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觀後感>

去畫展的觀後感6篇

觀後感 閱讀(6.13K)

一般大家欣賞完一場影片後,一定有很多感慨,可以編寫一篇觀後感,觀後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下面是寫文檔範文小編爲您分享的去畫展的觀後感6篇,感謝您的參閱。

去畫展的觀後感6篇

去畫展的觀後感篇1

這天我們去參觀了一個特殊的畫展,這個畫展的主題就是“童心有愛,七彩夢想”。年少的我們,心中充滿了稚嫩的夢想。我懷揣着這樣的情緒,走進了位於科技宮四樓的畫展展廳。

一進展廳,我便看見了琳琅滿目的繪畫作品:素描、水彩畫、兒童畫、沙畫、國畫,應有盡有,還有別具風格的手工製品。一件件美麗而精緻的手工作品吸引了我的眼球,但更令我歎爲觀止的就是一副夏日荷花圖,這就是一幅國畫。這幅畫畫的十分逼真:亭亭玉立的荷花優雅的站在池塘中央,淡粉色的花瓣將檸檬黃的花蕊輕柔的包住,十分美麗。左側一朵荷花含苞待放,宛如羞澀的小姑娘。荷花下方,幾片嫩綠的小荷葉剛剛長成,兩側的墨色的荷葉更襯托出小荷葉的生機勃勃。一隻如畫龍點睛般的蜻蜓停在盛放的荷花旁,彷彿被荷花淡雅的香氣迷住了,久久不願離開。池塘中,幾條頑皮的小魚在荷葉下嬉戲,十分生動可愛。看到這幅畫,我便想起了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一句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我覺的,這幅畫的作者想告訴我們的和楊萬里一樣:我們必須要做一個就像是荷花一樣的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這次畫展,我不僅僅體會到了大千世界的美麗,還明白了做人的道理。這次畫展,我真的是受益匪淺!

去畫展的觀後感篇2

10月1日下午,我懷着激動的心情到鹽城會展中心參觀中國水墨畫展。來到會展中心,我透過玻璃門,遠遠看到展廳裏陳列着許多畫,我恨不得插上雙翅立刻飛到畫前。

進了展廳,一幅幅水墨畫陳列在我眼前。其中我最喜歡“八仙圖”。你看,那八位神仙個個栩栩如生,他們正坐在樹蔭下休息,互相談論着自己過海的經過呢!瞧,何仙姑正手舉蓮葉望着地上奇形怪狀的石頭,其他的神仙都在悠閒地吃着水果。

我還非常喜歡“錦繡天堂”這幅畫。這幅畫以小橋、流水、人家這些景物,生動地描繪了祖國的大好河山。遠看,連綿起伏的山峯在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松樹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青翠;近看,一戶戶人家在青山的掩映下,時隱時現。正如詩人王安石的詩句“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所說得一樣。我想,能生活在這種地方,一定很幸福吧。

一幅梅花圖引入我的眼簾,圖上一朵朵怒放的梅花爭奇鬥豔。梅花能在寒冬開放,不愧爲“歲寒三友”之一啊!我想,也許作者正是佩服梅花這種不怕苦的精神,才畫梅花的吧!

媽媽正聚精會神地欣賞一幅畫。我想,究竟是什麼畫奪走媽媽的眼球?走上前一看,原來是“仕女騎馬圖”。圖上的仕女都坐在馬背上,絲毫不害怕,顯得雄姿英發。

在參觀的過程中,水墨畫專家們還向我們介紹了中國畫的各種畫法。有中外結合法、古代畫法等,我們都第一次聽說。

畫展結束了,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展館回家了,這次活動真難忘!

去畫展的觀後感篇3

在學校的安排下,我們參觀了陳嘉庚畫展。參觀之後我對陳嘉庚先生有了更深的瞭解,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陳嘉庚先生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教育家、華僑領袖、華僑實業家。他畢生致力於興辦教育事業。他認爲“教育爲立國之本,興學乃國民天職”。20歲時,就在家鄉出資建惕齋學塾。1913年,創辦集美國小,其後增辦、擴充成爲包括國小、中學、師範、商業、水產、航海、農林等校、科、部以及幼兒園、醫院、科學館、圖書館的集美學校。併成立教育推广部,前後資助福建省20餘縣、市70多所中國小的辦學經費。

陳嘉庚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氣節,是一位赤誠的愛國者。終其一生,全力支援祖國的革命、抗戰及復興活動。在新加坡參加中國同盟會,募集鉅款贊助孫中山革命運動;抗日戰爭開始,又在新加坡召開僑民大會,籌款支援祖國;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組織“新加坡抗敵動員總會”,動員華僑從各方面積極抗敵;抗日戰爭勝利後,陳嘉庚積極投身反蔣反美的民主運動,支持解放戰爭。

瞭解陳嘉庚先生的經歷後,我的心中充滿了崇拜的感情。崇拜他不是因爲他的富有,也不是因爲他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社會活動等多方面的輝煌成就,而是因爲他的精神。誠信果毅、疾惡好善、愛國愛鄉都是我所需要認真學習的。

