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習報告>調查實習報告>

貧困村經濟發展調研報告範文彙總三篇1000字

調查實習報告 閱讀(4.87K)

貧困村之所以貧困,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集體經濟。手裏沒有米,叫雞都不來。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貧困村經濟發展調研報告範文彙總三篇1000字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貧困村經濟發展調研報告範文彙總三篇1000字


篇一
 

  按照市人大常委會xx年工作要點安排,今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宋雲文帶領市人大農業委的同志和市農委、市經管站部分同志赴鼎城區、澧縣等地開展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的調研。通過實地調研和座談,調研組對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並形成了一些思路建議。現將有關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對我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基本評價
 
  近年來,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認真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積極採取獎勵扶持、試點先行、典型帶動等工作措施,推動了我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一是通過調查研究摸清了底子。去年以來,市人大農業委和市農委數次組織相關部門對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開展了深入的調研,全面澄清了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的底子,掌握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基本現狀,梳理了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制約因素,並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發展的對策建議。二是通過激勵推動邁開了步子。近兩年,市縣兩級積極向省裏爭取、申報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共爲102個村爭取項目獎勵資金1158萬元;xx年市委、市政府在臨澧縣召開加快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現場會,並下發《關於整體推進“八大建設”強化農村基層黨建的若干意見》,明確市本級和區縣市每年同步安排2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獎勵集體經濟發展進步村,基本扭轉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邊緣化的局面。三是通過改革試點探索了路子。在全市各區縣市選擇部分有代表性的村,積極開展以股份合作爲主要形式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探索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模式,初步形成了資源發包型、資產經營型、股份合作型、服務創收型、協調增收型五種模式,培育出了一批集體經濟強村。如鼎城謝家鋪施家陂村、臨澧九里鄉泉水村、桃源熱市鎮永鳳村、澧縣澧南鎮喬家河社區、石門楚江鎮關山社區等都是近年來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成功典型。漢壽縣還被農業部確定爲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  
 
  二、當前我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雖然這幾年全市村級集體經濟有了一些發展起色,但總體上還是呈現逐步萎縮、兩極分化的態勢,發展前景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爲“三多三不”:
 
  “三多”即空殼村多,老債務多,麻煩事多;“三不”即資產總量不大,資源結構不優,發展步子不齊。具體來說,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1.從外部環境來看,主要存在“三弱”:一是政策支持弱。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很少被關注,在財政、土地、金融、人才等方面缺乏強有力的扶持措施和優惠政策。二是監督管理弱。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除近兩年脫貧攻堅有考覈要求外,以前基本上沒有納入各級工作考覈範圍,並且由於農村經管部門在幾次機構改革中職能不斷弱化,導致業務指導缺位、監督管理乏力、集體資產流失。三是造血功能弱。目前,全市有經營性收入的村只佔57.7%,而經營性收入佔村集體總收入的比例只有5.5%,這說明集體資產資源的集體屬性沒有得到體現,村級運轉主要靠上級財政轉移支付和村幹部憑關係討錢支撐,也就是靠“輸血”過日子,自身“造血”功能嚴重不足。  2.從自身條件來看,主要存在“四難”:一是資產盤活難。農村最多的是土地資源,但是土地資源盤活往往受地域位置制約,除個別試點地方外,作爲資產抵押貸款在現行政策下還存在一定障礙。至於那些位置偏僻、自然資源有限的村,可依託盤活的資產更少,經濟發展空間更小。二是能人培育難。有能力、會經營的人大多外出經商務工,能人回鄉發展由於風險大、回報慢,一般熱情不高、有顧慮;留守農村的人相對素質偏低、思想保守;高校畢業生更多的願意留在城市尋找發展機會。三是產業開發難。目前,絕大多數農村仍以發展傳統種養業爲主,發展休閒、觀光等農業新業態除需較好自然資源、交通區位等先天優勢外,還要有較強的經濟實力、政策支持,培育新的產業模式需要長期開發引導。四是債務化解難。過去農村的三提五統、稅費上繳、各類達標、水利建設、報刊徵訂等,均給大部分行政村造成了沉重的債務負擔。近年來,由於村民對道路、飲水安全、公共服務設施等基礎建設要求日趨強烈,部分村被迫舉債搞建設,造成老債未消又添新債。xx年,由於受合鄉並村的影響,全市村級組織債務比xx年增加7550萬元。
 
