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1數學教案精選7篇

教師文案 閱讀(1.5W)

教案是老師爲了掌握課堂節奏提前撰寫的書面文稿,我們在寫教案時,都要明確自己的思路,這樣才能確保工作順利,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1數學教案精選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1數學教案精選7篇

1數學教案篇1

教學內容:

教材28-29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七1-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

2、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養,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感受對稱圖形的美。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

教學難點:

能判斷出軸對稱圖形。

教學教法:

觀察、討論法。準備一些軸對稱圖形的圖片或剪紙(如窗花),也可用電腦上網收集各種各樣軸對稱的圖片,讓學生結合教材中的實物圖進行觀察、分析,找出這些圖形有什麼共同特點。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建立表象

出示教材第28頁單元主題圖。

談話:同學們,你們去過遊樂場嗎?這些玩具大家都玩過嗎?那你對這個場景肯定不陌生了,你能給大家介紹下這個遊樂場裏有哪些好玩的項目嗎?(請認識的學生介紹項目。)

小結:你瞧,這個遊樂場可好玩了,高高的上空有纜車、摩天輪,下面還有小火車、滑滑梯、飛機,孩子們在這裏玩得可高興了,他們還在這兒放風箏呢,這裏不僅好玩,還藏着好多數學知識,想不想認識它們呢?這節課我們就要在這樣的遊樂場裏學習數學知識。

二、互動新授

1、小組合作,探究對稱。

教師點擊蜻蜓風箏和蝴蝶風箏的圖形。

談話:你看,這是在遊樂場上的蝴蝶風箏和蜻蜓風箏,認真觀察,它們在形狀上有什麼特徵?(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

教師小結並過渡:像這些物體,它們的左右兩邊是完全一樣的,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爲對稱,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着許多這樣的物體,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下吧。(教師出示葉子、蝴蝶和天安門圖。)

師生談話:從這些物體中,你發現它們都有什麼特徵呢?把你的發現在小組內說一說。

學生自主交流。

誰願意來把你們組的發現說給大家庭?(學生在彙報時,教師儘量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對學生一些不準確的表達無須過分強求,不必可以糾正。)

2、教學對稱

師:同學們剛纔觀察得非常仔細,發現了這些各式各樣的圖形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它們的左右兩邊都是完全一樣的。這種現象在數學上稱爲對稱,這些物體就是對稱現象。

1數學教案篇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第59-6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並知道1分=60秒。

2、讓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通過各種活動準確的體驗一分、一秒。

3、滲透珍惜時間的教育,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品質,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認識秒,並準確建立一分、一秒的時間觀念,知道分秒之間的關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鐘錶,自制鐘面。

教學過程:

一、 複習舊知識

出示鐘面喚起學生記憶,並撥幾個學生熟悉的時間讓學生認讀。

師:大家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誰能說說關於時鐘你知道些什麼?

生:我知道有時針和分針。(與學生共同說說它們分別是什麼樣子的,是及時補充)

生: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鐘,走一大格是5分鐘,走一圈是60分鐘,也就是一小時。(若是學生說的不夠完整,教師引導學生共同進行復習)

生:……

師:同學們的記憶裏可真好,看來大家學過的知識是難不倒你們了!那你們能正確迅速的說出鐘面上的時間嗎?來比比賽!(教師撥時間,學生認讀,對於不正確的給予指正,並說說是怎樣認讀的? )

二、 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可真聰明啊!敢不敢繼續挑戰自己?大家仔細看看老師出示的這些鐘面上針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麼不同嗎?

生:有的鐘面上有三種針,有的鐘面上有兩種針。(師提示:較短的一根指針叫時針,它表示多少時;較長的一根指針叫分針,它表示多少分。)

師:你知道最長最細的是什麼針嗎?秒針走一小格是多少呢?對,就是一秒!

今天咱們就來一起來認識一下秒。(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2、說說是幾秒,教師提問:秒針走一大格表示幾秒,從1走到4表示幾秒,從7走到1是幾秒,……同桌再互相說一說。

3、正確認讀鐘面上的時間(適當的給學生講解秒錶的讀法)

4、體驗1秒鐘

①師:1秒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利用時鐘的“滴答聲”讓學生感受。)這是什麼發出的滴答聲?

