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六篇大學生

心得體會 閱讀(1.42W)

知識就是力量,讀書可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那麼讀了某些書籍後你有什麼感想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大學生,以供參考查閱!

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六篇大學生
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大學生1

初次接觸書名,給我的直覺,無非是寫萬曆十五年那一年發生的歷史事件。該書是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三十年之嘔心力作。最早在美國出版,該書的英文名字翻譯成漢語就是“平淡的1587年”。大明立國近三百年,我國封建社會近兩千年,但但摘取這一年,能寫出什麼樣的歷史?讀史可以明志,讀史需要一顆寧靜的心,去解讀那深邃沉澱的歷史。我細細翻來,每天讀那麼一小段,合上書本之後,又再去慢慢回味。瞬間,那種瀰漫着焦慮,掙扎,痛苦的人物,一個個活生生起來。從首輔大學士張居正,和事佬申時行,思想家李贄,軍事家戚繼光,清官海瑞,以及萬人之上的萬曆皇帝,沒有一個不是生活在痛苦之中,他們現實的遭遇和治理天下的宏大理想,都有着無法彌合的衝突。這些人都沒有善終,甚至於抄家罰沒。這是一本以平淡的1587年爲基本支撐點,然後讓人物陸續施展自己的政治包袱,現實與理想的碰撞,失敗後的毀滅。

作者以一斑而窺全豹的方式,一絲一縷的分析,視野直指上千年的中國歷史。中國從漢代獨尊儒術之後,中華民族的歷史,基本上都是以儒家思想和孔孟之道來統治天下。歷朝歷代,都是通過龐大的文官集團,實行郡縣制,來統治全國。隋代以後,通過科舉制度來選拔官吏,這些文官從小就飽讀經書,滿腦子的孔孟思想,都以仁政愛民爲基本的做官准則,時刻要體恤民情,以民爲本。這些封建社會的官吏,薪俸很低,要維持自己家庭的生計,享受錦衣玉食,根本無法實現。然後就行成了一套官場的歷史潛規則。一方面道貌岸然的宣揚孔孟之道,一方面又魚肉百姓,實現自己小團體和大團體的利益最大化,爲自己的貪污腐敗找到更合理的藉口。在封建社會,歷代帝王,都是宣傳以德治國,沒有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即使有相關的法律制度,也被歷史潛規則打破。同時官員爲官的行爲,又缺少及時的監督和制約,這就造成了官員們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陽奉陰違,完全爲自己的小九九做打算。官員的臉只會向上看,只對上級負責,又怎麼會對百姓負責?那些文官們內心深處的尷尬和不安,也對他們的思想產生很大的影響,一方面是聖賢書的教導,一方面是現實裏必須接受的官場潛規則。當文官們在捫心自問和尷尬之後,聰明的大腦很快就會適應這樣的官場潛規則,搜刮起民脂民膏,哪裏還會有憐憫之心?

在這一制度下的悲情人物,首推海瑞。海瑞是個清官,是個楷模,正是因爲寡而鮮,才能成爲模範,滿朝文官都是海瑞,何來楷模?當海瑞在孔孟思想的薰陶下,立志做爲一個清官的時候,他的私人道德其實已經和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公共道德,或者說官場潛規則發生了衝突。很多文官,都知道自己去貪污腐敗是不對的,但是,你要想在這個圈內生活下去,你就必須去貪污,去隨波逐流,否則,只有頭破血流。儒家思想的道德體系,給予了海瑞無窮的力量,讓他無所畏懼的站在反對貪污腐敗的最前沿。可是,整個文官集團,都滿足於現狀,並安於現狀的時候,他們所接受的孔孟之道的思想,就發生了根本的質變。一方面認識到遵守道德體系要丟官罷官,一方面又要宣揚道德體系來維護他們的統治,就會表面裝作清廉的樣子,背地裏嘩嘩的數銀子。越是高調的文官,越是最大的貪官。道德以陽的一面存在,而私慾則以陰的一面存在。當道德給他做了一個幌子的時候,私慾就可以無限制的膨脹。當道德可以代替管理國家的時候,文官集團裏的官員,則會打着道德的幌子滿足自己的私慾,每個人從骨子裏並不鄙視海瑞,甚至是仰望海瑞,但是,沒有人願意做海瑞,這就是封建社會文官集團的現狀。

