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湘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7篇

教師文案 閱讀(2.08W)

我們在制定教案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它的質量,爲了可以讓自己教學的目的明確都是需要進行教案的寫作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湘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湘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7篇

湘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篇1

?跳水》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用“模仿、顯然”造句。

2、理清課文層次,給課文分段。

3、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4、體會船長在危急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方法,教育學生懂得遇到危險情況要沉着冷靜,果斷處理。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抓住關鍵詞,聯繫上下文理解感悟表現孩子處境危險的句子,並有感情地朗讀。

2、學習船長的智慧,冷靜的處事方法。

教具準備: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談話導入

1、師:課前老師已佈置大家閱讀了《跳水》這個故事,你對故事有了哪些瞭解?

(學生紛紛發言,各抒已見)

2、課文是怎樣記敘這個故事的呢?老師要請同學來讀讀課文,注意要讀得正確流利。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理一理: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記敘的?

(1)個人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2)小組內交流,這個故事的發展過程是怎樣的?

三、精讀課文,體驗感悟

1、學習第4―6自然段。

(1)師:這篇課文的人物有很多,不知同學們能否找出來?

老師相信你們,請行動吧!快速瀏覽課文。

(板書:孩子猴子水手船長)

(2)師:(出示課件1。邊放課件邊解說)有一天,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一艘帆船正往回航行,水手們正悠閒地站在甲板上欣賞着美麗的大海。瞧,一隻猴子出來了,正和水手們取樂,可事隔一會兒,這裏卻發生了讓人心驚肉跳的事。

(3)(出示課件2:一個孩子搖搖晃晃地站在桅杆的頂端)

師:同學們,你們的神態、語言已經告訴我,你們都感到這個孩子的處境太危險了。

師:請打開書本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裏哪幾個自然段描寫這個孩子處境很危險,找到了可以大聲告訴同學們。

(4)師:現在請大家小聲讀文,邊讀邊畫出這三個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描寫了小孩子處境危險,找到後可以和同桌議一議。

師:找得十分準確,請再讀課文中描寫男孩處境危險的句子,試一試你用什麼方法理解這些句子。

(5)師:思考好了,請找自己的學習夥伴交流、討論。

(學習小組討論,教師參與其中的二、三個小組學習討論)

(6)師:現在哪個小組來彙報一下。(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預設1:若學生抓住文中關鍵詞““放開繩子”,搖搖擺擺”,“走上橫木”,感受到孩子處境十分危險時,教師可抓住時機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聯詞“只要……就”這段話,更深層的感悟到“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會跌到甲板上,摔個粉碎。”更體會到孩子處境的危險,並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文。

預設2:若學生只抓住了正面描寫的句子,沒有發現“這時候,甲板上的人都在望着……全都嚇呆了”這個側面描寫的句子時,引導學生再讀文,抓住“嚇呆”一詞,從中感悟這些經歷許多困難的水手已被眼前情境(太危險的情境)嚇得不知如何是好,只知道傻站着,更深入感悟了孩子的處境太危險了。

(7)師:同學們把剛纔對課文的感悟用朗讀的方式再現出來,就更棒了!

(生朗讀師引導學生對朗讀情況進行評價。)

師:用什麼樣的語氣讀更能夠表現出孩子的處境危險呢?

(引導:語速再快一點、聲稍高一些,突出重點詞語。生練讀文。)

師:你們讀文的技巧掌握得真好,太令老師欣賞了!

(8)師:我知道此時你們非常想救這個孩子,誰有好辦法?

(學生各抒己見,進一步體會當時情況的危急。)

師:大家的辦法,到底行不行呀,爲什麼呢?我現在不替你們作評判,因爲學習原本就是個從不會到會的過程。請再讀描寫孩子處境危險的句子。

師:那個孩子摔到甲板上了嗎?

2、理解文中第7、8自然段。

師:誰救了他?請同桌一起讀7、8自然段,把能作爲你的理由的句子劃下來。

(同桌讀書討論,生彙報。)

師:請自己讀讀描寫父親和水手的句子,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師:能把你們的體會有感情的朗讀出來嗎?