鐘錶發出“滴答”一聲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②學生跟着時鐘的“滴答聲”,做拍手練習,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③比一比,哪位學生不看時鐘,每秒數一個數,看誰數得最準確。

看了你們剛纔的表演,你覺得1秒的時間過得怎樣?(學生暢談1秒時間感受)是呀,1秒的時間很短很短。但是有些現代化的工具在這短短的1秒鐘裏卻可以做很多事情呢。(出示幾個具有說服力的數據說明1秒鐘的價值)所以,我們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它的作用可大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每1分、每1秒。

5、學習1分=60秒,並體驗1分鐘

師:如果秒針從數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數字12,這時經過多長時間,分針有沒有什麼變化。秒針走一圈是60秒,分針正好走一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讓學生靜靜地觀看鐘面上的秒針走一圈。

問:1分鐘我們能做些什麼呢?請你選一個你喜歡的活動,咱們來做一個1分鐘的體驗活動。

師生共同總結一分鐘可以做的事。

三、 聯繫鞏固

1、填單位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時間單位,知道了1分=60秒,以前我們還學過哪些時間單位呀?現在老師想來考考你們,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

人每天睡覺大約9( ) 系紅領巾大約20( ) 煮飯大約30( )

2、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秒。

四、課堂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計量時間的單位---秒。知道了1分=60秒,一秒過得快不快?所以我們要珍惜時間,不能浪費1秒鐘!

五、課外作業。(略)

板書設計:

秒的認識

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

1分=60秒

1數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函數單調性的概念,並能判斷一些簡單函數在給定區間上的單調性.

2.通過函數單調性概念的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認識問題的能力.通過例題培養學生利用定義進行推理的邏輯思維能力.

3.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函數單調性的概念.

教學難點:函數單調性的判定.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新課

師:請同學們觀察下面兩組在相應區間上的函數,然後指出這兩組函數之間在性質上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用投影幻燈給出兩組函數的圖象.)

第一組:

第二組:

生:第一組函數,函數值y隨x的增大而增大;第二組函數,函數值y隨x的增大而減小.

師:(手執投影棒使之沿曲線移動)對.他(她)答得很好,這正是兩組函數的主要區別.當x變大時,第一組函數的函數值都變大,而第二組函數的函數值都變小.雖然在每一組函數中,函數值變大或變小的方式並不相同,但每一組函數卻具有一種共同的性質.我們在學習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以及冪函數時,就曾經根據函數的圖象研究過函數的函數值隨自變量的變大而變大或變小的性質.而這些研究結論是直觀地由圖象得到的.在函數的集合中,有很多函數具有這種性質,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函數這種性質作更進一步的一般性的討論和研究,這就是我們今天這一節課的內容.

(點明本節課的內容,既是曾經有所認識的,又是新的知識,引起學生的注意.)

二、對概念的分析

(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51頁,請××同學把增函數、減函數、單調區間的定義朗讀一遍.

(學生朗讀.)

師:好,請坐.通過剛纔閱讀增函數和減函數的定義,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這種定義方法和我們剛纔所討論的函數值y隨自變量x的增大而增大或減小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定義中是怎樣描述的?

生:我認爲是一致的.定義中的“當x1<x2時,都有f(x1)<f(x2)”描述了y隨x的增大而增大;“當x1<x2時,都有f(x1)>f(x2)”描述了y隨x的增大而減少.

師:說得非常正確.定義中用了兩個簡單的不等關係“x1<x2”和“f(x1)<f(x2)或f(x1)>f(x2)”,它刻劃了函數的單調遞增或單調遞減的性質.這就是數學的魅力!

(通過教師的情緒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師:現在請同學們和我一起來看剛纔的兩組圖中的第一個函數y=f1(x)和y=f2(x)的圖象,體會這種魅力.

(指圖說明.)

師:圖中y=f1(x)對於區間[a,b]上的任意x1,x2,當x1<x2時,都有f1(x1)<f1(x),因此y=f1(x)在區間[a,b]上是單調遞增的,區間[a,b]是函數y=f1(x)的單調增區間;而圖中y=f2(x)對於區間[a,b]上的任意x1,x2,當x1<x2時,都有f2(x1)>f2(x2),因此y=f2(x)在區間[a,b]上是單調遞減的,區間[a,b]是函數y=f2(x)的單調減區間.

