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農業產業化工作總結7篇 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我學到了什麼?——農業產業化工作總結

其他文案 閱讀(3.11W)

在當前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大背景下,農業產業化工作顯得尤爲重要。在過去一年的實踐中,我省各級政府和農業企業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旨在總結這些成果,分析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對策,推動農業產業化工作再上新臺階。

農業產業化工作總結7篇 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我學到了什麼?——農業產業化工作總結

第1篇

本季度公司三條蔬菜生產線滿負荷生產。20xx年1-11月公司生產速凍蔬菜3016噸、烘乾蔬菜2407噸、凍幹蔬菜573.2噸,向農戶收購各類蔬菜原料42006噸,實現產值20798.9萬元,實現銷售收入20982.2萬元,實現利稅總額2727.6萬元,出口創匯3304萬美元(其中直接創匯6.32萬美元)。

本年度公司上半年米蔥共發展了6700畝,分佈在老城鄉埃小村226畝、苴那村273畝、馬頭山360畝,新華鄉新平村488畝、新華村320畝,平田鄉班果村460畝,元馬鎮相樹村126畝、樂甫村196畝、禾陽村148畝、丙華村92畝,**鄉那迪村220畝、把世者村240畝、冷水箐165畝,黃瓜園東永村256畝、中興村110畝,**縣中和鎮490畝,**縣高橋鎮760畝,**縣田心鄉670畝,**縣440畝,****區560畝。

公司四季蔥、中管蔥共9272畝。其中四季種植了445畝(分佈在老城鄉馬頭山87畝,新華鄉新平村團壩、新村等地80畝,平田鄉班果村、平田村70畝,元馬鎮丙華村32畝,**鄉莫黨村60畝、**縣中和鎮76畝、**高橋40。);中管蔥種植了8827畝(新華鄉新平村團壩、新村、河尾村等地1825畝、元馬鎮丙華村120畝、平田鄉班果村1566畝、**鄉那迪村340畝、**鄉冷水箐186畝、元馬鎮禾陽村193畝、老城鄉埃小村217畝、老城鄉馬頭山263畝、**高橋鎮620畝、**田心鄉800畝、**茂山鄉860畝、**戌街鄉和新橋鄉共種植了1440畝、****區平地鄉397畝)。

本年度公司對蔬菜基地建設採取多種方式充分讓利給農戶,讓農戶實實在在嚐到種植名特優蔬菜的好處。首先種植時由公司代墊種子、農藥、化肥款,這樣香蔥種植的風險基本由公司承擔;其次,大幅度提高香蔥的收購價格,收購價從20xx年的1.7元/公斤提高到現在的2.2元/公斤,中管蔥價格從1.1元/公斤提高到1.65元/公斤,而且公司從不打白條,每月及時足額支付農戶的原料款,農戶的種植積極性大幅度增加,。本年度公司直接帶動18000餘人參與到公司15000多畝的香蔥基地建設之中,輻射帶動54000多農民進行科學種植,農戶增收2762萬元。同時,公司生產線吸納了420多位農村剩餘勞動力;建立培訓機構1個,開辦了36期培訓班,培訓農戶15000餘人次,培訓處鄉土人才24人。

病蟲害防治方面,公司制訂了《植物保護管理管理制度》、《田間管理制度》、《安全用藥管理制度》和《基地產品溯源制度》等基地管理制度,嚴格按出口蔬菜生產的要求組織農戶種植、採收。在實際運作中,公司加大了對農殘的管理,採取農戶、植保聯防員、田間管理員、基地員、公司等五級農殘管控措施,農戶按要求進行種植、採收,植保聯防員負責香蔥基地的打藥,田間管理員負責對基地種植、聯防情況進行監督、指導,基地員全面負責所轄基地的種植、採收活動,公司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和物資供應,並在採收前、原料進廠時、生產過程及成品進行農殘檢測,以生產出符合國際農產品市場要求的產品。通過以上措施,公司生產的產品深受國際進口商的青睞,在客戶中已形成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本年度總公司對我公司進行了再投資,建設了年增產脫水蔬菜20xx噸生產線及配套附屬設施(其中凍幹蔬菜400噸,烘乾蔬菜1600噸),共投資了8000萬元,現已竣工投產。

本年度至11月底爲止,公司共取得各級政府扶持資金53萬元(其中州農業局扶持10萬元、州工信委扶持43萬元),爲公司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公司現仍處所得稅兩免三減半減免期,共減免所得稅399萬元。

本季度公司直接出口一單,其餘產品全部由總公司出口,客戶對速凍蔬菜的需求量呈減少趨勢,對烘乾、凍幹蔬菜的需求穩步增加,現有產品無法滿足客戶需要。其中速凍蔬菜出口2994噸,烘乾蔬菜2546.5噸,凍幹蔬菜559.4噸,出口創匯3304萬美元(其中直接出口創匯6.32萬美元)。

工廠現有員工416人,其中農村從業人員391人,固定工295人(含管理人員),臨時工63人,爲員工支付工資及福利總額爲603.3萬元。本年度公司直接帶動18000餘人參與到公司20000多畝的`香蔥等蔬菜基地建設之中,輻射帶動54000多農民進行科學種植,帶動農戶增收2762萬元,截止11月底農戶戶均純收入1315元。

一是國稅部門對農產品收購發票的管理方面,企業面臨無法解決的問題。目前,國稅部門要求農產品加工企業只能開具支付給每戶農戶的原料款發票,但公司不可能直接面對千家萬戶的農戶。他們還要求種植大戶(私人包地種植)或經紀人給公司開具農產品收購發票,但這些種植大戶或經紀人是不具備開票主體資格的,這是矛盾的。因此,我們這些農產品加工企業該如何操作?現在公司財務部門的工作基本無法進行下去,這是目前公司發展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懇請有關部門予以協調解決。

