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湘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案5篇

教師文案 閱讀(3.33W)

作爲教師如果沒有將教案制定好,那課堂也很難活躍起來,教案是教師爲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湘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閱。

湘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案5篇

湘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認字,鞏固看拼音識字的能力。

2.讀詩體會這首古詩的節奏和韻味美,理解古詩的意思並會背誦。

3.認識本課的八個生字,學會筆畫"豎折",並學寫"山、日"。

學習重點:

1.能借助拼音認字讀古詩。

2.正確有感情的朗讀古詩,學習新筆畫。學寫生字。培養學生的閱讀和識字能力。

教學難點:

體會古詩的節奏感和音韻美。

教學準備:

錄音帶、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地方旅遊,這個地方叫鸛雀樓,看,我們到了。

播放鸛雀樓的錄像。

2.看課文中的圖,說說景象如何?

3.有一個古人他到了鸛雀樓這個地方,還寫了一首詩,我們聽聽吧!做好指讀姿勢。

播放配樂朗讀《登鸛雀樓》

4.你們想讀這首詩嗎?請你準備好,小聲地方跟着老師讀一讀。

學生活動:學生手指書邊讀詩邊認字。

5.自己再讀一讀,在不認識的字上點上點。

6.這次咱們指着書大聲地跟着老師讀,注意點點字的讀音。

二、理解古詩意思

1.我說一句話,你說一句詩中的話,咱們試試。

師:太陽靠着遠山落下去了。

生:白日依山盡。

師:黃河之水向大海奔去。

生:黃河入海流。

師:要想看得更遠,就要登上更高的地方。

生: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你們真棒,將來也能成爲一個小詩人,下面我們再來看看詩中的景象(播放錄像)太陽下山,江水滾滾,奔騰而去。

3.見到美景,你再來讀詩,讀出你的高興與喜悅吧!

學生活動:學生們做好指讀姿勢,配上音樂全班齊讀詩歌。

4.我們看着黑板上的詩,聽着音樂,配上手上的動作,現來讀讀。

板書:登鸛雀樓

5.誰願意讀讀這首詩,其他同學做好指讀姿勢。

指名讀2到3人。

三、讀文後識字

過渡句:古詩大家都會讀了,這些字你認識嗎?

(字詞課件)

1.文中"白日""依山盡"變紅,指名讀。

2."黃河""入"變紅,指名讀、搶讀。

3."千里目"變紅,小老師帶讀。

師:這些變紅的字詞,回去了,你還認識嗎?

點擊變紅的字詞,回到詩中,邊點擊生邊讀。

4.出示詞卡:有些生字要搬家,跑到了我手上,你還認識嗎?

(生字卡)黃、入、海、流、千、更、層、樓、

5.生字寶寶見到你們這麼聰明又跑回詩裏了。

看書,做好指讀姿勢,我們再來讀詩。看看還認識他們嗎?

6.這麼美的詩你們能背下來嗎?孩子們試着自己背一背。給一定時間自背後指名背。2到3人背。

四、指導書寫

1.過渡語:太陽西下的景色多美呀!詩句裏的字會寫就更好了。

2.學習新筆畫:豎折

板書:豎折

3.看哪個字用上"豎折"了?"山"

4.觀察"山"字的結構,兩筆與"豎折"的關係。

帶着學生在田字格中寫"山"。

5.在田字格中臨寫"日"。

觀察"日"的結構、筆順、感知"日"的筆順。

總結:先裏頭後封口或先內再外。

6.自己喜歡寫哪個字就寫哪個字。

五、作業

將今天學習的古詩背給家人聽。

18青松

設計思路

這首詩包含兩層意義,一是讚頌自然意義的青松、二是讚頌精神意義上的青松。本課的教學如果能達到疏通詩意,結合生活實際與插圖,通過誦讀體會到青松的純潔高尚這一層次,可以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考慮到教學是一種課程開發,高林生老師曾經在《水鄉歌》的研討貼中提到:在他們的已知上起步,儘可能引導他們最大限度地走向未知;所以在設計時,做了適度的整合,充分利用練習冊中提供的時代背景,讀讀背背中的情境圖及教師的導語,激發、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力求達到與作者共鳴的效果,從而深入挖掘詩意,使學生的誦讀積累變得更加有意義。

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青松不畏嚴寒,純潔高尚的品格;在誦讀中領悟詩人情感;

第一課時

一、舊知導入

1、小朋友們一起背誦我們學過的識字5,誰能說一說,你對青松的瞭解?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詩(相機板書)《青松》。

3、知道是誰寫的嗎?我們在一年級的時候學過《陳毅探母》,知道陳毅元帥對母親十分孝順,但是你們可能還不知道,他還是一位文學修養特別高的詩人呢?今天,讓我們從這首詩中瞭解他吧!