(教師指圖說明分析定義,使學生把函數單調性的定義與直觀圖象結合起來,使新舊知識融爲一體,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滲透數形結合分析問題的數學思想方法.)

師:因此我們可以說,增函數就其本質而言是在相應區間上較大的自變量對應……

(不把話說完,指一名學生接着說完,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跟着老師.)

生:較大的函數值的函數.

師:那麼減函數呢?

生:減函數就其本質而言是在相應區間上較大的自變量對應較小的函數值的函數.

(學生可能回答得不完整,教師應指導他說完整.)

師:好.我們剛剛以增函數和減函數的定義作了初步的分析,通過閱讀和分析你認爲在定義中我們應該抓住哪些關鍵詞語,才能更透徹地認識定義?

(學生思索.)

學生在高中階段以至在以後的學習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概念(或定義),能否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語,是能否正確地、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重要條件,更是學好數學及其他各學科的重要一環.因此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深入理解一個概念,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認識問題的能力.

(教師在學生思索過程中,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定義,並注意在關鍵詞語處適當加重語氣.在學生感到無從下手時,給以適當的提示.)

生:我認爲在定義中,有一個詞“給定區間”是定義中的關鍵詞語.

師:很好,我們在學習任何一個概念的時候,都要善於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語,在學習幾個相近的概念時還要注意區別它們之間的不同.增函數和減函數都是對相應的區間而言的,離開了相應的區間就根本談不上函數的增減性.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能否說一個函數在x=5時是遞增或遞減的?爲什麼?

生:不能.因爲此時函數值是一個數.

師:對.函數在某一點,由於它的函數值是唯一確定的常數(注意這四個字“唯一確定”),因而沒有增減的變化.那麼,我們能不能脫離區間泛泛談論某一個函數是增函數或是減函數呢?你能否舉一個我們學過的例子?

生:不能.比如二次函數y=x2,在y軸左側它是減函數,在y軸右側它是增函數.因而我們不能說y=x2是增函數或是減函數.

(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板演函數y=x2的圖像,從“形”上感知.)

師:好.他(她)舉了一個例子來幫助我們理解定義中的詞語“給定區間”.這說明是函數在某一個區間上的性質,但這不排斥有些函數在其定義域內都是增函數或減函數.因此,今後我們在談論函數的增減性時必須指明相應的區間.

師:還有沒有其他的關鍵詞語?

生:還有定義中的“屬於這個區間的任意兩個”和“都有”也是關鍵詞語.

師:你答的很對.能解釋一下爲什麼嗎?

(學生不一定能答全,教師應給予必要的提示.)

師:“屬於”是什麼意思?

生:就是說兩個自變量x1,x2必須取自給定的區間,不能從其他區間上取.

師:如果是閉區間的話,能否取自區間端點?

生:可以.

師:那麼“任意”和“都有”又如何理解?

生:“任意”就是指不能取特定的值來判斷函數的增減性,而“都有”則是說只要x1<x2,f(x1)就必須都小於f(x2),或f(x1)都大於f(x2).

師:能不能構造一個反例來說明“任意”呢?

(讓學生思考片刻.)

生:可以構造一個反例.考察函數y=x2,在區間[-2,2]上,如果取兩個特定的值x1=-2,x2=1,顯然x1<x2,而f(x1)=4,f(x2)=1,有f(x1)>f(x2),若由此判定y=x2是[-2,2]上的減函數,那就錯了.

師:那麼如何來說明“都有”呢?

生:y=x2在[-2,2]上,當x1=-2,x2=-1時,有f(x1)>f(x2);當x1=1,x2=2時,有f(x1)<f(x2),這時就不能說y=x2,在[-2,2]上是增函數或減函數.

師:好極了!通過分析定義和舉反例,我們知道要判斷函數y=f(x)在某個區間內是增函數或減函數,不能由特定的兩個點的情況來判斷,而必須嚴格依照定義在給定區間內任取兩個自變量x1,x2,根據它們的函數值f(x1)和f(x2)的大小來判定函數的增減性.