二是勞動力方面:隨着凍幹、烘乾生產線技改擴建項目的完成,目前仍需補充150多位勞動力進入到新的生產線,但**本地勞動力供應不足,尤其在生產旺季的時候勞動力缺口大。

明年將繼續努力發展香蔥等蔬菜基地,以滿足公司生產線的生產需要。

建議農業部門繼續推行一鄉一品或一村一品工作,使蔬菜基地的種植地塊大塊化,便於植保聯防工作的進行,確保基地生產的產品農殘達標。

另外,種植基地灌溉設施還是很薄弱,懇請政府加大對蔬菜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農業產業化工作總結7篇 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我學到了什麼?——農業產業化工作總結 第2張

第2篇

我縣綠化造林工作在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我縣林業 “十二五”規劃xx縣委、縣政府對林業工作的'安排部署,經過全縣林業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圓滿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1、完成營造林面積3.5萬畝,其中人工造林1.1萬畝(木質林8000畝,竹質林3000畝),中幼林撫育0.4萬畝,低產低效林改造2萬畝,佔年度計劃的100%。

2、完成育苗面積200畝,育苗300萬株,佔年度計劃140畝的143%。

5、造林樹種良種使用率達70%。積極申報“苦竹筍優質高效培育技術研究與應用”林業科技創新成果1項。

6、積極開展林業有害生物普查、監測和防控,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3‰以內。

在“3.12”組織縣四大家領導和全縣各部門、學校、駐夾部隊1000多人,在三洞鎮周衝村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義務植樹5000株(1-1.5米大葉香樟大苗),施肥1噸,面積50畝。同時也組織各鄉鎮在各自轄區內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義務植樹期間,全縣20餘萬人次在22個鄉鎮分別參加了義務植樹活動,植樹75萬株,建立義務植樹點22個,發放宣傳資料1.8萬餘份,義務植樹盡責率95%,掀起了全縣綠化造林的高潮。

要求各部門、單位,各鄉鎮黨委、政府把城鄉綠化工作作爲工作重點,進行年終目標考覈,抓好轄區內道路、河邊、溝邊、各企事業單位園區綠化美化。全年重點打造了黃土鎮鳳橋村、中興鎮龔溝村和順河鄉上游村等3個幸福美麗新村和全縣20.2公里鄉村道路綠化美化。

1、切實做好全縣3.7萬畝退耕還林計劃成果鞏固,確保退耕還林地面積和質量,組織各鄉鎮開展了自查工作,完成了*年完善退耕還林政策兌現工作,兌現補助資金460萬元。

2、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建設工作。一是全面完成2014年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建設後續產業發展項目。營造短週期工業原料林121畝,品種改造225畝,豐產措施16783畝,兌現國家專項建設資金172.5萬元,涉及13個鄉鎮65個村。二是啓動*年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後續產業發展項目,目前已完成實施方案的編制、市局評審和批覆工作,正在組織實施中,預計2016年6月前完成項目實施工作。三是積極組織協調農業、水務等部門開展基本口糧田建設和農村能源建設工作。

建設內容和規模爲縣大旗山林場林區3.5公里防火作業道路恢復重建和50畝苗圃地恢復重建。總投資128萬元,其中防火作業道路恢復重建投資53萬元;苗圃地恢復重建投資75萬元,全部爲災後重建資金。項目實施方式爲防火作業道路恢復重建採用比選方式確定施工單位,苗圃地恢復重建根據建設內容不同分別爲土地整理由林場直接實施,通過政府採購購置種苗、種子、化肥、農藥、育苗和辦公設備,基建內容由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按程序確定施工單位。項目目前已全部完工,並通過了縣聯合檢查組的檢查驗收。資金撥付情況爲:總投資128萬元,實際完成投資124.5115萬元,財評審定資金124.5115萬元,結餘資金3.4885萬元。

總投資168萬元,建設面積3000畝(其中人工造林2400畝,封山育林600畝)。目前已完成基本栽植任務,正在開展縣級檢查驗收。待2016年完xx縣級全面檢查驗收和附屬工程完工後後兌現補助資金。

(四)2013年省級分成森林植被恢復城鄉綠化生態景觀示範林建設項目

項目總投資100萬元,建設面積1200畝。目前項目已全部竣工,完成了縣級竣工檢查驗收並按照實施方案完成了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資金撥付,共撥付資金96萬元。

項目總投資60萬元(中央投資50萬元,地方投資10萬元),建設規模1000畝。目前已基本完成造林栽植任務,待2016年完xx縣級全面檢查驗收後兌現補助資金。

根據國家和省市要求加大珍稀樹木培育的要求,我局大力加強珍稀名貴樹木培育力度,並作爲我縣今後林業工作的一個重點工作。一是結合全縣巨桉林和低產低效林品種改造,積極引導農戶種植珍稀名貴樹木。二是充分利用我縣茶葉資源,鼓勵、組織廣大林農在現有茶園上開展珍稀名貴樹木培育。全年完成珍稀名貴樹種種植面積3000畝,主要培育樹種有香樟、楨楠、銀杏、紅豆杉等。

第3篇

近幾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省委3號文件精神,按照全省農業產業化“121號強龍工程”實施意見的統一部署,堅持科學發展觀,立足資源特色,發揮比較優勢,把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爲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戰略性調整,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提高農業競爭力的重大舉措來抓。各級政府和業務部門積極制定扶持措施,大力培育龍頭企業,不斷完善利益機制,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使全市農業產業化經營取了良好發展勢頭。現將我市農業產業化工作情況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彙報如下:

目前我市已有各類農業產業化組織435個,其中龍頭組織帶動型271個,中介組織帶動型111個,專業市場帶動型30個,農業產業化組織從業人數170萬人,佔全區農業人口總數的1/3。碭山和蕭縣被確定爲農業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試點縣。全市現有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家,市級龍頭企業37家,其中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10家,交易額5000萬元以上的專業市場14個。農業產業化組織固定資產總值18. 5億元,銷售收入53億,上交稅金8200萬,全市已建設交易額5000萬元以上的專業市場14個,已認定的優質農產品無公害生產基地20多萬畝,發展定單農業300萬畝。

我市立足資源優勢,緊緊圍繞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果、畜牧、小麥、棉花、蔬菜、林業等六大主導產業作爲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優先發展的產業,集中主要精力,實行政策傾斜、成立專門機構、開展分工合作,尋求重點突出,初步形成了規模化、區域化發展佈局。碭山縣水果面積70萬畝,水果總產量達15億公斤,年銷售收入21.5億元,農民從事水果產業化人均增收600元,佔純收入的37.5%。蕭縣把小麥加工作爲產業化經營重點來抓,培育了皖王麪粉集團、新錦豐實業企業集團、銀海面粉集團、金鴿麪粉集團等大型麪粉加工企業,不僅消化了當地小麥,使小麥價格比周邊地區每斤高3分左右,還向江蘇銅山、安徽墉橋等地擴展。墉橋和靈璧縣積極發展畜牧養殖業,全市畜牧業產值已佔農業總產值的35.67%。

爲了解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對接難題,我市在發展農業產業化過程中積極探索和推行了“公司+農戶+基地”等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其中合同方式佔47%,合作方式佔23%,股份合作方式佔20%。碭山縣通過建立農民水果協會,帶動了農村79.8%的果農參與產業化經營。皖王集團與周邊15萬戶農民簽定優質小麥種植收購協議,僅此一項農民增收1350萬元。靈璧縣林匯養雞協會,已發展會員2300人,輻射到蘇、魯、豫、皖部分地區養雞發展。碭山縣唐寨水果專業合作社在河南民權縣建立了幾百畝優質水果基地。

我市在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中,不斷加大對企業發展的科技投入,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場競爭力的品牌產品。安徽省東方面粉廠自1997年建起了我省第一家糧食系統最大的科研開發中心,20xx年被科技部批准爲國家星火龍頭企業,20xx年科研投入415萬元,“東鼎”牌系列小麥粉各項指標均優於國標。宿州科技食品有限公司以生產出口罐頭爲主,20xx年生產各類罐頭近2萬噸,今年上半年出口創匯88萬美元。宿州著名農產品符離集燒雞和碭山酥梨暢銷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最近又新開發一批名優農產品如錦豐牌方便麪、科技牌水果罐頭。我市共有省級名牌農產品9個,獲綠色食品證書8個,無公害農產品8個,經過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17個。

我市堅持多種形式創辦和培育以農產品加工爲主的龍頭企業,不斷提升企業的規模和檔次。一批老企業經過改制重組,進一步盤活了資金,爲使企業煥發新的活力,如碭山縣倍佳福食品有限公司、荷金來肉牛集團、蕭縣皖王麪粉集團、銀海面粉集團等企業通過更新改造,實力更強,帶動能力更大了。一批新引進的企業起點高、規模大、管理先進,科技含量高,如碭山豐原集團梨業、宿州科技食品有限公司、宿州綠洲人造板廠、安徽新錦豐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企業實行現代管理制度,產品質量國達到內先進水平,更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我市制定了農業產業化發展規劃和“121強龍工程”實施意見,市成立農業產業化工作指導委員會,下設六個專業指導組,每個指導組負責人和縣(區)主要領導爲第一責任人,年初制定年度實施計劃,年終組織檢查考評。今年七月,市政府分管副市長帶領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深入重點龍頭企業調查研究,現場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今年市政府兩次搭建平臺,組織了糧油和畜牧產業兩個大規模的銀企對接會。畜牧、水果、棉花和糧食等專業指導組分別開展了活動。

市政府制定了招商引資的政策措施,並結合實施東向發展戰略,組織有關單位和部門成立招商引資分隊到江浙招商引資。市政府將水利、綜合開發、扶貧、良種補貼、科技示範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等農業項目資金實行捆綁使用,優先用於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並結合“121強龍工程”,選擇十多家龍頭企業予以重點扶持。金融部門對符合政策條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給予積極幫助,已累計投放1.5億元左右。我市還積極組織龍頭企業參加各項經貿活動,上半年組織15家企業參加徽商大會,10月份又組織2家省級龍頭企業參加第三屆中國國際農交會。

我市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不斷增強創新意識和服務意識。在全省“金融服務三農安徽行動計劃”重點扶持十大主導產業排頭兵中,我市有8家企業符合條件申報了項目;今年根據省集中產業化資金重點扶持糧油和畜牧產業省級龍頭企業的政策規劃,積極組織6家省級龍頭企業申報項目,已爭取項目資金400多萬元。上半年,市政府及有關業務部門先後進行了水果產業化工作督查,開展了農業產業化優惠政策落實情況調研,進行了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經營情況統計調查等項活動。最近,爲籌備全省農業產業化工作會議查看了路線,提供了現場,準備了資料,使會議代表對我市農業產業化工作加深印象和了解。爲了擴大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宣傳,配合報社對省級龍頭企業進行系列報道。