四、暢談收穫,拓展延伸

1、師:學習本課後,你有哪些收穫?(生交流)

2、拓展練習:孩子被救上來後,船長、水手、孩子又會說些什麼?說一說,再寫下來。

一、【學習目標】

1、通過表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愉快的氛圍中讓學生概括相聲的內容,尋找相聲的特點,體會相聲語言的藝術特點。

二、【學習難點】

瞭解相聲語言表達上的特點。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模擬計時錶演:如果你要給好朋友打電話,約他晚上六點半在某電_門口見面,一塊看電影,你會怎麼說呢?這麼一點兒事,有人卻打了兩個多小時的電話,你們信不信?讓我們一起欣賞相聲《打電話》。

(二)初讀整體感知

1、分角色朗讀課文,讀通順

2、瀏覽課文,這個相聲中“甲”實際上打電話要說的是一件什麼事?你讀後有什麼感受?

(三)再讀深入領悟

討論:甲、乙說話各有什麼特點?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1、將全班學生分成兩大組,分角色朗讀甲、乙的對話。

2、總結:

語言幽默精妙、手法誇張。

3、暢所欲言:

通過學習相聲《打電話》,你受到了什麼樣的啓迪?(不說廢話,語言簡潔,節約時間,尊重他人)

4、小結:

記住打電話要節約時間,自己方便的同時也要給別人方便。

四、【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比較簡單,且貼近學生的生活。在教學中採用模擬情境打電話的形式導入新課,學生感到很有意思,學習的興趣一下被調動了起來。在愉快的氛圍中讓學生概括相聲的內容,並尋找相聲的特點,以及從中受到的啓發,學生都能夠很順利的完成。尤其是在分角色朗讀的課文的時候,他們顯出了異常的興奮,我想這也是讀懂相聲“笑點”的一個表現。

由此,我覺得備課時備學生是關鍵,教材、教學都是爲學生服務的。

湘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篇2

教學目標:(知識、能力、教法、德育滲透點)

知識與能力:

1、學會12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讓學生充分開發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去認真閱讀,感悟課文,體會暴風雨來臨產生的那種震撼人心的力量以及暴風雨過後,萬物爭榮的景象。

4、能用“如同”、“宛如”、“猶如”寫幾句話。

過程與方法:

默讀課文,繼續培養學生潛心默讀,邊讀邊畫,抓重點詞句理解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暴風雨的猛烈無情以及暴風雨過後的綺麗風光,從中領悟用法發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的道理,培養學生感受美、捕捉美,表達美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揣摩課文的表達順序,領悟觀察和描寫的方法,體會文中比喻、擬人等描寫方法的好處。

2、從課文中領悟用法發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的道理,培養學生感受美,捕捉美,表達美的能力。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掛圖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充分開發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去認真閱讀,感悟課文,體會暴風雨來臨產生的那種震撼人心的力量以及暴風雨過後,萬物爭榮的景象。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揣摩課文的表達順序,領悟觀察和描寫的方法,體會文中比喻、擬人等描寫方法的好處。

教學設計:個性化備課:

一、談話導入,理解課題

1、對於暴風雨,我們並不陌生。當你看到這個課題的時候,腦子裏浮現出怎樣的畫面?請你結合你的經歷具體說一說。

課題中的哪個字最能體現暴風雨的特點?“暴”在這裏是什麼意思?(猛烈的、強大的、迅速的)

2、引導學生自由發言。

3、同學們描述的是我們身邊的暴風雨,那麼地球那頭的暴風雨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意大利作家拉法埃萊筆下的那場暴風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把生字在文中標出來,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思考:作者是怎樣描寫暴風雨的?從哪些方面寫了暴風雨?

2、學生思考並回答。

三、劃分課文段落

第一部分(1-6)描寫暴風雨之夜的情景。

第二部分(7-11)描寫了雨後黎明的情景。

第三部分(12-13)表達了作者經歷暴風雨後的感悟。

四、學習第一部分

1、瀏覽第一部分,用一個字來概括暴風雨的特點?(目的是爲了回扣課題,突出“暴”字。)

2、學生思考回答。

3、默讀思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暴風雨的狂暴的?請你把最能表現暴風雨狂暴的句子畫下來,並且把句子裏最能突出暴風雨狂暴的詞語圈出來。

4、讓學生找出這些句子和詞語後,反覆朗讀,邊讀邊想像畫面。

5、組織學生交流找到的句子,讓學生通過朗讀讀己的感受。

6、如果你身處在這樣的電閃雷鳴、狂風暴雨之中,你會有怎樣的感受?作者又有怎樣的感受呢?