(教師通過一系列的設問,使學生處於積極的思維狀態,從抽象到具體,並通過反例的反襯,使學生加深對定義的理解.在概念教學中,反例常常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鍛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師:反過來,如果我們已知f(x)在某個區間上是增函數或是減函數,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自變量的大小去判定函數值的大小,也可以由函數值的大小去判定自變量的大小.即一般成立則特殊成立,反之,特殊成立,一般不一定成立.這恰是辯證法中一般和特殊的關係.

(用辯證法的原理來解釋數學知識,同時用數學知識去理解辯證法的原理,這樣的分析,有助於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分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

三、概念的應用

例1 圖4所示的是定義在閉區間[-5,5]上的函數f(x)的圖象,根據圖象說出f(x)的單調區間,並回答:在每一個單調區間上,f(x)是增函數還是減函數?

(用投影幻燈給出圖象.)

生甲:函數y=f(x)在區間[-5,-2],[1,3]上是減函數,因此[-5,-2],[1,3]是函數y=f(x)的單調減區間;在區間[-2,1],[3,5]上是增函數,因此[-2,1],[3,5]是函數y=f(x)的單調增區間.

生乙:我有一個問題,[-5,-2]是函數f(x)的單調減區間,那麼,是否可認爲(-5,-2)也是f(x)的單調減區間呢?

師:問得好.這說明你想的很仔細,思考問題很嚴謹.容易證明:若f(x)在[a,b]上單調(增或減),則f(x)在(a,b)上單調(增或減).反之不然,你能舉出反例嗎?一般來說.若f(x)在[a,(增或減).反之不然.

例2 證明函數f(x)=3x+2在(-∞,+∞)上是增函數.

師:從函數圖象上觀察固然形象,但在理論上不夠嚴格,尤其是有些函數不易畫出圖象,因此必須學會根據解析式和定義從數量上分析辨認,這纔是我們研究函數單調性的基本途徑.

(指出用定義證明的必要性.)

師:怎樣用定義證明呢?請同學們思考後在筆記本上寫出證明過程.

(教師巡視,並指定一名中等水平的學生在黑板上板演.學生可能會對如何比較f(x1)和f(x2)的大小關係感到無從入手,教師應給以啓發.)

師:對於f(x1)和f(x2)我們如何比較它們的大小呢?我們知道對兩個實數a,b,如果a>b,那麼它們的差a-b就大於零;如果a=b,那麼它們的差a—b就等於零;如果a<b,那麼它們的差a-b就小於零,反之也成立.因此我們可由差的符號來決定兩個數的大小關係.

生:(板演)設x1,x2是(-∞,+∞)上任意兩個自變量,當x1<x2時,

f(x1)-f(x2)=(3x1+2)-(3x2+2)=3x1-3x2=3(x1-x2)<0,

所以f(x)是增函數.

師:他的證明思路是清楚的.一開始設x1,x2是(-∞,+∞)內任意兩個自變量,並設x1<x2(邊說邊用彩色粉筆在相應的語句下劃線,並標註“①→設”),然後看f(x1)-f(x2),這一步是證明的關鍵,再對式子進行變形,一般方法是分解因式或配成完全平方的形式,這一步可概括爲“作差,變形”(同上,劃線並標註”②→作差,變形”).但美中不足的是他沒能說明爲什麼f(x1)-f(x2)<0,沒有用到開始的假設“x1<x2”,不要以爲其顯而易見,在這裏一定要對變形後的式子說明其符號.應寫明“因爲x1<x2,所以x1-x2<0,從而f(x1)-f(x2)<0,即f(x1)<f(x2).”這一步可概括爲“定符號”(在黑板上板演,並註明“③→定符號”).最後,作爲證明題一定要有結論,我們把它稱之爲第四步“下結論”(在相應位置標註“④→下結論”).

這就是我們用定義證明函數增減性的四個步驟,請同學們記住.需要指出的是第二步,如果函數y=f(x)在給定區間上恆大於零,也可以小.

(對學生的做法進行分析,把證明過程步驟化,可以形成思維的定勢.在學生剛剛接觸一個新的知識時,思維定勢對理解知識本身是有益的,同時對學生養成一定的思維習慣,形成一定的解題思路也是有幫助的.)

調函數嗎?並用定義證明你的結論.

師:你的結論是什麼呢?

