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精選熱門關於《罪與罰》讀後感範文三篇

心得體會 閱讀(7.78K)

一切以個人利益爲基礎的事情都是不可以做的,推薦你去看看俄國作家的《罪與罰》這部著作,看完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的,記得寫讀後感哦,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精選熱門關於《罪與罰》讀後感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精選熱門關於《罪與罰》讀後感範文三篇
關於《罪與罰》讀後感1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陀斯妥耶夫斯基用冷峻峭厲的筆鋒,在《罪與罰》中無情地展示出人性的虛僞、冷酷、殘忍和狡詐。拉斯科爾尼科夫是個因窮困而輟學的法律系大學生,他租住在一家公寓的五層樓斗室內,靠母親和妹妹從拮据的生活費中省下來的錢維持生活。拉斯科爾尼科夫已經很久沒交房租,房東太太也停止了伙食供應。在這樣一種窘迫窮困潦倒的狀態下,他對生活的一切厭倦不堪。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放高利貸的老寡婦阿廖娜,老寡婦的刻薄和富有深深刺傷了拉斯科爾尼科夫的自尊心。他恨這個不公平的世界,在他眼中,老寡婦無情,冷酷,對社會毫無用處,是吸人血的蝨子。殺機,在他第一次見到老寡婦時就有了。

陀斯妥耶夫斯基用大量篇幅描寫了拉斯科爾尼科夫犯罪的動機和準備。其實一開始拉斯科爾尼科夫就在掙扎。他並不是一個習慣性的罪犯,甚至一想起這個犯罪的念頭,他都覺得骯髒,卑劣,可惡。可是社會處處可見的不公平又不斷推動着他的犯罪動機。最終,他向老寡婦舉起了斧頭,順便也殺掉了老寡婦的妹妹麗莎維塔。這個妹妹的出現是個意外,他並沒有想過要殺她,只是她出現在了一個不恰當的時間。麗莎維塔是個善良的人,她熱愛上帝,與人爲善,她的死不斷拷問着拉斯科爾尼科夫的良心。殺死老寡婦是爲民除害,彷彿有一個正義的目的,而殺死麗莎維塔卻僅僅是因爲害怕罪行暴露。拉斯科爾尼科夫不管爲自己找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他的內心始終都無法迴避善良的麗莎維塔。儘管他很聰明,狡猾詭詐的與波爾費利鬥智鬥勇。但對罪行敗露的恐懼,對人生的絕望,時而亢奮,時而頹廢的複雜心裏卻讓他幾乎精神崩潰。殺人,並沒有改變他糟糕的現狀,並沒有實現人生理想,反而更糟糕,更絕望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寫作風格非常銳利,特別對人物複雜的心裏從來不吝筆墨,對人性赤裸裸的揭露是入骨三分。拉斯柯尼科夫的內心如同一個不可揣測的深淵,包含着人類所有的善良與殘忍、誠實與虛僞,痛苦與微笑、平靜與瘋狂、忠誠與背叛、聰明與詭詐。這其實就是我們的內心,只是很多時候,生活的美好粉飾了我們的靈魂,讓我們看自己過於美好了。

整本《罪與罰》,充滿了絕望和掙扎,但如果只是這樣,這部作品就算不得什麼。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個偉大的作家。除了拉斯科爾尼科夫的罪與罰,還有妓女索尼婭的愛和接納,除了罪與罰,還有十字架的救贖。當拉斯科爾尼科夫不顧一切的向索尼婭吐露了實情後,他問索尼婭:“你爲何不罵我,卻擁抱我呢?”索尼婭說:“因爲全世界沒有比你更不快樂的人了!”。當他問索尼婭這一生的苦難,上帝的回答是什麼?索尼婭給他念完了聖經中拉撒路死而復活的故事。當他問:“你覺得我卑賤嗎?”索尼婭說:“不,你只是在受苦。”拉斯科爾尼科夫的內心因一個妓女的愛,在不自覺中走向了救贖之路。他自首了,並向社會承認了他的罪行。索尼婭是這部作品中最美好的人物,而這種美好的背後,是她的十字架。十字架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說中一再出現的,是“主動選擇悲憫苦難、選擇與他人一起受苦”的象徵,是基督救贖人類的象徵。拉斯科爾尼科夫自首前,他問索尼婭:“你會離我而去嗎?”索尼婭說:“不會,無論你到何處,我都跟着你。”當拉斯科爾尼科夫向索尼亞要十字架,索尼亞給了他自己帶的十字架,而她帶上了麗莎維塔的十字架。他說:“這是一個象徵,意味着我將要背十字架了。”這個一直不相信上帝的人終於願意背自己的十字架。耶穌說:“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人的苦難究其原因是因爲人的罪。解決苦難和罪的問題最終都會回到聖經,回到耶穌的十字架。托爾斯泰的《復活》,雨果的《悲慘世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無一不是表達了這個主題。

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拉斯科爾尼科夫從心裏懺悔他的罪行,從願意背十字架那刻起,他已經脫胎換骨,象拉撒路一樣復活了。

關於《罪與罰》讀後感2

《罪與罰》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極其窮困的大學生,因痛恨當鋪老闆娘的盤剝,憤而行兇——殺了老闆娘,卻自以爲是伸張正義。但以後的日子裏,他飽受殺人的恐懼,良心的譴責。最後,他醒悟了。在家人、朋友的幫助下,投案自首。

