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關於2021雙減政策後家長的做法

心得體會 閱讀(2.45W)

“雙減”政策出臺後,家長該做什麼?怎麼做?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關於2021雙減政策後家長的做法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關於2021雙減政策後家長的做法

“雙減”政策出臺後家長們喜憂參半,既有緩解壓力之感,又有莫名的不安。家長的擔憂聚焦於幾個問題:減少學科類校外培訓,會不會造成階層固化?市場需求仍在,會不會造成“私教”盛行?“雙減”會不會造成孩子“放羊”?“雙減”後,什麼樣的孩子會脫穎而出......
 
  想弄明白這些問題,我們首先需要分析“雙減”政策的底層邏輯:針對學科教育,要把學科教育迴歸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減輕家庭負擔。
 
  由此可見,“雙減”政策將進一步推動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迴歸各自的角色。“雙減”政策出臺前,家庭與學校出現同質化趨勢。學校像考場,家裏還是像考場。
 
  受市場宣傳的影響,家長們大都別無選擇又極其負責地將孩子送進培訓班或在家給孩子佈置額外作業。當校外輔導被政策性叫停,家長們失去了方向。停下來,分析一下政策,找到家長可以嘗試的角度。
 
  家長要怎樣
 
  把時間還給孩子呢?
 
  文件第二項第5條規定:“分類明確作業總量。學校要確保國小一、二年級不佈置家庭書面作業,可在校內適當安排鞏固練習;國小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國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
 
  第三項第9條規定:“保證課後服務時間。學校要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有效實施各種課後育人活動,在校內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引導學生自願參加課後服務。課後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於當地正常下班時間;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學校應提供延時託管服務;國中學校工作日晚上可開設自習班。學校可統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制’。”
 
  根據這兩條可以推斷:孩子的作業和在校完成作業的時間都會有所調整,那麼回家後的自由時間肯定增多,取消校外培訓會進一步增加空餘時間。那麼家長要怎麼做,才把時間給孩子呢?
 
  一是密切家校聯繫。積極參加家長會、家長學校,主動與教師溝通,瞭解學生的學習和身心狀況,制訂有針對性的家校聯動教育方案,構建和諧家校關係。
 
  二是更新育兒觀念。瞭解孩子的身心成長規律,提升自身育人素質和能力,理性規劃孩子未來發展方向,不盲目送孩子參加校外培訓。
 
  三是融洽家庭氛圍。細心關注孩子思想情緒變化,傾聽孩子心聲,做孩子的朋友,形成良好溝通互動模式,幫助孩子排憂解難。
 
  四是要指導學生合理用好在家時間。督促孩子按時就寢,確保充足睡眠。適度安排家務勞動,加強體育鍛煉,開展親子閱讀等。加強孩子網絡行爲監管,及時發現、制止。
 
  五是不妨將重心轉移到培養孩子習慣上來。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日積月累、水滴石穿,這個過程離不開外力的推動,經歷從被動到主動、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閱讀的習慣能有效促進思維的發展;運動的習慣能有效促進注意力和專注力的提高;勞動的習慣能幫助孩子確立正確價值觀、責任感,提升獨立能力;參與家庭生活的習慣有助於孩子公民意識的培養;興趣愛好的習慣有助於塑造培養健全人格,全面發展,建立自信,積極健康。好習慣成就好未來,孩子就更容易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內驅力也會更足。
 
  哪些學習習慣很重要
 
  這裏列表供大家參考
 
  沒了校外輔導
 
  怎麼辦?
 
  文件第四項第14條規定:“規範培訓服務行爲。建立培訓內容備案與監督制度,制定出臺校外培訓機構培訓材料管理辦法。嚴禁超標超前培訓,嚴禁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從事學科類培訓,嚴禁提供境外教育課程。”
 
  家長對這條規定會本能的出現緊張。沒了輔導,考試怎麼辦?
 
  此時,家長不妨問自己三個問題:
 
  1.孩子通過校外輔導獲得了穩定而持久的分數增長嗎?2.分數的提高等同於學業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嗎?3.孩子在接受輔導後,學習習慣和方法有積極、長效的變化嗎?
 
  想清楚這三個問題,就可以客觀地評估校外培訓對自己孩子的價值。真正的教育,不在於校外培訓機構,而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雙結合。好的成績,不是靠刷題刷出來的,教育肥沃的土壤,還包括家庭和睦、自我驅動等。
 
  再看文件第五項第18條“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堅持以學定考,進一步提升會考命題質量,防止偏題、怪題、超過課程標準的難題。逐步提高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區域內國中的比例......”
 
  這裏有兩個重要信息:命題趨勢和招生指標分配。
 
  先看命題。防止偏題、怪題、超標題,那什麼題最重要?當然是課堂上老師講解的題。這就形成了一個系統:課堂--作業--考試--評價。再看招生。文件強調了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區域內國中的比例,其本質是突出了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均衡趨勢。
 
  家長還應對戶籍所在區域的公辦學校有所關注和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師資情況、校園文化、課程建設、學生活動等一系列因素都會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針對這一變化
 
  家長可以怎麼辦呢
 
  這裏列表供家長參考
 
  此外,教育部積極推進課後服務工作,不斷健全完善課後服務有關管理制度和保障機制,家長應予以積極配合。學校開展課後服務,可以有效解決家長接送難、孩子沒地方去的問題;可以充分利用課後時間,提供豐富多彩的服務內容,爲學生提供學習和發展空間;還有助於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隨着教育均衡化、區域化的發展,學校間也會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我們常和家長強調:孩子的身上有家長的影子。
 
  家長改變,孩子改變。
 
  “雙減”政策後,家長角色迴歸。
 
  做什麼、怎麼做等一系列問題,又何嘗不是一次對家長的挑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