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8篇

教師文案 閱讀(1.92W)

在上課前,我們老師一定要將有關的教案制定完善,教案在書寫的時候,我們肯定要注意文字表述規範,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8篇,感謝您的參閱。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8篇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舉例說出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地方措施。

②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

③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2、能力目標:

①調查當地常見的幾種傳染病,並說出其病原體、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羣。

②理解抗原和抗體的概念及二者的關係。

②瞭解自己接種疫苗情況,體會父母對子女健康成長的關心。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①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

②說明人體的三道防線,理解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③區分抗原與抗體,描述 人體的免疫功能。

2.難點:①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②區分抗原與抗體,描述 人體的免疫功能。

教學過程

第一節 傳染病及其預防

(一) 引入

(二) 新知探究

1、 學生閱讀教材p68,觀察圖viii-1思考問題:

①傳染病和非傳染病的區別?傳染病的特點。

②舉例說明什麼是病原體?

③分析圖viii-1中的病原體引起的疾病

在瞭解傳染病特點的基礎上,啓發學生想:傳染病在滿足什麼條件(即環節)下就可流行起來呢?

2 學生閱讀課本p69資料分析和p70文字,完成以下問題:

①小組討論完成p70的討論題。

②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是什麼?

③舉例說明什麼是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羣?

④艾滋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易感人羣分別是什麼?如何預防?怎樣與艾滋病患者相處?

學生交流展示,老師點撥:

①、區分“病原體”與“傳染源”

②、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缺一不可。

既然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缺一不可,那麼我們如何預防傳染病達到健康的目的呢?

3、學生閱讀p71第二自然段,瞭解三種預防措施是什麼?在此基礎上觀察圖viiii-3,說出這些措施分別屬於哪一方面?學生小組討論後展示。

師強調點撥:控制 切斷 保護三個動詞,通過6幅圖片理解。指出要根據針對對象來確定是哪一措施。

(三)教師小結:

(三)當堂達標:

學案p100達標測試題1、3、5、6、7、9

(四)作業佈置:

互動訓練p56第一題 p58第九題及調查當地的傳染病。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篇2

?細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學習瞭解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點;瞭解細菌的生殖方式和營養方式;細菌對自然界的意義和與人類的關係。

2.通過觀察細菌形態和對問題的分析、比較,繼續培養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3.通過了解細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繼續樹立生物界的一切事物和現象是相互聯繫、互相影響的辯證觀點;通過了解細菌與人類的關係,學會用一分爲二的方法去分析事物;並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重點、難點分析

1.細菌結構特點及細菌對自然界的意義和與人類的關係是本章的重點知識,因爲:

(1)通過學習細菌細胞結構特點,讓學生與前面所學過的植物細胞結構進行比較,找出它們在細胞結構上的相同點及顯著區別,明白爲什麼把細菌從植物中劃分出來。

(2)細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爲重點之二。腐生細菌等微生物對自然界中物質循環起着重要作用,維持着生態系統中物質轉化的動態平衡和自淨作用。通過這一內容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細菌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的重要作用,從而爲學習高中生物學生態系統中分解者的作用打下基礎。

(3)細菌與人類的關係爲重點之三。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去看待客觀事物。瞭解細菌與人類的密切關係表現在有利與有害兩個方面,從而糾正許多人誤以爲細菌都是有害的錯誤觀念。

2.如何使學生了解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點及瞭解細菌對自然界中物質循環的重要作用是本章的教學難點。

(1)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使學生了解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點是本章的難點之一。細菌在自然界中分佈廣泛,數量極大,與人類關係密切,但因爲非常微小,用人的眼睛不能直接觀察到,特別是有些地區的學校缺少相應的教學設備,如顯微鏡、顯微投影儀、錄像設備和微機等,所以教師難以進行直觀教學。

(2)細菌對自然界中物質循環的重要作用是本章教學的難點之二。因爲七年級學生所掌握的生化知識很少,也沒有接觸生態系統的概念以及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方面的知識,因而講透細菌在促進自然界中物質循環的作用有一定難度。

教學過程設計

一、本課題參考課時爲一課時。

二、教學過程:

1.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點:

(1)在講述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點時,教師可以先提出一些問題如:你們見過細菌嗎?聽說過細菌嗎?能否描述出細菌的樣子?在學生議論後請學生回答問題。