(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的情感變化:驚悸-激動人心)

7、學生練習朗讀這一部分

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的?(時間順序)

要求:讀出暴風雨的變化、讀出作者情感的變化。

五、朗讀成誦

讓學生熟讀第一部分,能熟讀成誦。

板書設計: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認真閱讀。

2、體會作者的感情,注意揣摩文章的思路。

3、在熟讀、欣賞的基礎上,達到熟背課文。

教學重難點:

從課文中領悟用法發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的道理,培養學生感受美,捕捉美,表達美的能力。

教學設計:個性化備課:

一、導入

回顧第一部分內容,讓學生背誦。

二、學習第二部分

1、作者在描寫了暴風雨當時的“狂暴”情景之後,緊接着有描寫了什麼?和第一部分比起來,這一部分主要是寫的什麼?

2、找出文中能感受到雨後黎明“美”的句子或是詞語。

3、反覆朗讀,思考作者是用什麼順序來描寫這一部分的?(由近及遠)

4、學生交流,並讀出“美”的感受。

5、引導學生熟讀成誦。

三、學習第三部分

1、自由讀最後兩個自然段,聯繫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說說你的理解。

2、引導學生體會:

(1)昨晚的狂風暴雨似乎要毀滅一切,爲什麼會帶來更加絢麗的早晨?僅僅是風雨洗禮之後,萬物更新了嗎?

(主要是作者經歷了暴風雨的考驗,心態發生了變化,更深刻地感受到風雨之後的美好。)

(2)作者在暴風雨橫行時那最緊張、最難熬的時刻,想到了雨後的美好嗎?“大自然那無與倫比的和諧與美”在文中指的是什麼?

(是指的暴風雨來臨之時表現出雄壯之美,暴風雨過後則表現出柔和之美;麼樣昨夜的暴風雨,今天的柔和之美就可能體會得不夠深刻,“陽光總在風雨後”,風雨之後的陽光才顯得更加燦爛。)

3、指導學生朗讀第三部分。

4、熟讀成誦。

四、課文

這課文通過電閃雷鳴、狂風暴雨的雨夜和笑語花香、絢麗明媚的雨後清晨的景色對比,表現了大自然的和諧之美,表達了作者對暴風雨的喜愛之情,也揭示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事物有陰暗又有光明,但終究會走向光明;而這陰暗和光明的對立變化,纔是世界辯證和諧的美,我們應該用發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

五、課文拓展

我們人生道路上是否遭遇國暴風雨?你是如何對待的?學完這課文之後,你有什麼啓發?

六、課後作業

背誦全文。

板書設計:

2、暴風雨

雨夜狂風暴雨

雨後綺麗華美

事物有陰暗又有光明

但終究會走向光明

湘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篇3

?桂花雨》

?教學目標】

1.認識“籮、杭”2個生字,會寫“蘭、籮”等10個字,會寫“桂花、木蘭花”等5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本內容,說說“桂花”給“我”帶來哪些美好的回憶。

4.理解句子含義,感受桂花香,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

教學難點:體會母親說的“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出示圖片,激發興趣。

1.出示桂花圖片:同學們,這是什麼花?——桂花(師板書:桂花)

2.師: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叫——桂花雨(師板書:雨齊讀課題)

大家已預習過課文,誰來說說文中的桂花雨指的是什麼?(桂花雨指好多桂花落下來,就像下雨一樣。)

二、自由讀文,檢查預習。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着重強調要讀準前後鼻音:“蘭”、“浸”、“纏”爲前鼻韻母,而“餅”是後鼻韻母。

3.指名逐段讀課文。

4.疏通課文脈絡。

三、初讀課文,初聞花香。

1.作者字裏行間流露出對桂花的喜愛,是因爲桂花很美嗎?請大家找出課文描寫桂花香的句子,想想作者喜愛桂花的原因。(課件出示描寫桂花的句子)

(1)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2)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

(3)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4)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5)可是母親說:“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

2.這些句子中,哪個字最能體現出桂花的香氣呢?(“浸”)

3.“浸”本是指泡在液體裏,在課文中也是這個意思嗎?