經過幾年的扶持和推進,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已經成爲大家的共識,但從現實和發展看,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雖然我市制訂了一些鼓勵和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優惠政策,由於地方財政困難,農業產業化發展始終受到資金短缺“瓶頸”的制約。省政府皖政[20xx]56號文件中指出“市、縣也要增加資金投入,重點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我市相鄰的周邊地方如阜陽、淮北、蚌埠等,每年財政都安排200、300萬元的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而我市及縣(區)至今沒有安排農業產業化財政專項資金。另外,在不少地方對農產品認證、產品評優、技術創新、企業升級、人員培訓等都安排了政府專項經費。我市(縣、區)在這方面明顯投入不足。

農業產業化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產加銷各環節、貿工農各方面,橫跨三大產業,牽扯諸多部門,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和支持。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規劃中已明確6大優先發展產業併成立了專業指導組,各級、各部門抓農業產業化的勁頭也很大,但在工作中缺少統一安排和協調,特別是有的部門在支農資金如農業開發、良種和農機補貼、扶貧資金、水利建設等資金,沒有圍繞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投放使用,把企業、基地、農戶串起來,使有限的資金髮揮更大的作用。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了都在抓而又都不知如何抓的狀況,難以形成上下互動、左右聯動、整體推進的合力。

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就是扶持農業,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國家和省出臺了一系列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政策。但在實踐中,有部分扶持政策在一些地方沒有落到實處。據調查反映,不少龍頭企業對上級的優惠政策不瞭解、不掌握,沒有在稅收、用地、供電、融資等方面得到應該享受的政策優惠。企業反映較爲強烈的是貸款門檻高、限制嚴,金融部門沒有根據實際情作相應的變化,如招商引資企業融資授信受年限限制,個別中介機構爲企業融資提供擔保的收費過高,中介型龍頭企業缺少固定資產抵押而貸不到款。

現在有不少的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更加看重的是發展的`速度和規模的擴張,各項規章制度不太完善,沒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個別企業法人滿足現狀,缺乏開拓創新精神,有的實行家族式管理,忽視人才的引進和職工的培訓。農業產業化的核心問題是企業與農民之間的利益機制,目前一般採用的是合同契約方式,由於容易受市場行情影響,加之部分農民、企業法律不強、誠信不夠,合同不規範等原因,導致合同履約率不高,糾紛時有發生。

20xx年我市農業產業化工作的重點是:認真貫徹中央1號文件精神,按照《宿州市農業產業化“121強龍工程”實施意見》的部署,創新工作機制,集中部分財力,以糧油深加工和畜牧養殖業爲突破口,大力扶持13家規模大、帶動力強的重點龍頭企業,促進全市農業產業化經營再上新臺階。

我市農業產業化經營總體水平不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龍頭企業規模小、擋次低、帶動能力差。因此,提高我市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的關鍵是培育和壯大一批的規模、高效益、牽動力強的龍頭企業。按照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規劃和“121強龍工程”實施意見,要對省、市級龍頭企業進行分類指導,重點扶持。一是對進入省“金融服務三農安徽行動計劃”和全省十大主導產業排頭兵以及我市六大主導產業排頭兵的13家龍頭企業,進行逐個研究,重點扶持,及時解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以此來促進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儘快上規模、上擋次。二是以發展農產品加工爲重點,優先發展和重點扶持糧油及畜牧業中規模大、牽動力強的龍頭企業,爲加速實現我市糧油轉化增值,帶動農民收入的持續快速增長開闢新出路。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社會資金,鼓勵工商企業領辦農產品加工企業。四是積極爲龍頭企業申報項目,爭取更多的扶持資金的支持。

長期以來,中央和各級政府都十分重視農業產業化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今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指出:各級財政要增加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資金,支持龍頭企業發展。省財政安排農業產業化項目專項資金比上年增長近20%。我市應該根據經濟發展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實際,安排一定的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並列入財政預算,專門用於扶持龍頭企業發展。金融部門要進一步增強“服務三農”意識,加大貨幣信貸投放,結合農村金融改革,實行靈活務實的貸款抵押、擔保、授信等辦法,解決中小龍頭企業貸款難問題。工商、稅務、土地、供電等有關部門也要結合實際,積極爲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優惠政策和辦法。

我市在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中,要堅持“企業投入爲主體,社會投入爲補充,政府投入爲導向”的思路,對各項支農資金如農業示範項目、農機和良種補貼、農業綜合開發、農村土地出讓金等項目資金,通過整合,圍繞農產品加工和生產基地建設,進行捆綁使用;通過政策引導和優化投資環境,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工作的力度,緊緊抓住中部開發的機遇,以優越的資源和優惠的政策,儘可能多的引進資金和技術;政府要爲龍頭企業發展搭建平臺,組織企業招商引資和參加各種交易會,對企業升級、技術創新、產品評優、人員培訓給以必要的補助和獎勵。

根據省有關規定,按照“動態管理、優勝劣汰”的原則,加強對各級重點龍頭企業的監測管理;要加強對農業產業化項目資金落實和使用情況的跟蹤督查;要積極引導企業發展“定單農業”,逐步規範公司與農戶的產銷合同,進一步完善農業產業化利益聯結機制;要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與農戶有機結合的組織形式,積極引導和支持農民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5、創新工作方法,加強對產業化工作的指導和服務。

各級政府要轉變觀念,轉換職能,爲農業產業化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制、政策環境;農業產業化工作指導委員會每年要進行專門研究,定期聽取各專業工作組情況;農業產業化工作指導委員會辦公室要制定年度工作計劃,經常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及時瞭解和掌握龍頭企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充實和完善扶持措施;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作,積極主動地落實有關農業產業化的扶持政策,形成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合力。

