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史記讀後感字優秀6篇

心得體會 閱讀(1.78W)

有價值的讀後感是要結合名著的相關的情節的,我們必須要對書中的內容反覆斟酌,才能寫出優秀的讀後感,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史記讀後感字優秀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史記讀後感字優秀6篇

史記讀後感字篇1

許多人認爲,中國歷史上只有人治沒有法治,這種看法過於絕對了。至少從《史記》裏看,那時處臵刑犯並無太大的隨意性,還是有規律可循的,秦帝國更可以說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中用法治最具有一貫性、也是最徹底的帝國。雖然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這個實行法治最徹底的王朝卻是一個短命的王朝。

現代西方法律體系最早是從古希臘的自然法開始的,權威來自上帝,中國早期的法律其實與此也很類似。中國古代也有法,而且幾千年一直被不斷的強調,那就是“禮”法,它的權威來自上天,所不同的是,它集中反映到“天子”的身上而已。出於禮法的要求,中國帝王的很多做法不僅代表的是一種文化上的習慣,而且也代表了法理上的要求。

例如舜的弟弟象,什麼壞事做盡,舜還得給他一塊封地,因爲禮法要求他必須這樣做,此外文、景二帝對兄弟的縱容,也被譽爲是親親的善舉,而不論這種做法是否會威脅到國家的統治。這是中國的禮法特徵決定的,換句話說,這就是當時的法律,誰違背了它,也就等於違背了大衆信仰,很容易陷於孤立。當然,這個“法律”在今天看來是完全不合理的,有時不違背它也確實影響到了社會公平,甚至還可能會危及到天子的統治,於是問題的核心就到了如何控制“禮”的度?筆者發現,在中國歷史上這個度是非常模糊的。

首先,天子的職責是教化萬民和維護自己來自上天的權威,要做到這一點,他只有用倡導“宗教”中大家都能夠接受的自然習慣方式

來維護社會團結,於是“家國同構”就成了最好的選擇。爲鞏固天子作爲一個“國家”大家長的地位,他唯有自己先作出表率,從彰顯孝悌開始做起,這在客觀上造成了前面對親屬過於縱容的局面。一縱容就必然有違法亂紀現象,小點的殺死個把老百姓還無所謂,如果影響大了,有僭越行爲或是名聲過於敗壞,嚴重影響到一地的治理,那就非常麻煩。於是在“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之外,又多了一個“王子犯法與民同罪”,這種模凌兩可卻爲酷吏的靈活操作下了註腳。

一方面,他們不畏世家大族,敢於執法,這一點值得肯定;另一方面,他們行事又非得不擇手段,不然就辦不成,其執法的後果又使皇家丟盡了顏面,所以酷吏們很少有能得善終的。從中央的角度來看同樣是一對矛盾:用他們,這些酷吏們有時的確做過頭,不惜在太歲頭上動土,甚至覺得牽連的人越多越好,官越大越好,對方是否犯法倒成次要的,反正沒犯法也能栽贓,搞得親屬百官人心惶惶;不用他們,親屬貴族們又恃寵而驕,奢糜犯禁毫無節制,甚至結黨陽奉陰違,在地方上雄霸一方,連官府都不敢治理。

於是只好用一批酷吏,等他犯了衆怒再殺掉,再選新的,再殺,如此循環。這就令法律的執行呈一種不聯貫的狀態。天子最好的方式是,枝葉過少了澆澆水,枝葉過大了剪兩刀,一切看情況而定。這個順序還不能做反,例如秦末剪得太多,西漢末澆水過多,離亡國也就不遠了。

其次,天子的權威代表了上天的權威,“法自上出”,天子制訂的法律臣子們是不能夠私下議論的,只有執行的份。這就造成了很多問題。天子從理論上說是人神合一的,但從事實看他還是個普通人,有着和平常人一樣的私慾,那麼他的法令到底是出於公心還是出於私意恐

