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實用文>導遊詞>

沂山的導遊詞

導遊詞 閱讀(9.2K)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到達的是沂山風景區正在建設的東大門綜合服務區。 東大門綜合服務區是我們沂山風景區的接待前區,它可以解決遊客進入沂山風景區前的泊車、休息、購物、餐飲、住宿、會議娛樂、購票、檢票等功能要求。該工程包括進站綜合樓(山門)、大型停車場、滿足舉辦大型活動的萬人廣場,以及作爲前區入口的牌坊。其中山門工程(綜合服務樓)總建築面積10738O,設計高度爲31.6米,是由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的,採用齊長城文化風格,軸線對稱佈局,設有售票中心、遊客中心、會議辦公區及商業區等配套設施,頂部設有大殿,兩側設有鐘樓、鼓樓,總投資3800萬元;東門牌坊投資100萬元,設計高度爲20.6米,總跨度爲28.1米,由曲阜古建築設計院設計,爲石質牌坊,按北方古建風格設計;停車場及主軸線鋪裝工程佔地總面積309050O,能同時容納1240輛小車,226輛大車,由上海申聯設計院青島分院設計,採用生態植草磚鋪裝,中間栽植雪松、黑松等綠化樹木,該工程計劃投資3500萬元;南側爲酒店服務區,建築面積41000平方米,就餐、住宿、娛樂、健身於一體。服務區景觀設計充分利用周邊怡人的自然風景,採用中式造景,借自然景與古代景觀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整體設計,重點塑造主入口廣場、山門、萬人廣場三大主題景觀區,通過牌坊、雕塑、水景、鋪地、碑亭一系列設計,營造出了一種大氣尊貴的風格。


沂山的導遊詞

億萬年來鬼斧神工,造就了華山驚險壯麗的自然景觀,千百年來文人墨客的詠頌,使華山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可以說,華山與華夏緊緊相連,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從關於華山的傳說、掌故中我們可以看出,它不但博大、計策、典雅、深沉、嚴肅,而且幽默、詼諧,甚至還有一絲浪漫與溫柔,這不正我們中華民族的寫照嗎?

  旅遊專線

朋友們,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玉泉院,據說因這裏的泉水與山頂的玉井相通,水質清洌甘美,故名玉泉院”。它是攀登華山的必經之地。相傳爲隱士陳摶所建。院內殿宇亭臺、迴廊曲折,泉水淙淙,是遊賞勝地。玉泉院與我們一會將會見到的東道院、鎮嶽宮都是道教的活動場所,現共有殿宇53間。院中建築多是清代乾隆年間重新修建的。

井岡山地處湘東贛西邊界,南嶺北支,羅霄山脈中段,據傳在東漢年間就已經有人在井岡山居住了。秦朝設郡縣制時,井岡山爲九江郡廬陵縣屬地。下面是爲大家收集整理的關於井岡山導遊詞,歡迎大家參考。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通過的是景區新建的旅遊專線。該項目總投資3800萬元。 旅遊專線總長9.8km,道路寬8m。兩側各設綠化帶15 m,建設中橋2座,小橋6座。該工程作爲進入沂山風景區的旅遊專用道路,兩側結合山嶺山丘地形特點及綠化需要,採取一步一景的方式,山、水、石、鬆有機結合,使兩側綠化帶與景區融於一體。

過了飛雲橋,各位遊客往右上方看,這是個特大的瀑布羣,瀑布多而形態各異,流水潺潺,水聲貫耳。充分展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是犀牛谷最壯觀的地方。因此稱桑丹康桑山前的小山口叫“浪律拉”。這個地名的由來是否正確沒有詳細的資料可查。但是,從古至今,此路便是西藏通往內地的重要路徑。在民間傳頌此道爲“藏漢間的金橋”。

  金水橋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看到這座橋叫做金水橋。它位於東鎮廟前,設計爲三孔橋,主孔10米,邊孔8米,橋長48米,拱採用半圓,橋分爲三幅,主橋淨寬12米,副橋淨寬6米,主副之間間距3米。建材採用當地石材,與沂山東鎮古剎的自然環境,人文景觀渾然一體。整座橋顯得非常古樸、端莊、典雅。建人工湖兩座,壩長分別爲65米和50米,壩高7米,壩頂寬2米,底寬3.5米,蓄水面積15600立方米。該工程計劃投入450萬元,年底完成建設。