由此引入新課,教師接着指出:細菌分佈廣泛,無論是空氣、水、土壤還是每個人身上都有細菌生活。但它是單細胞生物,個體十分微小,所以我們用眼睛看不到,下面我們就要了解一下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點。

(2)關於細菌形態的教學,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進行直觀教學。①用高倍顯微鏡演示細菌的三種形態;如果有教學設備的學校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用高倍顯微鏡進行觀察。②可以用顯微投影儀投影放大細菌的三種形態。③播放細菌顯微結構和亞顯微結構的錄像片段。④以上設備都沒有,教師可讓學生參看書中的顯微照片及插圖,同時教師用粉筆在黑板上邊講邊畫出細菌三種形態的示意圖。接着教師總結出細菌的形態:單細胞個體,從形態上分爲:球菌、桿菌和螺旋菌三類。

(3)細菌的結構特點,該教學內容由於學生沒有學過有關知識,可用講述法。首先課前要準備好細菌結構的模式圖。如果沒有,教師可參照書上有莢膜的細菌結構示意圖畫一個。對照圖來講述細菌結構特點時,注意讓學生與前面所學過的植物細胞結構進行比較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注意強調:細菌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是細菌細胞與植物細胞在結構上的重要區別,所以細菌不屬於植物範圍。另外,有些細菌具有特殊結構如:①有的細菌具有鞭毛可在水中游動。②有的細菌在細胞壁外有莢膜、具有保護作用。

關於芽孢,教師應該指出:能否形成芽孢是細菌總的特徵,不是所有細菌都能形成芽孢。芽孢是該菌種的休眠狀態,稱休眠體。注意說明芽孢的形成不是細菌的繁殖方式,一個細菌只能生成一個芽孢,在適宜條件下,一個芽孢萌發形成一個菌體。芽孢對惡劣環境有很強的抵抗力,壁很厚滲透性差,含水量極少。殺滅芽孢最有效的方法是高壓蒸氣滅菌法。一般情況下芽孢可以生存十多年。教師可以補充講述芽孢在生物防治和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價值,例如:有些芽孢桿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時,產生晶體內含物,稱副芽孢體。蘇雲金桿菌和日本甲蟲桿菌等產生的副芽孢體對某些昆蟲有強烈毒性,因此有些國家用蘇雲金桿菌等細菌作爲殺蟲劑又稱生物農藥,既能消滅害蟲又不污染環境。

2.細菌生命活動特點:

(1)在講述細菌的生殖過程中要強調_生殖是單細胞生物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特點是簡單、快速,屬於無性生殖。在講述生殖過程中,教師可參考教參中的示意圖邊講邊畫。

(2)細菌的營養方式的講述可用談話法。教師首先提出問題供學生討論:①植物是怎樣製造有機物獲得營養物質的?②植物製造有機物的條件是什麼?③細菌不含葉綠素,它怎樣獲得營養?經討論後,教師做必要的總結。這樣學生就可以推論出細菌與植物的營養方式有本質的不同。接着引出異養的概念以及腐生細菌與寄生細菌的概念。強調腐生和寄生細菌的區別:腐生是從已死的或腐爛的動植物組織中獲得有機物;寄生是從活的動植物體內或體表來吸取有機物來生活。

3.細菌對自然界的意義和與人類的關係:

(1)細菌對自然界的意義:本內容教師可運用講述與談話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自然界中任何一種生物都有着誕生、生長髮育、成熟、衰老和死亡的過程,這是生物的生命活動規律。生物體死亡後是否永遠保留在地球上?爲什麼沒有出現這種情況?讓學生回答,誰起了重要作用。腐生細菌的具體作用需要教師來講述。下面教師可畫簡圖讓學生連線填充說明三者之間的關係。

爲加深學生了解腐生細菌對自然界中物質循環的作用,可佈置課外小實驗,讓學生完成:

用一個廣口瓶裏面放些土,把小昆蟲的屍體埋在土中。再把玻璃瓶埋入土中,瓶子不要加蓋。上面做好標記,過一段時間挖出來觀察,看看有何變化。

(2)在講述細菌與人類的關係之前,先讓學生討論,①細菌對人類是否都有害?②有益表現在哪些方面?有害表現在何處?而後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補充,要強調多數細菌對人類是有益的,有害的只是少數種類。糾正細菌都是有害的片面認識,培養學生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去看待分析客觀事物的能力。由於病原菌能引起疾病要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講完課後根據教學目標進行檢測,及時反饋。並請學生回答“動動腦”上的問題。佈置學生看課外讀物的內容。

