀的新作品等均應占有一定比倒。中外作品的比例要適當。選擇教材要有利於欣賞、演唱、演奏、創造性活動等內容的綜合運用,使音樂與相關文化相互滲透。

2.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內容應與音樂審美有機結合。音響教材應包括歌曲示範演唱、歌曲伴奏、欣賞曲、實踐範例及供教師選用的一定數量的備用曲目。

3.所選教材的難度、分量要適度。 4.教師用參考書應包括教學目標、教材分析、教學建議及有關參考書目等。縮寫內容既要有利於教學的規範性,也要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1.學生用教科書要圖文並茂、生動活潑;文字要簡明、富有趣味性和可讀性。

2.教師用參考資料除了文字表述的教師用書之外,提倡開發多媒體教學輔助軟件。

3.音響、音像教材要緊密配合教科書的內容,運用多種載體(如錄音帶、錄像帶、cd、vcd、mp

3、mp4等)呈現。演唱、演奏與錄音效果要具有良好品質。

1.本標準和據此編寫的教材是音樂課程最重要的基本資源。學校應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本標準,選擇經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審查通過的教材(包括學生用教科書,音響、音像教材及教師用參考書),依據本標準和教材精心地、創造性地實施音樂教學。

2.地方和學校應結合當地人文地理環境和民族文化傳統,開發具有地區、民族和學校特色的音樂課程資源。要善於將本地區民族民間音樂(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音樂項目)運用到音樂課程中來,使學生從小受到民族音樂文化薰陶,樹立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意識。

3.音樂教學設施是實現課程目標的保證。應按不同學段的教學需要,配置音樂專用教室、專用設備和實施集體演奏教學所需的課堂樂器,如鋼琴、風琴、手風琴、電子琴,音像器材,常用的打擊樂器、民族樂器、西洋樂器及多媒體教學設備等。

學校圖書館及教研組應購置音樂書籍、雜誌、音像資料等,供教師備課、進修和研究使用;學校的學生閱覽室也應配備音樂讀物、雜誌和音像資料,供學生收集、查回資料使用。

4.學校的廣播站、電視臺、阿站是音樂教育的重要資源之一,要配合課堂教學,播放健康向上的音樂,拓寬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應重視家庭和包括網絡在內的社會音樂資源對學生音樂愛好、審美情趣的影響。爲此,一方面要對學生健康向上的音樂文化生活進行積極引導;另一方面要防止低俗、不健康的負面信息對學生的消極影響。

5.學生課外藝術活動是音樂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師有責任協助學校組織學生課餘藝術社團,利用各種節日、紀念日、少先隊及共青團活動日,組織歌詠比賽、文藝匯演、師生音樂會或音樂講座等,引導學生弘揚民族精神,增進集體意識,提高道德素養。學校要將此類活動納入工作計劃,計入教師工作量,並在場地、設備、經費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證。

6.各種形式的音樂和音樂教學交流活動(包括教師培訓)能有救地促進課程資源和信息的溝通。學校要支持教師參與這些活動,同時應積極開發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網絡)豐富課程資源。

第3篇

“語”,大家都認爲是指語言;“文”,就是文字、文章、文學、文化。也有人考證這門課程定名的由來,認爲“語文”是指“口頭語”和“書面語”。

我們說,“語文”應該包括口頭和書面的語言,包括文字、文章、文學和文化。語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文字以及有語言文字構成的作品都屬於文化。

關於語文課程性質,多年來人們提到過基礎性、實踐性、思想性、科學性、民族性、綜合性等等。可見,語文課程的性質不是單一的,而是多重的。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的工具性:指語文本身是表情達意、思維交際的工具。這裏的“工具”是一種比喻的說法。它着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課程的實踐性特點,它有助於學生學好其他學科。但他又不是獨立於主體之外的物化的工具,而是與人類生存、思維、表達一體的(即語文這個工具總是承載着一定的思想、情感等)。它是語文學科的基本屬性。

語文課程的人文性:指語文它不僅負載文化、傳承文化,傳達社會價值觀,從而維繫社會的正常運作,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它着眼於語文課程對於學生思想感情薰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創造力與生命力的過程。

“工具性”與“人文性”是有機統一的,是一體兩面,而不是兩點相加,是語文學科“形式”與“實質”兩個側面。

性質決定地位。語文在人的發展過程中承擔的重要責任,決定了語文課程在學校教育,尤其是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地位。

