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發言稿>

2020年民政工作要點

發言稿 閱讀(2.92W)

2020年民政工作要點

2020年民政工作要點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衝刺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十四五"規劃謀定之年。2020年全市民政工作,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引,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省委十四屆六次全會和市委八屆八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第十四次全國民政會議、全省民政會議部署要求,圍繞落實市委"一四六十"工作體系、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以打造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市爲目標,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羣體、聚焦羣衆關切,深化改革創新,推進民政"法治化、數字化、標準化"建設,着力構建"城鄉社區治理、社會救助幫扶、養老服務發展、慈善福利保障、專項社會服務"五大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體系,全面提升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水平,使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主要指標是:新建幸福鄰里中心50家,實現幸福鄰里中心鄉鎮街道層面服務全覆蓋;
新建35個左右第三批省級農村引領型社區;
在全市重點培育15家品牌社會組織和15名社會組織領軍人物,社會組織等級評估累計參評率達到60%以上。全市最低生活保障年標準達到10000元以上,高質量完成階段性低保專項治理工作。鄉鎮(街道)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全市實施500戶生活困難老人家庭適老化改造,護理型牀位佔機構牀位的54%以上;
1/3養老機構實現60張牀位配備1名社會工作者。啓動市兒童福利院建設,新建100家村(社區)級示範型"兒童之家",市、縣兩級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實現全覆蓋。全市建有骨灰堂的鄉鎮(街道)比例達70%,全市節地生態安葬率達到70%。

一、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1.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爲一項長期政治任務,持續推進全面系統學、及時跟進學、深入思考學和聯繫實際學,深刻把握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緊密結合新時代新實踐新要求,進一步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和上級民政部門對民政工作的決策部署,深化民政事業改革創新。

2.始終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踐行"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民政系統"孺子牛"精神,將"民政爲民、民政愛民"理念貫徹工作全過程。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持續深化民政"三服務"活動,推動黨員幹部下沉服務基層一線,全面摸清我市民政服務對象基本情況,切實解決問題需求。圍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工各項任務,在做好民政窗口單位、服務機構、保障對象的服務管理中體現民政擔當。配合抓好市委巡察"回頭看"工作,全面抓好巡察反饋意見整改。

3.全面提升黨建工作水平。把黨的領導體現到民政工作的各領域和全過程,推動"五雙"黨建機關示範單位創建,促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濃厚黨建氛圍,建好黨建文化長廊等場所設施,推出1-2個有影響力的黨建品牌。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導向,鍛造堅強有力的機關基層黨組織,抓好支部"三會一課"制度落實,組織支部工作亮曬比拼,抓好黨員培養與發展。抓好"紅色聯盟"結對共建活動。

4.深化清廉民政建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制定《建設清廉民政創建模範機關實施意見》,梳理民政廉政風險點,細化"一崗雙責",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管好用好睏難羣衆救助資金、養老服務資金、福彩公益金、移民專項資金等各類資金。從嚴從緊加強幹部管理監督,抓好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考覈考勤、因私出國(境)、述職述廉、離任審計等制度的落實。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和黨務公開工作,開展季度分析彙報。

二、構建陣地堅實、活力充沛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

5.深化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推進第三批省級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建設。加強幸福鄰里中心對養老和兒童等基層資源的整合,實現一個平臺、統一建設、統一運營。出臺幸福鄰里中心星級評定規則,修訂考覈細則和運營標準。完善社區服務中心功能,推動建立"一廳一崗一窗"服務模式,協同推進70個以上農村社區服務中心新建和改建提升。推動落實專職社區工作者"三崗十八級"薪酬保障制度,探索農村社區工作者隊伍專職化工作。深化鞏固基層"七多"問題清理整頓成效,持續深化無證明村(社區)創建,建立規範與准入機制。持續深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不斷鞏固基層政權。指導做好行政村規模調整及新村融合發展工作,配合組織部門做好換屆選舉工作。修訂落實城鄉社區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和社區公約,進一步完善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機制。