4.本課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細菌的應用價值越來越高,範圍很廣,特別是近些年來在環境保護、分子遺傳學、基因工程、製藥業等等在講課時可以滲透這方面的信息。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篇3

單細胞生物體

本節通過講述草履蟲的形態結構特點和生命活動特點,使學生認識到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這也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因此,教材安排了兩大類活動:觀察和探究。通過第一個觀察活動,說明草履蟲是一種生物;通過第二個觀察活動,讓學生能感受到草履蟲既是一個細胞,同時這個細胞還能完成一個生物體的所有生命活動;通過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有反應嗎?這個活動,更進一步說明草履蟲是一個生物體。在這兩大類活動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

學生分析

由於學生平時對草履蟲缺乏感性認識,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會對草履蟲的形態結構和如何完成某些生命活動難以理解。

設計理念

本節以素質教育理論爲指導,以突出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爲主題,採用的是美國教育家薩斯曼提出的探究性教學法。

探究式教學法是充分利用學生對新奇的事物進行探索、調查、研究的心理,由教師向學生提出課題和方法,引導學生去觀察、思維、分析、推理並得出結論。

教學目標

知識性目標

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技能性目標

提高製作及觀察臨時裝片的技能;通過科學探究活動,培養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等。

情感性目標

通過學習,再次認同細胞構成生物體的觀點;通過科學探究,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小組合作精神。

課時安排:本節教學需1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

①草履蟲培養液、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滴管、放大鏡、棉花纖維、細線、膠水、糖、食鹽水、牛肉汁。

②掛圖或錄像(有關草履蟲的結構及其生活方面)。

學生:教材、筆記本。

教學過程

教師提問:前面我們學習過一種藻類植物小球藻,誰能給大家描述一下小球藻的形態。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導入:象這種整個身體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被稱爲單細胞生物。今天我請同學們觀察實驗臺上放置的培養液,你知道里面培養的是哪種生物嗎?

學生狀態:觀察、思考,引起了強烈的好奇心。

(還可利用學生自編的有關人得了某些單細胞生物寄生而引起疾病的小品,由問題該病的病因是什麼?導入新課。)

教師啓發:培養的也是單細胞生物的一種草履蟲。這類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是怎樣的呢?下面請同學們利用已給的實驗儀器(草履蟲培養液、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滴管、放大鏡、棉花纖維、細線、膠水),以小組爲單位,想辦法設計實驗:怎樣才能觀察到草履蟲的外形和運動。

學生活動:討論、交流、實驗、觀察。

教師引導:老師觀察到每組同學都操作地非常認真、仔細。有的組實驗很成功,有的組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下面同學們之間互相交流一下。交流的時候,可以說一說你們組是怎樣做的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出現了什麼問題,你們又是怎樣解決的或請教其他組同學幫助想辦法解決問題。

學生活動:互相交流、吸取教訓、學習經驗。

學生總結:草履蟲的外形像一隻倒轉的草鞋,它是翻轉着向前運動的,由此,可證明草履蟲是生物。

教師提問:同學們剛接觸這門學科時,我們共同分析了判斷生物的基本標準是什麼?下面請同學們再談一談。

學生回答:略。

教師設疑:其中判斷標準之一是生物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草履蟲對外界的刺激有反應嗎?

學生狀態:思考。

教師引導:同學們按照科學探究的步驟,結合技能卡和小詞典,以小組爲單位,合作探究、解決此問題。

學生表現:自學、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教師引導:看到絕大多數的同學實驗操作已基本完成了,下面請小組代表總結一下你們組探究後得出的結論,以及實驗設計的思路和方法。

學生活動:互相交流、作出評價。

學生總結:草履蟲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並且趨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由此,可以證明草履蟲是生物。

教師承轉:同學總結得非常好!通過以上探究活動,同學們從草履蟲的運動和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情況,判斷出它是生物。那麼,你們認爲草履蟲的身體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嗎?