上都是減函數,因此我覺得它在定義域(-∞,0)∪(0,+∞)上是減函數.

生乙:我有不同的意見,我認爲這個函數不是整個定義域內的減函數,因爲它不符合減函數的定義.比如取x1∈(-∞,0),取x2∈(0,+∞),x1<x2顯然成立,而f(x1)<0,f(x2)>0,顯然有f(x1)<f(x2),而不是f(x1)>f(x2),因此它不是定義域內的減函數.

生:也不能這樣認爲,因爲由圖象可知,它分別在(-∞,0)和(0,+∞)上都是減函數.

域內的增函數,也不是定義域內的減函數,它在(-∞,0)和(0,+∞)每一個單調區間內都是減函數.因此在函數的幾個單調增(減)區間之間不要用符號“∪”連接.另外,x=0不是定義域中的元素,此時不要寫成閉區間.

上是減函數.

(教師巡視.對學生證明中出現的問題給予點拔.可依據學生的問題,給出下面的提示:

(1)分式問題化簡方法一般是通分.

(2)要說明三個代數式的符號:k,x1·x2,x2-x1.

要注意在不等式兩邊同乘以一個負數的時候,不等號方向要改變.

對學生的解答進行簡單的分析小結,點出學生在證明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引起全體學生的重視.)

四、課堂小結

師:請同學小結一下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是應該特別注意的?

(請一個思路清晰,善於表達的學生口述,教師可從中給予提示.)

生: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函數單調性的定義,要特別注意定義中“給定區間”、“屬於”、“任意”、“都有”這幾個關鍵詞語;在寫單調區間時不要輕易用並集的符號連接;最後在用定義證明時,應該注意證明的四個步驟.

五、作業

1.課本p53練習第1,2,3,4題.

數.

=a(x1-x2)(x1+x2)+b(x1-x2)

=(x1-x2)[a(x1+x2)+b].(*)

+b>0.由此可知(*)式小於0,即f(x1)<f(x2).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是函數的一個重要性質,是研究函數時經常要注意的一個性質.並且在比較幾個數的大小、對函數作定性分析、以及與其他知識的綜合應用上都有廣泛的應用.對學生來說,早已有所知,然而沒有給出過定義,只是從直觀上接觸過這一性質.學生對此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對概念的理解有一定好處,但另一方面學生也會覺得是已經學過的知識,感覺乏味.因此,在設計教案時,加強了對概念的分析,希望能夠使學生認識到看似簡單的定義中有不少值得去推敲、去琢磨的東西,其中甚至包含着辯證法的原理.

另外,對概念的分析是在引進一個新概念時必須要做的,對概念的深入的正確的理解往往是學生認知過程中的難點.因此在本教案的設計過程中突出對概念的分析不僅僅是爲了分析函數單調性的定義,而且想讓學生對如何學會、弄懂一個概念有初步的認識,並且在以後的學習中學有所用.

還有,使用函數單調性定義證明是一個難點,學生剛剛接觸這種證明方法,給出一定的步驟是必要的,有利於學生理解概念,也可以對學生掌握證明方法、形成證明思路有所幫助.另外,這也是以後要學習的不等式證明方法中的比較化的基本思路,現在提出要求,對今後的教學作一定的鋪墊.

1數學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5的加減法,進一步理解加法交換、加減互逆的關係。

2、能用較完整地語言口編應用題,會正確地列出加減法的算式。

3、能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合作完成任務的樂趣。

教學準備:

1、提前告訴幼兒設立貝貝玩具超市,請幼兒和老師一起準備各種玩具。

2、和幼兒一起創設貝貝玩具超市(共分爲4塊,並貼有不同的與每組幼兒身上顏色相同的即時貼),帶有不同數字(圓點)的玩具40個,裝玩具的小盒每組5個(上面貼有數字5)。

3、供幼兒記錄的記錄卡。

4、每人一個信封,裝有硬紙幣5個。

教學過程:

一、請幼兒與教師一起佈置貝貝玩具超市。激發幼兒收拾、整理的願望。

教師:“今天早上,小朋友帶來了許多玩具,都貼上了價格標牌,現在我們一起把它佈置起來好嗎”

