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優秀作文>

糉子的作文優秀8篇

優秀作文 閱讀(5.23K)

一篇作文的質量是直接影響着語文學習的效果的,只有在作文中運用合理的修辭手法,才能保證它的生動性,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糉子的作文優秀8篇,感謝您的參閱。

糉子的作文優秀8篇

糉子的作文篇1

我從小就喜歡吃糉子,一頓可以吃掉一個大肉糉。我有一個會包糉子的奶奶,奶奶很喜歡我和妹妹,只要我們兩個說要吃糉子,奶奶準會給我們包,因爲我的妹妹也特別喜歡吃糉子。

等到上國小了,我才知道吃糉子是端午節的節目,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個民俗節目。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這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到藥店買薰藥放在房間裏薰殺蛇,蟲,蜈蚣等毒蟲,殺滅細菌,家門口要掛菖蒲,小孩子的身上還要掛香袋,香袋是用五顏六色的絲線編成的,裏面放了樟腦丸,據說都是爲了避邪;每家每戶都要吃“五黃”,即黃魚,黃鱔,黃泥蛋,黃瓜,雄黃酒,保佑自己身體健康。

端午節最重要的就是吃糉子。奶奶早就做好了準備:糯米早就買好了放在家裏。幹糉箬也早就準備好了,而前幾年難買的時候還要託浙江的姑奶奶給我們帶來,如果要用新鮮的糉箬就在市場裏買鮮蘆箬,用蘆箬包的糉子特別香。糉子的味道分淡的,甜的,鹹的三種。淡的就用糯米,赤豆,綠豆,白扁豆作原料,吃的時候可以蘸着白糖吃;甜的就是糯米里裹着豆沙,紅棗,蓮子;吃的最多的就是鮮肉味的,豬肉要先用醬油味精等調料把切好的肉醃好,根據不同的口味對調料做適當的添減。糉子的形狀也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枕頭糉和三角糉:枕頭糉形狀像個枕頭,長長的,方方的,三角糉顧名思義就是三角形狀,有的一個角長長的,尖尖的,像小腳一樣,又叫小腳糉。包糉子很講究手勢,我奶奶包的比較緊實,煮好吃起來就特別香。我們都喜歡吃鮮肉糉,裏面是一塊不肥不瘦的五花肉,講究一點還要放個鹹蛋黃,有時放點栗子,香味十足。哈哈!端午節就是糉子節。

糉子的作文篇2

五月到了,那端午節也不遲了。

每年端午節,奶奶都要包糉子。那時,她把心愛的竹椅搬到庭院的桑樹蔭下,把米盆、糉葉盆搬來,叫來隔壁的奶奶,兩個人一起樂呵呵地邊聊天邊包糉子。

兒時,天真的我總是趁奶奶不注意,拿走幾張糉葉,抓走幾把糯米和一粒大紅棗,裝模作樣學着大人樣吧糉葉捲成鬥狀,把糯米和大紅棗放進去,包裹住,然後用幾根細細的麻繩綁起來。雖然我包的糉子與奶奶包的與衆不同,格外難看,但她也從不說我什麼,只是笑笑而已。

奶奶爲了圖個吉利,有時還會做些有特殊含義的糉子,每個糉子還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如一個叫“一帆風順”,兩個串在一起叫“雙喜臨門”,四個叫“四季平安”,六個叫“六六大順”,十個叫“十全十美”等等。那時,她的臉上總是洋溢着笑,滿臉的幸福就像是一朵綻開的菊花。

我們小時候總是以吃到肉糉而感到運氣特佳,但這樣的時候總是比較少。後來有段時間,我們發現肉糉特別多,這讓我們興奮不已,認爲自己是好運連連。直到今天我們才知道,這是奶奶省吃儉用盡量的讓我們吃的好點才這樣做的。

如今,奶奶雖然已經不再身邊了,但每到端午時節,我總是會特別的懷念她。好想好想……

糉子的作文篇3

又是一個端午節,附近的商店都有賣糉子或送糉子,但這些糉子沒一點香氣,在我看來太難吃、太平庸了。真正好吃的糉子,是我外婆包的閩南肉糉。

可惜,今年和將來,我都吃不到外婆包的糉子了。

以前,每年端午節來臨時,我都看見外婆忙碌製作糉子的樣子。別看外婆人比較胖,做起事來可是很利索的。

首先,外婆得把翠綠色的糉葉放在水裏仔細地洗乾淨,然後將它們放在陽臺上曬乾。接着,她開始準備包糉子的餡料。餡料是被裝放在一個大鐵碗裏的,外婆把糯米、紅豆、香菇、花生和瘦肉混在一起,用勺子攪拌,還加了點五香粉,見了就令人口水直流,最後這些餡料再放入鍋裏煮一煮,香氣便傳遍我家的整棟大樓。煮好的餡料,我看了、聞了都垂涎三尺,忍不住用勺子挖起來偷吃了一些。