(可能有的小組由於草履蟲運動速度過快而沒有觀察到結果,此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可以通過採取哪些措施來限制草履蟲的運動速度。組織活動並適時給予鼓勵性評價。組織交流,重點是交流採取哪些措施來限制草履蟲的運動速度。組織學生交流,教師對有特色的設計方案要給予肯定性評價,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學生表現: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教師引導:究竟哪一位同學的說法有道理呢?下面請同學們看一段錄像。要求:總結從錄像中獲取的信息,然後,通過從中獲取的信息,進一步判斷草履蟲的身體是否由一個細胞構成。

(放映草履蟲的結構及其生活的錄像。)

學生活動:仔細觀看、總結信息、作出判斷。

學生總結:草履蟲的身體裏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結構,也就是一個細胞的結構,所以說草履蟲的身體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另外,它可以通過身體上的表膜、收集管、伸縮泡、口溝、食物泡、胞肛等結構幫助它來完成生命活動。

教師講授:所以,我們把這種只由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稱爲單細胞生物。其中,由一個細胞構成的動物體叫做單細胞動物,例:草履蟲;由一個細胞構成的植物體叫做單細胞植物,例:小球藻。

教師承轉:其實,像這樣的單細胞生物在生物圈中還有很多,並且與人類的生活、生產關係非常密切,你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獲取這方面的知識?

學生回答:可以通過書籍、報刊、雜誌、上網。

教師評價:很好,同學們知道通過多種途徑查找資料。希望同學們課下能夠通過以上途徑,親自查找資料,以小組爲單位設計手抄報(或電腦打印)在班內展示。

教師引導:在這節課上,你有哪些收穫?

學生:積極發言。

板書設計:

與人類的關係

單細胞生物體

草履蟲

單細胞 生物

練習鞏固:略。

課後實踐:完成試試看。有條件的學校可引導學生上網查找資料;條件較差的學校可利用掛圖或課本彩圖。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篇4

生物與生物學

教學目標:

1. 概述生物學的概念,舉例說出生物的生命現象和基本特徵

2. 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生物的基本特徵

教學方法與手段: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多媒 體展示圖片:

①螞蟻:好多好吃的哦!

②大雁:南方也是我的家!

③春芽:我也想長高哦!

④蜜蜂:花蜜是我的最愛!

⑤向日葵:我的笑臉總是迎向太陽!

⑥織布鳥:家的感覺真好!

世界是如此的神奇和美 妙! 在自然界裏,我們可以觀察到螞蟻覓食、 大雁南飛、春芽吐綠、蜜蜂採蜜、葵花向陽、小鳥的築巢和覓食等等,這些都屬於生命現象。

你能舉例說出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命現象嗎?

一、生物的概念

什麼是生物?你能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生物的概念嗎?

小結:生物是有生命的物體。

思考:熊貓玩具是生物嗎?機器人是生物嗎?

活動:火眼金睛辨識生物和非生物

多媒體展示圖片:白頭葉猴、手上的細菌、水蚤、蘑菇、落葉、蟬蛻後的殼

二、生物的基 本特徵

1. 生物大多都有細胞結構

多媒體展示圖片:一隻美麗的蝴蝶落在樹葉上

一隻美麗的蝴蝶落在樹葉上,雖然它們看起來那麼的不同,但它們有 共同的特徵。觀察圖片,說一說動物和植物相似的特徵是什麼?

小結:生物體大多都是由細胞組成。

2. 生物能生長和發育

多媒體展示圖片和文字:一顆小小的檞果經過一段時間能長成一棵大橡樹,想一想幼苗是如何長成橡樹的?這個過程發生了哪些變化?

多媒體展示圖片:葵花籽在適宜的條件下萌發、生長

生物的另一特徵是生長和發育。生長是變大的過程,如一粒向日葵種子萌發、生長,長出幼嫩的小葉,這就是生長。

同樣,動物也要生長髮育。如受精卵經過胚胎髮育,長成胎兒。

小結:生物能生長和發育。

3 . 生物都需要營養物質和能量

細胞要完成生長和發育等生命活動必須消耗能量 ,如此時的你正坐在教室裏學習,不僅你的眼睛和大腦的細胞在工作,你的胃腸細胞在消化食物,血細胞在體內運輸。若此時你受傷了,則會有一些細胞來“修補”這個創口。

生物完成生命活動需要能量,能量又是從哪裏來的呢?請同學們觀察下列一組圖片。

多媒體展示一組圖片:捕食

小結:生物都需要營養物質和能量。

4. 生物都能繁殖

多媒體展示圖片:我要飄到遠方播種嘍!

多媒體展示圖 片:①兩隻鹿蛾在南天竺的葉子上交尾;②猴子:是媽媽哺育我長大!

小結:生物都能繁殖後代

5. 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

人們常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母生九子, 九子各不同”,這說明生物之間普遍存在着什麼現象呢?

