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學習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7篇 探索新課程標準:洞察與成長

其他文案 閱讀(2.54W)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對於教育教學帶來了深刻的變革和挑戰。作爲一個公文網站的編輯,我深入研究新課程標準,並與教師、學生和家長交流,收集了許多寶貴的心得體會。本文將分享這些經驗,探討新課程標準下教育的意義和影響。

學習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7篇 探索新課程標準:洞察與成長

第1篇

爲適應新一輪的課程改革,適應時代的發展,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校響應中心學校要求,重新掀起新一輪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自覺把新課程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學實踐中,逐步改進與新課程理念不相適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做到“與新課程共同成長”。結合課堂教學實際,有了點滴體會。

首先,“披沙揀金”我覺得一開學實行頗具特色的教研專題“集體備課”的備課制。是新課標實施的一個重要環節,因爲我們使用原有的備課思路和備課方法已無法適應《課標》的要求,要是《課標》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我認爲認真實行集體備課,交流教學實踐的收穫與反思,從中提煉,吸取教學策略,充實各自的課堂教學是重中之重。

其次,“以生爲本”強調“備課”同樣要有一種平等的概念、尊重和看重我們的學生的`主體和個性的發展,瞭解學生的需求,並且讓學生能夠了解學習行爲的結果,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控教育教學的方法和步驟,使我們的教育教學行爲不出現或少出現偏差,從而高效益地完成教育教學的計劃。老師必須將新教材作爲切入點,全體教師提前一週備好全單元教材,按計劃精備其中的一課,分析本單元(或練習)的教材重難點,分析教學思路,定出最佳方案,其次在向其他學科開放和延伸,拓展學生學習的領域,突破傳統教學的有限空間現狀進行全面的權衡,然後決定何者當棄,何者當留,並根據各班學生及課堂實際及時對集體教案進行調整,並記錄在教學後記中,閃現集體智慧的實用教案成了今年教研活動的新亮點,“集體教案”這一創新舉措讓每位教師從繁瑣、低效的個人教案困擾中解脫出來,同時還在參與教研活動中學會交流與合作,又能集思廣益地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教學能力,切實提高每一堂課的質量。

爲了探索新的學習方式,創新新的教學方式,學習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我覺得要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的行動體現在我們的課改陣地中,以“全面性原則;鼓勵性原則;競爭性原則;發展性原則”擬出各學科實驗教材實施計劃中體現:

第一是圍繞備課重點,對現有教材進行再加工,創造性教學的設計重視過程與方法,積極開發各種課程資源,把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獲得學習能力放在首位,並調動學生看、聽、想、說、做等多種感官的積極參與創造性教學。改變教學方法,以學生髮展爲中心,幫助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求知態度,引導學生髮現、探索、解決問題,注意保護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使教師真正成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支持者、協作者,引導者。

第二是在認真學習理論、仔細琢磨教材、深刻領悟課標、勤於鑽研教法、積極嘗試實踐,教師把體現着自己的思想和勞動的成果展示出來。讓學生先動手做,再動口說,動手動口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以主線貫穿全體,引導學生探究學習,把自己的理解融進複習中。

學習新課程標準心得體會7篇 探索新課程標準:洞察與成長 第2張

第2篇

新標準從以競技體育爲主要內容的教學模式,轉變到以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健身體育爲主要內容上來,增強了體育鍛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促進了學校體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創新,從指導思想上發生了重大的轉變,貫徹 “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 新課標》根據國小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科學地選擇安排體育課教學內容,啓發國小生的想象力,培養創造能力,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調動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能力,培養他們掌握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讓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學會實用的科學鍛鍊健身方法,滿足學生在校內外或者離開學校後進行體育鍛煉的需要,培養國小生體育鍛煉的習慣、意識和能力,促進他們身體形態、機能和素質的正常發展。

1、慢跑,做操或遊戲,活動身體各關節肌肉,這是體育課上最常見的必有程序,呆板、單調、乏味、重複的過程,漸漸地使學生感到厭倦,失去了活潑的天性。本實驗課採用歡快的音樂旋律和動作優美簡單的健身操,使學生得到充分熱身,做好上體育課的生理和心理準備。

