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關於充分認識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意義

其他文案 閱讀(1.94W)

          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是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發展文化產業在當前具有重要的意義。下面是本站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充分認識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意義,供大家參考。

  

關於充分認識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意義

    關於充分認識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意義
  
   第一,發展文化產業是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
  
  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需求、衣食住行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後,消費傾向必然向精神、文化方面轉移。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基本達到小康水平。從國外的經驗看,當一個國家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時,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就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精神文化消費支出的增長將會大大高於物質消費支出的增長。正是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長,有力地拉動了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據有關部門測算,中國文化市場的潛在消費能力爲3000億元,佔2000年GDP的3%左右,而在實際生活中文化產品的消費是800多億元,只佔消費能力的1/3還不到。表明當前文化事業的發展與人民的需求還很不適應,發展相對緩慢。因此,發展文化產業,是推進文化事業發展,進一步滿足羣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選擇。
  
   過去我們往往習慣於把文化藝術僅僅作爲單純的宣傳教育和公益性事業看待,而對其所具有的商品屬性和服務功能認識不足、重視不夠。隨着形勢的發展,我們逐步認識到,文化不僅具有意識形態屬性,而且具有經濟屬性和商品屬性:不僅具有公益事業的屬性,而且具有服務業生產經營的特徵。加強文化建設不僅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而且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規律的要求。計劃經濟體制時期,文化建設完全依靠政府的財政撥款來進行,文化創造者較少注意研究人們的文化需求。隨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推進,人民羣衆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精神需求大大增加,自主選擇性大大增強,而文化產品品種的增多,文化傳播渠道的拓寬,消費水準的多樣化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羣衆的文化需求。
  
      第二,發展文化產業是產業結構戰略調整的需要,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到新的歷史階段的必然要求
  
      產業是一種社會分工現象,是伴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深化而產生和發展的。同時,隨着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不僅使物質生產領域的社會分工日益深化,而且使非物質生產領域的社會分工也在相應地發生和發展,從而使產業的範疇極大的擴展了。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大膽預言,人類經歷了農業化浪潮、工業化浪潮,第三次浪潮——信息化浪潮也會到來。1990年,他在《權力轉移》一書中,再一次預言:隨着發達國家進入信息時代,社會的主宰力量將由金錢轉向知識。現在一個普遍公認的現實是,在21世紀知識產業將領導產業經濟的新浪潮,併成爲主導產業。從三次產業的結構比例看,服務業在知識經濟中扮演主要角色。由於高新技術的不斷涌現,新型產業羣,如電腦、通信、航空航天等產業迅速崛起,同時也帶動與其相關的服務性產業如雨後春筍般發展。目前,以OECD 國家爲首的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GDP的貢獻率已經達70% 以上.而我國的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十五”期間僅爲33-40% ,這個數字甚至低於相當多的發展中國家的水平。三大產業中.第二產業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在第三產業內部,傳統行業佔了相當大的比重;文化產業在第三產業中的比重太小。而文化產業是智能化、知識化的產業.它以幾十倍、幾百倍的增幅升值其產品價值,如一個磁盤成本3元,設計的軟件可賣800元。因此,發展文化產業能迅速提高文化產業在第三產業中的比重,使三大產業比例趨於合理。
  
       第三,發展文化產業是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走向深入的內在要求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在總結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制定的,對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關鍵是創新體制機制。中央文件強調,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要形成科學有效的宏觀文化管理體制,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產和服務的微觀運行機制,形成以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形成完善的文化創新體系,形成以民族文化爲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開放格局。這既是文化體制改革的宏偉目標,又是體制機制創新的重要任務。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只有以發展爲主題,以改革爲動力,以體制機制創新爲重點,把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統一起來,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統一起來,把健全宏觀管理和搞活微觀主體統一起來,不斷革除制約文化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繁榮的體制保障才能不斷得到完善。
  
      企業是市場主體,發展文化產業靠文化企業。但目前我國文化系統內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國有文化骨幹企業還比較少,必須從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入手,以創新體制和機制爲重點,培育市場主體,增強微觀活力。要結合結構調整,積極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培育一批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有競爭力、有影響力的大型國有或國有控股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
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僅僅依靠國有資本不行,還必須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發展文化產業。近年來,我國採取了一系列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文化產業的政策措施,涌現出許多在全國影響較大的民營龍頭企業。從文化系統文化產業看,全國非公有制經濟所創造的文化產業增加值已佔全部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就業人數佔三分之二。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已經成爲與國際文化企業競爭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國有文化企業爲主導、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參與、投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渠道社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項目建設市場化的文化產業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第四,發展文化產業是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應對挑戰,增強我國文化競爭力的需要
  