多媒體展示一組圖片:

小結: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現象

6. 生物都能適應和影響環境

多媒體展示一組圖片:

小結:生物能適應和影響環境。

舉例說出自然界中常見的生命現象,如螞蟻搬家、燕子銜泥、孔雀開屏等。

舉例說出動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 物。說出生物是有生命的物體。

說出機器人和熊貓玩具都不是生物。

觀察圖片,思考、說出白頭葉猴、手上的細菌、水蚤、蘑菇是生物;落葉和蟬蛻的殼是非生物。

觀察圖片,從圖片上獲取信息,動物由動物細胞組成,植物由植物細胞組成。

說出生物體大多是由細胞組成。

觀察圖片,說出生物能夠生長、發育。

觀察葵花籽的萌發生長

觀察圖片,說出動物以植物或別的動物爲食,從中獲取營養物質。

觀察圖片, 說出植物能夠繁殖後代

觀察圖片,說出動物也要繁殖後代

觀察圖片,說出生物能夠適應和影響環境

7. 生物也要呼吸

多媒體展示圖片:

① 伸伸懶腰,喘口氣;

② 樹:我也需要新鮮空氣;

小結:生物都能呼吸。

生物除了以上的特徵還有哪些特徵呢?

師生共同歸納生物的基本特徵:

生物大多都由細胞組成;生物能夠生長、發育;生物都需要營養物質和能量;生物都能繁 殖後代;生物有遺傳和變異現象;生物能適應和影響環境;生物能夠呼吸、排泄廢物等。

多媒體展示視頻:生物的基本特徵

說出還有排泄廢物等。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篇5

一、鼠婦的介紹

鼠婦又稱“潮蟲”,在南方也叫“西瓜蟲”、“糰子蟲”,屬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甲殼綱潮蟲亞目。鼠婦的種類較多,它們身體大多呈長卵形,成體長9—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顯著,呈灰褐色、灰藍色;常能捲曲成團,是草食的陸棲類羣,口器是咀嚼式口器,爲甲殼動物中完全適應於陸地生活的動物,從海邊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們的分佈。第一觸角短小,後7對胸肢變成步足。但它們都需生活在潮溼、溫暖以及有遮蔽的場所,晝伏夜出,具負趨光性。不像昆蟲和蜘蛛那樣高度適應於陸地上生活,在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分佈,在田間,主要爲害黃瓜、西紅柿、油菜等常見的種類有潮蟲科、鼠婦科、球鼠婦科等代表動物。

二、鼠婦的生活環境及採集

鼠婦喜棲息於朽木、腐葉、石塊等下面,有時也會出現在房屋、庭院內。鼠婦在20---25度之間生活較爲正常。若室內外溫度在25度左右,在房前屋後的石塊、瓦礫下面、盆裏、壇內均可以找到;溫度低於25度,需要選擇溫暖的花窖、庭院的下水道旁邊進行採集,也可在平房條件的廚房地磚下面進行收集。我們在學校園裏採集時發現,鼠婦的數量較少,個體也較小,以一些個體小的爲主。在花盆底下可以採集得到,但數量少,如果花盆是放在水泥地上則其數量會很少,而且水分過多數量也會大大減少。爲了採集的方便,我們經過一番努力後發現,如果把臺灣草連根剷起,倒蓋在牆邊的草坪上(可蓋兩到三層),開始幾天不要澆水,等草幹了之後,三天左右澆少量的水,只要保護相對潮溼就可以。一個月左右開始採集,則可得到個體較大,數量較多的鼠婦。而且,採集過程非常方便,只要把草皮拿走就是。在鼠婦的收集過程中,必須小心地保護,收集後,容器內應帶一些溼土和注意通風。溼土是富含有機質,顏色以黑色,同時可放幾片爛樹葉或一些植物的小根。

三、鼠婦的飼養

在實驗室飼養鼠婦可用大的盆子如塑料水槽、也可用月餅的盒子。在盆子內放一些經過篩選後的鬆軟的土壤,土壤以富含有機質爲好,特別是黑色的土壤則效果更佳,同時可放一些爛樹葉。土壤的含水量不宜太大,每天可向土壤中噴灑少量的清水,水滴入過多,土壤容易形成泥塊或泥漿,這樣會使鼠婦的活動減慢,甚至造成死亡。可以用手進行小測,用手抓起一把泥土,用力捏,沒有水從指縫流出,鬆開手,輕輕一碰,泥土疏鬆,表明土壤的溼度適中。同時每3天換一次土,最長不要超過一週,換土也不要全部換,可放一半留一半。鼠婦的密度不宜過大,大概每1000毫升的容器內可飼養25---30只左右的鼠婦,密度過大,婦容易死亡。盆子上可用黑布遮蓋,保證有充足的空氣,同時用橡皮圈套住黑布,防止鼠婦逃跑。也可在晚上開燈,也能起到防止鼠婦逃跑的效果。