怕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爲了維護聖旨的神聖,大家倒寧願從公心上去考慮每一道聖旨,所謂“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皇帝如果大興土木,那是爲了維護國家的顏面,皇帝如果廣納嬪妃,那是是爲了增廣子嗣以求江山萬代一統,總之私意都被說成是公心,然而問題卻在於:皇帝頒佈的法律錯了或者不合理怎麼辦?結果只能是,錯了也得執行,不合理當作它合理,直到皇帝醒悟過來改弦更張爲止。

這即是說,即便法律有問題,大家也得按照這個有問題的法律來執行。由於在制訂法律過程中多數人是缺乏發言權的,例如商鞅頒佈的法律“民莫敢議令”,所以即便在執行中出了問題也是下面行政人員的責任,政府只會採取一種高壓的態勢來強迫執行。誰來執行呢?只有那些酷吏。這樣的嚴格執法有時可能還非常糟糕。例如陳勝、吳廣起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失期,法皆斬”這一不合理的法律造成的。

所以,中國歷史上其實一點也不缺法治,只是這個法治在制訂和操作過程中都有問題,既缺乏一貫性,也不可能一貫的執行而已。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中國的法律以“禮”爲中心,禮的目標是爲了維護社會的團結和穩定,而法的目標卻是爲了取得公平,這兩個目標有時是一回事,但有更多的時候又是兩回事,令法律的操作者不易抉擇;另一個則是法律的制訂至少在名義上均出於“天子”一人,民衆既不得誹議,更不得擅自更改,即便有不妥,法律的神聖性仍不得動搖。一方面要遵守法律,另一方面法律又是領導者憑自己的理想制訂的東西,多少有點脫離實際,或者說不夠完善,這就令法律在執行過程中難以做到不折不扣。

由於中國文化中並無集體領導的意識,大家強調的都是“蛇無頭不行”,於是法律的制訂也好,執行也罷,都是一個人說了算,它很難得到所有人的認同。而中國傳統哲學無論是道家也好,儒家也罷,都是圍繞着一個抽象的中心,用它來靈活的解決實際問題,所以程序也無法固定,這就令法律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很是曖昧。執行得太鬆,違法亂紀的太多,執行得太緊,又被大家毀爲“苛政”,於是只能一鬆一緊,再鬆,再緊,過段時間來個“嚴打”震懾一下,再過段時間又來個“大赦天下”鬆動一下——兩千年曆史表明:這種做法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那麼爲什麼程序無法固定呢?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在於:一些人長期在地方爲霸,關係盤根錯節,法不能糾,爲了維護穩定,只能採取強制性措施。這就象某些人你知道它無惡不作,天怒人怨,可就是抓他沒有證據,而且幾乎你周圍所有的人都在爲他說好話,你還會按照標準的法律程序來辦理嗎?《遊俠列傳》裏的郭解就是一個例子:他殺人無所顧忌,爲人又講義氣,視官府如虛設,在地方上比官府勢力還大,儼然是一霸。

皇帝要徙豪富之家,可郭解仗義疏財,家中錢物達不到遷徙的標準,卻仍在遷徙之列。衛青說郭解家貧,武帝就回答一個百姓能讓大將軍說情,說明他不窮。事實也是如此,因爲沒過多久,負責遷徙郭解的縣掾就被殺,接着其父也被殺,其家人上書,“人又殺之闕下”,等到好不容易抓住了郭解,一審,要麼他殺人是在大赦之前,要麼就是找不到殺人的人,查無實證,官吏只好奏“無罪”,最後政府不得不給一個莫須有的罪民族殺郭解把問題解決。