  東鎮廟外

宗教現象之所以能伴隨着人類歷史長期地存在着,並將繼續存在下去,就在於宗教自身有着爲人們所需要的特定功能及其社會作用。南美州是陌生而新奇的,但宗教的信仰卻是我們熟悉的。在世界各地行走,參觀考察的景點、文化遺產地似乎都滲透着宗教的影子,無論是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等。廬山這座世界名山也離不開,“一座山頭六個教,走遍世界找不到”這句電視風光片裏的伴音已成爲廬山導遊的解說詞;廬山的東林寺、仙人洞、天主教堂、基督教堂、清真寺、白鹿洞都已成爲世界遺產地廬山的重要構成內容。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東鎮廟景區。東鎮廟景區是我們沂山五大景區之一,是古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朝拜、祭祀沂山的第一站。東鎮沂山自漢武帝始,先後有10朝16位皇帝到此增封、詔祭。據清光緒30年不完全統計,東鎮廟內有碑360餘幢,形成規模宏大的東鎮廟碑林。

現在東鎮廟景區正在擴建,東鎮廟現有規模佔地20畝,擴建後佔地150畝,建築面積5000O。東鎮廟位於沂山東麓九龍口處,背倚鳳凰嶺,面臨汶河,隔河是筆架山,避風向陽,清幽雅緻,其始建於西漢太九年級年(前102年),後經宋、元、明歷次拓其基址。清光緒年間規模最大,分爲東、中、西三院。主體建築於中院,主要有三山門、神君殿、鐘樓、鼓樓、御香亭、正殿、東廡、西廡、更衣殿、寢殿、藏經樓、文昌閣等建築;西院公館,館內有“淨風軒”三楹,館前有花園,其後有“會雲齋”五楹,道舍、廚房、皁隸房等建築;東院公館,前有花圃,後有客廳五楹,宰牲房、披兵房、神庫、神廚、齋房道舍等建築。東中西三院,共計有廟殿神堂、樓亭廊廡、道房齋舍等170餘楹。此次擴建計劃將東鎮廟恢復到有歷史記載的元朝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的規模,將東鎮廟向東、西、北三個方向擴展,建爲三跨三進式院落,總佔地150餘畝,近期將遷移住戶42戶,拆遷房屋500餘間,投入資金600萬元。

西廬寺佛堂裏供奉着“三世佛”像。佛堂左側有一棵被稱爲“活化石”的古銀杏樹,樹高10多米,胸徑粗約10圈。這棵已有500多年曆史的古銀杏樹,除樹幹略向一邊傾斜,微呈老態龍鍾狀態外,依然是樹葉稠密,青翠欲滴。

走出寺外,這裏有六朝柏、宋槐、明銀杏等古樹。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棵500餘年的古銀杏,人稱活化石,雖飽經風霜,卻依然枝繁葉茂。大殿西院內有一口名叫東冷泉的井,相傳爲焦光取水煉丹之處,爲此也稱爲煉丹井。因爲此井是模仿金山中冷泉而開鑿的,它的位置又在金山之東,故稱東冷泉。

秀才觀榜(古人云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在封建科舉制度下的古代文人,一旦榜上有名便要高爵厚祿,榮華寶貴;一旦名落孫山,就只有失魂落魄,一張皇榜不知牽動着多少顆貪圖功名利祿的心。)大家隨我手指的方向往對面的山崖上看,那裏有一塊站立的方形石壁,在這塊石壁的左側還有一個細小的石柱相向而立,這個小石柱就像一個人揹着手,仰着頭,在石壁上尋找什麼,我們把這一組石景叫秀才觀榜,方形的石壁恰似一塊皇榜,細小石柱恰似秀才,此時正在那裏忐忑不安地辨認,一遍又一遍災荒榜上的仔細地尋找自己的名字,其貪圖功名利祿之心躍然石上,詩上劉章詠詩道:君觀皇榜我觀君,一樣神情兩樣心。君視功名山嶽重,我憐山水有詩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