二、引導幼兒發現5的加法,並請幼兒記錄算式。

1、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玩具身上有不同數字的粘貼。

教師:“小朋友看。玩具身上有什麼?”引導幼兒發現卡片上的數字和圓點數是相同的。

2、教師提出整理的要求:

觀察每個盒上的大小、數字,引導幼兒瞭解每個盒裏只能放兩個玩具,它們身上的數字相加必須等於5。教師舉例:先拿一個數字是4的玩具放好,啓發幼兒說出再應該拿數字是幾的玩具(1)。

請幼兒觀察小盒下面的記錄紙,教師邊啓發幼兒想一想可以用哪一道加法算式記錄整理結果(4+1=5)。

看哪組幼兒整理的快,記錄的對。

3、幼兒分組記錄,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及時記錄整理結果,並督促幼兒整理後馬上回位子坐好,鼓勵整理好的幼兒可互相交流自己的記錄結果。

4、全部整理後,與幼兒一起檢查整理結果是否正確。

三、請各組幼兒以口編應用題的方法,介紹自己的記錄結果。

1、教師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兒記錄結果。引導幼兒講講算式所代表的意思,理解加法交換的規律。

2、鼓勵幼兒給玩具超市取個好聽的名字。

四、以買玩具的遊戲形式學習5的加法。

1、教師:“超市佈置好了,我要5元錢去買一個喜歡的玩具(拿出信封裏的5元錢),我買了一個4元錢的,還剩幾元錢?應該怎樣記錄?”教師出示範例5-4=1

2、請幼兒從小椅子下取出信封,看看裏面有幾元錢?請幼兒用手裏的5元錢到玩具城買喜歡的玩具。

3、提出要求:每人只買一個玩具,並把自己花了多少錢,剩了多少錢也要向老師一樣記錄下來。

4、請幼兒以口編應用題的方法,介紹自己購買的玩具及記錄,老師同樣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兒記錄結果。引導幼兒理解加減互逆的規律。

五、活動評價。

表揚在活動中認真操作的幼兒。

教學反思:

超市現已成爲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們所熟悉。爲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長的配合,帶來各類超市購買的物品,在讓幼兒動手佈置超市之前,讓他們參觀超市,孩子們的觀察力是豐富的,觀察到超市裏的貨物是分類擺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

1數學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熟練掌握簡單圖形的移動規律,能按要求作出簡單平面圖形平移後的圖形,能夠探索圖形之間的平移關係;

2、能力目標:

①,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逐步探索圖形之間的平移關係;

②,對組合圖形要找到一個或者幾個“基本圖案”,並能通過對“基本圖案”的平移,複製所求的圖形;

3、情感目標:經歷對圖形進行觀察、分析、欣賞和動手操作、畫圖等過程,發展初步的審美能力,增強對圖形欣賞的意識。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圖形連續變化的特點;

難點:圖形的劃分。

三、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磁性板,若干小正六邊形,“工”字的磚,組合圖形。

五、教學設計:

創設情景,探究新知:

(演示課件):教材上小狗的圖案。提問:

(1)這個圖案有什麼特點?

(2)它可以通過什麼“基本圖案”,經過怎樣的平移而形成?

(3)在平移過程中,“基本圖案”的大小、形狀、位置是否發生了變化?

小組討論,派代表回答。(答案可以多種)

讓學生充分討論,歸納總結,老師給予適當的指導,並對每種答案都要肯定。

看磁性黑板,展示教材64頁圖3-9,提問:左圖是一個正六邊形,它經過怎樣的平移能得到右圖?誰到黑板做做看?

小組討論,派代表到臺上給大家講解。

氣氛要熱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掘他們的想象力。

暢所欲言,互相補充。

課堂小結: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並啓發學生在我們周圍尋找平移的例子。

課堂練習:

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完成。

例子一定要和大家接觸緊密、典型。

答案不惟一,對於每種答案,教師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

六、教學反思:

本節的內容並不是很複雜,藉助多媒體進行直觀、形象,內容貼近生活,學生興致較高,課堂氣氛活躍,參與意識較強,學生一般都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美學思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1數學教案篇6

一、教學內容:

練習二十六的第14—18題。

二、教學目的:

通過綜合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4—18題

1、做第14題。

讓學生同時做,教師計時,做完了舉起手來,教師告訴所用時間,學生把時間記在自己的練習本上.到3分時,看有多少人做完,對做得又對又快的學生,要給予表揚.