6.推進社會組織能力建設和品牌提升。強化黨建引領,創建社會組織黨羣服務中心示範點,實現"一引領、雙孵化"格局。推動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實體化運作,舉辦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專題研修班。推出社會組織服務基層治理清單,積極引導社會組織有序參與基層治理。開展品牌組織和品牌項目認定工作,評選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優秀代表和典型案例。建立健全社會組織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出臺行業協會商會祕書長任職管理辦法,建立行業協會商會祕書長專職化制度和年度輪訓機制。積極防範化解社會組織管理風險隱患,嚴格登記管理,落實約談、年檢、通報、信用管理、行政處罰等日常監管措施,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

7.加快社會工作和志願服務發展。進一步完善社會工作人才階梯形培育機制,組織開展持證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全市新增持證社工人數達到1000人以上,每萬人擁有持證社工數達到18人以上;
新增南太湖社工領軍人才60人以上。加強社會工作者規範化標準化管理,研發數字化服務管理平臺。謀劃推進重點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培育,探索在鄉鎮(街道)設立社會工作站。依法履行志願服務行政管理職責,啓動百家優秀社工機構攜手百個志願服務組織聯動計劃,推進我市社會組織與志願組織的聯動發展。

三、構建精準高效、救扶一體的社會救助幫扶體系

8.健全社會救助政策制度體系。開展困難對象大走訪大調查,出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新時代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的配套政策。進一步發揮各級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全面梳理完善現有相關政策,編制我市救助幫扶政策"一本通",推進各部門救助資源共享、救助信息互聯、救助事項聯辦機制。統籌推進各項基本救助,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的梯度救助制度體系,確保困難對象應救盡救。

9.完善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機制。改革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調整機制,將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原來按最低工資標準的40%-50%之間確定調整爲按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的25%-35%之間確定。每年以統計部門發佈數據爲準,及時做好低保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提標工作。完善一事一議工作機制,切實解決社會救助特殊個案和共性問題。加強特困人員救助服務管理,做好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積極引入第三方參與,全面簽訂委託照料服務協議。部署開展"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推進"互聯網+救助尋親",切實維護流浪乞討人員合法權益。

10.加強社會救助監督管理和社會參與。全方位開展社會救助監督,全覆蓋多層次開展政策業務培訓,提高基層經辦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進一步推進社會力量參與,積極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在社會救助領域橫向縱深發展,實現入戶調查購買服務常態化。延伸基層服務功能,確保村(社區)有專人協助做好社會救助工作,提高主動發現、應急處置和快速救助能力。加快建立困難羣衆探訪制度,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保家庭、低保邊緣戶等每個社會救助家庭至少有1名黨員幹部結對幫扶,每季度至少上門探訪一次。

四、構建供給充分、均衡持續的養老服務發展體系

11.深化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的養老服務改革。推進第四批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推動每個區縣至少打造一個養老服務綜合體。推進"1+5"國家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基地和示範鄉鎮(街道)建設,啓動湖州市智慧養老服務綜合平臺建設。推進長三角養老一體化試點建設,打造幸福養老示範區。出臺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政策文件,提高養老服務領域有關補貼標準,完善養老服務體制機制。新建機構牀位數2000張,每千名老人機構養老牀位數達42張。突出公辦養老機構兜底保障屬性,重點爲經濟困難失能失智老年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無償或低收費託養服務。推動市、縣級公辦養老機構設立失智症照護專區。擴大助餐配送餐服務覆蓋面,探索形成長效機制。啓動全市8個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全面執行國家標準《養老機構基本服務安全規範》,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實現全覆蓋。

12.加快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探索推進康養體系建設,加快康復與養老的互相融合、共同發展。不斷健全分層分類培訓工作體系,培樹養老護理員實訓基地,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護理員培訓,養老護理員培訓率實現100%。依託養老服務業協會開展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培訓。舉辦第五屆養老護理員技能大賽和第二屆養老服務機構管理人員培訓。開展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督導培訓。將護理員培訓納入人社部門職業技能提升培訓體系,同步開展家庭照護者培訓,全年培訓護理員4100人次、家庭照護者6000名以上。把康復訓練指導作爲培訓重要內容,爲養老服務康養結合、高質量發展儲備人才。