一年級新生對語文這一抽象概念的認識是從漢語拼音開始的。因此,在教漢語拼音的過程中,在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灌輸團結友愛的人文精神。

識記過程中培養愛心。學習漢語拼音的過程是比較單調枯燥的,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可以啓發學生採取多種方式識記。當學u與j、q、x拼讀須去兩點

時,一位教師問學生用什麼好辦法來記住時,一個學生響亮的回答:“j、q、x小淘氣,見到u眼就挖去。”說完得意之情溢於言表。“挖掉雙眼”,是一件多麼殘忍的事!從孩子嘴中很隨意說出尤其讓人心顫。於是這位老師也說了幾句順口溜:“小u有禮貌,見到j、q、x摘掉小帽帽”。讓同學門自己評價。一時間小手如雨後春筍高高舉起。

孩子們七嘴八舌討論起來,發言的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說:“我聽別人說的。”這位老師笑着說:“相信每一個同學都非常喜愛小動物,都愛和它們交朋友的。”同學們使勁點點頭。

指導書寫中滲透謙讓精神。學生剛學寫字,在四線格子中的字母往往是“頂天立地”。通過示範比較,強調說:“同學們,字爲什麼不能佔滿格?因爲寫字就如做人,在上要懂得尊敬老人,在下要懂得愛護小弟弟小妹妹。左右爲什麼要有空?”老師伸出雙臂,大搖大擺走向教室門,問:“老師這樣走好不好?”同學們笑得前仰後合,答道“不好!”“別人就不好出門了”!“對了。和朋友們在一起,要爲別人多想一想。”於是那些橫跨書桌的小胳膊悄悄地收回了。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希望我們教師努力,能在孩子稚嫩的心田撒播友愛、團結的種子。

寓教於樂 學好拼音。對初入學的兒童來說,拼音是單調枯燥乏味的,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又少,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總是刻板單一地進行灌輸,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因此,把漢語拼音教學與童話、遊戲結合起來,學生便全會學得有趣、主動。

兒童都喜愛童話,因此,用童話的形式進行拼音教學,符合兒童年齡特點,極易被兒童接受。

2、編童話故事,利用編童話故事進行拼音教學,能讓學生把知識記得更牢。

遊戲對兒童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它符合兒童“好動。好玩”的特點。當上到後半節課時,學生往往感到疲勞,若鞏固練習與遊戲結合起來,便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精神振奮。

理念:在新課程改革中,教育理念成爲一個時髦的語詞,被人們廣泛應用。那麼,究竟何爲理念?它是一種經過深思熟慮,具有理性色彩的、自覺化程度較高的觀念。它必須是科學的、先進的、能指導我們實踐的一種思想認識。

它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首先是指觀念和思想;其次,它還是一種信念、一種追求、一種精神。

“語文課程標準”中關於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定義了四個方面: 1、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這個定義就比一般意義上的語文教育觀念具有更豐富的含義:它既包括了怎樣教、怎樣學、學什麼,又包括了語文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爲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它實際上是實施語文教育的“總綱領”。由此可見,我們平常所說的“昇華教育理念”,就不單單包括更新教學的觀念,還應包括我們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包括我們對於教育的基本信念。就如老師們競崗面試時要有意選擇自認爲比較大方、得體的衣服來穿是一樣的,背後有什麼理念在支持呢?爲了給評委一個好印象,穿出自己的個性,張揚自己,亮出自己、、、因爲理念指導行爲。

在這四個基本理念中,最核心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它是其他三條理念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語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是達到語文教育目的的前提;“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達到語文教育目的的策略;“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是達到語文教育目的的保障。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貫穿於《標準》的一個基本理念。《標準》在“前言”的“課程性質與地位”中明確指出:“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因此,“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把“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列爲第一條,可見它在整個《標準》中處於核心的地位。

“課程目標”這部分,實際上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具體要求。 “總目標”是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要求, “階段目標”是各個學段應該達到的要求。

“實施建議”從教材編寫、教學實踐、評價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原則性建議,目的在於落實“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一目標。

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爲核心的綜合素養。是語文能力、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情感態度、思維品質、學習方式、審美情趣、學習習慣的融合。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思維品質,語文學習的方法和習慣,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思想觀念等內容。

?標準》“總目標”所列的十條,是對接受義務教育的每一個學生在語文素養方面的基本要求。做到了這十項要求,就應該認爲“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3、爲什麼《標準》要突出強調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呢? 這是因爲長期以來在中國小語文教學中,先後存在兩種傾向:

一種傾向是抹煞語文課程的特點,人爲地強化語文的政治因素,用所謂的“政治思想教育”取代語文能力的培養。

另一種傾向的基本特點是,過份強調語文的工具性,否定語文學科內在的人文性,或者用煩瑣的分析肢解課文生動感人的整體形象,或者用無休止的做題、操練取代學生讀寫的語文實踐,或者用僵化的標準答案限制學生閱讀的多元感受,扼制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主要體現在發揮語文教育的人文性,加強實踐性,重視母語教育、遵循漢字、漢語自身規律上。

語文課程人文內涵十分豐富,它對一個人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因此,要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和發揮語文課程對學生價值觀的導向作用,要既學語文,又學做人。

但是我們的語文教學中缺少人文關注,韓軍老師在一篇文章中有論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莫泊桑的《項鍊》主人公路瓦栽夫人的形象意義是什麼?很多教師認爲是小說諷刺了小資產階級的虛榮心。虛榮心本是人類的共性,不爲哪一個階級所獨有。路瓦栽夫人的虛榮心已經超越了她所在的階級,爲什麼偏要說成是小資產階級的呢?如是,則路瓦栽夫人的誠實、堅韌又是哪一個階級的呢?

我們的語文課文,說教味太濃,很多課文都充滿了說教味。學《小公雞和小鴨子》就要教人們互幫互助的,《小猴子下山》教育孩子不要見異思遷,《小貓釣魚》則教導做事不要三心二意,《美麗的公雞》告誡孩子們美不美不在外表的,《狐狸和烏鴉》教導孩子們不要輕聽別人奉承,等等。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個國小生說,他聽老師讀《醜小鴨》這篇課文的時候,眼淚禁不住直往外涌。醜小鴨的不幸遭遇讓他留下了同情的淚,醜小鴨最後變成了白天鵝讓他留下了激動的淚。這,纔是真正的文學的力量。它讓孩子們從小懂得了悲憫與關懷,懂得了愛,懂得了這種人類共有的情感。這是孩子們從形象中、從故事中感悟到的,醜小鴨並沒有指指點點說什麼。醜小鴨與前面提到的公雞、烏鴉、孔雀相比,它身上更多的是一種人情味。孩子們從它身上獲得的是真善美的啓迪。這便是情的感染力。

第二種表現——定製統一的公共話語套子讓師生共同使用。

中央黨校李書磊博士當年在北大讀書時,親身經歷了一件難以忘懷的事。上英語課,外籍教師讓全班學生用英語寫一篇作文《我的母親》。大家都寫得相當流暢,因爲從國小到中學寫了不知多少遍了。然而英語教師在閱讀了全部作文後,臉色非常難看地走進教室,“用一種陌生的、帶着幾分憐憫的眼神掃了我們一眼,就像是看一羣猴子一樣———這一眼看得我們自慚形穢。原來我們每個人無例外地都寫了自己的母親多麼慈祥,多麼勤勞,我們多麼愛我們的母親,連用的形容詞都大致相近。從國小我們就是這麼寫的。她用手指點着這些目瞪口呆的學生:‘你,王!你,李!難道你們大家都長着同一個腦袋?難道你們的母親沒有虐待過你們?難道你們的母親就沒有好吃懶做的嗎?難道你們對母親就沒有一點遺憾嗎?’遺憾當然有,但一寫成文章我們卻只會這麼寫。我們早已學會在表達中排除個人經驗而服從公共套路。”(《爲什麼遠

行》)李書磊痛憤地說:“現在我是一個‘吃寫作飯’的人,而我寫作的最大的困難也是最大痛苦,就是總得費力地排除來自學生作文時代的陳詞濫調。倒不是說那些詞調沒有意義,但從文章學的角度看,它們因變成了公共語言而毫無意思……人就是這麼給弄呆的。我至今也沒有怨恨過我的語文老師,我知道這不是他一個人的事兒。但我卻無法原諒這種寫作培養方式……”

