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教師草原說課講稿

教師文案 閱讀(3.33W)

  教師草原說課講稿

揣摩優美的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一些特點,學習作者抒發情感的方法。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隨着作家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草原風光與人情的美好。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相關的教師草原說課講稿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教師草原說課講稿

《草原》這篇散文,字裏行間浸潤着濃郁的草原風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那馬上迎客、把酒聯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那純樸、熱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難以忘懷。本文記敘了作者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讚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民族之間的團結。作者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來敘述,先描寫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寫草原迎客場面和草原聯歡的情形。作者移步換景,由景及人,最後以簡明有力、含義豐富的詩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結束,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回味空間。課文寫景語言優美,善於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同時又不失純樸簡練,生動感人。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採用自主讀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形式,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體會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積累美的語言。

教學目標

1.會寫9個生字,重點理解“境界、回味、灑脫、拘束、羞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象,背誦第1自然段。

3.感受內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風光和風土人情,體會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

4.揣摩優美的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一些特點,學習作者抒發情感的方法。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隨着作家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草原風光與人情的美好。

教學難點

揣摩、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體會表達的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毯、陳、裳”等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草原、線條、柔美、襟飄帶舞、熱乎乎”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清文章結構,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裏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

4.理解重點詞語和優美語句,感受草原的美好風光。

教學重難點

1.正確讀寫生字詞。

2.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展開想象,再現情境。

3.揣摩、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感受草原的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出示草原圖片,播放背景音樂(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引領學生進入草原的氛圍之中。

導語:同學們,有一個地方我特別嚮往,那兒天藍地綠,有奔馳的駿馬和雪白的綿羊。如果你到了那兒呀,一定會被那裏無邊無際的綠色所震撼。你們知道我所說的這個地方是哪裏嗎?對,就是遼闊的大草原。現在,就讓我們用眼睛、用耳朵,去感受一下草原的美吧!

2.出示課題,說說美麗的草原。

預設:學生見了課題,可以讓他們說說最想了解草原的哪些方面。如:草原的景色如何?草原的人們有什麼特點?草原上有哪些風俗?從未見過草原的人來到草原可能會有怎樣的感受?然後再請去過草原的同學結合自己的經歷解答一下。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介紹作者及相關寫作背景。

老舍(1899—1966) 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現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等職。老舍以市民生活特別是城市貧民的生活與命運爲題材,創作了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他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老張的哲學》《二馬》,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劇本《茶館》《龍鬚溝》等。這些作品大多語言通俗淺顯,樸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

2.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朗讀時畫出生字新詞,注意讀準生字字音。

3.檢測字詞預習情況。

(1)出示字詞,指名認讀,注意變色的字。教師糾正字音,學生識記生字和詞語。

綠毯 境界 陳舊 鞭子 衣裳 襟飄帶舞 彩虹 馬蹄 豆腐 拘束 羞澀 摔跤 忍心 灑脫 飛馳 微笑 勾勒 目的地 蒙古包 好客

◆需注意的字音:

“陳”是前鼻音,“澀”是平舌音,“裳”要讀輕音。注意多音字“勒”“的”“蒙”“好”,可利用查字典的方法進行音義辨別。

◆需注意的字形:

“澀”的右半部上邊是“刃”,不要丟掉一點;“腐”是半包圍結構,不要寫成上下結構;“微”的偏旁是“彳”,不是“亻”。

(2)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構及筆畫,重點字書寫示範。

◆書寫指導:

[毯]“毛”豎彎鉤要舒展,托住“炎”;“炎”末筆捺變爲點。

[虹]“蟲”的“口”略扁,“工”的兩橫上短下長。

[羞]“ ”撇宜舒展,“醜”略扁。

[微]“彳”的豎從第二撇的中部起筆;“ ”的橫筆均向右上傾斜;“攵”的末兩筆撇、捺要舒展。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默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抓住關鍵詞句,看看作者是怎樣安排這篇文章的行文線索的,與同學交流。

(2)彙報交流結果,教師及時引導。

概括:這篇文章是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來寫的。首先描繪了一望無際的草原美景,接着又展示了人們歡迎遠方客人和草原聯歡的隆重場面,最後寫把酒話別,直至用“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收束全文。用簡潔的話可概括爲:初見草原——迎客——待客——話別。

過渡:課文第1自然段可謂是描繪草原美景的經典之作,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麗風光展現出來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1自然段,邊讀邊想象草原的美景。

2.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其他學生圈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3.交流圈畫的內容,教師結合交流情況點撥理解重點詞語和優美語句。

(課件出示重點語句,教師相機指導。)