那麼爲什麼法律只有少數人來制訂呢?因爲多數中國老百姓只習慣於考慮眼前,不考慮長遠,安於逸樂,不喜勞苦。如漢朝拓邊,良家子都不願意去,只能招募些罪犯或者極其低賤的人,久之則有“流”刑,秦朝修個長城,民間也編出了一個“孟姜女”,哭倒長城一片。只要與自己當前利益無關,沒有誰會去關心,大家都喜歡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喜歡搭便車,都只安於享受。這一點西門豹看得很清楚,“民可以樂成,不可與慮始。

今父老子弟雖患苦我,然百歲後期令父老子孫思我言”——這與今天家長們對子女的話何其一致!故而官吏也被稱作“父母官”。既然是父母官,就有責任讓百姓做一些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這就像今天的中國父母逼着自己的孩子學習一樣,不學就是大棒子,沒有什麼理由好講,法律就是這樣制訂出來的。

所以,從表面上看,中國的政治制度是超前發展,但實際上中國政府的管理方式是極端抽象和粗線條的,一方面它在操作過程中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另一方面它又不容易在基層得到切實的執行,兩個方面互相影響互相作用——這便是中國法治的特點。

史記讀後感字篇2

?史記》是中國史學上第一本記傳體通史,並且是司馬遷走遍大江南北,經受了各種打擊,嘔心瀝血在公元前91年完成的曠世鉅作。這本書中,最吸引我的是撰些時代中各領域英雄豪傑和記載國內外少數民族的“列傳”,是它讓我感受到了歷代英雄人物的氣概與豪邁。

比如說列傳中的“刺客列傳”裏的聶政、荊軻等人。以前,我認爲刺客可是就是那些品行不正,只明白搞偷襲的人,但史記上的敘述,讓我明白,有些刺客是不僅僅仗義疏財、劫富濟貧,並且對君子赤膽忠心,像有些爲了自我的國家去行刺君王,是冒着生命危險的,隨時都有可能被處死,真可謂是有去無歸。雖然如此,但他們依然一心爲君,就像荊軻臨走時在易水河邊“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更有那之後身中八劍卻仍一心想着太子丹,這就是他們的赤膽忠心的最好表現。

在《史記》裏,我認識智勇雙全的藺相如,立木取信的商鞅,巧言退兵的陳軫,少年有爲的孟嘗君,錯失良才的魏惠王,貪利失地的楚懷王……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不從濁流的屈原。

屈原是楚國著名的大詩人,他知識十分淵博,口才也很好,無論是對外交際,還是管理內政,他都能處理得有條不紊,楚懷王很賞識他。可是,屈原的才華受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只要一有機會他就在楚懷王面前造謠生事,楚懷王聽得多了,也就信以爲真,漸漸地疏遠了屈原。德才兼備又清高孤傲的屈原,懷着悲憤的心境,寫下了長詩《離騷》,多年來屈原報國的願望未能實現,最終跳進汨羅江自盡了。

讀了《史記》後我才明白,原先在古代所謂的“品行不正”也大多都僅僅是“行”不正而“品”正,他們一心只爲王,他們如果沒有那“品”不正的王,必須是英雄,這讓我深刻的瞭解到了一個決策者的重要性。包括屈原等人在內,都是因爲社會腐敗、墮落的現象,導致有些人只想着個人利益,纔會讓那些真正爲國家着想的忠臣落到悲慘的下場,也許在古代,皇權纔是最重要的吧……

史記讀後感字篇3

提起劉邦,大家肯定並不陌生。每當我閱讀《史記》,讀到關於他的事蹟時,總是不禁讚歎道:“他真不愧是一代梟雄!”