二、初讀求正確、流利

1、小朋友們先聽一聽老師的朗讀。教師範讀。

聽了老師的朗讀,再看看插圖,你猜一猜這首詩寫了什麼?

2、你們想要讀得好,那就從讀準字音開始吧!

3、常規自讀,圈畫生字,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4、指名讀文,檢查字音是否準確。

5、多種形式朗讀,強化字音,評價是否注意了詩的節奏。

三、學習生字

1、本課6個生字,"挺"字要具體指導,注意第四筆是撇,不是橫,右邊部分是"建字底"。其它字可採取學生自學的方式,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記住字形的。

2、學生描紅、臨寫。

湘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結合註釋解釋全文大意,理清故事脈絡;瞭解樂府民歌知識;理解文中所涉及的互文、對偶、排比等修辭。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朗讀、閱讀和品味語言等方法,結合教師解釋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故事脈絡的基礎上分析木蘭的人物形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通過學習本文,領略到以木蘭爲代表的古代勞動人民的樂觀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通過朗讀、閱讀和品味語言等方法,結合教師解釋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故事脈絡的基礎上分析木蘭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學生通過學習本文,領略到以木蘭爲代表的古代勞動人民的樂觀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三、教學方法

談話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大家好,我們現在開始上課。在我們上課之前,先請大家來看一段動畫片《木蘭》的視頻。(播放)介紹:這段表演截取自好萊塢卡通片《花木蘭》。你們看到木蘭說着英文是不是感到有些違和呢?花木蘭到底是一位怎樣的女性,在國際上產生了這麼大的影響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首關於木蘭的長詩《木蘭詩》

2.用ppt出示《木蘭詩》相關知識如下:

?木蘭詩》是一首北朝民歌,是一首長篇敘事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朝民歌的代表作。“樂府詩”是繼《詩經》《楚辭》之後,在漢魏六朝文學出現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被稱爲“樂府雙璧”。“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負責制譜作曲,訓練樂工,採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並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通讀課文,結合註釋理解文章大意。

2.用ppt展示本文生詞“唧唧、機杼、可汗、鞍韉、轡頭、濺濺、胡騎、朔氣、舊時裳、理雲鬢”

3.請學生簡述故事的脈絡是怎樣的。

(起:1-3段---替父從軍;承:第4段---征戰沙場;轉:5-6段---辭官還鄉;合:第四段---故事結局)

(三)細讀課文,深入研讀

學生對故事已有了全局上的把握,本文故事是圍繞人物展開,分析出人物的特色,故事的關鍵就把握住了。教師將下列問題用ppt出示,請學生默讀,然後教師點名回答。

1.從第一部分可以看出,木蘭有什麼擔憂?能看出木蘭怎樣的品質?

(家裏沒有男丁,父親要去充軍。木蘭對長輩的關愛,對家庭的責任感,以及勇敢果斷的性格。)

2.從第二部分我們能看出木蘭怎樣的品質?

(身爲女子,戰場上奮勇殺敵,巾幗不讓鬚眉。表現出木蘭勇敢無畏愛國的英雄氣概)

3.從第三部分,我們能看出木蘭怎樣的品質?

(木蘭請求辭官還鄉,說明木蘭不慕名利,情繫故鄉,熱愛和平生活;同行十二年,戰友未發現木蘭是女子,說明木蘭謹慎小心又機智。)

4.請同學們總結一下木蘭是一個怎樣的人?

(木蘭是一位深愛家人,熱愛和平生活,同時又英勇果敢,謹慎機制,不慕名利又愛國的女性。)

(四)小組討論,拓展延伸

?木蘭詩》是一首樂府長詩,既然是詩,就同樣有很多詩的特點,詩歌中常常蘊含着豐富的修辭,請同學們結合具體文本找找看,本文中都包含哪些修辭?