對於孔孟之道的作用,歷代皇帝都極力推崇。他們和他們的文官集團想用道德的力量,來統治他們的疆土和人民。用道德體系來保障鄉土秩序,而不去大力的發展科學技術。在1587年,萬曆領導下的文官們在勾心鬥角的時候,西班牙人帶着他們的堅船利炮,發動了對英國的全面戰爭。西方也拉開了全面的工業革命。歷代皇帝都會被推崇爲人的楷模,上天之子。萬曆從懵懂無知的小皇帝,到勵精圖治的精幹皇帝,再到頹廢無爲的慵懶皇帝,他的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他在年輕的時候,多麼的想建立一個強盛的大明帝國,而且親身去實行各種禮儀規範。來實現以“禮”來建立人們對道德的信心。可是,當他在看穿了這些文官們的陰陽兩面以後,思想發生很深的變化,開始了消極怠工。他的消極怠工,不是針對個別文官,而是針對整個道德禮治體系。在傳統戲劇裏,皇帝都是至高無上的權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而瞭解了萬曆的遭遇之後,也明白過來,皇帝並非可以隨心所欲,皇帝只不過封建帝制裏的一顆最大的棋子而已,而且始終受着道德禮教體系的壓抑和控制。

勵精圖治,嘔心瀝血的萬曆首輔張居正。他幾乎開創了“萬曆盛世”,把明朝多年的積弊,表面上一掃而光,國庫充盈,而實際上他爲明朝的最後滅亡埋下了最大的禍根。他死後遭遇清算,其實與萬曆關係不大,主要是因爲他的性格造成的。從小就接受孔孟之道教育的張居正,身居首輔之後,一心只想把大明江山,打造的秀美絕倫。他所實施的改革制度和現行的文官制度格格不入,他沒有從根子上發現,一次大改革措施,要從根本上能讓絕大多數文官相安無事,否則理論上的完美,最終也是以慘敗收場,歷史上的王安石變法也是如此。他的死後被清算,甚至他生前所提拔的官吏受到牽連,這不能不說是他一生最大的失敗,當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文官體制上有缺陷的時候,他以個人之力,想改變整個時代,則是多麼的渺小無奈。以至於後來的首輔申時行,好像看透了其間玄機,做起了和事佬,成了一個萬曆皇帝和文官之間的緩衝劑,爲此不惜犧牲原則。他們二位的做法,初衷都是好,都是想讓大明帝國的國家機器正常運轉起來。可是張居正的緩衝劑失效了,造成了他死後的被清算。在文官集團和萬千小民之間,明朝所採用的就是以禮和道德來維持國家秩序,也可以理解爲,明朝並沒有真正以《大明律》來維護他們的統治秩序,而是靠道德和禮教,而道德和禮教又是比較抽象的一些準則,在私慾面前,不堪一擊。正是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慘絕人寰的改朝換代的悲劇。

歷史就是這樣的神奇,透過歷史能讀懂未來。歷史總是在創造匪夷所思的故事,相同的歷史,由不同的人去描述,就會有不同的歷史觀。歷史的真相往往隱藏在細節之中,不同的人發現的細節不一樣,所得到的感悟就迥然不同。《萬曆十五年》所表達的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縮影:絕對大多數的人都穿了件絢麗的外衣,那就是滿口仁義道德,背地裏卻幹着傷天害理的勾當,來滿足自己的私慾。

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大學生2

這是美籍華人學者黃仁宇寫的一本好書,1979年首先在美國出版,並多次重印。我是在閱讀了王小波的“不新的《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一文後,才上網購得此書閱讀的。在讀書中,通過書裏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己有興趣的書來讀,這種是我自稱爲“順藤摸瓜”讀書法。由於這個讀書法,我最近重點購買了一些“讀書筆記”類的書籍來閱讀。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是一本歷史學範疇的書。在我的讀書目錄裏,應該是文(文學)、史(歷史)、哲(哲學)三類爲主。在閱讀一個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閱讀他的傳記或者簡介,這樣,纔會對作者寫作的立場、背景、動因等有一個初步的瞭解,有利於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這個也是我自稱爲“摸清背景”的第二個讀書法。由於這第二個讀書法,我也購買了比較多的人物傳記來閱讀。

通過讀書,我要建立起自己的讀書方法和閱讀書目體系。

再來談談《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吧。全書以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爲歷史時間的橫斷面,然後講述了與這個橫斷面有關的六個人物――一個皇帝(萬曆)、兩任元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一個模範官僚(海瑞)、一個傑出孤獨的將領(戚繼光)、一個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最後,從作者的大歷史觀得出結論: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表面上無事可記,然而四海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國崩潰的隱患早已埋下,所以,書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劇性結局(皇帝也不例外),故萬曆十五年的歷史,也是失敗的歷史!