(1)那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①學生選擇、比較詞語:空氣是那麼(清鮮清新),天空是那麼(明朗晴朗)。“清鮮”更突出“鮮”,可見草原的空氣非常好;“明朗”除了“晴朗”之意,還給人一種明麗、開闊之感。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用詞的生動、準確。

②展示相關圖片,讓學生感受草原的藍天碧野,體會“清鮮”“明朗”的含義,感受作者在此景之下的愉悅心情。

③有感情地讀句子,讀出對草原的讚美之情,體會作者愉悅的心情。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①板書“一碧千里”,解釋詞語:“一”是“全”和“都”的意思,“碧”形容青草很綠,“千里”指草原遼闊無邊,總起來是說整個草原全是碧綠碧綠望不到邊的青草,寫出了草原遼闊、碧綠的特點。

②出示草原“一碧千里”的圖片,讓學生想一想,還可以用哪些四字詞語來表示“綠”(如:鬱鬱蔥蔥、蒼翠欲滴……),藉機引出“翠色慾流”。

(3)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①重點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慾流”三個詞語。“渲染”和“勾勒”是繪畫用語,“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色彩塗抹畫面,以加強藝術效果;“勾勒”是指用線條畫出輪廓。(教師可分別出示運用“渲染”和“勾勒”繪畫技巧的中國畫進行對比,以加深理解。)“翠色慾流”是指青草鮮嫩,顏色青翠,富有生機。老舍先生將草原比作一幅揮毫潑灑的寫意畫,整個草原猶如巨幅中國畫那樣讓人賞心悅目。

②寫法提示:“那些小丘的線條……雲際”是直接描寫草原景色,“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則寫了作者的感受。這裏運用了情景交融的寫法,作者在描寫草原風光時,常常自然流露出感嘆讚美之情。上面講解的“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也是類似的寫法。

預設:“情景交融”是本文的主要寫作特點,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通過品讀、吟誦、想象等方法來體會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語言。

③有感情地朗讀句子,想象“翠色慾流”“流入雲際”是怎樣的畫面,指名說一說。

(4)在這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有時候都靜立不動,好像在回味草原的無限樂趣。

預設:引導學生體會擬人修辭手法的妙處。“回味”即細細地回憶,品味。草原是駿馬和大牛的天然牧場,這裏風光如詩如畫,因此連牛馬都似乎陶醉了,像人一樣在享受和回味。(可指導學生說一說、寫一寫擬人句。)

小結:同學們,通過品讀這些句子,我們彷彿置身於遼闊的大草原之中。我們可反覆地朗讀文中優美的語句,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同時,還要學習其中的一些修辭手法,感受文字表達的優美。如果同學們沒有去過大草原,可以多看看草原的圖片,結合本課文字,展開想象,你一定能感受到草原美麗而獨特的風光。

4.指導背誦第1自然段。

教師:作者在寫這段文字時,從草原的天空寫到天底下一碧千里,這是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從遠處的小丘寫到近處的羊羣、駿馬、大牛,這是按照從遠到近的順序。同學們在背誦時,可以抓住關鍵詞,按照寫作順序來背:(天)空氣——天空——(地)天底下——羊羣——小丘——(感受)這種境界——在這境界裏——。

預設:可採用師生共背、同學互背等方式。若有學生能流利地背誦下來,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背誦,並加以點評。

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穫。

1.教師適當總結教學內容,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

過渡: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感受到了內蒙古大草原的遼闊、碧綠與美麗。在這樣美麗的地方,又生活着怎樣的人呢?他們有着怎樣的生活習慣,又會怎樣迎接與招待老舍先生與他的朋友們呢?下節課我們再一起去看一看。

今天的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生字新詞,朗讀了課文,重點學習了第1自然段,掌握了背誦這一自然段的方法。大家的表現都很不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去過大草原的______和我們分享了他眼中的草原美景,描述得相當生動;________朗讀課文時特別流暢、特別有感情,看來課前預習的時候一定在朗讀上下了一番功夫;________的發言也很有自己的想法,說明他能開動腦筋想辦法。)

2.引導學生交流收穫。

(1)自由交流並積累學習方法。

(2)摘抄、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五、作業設計,鞏固提高。

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和蘊含的感情。

2.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薰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

3.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1.感受草原人民的熱情,體會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

2.揣摩優美的語句,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複習舊知,重溫“風光美”。

(1)欣賞草原風光圖片,指名背誦第1自然段。

(2)讓學生簡單說說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寫草原風光美的。

(天空、草地、小丘、羊羣、駿馬、大牛……)