對比閱讀《陌上桑》,結合修辭分析兩篇文章所展現的主角的品質精神。

(五)回顧全文,小結作業

小結:結合板書請學生集體簡述本文說明的內容,結束課文。

作業:請學生結合課文中所提到的修辭,寫一篇200字左右的習作,內容自定,要求用到文中提到的所有修辭。注意語言表述行文條理,邏輯清晰。

湘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案篇3

一、讀理解詩意

1、上節課,我們能把這首詩讀得正確、流利,這節課,我們再來讀一讀,看看這首詩怎樣寫我們熟悉的青松的?請小朋友自己認真讀一讀,相信你有很多地方自己能讀懂,實在不懂的一會兒你提出來大家幫你解決?

2、學習第一二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引導學生看圖釋疑。

學生可能對"挺且直"不理解,可做如下引導:

請你先看看課文中的插圖,厚厚的雪聚集在松枝上,這時的松樹,是個什麼樣子?(松樹筆直的站立着)

你能做個挺且直的姿勢嗎?

你的身上壓着厚厚的雪,但是你卻傲然挺立,你能讀出這樣的感覺嗎?找生讀,同桌間讀。

聽了你的讀書,老師知道你讀懂了這兩句詩,加上你的想象說說這句詩的意思嗎?

3、學習第三四句要知鬆高潔,待到雪化時。

(1)過渡:上面的兩句詩,我們知道了大雪重壓下的青松,寧折不彎,多麼可敬啊!我們接着讀後兩句,看看陳毅元帥又想到了什麼?

(2)按前兩句學法,學生提出問題,組織討論釋疑,

這兩詩中的"高潔"一詞學生有的可能理解,可讓他發表自己的意見再集體補充。

(3)如果學生不理解,可以再次引導:冬天到了,許多樹木都落光了葉子,松樹怎麼樣呢?(樹幹筆直,樹葉蒼翠,這就是~高尚。)

看圖:想想雪化之後松針的顏色會怎麼樣呢?(更加蒼翠、碧綠,這就叫純潔)

你就是大雪重壓反而更加蒼翠碧綠的松針,你現在帶上這種感覺再讀一讀這兩句詩吧!

你能用青松的口氣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嗎?(你想知道我們松樹的高尚純潔嗎?冰雪馬上就要融化,那時你再來看吧!)

5、討論怎樣停頓才能讀出詩中的意思。

讀一讀,在什麼地方停頓更能表現青松的"挺且直"和"高潔"呢?

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鬆/高潔,

待到/雪/化時。

找生讀,再相互評價,然後男女生賽讀。

二、再讀體會詩人情感

1、小朋友知道這是陳毅元帥什麼時候寫的這首詩嗎?請你們讀讀《練習與測試》中"小資料"中的這段話。說說這裏大雪指的是什麼?(經濟困難)青松指的是什麼?(中國人民)

2、你現在就是面對困難威武不屈的中國人民,你可以加上動作,再來讀一讀。

3、請小朋友看一看127頁的讀讀背背,圖中是爲了建立新中國,在敵人的屠刀下威武不屈,大義凜然的烈士們,他們就像腳下的寧折不彎的青松,你還可以加上動作,再來讀一讀。

三、背誦再昇華

陳毅的一首詩,我們反覆讀竟然有這麼多的意思,讓我們先來記住它吧!相信這首詩會激勵你的一生。

四、作業

背誦《紅梅》和《秋菊》。

19小動物過冬

教學要求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田字格中的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讀懂課文內容,瞭解動物過冬的有關知識,懂得朋友之間應該相互關心。

教學重難點

1、本課教學重點是通過分角色朗讀,體會遣詞造句的準確,瞭解小動物們過冬的不同方式。

2、本課的教學難點是理解不同動物的過冬方式不同。

教學準備

1、指導學生製作動物頭飾。

2、查閱、蒐集動物過冬的相關知識。

湘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案篇4

一、導入新課。

1、猜一猜:

白色花,無人栽,一夜北風遍地開,無根無枝又無葉,此花原從天上來。

(打一自然界的事物)

小朋友們猜猜看這是什麼?(生:是雪花。)

教師加以肯定,並隨手在黑板上畫上一個雪人。

冬天快到了,小動物們怎麼度過寒冷的冬天呢?這節課我們就一道來學習第19課。

板書課題:19、小動物過冬

2、自己讀讀課題,你能想知道些到些什麼?