點撥:理解詞、句的意思,要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

4.是什麼浸在桂花的香氣裏呢?浸泡時間有多長呢?

(“鄰居”“整個村子”“全年”)

5.從這幾個詞語,你讀出了什麼?

聯繫上下文理解: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桂花搖落以後,挑去小枝小葉,曬上幾天太陽,收在鐵盒子裏,可以加在茶葉裏泡茶,過年時還可以做糕餅。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理解:桂花盛開時,花香瀰漫四方。不開花時,人們可以把以前曬乾的桂花拿出來,做各式食品,如文中所說的桂花茶、桂花糕,除此之外,還有桂花酒、桂花元宵,等等。因爲有了桂花食品,人們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桂花香甜的氣息。也就是說,村裏每個人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浸在桂花的香氣裏的。

四、品讀文段,再聞花香。

1.對作者而言,她的童年又是如何浸在桂花的香氣裏的?

(1)結合課文內容,我們來看看。

(搖桂花、品花茶、吃糕餅、送桂花。)

(2)再看看插圖,結合我們童年的生活經歷來想象一下,作者可能還會在桂花樹下做些什麼?

(在桂花樹下讀書、玩遊戲、喂小雞,清晨迎着花香去上學,晚上坐在門前數星星、聽長輩講故事……)

2.小結

由此可見,家鄉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樂連在一起的。人的一生中,童年快樂的時光是最難忘的,難怪每見到桂花,每提起桂花,作者就會想起故鄉童年時代對桂花的記憶,這份記憶是香香的、甜甜的。

第二課時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溫故知新。

二、創設情境,感受搖花樂。

⒈體驗搖花樂

(1)師:年少的琦君,站在桂花樹底下,望着星星點點的桂花,聞着迷人的花香,她是多麼想快點搖桂花啊!默讀第五自然段,找一找,劃一劃那些句子,從中可以感受到“我”當時的迫不及待。

(2)課件出示: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我總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呢?”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情境對話,我總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呢?”想想我會在什麼時候纏着母親問呢?(早晨睜開眼睛,吃飯的時候,睡覺前,放學一回家)體會迫不及待的心情

(4)帶着這種迫不及待的心情齊讀這段話

出示課件: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我總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呢?”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哇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2.師生對話體驗情感: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着紛紛揚揚的桂花輕輕地落在了你的頭髮上,落在了你的臉頰上,落在你的眼睛上,你的脖子裏,你的手心裏,你的全身都是金黃的、散發着迷人的清香的桂花,此時你有什麼感受?

教學預設:(桂花輕輕落在頭髮上,像母親在親切地撫摸着我。多幸福啊!)(桂花落在我的頸間,有一股癢癢的、酥酥的感覺。多舒服啊!多快樂啊!)

師:此時此刻,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喊?

課件出示:我()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快樂、激動,拍着手、又蹦又跳、手舞足蹈、閉着眼睛、陶醉)

3.快樂齊讀“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哇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多麼美麗、溫馨的畫面,難怪多年以後作者還總是想起這陣陣桂花雨,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板書:搖花樂)

三、品讀句子,感悟思鄉情。

1.師:“桂花雨”,是迷人的雨,是快樂的雨;如今,桂花雨,是回憶之雨,更是思鄉之雨!難怪母親會說——(課件出示:“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

2.師:同學們,請想一想,母親會怎樣說這句話?(壓低聲音,放慢速度來說。)

3.師:試着輕輕地讀讀這句話,邊讀邊想:離開家鄉二十幾年的母親,在說這句話的時候,除了桂花,母親還會想起故鄉的什麼呢?(板書:思桂花)

預設:生:想起家鄉的左鄰右舍、親朋好友。

生:想起家鄉的田野。

生:想起家鄉的老宅子。

生:想起家鄉那條清澈見底的小河。

生:想起家鄉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

生:想起家鄉的桂花茶。

生:想起家鄉的桂花糕。

4.出示“這裏的環境再好,也比不上()。”

“這裏的鄰居再熱情,也比不上(家鄉的左鄰右舍好呀!”)