2、鼓勵學生創新動作,玩出新花樣。將全班分組,根據轉呼啦圈和跳橡皮筋的一般特點,啓發誘導學生,自主思考,自由想象,自己實踐,對呼啦圈和橡皮筋展開聯想:“我還可以做出什麼動作練習”?創造出什麼與衆不同的、花樣更多的練習方法。在獲得奇思妙想後,要大膽地做出自己創編的動作。

3、學生在合作中溝通交流,團結協作,互幫互學,創新運動方式。進行分組練習,比比誰轉得快,比比誰跳得好;然後進行小組比賽,看哪一組的方法更新穎、更受歡迎。學生們可以互相選擇其他同學的練習方法,也可以自編自創,比一比誰學得快,誰學得好。在教學中,教師適當的參與到各組的練習中去,既加深了師生的感情交流,融洽了師生關係,又使學生在輕鬆愉快中學習。並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方法大膽的向其他同學展示。增強了自信心,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培養了良好的團結意識和合作能力。

4、結束部分教師輔以悠揚的鋼琴曲作爲放鬆音樂,美麗的大自然風光頓時浮現眼前,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舒緩自如地進行各種放鬆練習。使生理和心理狀態得到充分鬆弛恢復,既是一種美的享受,又學習了新的知識,既滲透了美育,又陶冶了情操。

5、 結束課前的評比與小結是必不可少,教師用言簡意賅的語言對學生課堂學習的表現進行鼓勵性的評價和肯定,讓學生感受到自我成功的樂趣與喜悅;

本課進行過程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興趣濃厚。在玩呼拉圈和橡皮筋的體育活動中,受到啓發和誘導,通過他們自身積極的參與和動腦筋,創編了不少新的練習方法,豐富充實了教學內容,學生們在快樂中得到了體育鍛煉,在體育鍛煉中得到了快樂,既促進了身心健康,又增強了體質。

二、堅持終身體育教育思想,培養國小生體育鍛煉的技能與習慣

社會發展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人民羣衆的生活水平和營養狀況發生了良好的改變,人們體質的增強,少年兒童的變化更爲明顯。據20xx年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調查結果表明,我國少年兒童身高和體重均在增加。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少年兒童的體質狀況尚有一定差距。如與日本相比,我國同齡兒童體質的各項指標,除身高優於對方外,體重、胸圍、肺活量等其他指標都還差於對方。生活條件好了,營養狀況好了,但是身體素質卻差了,這是中國學生,特別是城市中國小生面臨的現實狀況和重要難題。所以,少年兒童的體育健身鍛鍊十分重要。

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保護學生的.獨立性、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學生是個體的存在,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他們有自己觀察、認識、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學生的學習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而且同時伴隨着認知、交往、選擇、追求、克服困難的過程,這是學生個性主體逐步發展完善的情感體驗過程。學生主體結構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個發展過程必須通過教育活動教育手段來實現。

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學生主體作用對教學的影響和作用,要給學生以充分自主發揮的權利,大膽想象創造的廣闊空間,這對保護髮揮學生的獨立性、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只有不斷的發展學生的主體結構,才能不斷地完善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教學的效果質量越來越好。

第3篇

再讀新課程標準,我對怎樣上好體育課又有了新的認識,以下是我的幾點心得體會:

課堂上教師要多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教師要少講,少給學生具體方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去發現、探索、研究,讓學生成爲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主人。

師上課時要改變過去“一刀切”的做法,要從學生的個體差異出發,對發展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教師要改變以往只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授,忽視學生的需要和情感體驗的現狀;

在組織課堂教學時,要想方設法爲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少些干預,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潛移默化得到鍛鍊。

三、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現在學生對上體育課爲什麼不感興趣?我認爲原因有四:

2、部分學生怕吃苦,因爲體育課不同於其他文化課,運動量大,一節課下來學生感到身心疲憊。

3、教學內容單一,現在體育課上主要是幾類大項目中的幾個小類:跑跳類主要是短跑、中長跑、跳遠,球類主要是籃球。

4、受學校硬件設施的限制,如天公不作美(長時間下雨),再加之學校不重視,體育課經常被擠佔,學生就認爲體育課可上可不上。

1、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活動,設計的活動要生活化、有趣味,這樣學生纔會有興趣,纔會積極參與,纔會克服困難堅持下來。

2、多一些激勵,少一些批評。一個有經驗的教師,在整個教學中,會時刻注意課堂上的'變化,細心觀察每個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善於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指導,對部分素質較差的學生,不應過於苛責,不應使其喪失信心。教師在表揚或激勵學生時,要避免簡單的說“好”“很好”“行”,而應說:“你做得非常好,老師很喜歡”,“大家來看xxx的表演,他做得真棒!”“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等語言進行激勵。

3、要注意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既要有教師的評價,也要有學生之間的互評,更要有學生的自評。針對同一教學內容,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評價標準。

第4篇

本人通過對新課程的學習,對如何讓學生學好數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下面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新課程標準把全面發展放在首位,強調國小生學習要從以獲取知識爲首要目標轉到首先關注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持續發展的教育環境。對於國小數學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確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

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得到相應的發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益。

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數學學習過程充滿着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範、講解爲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

新教材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生動有趣,呈現方式豐富而開放,由原本教師的教本變爲學生的學本,更似兒童喜愛的課外讀物,深受小朋友的喜愛。小朋友被這些有趣的課題和漂亮的插圖深深吸引着,對數學書簡直是愛不釋手。通過說一說,試一試,練一練,做一做等數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和體驗數學,體現了數學學習是學生經歷數學活動過程的課程新理念。

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我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做到如下幾點:

每一位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展的人、有尊嚴的人,關注的實質是尊重、關心、牽掛,關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學生在課堂上是興高采烈,而不是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而不是愁眉苦臉。伴隨着數學知識的獲得,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態度是越來越積極,對數學學習的信心是越來越強烈。

學科知識增長的過程同時也就成爲人格的健全與發展過程,伴隨着學科知識的獲得,學生變得越來越有愛心,越來越有同情心,越來越有責任感,越來越有教養。爲學生提供合適的學習環境。新課程標準認爲:數學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是課堂氣氛的調節者,在課堂教學中,爲了營造學生自主發展的課堂氛圍,教師應以平等的態度去熱愛、信任、尊重每位學生,滿足學生的發表慾、表現欲,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的操作與思維聯繫起來,使新知識在操作中產生,創新意識在操作中萌發。

5、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重視學生對數學學習過程的經歷和體驗開放式的教學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不同觀點,對同一個問題,學生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每一個學生的觀點都是受尊重的。新課程標準認爲:數學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是課堂氣氛的調節者,在課堂教學中,爲了營造學生自主發展的課堂氛圍,教師應以平等的態度去熱愛、信任、尊重每位學生,滿足學生的發表慾、表現欲,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想辦法,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讓學生享受“數學學科的快樂”且快樂的學數學。

第5篇

最近學校要求我們一線教師學習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工作中給我提出了極大的挑戰,作爲一名一線的普通教師,接受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至始至終將課改的精神貫穿於我的教學之中。經過努力,漸漸地從陌生走向了熟悉,從戰戰兢兢走向了從容應對。對我來說,新課改是一場對話,一座平臺,更是一把邁向成功教育的鑰匙。

回顧這些天的教學,作爲一名教師,我慶幸趕上了新課程改革,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課程改革給我們的孩子、學校和教師帶來的活力和變化。“爲了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但同時,新課程改革中暴露出的一系列的問題,也是讓我們老師們要深思的。可喜的是,我們參與一線教學工作的老師已經能夠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課堂教學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真的精彩。隨着課改實踐的不斷深入,讓我們發現了一個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語文課堂。

通過學習,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我們應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對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的老師細心、耐心地教導、引領。但我相信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的不斷更新,會出現更多讓人們感到高興的事情,我們的語文教學課堂纔會真正地發出金子一般的光彩。

第6篇

我認真地學習了新課標之後,再結合自己具體的教學實踐,我有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爲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學習者”。

