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職業規劃>

職業理想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設計

職業規劃 閱讀(2.76W)

大學生能否順利就業,關係到國家的 人才 培養規劃、 人才 資源配置和 人才 培養使用方向等方面的問題,同時也是對高等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人才培養質量的一次實際檢驗。因此,加強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開展對畢業生的職業理想教育,幫助學生調整職業生涯規劃,已成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畢業生就業率並使之樂於從業的思想保證和前提條件。

職業理想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設計

一、加強大學生職業理想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1.加強職業理想教育有利於促進大學生職業理想的形成 一個人的職業理想的形成要經歷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抽象到具體、由不穩定到穩定的發展過程。大學生正處於職業理想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他們的自主意識發展迅速,開始擺脫對老師、家長的依賴,獨立地走向社會,他們已經掌握了較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並具有了一定的綜合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推理能力。隨着接觸社會機會的增多和對社會職業的進一步瞭解,大學生開始探索自己的職業前景,並對職業進行價值評價。此時,加強職業理想教育有助於幫助他們正確分析自我、認識職業、瞭解社會,使他們的職業理想逐步系統化、科學化,並開始爲實現職業理想而努力奮鬥。

2.加強職業理想教育有助於幫助大學生科學合理地設計職業生涯 職業理想是一個人進行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設計的動力因素。一個人有了職業理想,纔有了明確的人生奮鬥目標。美國的戴維·坎貝爾說過:目標之所以有用,僅僅是因爲它能幫助我們從現在走向未來。盧梭也說過:選擇職業是人生大事,因爲職業決定了一個人的未來。大學生只有明確了職業理想,纔會爲職業目標的實現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並付諸實施。從這個意義上說,職業理想教育有助於幫助大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設計,有利於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

3.加強職業理想教育能夠幫助大學生順利就業並樂於從業 紛雜的社會職業中,不同的職業理想將引導人們選擇不同的職業,一個合理而恰如其分的職業理想能以巨大的感召力指引人們正確進行職業選擇,喚起人們從業的熱情和勇氣,在成就事業的征途上奮力拼搏。一個人一旦在心中確立了自己的職業理想,就會爲具體的目標去積極地準備,努力奮鬥。由此看來,職業理想教育在大學生就業、從業過程中可以起到積極的導向作用。

二、大學生職業理想教育要貫穿

大學學習的全過程 加強大學生職業理想教育要從大學一年級人手並貫穿大學學習的全過程。一方面這是由大學生職業理想的發展和調整過程決定的。剛進人大學的學生,其職業期望、未來的從業目標還不確定,儘管每個大學生都至少涉及過兩次以上未來職業目標的選擇,包括高中階段選擇文、理科,高中畢業前選擇高等學校及選擇專業等都體現了他們未來的職業理想,但這一階段的職業理想是不完善、不穩定的。在大學學習生活中,隨着知識的增加、能力的增強,他們對自身、對社會、對職業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政治上、思想上、心理上逐漸成熟,能夠把自己的主觀願望、主觀條件同社會現實協調起來,在理性的基礎上形成相對穩定的職業理想。在理性的職業理想的激勵下,其職業生涯規劃也就更合理、更有意義。

另一方面,大學生的職業理想受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影響,因此必然有目的性與層次性之分。這種目的性與層次性是與大學生的道德水準、專業知識技能、體質和心智狀況相關聯的。實踐表明,剛人校的大學生,若按公益觀、公益觀與功利觀兼而有之、功利觀、利己觀的四個層次來劃分,一般是兩頭大中間小的狀態。隨着學校教育和指導力度的加大,以及大學生自我教育程度的提高,他們的思想觀念中的這四種狀態會發生向上變化的趨勢,職業理想的層次也隨之而變。所以對大學生的職業理想教育,需要結合入學教育、專業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並立足於早抓、早進行。

三、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設計目標

要講求實用性

職業生涯設計目標是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核心,也是實現職業理想的起點。對於大學生個人來說,它不是一步完成的,它大體包括:求學期間職業理想的萌動與職業的認知,職業目標的初步確立,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培訓,畢業時職業信息的收集、篩選和運用,就業協議的簽訂,從業後職業的選定以及職業流動和崗位遷移等。學校幫助學生調整職業生涯目標的工作只是奠基性的,但這種奠基性工作卻可以幫助大學生順利就業,實現人生理想,甚至有益於一生,所以要講求實用性。

第一,指導與幫助大學生完成學制規定的學習任務,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使大學生自身素質、能力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具備高級專門人才的基本條件。具體包括:樹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在規定的修業年限內學完規定的課程,成績合格或修滿相應的學分,掌握各學制系列要求的較高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健康的體質,健全的心智以及適應環境變化、動手創造的能力。

第二,幫助大學生調整謀生、擇業、創業的期望值。有關調查表明,絕大多數大學生,其謀生、擇業、創業的期望值大都有理想化的色彩,求全求美,求高求大,過高估計自己。大學教育者應幫助大學生,充分考慮大學生的個性、能力、知識結構、心智、體質及興趣、特長、習慣等方面的素質因素,針對一些畢業生盲目追求到大城市、條件好、待遇高的地區或行業就業的趨向,學校應明確教育學生懂得理想職業的選擇是相對的,應運用往屆畢業生的 求職 實踐經驗說明國家需要、艱苦環境對個人成長、成才、實現自身價值具有促進作用,激勵大學生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

第三,幫助大學生認識職業理想與理想職業的辯證關係和滿足國家需求與適應市場選擇的辯證統一關係,瞭解國家的勞動力資源配置及大學生就業政策、國家的人才培養和人才使用政策等。要立足於幫助大學生樹立義利兼顧的大局意識,轉變陳舊觀念,增強成才、立業的緊迫感,競爭意識和挑戰精神。

高等學校大學生的職業理想與職業生涯規劃設計與學校的德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相輔相成、功能互補的,只是在教育內容和側重點上有所不同。廣大教育工作者要從學校的培養目標和大學生的實際出發,注重普遍教育和個別指導相結合,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確立合理的職業生涯目標,從而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並順利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