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最新關於《烏合之衆》優秀讀後感範文三篇

心得體會 閱讀(3.12W)

《烏合之衆》是一部非常值着我們閱讀的名著,相信你看完之後一定會積累很多屬於自己的體會,記得拿筆記錄下來哦,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最新關於《烏合之衆》優秀讀後感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最新關於《烏合之衆》優秀讀後感範文三篇
《烏合之衆》優秀讀後感1

很久以前,勒龐就預言了今日羣體中的大部分特徵:智商低於羣體中的任意個體,換句話說就是智商無下限。“羣體總是受着無意識因素的支配”,“大腦活動的消失和脊髓運動的得勢”最後“羣體既易於英勇無畏也易於犯罪“這一切描述是不是很眼熟?...

事實就是這是一個羣體的時代,要取得別人的認同那麼必須先認同一個羣體,無論你是否知道人格和智慧都將被磨滅。無論這個羣體對某事是認同還是反對,這都是一個個的羣體和陣營。對某一羣體的認同取決於羣體的言論和發佈的消息——至少我認爲現在是這樣的——諸如微博等等,而事實告訴我們羣體的觀察往往是失真的。。。正像書中所講,羣體的情緒是單純的,誇 張的。而羣體又是易受暗示的,於是這就催生了種種陰謀論,因爲你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不是被煽動了,是不是被暗示了。因爲前面說到真實已經被羣體糟糕的觀察和分析能力磨滅掉了...如果你不進入某個羣體,你又很難知道他們的運作過程,而你一旦進入那麼就不能保證你自己還有智商這個東西的存在

而我們總會在一個羣體中,不是嗎?因爲我們都有一個陣營,無論你是贊同還是反對,除非你對此事不聞不問不去選陣營。那麼好吧,又一個陣營出現了,人總是要有一個立足點來生存。羣體可以成就,也可以毀滅。。。。。。

好吧,這只是一個開頭,不想再繼續複述,所以我不愛寫讀後感....鑑於越來越感覺周圍的人們普遍都不淡定了,都看看《烏合之衆》吧,應該看看這本書,至少現在都應該看看,羣體到底是一個什麼情況。

《烏合之衆》優秀讀後感2

《烏合之衆》是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羣體心理學創始人古斯塔夫勒龐的名著,初次出版於1895年。該書深入淺出地剖析了羣體的諸種特點及其成因。全書分爲三卷(羣體心理、羣體的意見與信念、不一樣羣體的分類及特點),依次分析了“羣體的感情和道德觀”,“羣體的觀念、推理與想象力”,“羣體的意見”,“羣體領袖”等,深入透視了社會服從和過度服從、趣味單一、羣衆的反叛、大衆文化、受別人支配的自我、羣衆戶外、人的自我異化、官僚化過程、以及無意識在社會行爲中的作用。

這部着作在國際學術界有着十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弗洛伊德曾評價說:“勒龐的這本書是當之無愧的名著,他極爲精緻地描述了羣衆心態。”社會心理學家奧爾波特評價說:“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已經寫出的著作中,最有影響者,非勒龐的《烏合之衆》莫屬。”社會學家墨頓評價?:“勒龐這本書具有持久的影響力,是羣體行爲的研究者不可不讀的文獻。”與任何學術着作一樣,該書也有其侷限性,如作者因羣體的非理性性質和表現而對它持鄙視和恐懼的態度。他說:“個人在羣體影響下,思想和感覺中道德約束與禮貌方式突然消失,原始衝動、幼稚行爲和犯罪傾向的突然爆發。”

但同時他又認爲羣體是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因而是世界潮流的引領者。但這種內在矛盾並未減損其思想學術價值,而是爲之後者開啓了更深入研究的空間。這部着作對於我們這天認識和研究各種政治、經濟、文化現象依然有着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啓發好處。

《烏合之衆》優秀讀後感3

烏合之衆,顧名思義像烏鴉聚集在一起的一羣人,是個貶義詞。那麼,這必是一羣"禍害"吧!這是一本寫羣體心理的書,我想,其中更多體現的是作者對於羣體不看好的態度。所以,我本人也是有一些新的感觸和不解,現就其中一些觀點發表我的粗淺的看法。

我曾一直以爲人多力量大。當你聚集在一個羣體時,會有更多的人督促你,幫助你,這樣你是受益無窮的。況且,人只有身在人羣時才能突顯自己,我覺得這是毋庸置疑的。脫離人羣,你就無法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然而,這本書好像又告訴我並不是這樣的。

書中講了羣體具有衝動性,易變性,易怒性。也就是說羣體具有輕信的傾向,並且具有暗示的影響。這麼想也許並不錯。例如,若是一個班集體,有一個同學進門後大喊一聲:"老師今天似乎心情不好,咱們班這次沒考好。"這時全班同學大概都會繃着一根弦,似乎被傳染了一種緊張感。然後接下來在班主任課上大家都會認認真真的,生怕成爲那個"碰釘子"的人。處於集體中的我們覺得這再正常不過,但這似乎也印證了作者的觀點:羣體容易引發騷動的特點,使其具有奴隸的衝動性。這件事似乎也引出了羣體的盲目性,正如書中所言:"專門傳播羣體觀點和信仰的方式從來都不是論證,而是傳染。"所謂"三人成虎",不也就是這個道理。這麼說來,更加動搖了我原本對羣體重要性的看法。

在羣體與個體的關係中,文中講到:"個人利益很少會成爲羣體的行爲推動力,但它是孤立個體行爲的唯一動機。"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性格品行,在他作爲個體單獨存在時,和處於羣體當中時是不同的。一個人可能受集體影響,更大程度的放大了自己的品行。例如一個人可以對於自己的生死存亡無所謂,但卻無法接受自己羣體的滅亡。在這個羣體中,他所要維護的並非是自身的利益,也就是說因爲處於羣體中而擴大了他的某種品質。同樣消極的品質也是這樣,個人受集體的影響。我似乎被說服了。

可是換一個角度想,這難道不是因爲人的個人意識和集體意識的問題嗎?並不是人受羣體的改變,而是這種改變取決於人。這就是爲什麼有人會因處於集體而變得更加高尚,有人卻會因處於集體而更加粗鄙,說來說去都在於人的本性吧,與羣體有多大關係呢?

在講到羣體的推理時,我又有些觀點與書中相駁。所謂頭腦風暴就是通過一個主題任意聯想,發散思維。這自然是處於一個集體,人多力量大,得到的結果更多,更有效了。但是書中卻說羣體的推理是一種低級的類比,也就是盲目的類比,不探究本質。當然,文中也列舉了一些令人信服的例子,但我依然不認爲一個集體較個人而言,更爲"弱智"。

於是我從另一個角度說服了自己。一個人很聰明,很精明,100個人組成一個羣體,每個人都很聰明,很精明,但這個羣體是否就會發揮100倍的聰明才智呢?事實並非這樣。這便要歸結於羣體存在的限制性。形成一個羣體,要有很多因素,羣體會有領導,會有各種等級,會有很多人站在集體的角度推理,而非個人角度,於是便產生了各種問題,出現了羣體推理的呆滯。

總之,正如書名《烏合之衆》,把羣體比做烏合之衆,從某種意義上也顯示了作者對於羣體的消極觀點。當然事物總有兩面性,雖然有很多方面我在潛意識裏也贊成作者的觀點,但也存在很多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