作爲一名廈門人,我因陳嘉庚先生而驕傲,我會把嘉庚精神講在口中,握在手中,銘記於心,讓嘉庚精神得到發揚。

去畫展的觀後感篇4

昨天一朋友相邀,我去文園看畫展。

畫家叫陶祥林,他的畫曾上了中央電視臺的一個節目展播。

我看他畫的是國畫,有山水、風景、字畫之類的。

我緊盯着看,同事櫻花笑着說只能遠看,近看就沒味了。

呵呵,近看、細看、遠看都是梅花呀。

美的畫兒與人分享,我以爲就是如入佳境了。

在會上,有一老同志說:“陶老師堅持不懈地愛好畫。用心畫了幾十年,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能畫好畫。我覺得他的畫中有詩情畫意、且形神兼備,是非常富有意韻的。當然今後作畫還得力求創新,還得把畫展規模變大點、更專業點。”

另一老同志說;"今天我們在坐的老年人多一些,似乎叫老年書畫協會的活動。但我們也可以改一個名字,叫返老還童書畫組,或者叫還童書畫組。讓童心永駐……”

這個老同志芳心逸然,我也樂了。

走進文園,感受文人的氣息。我也見識了一些華容文化界的精英。他們或在書畫上有所作爲、或在寫作上有大作、或在文藝上有造詣,總之是有愛好,並堅持練下去了。一切都有可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吧。

會後,張老師送了三本書我,另送了三本書給櫻花。精神食糧呀,受益無窮了!

中午回學校小睡了一會兒,一天一天地真快!

去年暑假參加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作家與語文同行的活動。收穫了一本《倪萍畫日子》。當時很詫異,倪萍怎麼可以畫得這麼有滋有味?後來看她的《姥姥語錄》等書,才發現她生活中常看史鐵生、季羨林、莫言等大師的書、常看名人的畫展,可見藝術是相通的,能夠優化人的許多才能。

我以後也要儘可能地拓展我的愛好,讓思維變開闊,讓夢想紛飛,慢慢來,應該是可以的吧!

去畫展的觀後感篇5

今天又去了市裏看了薩爾瓦多·達利的畫展——《達利的派對》

上個星期只大概了一遍,從中留有許多的疑問,回來之後又查了資料與問了相關的朋友,對其中一些問題有了一些答案。從中得到的知識與感悟還是增加了許多。真有種看不夠的感覺啊。

整場的作品主要由版畫與雕塑組成。

首先,解決上次第一個問題,“這些都是他的畫嗎,是什麼畫,是版畫嗎?“

上次還在懷疑是不是原畫複製呢。這裏給大家解說一下,原畫複製的現象。

如果,藝術家自己製作的版畫,通過製版與創作做出的版畫,這種方式的都是有非常高的價值的作品。還有一種就是版畫工人通過藝術家的授權把藝術家的作品複製做成版畫,這個在收藏上來講就比較廉價,但是也是授權收藏。

而美術館這次的這些牆上的作品,都是達利的原創版畫作品

在每個作品下面都有鉛筆簽名與一串數字

在那個水彩版畫系列裏,我們看到每幅畫下面都有一個簽名和一個數字。

簽名是他的個人簽名(大概是名字吧,我沒看出來,)

41/100

這個數字的意思,在上版畫課的時候我給孩子們講過,意思就是這幅畫一共製作了100幅,這個是其中第41幅。

所以,我們在以後去看展的時候,要是看見了這樣的數字,那就是這個版畫的印製數量與順序

那麼,我們會想去看展,要做那些準備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這個畫家,或者你可以簡單的瞭解,簡單到知道他是哪個時期的人,哪國的人,他都有哪些著名的作品?這些已經可以了!或者,我們只是很隨意的去看展,根本沒顧忌看他到底是怎麼樣的人,那麼也可以,不必給自己很大壓力,我們到底有沒有看懂,因爲美術館對於孩子來說當然沒有科技館或者自然博物館等等有吸引力了,因爲美術館裏的東西對於孩子來互動太少。

在介紹畫家的作品時我想與孩子的作品一起比較,一起講,因爲畫家我們不瞭解,但是孩子我們瞭解。是的,或許我們的孩子長大了也成爲了畫家,那麼這些人小時候有怎麼樣的童年經歷,讓他們那麼相似。

本以爲去看展,會看見我平時在網絡上,或者某些雜誌或者書上看到的那麼著名的作品,然而常見的一個也沒有。

開始有點失落,可最後發現收穫太大了。

作爲一個美術老師來說我覺得我收穫很大,因爲我看到了達利的日常狀態,他的這些畫就像孩子平時畫的自由繪畫,這是主題都是他在意的事情,他日常的內心是如何,因爲我看到了這些才理解了他的那麼些典型的著作是如何創作出來的,這是畫家的心路歷程,而這些正是我研究的課題

