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精選關於《不跪着教書》讀後感範文

心得體會 閱讀(3.35W)

只有靜下心來的時候,才適合閱讀,讀書也可以使人心態平靜,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精選關於《不跪着教書》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精選關於《不跪着教書》讀後感範文
精選關於《不跪着教書》讀後感範文

最近,我讀了江蘇省特級教師吳非老師撰寫的教育隨筆《不跪着教書》。跪着,意爲教師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意爲趨炎附勢,意爲爲名利而失去教師的責任,意爲爲了迎合上級而折腰,而隨波逐流。吳非老師在書的“序”中說:“想要學生成爲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着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麼樣的人呢?”這段話發人深省,教師怎樣才能做到“不跪着教書”?

一、不能跪對學生。和諧的師生關係應是平等、民主、融洽的,既要拋棄師道尊嚴,也要直起脊樑做人。對學生的正確態度是:熱愛,尊重,不遷就。

二、不跪對領導。教師首先要自尊、自信、自強,也要保持一顆淡泊寧靜之心,無欲則剛,無求品自高。

三、不跪對社會。教師要做一個正常的社會人,一個普通人,不要整日忙與社會應酬,不要下跪於名利之中,應固守自己的一方天空。

四、不跪對家長。教師要與家長保持一定的距離,又要彼此在必要的溝通之中平等、理解、信任、支持。避免庸俗化、功利化。

是啊,我們要做站直了的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使自己思想深刻,追求高遠、底蘊和智慧。要時時瞭解學生、關心學生,給學生以真愛,要從細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學生的真實的思想,讓他們不斷地發現人性美,做一個正直的、真誠的、寬容的、有愛心的、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的人。這樣我們的學生纔可能成爲站直了的人。

精選關於《不跪着教書》讀後感範文

用了兩個月的時間讀了江蘇省特級教師吳非老師撰寫的教育隨筆《不跪着教書》,篇篇觀點鮮明新穎,振聾發聵,讀後受益匪淺。

吳非老師在 “序”中說:“想要學生成爲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着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麼樣的人呢?”一般來說學生缺乏批判能力,在與教師自身缺乏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現今課堂上最缺少的通用語是“我認爲”,教師沒有經過思考的我認爲,學生更不敢說,久之也自然不會說出我認爲。事實上,我們身邊乃至我們自己都不免犯同樣的錯誤,我們算不上是一個有思想的教師。我們常常在教參與個人思想之間舉棋不定:要是按照自己認爲的來教,萬一考試考到這個問題,而標準答案肯定是以教參爲準,那豈不吃了虧?鬥爭的結果,往往是違心地將教參上的觀點與標準答案傳授給學生,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精神,他的學生就很難有獨立思考的意識,語文教師不能跪着教語文,如果老師是跪着的,他的學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吳老師指出“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應當是知識分子的必備要素。

書中多次強調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都要堅持讀書,善於思考。“只要讀書,什麼都好辦”“想讓學生多讀書,教師首先應當多讀書”我們要做站直了的教師,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和精力不斷的學習,使自己思想深刻,追求高遠、底蘊和智慧,勇於創新,勇於挑戰。

精選關於《不跪着教書》讀後感範文

我捧起了《不跪着教書》這本書。爲什麼取名爲“不跪着教書”呢?在我從教的這些日子裏,有沒有跪着呢?帶着期待、懷疑、審視,我迫不及待地翻開了這本書,便放不下了,胸中涌起無限的溫暖……書中充滿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對人、對教育的熱愛。

書中的篇篇隨筆如陣陣波濤,一次又一次地衝擊着我,讓我洞悉當今教育現狀,反省自身的教育行爲。

吳非老師在書中的《我美麗,因爲我在思想》一文中提到“語文老師應當是思想者,語文課應當擔負起思想啓蒙的任務”“語文教師不能跪着教語文,如果教師是跪着的,他的學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學會思考是“師與匠之間的差別”我們要學會思考,思考如何培養出能思考,會創新的學生嗎?

在《教師要有精神追求》和《做最出色的教師》中,他也把我帶入思考的王國,思考的同時也讓意識到教師沒有信仰,沒有精神追求,他的學生很難成爲站立起來的人。就如2013年汶川大地震中冒出來一個“範跑跑”,身爲一名教師卻在緊急關頭丟開學生率先脫逃,儘管事後他如何爲自己的行爲做一個標榜,但是你覺得他值得原諒嗎?儘管他也有信仰與追求,可是他的出發點不是站在一個爲人師的立場上,他的行爲直接影響着他的學生。如果每個學生都引以爲鑑的話,不敢想像,我們這個文明古國會倫落成什麼樣。這也讓我想到了地震中的另外一個老師,當地震發生時,他弓着身子,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冰雹般的磚瓦,水泥板墜落在他的身上,熱血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撐住課桌,他的身下蜷伏着四個倖存的學生。而他那張開的雙臂成爲了永恆。讓他做出這一舉動的是什麼樣的精神與情操呢?他的形象對多少人產生了極大的震憾呢?教師二字所包含的意義與追求,在他的身上閃閃發光!

另外有一篇文章《口才》講有個學生考進名校不久,非常高興地同父母和剛從海外回來的親友到學校參觀,豈知一進校門就遇見了班主任,父母出於禮貌問班主任:我們的女兒在校表現怎麼樣呢?班主任當着學生的面對家長說:你們的女兒嘛用功是很用功啦,就是腦子笨了一點,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看到這,我也不禁憤怒起來,這是爲人師該說的話嗎?該生回家痛哭不止,要求轉學,父母也覺得失望,親友也很難堪。

這讓我不由自主地思考:教師的批評只會使這些學生感到學校生活不愉快、看到老師害怕疏遠、對考試感到緊張。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這一事實,“因材施教,以人爲本”,用寬容的心態去對待孩子們的每一個過失,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孩子們的每一點進步,用欣賞的目光去關注孩子們的每一個閃光點,用喜悅的心情去讚許孩子們的每一點成功。這時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平時在看到成績優秀同學那一字不差的作業時的心花怒放,和看到成績較差同學那滿是狼籍的作業時的怒火攻心,反省一下,我是否真的做到自己所說的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真正做到一視同仁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記得我還在擔任班主任的時候,有一次在批改週記的時候,看到班上的“小調皮”在自己的週記裏寫:“儘管我讀書讀得很不好,字也寫得不好看,可是我一定會認真地學習,爭取考上好成績。”我感慨不已,其實在每個學生的心中,他們都渴望被別人認可,我表揚了他。以後的日子裏,我總是變着法子誇獎他,我發現他臉上的微笑越來越多,課堂上的發言也越來越積極。大家都說,他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