劉邦心胸寬廣,寬厚待人。《史記》裏記載,當時,農民起義,反叛秦朝,需要一個人先打入關中瓦解秦朝。衆將領閉口不談實力雄厚的項羽,卻一致推薦劉邦,因爲他們認爲劉邦是寬厚長者,只有他能使百姓信服。劉邦藉此樹立威信,充實軍隊,贏得民心,爲後面的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深知,唯有不欺凌,不暴虐,寬厚待人,才能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

劉邦知人善任,任才唯賢。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他比不上張良;安撫百姓,鎮守國家,他比不上蕭何;連兵百萬,百戰百勝,他比不上韓信,但是他卻能充分地任用他們,並且親之信之,他的成功與這是分不開的。若不是劉邦的知人善任,一代奇才陳平就不會投奔他;若不是劉邦的任才唯賢,著名說客酈食其也不會依附他。他深知,唯有廣招人才,舉賢使能,團結一心,才能共同推翻強大的秦朝。

劉邦廣開言路,虛心接受。劉邦並不是神人,於是他便廣開言路,察納雅言。別人提出的建議,他總是虛心接受,思慮再三後決定是否聽從。《史記》記載,劉邦與項羽對戰時,楚軍把漢軍圍困在滎陽。正在劉邦犯愁的時候,一個小官陳平獻計:離間項羽和他的部下。劉邦並沒因爲陳平出身卑微,而對他的計策不屑一顧,而是加以分析,肯定了這條計策。陳平還需要四萬斤黃金,劉邦也不因爲他是小官而不同意。就這樣,劉邦成功削弱了對手,壯大了自己。他深知,唯有多傾聽別人的意見,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才能統一天下,實現霸業,成爲梟雄!

從一個平民百姓,到一代偉大梟雄,是劉邦的點點滴滴改變了這一切!

史記讀後感字篇4

作爲炎黃子孫的我們是榮幸的,這是一個有着優秀傳統的神祕國度,這是一個物華天寶的泱泱大國,這是一個人傑地靈的文明古國。先賢給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古文典籍,作爲後世子孫的我們在茫茫書海中尋覓古賢人的蹤跡,感慨曾經的驚心動魄,思量曾經的紛紛擾擾,而作爲華夏兒女的我在品讀《史記》之後,也真切地感受到3500多年曆史中充塞的豪邁、悲壯與辛酸。不過在“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同時更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史記》不但是中國史學上第一本記傳體通史,而且是司馬遷走遍大江南北,經受住了各種打擊,嘔心瀝血在公園前91年完成的曠世鉅作。這本書中,最吸引我的是撰些時代中各領域英雄豪傑和記載國內外少數民族的列傳。是它讓我感受到了歷代英雄人物的氣概與豪邁。但此書之意義,我理解的,卻並不在於它是開了紀傳體的頭。相反,它的意義在哪兒?我看,倒是在於它不是一部以朝代爲斷限,乾巴巴羅列帝王將相,孳孳於一姓興亡的狹義史書,像晚於它又模仿它的其他二十多部現在稱爲“正史”的書。我欣賞它,是因爲它視野開闊,胸襟博大,早於它的事,它做了

總結;晚於它的事,它開了頭。它是一部上起軒轅,下迄孝武,“究天人之際,窮古今之變”的“大歷史”。當時的“古代史”、“近代史”和“當代史”,它都講到了。特別是他敘事生動,筆端熔鑄感情,讓人讀着不枯燥,而且越想越有意思。 從秦始皇到唐朝這一段期間,是這本書的重點在這裏面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李廣爲將廉潔,常把自己的賞賜分給部下,與士兵同吃同飲。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祿二千石的官,家裏沒有多少多餘的財物,始終不談購置家產的事,深得官兵愛戴。李廣身材高大,臂長如猿,有善射天賦,他的子孫和他人李廣學射箭,但都不及李廣。李廣不善言辭,與人亦以射箭來賭酒爲樂,一生都以射箭爲消遣。李廣愛兵如子,凡事能身先士卒。行軍遇到缺水斷食之時,見水,見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邊;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嘗飯食。對士兵寬緩不苛,這就使得士兵甘願爲他出死力。李廣射殺敵人時,要求自己箭無虛發,所以非在數十步之內不射,常常是箭一離弦,敵人應聲而亡。也由此多次被敵人圍追,射猛獸時也由於距離太近而幾次受傷,但李廣從不畏懼。 這麼一位可敬的大將,在最後還是自盡了,哎,這是可惜中的可惜。歷史風雲,世間百態,一次次迷離了我的雙眼;百轉千回,人情冷暖,一點點冰封我的思緒。可我從不曾懷疑這個繽紛的世界,重耳在外流亡十九載,卻終登帝位,名垂青史;勾踐臥薪嚐膽,終於報了滅國之仇;孫臏臏足,撰述了《孫臏兵法》;呂不韋流放蜀地,留下了《呂氏春秋》有生亦有死,有正亦有邪,有戰爭亦有和平,事物總有兩面,我深信上天的公正。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談中 我敬佩司馬遷能把《史記》寫得那麼深動敬佩《史記》當中的每一個英雄人物敬佩中國擁有那麼豐厚悠久的歷史。今天我終於把厚厚的一本《史記》讀完了讀完這本書後我的收穫還真是不小。