(可能會有如下問題:課文中講了哪些小動物?小動物們是怎麼過冬的?)

二、整體感知。

過渡:小朋友們真愛動腦筋,剛纔提出了不少問題。有些問題只要讀讀課文就能解決。你們願意自己讀懂課文嗎?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添字漏字改字。

2、讀好的小朋友可以再讀一遍,然後自己想一想、說一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剛纔大家提出的問題你能解決多少。

三、檢查自讀。

1、讀準生字。

(1)剛纔小朋友們已經讀了幾遍課文了,生字詞一定都能讀準了。

出示生字組成的詞語或短句:

wù shāngliang nuǎn jiē gē yuē dì zuān

小動物商量暖和接着哥哥約定第二年鑽到泥土裏去

wǔ jù chèn mèi cángcháo gòujiàn guā

跳舞聚到一起趁妹妹藏在蜂巢裏夠吃相見秋風刮起來了。

(2)自由讀字詞一遍。

(3)開火車展示,隨時正音。

2、讀通課文。

(1)請8個小朋友開火車朗讀課文,注意讀通句子,隨時糾正錯處。

(2)同學評議:主要是表揚讀得好的同學,並簡要說出好在什麼地方。

四、學習第一節。

1、剛纔提出的問題,你解決了嗎?

課文寫了哪些小動物?從哪兒知道的?

板書:青蛙

小燕子

小蜜蜂

請一位小朋友讀第一節。

2、比較:

它們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

它們天天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

它們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

(1)讀一讀,這三句話一樣嗎?不同在哪裏?

(2)用"常常"說一句話。

3、讀了第一節,你有什麼感覺?

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自由讀第一節,讀出那種快樂的感覺。

4、誰能通過朗讀,把這種快樂帶給我們大家?

5、齊讀第一節。

五、學習生字。

1、鞏固字音:

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商量(liáng liàng)暖(luǎn nuǎn)和(hé huó huo)哥哥(ge gē)

鑽(zuān zhuān)到泥(lí ní)土裏

2、理解生字字意。

你知道這些字的意思嗎?由這些字,你想到了哪些詞或成語?哪些名言警句?哪些詩文?說出來大家交流交流。(例如由"約"想到了"不約而同""人約黃昏後";由"刮"想到了"敵"、"亂"以及"刮目相看"等。)

3、學寫生字。

(1)看課後第二題中的筆順,按筆順描紅。

(2)描一描田字格中的字,想一想,哪些字比較難寫,待會兒全班交流。

(3)學生提出難寫的字,教師範寫,學生書空。着重指出:"商"的裏面不是"古","第"與"弟弟"的"弟"區分開來。"哥"的上面不是"可"。

(4)描寫習字帖,教師巡迴指導,糾正坐姿。

六、課堂練習。

1、讀生詞,抄寫生詞。

動物接着哥哥約定暖和刮起來第二年春暖花開一起商量

2、猜一猜,連一連。

(1)百花村裏有人家,鮮花瓣上種莊稼,招待客人用蜜酒,辛勤勞動人人誇。

(2)小小姑娘滿身黑,秋去江南春來歸,從小立志除害蟲,身帶剪刀滿天飛。

(3)身披綠袍,眼睛眉毛,先像逗點,後像小貓,跳上綠椅,呱呱喧鬧。

3、朗讀課文。

湘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案篇5

?看雲識天氣》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恰當的比喻對說明事物特徵的作用。

2.複習分類說明的方法。

3.進一步學習和鞏固有關說明順序的知識。

(二)能力目標

培養觀察能力和積累語言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科學精神。

2.體會諺語這種語言的形式美。

二、重點•難點

重點:打比喻、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難點:

1.比喻、擬人、排比、對比、引用等大量修辭方法的運用及作用。

2.課文的主體部分,即怎樣看雲識天氣這部分,由於雲層、光彩的種類繁多,變化複雜,學生一時難於分辨,所以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學的一個難點。