第4篇

20xx年我市認真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按照“推進產業化、全面建小康”的發展思路,以創新體制和機制,整合集聚資源要素,建設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爲重點,推進了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預計20xx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同比增加400元,農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創近年來最好水平。

市委、市政府把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建設作爲加快縣域經濟重點突破、典型示範的“三大示範基地”之一。按照突出特色,突出優勢、突出重點的思路,經過從下而上、從上而下的反覆研究、論證,編制了《自貢市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建設規劃(20xx——20xx年)》。全市從20xx年起,圍繞培育壯大優質糧食、畜牧水產、優質水果、蔬菜花卉、筍竹和茶桑藥六大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帶,採取整合政策、整合項目、整合資金、整合人力的新舉措,以基地示範區爲載體,增收工程、保障工程、益民工程綜合配套、整體推進,帶動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

20xx年啓動了21個農業產業化示範區,通過“三大工程”全面實施,示範區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和農村發展條件得到有效改善,人均增收水平普遍高於當地區縣100元以上;通過發揮示範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和一批產業帶重點項目的實施,優勢特色農產品發展規模、速度得到提升,全市新增水果、蔬菜、筍竹、中藥材等優勢特色農產品面積7萬畝,糧食總產達到122.82萬噸,同比增長3.2%,生豬、山羊出欄分別增長4.7%、9.0%;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將超過50%,經濟作物佔種植業產值明顯提高。

圍繞特色農產品的`發展和農業優勢產業的培育,把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村經紀人和專業大戶作爲促進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創新的現實載體,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培育和扶持的政策性措施,發揮他們在聯市場、建基地、帶農戶、興產業上“四位一體”的整合性作用,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確認了20xx——20xx年度的20個市級重點龍頭企業(含3個省級重點龍頭企業)、20個市級重點農民專合組織,表彰了30個優秀農村經紀人。

今年省、市級重點龍頭企業銷售收入達到17.5億元,同比增長21.5%(其中省級重點龍頭企業6.52億元,同比增長33%),尤其是總投資達6000多萬元的龍都茶業、新星源肉食品、富順竹筍加工等技改工程和華潤肉食品公司規模養殖場一期工程等相繼竣工投產,使我市龍頭企業整體競爭力上了一個新臺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267個,其中新組建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28個,一批專合組織逐步走向規範化發展道路,越來越多的農村經紀人和專業大戶不斷涌現,成爲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建設的又一重點帶動力量。

市和區縣財政支農資金確保60%以上用於農業產業化經營。通過項目集中打捆安排,全市整合了從中央到地方16個渠道的涉農財政性投資近1800萬元,投入21個農業產業化基地示範區。市、縣財政資金主要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支持產業化經營組織抓技改、創品牌、建基地。各類涉農項目,在不改變國家規定的使用範圍和性質的前提下,向符合條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重點傾斜,使用7000萬元扶貧貼息貸款扶持華潤肉食品、龍都茶業、榮成實業、吉泰龍食品、川泰飼料等5家重點龍頭企業,使用800萬元財政借款、1400萬元財政投資扶持華潤肉食品、龍都茶業、新星源食品等3家龍頭企業重點項目建設;農村信用社積極探索動產抵押、倉單和權益質押等金融服務方式創新,發放20xx多萬元貸款支持成長型的中小龍頭企業和專業大戶。政府資金引導、金融部門支持、業主市場運作、全社會參與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投資新機制正在形成,龍頭企業、業主和農民投入主導產業帶建設資金1億元以上,爲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全市按照主導產業發展,推行“一個產業、一套班子、一支隊伍、業主運作、部門協同、產業聯動”的統籌整合新機制。各區縣設立了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管委會,作爲區縣政府的派出機構,專門負責對農業產業化經營和示範基地建設的組織領導、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及督促檢查。在抓好一批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組織的同時,健全了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的激勵機制。每年開展10強龍頭企業的評比表彰活動,每兩年開展對一批優秀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村經紀人和專業大戶的評比表彰活動。

20xx年我市將繼續按照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建設規劃,圍繞形成 “四位一體”整合性作用的新機制,在發展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帶動產業帶基地、農民新村建設、標準化和品牌化上求突破上水平。

(一)落實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創新的政策和措施。

在發揮大中型龍頭企業“頂天立地”作用的同時,培育和發揮好中小龍頭企業、農民專合組織、農村經紀人、專業大戶“鋪天蓋地”的作用。對大中型龍頭企業發展的支持,主要從扶貧貼息貸款、 財政借款或投資上解決資金不足問題,對中小龍頭企業和專業大戶的支持,重點推廣金融創新方式,同時建議省裏安排部分支持中小龍頭企業、專合組織、專業大戶的貸款貼息資金。

集中成片推進產業化示範區建設,促進主導產業帶的加快形成。在主導產業帶全面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建議省裏安排部分優勢和特色產業帶建設扶持資金。

第5篇

20xx年我市農業和畜牧業局農業產業化工作在省農委、白山市農委和我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局領導和同志們的關心和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業和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把加強龍頭企業建設作爲帶動農業產業化和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關鍵措施來抓,不斷強化服務“三農”意識,努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堅持用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村經濟發展,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發展戰略,發展特色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促進了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各項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

(一)着力調整優化農業結構。依託資源優勢,我市大力發展生態效益型特色農業。圍繞“參、蛙、菌、藥、菜、牧、果、遊”八大產業板塊,突出打造蔬菜、瓜果產業帶;菌食、林蛙、綠色食品產業帶;人蔘、中藥材、特色養殖產業帶和休閒農業產業帶等4個特色產業帶。白山市給我市下達的指標爲新增特色種植面積1.06萬畝,我市已落實14641畝(其中,調減籽粒玉米0.93萬畝),其中,農田地栽參3894畝、中藥材2423畝、蒲公英1522畝、藍莓1398畝、其它5404畝。重點打造一個特色產業園區我市通林菌業有限公司。

