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飲湖上初晴後雨語文教學設計4篇

教師文案 閱讀(2.74W)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飲湖上初晴後雨語文教學設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飲湖上初晴後雨語文教學設計4篇

飲湖上初晴後雨語文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飲湖上初晴後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21課的內容。該詩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同題《絕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動傳神的筆墨描繪了西湖在不同氣候下呈現的不同風姿。教學中應從抓住詩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同時應發揮韻文形式利於朗讀的優勢,以讀促思,以讀悟情。

學生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於韻文的學習有一定難度,但他們有了一定的學詩經驗,會對本詩的學習、理解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兒童特有的表現慾望、探究需要、被認可的需要,利於教者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

設計理念: 以學生學習和活動方式結構課堂教學是本設計突出的理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積極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實踐。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自主的潛能。抓住兒童心理,發展學生個性,注重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體驗、積累。滲透學習方法,促進學習實踐,激發求知慾望,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目標: 1、認識“亦、妝”兩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句。 3、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句情感,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4、在小組交流中,體驗合作的方法、樂趣,增強競爭意識。 5、鞏固學習方法,豐富學習經驗,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談話切入,嘗試背詩,創設情境,欣賞畫面,引出新詩。

從與學生初次見面實際出發,挖掘學生的已有經驗,既鞏固了學生的知識,又爲新課學習作好鋪墊。根據學生愛玩的心理特徵,創設情境,由欣賞畫面引出教學內容,營造學習氛圍,調動學習熱情,實現自然過渡。

二、師生商討,激發動機,滲透學法,組織合作,自主探究。

深入挖掘學生學詩經驗,幫助學生歸納梳理學詩方法,科學組織劃分小組角色,營造組際競賽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極大限度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方法自己定,小組自己組,任務自己分,爲學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時間和空間的保障。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語文學習實踐當中。實現了方法的鞏固,促進學生合作技能的提高。教師深入學習組中,及時瞭解學生學習過程的反饋信息,以便及時調整學習活動的進程或走向。

三、小組彙報,組際競爭,相互評價,理解內容,突出重點。

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組織學生彙報,尊重學生個性,培養學生表達和評價的能力,促進合作能力的提高。通過彙報、補充、評價、點撥等活動,達成教學目標。

四、創設情境,引導讀背,加深感悟,增強體驗,提高能力。

通過多形式的讀書實踐,激發學生的想像,豐富學生的體驗,加深對詩句內容的感悟,以讀促思,昇華理解,促進語言積累,受到美的薰陶。

五、拓展學習,開發資源,引導創新,促進實踐,綜合發展。

通過背誦其它描寫風景的詩句,喚起學生的認知,激勵學生閱讀背誦更多的詩歌作品,引導學生接觸更多的祖國傳統文化,促進認識積累,提高語文素養。同時引導學生把對西湖的瞭解和理解,結合自己蒐集的風光圖片或文字資料等彙編成冊---《我來帶你遊西湖》,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佈置完成研究性作業,指向課外,促進學生髮展。

飲湖上初晴後雨語文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理解詩句。

2、體會情感,有感情朗讀詩句,背誦詩句。

3、感受詩中美景。

學習過程:

一、導入

學生背誦《遊園不值》。

師:我們上節課學了《遊園不值》,這首詩寫的是(春天的景色),現在我們來看看夏天在詩人的的眼裏是怎樣的?(讀全詩)

二、學習新課

1、解決生字(學生自己解決)

瀲灩:與水有關,所以是三點水。亦:也。西子:西施。相宜:合適。

2、介紹作者

3、師:生字、詞你們都懂了,現在自己試着用自己的話把這首詩的意思說一下,然後小組之間互相說。

4、舉手發言。

5、引導學生理解題目。

6、師:這首詩是寫,這四句詩都寫了西湖的美景。

師:同學們怎麼說不是呢?

師:有些同學知道了前兩句是寫景色,後兩句不是;現在小組交流,每句詩各寫了什麼?爲什麼這樣寫呢?

師:作者每見過西施,西施當時也沒有站在湖邊給作者作比較,那作者怎麼對他們進行比較呢?