      文化產業作爲高科技、高品位文化相結合的知識經濟中的新型產業形態,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代表着先進生產力,承擔着民族文化的創新功能,是應對現實展示文化活力的重要途徑之一。發達國家都積極主動地把高科技應用於文化產業,以其通過科技在文化產業的應用進一步推動文化產業和帶動國民經濟發展。 再加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引起世界各種思想文化之間的相互激盪,使總體上處於弱勢地位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既面臨經濟發展上的嚴峻挑戰,也面臨文化發展上的嚴峻挑戰。我國文化產業不僅總量偏小,市場化、集約化程度偏低,且大多停留於傳統技術或傳統文化工業,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都較低。在國外文化產品、文化集團和外資逐步進入我國允諾開放的文化領域及其市場,以及對民營企業和民間資本降低門檻和放開限制的當下,文化政策的制定和調整就不能僅侷限於國內和當前,文化體制改革就要有全球性戰略眼光,文化產業戰略就不僅關乎國內和文化領域,還要關乎整個世界文化發展走向和文化秩序重組。當前,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尚未完全成熟,文化市場規則滯後於市場化運作,市場化運作又滯後于思想觀念。在文化市場化並不充分、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不能充分發揮的前提下,政府就要通過政策、經濟、法律等槓桿積極引導,來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
  
      文化產業的發展要立足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國內要在繁榮文化的大格局中,在市場環境中最大限度地整合資源、凝聚力量,滿足人民大衆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費,國外要以世界各國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能夠接受的形式,尤其以人類社會應堅守的公共價值爲底線來制定“走出去”策略,以真誠有爲參與世界文化秩序重建,在全球化進程中發出中華民族的聲音,展示與我國在世界戰略格局中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形象。
  
      第五,發展文化產業是貫徹科學發展觀,轉變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需要
  
      我國取得的巨大經濟成就舉世矚目,不容質疑。但是我們應該看到,我們的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增長方式。 正因爲如此,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堅持以人爲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推動建立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有效體制機制。要大力推進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文化產業正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文化產業在我國既有潛力很大的市場空間,又有衆多的消費羣體,同時,基本屬於“無污染、低消耗、高效益”的無煙產業、朝陽產業。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已經告訴我們,文化產業完全可以成爲支撐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我國許多知名文化企業的成長髮展也充分證明了文化產業對國家經濟發展的貢獻絲毫不遜於第一、第二產業。
  
      20世紀90年代以來,面對日益枯竭的自然資源和日漸惡化的人類生存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概念隨着一場關於人與自然的大討論被響亮地提出來。以經濟增長爲核心的傳統發展模式把經濟增長視爲目的,忽視人的全面發展,其活動的中心是發展的客體即物質對象,它使人成爲物的奴僕。文化經濟時代的發展觀將人的不斷完善當作發展的戰略旨歸,強調發展在生態上、經濟上和社會上的綜合性與持續性,它要求人類從以破壞自然爲代價向人與自然及社會的和諧發展轉變,要求人類從以發展的客體爲中心到以發展的主體爲中心轉變,要求人類追求真善美統一境界的發展,保證人的素質和潛力不斷得到提高和發揮。人類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而人自身的資源卻是無限的,是一種比自然資源更爲可貴的且可以反覆利用而不消失的資源。文化產業作爲智力型、清潔型、增值型的產業,以精神文化生產開發爲主,將人類發展轉向自身資源的開發。由於人類精神文化需求的無限彈性以及人類精神文化資源開發的無限彈性,因此文化產業沒有傳統產業的擴展邊界,這使得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變爲可能。正因爲如此,20世紀60年代的羅馬俱樂部主席佩恰依在談論“增長的極限”時就預見性地指出,“未來的發展只能是文化的創造”,同一組織的博特金也說:“人類依然擁有沒有束縛的想像力、創造力和道德能力等資源,這些資源可以被動員起來幫助人類擺脫它的困境。”
  
      第六,發展文化產業是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我國綜合實力的需要
  
      當今世界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越來越突出地表現在知識力量和文化力量的競爭。蓬勃發展、潛力巨大的文化產業是當代及未來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競爭力的強弱直接關係到國家整體實力的高低。縱觀文化的發展歷程,文化產業作爲從事文化產品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一開始就是文化與經濟相結合的產物,是先進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它隨着全球範圍內的工業化和現代化而產生和發展起來,是一個集中代表現代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全球性新興產業。在二戰後的半個世紀裏,文化產業得到較快的發展,從過去一個附屬的產業形態,逐步發展成爲人類社會不可缺少的產業部門。美、日、英等許多發達國家的文化產業,在規模上已成支柱。反過來,文化產業的發展又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發展文化產業,對於刺激內需、優化結構、拓寬領域、擴大就業、提高服務業競爭力和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文化消費需求龐大,促使文化產業成爲創造社會財富的一個新的源泉。
  