四、鼠婦的培養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1、每次換土時,保留一部分原來的土壤;對換出的土壤要細心檢查,以免因個別鼠婦“假死”或鑽在土壤中而丟掉。

2、在實驗室放置鼠婦時,要留心周圍是否有其它動物如老鼠、蟑螂等的危害。

3、土壤中水分不宜過多,保持溼潤即可。如果不小心加入的水太多,可用細沙進行調節。

4、爲了保證實驗的效果,在飼養鼠婦時儘可能給它提供適宜的溫度。

5、不要將飼養的鼠婦放在太亮的地方,儘可能給它提供較爲黑暗的環境。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瞭解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

2.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所使用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預習作業:查資料,每個同學找出我國3種生物入侵者(現象)並且用50字左右的一段話概括。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加拿大一枝黃花”圖片以及下面的文字導入。

加拿大一枝黃花,又名黃鶯、麒麟草,屬菊科植物。這種花色澤亮麗,在花市上被稱爲“幸福草”,常用於插花中的配花。加拿大一枝黃花原產北美,1935年作爲觀賞植物引入我國。在蘇浙滬一帶和廣東省,加拿大一枝黃花近年來使植物大面積死亡,果園、農田作物產量和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危及生態安全。(學生自由發表評論,教師引入生物入侵)

二、自主閱讀、整體感知

1、在文章中找一句話,說明什麼是生物入侵者(用波浪線劃出)

第1小節

2、學生用△符號標出文章中所提到的生物入侵者,並且說說它們有什麼共同點(蒲公英,魚蝦是不是?)

入侵者有斑貝,天牛,紅螞蟻,棕樹蛇等。

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並且造成當地一定的損失。

3、文章8個小節,學生用——符號劃出中心句,或者在旁邊總結,要求每小節大意都要與“生物入侵”有直接關係。(考慮各小節之間的關係)

第一段,生物入侵者破壞生態系統,造成經濟損失。

第二段,人類文明早期,沒有人爲干預,生態系統不失衡。

第三段,物種在新環境可能無節制繁衍,例。。。

第四段,生物入侵者威脅物種多樣性。例。。。

第五段,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途徑)

第六段,生物入侵者很難控制。

第七段,物競天擇vs物種多樣性將受到嚴重破壞、經濟損失驚人。(不同的觀點)

第八段,採取的措施。

教師對比點拔,明確說明順序(教師簡要敘說):

這是一篇事理說明文,是按照邏輯順序說明事理的。文章從解釋“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入手,接着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後討論對策。基本上是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展開的。

3、作者在說明生物入侵這個問題的過程中,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作用是什麼(每人2處)?還有哪些詞語用的好,好在哪裏?(每人1處)(文中各段落空白處註明)

本文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請用簡要的語言分析其表達效果。(提到一種說明方法,就讓學生再找其他用此種方法的地方)

1、列數字:①“十一種鳥類有九種被趕盡殺絕”------數字的變化準確說明生物入侵者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危害之大。②耗資數十億美元------準確說明生物入侵者對人類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補充強調:數字的運用,使語言十分準確,符合說明文的科學性特點。此外副詞的恰當選用也增強了文章的準確性。如“僅”“就”等詞。)

2、舉例子:①舉蒲公英等爲例------具體說明生物在沒有人爲干預的條件下進行的遷徙不會對原有的生態系統造成太大破壞。②斑貝、天牛、紅螞蟻等------具體說明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了巨大危害。③蔬菜、水果、寵物等------具體說明生物入侵是人爲原因造成的。

3、打比方:①課題“生物入侵者”就是一個比喻,生動形象說明:a生物入侵是“移民”行爲;b生物入會對人類和自然造成危害。

②把斑貝比喻成“偷渡者”,生動形象說明它是在人們不知不覺中登上北美大陸,並悄悄給人類造成危害的。(強調:生物入侵對大多數人來說比較陌生。作者採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使語言更生動形象,增強文章的趣味性,,深入淺出,達到推廣科普知識的目的。此外還有詞語的運用也有類似效果。如“嘯聚山林”等)