  3.從主觀意願來看,主要存在“四不”:一是不能發展,缺基礎。經過稅費改革、消赤減債,絕大多數村集體資產資源已拆分殆盡或發包出租,同時大部分村由於沒有區位、人脈、資源優勢,發展集體經濟“無錢起本”。二是不想發展,差認識。隨着財政轉移支付力度不斷加大,加之通過各種關係向上討錢要錢,能夠保證村級組織基本運轉,並且各級沒有納入工作考覈,鄉村兩級幹部也就沒有壓力,不願意勞心費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三是不敢發展,欠擔當。畏難思想嚴重,怕發展經營失敗村民埋怨、組織不滿,甚至受到處分,吃虧不討好,乾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欠缺擔當精神。四是不會發展,無能力。有的村幹部有發展的熱情,但經營管理能力有限,找不到發展的門路渠道,發展村集體經濟有心無力。  三、關於加快我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建議
 
  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是確保村級組織正常運轉、增強農村基層組織號召力和凝聚力的物質基礎,是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和難點,直接影響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全面小康等目標的順利實現。爲促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快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現提出如下四個方面的建議:
 
  1.提高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認識。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根本性措施。要明確市縣鄉三級黨政抓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主體責任,統籌規劃、部門聯動、協調配合、整合資源、抓好落實。要理清發展思路,加強主體培育,盤活各種資源,創新經營方式,開發優勢產業。要把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指標納入各鄉鎮年度目標管理責任制考覈,並作爲各鄉鎮黨委落實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重要內容進行年度述職。同時,還要堅持納入扶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的考覈。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好、增速快、後勁大的村和做出貢獻的基層幹部,要從政治和經濟上給予評先重獎。  2.出臺完善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政策。爲了切實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市委市政府要轉變觀念,創新機制,整合資源,加大扶持,堅持激勵爲主、以點帶面,儘快制定和出臺全市《關於加快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意見》的政策性指導文件。尤其要制定和完善財稅扶持政策、土地支持政策、金融信貸政策、項目扶持政策、產權改革政策、考覈獎勵政策、結對幫扶政策。並且對鄉村兩級要建立和完善資產盤活機制、收益共享機制、債務化解機制,用多種手段充分調動和發揮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管理主體和經營主體的積極性與責任感。
 
  3.加強全市經營管理體系及隊伍建設。要結合機構改革和農村工作實際,穩定和加強市縣鄉三級經管機構與隊伍建設,配備編制、充實人員,加強培訓、提升素質,明確工作職能、強化監管責任。尤其要重視鄉鎮基層經管隊伍建設,理順權屬關係,改善工作條件,保證基本待遇,確保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指導、監督和管理落到實處。要健全和落實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推進民主管理進程,強化經管部門的監管職能,着力構建“管理規範、監督有力、運行高效、富有活力”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要進一步規範村務公開和村級財務管理制度,積極發揮民主理財小組作用。  

       4.堅持分類指導、注重結合促進發展。根據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狀和發展潛力,應對村集體經濟發展實施科學分類,按照分類情況,因情施策。對有明顯優勢,有成熟產業,經濟實力較強的一類村,重點是規範管理,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發揮示範引導作用,並積極開展創建經濟強村活動;對有一定發展潛力,但發展相對滯後的二類村重點是合理引導,政策激勵,加強“領頭雁”的培養,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對無資源、無能力、無辦法的三類村主要實施領導辦點,政策幫扶、項目傾斜、轉移支付。同時,要注重做好結合文章,堅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與扶貧攻堅、美麗鄉村、基層黨建、現代農業等中心工作有機結合,在辦點佈局、項目安排、資金扶持、綜合調度等方面統籌考慮,多管齊下、攻難克堅、持之以恆,紮實推進我市村級集體經濟穩步健康發展。
 