案例:我曾聽過一堂課,一位教師講《背影》。講得生動,讀得也感人。學生在教師極富情感的循循善誘之下,沉浸在父子情深的氛圍之中。許多學生感動得流下淚來。我也被打動了。在課即將結束時,教師突然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大家考慮一下,世界上最崇高、最偉大的感情是什麼?”提出問題後,課堂陷入了一片沉思。我也被教師的提問吸引住了。學生思考後開始回答。有的說,世上最崇高、最偉大的感情是父子情,就如本篇朱自清先生所描寫的。這是學生當然的答案,因爲剛學了《背影》。教師說不是。有學生又答,最崇高、最偉大的感情是母子情。教師又否定。學生開始猜,有的說兄弟情,有的說姐妹情,也有的說愛情。教師說統統都不是。我也思考了半天,不知其然。我想教師一定有精妙、深刻、生動的答案。最後教師以深沉的語調鄭重其事地說:“同學們,人世間最崇高、最偉大的感情,既不是父子情,也不是母子情,更不是兄弟情、姐妹情、愛情。而是階級情、民族情。本文作者描寫父子情時,還是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這種父子情,就帶有濃厚的小資產階級情調。40年代,朱自清不吃美國的救濟糧,所表現的就是一種偉大、崇高的民族情、階級情。我們要善於把渺小的感情昇華爲階級情、民族情!”教師一臉的肅然,學生卻一臉的茫然、木然。課後我思考這位教師說的是由衷的話嗎?她真的認爲人世間最崇高最偉大的感情是階級情、民族情嗎?或者她真的認爲父子、母子等人倫感情,跟所謂的階級情、民族情是對立的嗎?或許很多老師有一個誤區,認爲:“何必那麼當真,語文課上有幾多真心話!但必須那樣講,否則就過不了關,課就被認爲不深刻、沒有高度。另外還怕,學生考試遇到此類問題難以應對,怕學生答題不符合標準答案……”

這,絕非個別現象。寫作中,學生稍有率性的言語,稍有個性的表達,就可能被一些教師輕率地判爲“不積極”、“不健康”、“無意義”、“不深刻”、“偏激”。當然,“積極”、“進步”、“健康”、“深刻”、“有意義”等諸多真正的人文價值範疇,應是每個社會、每個成員的基本的人生價值規範,是每個人都應有的精神追求,是一種理想的至高目標。但我們的教師切不可用“僞聖化”的眼光去使用這些範疇,不能籠統和輕易地濫用這些概念,不要動輒指斥孩子們不積極、不進步、無意義等。

提倡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也就是說:學生、教師平等交流、共同探究、相互啓發,共同進入文本所營造的特定情景,接受感染和薰陶。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多元是什麼?獨特體驗是什麼?我想,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可以畫,用線條、色彩、濃度、構圖、層次來傳遞自己對語言材料的感悟;可以唱,旋律的柔情與奔放,曲調的優傷與歡樂,節奏的強弱與快慢,以及演唱形式的選擇;可以列圖表,條形的,扇形的,線形的等;可以表演,口語表達加上肢體語言的運用會更生動地演繹文本,道具的使用更會讓表演錦上添花;可以列數據,數據始終是最有說服力的符號。當然,還可以用有感情的朗讀來展示,用語言來說明語言,用語言來解析語言;還可以是隻言片語的寫作,用自己的筆,寫自己的感悟,寫自己的理解……

師:讓我們來看看xxx同學的畫,請她來給大家解釋一下自己畫的內容。

生:我的畫說明了“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一枝花不能代表春天,這是好多好多的花,說明百花齊放纔是美麗的春天。

師:她畫得好嗎?仔細觀察她的畫,看誰有新的建議,仔細看,認真想。

師:請同學們再仔細看看她畫的花的樣子,想想你見到的春天的花的品種,看誰還有新的發現。

生:xxx同學畫的花都是一個樣子,應該畫出各種各樣的花,春天的花有很多種。

師:對,百花齊放的“百”,不僅指數量多,也指品種多。當然,這“春滿園”的“園”,不僅僅是指園子,也代表者整個春天的美景呢!下去你再修改一下你的畫,相信你修改後的“春天”會更迷人!

在上面的這個教學片段中,學生的體驗是個性化的。教師的引導使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並“獲得思想啓迪”,學生不僅走進了繁華似錦的春天,還感受着搖曳多姿的花的舞蹈,如聞沁人心脾的花香,如見蜂飛蝶舞的盛景!因此,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給了學生無限的寫意空間,教師或讚歎,或補充,或深化,或拓展,課堂變成了彩色的寫意畫。這畫,盡顯學生的個性,豐富而多姿!

?案例】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語文情境教育的創始人李吉林老師在教學古詩《宿新市徐公店》時,用板畫詩意的方法,把情感體驗發揮得淋漓盡致,使語文教學真正成了美的教學:

師:請你們談談詩,想想如果根據詩意作畫,該畫些什麼?