很多時候正是因爲看到了孩子的自由繪畫作品,知道孩子們關注的是什麼,所以纔對他們有所瞭解,在引導孩子們進行藝術活動時,才能激發孩子的創造力,讓他們畫的更好,更好的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關注點,所以就像達利,他的畫裏總有自己的繪畫主角符號,他畫大龍蝦,細長腿的大象,嘴脣,撐杆,軟軟的時鐘。那麼看看咱們的小朋友,他們是不是畫畫的時候總是愛畫如“愛心”“小公主”“鑽石”“貓咪”“電車線”“地鐵線”“公交車”等等

那麼這就是屬於孩子們的繪畫符號,他們那麼喜歡畫,所以我們是不是不必焦慮了,不必擔心他總是畫這個不畫那些呢,畫吧,讓他們把一個主題研究的更透徹一些吧,不要打擾了他們的專注研究某個主題的潛力。

達利太瘋狂了,在哪個沒電腦沒ps的年代,把藝術當玩,就哪個鬍子都玩出那麼多的花樣,擺拍了那麼多造型讓別人給他拍照。這樣的神人的作品當然瘋狂了,當然他不是無法無天的胡亂想象。要求自己的畫技法畫到文藝復興時期的水平,創作思路卻超越現實,甚至是批判諷刺這個世界,也是他想達到的境界吧。

20世界偉大的藝術家之一,如何在回到19世界,我們沒有辦法看到他的作品,而如果你想去看他的畫展得去趟西班牙,現在他就來到了家門口,去看看吧,從開車去到看完回來,很快只需要三個小時,我們需要帶着孩子去開開眼界。

去畫展的觀後感篇6

我自幼愛畫,對各畫種均有所瞭解,特別是對中國山水畫情有獨鍾。前段時間,有緣偶遇一幅作品:悠悠流雲,飄逸間含着深沉:巍巍峯巒,蒼茫裏藏着秀潤;流泉飛瀑,如聞其聲;村落叢林,掩映成趣。細品之,筆觸老辣,水墨酣暢,氣象恢宏,真是令我心生嚮往,並牢牢記住了這位叫“來支鋼”的畫家。

得知來先生將在深圳舉辦畫展,我立刻從西安前往深圳美術館觀看《來支鋼水墨藝術大展》。一幅幅水墨山水畫把展廳變成了一個黑白兩色的純淨世界,瞬間讓人體會了莊子所說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仔細欣賞這些作品,或懸崖古鬆蒼莽,或山村野徑閒適,或古鎮純樸風韻。那羣峯競秀之磅礴令人激動,那雲疊霧障之悠遠引你遐想,即便是一棵枝丫橫陳的古樹也顯非凡韻致。雖是中國水墨畫,自然景物的立體感、質量感和空間感都處理得很完美,畫家的非凡功力——造型使我歎服。

走出前廳,轉入中廳,迎面牆上一幅《峽道》、側面一幅《藝道》將我震撼。徜徉在巨型山水長卷前,感受雲海翻涌,山水撲面,和鳴聲聲。又有村落梨花,人間生靈。畫家筆下的山水奇觀多麼像一首雄渾激越的交響曲,起伏跌宕,讓人沉醉其間。彷彿在旅途中,置身於美麗的大自然,正應了古人評畫的那句“畫中境界可居可遊”!我想這應是畫家來支鋼的第二個非凡本領——造境。

有型有境的畫我亦見過不少,但打動人的卻不多,我覺得來支鋼的畫真正動人的地方是“有情”。情是什麼?情是大山大水的表情,是畫家筆下的山水之境,彷彿山水也是有喜怒哀樂的。如他的作品《崛起》,那是一種吶喊,一種激情;而《涓涓涌泉》中,則是一種欣慰與歡暢。這種蘊含在水墨間的情感,纔是作品真正的靈魂。我覺得這是一個畫家最難達到的高度——造情。

來支鋼作品的最重要的技法是積墨,這是中國傳統技法,上可追溯到北宋郭熙,後有清初的`龔賢,繼而黃賓虹發掘了這一技法,李可染又將其推動發展。來支鋼是李可染大師的第二代傳人,既從師長處傳承技法吸取養分,又有個人心得加以創新,其積墨通透靈氣,毫無板結之象,可以說對積墨技法的掌握和運用已達爐火純青的地步。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來支鋼先生12歲開始學習畫畫,日復一日,從師練習。他每一幅作品背後都有着我們無法想象的辛苦,我們所看到的《藝道》耗時八月餘才完成,一絲一縷,一點一畫,墨幹了又積,幾十遍後才終於成就這雷霆萬鈞之力,排山倒海之勢。細賞作品,可覺其力透紙背,千筆萬筆,筆筆無敷衍懈怠,無絲毫輕浮油滑。想起來支鋼先生在不同場合講過的一句話:“作積墨來不得半點偷懶,人家出遊,我在畫畫;人家吃飯,我在畫畫;人家睡覺,我還在畫畫;我就是在夢裏,還在想着明天的畫該怎麼畫。”天道酬勤,來支鋼終於成就了今天的自己,成爲繼承與發揚中國水墨藝術文化的新一代畫家。

人如其畫,畫如其人。我忽然感悟到,他的積墨初看是一種功夫,其實是一種鍥而不捨、追求卓越的精神,也正是這種精神才成就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