三、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進行說的比賽,其中還可以培養觀察能力。

2.聽音樂,描述可能出現的畫面。

3.分小組討論,進行製表。

4.蒐集有關識別天氣的諺語,班上交流,並建立一個小天氣預報站。

四、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

先放一段音樂,請同學們描述一下畫面:陰雲密佈,狂風大作,大雨點砸在盆上叮噹響,人們四下奔跑的聲音,雞鴨亂叫聲。從這段描述中,我們看到的是暴雨來臨時的場面,由什麼的變化引起了雨的到來?對,是雲、風的到來引起的,所以說,雲的變化就能暗示天氣變化。(訓練學生聽、說的能力和想像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講述雲和天氣關係的課文——《看雲識天氣》。

(一)明確目標

1.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2.理清如何看雲識天氣。

3.打比喻、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二)整體感知

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具體、生動地介紹了雲的形態、變化及雲上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係,說明了怎樣看雲識天氣。

(三)教學過程

1.複習提問

(1)從題目上看,這是說明什麼的文章?

說明雲和天氣關係的文章。

(2)從題目上看,你還能讀出什麼來?

體裁說明文,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2.讀課文,第1段老師範讀,第2段全班女生齊讀,第3、4兩段分別由兩名女同學朗讀,第5段、第6段分別由兩名男生朗讀,第7段全班男生齊讀。

3.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雲就像是天上的“招牌”,從而說明爲什麼可以看雲識天氣。

第二部分(第2-6段):具體介紹雲的形態變化,雲上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係,從而說明怎樣看雲識天氣。

第三部分(第7段):說明看雲識天氣的意義和侷限性。

4.這樣分段,體現了什麼說明順序?邏輯順序(由現象到本質)。

5.閱讀第1段,回答下面各題。

(1)這段的結構是怎樣的?(總分總)

(2)如何分層?

第一句是第一層,最後一句是第三層,中間是第二層。

(3)第一段中哪些內容照應“姿態萬千”,哪些內容照應“變化無常”?

“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羣,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張大棉絮,滿滿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峯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這些內容與“姿態萬千”相照應。

“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纔還是白雲朵朵,陽光燦爛;一霎間卻又是烏雲密佈,大雨傾盆”這些內容與“變化無常”相照應。

6.分組討論製表,把同學們分成三個組,第一組閱讀第3段,討論並製出晴天雲彩簡表;第二組閱讀第4、5段,討論並製出雨雪冰雹雲層變化簡表;第三組閱讀第6段,討論並製出雲彩識天氣簡表

7.同學交流如何看雲識天氣。

8.由多媒體演示雲和天氣的變化,並伴隨音樂,同學們看着畫面進行復述。

9.再速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捲雲、卷積雲、積雲、高積雲是天氣晴朗的象徵;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積雨雲,這些雲低而厚密,是陰雨風雪的預兆,”這是什麼說明方法?說明方法是分類別。

(2)“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着……”這是什麼說明方法?

說明方法是打比方。

10.本文的說明方法是分類別、打比方,在文中找出例子來。

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的句子有:

(l)有的像羊羣,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張大棉絮,滿滿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峯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

(2)雲就像是天氣的“招牌”。

(3)捲雲絲絲縷縷地飄浮着,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捲雲成羣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麪引起的粼波。

(4)還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雲,叫積雲。

(5)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羣。

(6)隔着雲着太陽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層毛玻璃,朦朧不清。

分類別:光彩有暈、華、虹、霞。

(四)總結、擴展

這篇課文緊扣題目進行說明,層次十分清晰:首先說明春雲可以識天氣。因爲雲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十分密切,雲是天氣變化的“招牌”。再說怎樣看雲識天氣。這是全文的重點,寫得詳細、縝密,從高層雲依次說到低層雲,從象徵晴朗天氣的雲,依次說到帶來暴風雨的雲,又從雲的形態特點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再說到雲的光彩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在說明中,從現象入手,進而觸及事物的本質。雲的形態和光彩是現象;雲和天氣變化的關係,就是本質。雲的種類很多,但說明層次不亂,先說什麼,再說什麼,後說什麼,有助於把“春雲識天氣”的事理說清楚。最後畫龍點睛,說明看雲識天氣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擬題訓練,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閱讀課文的最後一部分,即最後一段分組擬題,互作答案。

結尾總結全文、點題,同時說明了看雲識天氣的侷限性。

(五)佈置作業

在課外,練習看雲識天氣。試着根據天空中的雲彩形狀,判斷一下當天或第二天的天氣情況,把結果寫在教室後牆的黑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