生:要畫得鬆一點。因爲詩中說“籬落疏疏”,“疏疏”就是不密的意思。

學生個個躍躍欲試,還有的說,樹上只畫些小葉,樹下要畫些落花,因爲是“枝頭花落未成蔭”。討論到畫面上要不要畫蝴蝶時,學生們爭論得更有趣了。有的說:“要畫蝴蝶,不畫蝴蝶怎麼體現‘兒童急走追黃蝶’呢。”有的說:“不要畫蝴蝶,詩上已經說了‘飛入菜花無處尋’。”爲了讓詩的意境更深入地促進學生體驗,李老師提示一句:“注意是‘追黃蝶’,而不是‘追蝴蝶’。”學生從中得到啓發,說:“飛入菜花無處尋,是因爲菜花是黃的,黃蝶也是黃的,分辨不清哪是黃蝶哪是菜花,所以還是要畫黃蝴蝶的,不過要畫在菜花叢中。”又有一位學生補充:“蝴蝶最好被菜花遮住一部分,露出一點翅膀,就更有意思,也才能把‘飛入菜花’的‘入’表現出來。”……

這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濃濃的詩情畫意讓學生盡情體驗,讓想象展翅飛翔,讓生命的活力盡情釋放,這種狀態是自由的,寬鬆的,因而也最容易激發創新意識。

這一案例生動地告訴我們:正因爲“體驗”側重於對情感的體會和驗證,因而語文教學比之其他學科更需要體驗的參與。體驗的這種個性特徵,可以有效地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使人不僅成爲技術主體和科學主體,而且成爲精神主體的審美主體。

語文教育是有理論的支撐的,也一定會涉及語言、文字、文章、文學、文化等一些知識。然而,掌握某個理論系統、系統地識記語言等方面的知識,不是語文教育的基本目標。語文教育的基本目標是培養學生運用語文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語文教育的過程是學生讀寫聽說不斷實踐的過程,是在語文實踐中受到薰陶感染的過程。

?案例】山東省膠南市珠海路國小成立少年研究院。珠海路國小爲了讓孩子們在實踐中鍛鍊能力,成立了少年研究院。少年研究院分爲文學部、科學

部等若干部門,由學生根據興趣自我選擇參加的部門,然後共同合作,開展探究性學習。如文學部,孩子們辦起了自己的報紙、雜誌,甚至成立了各種名目的“出版社”。同學們分工合作,擔任記者的積極到校內外採訪、撰寫稿件,擔任編輯的加工修改,同學們的來稿,主編們則負責整體的策劃。在這一過程:孩子們主動學習寫作的意識大大加強,對各種體裁文章的駕馭能力、修改編輯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尤爲重要的是,孩子們在實際的編採過程中,對語文素養的重要性有了切身的體驗,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現在,一大批“名記者”“名編輯”在珠海路國小成長起來,他們的語文整體素質全面提高,許多孩子在正式的報刊上發表了自己的習作。

“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是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因爲知識只有成爲整體狀態的時候,纔有生命力。比如一篇文章。它含有全部的中文語法,而課堂教學中,教師又必須突出重點深入研讀,抓住重點詞句充分挖掘文本所蘊涵的人文精神。那麼,如何辨證地處理整體把握和重點突出之間的矛盾呢?我們先來看一個詞語教學的案例:

有位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五年級《再見了,親人》中的“雪中送炭”一詞時,和學生有這樣一段精彩的對話:

師:誰能說說“雪中送炭”是什麼意思? 生:“雪中送炭”是指在別人寒冷的時候送去溫暖。

生:“雪中送炭”是指在他人最困難的時候送去援助。

師:你們不僅說出了這個成語的本義,還理解了它的喻義。讓我們再聯繫上下文想一想,課文中志願軍戰士遇到的困難有哪些?朝鮮媽媽送去的又是什麼呢? (學生邊讀邊想,紛紛舉手發言) 生:由於敵機的封鎖,造成了供給困難,戰士們空着肚子在陣地上跟敵人拼了三天三夜。就在這最田難的時候,朝鮮媽媽帶着全村婦女冒着炮火,穿過硝煙,把打糕送到陣地上紿戰士們吃。

生:朝鮮媽媽還送去了鼓勵,送去了力量,送去了打勝仗的希望。

師:這就是咱們的朝鮮媽媽,這就是“雪中送炭”!同學們,怎麼才能把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誼”讀出來呢?