(二)着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20xx年新申報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戶,白山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戶。重點抓了2個項目,其中,葵花葯業集團(吉林)臨江有限公司新建年產一億支刺烏養心口服液(一期)項目和我市長興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子公司我市佛庫倫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長興)年產21萬噸天然飲用水。

(三)着力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爲更好地發揮我市休閒旅遊農業優勢資源,特聘請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對我市農業產業及旅遊資源進行調研,對全市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進行總體規劃,規劃正在編制中。同時,積極發展星級休閒旅遊農業企業帶動作用,新申報國家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國家級1家,省級休閒旅遊示範企業2家。

20xx年我市按照省、白山市的總體部署和要求,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以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爲主題,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圍繞“四條特色產業帶”的總體佈局,加強產業整合、資源整合和空間整合,深入推進區域、產業、產品的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步伐。加大食用菌產業推進力度。依託通林菌業,引導70個行政村大力發展以木耳爲主的食用菌,每村發展10萬袋以上。加大農田地栽參推進力度。重點建設了兩個農田地栽參示範基地,計劃發展農田地栽參20xx畝以上。加大棚膜經濟推進力度,年發展棚膜300畝以上。加大地方名優特產的推進力度,建設15畝樺樹晚李標準化示範園。

二是推進品牌建設。以“推動臨江產品向臨江品牌轉變”爲方向,遵循市場爲主、政府推動、各方參與的原則,按照“定位、塑造、宣傳、監管、保護”的'思路,重點培育大米、人蔘、梅花鹿、中藥材、果蔬等品牌,引導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開展商標註冊與品牌創建。對榮獲國家、省級名牌及其它名牌產品的企業予以一定數額的一次性獎勵,並將此項列入市財政預算。同時,利用媒體廣告以及博覽會、招商會、網絡營銷、專題報道、展銷會和公共關係等多種促銷手段,進行品牌的整合宣傳。

第6篇

爲了認真貫徹落實鄉三會議精神和利源公司20xx年工作計劃,班子成員艱苦奮鬥,開拓創新,努力工作全面完成了公司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

1、抓進度,保質量,項目建設全面完成。一是爲了保證蔬菜反季節銷售和儲存,投資300萬修建20xx噸氣調庫1座,7月中旬投入使用,現儲存蔬菜80多個品種300多噸。二是完善蔬菜批發市場基礎設施建設,保證市場正常運營,投資80多萬元修建蔬菜儲存室和員工宿舍44間。投資30多萬元對氣調和員工宿舍院落進行硬化。投資13萬元在批發市場安置120噸電子磅1臺和電子廣告顯示屏,批發市場於7月份投入運營,現運行基本正常。三是爲了進一步壯大千頭肉牛養殖基地規模。投資50萬元新修日光保溫牛舍2棟720平方。投資30萬元對原四棟牛舍進行了改造。投資20多萬元,新修600噸的飼料青儲池2座,工程於7月份竣工。現已投入使用,當年青儲飼草20xx噸。四是改善設施條件,擴大種植規模,投資25萬元新搭建拱棚75座,投資5萬元修建30噸的洋芋窯1座,投資四萬元對蔬菜生產基地內的道路進行了鋪沙整修。

2、抓培訓,調結構種植穩定提升。一是利用農閒時間組織蔬菜基地務工人員,邀請縣農技推廣中心技術人員和土專家,利用五天時間進行了蔬菜種植和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培訓人員210人次,使蔬菜種植人員的種植技術明顯提高。今年蔬菜生產突破200噸。二是早動手,大棚蔬菜提前上市。從2月21號開始,對大棚蔬菜進行種植,較去年前一個月上市。三是根據市場行情,調整作物佈局,種植玉米500畝,較去年壓縮200畝。新增洋芋150畝,露天蔬菜50畝。種植大棚蔬菜22個品種100畝,較去年上升27畝,生產蔬菜220噸,較去年上升122噸。洋芋60噸,玉米15噸,完成銷售收入21萬元,較去年上升6萬元。

3、抓管理,定措施,職工生產效率明顯提高。一是抓管理,從職工管理入手,建立健全了考勤考覈制度,班前例會制度和職工管理制度,二是定措施,將所有大棚按品種分配到人,定產量,定效益,種植管理責任到人,在每天的生產中實行計件工資制,任務到人,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

4、抓經營,將成本,生產效益穩中有增。一是確定專人進行營銷,定銷量,定效益,使今年的蔬菜損耗降低到3%以內,賬務做到了日清月結,二是利用農閒時間組織看門人員育蔬菜苗木6個品種18萬株。其中西紅柿3萬株,黃瓜2萬株,紫甘蘭5萬株,60天甘蘭4萬株,冬甘蘭4萬株,蔥秧1000斤,降低成本2萬元。三是對農具進行領用制,責任到人,如有損壞照價賠償。種籽,農在由專人看管,按實際用量簽字領用,使材料損耗明顯下降。

20xx年在各項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按公司的要求相比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一是管理方面較去年雖然有所提高,但是還存在一定管理漏洞。二是今年的`蔬菜雖然取得了豐收,但在病蟲害防治技術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三是農業機械較少,勞動成本增大。四是部分棚架損壞嚴重,下年無法使用。五是少數棚紙受自然災害影響,需要更換。以上問題我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認真研究,揚長避短短,加以解決。