詞語的好處有準確性與生動性。

三、自主探究

1、其實,我們身邊的生物入侵現象還是很多的,設置“你還認識我嗎”環節,圖文(在課件中出現)展示文章中出現的入侵生物的資料,讓學生辨認,解說。

2、學生自主展示“我所知道的生物入侵者(現象)”(主要在我國出現)(主要是學生朗讀課前找到的資料),教師補充(也許,做好準備)幾種現象:薇甘菊、水葫蘆、飛機草等。(材料在課件中出現)

四、總結提升:

一枝黃花有可能讓我們的省城“盡帶黃金甲”,薇甘菊將吞掉伶仃島,水葫蘆欲死雲南滇池,飛機草要霸佔西雙版納,大米草在毀掉海邊灘塗……據統計,我國已有外來雜草107種,外來害蟲32種,病原菌23種,每年造成農林業經濟損失達574億之多。

以前提到環保,人們頭腦中閃現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濁水橫流、亂砍濫伐等情景。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生物入侵”已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又一嚴峻課題。保護環境的警鐘再次有我們耳畔敲響。希望同學們繼續對這一現象予以關注,爲抵禦和防治生物入侵貢獻我們的一分智慧和力量!

五、作業

1、準備的反饋練習

2、拓展延伸作業,其實這篇文章只粗略談到防的措施,而如何治呢?課後可以請同學們查閱資料,談談具體的防治措施。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篇7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三節 開花和結果

教學目標

1.在自主性學習和科學探究活動中,概述出花的主要結構。

2.聯繫生活實際,大膽推測描述出傳粉和受精的過程,從而闡明花與果實和種子的關係。

3.模擬人工輔助傳粉,認同花、果實、種子對被子植物傳種接代的重要意義,養成愛護花的良好習慣。

重點和難點

1.雄蕊和雌蕊(花蕊)與果實和種子形成的關係。

2.受精的過程及受精後子房的發育。

3.愛花習慣成爲學生的一種自覺行動。

一、花的結構

1.花托 2.萼片 3.花瓣 4.雄蕊 5.雌蕊

小結:花的主要結構是雄蕊和雌蕊。

方案一:兩人合作,結合書中的插圖,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內的順序,觀察、解剖桃花(鮮花、冰凍鮮花或浸製標本)或當地常見的典型的一種被子植物的花。認識花的各部分結構,相互交流,概述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

方案二:四人合作,根據假設,結合書中的插圖,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內的順序,觀察桃花模型,認識花的結構,分析、交流,明確雌蕊與果實和種子形成的關係,驗證假設,概述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

方案三:結合生活實際,自主性學習,回憶平時常見的被子植物的花,對照彩圖進行聯想、觀察,認識花的結構,相互交流合作,解答疑惑,概述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

方案四:兩人合作,結合書中的插圖,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內的順序觀察花的結構,對照已經解剖開的桃花(鮮花或掛圖)黏貼圖,根據疑惑,進一步認識花的結構,概述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組織學生畫花、說花,圍繞困惑:與果實和種子形成有關的結構可能是什麼?進行學法指導,利用cai組織學生探究花的結構,巡視指導,幫助學生得出結論。利用桃花模型質疑:假如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蟲吃掉了,它還能發育成果實嗎?請學生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觀察模型,認識結構,檢驗假設,得出結論。

用優美的詩句帶領學生回到那鮮花盛開的季節,充分調動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觀察能力,請學生帶着疑惑,自學、相互交流,認識花的結構,明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結構。

用花的黏貼圖引導學生思考花是怎樣結出果實的?組織學生合作探究花的結構。由於花粉和胚珠的結構不易看到,在探究時要注意聯繫實際,用掛圖或板圖進行說明,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二、傳粉和受精

1.傳粉:花粉從花葯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

2.受精:精子和卵細胞相融合的過程。

方案一:調動經驗儲備,運用邏輯思維能力,想像、回憶,用精煉、生動的語言,描述(蟲媒花和風媒花)傳粉的過程,在教師指導下,進一步瞭解傳粉過程,總結出什麼是傳粉。

方案二:根據問題,仔細觀看錄像(cai課件),合作交流,描述(蟲媒花和風媒花)傳粉的過程,在教師指導下,總結出什麼是傳粉。

方案三:課前小組合作排練,課上以小組爲單位模擬表演(蟲媒花和風煤花)傳粉過程,在活動中,通過觀察、分析,總結出什麼是傳粉。

三、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方案一:根據問題,調動經驗儲備,聯繫生活實際,大膽推測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最終在合作交流中,進一步闡明花與果實和種子形成的關係。