評:在這位教師的眼裏,“雪中送炭”不是一個孤立的詞,而是課文整體的一個縮影,它折射着課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通過聯繫整體來朗讀和思考,切切實實讓學生體驗到了志願軍戰士跟朝鮮人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深情厚意。這便是“由小窺大”的教學視野。讓學生帶着體悟了的文章情感再讀“雪中送炭”的語句。則充分表現出“以大觀小”的教學效果。有機地把詞語訓練和閱讀聯繫起來,和滲透其中的情感聯繫起來,從而培養了語感。

?案例2】:一堂美國的自然課。曾有一中國教育考察團到美國一所國小聽課。老師講的是蚯蚓。老師將課前準備的一包蚯蚓放在講臺上,要求孩子們捉一條蚯蚓放在課桌上。由於孩子們都很小,或從來沒有捉過蚯蚓,教室裏亂作一團,不時還有孩子驚恐的尖叫。老師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聲。這一過程一直持續了15分鐘。終於,每個孩子都捉了一條蚯蚓放在課桌上了。這時,老師纔開始上課。要求孩子們仔細觀察,看桌上的蚯蚓有什麼特點,然後發表自己的看法。有說蚯蚓身上一環一環的,有說蚯蚓貼地的一面是毛茸茸的,老師都給與鼓勵。一個孩子說,我做了一個實驗,把蚯蚓切成兩段,結果兩段都還不停地動,說明蚯蚓生命力很旺盛。老師大加讚賞。再一個孩子說,我也做了一個實驗,我用一根線拴在蚯蚓身上,然後把蚯蚓吞進喉嚨裏,過了一會兒再拉出來看,結果蚯蚓仍是活的,這也說明蚯蚓生命力很強。老師異常激動地說,你太了不起了,你爲了科學實驗大膽嘗試的精神,值得老師和每一個同學學習。全班爲他鼓掌。課後,考察團與這位老師座談,問這位老師,學生捉蚯蚓的過程持續了15分鐘,你爲什麼一言不發?爲什麼不盡快讓孩子安靜下來呢?這位年輕的女老師只回答了一句話:假如這些孩子連一條蚯蚓都捉不住,那我今天的課還有什麼價值呢?

所以說,首先,語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徑是實踐。如一位老師這樣說:“今年暑假,我兒子學會了兩項技能——騎自行車和游泳。都是我教的。方法很簡單,一個字——騎,遊。當然,我這樣做也是有根有據的。兩個輪子的自行車不倒靠的是慣性,速度產生慣性,初學者只有騎得快才行。能騎了,感受到樂趣,越騎越有勁,不要學了好幾天,還沒能夠上車騎,氣就泄了一大半。“學者呂叔湘先生講過:“使用語文是一種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沒有什麼不同的性質。不過語文活動的生理機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動更復雜罷了。任何技能都必須具備兩個特點,一是正確,二是熟練……從某種意義上說,語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種習慣。凡是習慣都是通過多次反覆的實踐養成的。”

其次,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基本的語言能力表現爲語感。語感的主要特徵是直覺性和自動化。所謂自動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覺中進行活動,要達到如此熟練的程度,必須形成長時工作記憶,而長時工作記憶形成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對有關材料非常熟練。熟練語言材料和基本途徑是朗讀、背誦等語文實踐活動。

一個意思,只要大家都聽得懂,都這麼說,就得承認它是正確的。而且,事實上,有不少語言現象,我們是很難從道理上講清楚的。比如,白種人可以簡稱爲白人,黑種人可以簡稱爲黑人,黃種人卻不簡稱爲黃人。上山、上樓,這都好理解,上北京、上省城,也可以解釋,可即使廁所在樓下,爲什麼也非要說“上廁所”而不說“下廁所”呢?再見不說再見,而說慢走;見面不問你好,而問你吃了嗎。類似這些語言現象,研究語言的人當然能夠也應該從理論上做出一些解釋,但學習語言的人沒有可能也沒有必要從理論上掌握這些東西。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在反覆多次的語文實踐中把它記住,記得的語言材料越多,語言經驗越豐富,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也就越強。

語文實踐,說得明確一點,就是聽、說、讀、寫的實踐。其中對人文素養的提高起決定作用的是讀。

3、語文學習重在感性把握。(語文學習生活化或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 學生在語文課程中學習的是母語,而不是外語。