2、做第15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注意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個別輔導.在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做第16題。

做題前,先小聲地說一說運算順序,然後再做.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2700÷5+306×4,85×6—1799÷7是怎樣脫式的,爲什麼乘除法可以同時脫式.

4、做第17題。

先讓學生自己做,如果有些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稍加提示:這道題的問題是什麼?要想求出平均每月節約水費多少元,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今年前6個月平均每月的水費知道嗎?該怎樣求?

5、做第18題。

讓學生自己做,訂正時可以問一問學生:第二問缺少什麼條件?缺少的條件在哪裏?

(二)根據學生做題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或補充練習。

1數學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7添上1是8,並能認讀數字8。

2、理解8的實際意義,知道數字8可以代替任何數量爲8的事物,並能不受物品擺放形式、位置的影響進行正確點數。

3、樂於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活動感興趣。

4、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5、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教學重點:

理解8的實際意義,知道數字8可以代替任何數量爲8的事物。

教學難點:理解7、8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係。

教學準備:

1、動物磁性教具各8個,數字1——8磁性教具圖片

2、教室裏擺放一些數量是8的物品,如:8盒水彩筆等

3、操作材料、鋼琴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動物故事導語:森林裏最近非常熱鬧,因爲動物王國要開演唱會啦,情景一定非常壯觀,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瞧!小動物們要出場了,請你們拍7下手歡迎小動物們出場。

二、創設情景,學習8的形成

1、出示小兔子圖片,師:看,首先出場的是誰?數一數有幾隻小兔子?用數學幾表示?瞧!又來了一隻小兔子,現在是幾隻小兔子?(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用數字幾表示?本來有7只小兔子,又來了一隻小兔子,變成8只小兔子,我們就可以說:"7添上1是8"(幼兒跟說)

2、請幼兒爲小兔子送胡蘿蔔了,引導幼兒觀察數字7與數字8之間的關係,理解7與8之間多1少1的規律。

師:小兔子要吃胡蘿蔔,我們幫小兔子送胡蘿蔔好不好?請幼兒一一對應送胡蘿蔔圖片給小兔子,數一數,有幾個胡蘿蔔?(7個)用數字幾表示?小兔子多還是胡蘿蔔多?多幾?少幾?(引導幼兒說出7比8少1,8比7多1)怎樣變成一樣多?我們再來送一個胡蘿蔔(7添上1是8)

3、運用同樣的方法請小猴子爲大家表演,並重覆上述流程送水果,讓幼兒鞏固剛剛對8的形成的認識。

4、變換小兔子、小猴子的排列形式、位置,讓幼兒排除干擾正確點數。小兔子要爲大家表演了,它們能夠邊敲跳邊變換隊形呢(師將小兔子排列成圓形),瞧,排成什麼形了呢?小兔子有幾隻呢?(師再變換一種排列方式讓幼兒點數總數)小猴子也想象小兔子那樣變換隊形表演,小朋友們誰能上來幫助它們擺出新隊形?一起數一數小猴子的數量有沒有變化。

5、認識數字8,知道8是可以代表任何總數是8的物體今天有幾隻小兔子,幾隻小猴子爲大家表演呢(8)我們可以用數字"8"表示,小朋友看一看"8"象什麼?8還可以表示什麼?小朋友找一找我們教室裏有哪些東西的數量是8。

三、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參與,進一步鞏固理解小動物們表演完了,它們想休息一下,和小朋友一起來玩個好玩的遊戲:

1、聽音說總數老師彈琴,小朋友認真聽聽彈了幾下?

2、聽音做動作老師做動作,請小朋友做相同數量的動作:拍手、跺腳等3、看數發音請小朋友看數字卡,發出與數字卡相同數量的聲音:如學小貓叫、小狗叫等四、操作學具,讓知識得到進一步內化1、投放自制操作材料"春姑娘的朋友",請幼兒獨立完成2、教師批改,檢驗幼兒學習成果3、點評操作材料:《春姑娘的好朋友》

誰是春姑娘的好朋友?請將數量和春姑娘身上的數字一樣多的物品與春姑娘連上線。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瞭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爲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後的數學活動中多加遊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爲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