 篇二
 
  **村作爲“十二五”貧困村,在市委市政府關心、支持下,把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落到實處,使得扶貧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圓滿地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和指標。近年來由於受歷史發展因素的影響和地理條件的限制,我鄉基礎設施落後,科教、文化、衛生條件差,農民經濟收入來源少,產業結構單一,以種植臍橙、油茶、水稻和家庭式養殖業爲主,但由於土地少、技術落後,農民經濟收入有限,嚴重製約了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近年來,我村立足實際,發揮自身優勢,依託項目拉動,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市扶貧辦的大力支持和全村村民的共同奮鬥,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扶貧工作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開展扶貧工作基本情況
 
  1、紮實做好貧困村整村推進建設。整村推進是我村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是新階段扶貧開發的重要途徑,是一項綜合扶貧工程,事關貧困農戶解決溫飽脫貧致富的大問題。做好整村推進的項目申報工作是做好整村推進工作的關鍵和前提,確保做到每一次項目計劃報送及時規範,按要求報送資料,不遲報不漏報,並按要求對項目計劃、資金使用情況等進行了不下3次公告公示。我村共上報水泥路硬化、水利設施修建、橋樑建設等10個產業發展資金項目和村莊整治建設項目。爲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扶貧項目計劃,在建設和實施中,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認真履行項目實施責任狀,認真執行年度計劃項目建設地點、規模、標準和內容,並做好項目建設用地、拆遷、責任田補償工作,沒有發生過一起信訪上訪事件。
 
  2、認真做好移民搬遷工作。在鄉村兩級幹部的共同努力下,在前期做了大量宣傳發動、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發現此項工作羣衆反響熱烈,現已有13戶移民鄉鎮安置,從根本上改善貧困羣衆生產生活條件。。
 
  3、做好扶貧對象識別及建檔立卡工作。根據上級的文件精神,要求精準識別貧困戶並建檔立卡,此項任務時間短、任務重,我們及時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安排落實建檔立卡工作,通過加班加點工作,嚴格識別程序,規範公示公告,並錄入信息採集系統,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此項工作,確定貧困戶121戶、443人全部建檔立卡,爲全鄉的扶貧開發奠定了基礎。
 
  4、做好“雨露計劃”調查摸底和落實工作。經我村宣傳動員、調查摸底,共上報9名職業教育補助對象,使受訓貧困對象進得了城、就得了業、增得了收、致得了富,增強貧困羣衆自我脫貧致富發展能力。
 
  5、社會扶貧工作情況。整合社會扶貧資源,樹立“大扶貧”觀念,是新階段社會扶貧工作的重點,我村積極動員企業、鄉、村能人蔘與對貧困村、貧困戶的幫扶,建有結對幫扶花名冊,有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現已落實好半崬產業基地建設4項惠民工程,幫扶效果顯著。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我村的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困難不容忽視,精準扶貧工作任重而道遠。我村精準扶貧工作存在困難和問題主要有:一是扶貧難度越來越大。我村貧困人口主要集聚在深山區,交通、水利、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致貧因素更加多元化和複雜化。二是扶貧隊伍有待加強。隨着辦公的電子化以及扶貧工作的專業化,這需要上級加大人員、經費投入,配齊配強扶貧隊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要以幫助貧困村組和貧困人口爲中心,以扶貧和移民項目建設爲抓手,堅持開發式扶貧和移民方針,把儘快解決貧困對象溫飽並實現脫貧致富作爲首要任務,把提高貧困對象自我發展能力作爲工作重點,把爭取上級支持和部門協作作爲重要保障,緊密結合我村實際,創新具有特色的扶貧和移民工作新機制、新模式,爲實現明年目標任務繼續努力奮鬥。
 