5.師:同學們,能自己模仿這個句式說幾句話嗎?

生交流。

6.師:同學們,雖然母親嘴上說的是桂花,其實心裏想的是家鄉,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母親怎樣的情感呀?(板書:思鄉情)

7.總結:

再甜不如家鄉水,再濃不如家鄉情,再好不如家鄉人,再香不如家鄉桂。鄉情難忘,童年難忘,千般情,萬般情,化成了一場美麗的桂花雨,永遠地縈繞在作者的心中,也飄落在我們的心間。於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板書:片片桂花雨,濃濃故鄉情)

四、拓展閱讀,加深感悟(課件出示琦君背景資料)

1.師:琦君爲什麼對故鄉有這麼深的感情呢?聽了老師介紹她的生平以後,你就會明白了。

2.師:琦君:1918年生於浙江溫州,11歲來到杭州,32歲移居臺灣,60歲移居美國,84歲回故鄉探親,86歲定居臺灣。

3.師:就是這樣一位背井離鄉的老人,一生都在用筆寫童年,寫母親,寫故鄉。咱們來讀一讀課後“閱讀鏈接”。

(1)每回我寫到我的父母、家人與師友,我都禁不住熱淚盈眶。……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忘掉故鄉,我若能不再哭,我寧願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然而,這怎麼可能呢?-----選自琦君的《後記》

(2)戀鄉的人,終於忍不住喊出:“故鄉,我們哪一天回去?家鄉味,我們哪一天能再嘗呢?”——選自琦君的《家鄉味》

五、拓展延伸,抒寫童年。

1.學習本文寫法,寫一寫自己的童年。(你的童年又是什麼味道的呢?請以“兒時的味道”爲主題,寫寫你的童年記憶吧。)

2.薦讀琦君的作品:《一對金手鐲》和《下雨天真好》,讓學生在濃濃的書香中找到一份童年的快樂。

湘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 品讀人物的一系列動作、神態、語言及心理活動,感悟他們在與敵人鬥爭時的沉着、勇敢和機敏。

2、 體驗當時緊張的局面,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學習點線結合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文章主線,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及心理活動等點,點面結合,表達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機關頭和敵人作鬥爭的機智勇敢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一、抓住重點,感悟形象

1、快速瀏覽課文第1~2自然段,說說這半截蠟燭特殊在什麼地方,要求用上課文中的詞語“”“絕妙”。

2、伯諾德夫人這個“絕妙”的方法是否就萬無一失呢?如果半截蠟燭保不住,結果會如何呢?讀第3自然段。

3、投影出示:“伯諾德夫人知道,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一家三口生命的結束。”討論:如果蠟燭出現意外,一家三口人可能會怎麼做?(多元解答)

設計意圖:閱讀要善於取捨,先昭示後果的嚴重性,便於學生理解後面一家三口爲什麼要想盡一切辦法來保護蠟燭,促使學生儘快“入境”。

4、感知伯諾德夫人。

(1)(投影出示)“她看着兩個臉色蒼白的孩子……‘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說着,輕輕把蠟燭吹熄。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你從伯諾德夫人的言行中感悟到了什麼?是從哪些詞句感悟到的。

(2)圈出伯諾德夫人說的話,你認爲這句話中應該強調哪個詞語?說說你的理解。

(3)請按照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讀這句話。

設計意圖:有感情地朗讀是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此舉意在使學生讀出內心真實的感受,讓朗讀體現出個性。

(4)蠟燭熄滅了,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危機真的過去了嗎?討論:“似乎”是什麼意思?還可以用哪些詞語來替換?

(5)句子比較:“一場危機過去了。”能否用這句話替代課文中的原句,爲什麼?

設計意圖:語文素養的提高,不僅需要通過感悟,更需要通過一定的語言文字來進行紮實的語文訓練,從而感受文字運用的恰當、精準。

5、感知大兒子傑克。

(1)可一家人輕鬆的心情並沒有持續多久,德軍中尉又點燃了蠟燭,大家剛放下的心又懸了起來。此時,大兒子傑克站了起來,他是怎麼做的呢?