其實那位大學生有正義感是好事,可我認爲他用了一種最極端的方式去伸張正義,結果事得其反。變成了殺人兇手。有時候,在做一些事情之前,要想清楚這些事該怎麼做,事情才能做得更好,更完美。而那位大學生正是因爲太恨老闆娘,頭腦發熱,才殺人行兇的。

但主人公畢竟是受過教育,有良知的一個人。他在殺人後十分不安,就怕自己被抓。這時,我想他已經明白,自己即使逃脫了,也會不安地度過一生。於是,大學生首先把殺人的事實告訴了自己的愛人、親人、朋友。並最後告訴了警官。這也是這本書要告訴我們的第二個道理:在你犯錯後,一定要勇於去承擔責任,而並不是去逃避。因爲這樣,你的一生都會充滿恐懼。

所以,我們一定要用大腦思考後才能做事。哪怕做錯了,也要敢於承認事實。這也就是《罪與罰》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關於《罪與罰》讀後感3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開始習慣於妥思妥耶夫式的的漫長敘事,也許最真實的敘事註定無法不漫長。

執着是個可怕的東西,執着於生活的人可以像螞蟻一樣埋頭長征,也可以惡魔一樣揣起屠刀。可人從來不是隻生存於兩段的砝碼,最真實的人生是遊離在平衡與偏執兩端的維繫。跨過天平的橫樑走到極端的過程,是屠戮自己的過程——把自己交給上帝,或是交給惡魔。

生活擅長製作常談常新的謎團,不管是天才還是傻瓜都能有所解悟,但現實永無正解。窘迫的現實與對理想主義的推崇讓一個年輕人陷入瘋狂,他躺在棺材一樣陰暗低矮的出租房裏思索,以“確定自己是屬於可以爲所欲爲的不平凡的人,還是隻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在偏執狂的思維裏,不平凡的人可以疾馳的象羣般踐踏着腳下的生命踏上光明,平凡的人註定庸庸碌碌供人踩踏。拿破崙的鐵騎橫掃歐洲的時候,生靈塗炭的戰場成了皇位後最閃亮的註腳。拿破崙乘着歷史的東風成就王座,他說:“從偉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讓後人去評判吧。”

可惜那個躺在棺材裏的大學輟學生做了最偏執的評判。社會的畸態讓他只看到踐踏與輝煌,並且將前者視作後者的必要基礎。對自我哪怕還有一絲堅持的人,都是不適合拿起屠刀的,更何況是飢寒交迫中靠消化自我維繫生命的拉斯科利尼科夫。當他在病態的執念中將劈柴的斧頭變成殺人的利器,其實他不差毫釐地殺死了自己。他近乎推脫的言辭並沒有錯,不是他殺死了寄生蟲一樣的老太婆,更不是他殺死了老太婆天真無邪的妹妹,他事先早就將斧頭砍進自己的脈搏,犯罪現場只生產惡魔而不適合活人。

“我”之死成就“我”之惡,這個命題也許在唯物論者眼中是嗤之以鼻的自欺之辭,可惜“人是天生的形而上學家”,唯心的解讀往往給生活以解脫。執着於錯誤的後果是可怕的,這偏執表現在生活裏尤其令人難以逃離。用最世俗的眼光審視小說主人公,或許會覺得他最大的錯誤就是未能將自己的教義堅持到底,他沒能徹底將良心的自我毀滅於黑暗中,殺人後他成功地規避了法律的制裁卻再脫離不了自我的譴責。無恥者的最無恥之處便在於他總能繞過人性的約束而將失敗歸之於手法上的失誤。

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說中所說:“人這種卑鄙的東西,什麼都會習慣的!”——若人可以用畜道生存,那麼生活就沒什麼不可以。所以罪的罰對於無恥者是無效的,對於高尚者卻是難以逃離的。也因此,生理上的懲罰其實對於罪犯而言是最低級的,因爲這能夠以儆效尤,卻不能讓他學會高尚。只要邪念未死,一點點僥倖心理的作祟便足以令其重返罪途。關於拉斯科利尼科夫的救贖,陀思妥耶夫斯基直到文末也是語焉不詳,或許正如批判者所言,這曝露了無法剝離的時代烙印。但當索尼婭將自己的柏木十字架戴上拉斯科利尼科夫的脖頸,而自己戴上屬於被男人殺死的莉扎薇塔的銅十字,當她選擇罪之罰的重者與男人共涉西伯利亞,當愛情的唯美洗濯時代的污濁,我想沒有比這更好的結局。

同是時代的棄嬰,卻以愛爲結獲得了新生,這到底是出於文學家的浪漫,還是源自歷史的歸宿?真情難求,難在少有共同承受,愛情的本義可能便是於共同承受中獲取共同的救贖。可惜,小說誕生之日起,作者便已經死亡,何況如今其人屍骨早已化爲春泥,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然沒有機會爲自己辯駁。文學大師恐怕也不會爲小說辯駁,但若是那份“共享十字架”的偉大愛情尚不能讓人救贖,我亦無言。時代的焦灼塑造時代的棄嬰或是寵兒,生存在歷史之痛中的人們,自須領受生活的正解。在此意義上,“罪與罰”毋寧說是“罪與救”,救贖之道與淪落之道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