20xx年我們將認真貫徹縣上提出的:“統籌城鄉發展,推動轉型跨越”的總體部署。按照鄉黨委,鄉政府和利源公司的工作要求,緊緊圍繞黎明川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中心工作,提高認識,轉型思想,大膽創新,真抓實幹、20xx年我們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1、認真學習,加強管理,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一是爲了進一步提高職工的工作效率,我們將對職工的計件任務細化量化,查漏補缺,明確靠實計件任務。二是認真學習有關管理方面的先進知識,認真研究,紮實細緻的完善考勤考覈和職工管理制度,實際有效的加強職工管理,使職工的整體素質逐漸提高。

2、合理佈局,精密謀劃,提高生產種植效益。一是計劃種植大棚蔬菜100畝。其中:辣椒35畝,西紅柿22畝,豆角7畝,茄子8畝,葫子5畝,蘿蔔5畝,生菜,菠菜等18畝。二是種植露天蔬菜50畝,其中白菜15畝,蘿蔔15畝,甘蘭15畝,大蔥5畝。三是種植洋芋150畝,玉米500畝。20xx年蔬菜生產完成200噸,銷售收入完成25萬元。

3、完善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種植服務能力。一是投資10萬元購置300型拖拉機一臺,洋芋播種機,玉米播種機,洋芋收穫機,旋耕機等農機設施。二是投資6萬元更換報廢棚膜(840米2個,830米7個,520米20個,530米4個)搭建更換830米鋼管棚架60座。

回顧過去,成績於不足並存,展望未來,藍圖宏偉,任務艱鉅而光榮,但是我們有決心,有信心,在心的一年裏,周密謀劃,緊密團結,努力工作,向組織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第7篇

近年來,我縣根據區域特點和各鄉鎮發展實際,圍繞特色產業發展,合理規劃產業佈局,初步構築並形成了張莊線設施農業、桓蓋線食用菌、大盤線林特產三條特色產業帶及北部中藥材、中部畜禽、南部蔬菜、西部乾鮮果、東部露地瓜果五大生產專業區。xx年,全縣把“三帶、五區”建設與農業產業化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依託“三帶、五區”建設,帶動、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通過加強設施農業建設、鼓勵農民開展多種經營、引進推廣新技術、新品種等多項舉措,加快推進“三帶”、“五區”提檔升級,使“三帶、五區”產業規模日益壯大,產業輪廓更爲清晰。“三帶”、“五區”的建設,促進了全縣的農業生產向着“區域化、專業化、規模化、集羣化”的方向發展,爲進一步推進岫巖農業產業化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年來,全縣立足經濟作物內部調整,在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的基礎上,依據市場規律,突出岫巖山區特色,重點發展了食用菌、柞蠶繭、乾鮮果、畜禽四大主導產業。到xx年,全縣食用菌接種量已達3億盤,建成標準化食用菌生產小區200多個,食用菌生產已輻射到全縣24個鄉鎮190餘個村;柞蠶放養量達到1.6萬把,產量達到8200噸;乾鮮果種植面積達80萬畝,產量達到3萬餘噸;畜禽飼養量達到2644萬頭(只),建成標準化畜牧養殖小區230多個。此外,全縣還培植壯大了蔬菜、林業育苗、山野菜、商品薯類、露地瓜果、榛子等七大基地規模,總面積達到了23萬畝,發展大規模種植基地1200餘個;部分農戶還利用自家田地建起了小板慄園、小藥園、小桑園等“十小園場”。這些產業化生產基地和標準化生產小區的建設,進一步推進了全縣的農業產業化進程。

一年來,全縣緊跟周邊縣、市發展步伐,把食用菌產業作爲“一縣一品”支柱產業予以強勢推進,成功舉辦了全國第九屆食用菌新產品新技術展銷會,進一步擴大了岫巖食用菌在全國的影響力。並以此爲契機,高標準建成了東北地區首家集食用菌生產、加工、銷售、科研、旅遊觀光爲一體的蘑菇產業園,園區內建有食用菌研發中心、博覽中心、種植基地,招商引了上海榮善、有益菌生、綠洲農產品等一批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企業,開創了我縣食用菌生產由傳統種植向現代化生產轉變的新紀元,與前營農高區共同形成了我縣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最前沿。同時,全縣根據各村發展實際,有針對性地突出優勢產業發展,建設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種養業專業村。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牧牛益臨香菇村、新甸合順小柿子村,楊家堡松樹秧滑菇村等等。截至目前,全縣共確定並重點推進“一村一品”專業村72個,佔全縣行政村總數的37%。其中畜牧養殖專業村12個、花生種植專業村5個、滑菇種植專業村15個,香菇種植專業村20個,中藥材種植專業村10個,溫室種植專業村10個。這些專業村的形成,進一步促進了我縣的農事產業向着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在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示範帶動作用。

一年來,全縣繼續堅持把設施農業建設作爲“一把手”工程予以重點推進,採取早部署、早動員、早分解、早落實、提補貼、勤調度等多項舉措,使全縣的設施農業建設步伐不斷加快。xx年,全縣又新發展設施農業面積4萬餘畝,截至年末,全縣已建成種植小區1274個,標準化養殖小區230多個,溫室2.5萬棟、冷棚7萬餘棟,設施農業總面積達到了12萬畝,生產種類包括溫室蔬菜、冷棚瓜果、食用菌、畜禽養殖、地膜花生等五大類20餘個品種。其中,溫室蔬菜3萬餘畝,年生產各類蔬菜1.5億斤左右,年實現產值2億元左右;冷棚瓜果生產面積5000畝左右,年產各類瓜果3000萬斤左右,年實現產值8000萬元左右。設施農業的發展,爲促進農民增收,推進產業化進程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一年來,全縣始終堅持把龍頭企業的培育作爲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的關鍵舉措抓緊抓實,在做好招商引資上項目的同時,大力培育本地龍頭企業,促進了全縣農事企業的長足發展,農事企業數量逐年遞增,產業化經營體系不斷完善。圍繞農業主導產業,全縣開工建設了中興生物、小康肉業、金和福肥料、槿寧食品、瓏棉家紡等一批市場容量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這些企業建成後,以“訂單”的形式,與農戶之間形成了利益共享、風險均沾的利益共同體,建立和完善了企業帶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目前,全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30餘家,其中省市級龍頭企業已達19家(新增市級龍頭企業3家),現有從業人員3萬餘人,年實現產值9.6億元,實現出口供貨值2億元,實現出口創匯600萬美元。這些企業每年以訂單的形式與農戶簽訂種養合同2萬餘份,帶動了全縣45%以上農戶從事產業化經營,形成了興龍頭、帶基地、連農戶、促增收的合力。