(2)(投影出示)“這時候,大兒子傑克慢慢地站起來……在鬥爭的最後時刻,他從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你從這段文字中感受到了什麼?你是從哪些詞句中得到這種感受的?

(3)傑克端走蠟燭的理由已經被否決,他還需要不需要搬回木柴生火,爲什麼?(引發爭辯)

設計意圖讀寫結合並交流是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訓練手段,能讓人人動口、動手、動腦表達真情實感。拋出一個爭辯的話題,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在爭辯中擦出火花,改變閱讀蜻蜓點水、淺嘗輒止的局面。

(4)母親與兒子的努力都失敗了。他們坐待着,他們在等待什麼?此時此刻,一家人的心情又如何呢?

6、感知小女兒傑奎琳。

(1)(投影出示)“燭焰搖曳,發出微弱的光……她似乎感到德軍那幾雙惡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來越短的蠟燭上。”從這段話中你讀出了什麼?這裏的“似乎”能不能去掉,爲什麼?

(2)難道一家三口就這樣坐以待斃嗎?請快速閱讀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下自己的感悟。

(3)指名讀課文第6自然段。你認爲應該突出什麼?爲什麼?“嬌聲”是否可以去掉?“道過晚安”是否有必要?“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能否改成“我要拿一盞燈上樓睡覺。”爲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句式,使學生感受到不同句式的表達作用,從而體悟語言的奇妙,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迴歸整體,深化感知

1、是什麼支撐着一家三口這樣與敵人周旋的呢?

2、在這場生死鬥爭中,一家三口是那麼機智和勇敢,但這種勇敢機智又各有不同的表現方式。請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人物,模仿中央電視臺“2008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爲他頒發“勇敢機智獎”,並請你寫一段“頒獎詞”。

設計意圖:閱讀必須“讀進去,走出來”,就是要把文本語言內化爲自己的語言,讀寫結合是一種有效的途徑。蘇教版小語教材提供了“長線結合”和“短線結合”的兩種方式。課堂教學中亦可採用“短線結合”。

板書設計:

半截蠟燭

母 親 智慧 沉??

二戰期間 大兒子 從容 懂事

小女兒 機智 鎮定

湘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篇5

?晏子使楚》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內容,學習晏子出使楚國時,能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駁倒楚王,不辱使命,維護了齊國尊嚴的精神。

2.理清課文的條理,分段、概括段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內容,學習晏子出使楚國時能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駁倒楚王,不辱使命,維護了齊國尊嚴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

邊讀邊畫出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典瞭解詞義,師生也可以結合上下文共同討論詞義。

強盛:強大而昌盛(多指國家)。

訪問:有目的地去探望人並跟他談話。

大夫:古代官職。

出使:接受命令到外國去。

乘機:利用機會。

侮辱:使對方人格或名譽受到損害,蒙受恥辱。

吩咐:口頭指派或命令;囑咐。

冷笑:含有諷刺、不滿意、無可奈何、不屑於、不以爲然等意味或怒意的笑。

敝國:對自己國家的謙稱。

欺君之罪:欺騙君主的罪名。

撒謊:說謊。

囚犯:關在監獄裏的犯人。

盜竊:用不合法的手段祕密地取得。

柑橘:果樹的一類,指柑、橘、柚、橙等。

賠不是:賠罪。

安居樂業: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勞動。

有些字詞要特別提出,加強記憶。

4.多音字組詞。

(二)理清課文條理,分段,概括段意。

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要邊聽邊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什麼,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了晏子出使楚國,楚國的國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都給予了有力地反駁,使楚王不敢不尊重他。)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應該以學生自學爲主,教師給以必要的指導就可以了。因此在分析課文結構時要放手讓學生反覆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準確把握作者的寫作脈絡。

(這篇課文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可以分成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這一段講的是齊國和楚國都是大國。

第二段:(第2~5自然段)講的是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三次給予反駁。

第三段:(第6自然段)講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學生在分清段落之後,也就明白了第二段是全文的重點,主要講晏子和楚王三次鬥智的過程。

(三)結合閱讀提示學習全文。

(1)楚王爲什麼要侮辱晏子?