      文化產業不僅是推動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也爲經濟和社會的全面進步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更是國際競爭力的基礎。這種文化競爭力包括兩大層次:一是文化產業的競爭力,即一個國家文化產品在國際和國內文化市場中佔有的份額。二是精神控制力,即一國文化對他國文化的影響力。冷戰結束後,軍事威脅相對減弱,而不同民族和國家間文明衝突仍在繼續,文化產品正是這種文明衝突的重要載體。正如一位法國記者所說的:“在因特網時代,只要誰買下文化,誰就可以控制時代。”
  
      第七,發展文化產業是充分利用傳統文化資源,促進民族文化發展的需要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歷經五千年而不衰,具有獨特的優勢。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爲代表的民族精神激勵着一代代炎黃子孫,古老的發明創造已然造福於人類,百家學術不僅展示了東方哲理的光彩,  還被世界各國應用於商業經營和科學決策、科學研究。中華文學藝術獨樹一幟,建築園林美輪美奐。
  
      今天,不斷壯大的經濟實力,良好的外部環境和高度發達的現代化科學技術,爲我國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經濟基礎。開放的條件和充分的技術手段帶給民族文化發展新的契機.也使民族文化產生進一步更新發展的需求。只有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擴大我國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出口份額,縮小文化貿易逆差,擴大國際市場佔有率,中華文化才能憑藉特有的潛力、實力和魅力立於世界文化之林,贏得自身應有的世界文化地位。我們應當針對新的形勢,及時調整策略,立足於我國豐厚的文化資源,充分開發我國廣闊的文化市場,並將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轉化爲產業優勢和競爭優勢,讓我國從文化資源大國走向文化產業大國,從文化市場大國走向文化生產大國。
  
      第八,發展文化產業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權的需要
  
      發展文化產業對捍衛國家經濟安全和文化安全,維護國家文化主權的意義。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我國加入WTO,少數西方發達國家憑藉其雄厚的資本實力、強大的文化傳播優勢和豐富的市場運作經驗,藉助現代市場機制和高新科技手段,將大量的精神文化產品輸入中國,在獲得巨大的商業利潤的同時,對我進行文化的擴張和滲透,搶佔、爭奪我國的文化市場、文化資源和文化陣地,嚴重威脅了我國的文化主權和文化安全。尤其在當前文化需求、文化消費與供給在總量和結構性矛盾形成“戰略性短缺”的現實境遇中,更是爲國外文化消費品進入提供了市場。
  
  隨着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以及隨着產業結構下游化帶來的需求的上游化、高檔化、文化化,特別是伴隨具有相當強消費慾望和自我想像能力的中產階層的崛起,使我國文化產品的供給相對於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產品的現實需要,與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間,已經形成明顯的“戰略性短缺”。也就是說,我國文化市場的實際供給量與居民文化消費實際增長速度及居民尚未實現的文化消費潛力,形成巨大落差,我國文化市場存在“戰略性短缺”已是極嚴峻的客觀現實。據有關專家預測,“假定繼續按照3年來第三產業發展的平均速度增長,到了2020年,我國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將達到大約爲42%左右,低於標準值13個百分點,大約會出現41000億元的缺口。”
  
  面對這龐大的文化消費市場,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化企業尤其是文化產業發達國家都會虎視眈眈,千方百計把文化消費品傾銷到中國市場。尤爲重要的是,豐富文化資源和龐大文化市場優勢的喪失,以及國外資本和文化企業進入的結果,就是文化產業利潤的巨大流失,這不僅危及到中國文化產業領域,同時,這種因“戰略性短缺”而不能使中國文化產品滿足市場需求的境遇,所造成的經濟安全和文化安全,必然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穩定以及在多元文化消費中培育文化理想產生極大影響,其結果就不是文化產業一個領域所能承擔的。
  
      在文化貿易中,“所謂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實際上反映和揭示了當代世界文化力量的一種對比關係的存在性狀況,反映的是當代世界文化力量的一種對比關係。..衡量的標準,不僅是文化本身,而且還包括一種文化背後的政治、經濟;包括文化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文化傳播力的水平和文化影響力的水平等等。而所有這些能力指標都與一定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水平相一致。”
  
          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也受到社會各方面的密切關注。國家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期後,把發展文化產業擺在文化建設的重要位置來抓,是國家文化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選擇。我們相信,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我國文化產業一定會有更快更好的發展,使我國的文化建設出現蓬勃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