方案三:針對書中的不解之處,在教師指導下,利用活動教具,黏貼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使抽象問題具體化,從而闡明花與果實和種子形成的關係。方案四:在教師幫助下,列表回顧種子的結構、果實的組成和子房的結構等知識。

運用邏輯思維和推理的方法,大膽推測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從而闡明花與果實和種子形成的關係。 創設問題情境:花落後能結出果實。激發學生求知慾望,指導學生模擬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分析推理,得出結論。

愛花習慣教育 模擬表演人工輔助傳粉的方法,認同花、果實、種子對被子植物傳種接代的重要意義,養成愛護花的習慣。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科學觀察的一般方法,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瞭解生物的基本特徵。

2.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教學活動,逐漸培養學生觀察、口頭表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教學活動中注意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學生成爲既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又能虛心傾聽別人的意見的人。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觀察生命活動的現象,並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徵是本節教學的重點。

2. 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現象的分析和歸類是本節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假如你乘坐宇宙飛船從太空中遙望地球,映入你眼簾的將是一幅由藍色、綠色和白色等編織而成的美麗圖案。藍色是浩瀚的海洋,綠色是廣袤的森林和原野,白色是飄動在海洋和陸地上空的雲彩。這是一個充滿生機的世界,包括我們人類在內的各種各樣的生物都在這裏生活和繁衍。

地球表層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環境構成了生物圈

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

合作探究 智慧碰撞

探究一:什麼是生物?

探究二:如何區分生物和非生物?

觀察

(1)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

(2)觀察可藉助哪些工具和儀器?

(3)科學觀察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觀察的要求:

1、要有明確的目的;

2、觀察時要全面、細緻和實事求是

3、要及時作好記錄。

探究三: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徵呢?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鳥捕食魚

牛在草地上吃草

大熊貓吃竹葉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利用水、無機鹽、二氧碳製造有機物葡萄糖、澱粉等)

2、生物能進行呼吸

鯨呼吸時產生的霧狀水柱

野牛在晨光中呼吸

小鳥在呼吸-

魚用鰓呼吸

3、生物能排除生體內產生的廢物

動物可以通過出汗、呼出氣體和排尿將廢物排除

植物通過落葉將一部分廢物帶走

落葉是植物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向日葵總是向着有陽光的一方

含羞草

警覺的兔子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菜豆的生長

紅狐的生長

6.傳和變異的特性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龍生龍,鳳生鳳,

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

一母生九仔,連母十個樣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人胚胎初期細胞羣

一些單細胞生物

1.珊瑚是生物嗎?請說明理由。

答:珊瑚不是生物,因爲它是由死去的珊瑚蟲分泌的外殼堆積而成的,不具有生物的特徵;珊瑚蟲纔是生物。

2.珊瑚蟲一般生活在溫暖的淺水區,這是爲什麼?

答:因爲淺水區可獲得較多的陽光,有適宜的溫度,這些有利於藻類的生長,從而爲珊瑚蟲提供更多的氧氣。因此,珊瑚蟲一般生長在溫暖的淺水區。

課後小結

生物的七大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除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繁殖

6、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課後習題

1、下列各項屬於生物的是( )

a、海葵 b、恐龍蛋化石

c、電動狗 d、珊瑚的骨骼

2、下列各項中屬於非生物的是( )

a、引起人感冒的病毒

b、會彈鋼琴的機器人

c、生長在橘子皮上的青黴

d、休眠的青蛙

3、牽牛花清晨開放,傍晚關閉,這種現象說明生物具有什麼的特徵·······( )

a 需要營養 b 進行呼吸

c 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d 生長和繁殖

4、下列不屬於生命現象的是()

a、母雞下蛋 b、火山爆發時岩漿噴出

c、大汗淋漓 d、饅頭上長“白毛”

5、一種雄性極樂鳥在繁殖季節,長出蓬鬆的長飾羽。決定這種性狀出現是由於( )

a:應激性 b:多樣性

c:變異性 d:遺傳性

6、(2009威海)下列屬於生物基本特徵的是( )

a、生物都能自由運動

b、生物都需要從外界攝取有機物

c、生物都能生長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