一切準備就緒,外婆就要表演重頭大戲——包糉子了。她用一雙麻利的手,一下子就把平整的糉葉折成了漏斗形,又熟練地用勺子快速地一勺一勺地裝餡料,一點不漏,而且裝得滿滿的。然後外婆裹好糉子,拿繩子繫好,一個標緻的閩南肉糉就完成了。才過一陣,她就包了五六個。我家樓下一位閩南的老奶奶知道外婆是“糉子專家”,每年都準備好原料,請外婆到她家做糉子呢!

到端午節當天,外婆把糉子下鍋了。糉子煮完後,從翠綠色變成淡黃色,透着秋天的氣息。我們一家這時放開肚皮,狼吞虎嚥起來,我一下就吃了四五個。糉子又香又軟又粘,吃完齒留餘香,手留餘香。

直到今年,外婆離世,我再也沒有吃到她包的糉子,只吃到大姨和二姨做的閩南肉糉,感覺遠遠沒有外婆的好吃。

外婆,請你一定要記住回家的路。

糉子的作文篇4

我剝開綠色的糉葉,看着裏面白胖胖的米飯糰子,我迫不及待的就在上面咬下一口。端午節的糉子可美味了,今年的端午節來臨了,大家喜歡吃端午節的糉子嗎?

今年的端午節,我家裏在超市裏買了一些糉子,還一家人一起包了一些糉子。今年的端午節,我可謂是大飽口福,吃了不少的糉子。因爲有兩種糉子,不免的我就在心裏比較起來,超市裏買來的糉子的味道顯然更好些,並且種類也多。不過,家裏我與家人一起包的糉子似乎更讓我期待些。不管是在我和家人一起包糉子的時候,還是後來吃到了糉子後,我都對自家人一起包的糉子充滿着期待。

儘管在品嚐了之後,味道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好,但是這似乎也不大重要了。誰叫這是我和我的家人第一次嘗試着自己包糉子呢,所以,在味道上我心裏早早的就放低了標準。

今年的端午節,我的家裏還來了不少的親戚。當家裏來了親戚後,我就迫不及待的將自家包的糉子拿了出來,我還真是期待着家裏的這些親戚們的評論呢。不管評論是好是壞,我都想知道,並且也都能夠接受。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人們每年端午節裏必不可少的一種習俗。全國各地的人們在端午節這一天,都會吃糉子。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中,我最喜歡的也就是端午節了,因爲在端午節裏,有香香軟軟糯糯的糉子。

我身邊的人也都喜歡吃糉子,所以,每年我家裏都會在端午節這天準備上不少的糉子,只是希望大家都能夠吃個足。端午節是一個擁有着悠久歷史的節日,也是我們國家傳統文化裏的一部分,大家喜歡端午節嗎?喜歡吃端午節裏的糉子嗎?

糉子的作文篇5

我愛吃香噴噴的糉子,也看過別人包糉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纔有機會一顯身手。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認爲簡單的包糉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ks(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糉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爲奶奶她們抱的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糉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糉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樣的糉子在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骨子裏的牛勁兒頓時上來了。有了失敗的教訓,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隻。

吃着自己做的可愛的糉子,我心裏有說不出的喜悅。

糉子的作文篇6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又到了賽龍舟吃糉子的時候。在這個熱熱鬧鬧的季節裏,我懷念起了家鄉的端午節。

我的家鄉是木蘭溪上的一個小鎮,端午節的氣氛特別濃厚。家鄉的端午節是從農曆五月七年級開始的。家鄉過的端午節流傳的風俗:七年級糕、八年級糉、九年級螺、初四艾、初五賽龍舟。

糕是爲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麪粉或用米磨成粉發酵後加糖做成的,鬆鬆的、甜甜的,很好吃。

記得每年五月八年級,母親都會從棕樹上砍下一朵棕葉,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腳上,順着葉子的紋路扯成一條一條的,末端還是連在一起的,用來捆糉子。洗好的糉葉和糯米端過來,還有調羹和筷子,一切準備就緒,就搬來小板凳開始包糉子。而我就在旁邊蹦來蹦去的,不停地問什麼時候纔能有糉子吃。看着一片片糉葉在母親靈巧的手裏神奇地變成一個個精緻的糉子。沒多大會的功夫,桌腳上就掛起來一串串精巧的糉子,解下來提在手裏沉甸甸的。就那樣提着棕葉的梗一併放進大大的鍋子裏,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糉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開鍋,一股濃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撲鼻而來。

