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發言稿>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動員會發言稿

發言稿 閱讀(2.1W)

各位領導、同志們: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動員會發言稿

我鄉始終把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當做一項固本強基的政治任務,先行一步,積極探索,取得初步成效。現將工作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我鄉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幾種模式

我鄉根據自身實際,參考、借鑑外地的經驗做法,總結了我鄉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七種模式,加以推廣、落實。

一是規範集體機動地發包增收。對土地承包價格過低的,經村支“兩委”和村民代表會議研究,與承包戶協商,適當提高土地承包價格,由原承包戶繼續承包經營;對雙方協商,達不成一致意見的,依法收回,重新發包。如馬劉莊村對33畝集體機動以招標方式重新發包,土地承包價格由原來每年每畝320提高到755元,村集體每年增加收入40000元。全鄉34個村中28個村有集體機動地3169畝,平均畝增200元,增加集體收入近70萬元。

二是“四旁”植樹增收。利用溝旁、路旁、渠旁、宅旁空閒地植樹造林,增加集體收入。陳辛莊村道路溝渠兩旁種植柳樹、楊樹5000餘棵,每年收入5萬多元。最近,又在新清臨乾渠兩側種植樹木4000餘棵,樹木成材後,所得收入50%歸土地承包戶所有,40%歸村集體所有,10%用於管護樹木人員的獎勵,保證了成活率。後閆村田間路、渠邊所有樹木歸集體所有,集體統一種植管理,成材後集體出售,每年增收8萬元以上。各村發展“四旁”植樹,全鄉村集體年增收100多萬元。

三是利用坑塘發包、磚瓦廠復耕、廢棄地整理增收。江莊村西南有一塊廢棄地,主要是坑塘、垃圾場、還有18座墳墓。村“兩委”召開黨員和村民代表會議,決定對此地進行平整,承包給羣衆作爲林地使用。平整土地21.45畝,北邊3畝修建了村民休閒健身廣場,其餘18.45畝土地通過公開招標方式進行發包,由兩戶村民中標,並與村委會簽定了承包協議,除去平整土地費用,村集體增加收入94萬元。老軍營村村西集體坑塘30餘畝,每畝500元出租給村民發展蓮藕種植,每年村集體增加收入15000元。僅此一項全鄉增加村集體收入50多萬元。

四是盤活集體資產增收。前閆村有集體老房子6間,出租給羣衆用於經營小賣部,村集體收取租金8000元,增加了收入。陳辛莊村集體有灌溉設備5臺套,由集體統一安排,爲全村提供農田灌溉服務。每年平均灌溉3次,平均每畝次15元左右,既節省了農民的灌溉費用和時間,村集體每年增加收入2萬餘元。據統計全鄉34個村年增收30多萬元。

五是引進農業項目增收。江莊村2015年引進縣曉帆糧棉種植專業合作社進行農業規模種植,村“兩委”協調,以每畝1200元的價格成功流轉土地800畝,經村組織召開全體幹部、黨員、村民代表大會研究,結合流轉甲乙雙方,村成立“土地流轉管理委員會”,有流轉甲方每年每畝出資30元,用於協調用水、用電、交通等事宜,村集體每年可增收20000元。前閆村引進山西國丹辣椒食品有限公司進行辣椒種植,成功留轉土地200畝,村“兩委”爲企業搞好交通、水電、提供勞動力等方面的服務,企業爲村集體提供每畝50元的流轉費,村集體增加收入1萬元。

六是創辦實體或“三產”增收。黎博寨村集貿市場成立多年,未進行管理,村集體年支出衛生費一項2萬多元,年初經村支“兩委”研究和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村委會成立了集市管理委員會,爲經營者搞好衛生、維持市場秩序等方面的服務。對經營門店、經營攤點進行評估,每年收取100--300元的管理費,除去管理人員工資,每年集體增加收入5萬元。大營村利用集體土地70畝,建集體果園一處,現已各村優質蘋果、智利血桃、山楂、核桃等,樹下種植土豆,發展林下經濟,逐步發展成爲種植採摘、休閒觀光農業示範園,每年增加集體收入8萬元。

七是興辦集體合作組織增收。李樓村近年來發展設施蔬菜大棚140多個,村“兩委”成立了廣銀蔬菜合作社,負責種植戶的技術指導和蔬菜銷售服務,收取蔬菜成交價格2%的服務費,集體年收入3萬。引進移聯網信集團合作的電商項目,通過移動網信集團銷售渠道把村民的農副產品銷售出去,中間的差價作爲集體收入。

