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教師培訓心得:追求更好的自己

心得體會 閱讀(9.47K)
常言道:一位優秀的老師會影響學生一輩子。如何真正成長爲一名好老師,需要在漫漫教學長路上不斷思考和實踐。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教師培訓心得:追求更好的自己》。以供參考。
教師培訓心得:追求更好的自己

  放下手頭的工作,走進國際大都市,一邊聆聽專家教授的精彩講座,一邊觀照反思自己,在華師大高級研修班的學習,就這樣在不經意間結束了。回顧爲期一週的學習歷程,感慨良多。
  
  一、學習,永遠無止境
  
  何爲“教育”?《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作善也。職業態度和個性品質是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要想讓學生成爲最優秀的人,首先要讓教師成爲最優秀的人;要想讓教師成爲最優秀的人,學校管理者首先要成爲最優秀的人。面對新時代,教育技術日新月異,教師、學校管理者怎樣才能變得最優秀?不斷地學習是不二途徑
  
  五天的學習,九場主題不同的講座,給我們帶來了一股股新鮮之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如何實施五育融合,推動學校的變革與發展?“雙減”背景下,該怎樣落實核心素養下的教育質量觀?怎樣推動專業發展視角下,學校教研的集體行動與個人努力?怎樣建構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內容體系,改變相對固化的形式?備課、上課、作業、輔導等教學基本環節怎樣遵循科學原理進行改進?怎樣從經濟學的視角來評判、改進我們司空見慣的教學行爲?我們的領導力該怎樣提升?……
  
  每一問,都震耳發聵;每一問,都發人深省。如果沒有這次學習,我們哪有機會聆聽這高屋建瓴的“開膛剖肚”?我想,本次培訓提供的這種務實的切磋琢磨,纔會真正地爲我們思想理念把脈問診,爲我們思考實踐引航導向。
  
  二、思辨,永遠進行時
  
  教學管理、課程開發、專業成長、班級活動、家校合作……學校的日常,我們往往還感到很不錯,自己有時甚至還有點小得意。但是,專家教授的講座,給我們打開了另一扇窗,換了一個審視自己的視角。
  
  穩固的集體備課模式、堅持多年的集體備課教學展示校本教研模式、“學思融通”人人上好課活動、雙軌制日常聽課……我們似乎做得很完備,但聽了專家的講解,再回眸日常實踐,我們似乎又有點膚淺:集體備課日復一日地進行,但是“老師明白教材的地位、目標,學生明白學習內容,學生容易明白所學知識”這“三個明白”、“把握教學內容、把握教學對象、把握對象與內容的聯繫”這“三個把握”,還不能成爲我們備課的起點,我們的備課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抄備課筆記、記會議記錄上,核心素養下的課堂教學設計、零起點教學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落實新理念,引領教師在反思中前行。
  
  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我們在十多年前就開始探索,而且也小有成就。近年來,雙語閱讀、科學等校本教材也在不斷呈現,羅列起來,也形成了一張校本課程網絡。但是,面對專家的拷問,我們思維的碎片化暴露無遺。我們的校本課程,當初的出發點也是不錯的,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就成了應景式。造成這一問題的根結在於是我們的眼界不高。校本課程的開發,需要經歷理念到行爲的思辨,學校應整體規劃校本課程的開發方略,合理設計育人模式,用課題引領學校發展,以課程支撐特色發展,以課堂促進學生成長。在實施校本課程的過程中,更應轉變傳統單一的活動方式,不斷探索最具融合育人的活動。
  
  就拿STEM教育實施來說,項目申請了,活動也開展了,但是效果卻大打折扣。每每工作得不到推進,我們都在抱怨,是我們師資力量達不到要求,但我們卻很少思考怎樣面對現實,激發活力,從而改變現狀。專家的指引,讓我們再一次找到了努力的方向。STEM教育,應根植於安小深厚的文化土壤,與學校的文化一脈相承,以融合育人爲宗旨,充分挖掘教師的潛力,改革傳統的教育方式,以項目化活動來推進跨學科主題學習。始終把學生成長放在首位,努力爲學生提供真實場景,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面對真實的問題。要更加註意活動的實踐性,讓學生經歷從觀察現象、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責任感。
  
  三、行動,永遠在路上
  
  學習是短暫的,專家教授的講座讓我們心潮澎湃。學習歸來,我們要保持這股熱情,改變我們的視角,付諸於行動,發展我們的教育。
  
  新時代教師隊伍面臨新挑戰,新時代的挑戰呼喚教師角色的轉變。五天的學習,專家教授們爲我們分析當前現狀,勾畫美好前景,指明前進方向,聽來令人振奮。“常規+過程+細節”,應當是教師發展的真諦。我們要善於運用質量管理領域裏的基準法理念來指引教師的發展,堅持高起點、高品味,讓老師讀最好的書,學習借鑑最好的經驗,向最優秀的老師學習,通過研究探索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通過這種以教師爲本的理論,喚醒教師的自覺,促進專業水平更快、更好的發展。
  
  抱怨現實、止步不前是行動的大敵,新時代呼喚行動自覺。我們要用“比較—反思—行動”的比較思維路徑,從外部的角度看自己,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發現同與不同、主觀與客觀的統一,通過不斷比較的工作方法,善於運用極端的觀點反思、唯物辯證反思等有效反思的途徑……我們只有客觀地看待自己,堅持取長補短,提升學習熱情,不斷探索前行,這樣才能在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