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導遊詞>

靈空山導遊詞

導遊詞 閱讀(1.2W)
〖摘要〗它們都是別處極難尋覓到的原始大樹,賦予靈空山一種原始氣質蒼勁虯曲的自然美。這裏是導遊詞欄目,這篇《靈空山導遊詞》特別好,大家不妨看看。

靈空山亦名九頂山。在山西沁源縣城西北30公里處的五龍川鄉,是一處風景名勝區。爲太嶽山支脈,方園20平方公里。山上松林密佈,遠望千峯迭翠,古木參天,四周峭壁如削,山澗幽深,清泉潺潺。靈空山中心處三座孤峯突起,如倒置的三隻鼎足。峯下,兩條深谷由西、北而來,相交匯合,向東南而去。深谷匯交處,形成一個巨大的空谷,如巨窟石井,宛若神工鬼斧開鑿。靈空山的樹,稱雄山西,冠蓋華北,不僅樹木種類繁多,花草遍地,中草藥近百種,素有“四十里林子不見天”之說。而且出名的大樹都各具名堂典故。國內最爲珍貴的“油松之王”九杆旗立於山顛、一基出土、派生九枝,棵棵筆直,高達40多米。除九杆旗外,這裏還有八樹並列的“八大金剛”,陰陽相錯的“哼哈二將”,一根三莖的“一爐香”、三兄次弟的“三大王”、崖畔獨秀的“招手奇鬆”及“一佛三菩薩”等珍奇古鬆。各具形態令人驚歎。它們都是別處極難尋覓到的原始大樹,賦予靈空山一種原始氣質蒼勁虯曲的自然美。


靈空山導遊詞

山上寺院、茅庵、仙橋、巒橋、東鐘樓等建築,經歷代修繕,至今尚存,總體佈局錯落有致,建築頗爲壯觀。聖壽寺,坐落在懸崖腰畔,半掩半露,頗有韻味。據<<沁源縣誌>>等記載,唐懿宗第四子李侃於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避黃巢起義到此,削髮爲僧,死後諡封先師菩薩。唐景福二年建先師禪院,宋端拱二年賜額“聖壽寺”,相沿至今。由於歷代的增補修繕,聖壽寺的現存殿宇經不是唐代原建築了。但其規模之大,建造之巧,仍然是一處較有價值的寺廟建築羣。 茅庵建於寺東崖畔石洞之中,曲階而上,步步登高,庵中地淨塵絕。這裏是遊者最感興趣的地方,它凌空高建,半掩半露,入庵小坐,頓覺神清氣爽。

寺院山門對面懸崖壁立,枯樹青藤倒掛,一道幽谷橫在寺院前沿,相距數丈,古人在寺院左右修建了仙、巒二橋,勾通南北,貫連三山。仙橋“仙”在其險,下臨數十丈深的峽谷,底寬上窄、峽端僅隔三尺多,一條一尺多寬的石條拱懸其上。相傳,從前仙橋腳下對峙的懸崖相距甚遠,溝內風景迷人。靈空山住着位五龍王,其母見此處景美,常來賞玩。後來她與山廟中的老和尚相識,彼此就在這裏對弈。五龍王對此十分不滿,一天趁其母與和尚下棋之際,運用法力將靈空山上的第一川、韓洪川、貓尾川、水洞川、五龍川等五川的河水聚攏而來,企圖淹死其母。其母聽到水聲,擡頭見洪水已洶涌而來,忙取頭帕一蘸,便將洪水吸盡。所以現今五道川水貴如油。五龍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將相隔千尺的兩座高山迅猛擠來。其母取下頭上金簪向空—揚,金簪立刻化作現在仙橋底下的巨大石條頂住兩山。其母見兒子如此殘毒,一把抓住龍身扯得四分五裂。龍頭、龍背、龍尾均化爲山丘之石,成爲靈空山一處處名勝。仙橋絕壁下一塊石頭上至今還留有棋盤的痕跡。過仙橋向聖壽寺走,必經一座木構“巒橋”。橋爲單拱,橋上建丹柱棚式長廓三間,寬兩米多,雕龍繪風。橋基用14根40釐米粗的圓木構成橋樑,不要一釘一鉚,橋結構十分科學簡單,卻雅觀堅實,遠望如一牙兒蝕月。顯示了我國古代高超的建築藝術,是我國現存古橋珍品。巒橋、仙橋飛跨一線天上,成爲絕景。跨過巒橋,穿林海沿小路東行,再過仙橋,就到了東峯腳下。 從山腳到峯頂的東鐘樓,要攀援陡峭曲折、宛如飄帶的“十八盤”。人言“不上十八盤,未到靈空山”。由於日久天長,岩石風化,路址更遷,至今山路已變成整30盤、555個臺階。登盤觀山、盤盤有景,景景各異,一盤勝似一盤,一景強似一景。登上盤頂,隱約可見沁水南奔。聳立於峯頂的東鐘樓,亭閣由四根丹柱支立,飛檐翹角,古色古香。中樑懸一口大鐘,撞之轟鳴,聲震四方,餘音不絕。

東鐘樓以南,是蒼黃色的“捨身崖”,如切如削。再向南,山巒之中有一四面峭壁的孤峯,峯頂樹木蔥蘢,據說那是李太子初到時結廬的地方,名叫“唐山寨”。還有蓋海洞,仙人洞,五龍池,石門,龍尾等20多處景觀,山幽水清,雲霞繚繞,爲天然勝景。古人張震寫有一首《遊靈空山》詩讚道:“闊步靈空上絕巔,始知名勝不虛傳。奇峯路險才通鳥,古寺雲深別有天。戶外松風濤處處,窗中溪雨霧綿綿。鬚眉前後真如畫,看到濃時萬慮捐。”石燦東在《靈空滴翠》中也描繪了“圖畫天然列眼中”的靈空山:“一色濃徐新水墨,四周環繞翠屏風。末雲競落當階雨,不霽何來跨澗虹。”這些詩篇毫不誇張地寫出了靈空山的神奇與壯美。每到秋日,紅葉滿山,又爲靈空山增添了一份宜人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