家鄉的端午節有吃螺的習俗,據說是小孩在這一天吃螺會變得聰明。螺這東西當時不昂貴,五分錢就能買一盎,村裏幾乎家家都買得起。九年級這一天,賣螺的小販會滿村裏吆喝。小孩們向大人討了錢、買了螺後聚在一起吃;孩子們吃了螺,留下螺殼,就屋頂上扔,弄得舊瓦片喀啦喀啦作響,其樂無窮。初四一早,大人就會叫小孩們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來插在門框上。大人們說這樣驅蚊蟲、能避邪。等插在門框上的艾草漸漸被風乾了,就成了藥。夏天村裏的小孩容易得脹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幹艾葉放在鍋裏煮。蒸氣冒出了一股好聞的香氣,在屋裏繞來繞去,冷卻後讓脹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時腫鼓鼓的肚子就會漸漸癟下來。

糉子的作文篇7

六月的天空是湛藍深遠的,六月的小夥伴是活潑開朗的,六月是炎熱的。端五節坐着龍舟,脖子上掛着香包,頭上扎着艾葉辮子,吃着香噴噴的糉子,向我們駛來。

端午節的前夕,媽媽就開始包糉子了。吃糉子可是端午節習俗裏不可缺少的。它的味道可佳了,讓人吃了還想吃。媽媽包的糉子可是天堂美食,跟商店裏買的沒什麼兩樣。新鮮的糉葉,大盆用醬油調好的糯米,還有香噴噴的肉餡都準備好了,就要開始包糉子了。媽媽先把糉葉折成漏斗形,抓了一些糯米均勻地鋪在底下,然後夾了一塊肉餡,放在中間。接着又鋪上一層糯米。疊上糉葉的尾巴,把糉葉的頭折成尖角。最後,把繩子紮好,一個小巧玲瓏的糉子就包好了。我見媽媽麻利地包糉子,我的手也癢癢的,想試一試。別看我說說簡單,做起來難多了。我包的糉子一會兒“喂”得太多了,糯米都從糉葉縫裏“逃”出來;一會兒“喂”太少了,還沒“吃”飽;一會兒糉葉被我折得亂七八糟的,糉子包得奇形怪狀……我灰心喪氣,乾脆不幹了。媽媽見了,鼓舞我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不要氣餒,我們一步步來,總有一次會成功。”聽了媽媽的話,我的心情好多了。在媽媽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下,接二連三地包出了一個個有模有樣的糉子。

媽媽把糉子放進鍋裏煮,一股香噴噴的味道鑽進我的鼻孔,我饞得直流口水。媽媽拿出一個糉子,解開繩子我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吃着自己親手包得糉子,我明白了:做事要一步一步來,不要急,越急越做不好事,就像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糉子的作文篇8

我吃過不少糉子,也常看大人們包糉子,可就是沒有親手包過一次。今天我終於可以大展伸手、如願以償了。

我的外婆從冰箱裏拿出幾匝糉葉、蘆葦葉、糯米、一盆用醬油浸着的鮮肉和一盆梅乾菜,餡料一切都擺好了。

我先把蘆葦一折,做成一個圓錐形,然後往小圓錐裏放一點糯米,再挑一點鮮肉,接着再蓋上一些糯米。我小心翼翼地用蘆葦葉按在糯米上,三角糉的形狀出現了。我把蘆葦葉沿着三角糉的輪廓繞呀繞,可是蘆葦葉卻不聽我使喚:葉子碎了,米也倒了出來。我的外婆過來幫我的忙,她一繞一紮就把我的第一個迷你糉紮好了,樣子看上去真是“醜陋”呀,我想第二個包得好看些。我第二個準備包一個像大人包的那樣的大糉子,可是兩三張棕葉疊在一起後,棕葉會動來動去,米會漏出來,我只能改包一張棕葉的小糉子,俗話說“一回生、兩回熟”,第二次包果然不再那麼“醜陋”了。我把長長的棕葉繞在糉子外,棕葉不但沒碎掉,輪廓還挺好看的,連線都是我獨自紮成的,像是那個不大美觀的糉子的“後代”做了“整容手術”,我的外婆見了我的第二個糉子都讚不絕口,我心裏樂開了花。

包完糉子後,我的外婆把糉子燒了進去,不一會兒,就盛了出來。我挑出了我包的糉子,解開線,嘗上一口。啊,糉子格外鮮美。

今天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還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