師:西湖就顯得更美了,那現在同學們自己想象西湖的美,這麼美的景色,我們一起來體驗。

7、背誦全詩

自由背誦然後檢查

課後反思 《飲湖上初晴後雨》這首詩是寫西湖的景色,作者通過大膽的想象,用西施來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麗和奇妙。學習這首詩,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讀來體驗作者的感情,通過對詩中“美”的理解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美”用讀的形式表達出來。

在理解古詩的字、詞時,我幾乎把詩中所有的字、詞都拿來和學生分析了,在學生理解字詞的基礎上,很快就領會詩句的意思了。學生懂得詩句的意思後,就讓他們討論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然後一起分析,最後通過對作者感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讀這首詩,體驗這首詩中的“美”。

在理解題目時,我用提出質疑的辦法,來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我覺得我再讓學生體會作者感情和體驗詩中的“美”之一環節做得不好,我只是通過讓學生思考和提問的方式]還解決這一問題;而學生體驗的機會就少,主要是聽我講和聽其他學生講,很多同學都沒有自己感受到,只懂得有這麼一回事。

所以他們讀詩句時,沒有融入感情。如果能讓學生多讀幾遍寫景物的詩句,讓學生自己在讀中體驗詩句的“美”和領悟作者的感情,然後再有感情朗讀全詩,效果會更好。 這篇課文事故時,學生讀的機會較多,有較多的表現機會,課堂氣氛較活躍,整個效果比較好。

飲湖上初晴後雨語文教學設計3

課前準備:1、西湖風景圖片。2、古詩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境引入

1、師俗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號稱"人間感覺"的杭州有一處著名的景點"杭州西湖",那裏風光迷人,景色神奇。古來人們一直有最美好的語言讚頌西湖,又用最凝鍊的語言對它的景色做出了不同的概括,其中最廣爲人知的說法首推西湖十景,大家想觀賞一下嗎?

播放投影片

2、宋代著名詩人蘇軾在號稱"人間天堂的杭州做官,陶醉於江南山水,寫了大量的江南山水詩,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其中的一首,被認爲是描寫西湖的絕唱《飲湖上初晴後雨》詩中讚美了西湖的美麗景色。

(用直觀的圖片展示西湖的迷人風光,創設情境引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初讀古詩 質疑問難

1、看多媒體演示,聽範讀。

2、自由讀詩,讀通讀順。

3、指名試讀。

4、讀了古詩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你還想了解什麼?

(自讀古詩,初步感知,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培養問題意識)

三、自主探究 彙報交流

1、藉助多媒體課件,自主探究,同桌交流。

(利用多媒體課件提供的信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2、集體交流。

(1)通過自學,你弄懂了什麼?

(2)討論交流:你喜歡哪句詩的描寫?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西湖的水光、山色、忽晴、忽雨的奇麗多變的景象,以及體會把西湖比作佳人的貼切生動)

四、再讀感悟 情感昇華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古詩。

2、聽範讀,欣賞演示的景色。

3、邊讀邊想象,體驗詩人的感情。

4、試着背誦古詩。

(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使情感得到昇華)

五、拓展練習

1、如果讓你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讚美西湖,你想怎樣做?

2、出示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其一,學生自讀。

(多種方式讚美西湖,體現學科整合)

六、教師總結

蘇軾在這首中把西湖在不同天氣裏所呈現出來的美麗景色,與西施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神韻相提並論,出人意外又貼切生動,天生麗質是她們共同的特點,比喻巧妙自然,西湖也由此而得到了"西子湖"的美稱。

飲湖上初晴後雨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理解古詩的意思,感受詩的意境,想象詩句描寫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的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想象詩句描寫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預習課文,蒐集相關的資料。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點要數西湖了。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去過西湖嗎?今天,老師把西湖請進了咱們的教室,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播放課件:《動人的西湖》)

旁白:西湖的美景,晨昏各異,四時不同。這兒夏天的荷花很有名。雪後的西湖是否別有一番風味呢?雨中的西湖又增添了幾分詩意!

西湖美嗎?是啊!西湖以其秀美的景色,吸引了無數遊客。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他們的筆墨。宋代大詩人蘇軾就在這兒留下了他的傳世佳作——《飲湖上初晴後雨》。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板書課題:《飲湖上初晴後雨》)從詩題中你讀懂了什麼?(在西湖上飲酒,開始是天晴,後來下雨了。)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呢?(蘇軾)你瞭解蘇軾嗎?(生答。師補充:蘇軾曾在西湖的所在地杭州當通判,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當杭州市的市長。他在此爲官期間,關心人民的生活,爲百姓做了許多好事,深受百姓愛戴。蘇軾曾無數次在西湖漫步,他對西湖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大詩人蘇軾,一同去領略西湖的美景吧!)

二、初讀感知:

1 、自讀課文兩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 、檢查讀書效果。

3 、師範讀古詩。

4 、根據出示的詩歌朗讀節奏提示,生齊讀詩歌。

5、針對詩歌,學生質疑,師相機板書。

三、精讀詩歌:

1、學習詩歌的第一句。(課件出示第一句)

(1)詩句中哪個字提示了我們天氣?