兒童進學校學習母語,是有在學前生活中就已獲得的母語口語語感作爲基礎的。從國小到中學,母語學習的主要任務已經轉到書面語。是要在原有的口語語感的基礎上,通過識字寫字和閱讀寫作的學習。隨着生活經驗的豐富和人文素養的提高,培養起書面語的語感,與此同時又進一步提高口頭表達交流的能力。學生學習母語,因爲有早已具備的語言心理機制爲基礎,具有對本國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條件,身處在使用這種語言的社會環境之中,有豐富的學習資源,有大量的實踐機會。因此,學習母語不需要像學習外語一樣,從學習語音語法知識和規則入手,圍繞這些知識和規則反覆操練,通過大量帶有一定機制性質的操練來強化對知識各規則的記憶,從而再形成口語和書面語的語感。

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還體現在遵循漢字、漢語的自身規律上。比如,利用漢字形聲、象形、會意等特點識字,利用筆畫、筆順、偏旁部首、間架結構等指導寫字;再如,利用漢字感情色彩強烈的優勢,重視語感的培養,加強

感悟和情感體驗;又如,利用漢語言文化沉澱豐厚的優勢,豐富語言積累,增加文化儲備。總之,語文教育要重整合、重實踐,重積累,重薰陶,在反覆實踐中,不斷提高綜合運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語文素質。

重薰陶——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通過優秀作品的浸染,怡人性情,提升人格。

重實踐——重視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在語文實踐中培養學生語文實踐的能力。

重積累——重視積累這是提升自我的需要,學習語文離不開積累。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指學習者在長期學習過程中形成的,適合學習者學習並在學習時表現出的對影響學習的因素的偏愛,是學習者喜歡或經常使用的、具有個人特色的,知識或經驗的獲取方式。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學習,轉變爲主動的探究學習,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改變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學習。

“自主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建立在自我意識發展基礎上的“能學”;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策略基礎上的“會學”;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

“自主學習”是相對於“被動學習”而言的。學生是自主學習的主體,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學習進程、學習夥伴和學習內容。

自主學習不等於自學,是教師組織、引導下的學習。 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

1.激發興趣,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 2.交給方法,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3.充分實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不展開來說。)

“合作學習”:是相對於“個體學習”而言的。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爲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開展合作學習要處理好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係:自主學習是基礎,不能走過場,不能在尚未充分自主學習的情況下組織合作學習。合作學習也不等於小組學習。

“探究學習”(發現學習):是相對於“接受學習”而言的,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是一種探究性的活動,它強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

通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收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價值觀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學習方式。它具有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創新性、開放性等特點。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的主導作用絕對不應該因爲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削弱。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教師要儘可能多地尊重學生,儘可能多地要求學生。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需要的是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2.要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條件。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但也是有順序可循的,自主是基礎,是前提,是重點。合作是在自願的基礎上,探究是在合作中探究。

?解讀】“開放”與“封閉”是相對應的。封閉的語文課程把學生的視野框定在教科書和課堂裏,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與豐富的語文生活隔離開來,遠離了學生的生活需要。這樣的語文課程必然是封閉而呆滯的。

而開放的課文課程則以學生的語文生活經驗和成長需要爲依據,把教科書“這本小書”與生活“這本書”融爲一體,強調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有機聯繫,密切語文學習生活與社會生活的關係,既引導學生利用教科書學習語文,又拓展語文學習的領域和空間,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這樣的語文課程必然是開放而有活力的。

語文課程的開放性既體現在學習內容和途徑上,也體現在學習目標、方式和方法上。

課程開發不是專家的權利。課程是生成的。教師和學生都是課程的創造者。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建設上,倡導要有大視野,要樹立大語文教育觀。用教材教語文,不是教語文教材。

課程目標——課程編制、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的準則和指南,在課程標準中處於主要地位。《語文課程標準》是從學生學習的角度提出的,着眼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是對學生學習行爲和學習質量的一種規定,是學生必須達到的目標。

課程目標的設計縱向結構是三個維度(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橫向結構是五個方面(板塊)(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它們相互滲透,融爲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各個學段相互聯繫,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

三、如何理解“三個維度”, 其關係如何? (一)知識與能力的關係

掌握知識是形成能力的基礎,沒有知識的積累就談不上能力的發展。但要從用知識的角度來學習知識,同時,不能因爲繁瑣的知識教學侵佔了進行語文實踐活動的時間,忽視了語言的積累和語感的培養。學習語文知識是爲了運用,應該促使知識向能力方面的轉化,在義務教育階段,特別要強調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感,而語感只有在大量的閱讀中才可能發展。