讀了這本書後,引發了我的另一個思考,就是我們現在一再提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究竟我們民族歷史那個階段、那種機制值得我們驕傲,更值得我們在當今列強環伺的國際形勢下提出“復興”的口號?如果說中國的漢唐盛世值得我們後人“復興”,那麼,萬曆十五年的悲劇,不是由漢唐而來的嗎?

希望通過閱讀更多的歷史書籍和做歷史的思考,能對以上問題做出解答。

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大學生3

自己本不是一個歷史觀很強的人,但當時只在kindle上粗略讀過後便擱置了。最近一檔綜藝節目叫做《一本好書》,從萬曆皇帝的視角出發對該書進行了舞臺劇式的演繹,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息,爲一個孩子揹負的王朝,爲一個帝王無奈的抗爭。

本書力圖使歷史專題的研究大衆化,因而採取了傳記體的鋪敘方式。書中所敘,不妨稱爲一個大失敗的總記錄,不論是主要人物萬曆皇帝朱翊鈞,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哲學家李贄,他們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即便是側面提及的人物,如馮保、高拱、俞大猷,也都沒有好結果。這種情形,斷非個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釋,而是當時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上自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爲犧牲品而遭殃受禍。

1583年春的會試,萬曆皇帝詢問與試舉人,爲什麼他越想勵精圖治,但後果卻是官僚的更加腐化和法令的更加鬆懈?是因爲他缺乏仁民愛物的精神,還是在於他的優柔寡斷?或許他已感覺到自己拯救一個看似堅不可摧實則搖搖欲墜的大王朝的無力。在與文官集團經歷了長達15年的立太子之爭,萬曆與文官集團徹底決裂,並開始長期罷工,直至1620年萬曆駕崩,帝國暮氣,回天乏術,24年後,整個明朝滅亡。

看到此時,非常納悶,爲什麼萬曆皇帝與文官集團的矛盾會如此之深,到可以終身不上朝?是隻有萬曆如此還是明朝的皇帝均是如此?可能都是如此吧,他抗爭過,儘管他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但被剝奪個人意志的他抗爭不過2萬人的文官集團,抗爭不過沒有法治只講道德終要走向滅亡的封建帝制。萬曆登基時還只是一個10歲的孩子,他曾經也勤勉朝政勵精圖治,關心國家和人民,可當一個擺設的皇帝真的是一件讓人厭倦的事,罷了罷了。

關於張居正,因爲其是湖北江陵人,印象深刻當年大學聯考語文(湖北考生)的閱讀理解就是選自熊召政的《張居正》,後來也聽酈波教授在百家講壇講《風雨張居正》,雖不太記得清內容了,但時而鏗鏘有力時而如泣如訴的語風難以忘記。“整頓官吏,政令傳出,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丈量天下土地,推行一條鞭法,倉粟充盈,可支十年有餘”。《明朝那些事兒》對他如此評價:不是好人,不是壞人,他是一個有理想,有良心的人。不說他身負絕學,改革創新,也不說他專斷獨行,表裏不一,只是想不到在其死後遭萬曆清算抄家掘墳,曾經的亦師亦父,亦臣亦友的情誼可以變得如此決絕,不禁唏噓,或許不止張居正是一個複雜的人,是人性本就複雜。

萬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西班牙的艦隊已整備出征英國,世界局勢如是。而1588年1月17日清晨,“將星西殞之際,我們一個古老的帝國業已失去重整軍備的最好良機”。戚繼光的“鴛鴦陣法”最開始是從老闆口中聽到的,當時查了資料並沒研究出什麼所以然,待今日重讀本書,發現“鴛鴦陣法”其實是因時制宜之策略,是在軍事創新與政治妥協之間實現平衡的智慧之舉。從古至今,改革都不是一條好走的路,充當改革家,既要有敢爲人先的創新精神,更要有審時度勢的大局觀,從實際情況出發。同理到企業發展中,最完美最先進的改革方案往往是無法執行的,在妥協中務實前進,達成目標或許纔是法則。

大風起於青萍之末。萬曆十五年間,發生的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的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歷史並不是一人一時,或者一朝一世的孤立事件,而是有它的內在規律和聯繫的。而要發現這種聯繫和規律,就不能拘泥於單獨的大小事件,必須將它放在大視野下,才能看得明白”,此乃作者的“大歷史觀”。

正如王強老師在混沌大學《歷史的凝視》課程中所說的,對過去有意識,對未來有覺知,這似乎將人類同動物區分開來。培養歷史觀,其實是讓我們去了解歷史的事實與真相,因爲歷史是時間的證人,是真理的光亮,是記憶的生命,是生活的導師。我們走向歷史的同時,也在走向未來。