  篇三
 
  位於xx中部地區的安順開發區宋旗鎮幹河村是xx衆多貧困村中的一村,屬省級一類貧困村。該村和省內其他貧困村一樣,在xx新階段扶貧開發中勞動力轉移、人畜飲水、農田水利設施、通村通組道路等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全社會經濟全面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像安順開發區宋旗鎮幹河村這類貧困村的發展速度則顯得有些緩慢。在安順開發區宋旗鎮幹河村任職的這段時間,我通過在村實地走訪與調查摸底,對該村的經濟發展現狀及當前制約該村經濟發展的原因有了一些認識,也形成了一些如何發展像安順開發區宋旗鎮幹村這類省級一類貧困村的工作思路。
 
  一、xx省安順開發區宋旗鎮幹河村基本情況。
 
  xx省安順開發區宋旗鎮幹河村有農戶140戶、810於人、實際常住人口620人;該村有國中及以上學歷的人數有500餘人;黨員17名,其中女黨員5名,65歲以上老年人80人、16週歲以下小孩190人、外出經商人數不足7人、167人外出務工;村現有可耕田地共1100畝,其中水田700餘畝,年產稻穀約1.75萬公斤。有集體荒山300餘畝,基本沒開發;提灌站1個,提灌站輸水管道年久失修,羣衆用水困難;目前村有一個從學前班到三年級的不完全國小。
 
  該村無集體收入來源,村舉辦集體活動主要依靠上級財政撥款;羣衆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於日常水稻種植、玉米種植、油菜等傳統農作物種植和外出務工。目前,有比較零星的西紅柿、大蔥、花生種植;有三戶種有小規模的經果林;在村沒外出的主要勞動力的創收方式是協助外村包工頭搞建築工程承包,一部分退伍回家的軍人則以鑽探打水井增加收入。目前全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有28戶、73餘人,全村XX年人均純收入不足1200元。
 
  同時,該村距離市中心區僅6公里,安普二等級公路穿境而過,安順黃果樹機場就位於村東面2公里處,交通便利,地勢平坦,土地通透性好,且能連方成片,適宜規模化發展。
 
  二、xx省安順開發區宋旗鎮幹河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
 
  一是產業結構不明顯。該村沒有主導產業,傳統的農作物沒有市場競爭力,很難形成產業拉動力,原有的農作物種植生產經營水平低,對農民的增收帶動力不強,大多數村民僅僅只把目光盯在自己家中稻田上,與外界交往較少,也不太關心田地以外的事情。
 
  二是人文環境較差,思想受到束縛。像很多貧困的農村一樣,該村基礎教育落後,農民文化素質差,村人口中的文盲、半文盲比例顯高。村兩委發揮作用不到位,部分人員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很多農民對傳統習慣抱殘守缺,長期處於封建宗法式的自然經濟狀態,形成封閉式的循環格局,形成了養牛爲耕田,養豬爲過年,養雞下蛋攢個油鹽錢的典型貧困村。
 
  三是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差。長期以來,該村農業生產沒有擺脫靠天吃飯的格局,如果遇到天災,必然引起減產減收。比如,XX年暴發的特大幹旱,導致夏季水稻種植無法按時插種,同年6,暴發的洪水淹沒了大面積的農作物。
 
  四是羣衆安於現狀,小富既安。該村的農作物種植全部爲一家一戶的家庭作業,主要表現在農民接收新事物能力較弱,觀念落後,重農輕商意識嚴重;小富即安意識較強,缺乏開拓創新精神與市場風險意識。
 
  三、村經濟發展對策及建議。
 
  該村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圍繞“依託扶貧政策,建設美好乾河”這一主題,以“抓農業種植基地示範點建設,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爲載體,結合自身實際提出了“立足於幹河村現有傳統農業,優先發展經濟作物和特色養殖促進基地建設,使本村經濟發展上臺階,依託市場促進經濟作物和特色養殖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不斷助農增收,到2020年實現人均收入5500元。”的發展思路;鑑於該村的發展思路和現實條件,可以從如下幾步着手發展:
 