(楚王想依仗國勢顯威風。)

(2)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都是怎麼說的?他爲什麼要這麼說。

(晏子剛到楚國後,當楚王以他的身材矮小來侮辱他,不讓他從城門進去,而要他從事先挖好的狗洞中往裏鑽時,晏子針鋒相對地予以堅決回擊。他說:“這是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出。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晏子這樣說的目的,在於義正詞嚴而不動聲色地反擊了楚王的侮辱,同時,又能巧妙地將楚王交給自己的難題回敬給楚王,迫使他打開城門,使自己堂堂正正地從城門中進去。

晏子進了城後,見到楚王,楚王又以貌取人,以“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來欺負晏子,侮辱齊國。對此,晏子胸有成竹地引鱉入甕,誘使楚國讓自己說出“敝國有一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的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就派到這兒來了。”言外之意我連下等人都算不上,所以就被派到這個連下等國都不是的楚國來了。晏子不動聲色地將楚王對齊國和自己的侮辱又回敬給了楚王,使楚王哭笑不得,還不得不“陪着笑”。

晏子赴酒席時,楚王又用事先安排好的把戲來羞辱晏子,晏子卻從容不迫地以“橘”變“枳”來說明齊國人進入楚國才變成盜賊,這是楚國社會風氣不好,楚王治國無能造成的,以此反擊了楚王的污衊,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3)後來,楚王爲什麼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晏子三次遭到楚王的侮辱三次予以堅決地反擊,維護了齊國的尊嚴,表現了超人的智慧和才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三次受挫。這一切都使楚王充分認識到了晏子的才能,明白了自己是鬥不過晏子的,所以只好收斂起自己的狂妄,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湘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按照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進行敘述的方法。

2、深刻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認識軍需處長那種一心爲公、捨己救人的崇高品質,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難點:

1、學習作者按照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進行敘述的方法。

2、深刻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1)"豐碑"是什麼意思?

(2)《豐碑》講述的故事是發生在什麼時候的一件事?文中爲什麼把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爲"豐碑"呢?

二、出示目標。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紅軍在過雲中山時,那裏自然環境怎樣?(環境十分惡劣)

2、除自然環境十分惡劣之外,還有什麼困難在威脅、考驗他們?(裝備差)

3、指導有語氣朗讀。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默讀,思考:

(1)軍長聽到警衛員的報告後是怎樣做的?爲什麼這樣做?注意帶點的詞,理解句子的意思。風雪中,一位老戰士,靠着冰崖坐着,一動也不動,好像一尊塑像。他渾身落滿了雪花,神情十分鎮定、自然。

(2)軍長知道凍死的就是軍需處長時,他又是怎樣做的?

2、讀課文,抓詞,談體會。

軍長聽到"前邊凍死一個人"的消息後,先是"一愣",表明事情發生得突然,沒有想到,接着他邊"急步朝隊伍前面走去",表明他心裏很着急。"軍長思索着,臉變得陰雲密佈,嘴角的肌肉明顯地抽動着。"他爲凍死了戰士而痛心,爲軍需處長沒有發給這位戰士棉衣而憤怒。從軍長"喊""大聲命令""給我找來""叫來"可以看出軍長心中充滿了對軍需處長失職的憤怒。"好像一尊雕像"表達了作者對死者的崇敬之情。"鎮定、自然"表明這位老戰士甘願犧牲,從容赴死的心境。當軍長從一位戰士口中得知眼前死去的戰士就是軍需處長時,"滿臉怒氣的軍長冷靜下來,他向前幾步,深情地注視着眼前這位死去的戰友"他因誤解軍需處長而悔恨、自責;他因軍需處長的崇高品德而感動。於是他"慢慢地舉起了右手,莊嚴地行了一個軍禮,淚水溼潤了他的眼睛"。表達了軍長對軍需處長的崇敬,對失去戰友的悲痛。

3、討論:這段課文有幾句話?是按怎樣的順序連句成段的?