五、構建普惠共享、協調多元的慈善福利保障體系

13.建強兒童福利機構隊伍。整合幸福鄰里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學校、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文化禮堂等場所資源建設"兒童之家",構建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最後一公里"關愛服務體系。探索開發集兒童信息、人才隊伍、志願服務、津貼發放於一體的兒童福利信息化大數據管理平臺。依託現有6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整合兒童福利機構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資源,開展臨時監護、入戶探訪、立檔建卡和權益保護等服務。選優配強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開展業務培訓。

14.系統開展關愛幫扶服務。開展孤困和留守兒童系列關愛行動,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深入城鄉社區、學校和家庭,開展教育娛樂、心理疏導、權益保護等關愛服務。實施"添翼計劃"和"明天計劃"項目,爲社會困難家庭的殘疾兒童提供養、治、教、康服務,爲機構殘疾兒童和社會散居孤兒實施搶救性手術康復項目。開展扶殘助殘系列援助行動,爲殘疾職工提供康復訓練指導等服務。深化"校企合作"項目,成立"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推廣"訂單式人才培養"新模式,挖掘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崗位,開展殘疾職工職業技能培訓,提升殘疾職工就業層次。

15.加快現代慈善事業發展。加快發展"互聯網+慈善",探索區塊鏈理念、信用體系在慈善領域的應用。深化"陽光慈善",加快慈善法治化、現代化進程,着力規範互聯網募捐。深化長三角慈善一體化發展。培育發展特色明顯、功能完善、運行專業的慈善基地,對現有6家慈善基地實施"1234"提升計劃。繼續主辦慈善嘉年華活動。積極引導社會慈善力量、社工機構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加強慈善骨幹人才培養,提高慈善募捐、慈善服務能力。貫徹落實彩票政策法規,提高銷售管理標準化、信息化、精細化水平,做好"金山·銀山"專題彩票上市發行工作。

六、構建優質規範、智能便捷的專項社會服務體系

16.優化社會事務。高標準推進殯葬改革,完善殯葬公共服務設施體系,規範殯葬服務機構管理,推廣普及節地生態葬式葬法,加快骨灰堂、樹葬等節地生態安葬設施建設,健全骨灰去向跟蹤機制,加大"三沿五區"墳墓整治力度,多舉措推動喪葬禮俗改革。深化逝者身後"一件事"、結婚生育戶"一件事"改革,進一步完善功能、拓展場景、提升效能。深化"互聯網+婚姻服務",推進省內跨區域辦理婚姻登記工作。完成市涉外婚姻登記窗口、吳興區婚姻登記中心3a級標準場地創建。推進婚俗改革,引導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婚姻家庭輔導工作,探索開展婚前教育培訓,豐富結婚登記頒證形式,推動和諧婚姻家庭構建。

17.規範區劃地名專項管理。編纂出版《湖州市首批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圖冊》,發佈《湖州市第二批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打造地名文化特色村和"地名文化街區",編纂出版鄉村地名故事系列叢書和《閭里記——吳興區社區地名述源》。完成《湖州市地名志》樣稿。編纂出版《湖州市地圖》(第三版)等工具書。繼續推進農村地名命名設標三年行動計劃。與相關部門協作開展地名地址庫數據歸集和行政區劃界線落圖工作。完善《國家地名信息庫》相關信息,修正二普數據。深入開展平安邊界創建工作,做好省級界線蘇浙線(蘇州湖州段)、縣級界線德安線聯檢工作。完善中心城市街道設置方案,積極穩妥做好區縣行政區劃調整工作。