2.教師過渡,導入新課。

過渡:上節課我們已經感受了草原的風光美,但大草原除了景美,這裏的人更美。草原上的人們非常熱情,現在就讓我們再一次來到草原,感受那裏的人情美。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自讀自悟,交流印象。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2—5自然段,教師出示自讀要求,引導學生圈畫重點。

閱讀與思考:用“~~~~~~”畫出你認爲寫得好的關於主人迎客、相見、款待、話別的語句,想一想蒙古族人民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小組合作交流,品讀自己找到的語句,說一說蒙古族人民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2.深讀悟情,感受“人情美”。

(1)學生彙報交流結果,說說閱讀後的印象和感受,教師相機提出問題,引發思考。

①如果要用一個詞概括草原人民的特點,你想用什麼詞?(熱情好客)

②作者按照什麼順序寫了哪幾層內容?發揮想象,將它們想象成一幅幅畫面,給每層內容加一個小標題。(這一部分課文,作者按參觀訪問活動的順序寫了四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各是一層意思,它們分別是喜迎遠客圖、主客相見圖、主客聯歡圖、依依話別圖。)

預設:在第一課時,學生已經簡單瞭解了文章的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這裏要引導學生髮揮想象,把一幕幕情景想象成一幅幅畫面,表達準確即可。

(2)師生共同品讀重點語句。

①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羣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羣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預設:引導學生體會比喻修辭手法的妙處。這句話是寫蒙古族老鄉身着節日盛裝,策馬疾馳,遠迎來客。鮮豔的服飾,飛馳的駿馬,飄舞的衣襟衣帶,作者將眼前所見之景比作彩虹,不僅形似而且神似。(可指導學生說一說、寫一寫比喻句。)

②見到我們,主人們立刻撥轉馬頭,歡呼着,飛馳着,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靜寂的草原熱鬧起來: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

預設:引導學生想象當時車與馬相遇的情景,讓學生說說,如果他們在現場,會有什麼感受。(熱鬧、熱烈、熱情)

③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

預設:教師示範讀,讀出這句話中的深情厚誼。再請學生讀,引發思考:讀這個句子,大家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看到了不停地握手,聽到了不停的歡笑聲,感受到了蒙古族同胞的純樸和熱情。)

④歌聲似乎比什麼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麼,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如何理解“會心的微笑”?)

明確:主人和賓客間可能語言不通,但是音樂是沒有語言的界限的,友誼是沒有民族的界限的,美妙的歌聲裏傳遞着友愛、理解,大家不用語言交流,也可以感受到,所以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⑤飯後,小夥子們表演套馬、摔跤,姑娘們表演了民族舞蹈。

預設:出示套馬、摔跤、民族舞蹈圖片,讓學生了解蒙古族同胞特有的活動。這些都是蒙古族人民最喜歡的傳統項目,是能騎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族人民力與美的展示。

3.情感昇華,體會蒙古族和漢族人民的深厚情誼。

過渡:夕陽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終有分別的時候,此時作者與朋友們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無際的草原。耳邊,悠揚的蒙古族民歌還在迴響;嘴裏,噴香的奶茶、鮮美的羊肉回味無窮;腦海中,那雄健有力的蒙古族舞蹈依然迴旋不已。主客的手緊握着,握住不散,那真是——依依不捨,難捨難分。(引導學生說出表示捨不得離別的成語。)這正是——(出示課件)“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1)逐字逐句理解。

“何忍別”是指不忍別離;“天涯”,天邊,大地與天空相接的地方,是指蒙古族人民所住的地區,那已經是我國北部的邊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綠色的草原;“話斜陽”是指在夕陽下,在那天涯碧草之上,大家親切地交流着。

(2)學生試着說說整句詩的意思。

(蒙古族和漢族兩族人民情誼很深,哪裏捨得馬上就分別呢?大家站在夕陽下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相互傾訴着惜別之情。)

(3)體會這句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明確:這句話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體現,同時給讀者以回味的餘地。從迎客、聯歡到話別,處處洋溢着“蒙漢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處處都是詩情畫意,所以才讓人流連不已,難分難捨。

預設:可引導學生先逐字逐句理解,再說整句詩的意思,可以分幾個學生來說,也可以只指名一個學生來說。通過近兩個課時的學習,學生應能較好地理解這句詩中所蘊含的情感了,但可能還是無法用準確的語言概括出來,所以需要教師有技巧地進行引導。

4.回顧課文,感受熱愛之情。

(1)討論課題: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寫作者的一次訪問活動,爲什麼要以“草原”爲題呢?