一年來,我縣按照在發展中規範、在規範中發展的思路,積極搭建服務平臺,開闢綠色通道,涌現出多個機制靈活、管理規範、運作有序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到xx年末,全縣在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註冊、依法取得工商營業執照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達200多家,其中市級示範社5家、縣級示範社150家。年實現經營收入7500餘萬元,帶動農戶5000餘戶,入社農民人均增收達7000餘元。這些合作社上連企業、下聯農戶,對促進農業主導產業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

xx年,全縣共確定“四個一批”農業產業化重點項目117個,投資總額達87.52億元。其中,謀劃招商項目42個,投資額27.2億元;洽談推進項目20個,投資額12.21億元;開工建設項目41個,投資額36.9億元;竣工投產項目14個,投資額11.21億元。開、竣工項目佔到項目總數的12%,5000萬元以上大項目佔項目總數的.32%。先後開工建設了中興醫藥菊苣深加工及香菇多糖提取、“四位一體”食用菌展示園、食用菌交易批發大市場、瓏棉家紡、鑫昊絨業等5個億元以上的農事重點項目。目前,東達食品、納曼科食用菌、槿寧食品、海聖飼料、中通飲料、中興生物等一批上年接轉項目已經順利竣工投產,坤榮菌業、食用菌研究發中心、食用菌交易大市場、同發生物、合盛食品等一批新建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之中,部分項目有望在近期建成投產。

xx年,農高區以打造“全國最大的蘑菇產業園區”爲目標,在加強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使園區和項目建設均取得了新的進展。截至目前,園區共投入資金1.44億元,建設標準廠房4萬平方米、完成了14公里的新岫產業大道工程及554盞太陽能路燈安裝等工作;徵地1000畝,鋪設污水處理幹管8公里;平整場地33萬平方米,三通一平工作基本結束;建設完成雅河大橋,與雅河工業園區實現相連。園區現已入駐企業16家,已竣工投產的6家,其中今年新投產的企業5家;開工建設11家,其中今年新開工4家。園區現有的16家企業總投資近12.6億元,其中竣工投產項目總投資3.4億元,在建項目總投資9.2億元。已簽約和達成投資意向的項目5個,計劃總投資2.3億元。目前,在建項目和簽約洽談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之中,部分在建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個別洽談項目也有望在近期落地生根。

淡化行政區劃,繼續抓好張莊公路設施農業、桓蓋公路食用菌產業、大盤公路林特產業三條特色產業帶和五大生產專業區建設,積極打造高效農業精品示範帶和示範區,進一步優化產業化發展佈局。其中張莊路沿線要建設溫室xx棟、冷棚4000棟、標準化養殖小區20個。桓蓋路沿線要以大營子、紅旗、石灰窯等鄉鎮爲重點,接種食用菌xx萬盤以上。大盤公路沿線要加快生態蠶場建設,擴大林下參、大果榛子等特色產業的種植規模。

繼續堅持“高強度投入、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的原則,加強前營農高區和蘭旗食用菌示範園區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和軟環境建設,進一步完善園區功能,提升項目承載能力,促進產業集羣發展;積極促成已開工建設項目早日達產見效、洽談推進項目儘快落地,並引導已投產企業在創新經營機制、提升科技含量、塑造綠色品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等方面實現突破,增強帶動能力。同時,圍繞食用菌、中藥材和絲毛產業,深入開展招商引資,吸引更多效益好、規模大、帶動性強、產業鏈長的企業進駐園區,特別要重點引進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及深加工企業,壯大園區食用菌生產、加工規模,進一步提升食用菌生產及加工水平。xx年,三大主導產業集羣要新增規模企業17家以上,其中農高區新增食用菌深加工企業10家,中藥材加工企業2家,絲毛加工企業2家,蘭旗示範園區要新增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企業3家以上。

圍繞發展現代農業,繼續抓好設施農業建設,全年發展設施農業面積1萬畝,標準化養殖小區30個。加快各級各類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建設,鞏固發展“公司+基地+農戶”、“特色+規模+品牌”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推進食用菌、柞蠶繭、中藥材、山羊絨等大宗農產品產業化經營水平。繼續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搞好無公害生產基地建設,完善農產品安全質量檢驗體系建設。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環節。要圍繞特色產業,培育壯大並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牽動大、輻射帶動作用強的農事企業。在扶持益民藥材、中興生物等一批現有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重點培育上年接轉續建的農產品深加工項目,使其早日達產見效,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全年力爭滾動發展農業產業化“四個一批”重點項目98個,總投資額達到80億元,其中,謀劃招商項目45個,投資32億元;洽談推進項目25個,投資16億元;開工建設項目13個,投資22.5億元;竣工投產項目15個,投資額達到9.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