(這段課文共十五句話。引導學生弄明白每句話的意思,弄明白上下句之間的承接關係。一、二句寫軍長聽了警衛員的報告,疾步朝隊伍前走去。三至六句寫軍長趕到隊伍前邊看到了已經凍死的老戰士的神情和衣着。七至十三句寫軍長心中的疑問、面部表情以及發怒時的語言。十五句寫軍長感情的變化。句與句順承相接,前因後果緊密相連,先發生的情況先寫,後發生的情況後寫。是按事情發展順序連句成段的。)

4、學了這段課文,你敬佩軍需處長嗎?爲什麼?

5、小結:

這段課文具體、細緻地描寫了軍長感情的變化(吃驚、着急——疑問、憤怒——冷靜、悔恨、自責——崇敬、悲痛),具體、細緻地描寫了已經凍僵的老戰士的神情、衣着,並把兩者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結合起來,表現了軍需處長這位老紅軍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崇高的共產主義精神。

6、指導有語氣朗讀。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齊讀,體會"豐碑"的含義。

(投影)注意帶點的詞語,理解句子的意思。大雪很快地覆蓋了死去的軍需處長,他變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把軍需處長比做光亮透明的高大的石碑,表達了作者對這位偉大的紅軍戰士的崇敬心情。)

2、指導有語氣朗讀。

3、練習背誦。

五、結束語:

可敬的軍需處長離我們遠去了,並和高高的雲中山化爲一體,然而在人們的心中,他克己奉公的精神卻象高山一樣永存,他所代表着的紅軍精神已成爲中華民族的一筆寶貴的財富,將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永遠前進。

湘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和新詞。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說班次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3、通過朗讀課文,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鬥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認真朗讀,通過對伯諾德一家人從容鎮靜的動作、神情、語言、心理描寫去體會一家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三、教學過程:

(一)揭題

齊讀課題,學生質疑:課文爲什麼用“半截蠟燭”作題目?這“半截蠟燭”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

2、小組朗讀檢查,讀通課文,解疑。

3、讀劇本,想想劇本主要講了什麼事?

4、你最欣賞誰的語言,爲什麼?

(三)演一演

1、學習演第一場戲。

(1)請大家自由讀第一場戲(第三自然段),思考:你準備通過伯諾德夫人的哪些動作、神態、語言及心理活動來演出她的勇敢、機智。把重點詞句用相應的符號圈畫出來。

(2)交流。

(3)小結。

儘管情況危急,伯諾德夫人內心十分焦慮,但她還能表現得這麼從容、機智,真是了不起。如果讓你演伯諾德夫人,你能通過動作、語言、神情、心理活動把伯諾德夫人機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來嗎?

(4)除了伯諾德夫人,這場戲中還需要哪些角色?(三個德國軍官。)演出他們怎樣的特點?文中提示我們演好哪個動作?(闖)除了動作,你還能聯繫第一二節的內容想象一下他們進來會說些什麼嗎?

(5)傑克、傑奎琳什麼特點?

(6)佈置任務。演員表演,觀衆注意看他們的動作,仔細聽他們的語言,還要觀察什麼呢,自己看吧。

(7)評價:演得怎樣?

(8)是的,在課本劇中,有些描寫人物動作、語言、神情及心理活動的內容完全可以由演員發揮自己的想象去演出來。旁白不必把所有的提示語都念出來。)

2、學習第二、第三場戲。

(1)、小結佈置:剛纔,我們通過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場戲的演出。能採用剛纔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後二場戲的演出嗎?第二場戲的主角是──?第三場戲的主角是──?組長起立,代表小組選擇其中一場戲。

(2)、同法默讀一齣戲,思考:你準備從人物的哪些動作、語言、神情及心理活動來演好機智、勇敢的傑克或傑奎琳?圈畫關鍵詞句。

(3)、交流傑克。

(四)總結

在這麼危急的情況下,伯諾德夫人一家以國家利益爲重。靠自己的機智、勇敢終於成功地保住了蠟燭中的機密,多麼愛國的一家人啊!

(五)總結延伸

今天,我們通過合作、探究學會了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情及心理活動把劇本演了演,那麼,你能說說劇本和一般的寫人記事的文章有什麼不同嗎?

四、教學結束:

作業:

1、讀一讀二戰的故事

2、和家人演一演《半截蠟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