明確:草原是蒙古族同胞的家園,課文前面寫了草原的風光美,後面寫了人情美。風光美和人情美都表現了作者對草原的讚美和依戀,整篇課文都是圍繞着“草原”來展開的,因此以“草原”爲題。

(2)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想讀的一個場面進行朗讀,讀出自己的感悟。

小結:《草原》這篇文章要多讀,有感情地讀,讀出其中的美感和情感。在讀的過程中,我們彷彿置身於老舍先生筆下的大草原中,那裏的美無處不在,天美、地美、牛羊美,人美、歌美、舞蹈美……但是老舍先生的這篇文章寫於五六十年前,今天的大草原又是怎樣的呢?如果有機會,希望同學們能親自去大草原看一看,也來寫一篇自己的草原遊記,記得到時候要與大家分享哦!

三、讀寫結合,學有所獲。

過渡:草原是蒙古族人民美麗的家鄉,在每個熱愛家鄉的人的眼裏,家鄉都是最美的。不一定只有遼闊的草原和碧藍的天空纔是美的,我們每個人的家鄉都有美麗的風景、美麗的人情。請你仔細想一想,你的家鄉美在哪裏呢?

1.出示小練筆:寫一寫家鄉的某處景物。

要求:100—200字,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用情景交融的寫法。

提示:在《草原》一課中,我們賞析了一些比喻句和擬人句,這兩種修辭手法使句子表達更生動,可以進行借鑑;情景交融則是《草原》的主要寫法,要把寫景和抒情自然地融合到一起,注意抒情的穿插要安排合理,不可太生硬。

2.交流小練筆作品,集體評議。

四、背誦積累,作業設計。

1.背誦課文第1自然段;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豐富積累。

2.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板書設計:

教學實錄:

◆品讀優美語句(教學重點)

師:找出你認爲優美的語句,讀一讀,並說說自己的體會。

生:我覺得這一句寫得非常美:“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這裏的色彩太美了,碧綠的草地,潔白的羊羣,再加上藍天白雲,真如仙境一般。

生:作者將草原比作綠毯,可以讓我們想象到那草地毛茸茸、蓬鬆鬆而又軟綿綿,而羊毛也是這樣的,所以把羊羣比作綠毯上的大花,簡直太形象了。

師:同學們再反覆讀讀這個句子,你覺得哪個字作者用得最爲巧妙?

生:我發現了,是“繡”字!羊羣本來是因爲吃草而隨意地走來走去,可在老舍的筆下它們就是一些能工巧匠,在精心地給草原這塊無邊的綠毯“繡”花。這塊巨幅地毯上的圖案在不斷變換,真是美極了。

師:請同學們看着課件,也向老舍先生學習,想象一下羊羣在草原上還可以比作什麼。

生: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像給無邊的綠毯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的珍珠。

生: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像無垠的碧波上揚起了點點白帆。

生: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像碧綠的湖面上漂着朵朵盛開的白蓮花。

師:是啊,這樣的仙境怎不令人驚歎,怎不令人感到舒服呢?

生:我覺得這一句也寫得很美,“在這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有時候都靜立不動,好像在回味草原的無限樂趣。”成羣的牛馬生活在這樣的草原上,簡直是愜意極了,它們一定在品味這種幸福的生活。

師:你體會得真好。如果牛馬真的會回味,它們可能在回味什麼呢?

生:它們可能在回味水草豐美的草原上青草的甜美,感慨生活的無憂無慮。

生:它們可能在回味草原上明朗的天空和清鮮的空氣,沒有一點污染,真令我們心曠神怡。

生:它們可能在回味眼前的美景:羊羣走到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真美啊,而我們就生活在這幅畫中!

師:生動的語言可以喚起讀者的聯想和想象。正是由於這些優美的描寫,纔給了讀者如此豐富的聯想,讓我們和作者一樣,深深陶醉於草原的美景之中,和作者一樣驚喜不已,讚歎不已。請同學們反覆讀一讀自己畫出的句子,並抄寫下來。

賞析:美文美讀,如何讓優美、豐富、耐人尋味的語言感動學生?品詞析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此教學片段中,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字詞、優美語句來體會草原之美。學生在富有個性和積極思考的學習活動中理解句子、豐富語言、培養能力。教師爲輔,學生爲主,教師用了精練的提問與點撥來觸動學生的思考開關,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感悟,有個性的表達,充分展示智慧潛能。教師善於引導學生抓住自己喜歡的詞語去發現美、想象美、表達美,同時鼓勵學生在文本之外進行更生動的想象,既理解了修辭手法的妙處,也拓寬了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