1、要學新的《課程標準》,理解新課程的目標,準確把握課程功能、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實施、課程評價,把握新課程的精髓。

2、教師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構建課程目標。在新課程目標下,教師自身應具備寬厚的基礎知識和現代信息素質,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知識結構;有開闊的視野,善於分析綜合信息,有創新的教學模式,創新的教學方法和以創新思維培養爲核心的評價標準等。因此,爲了適應教學,教師應通過自學或培訓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其次,通過報刊,雜誌等收集有關的教育教學資料,充實知識。總而言之,教師一定要通過學習後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構建課程目標。

3、教師要在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上,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還要學習與提高對人的認識,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識,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與風格。現代教師不再比喻爲“一桶水”,而應當被比喻爲“一條不斷流動的河流”,“裝滿一桶水,享用一輩子”的思想已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

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被認爲是知識傳授者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建立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的朋友式的關係,營造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創設師生“對話”的'情境,使學生體驗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寬容,形成自主自覺的意識、探索求知的慾望、開拓創新的激情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關係,以達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識建構的目的。

要求教師從個體走向合作,從僅僅關注本學科走向關注其它相關學科,從獨立完成教學任務到和其他同志合作完成對學生的活動課指導。在教育學生學會合作的同時,教師首先學會合作。

教師作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有五大內涵:知識體系的構建者,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學習過程的激勵者,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和人生的引路人。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教育的本質迴歸到“立人”上。教師的角色轉變到“促進人的發展”上,一切爲了每位學生的發展。所以教師成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與新課程的理念相適應的。

1、在課堂上,當學生在觀察、討論時,教師並不是清閒的,而是積極地看,積極地聽,真實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爲、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同時教師還應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採用各種適當的方式,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熱情更加高漲。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尤其是智力發育低下的學生、學業成績不良的學生、被孤立和拒絕的學生、有過錯的學生、有嚴重缺點和生理缺陷的學生,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學會激勵每一位學生。同時還特別應處理好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讚賞每一位學生對學習內容中的知識的質疑和對老師的超越。這樣,學生始終處於被激勵的氣氛中,能夠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讓學生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3、新的課程標準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隨這一過程而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因此,教師在使用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主要也應關注,如何利用各門學科所特有的優勢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而不是僅僅關心學生對某個結論是否記住,記得是否準確?不是僅僅關心學生對某項技能是否形成,並且運用起來是否得心應手?

4、學生正處於人格塑造和定化時期,社會文化中的價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審美情趨等都會受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

第7篇

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準》,我逐步領會到教學的終極目標不是讓受教育者適應現實,而是改造、創建新的現實,培育出有創造能力的人。從而形成了“實施新課程的成敗在教師,教師的要務在於更新教學觀念”的共意識。確立了“一切爲了人的發展”的教學理念。

樹立“以人爲本,育人爲本”的思想。樹立學生主體觀,貫徹民主教學思想,構建一種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觀點,承認學生個性差異,相信學生都存在發展潛能,積極創造和提供滿足不同學生學習成長的條件。樹立學生髮展觀,將學生的發展作爲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關注學生情感的體驗,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視了學生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與發揮,使獲取知識,學會學習,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過程,成爲學生豐富情感完善自我,學會合作,學會做人的過程。

加強了教育的開放性,加強了教學與學生生活,現代社會,現代科技的聯繫。教師教學中立足課堂而不受課堂侷限,立足學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於捕捉現代社會,現代科技,其它學科的知識信息和最新成果,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使教學活動始終充滿活力。同時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開展研究性學習等綜合實踐活動,爲學生營造了學習、體驗的實際情境,創設動手實踐、創造的現實環境,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拓展到教師外、校外,加強了學校教育與社會的密切聯繫。我緊緊圍繞學習新課程,構建新課程,嘗試新教法的目標,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注重把學習新課程標準與構件新理念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準》,認識到新課程改革既是挑戰,又是機遇。

我將一輪課程改革視爲一次難得的機遇,將理論聯繫到實際教學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質結構接受新一輪課程改革浪潮的“洗禮”。這些活動的開展極大的調動了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我的整體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