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大學生4

高拱年歲已長,身體漸衰,是看不到張居正下葬了。雖然張居正在高拱臨終前的幾個月專程拜訪了閒賦鄉舍的高老,似乎二人已前嫌盡棄、間隙消彌,塵事盡散,夢漸安平。但高拱可以不見張居正之喪,卻不能讓張居正安寢於墓中,其一紙《病榻遺言》卻致一生榮耀致極的張首輔落得個家產盡抄、褫奪諡號、迫奪御賜、子孫充軍;惟沒有開棺鞭屍,算多少保全了些體面。高拱的“陰招”之險,古今無人能及。張居正生前觀世悟禪自言的“如入火聚,得清涼門”終變成了破敗的華夢,真正“入火聚得清涼”的卻是他的繼任首輔申時行。人性的陰陽、事情的正反,參悟與執迷,事事與非非,盡在眼前身後。這一切正應和了“生命不過是一種想象,這種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間的任何阻隔”。

開朝洪武以來的文官制度,歷二百年,早已由制度化爲骨氣,融到了文人的血液裏。古怪、清貧而又鐵骨錚錚海瑞不得不說是這種骨氣的一個典範。一名文官即然爲訕君直言可以不惜性命,那官印、榮華又豈能羈絆了骨氣。這是一種執拗,也是一種單純,但卻缺少了些情趣。“他的思想不是得之於天賦,而是來自經常的、艱苦的自我修養”,也許固執的海瑞永遠無法理解“一個女人如有情趣,那麼不論她過去是娼妓、已經結婚或正在懷孕都毫無妨礙”。

戚繼光雖有些孤獨,但終是生逢時、命合運的,外有倭寇之患,內有首輔之助。他雖然改變不了陳舊的體制,這是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但在可能的範圍內,他已經最大地適應環境發揮他的軍事天才了”。“戚繼光的天才之處,在於他看準了妥協之無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於他善於在技術上調和各式各樣的矛盾”。“虛室生白,吉祥止止”,這也許就是戚繼光止止堂的座右銘吧!“他的長處,在於他沒有把他人事上的才能當成投機取巧和升官發財的本錢,而只是作爲建立新軍和保衛國家的手段”。

李贄是一個矛盾體,矛盾得讓人理不出頭緒。“一個農民家庭如果企圖生活穩定並且獲得社會聲望,惟一的道路是讀書做官”,李贄也走了這條路了,讀了經史子集,做了官。可後來卻辭了官,寄居於朋友家研究起了史學,要做學問家。這讀書是目的呢?還是路徑呢?怎麼當路徑走了一程,轉而又變成目的了呢?既然把讀書變成了目的,一介儒生,後來爲什麼又遁入空門,出家了呢?逃離了世俗的羈絆,又去研究世俗的經史,這倒底是出世了?還是入世了呢?李贄終其一生,不過是一個追求個性與自由的孩子。他極度自我,卻又沒有自我,正如“自我只是一種幻影,真正存在於人世間的,只有無數的因果循環”。他在獄中自裁氣絕前寫了王維的“七十老翁何所求”來解釋他的死因,也是極爲貼切的,不知求何所求?他不知在這個世界上應當建設些什麼,但他從他的閱歷與思考中知道,爲了得到自由與解放應當打破些什麼,只是生命將息,力不從心,無所求了。

這就是萬曆十五年,自此以後,萬曆不朝。

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大學生5

《萬曆十五年》,聽到這本書的名字時,我並不明所以。直至略略地翻看了一下其中的內容,才得知這是關於明神宗在位期間的故事,在這位長達28年不上朝的皇帝朱翊鈞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深感好奇。

正如本書的原英文名《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萬曆皇帝所在位的第15年,也就是1587年,不過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年份,全書也講述的是關於萬曆皇帝在位期間發生的一些似有似無的小事。但在讀完全書之後,我才模模糊糊的明白,作者想要給我們傳遞的是他心中大歷史觀的意義所在

本書的重要人物明神宗,明朝的第13位皇帝,九歲即位,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的一生,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麼荒誕無度。事實上,在他的老師張居正的輔佐和母親嚴厲的教導下,這位年輕的皇帝,在最初的十幾年,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對一個皇帝來說,這是極值得稱讚,也是最能夠體現他勵精圖治,一心爲國的本質。只是後來隨着年歲的增長,老師張居正的去世,母親的鬆於干涉,讓他的性格從優柔寡斷變得強硬乖張,國本之爭之後便倦於朝政,深居內宮。於是在他的從政歷史之中,讓人驚豔的並不是他所一度開創的太平盛世,反倒是那將近30年未入朝的舉動成爲他的標識。而本書的其他人物,就如同作者在書中所說:“最後的結果都是無風上顎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