二、採取有力措施,確保工作紮實開展

一是參觀學習,解放思想。在深入學習省市縣關於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有關文件精神的基礎上,鄉黨委於今年2月份,組織鄉領導班子成員和村支書、致富帶頭人,到衡水市饒陽縣參觀學習。參觀結束後,我們隨即在召開座談會,大家踊躍發言,開闊眼界,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增強了信心。

二是摸清底數,制定規劃。今年春節後,我鄉開展了各村“三資”(資產、資源、資金)情況調查摸底,掌握了各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基礎和有利條件。在此基礎上,鄉黨委多次召開會議,經過反覆研究制定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三年規劃,明確了任務目標和保障措施。決心到2016年底,消除4個村集體經濟“空白村”;力爭通過三年努力,現有年收入5萬元以下的(24個)村,每年增收50%,到2018年達到10萬元以上;現有年收入5--10萬元以上的(3個)村每年增收30%,到2018年達到15--20萬元;現有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現有3個)村,到2018年收入達到40萬元以上。鄉黨委積極動員各村按照鄉制定的七種模式,結合村情,確定增收渠道,並制定具體的三年發展規劃。

三是強化督導,嚴格獎懲。鄉領導班子成員分8個片,全鄉34個村,每片重點抓好1--2個示範村,抓好1--2個難點村。全鄉確定了10個示範村,全力培樹,打造典型,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對於難點村,多方出主意,想辦法,一村一策,確定增收門路,確保當年有收入。加強督導檢查,實行一週一調度,半月一排名,每月總結分析,每季度現場觀摩,半年進行初評,年終總評。對進度緩慢,工作不力的,通報批評,責令改進;對重視程度高,行動迅速,成效顯著的,予以表揚,並及時推廣先進經驗。根據省有關文件精神,將村幹部報酬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掛鉤,村“兩委”主要負責人可按不高於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年增長額的10%給予獎勵,由村集體收入列支。成績突出的鄉黨委要給予重獎,年終優先評獎評優。

四是加強監督,規範開支。加強對村集體資產、資源、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避免決策和財務開支的隨意性。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規範和完善民主決策的內容、形式和程序,保障黨員羣衆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建立健全村代會和村務監督委員會,加強對集體財務收支情況的監管,確保每一分集體收入都用在刀刃上。完善“村財鄉管”制度,規範代管手續。

三、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給鄉村帶來的變化

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增強了村級組織保障運轉能力,提高了爲羣衆服務的水平,增強了黨組織的戰鬥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是解決了村級組織“沒錢辦事”的問題。原來村集體想爲羣衆辦事,但苦於沒有收入,不能辦事。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後,該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江莊村通過土地整理,一次性收入90多萬元,村集體興建了休閒廣場,硬化街道,安裝了路燈,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得到了羣衆的好評。

二是村幹部有底氣了,說話靈了。原來,一些村沒有收入,辦不成事,羣衆有怨氣,說村幹部沒能力,不幹事。俗話說:手裏沒把米,叫雞都靈。現在村集體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村黨組織辦事更有底氣,村幹部說話管用了,農村幹部幹事的勁頭更足了,村組幹部的報酬和工作經費保證了,村兩委開會有人來,佈置工作有人做,平時工作有人管,形成了有錢辦事、有人辦事的工作機制,確保了村級組織的正常運轉。前閆村和後閆村去年爲引來的企業分別流轉土地200畝和150畝,喇叭一喊,召開了一個羣衆會,羣衆積極響應,僅三天時間就簽定了土地流轉協議,完成了任務。

三是優化爲民服務,促進了發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一些模式緊緊容於服務之中,相與促進,相得益彰。如一些蔬菜種植村,村“兩委”集中力量搞好蔬菜種植管理、銷售等方面的服務,一些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的村,搞好農作物從種到收全程服務,促進了經濟發展,增加了集體收入,也解除了羣衆的後顧之憂。

在探索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方面,我們認爲,要想把這項工作抓好做實,必須依靠縣、鄉、村三級聯動,齊抓共管,才能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的良性發展;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找準找好路子;必須用好收益,發揮作用。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努力,借這次會議的東風,在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上,更加有爲,讓廣大村民真正享受發展成果,提高村級組織的公信力,進一步密切黨羣幹羣關係。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