18.推進水庫移民融入發展。完善水庫移民安置、後期扶持和資金管理等相關細則,探索突破物業經濟受益於民的"最後一公里"問題,持續提高全市移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加強水庫移民監督管理,對已完成結報移民項目資金的檢查審計實現全覆蓋。優化水庫移民後期扶持項目安排,優先選擇物業資產、飛地抱團等生產開發類項目,助推移民村消薄、促進移民增收。強化後扶項目計劃管理和統籌指導,引入第三方監管,提高績效。積極促進移民創業就業,提高移民收入水平。繼續推進"入千訪萬"活動,掌握移民動態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維護安全穩定。

七、全面增強民政事業發展的支撐保障

19.科學編制民政事業發展規劃。出臺《中共湖州市委湖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示範引領推進新時代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高質量召開全市民政會議。科學編制全市民政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和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民政事業發展的總體思路、目標要求、政策舉措和重點項目等,細化分解湖州打造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市的三年行動(2020-2022)計劃任務。加強溝通銜接、上下聯動,爭取將民政規劃重點內容納入全市總體規劃。

20.全面補強基層民政服務力量。加快推動基層民政管理服務人員足額配備,確保履職到位、保障到位。落實每個鄉鎮(街道)一般不少於3名民政經辦服務人員,逐步推進行政村(社區)專職民政協管員配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解決基層民政服務人員報酬,建立完善基層工作人員常態化培訓、管理、考評機制。加大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力度,推動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職能和購買服務,做好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和購買服務推薦性目錄編制發佈工作。

21.加快健全民政法治體系。圍繞補短板、促規範、提效能,出臺全面加強民政法治體系建設的工作方案。統籌整合法制審覈、行政審批、行政執法、政務公開、信用建設等法治機構和人員力量,強化法律顧問作用發揮,探索購買法律專項服務。積極參與地方立法,開展《湖州市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立法調研,完善規範性文件管理標準。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範重大合同、重大執法、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等法制審覈把關。深入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提升民政系統掌上執法率和執法參與率,加大普法宣傳和法治培訓力度,提升政務信息公開水平。

22.持續加強數字民政建設。動態排摸管理兒童、老年人、困難羣體等民政服務對象數據信息,推動民政數據平臺與政府大數據中心的深度融合共享。全面推進社會救助、養老服務、社會工作、社會事務等民政服務"碼上辦",提高民政政務服務網上辦、掌上辦、限時辦、材料電子化等指標實現率和使用率,提升羣衆辦事體驗感和滿意度。統籌民政數字化平臺建設管理,探索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在民政領域的應用,推進地名地址庫、"逝者身後事"聯辦平臺、智慧養老服務綜合平臺、社會工作者登記註冊服務管理平臺等重點項目建設。

23.全面完善民政標準化體系。推進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深化全省民政"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標準化試點,建立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準化保障體系。立項研製"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協商議事"等地方標準,修訂完善"幸福鄰里中心建設和服務管理"等地方標準。以社會治理、殯葬服務爲重點,積極申報參與國家(行業)標準、省地方標準研製。推進社會組織、福利機構、養老服務中心等標準化成果運用,深化開展標準實施績效評估,實現民政標準"全生命週期"管理。建設民政標準化人才庫,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制定發佈團體(企業)標準。

24.大力加強民政工作綜合保障。加強財政保障,人均地方財政安排民政事業費穩定增長。強化預算執行,進一步提高預算績效管理質量。規範政府購買服務和政府採購,開展資金績效評價和專項檢查,做好內控、統計等工作。持續開展民政先進典型事蹟宣傳報道,營造全社會共推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濃厚氛圍。加強民政隊伍自身建設,加大年輕優秀幹部的發現和培養推薦力度,鍛造一支"永葆忠誠、竭誠爲民、務實奉獻、創新擔當、清正廉潔"的民政鐵軍。規範幹部日常管理和年度考覈工作,推動幹部考覈由年終考覈向日常考覈轉變、由定性考覈向定量考覈轉變。加強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加強輿情監測和應對,規範信訪工作秩序。做好乾部招錄選拔任用和公務員職級晉升工作。妥善完成事業單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