初讀時,我便感到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十分悲劇的,但這種悲劇卻並不令人出乎意料。也許是在一些小事上面體現的,我認爲萬曆皇帝性格的演變,對待事情的態度和大明王朝自此之後的發展,都是有因可循的。而在讀過兩則附錄和《<萬曆十五年>和我的"大"歷史觀》後,我似乎又陷入了更深一層的思考。

就如之前所說,萬曆皇帝性格的變化,是因爲他遇見了精神上的愛人—鄭氏。而少年時期的勤於政事,在老師張居正離開後,也變化成爲了成年時期的反叛惰政。而究其原因,也是因爲大明王朝刻板的政治制度,不懂得變通創新,看似皇權高度集中的背後,實則是文官集團對皇帝無盡的質押。萬人之上的明神宗,在內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徵,對外擴張了本國的領土,鞏固了國家的統治,卻沒有能力,將自己喜愛的兒子立爲太子。無論是命令還是央求,最終都抵不過文官集團的反對。即便是以28年不上朝作爲無聲的反抗,也沒能改變文官集團最終的決定。一朝皇帝如此,百官平民更是如此。無論是清正廉潔的張居正,還是孤獨的將領戚繼光,都沒有理想中完美的結局。然而在當時,經濟社會還是有很大的發展,人民的生活也有所提高。誰也沒有想到這無關緊要的一切,竟然會加速大明王朝的衰亡。將眼界放的更遠,放到歷史之中,就會發現這平平無奇的一年,實則暗藏了許多玄機,並且爲明朝之後的發展,下了不可扭轉的一棋,直接決定了明王朝的必然滅亡。

1587年,是爲萬曆十五年,丁亥次歲,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至此,作者想要表達的大歷史觀,毫無保留的展現在我們面前。他說,歷史學家檢討過去的錯誤,作以將來的警戒。也許很多事,就如在中華上下5000年之中的萬曆15年一般,實在是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然而,這年間發生故事的背後,卻隱藏着導致一個王朝滅亡的巨大危機。而這巨大的危機也正是那些,在當時看起來毫無用處的小事,一個個所堆積形成。

這其中的道理,於國家而言,便是汲取其中的教訓,制定出修改的方案。於我們而言,便是不要輕視遺漏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小事,那些,也許將來能夠扭轉你一生的"小事"。我想這便是《萬曆十五年》給我留下的道理。

關於《萬曆十五年》讀後感大學生6

歷史滄桑,到頭來什麼也剩不下,永生的願望隨同歷史的波濤一起消逝在我們目光盡頭。又是一個長假,終於又拿起了讀了一半的《萬曆十五年》,重新翻開讀到孤單的將軍——戚繼光,讀到首輔張居正,讀到萬曆皇帝。曾有人感嘆道:“歷史竟然可以這麼寫!”是的,在讀本書時,我也有同感,這本書不是單純的描述歷史,而是生動的分析歷史。本書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譯到英文就是“1587,無關緊要的一年”,這正是這本書的讀到所在,我想本書說到的末端小結也許正是某些重大的歷史事件的結證。

整本書讀起來很有意思,作者黃仁宇先生由於爲了寫一個論文從此結緣於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讓讀者對歷史長勝了濃厚的興趣。在書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無奈,雖然貴爲一國之君,但是有很多東西去不由他抉擇。旁人可能覺得皇帝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職務,但是在立儲這件事上它卻無法平自己的意願行事,這體現出了皇帝的苦惱。由此,萬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團慪氣,但他應該知道,實際上文官集團的力量是一個皇帝難以約束的。我終於知道,一個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於一些原因。從書中我們不難看出,萬曆少年是一個有爲的君主,他曾經勵精圖治,打算開創一個“萬曆中興”,但由於一件件事的不能決斷,他終於無法忍受。而立儲之事就成了他的一個爆發。他終於在這件事上開始怠政。而一個王朝也由於君主的怠政而漸漸走向沒落的深淵。

讀到張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態炎涼,生前的榮華和身後的悲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清算張居正的行動中,凡是和他有關的人都受到牽連,不是流放邊關就是把官回鄉,其中戚繼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繼光是一個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脫歷史的慣性發展,它便是犧牲品。戚繼光和張居正一樣是很有作爲的,戚繼光發明的戰法確實令人驚歎,這讓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發明了各兵種協同作戰,並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將軍炮,在當時也有一定的應用,但是他們哪裏知道,西方國家已經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這一年正值西歐歷史上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