(“晴”)

(2)詩人告訴我們晴天的西湖是什麼樣的?

(“水光瀲灩”)(板書:水光瀲灩)

(3)課件出示:晴天的西湖圖片。

創設情境:瞧!這就是晴天的西湖!在萬里晴空下,寶塔掩映在青山之中,微風徐徐吹來,親切地撫摸着遊人的臉龐,燦爛的陽光灑在寬闊的湖面上,湖面“水光瀲灩”。

(4)你讀懂“瀲灩”了嗎?

(波光閃動的樣子。)(課件出示)

(5)你還能用其它的詞來形容水光瀲灩的湖面嗎?

(波光閃閃、波光粼粼、銀光閃閃)

(6)詩句導讀。

晴天的西湖裏彷彿滿是金子,刺得人連眼睛都睜不開了。(帶着理解讀第一句)。

(7)晴天的西湖真美啊!假設你就是蘇軾,在萬里無雲的晴空下,此刻你正坐在西湖的涼亭中,迎着徐徐的微風,你愜意地舉起了手中的酒杯。除了波光閃閃的湖面,你還會看到哪些美景呢?

(隨風飄動的柳條、開得正豔的桃花、歡唱的鳥兒、魚兒在水中嬉戲、人們在湖中盪舟……)

(8)看到如此美麗動人的西湖,你感覺詩人此刻的心情如何呢?(帶着體會個別讀,全班讀。)

一個“好”字道出了西湖的美!(板書:好)

2、學習詩歌的第二句。

(過渡:晴天的西湖真美!看着眼前的美景,詩人有些陶醉了。看着看着,不知不覺,湖面上悄悄下起雨來,眼前的西湖已是另外一番景象。)(播放課件:雨中的西湖圖片。)

(1)冥想:閉上雙眼,在雨聲中盡情想象,雨中的西湖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播放音樂:《雨中西湖》。)

(2)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景象?

(3)詩人蘇軾看到了什麼景象?(課件出示:第二句)

(“山色空濛”)(板書:山色空濛)

(播放課件:雨後的西湖圖片。)創設情境:雨後的青山,升起了一團團白色的雲霧。它們如輕紗一般,隨風飄動,若有若無。此時的青山如仙境一般,所以詩人說——(引讀第二句。)

(4)你讀懂“空濛”了嗎?

(雲霧迷茫的樣子。)(課件出示)

(5)如此美麗的景色,詩人用了一個什麼字來概括雨中西湖的特點?

(板書:奇)

(6)帶着理解讀詩歌的一、二句。

3、學習古詩的三、四句。

(過渡:西湖時晴時雨的美景讓詩人的心都醉了,他觸景生情,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齊讀三四句。)(課件出示:詩歌三、四句。)

(1)你從三、四句中瞭解到了什麼?

(2)你瞭解“西子”嗎?

(春秋時期越國的美女,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3)西施有多美呢?(齊讀第四句。)

(不管是化淡妝還是濃妝,不管什麼時候,西施都很美。)

(4)想見一見西施嗎?(課件出示:西施圖片。)

(5)詩人爲何會把西湖比作“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施呢?

(6)導讀: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一日的清晨黃昏,景色各異,美不勝收,所以,詩人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齊讀三、四句。(板書:淡妝濃抹總相宜)正因爲這個美麗的比喻,西湖從此又有了西子湖的美稱。(板書:西子湖)

讀到這裏,你可以把整首詩的意思說出來了嗎?

4、蘇軾筆下的西湖真美啊!古人有許多描寫西湖的詩作,卻很少有人能把西湖描寫得如此美麗。想想,蘇軾爲何能把西湖描寫得如此美麗動人呢?

5、帶着體會讀詩。

6、指名讀詩,配樂齊讀詩歌。

7、齊背詩歌。

四、拓展延伸:

1、賞析楊萬里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1)詩人描繪了什麼時候的西湖?

(2)你彷彿看到了哪些美景?

2、積累這首詩歌。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跟隨大詩人蘇軾遊覽了人間天堂——西湖。其實,蘇軾不光是一位大詩人,他還是一位傑出的詞人、書畫家。你想和他走得更近一些嗎?請課外蒐集蘇軾的作品讀一讀,老師相信,你會有不小的收穫的。

【板書設計】:

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 (好)

西子湖 淡妝濃抹總相宜

山色空濛 (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