語文學習方法主要指:識字寫字的方法,理解詞語的方法,朗讀、默讀、誦讀的技能,精讀、略讀、瀏覽的方法,不同文體的閱讀方法,根據需要收集信息的一般方法,簡單的記敘、說明的方法,修改作文的方法等等。

1、課堂教學中,多給學生聽說讀寫的時間機會,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培養語文能力。讓學生有時間讀書,有時間思考,有機會表達,有機會展示。

2.引導學生在課外生活和學習中加強語文實踐,充分利用各種語文教育資源,開展自主、開放的語文學習活動。

3.課內的“擴展活動”和課外的綜合性學習活動都要注意“量”的問題,並突出“語文”的特點。

1、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情感態度和教師的教學方法、策略有直接的關係。 2.要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四)“三個維度”之間的關係

“三維度”不是“三目標”,“三維”是有機融合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其中,“知識和能力”是奠基性的,是核心,是最重要的維度;“過程和方法:是知識能力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得以實現的手段、途徑;”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實現知識能力目標和過程方法目標的內在動力。三者互爲基礎,互爲目標,互爲手段和途徑。

四、“三個維度”與“總目標”和“階段目標” (一) 總目標的內容排列

在十條總目標中,前5條目標從語文素養的宏觀層面着眼,其中,第一、二條側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第三、四、五條側重“過程和方法;後5條側重於“知識和能力”,並且大致按照識字、閱讀、寫作(寫話、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個板塊來表述。着眼於學生語文能力的微觀層面。但兩個層面又不是截然分開的,是相互滲透,相互交融的。 (二) 總目標的基本精神

總目標是基於人的終身需要以及和諧發展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語文素養而提出的,所以它的基本精神體現了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思想性與審美性的統一。具體說來,其中突出了這樣一些思想:

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總目標關於學習語文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表述,是從學生主體發展的內在需要出發的,不是外加的灌輸,所以特別注意不脫離語文學科的特點,將價值觀的引導和提高文化品位、審美情趣聯繫起來考慮,將學習語文的自信心作爲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先決條件。在學習方式方面,

強調“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也是爲了突出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性。在能力培養方面,如第2條關於閱讀能力,強調“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也就是把每一個在閱讀中的學生都視爲一個獨特的自我,這樣才能做到目標中所說的在閱讀中“注重情感體驗”“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要求。如果是以落實所謂的“知識點”爲前提,以單純的接受性學習爲過程,以知識技能的熟練爲目的,就無法真正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突出了現代社會對語文能力的新要求;如考慮信息社會特點,加上“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一條;着眼於現代社會人際交往頻繁的要求,口語交際方面提出“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爲了強化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創造精神這些現代公民的重要素質的要求,特加上“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這一條,突破原來只強調聽說讀寫能力的侷限性。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本身更重要。”

突出了語文課程實踐性的本質。語文課程的基本目標是培養學生運用語文的實踐能力,而提高語文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語文實踐。總目標的第5條對此作了總的表述:“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同時,讓這一精神貫穿於漢語拼音、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諸方面能力的要求中,而大大淡化了對系統的語文知識傳授的要求。如關於識字寫字和漢語拼音學習,強調能識、能寫、能說,不提知識要求;關於閱讀,強調豐富積累,形成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關於寫作,也注重實際的表達和交流能力,不提寫作知識的要求;關於口語交際,強調在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的背景下,通過各種交際活動來培養。即使涉及必要的語文知識,也儘可能將它轉化爲能力要求來表述,注重知識在實際運用中的價值。

階段目標是總目標的具體貫徹和實施。每一學段五個方面的目標: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寫話、習作、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注意體現學習目標的階段性和連續性 正確處理基礎性與發展性的關係

第一次提出“綜合性學習”的目標 五、深入把握五個板塊的基本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根據少年兒童心理和語言發展不同階段的特點和要求,把九年義務教育分成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的目標按“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協會、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個板塊來設置。每項目標之間保持一定的梯度,循序漸進,有些目標的梯度不太明顯,大體有序即可。

第一學段: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學段: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學段: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四學段: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默讀的目標是這樣安排的:

第二學段: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第三學段: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

第四學段:養成默讀的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於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