  一是配強村支兩委班子,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讓想幹事、能幹事的人有平臺。農村脫貧說來說去沒有一個領頭人一切都是紙上談兵,縱觀中國大地上的億元村就是因爲他們的帶頭人的領導決策。像安順開發區宋旗鎮幹河村這樣的貧困村,不僅需要能帶領農民脫貧的領導班子,還需要班子成員眼界開闊,一心爲民,善於化解矛盾糾紛、能統觀全局和有開拓精神。另外,從黨的先進性建設和組織的保障作用出發,積極探索無職黨員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廣泛開展聯村幫扶、聯戶幫助、聯事定責等活動,活動可根據黨員的素質、興趣、專長、年齡等方面加以分類設立諸如:“宣傳政策崗、收集民意崗、監督村風崗、致富幫貧崗、管理村事顧問崗”等崗位引導和服務羣衆發展經濟,推動科學發展,確保村級在運行中認識、領導、責任、管理、監督到位。
 
  二是統一思想,打破其傳統農業思維。村貧困的根在人,人貧困的根在思想,對於一個省級貧困村來說,從一個臺階邁向另一個新的臺階,首先需要從思想上推動村的發展,從思想上高度統一,形成一股繩,這樣才能做到行動的協調一致,更快更準確地達成目標,擺脫貧困;這就需要我們堅持觀念先導,切實重視典型促動、政策引導,轉變村幹部的觀念,不斷地利用理念標準來引導班子成員,不斷地用思想交流方式求共識形成發展的內在動力。實時的開展由上級部門指導的貧困村座談會、討論會、文娛活動等爲村民的思想交流提供平臺,達到求同存異,達成發展共識。
 
  三是在傳統農業上嫁接現代農業。從貧困村自身的資源條件出發,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引入“高投入、高效率、高環保、低成本”模式,就安順開發區宋旗鎮幹河村來說可以利用該村是城郊村的優勢,組織精幹人員成立種植開發合作社,以工業化思維謀劃安順開發區宋旗鎮幹河村農業,圍繞種植做文章,利用該村該村距離市中心區僅6公里,安普二等級公路穿境而過,安順黃果樹機場就位於村東面2公里處,便捷的交通優勢,做到種植與工業互促式發展,打造農產品加工集散基地和蔬菜生產基地。利用農業開發合作社的專業優勢和人員、市場優勢帶領廣大羣衆種糧跟着市場走,啥好賣種啥,啥值錢種啥,並適時的發展畜牧業生產消耗農業生產剩下的下腳料,逐步形成循環經濟。
 
  四是在當前幫扶的基礎上再創新幫扶模式。貧不是給錢就能解決問題的,扶貧不僅要改善當地貧困戶落後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提高貧困戶的素質,增強他們的致富本領,要給他們充分的尊嚴和自信,點燃他們心中的希望之燈。貧困村的大發展的主導力量是黨委、政府,主體是社會主義新農民,社會各界的資金、技術、人才、經驗的支持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動力,只有“三位一體”,形成合力以創新精神,爲經濟發展打造堅強後盾,才能更好的實現貧困村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全面提升貧困村經濟發展的水平。在幫扶措施上,拋棄那種“撒胡椒麪”式的幫扶方式,幫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須從當地實際出發,從制定規劃着手,區分輕重緩急,突出建設重點,着眼長遠,統籌安排幫扶資金,循序漸進。集中力量和資金因地制宜,一個點、一個項目、一個時間段的幫扶。比如:幫扶部門可根據自身情況幫助貧困村建設一個養殖場或者種植小區等形式的經濟實體,不斷壯大貧困村的集體經濟,避免村級集體經濟無實力,發展生產無財力,提供服務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