史記讀後感字篇5

他,魁梧高大的身材,百步穿楊的箭法。行走於蒼茫大漠,馳騁於天地之間,如太湖水一般深邃的是他的眼眸,如太行山一樣凝重的是她的背影。那就是李廣,聽,他來了——

“我一生戎馬,立下多少大功!不想,如今不僅丟了身家性命,連封賞也輪不上了。”眼前的這個人,飽經歲月的滄桑,一臉的茫然與無奈。我與李將軍同坐於他曾擁有的山河之間,聽他肆意傾訴他對大漠的愛與淒涼。他說他的夢想就是有一天可以擊潰匈奴,這片純淨的天地,包含了它太多的愛,太多的辛酸。李光捧起一把沙土,嗅着那陽光的芬芳。李將軍的情,又多麼深,他是眷戀這山河的呀!

可是,竟落了個功過相抵。“我可打過這匈奴七十場了呀!”是啊,此刻的他,應想着那戰場上,風在耳邊呼嘯,自己的颯爽英姿了吧!“事過境遷呀,我愛過這大漠,可最終還是葬身於此了。”這世道大概恨透了這個“飛將軍”了吧!一生戎馬,可一點功名也沒有得到啊,李將軍不愛功名,可他也愛這大漠阿!只因秦王的一句話,一生功績,就此灰飛煙滅。歷史對李廣太薄,在次征戰七十餘次,竟迷失了生的道路,這也許就是李廣的命吧!

“老天也畢竟待我不差,青史留名呀!哎——”大漠圓圓落日的映襯下,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長。這也許使我永遠難以忘記的千年一嘆吧!

衛將軍青,衛子夫弟弟,同爲平陽公主家奴,衛子夫幸於漢武帝,得皇子,衛青同時受重用。元光五年,就是馬邑之圍後四年,漢同出四路大軍襲匈奴,獨衛青襲龍城得勝而回。元朔元年,衛青出雁門俘虜匈奴千人,明年,得黃河南地,現在的鄂爾多斯草原,建立朔方郡。元朔五年出朔方郡擊潰右賢王,俘虜五千人,拜爲大將軍,其三子皆封候,元朔六年衛青出定襄,無功,霍去病八百騎,深入敵後數百里,斬首二千二十八級,封千戶候。同年,漢武帝新寵王夫人壽,衛青以五百金爲禮。三年後,元狩二年霍去病出北地,功祁連山,得酋塗王,降者二千五百人,斬首三萬二百級,獲五王,五王母,單于闕氏,增封候過萬,貴比衛青。元綬四年,去病衛青各五萬騎,衛青會戰於單于,斬首萬九千級,單于失蹤。去病五萬騎襲王庭,封狼居胥山,單于姑衍,登臨瀚海,斬首七萬四百四十三騎。去病增封五千戶,自此去病貴於衛青。衛青禮帶士兵,同甘苦,去病爲人少而不泄,有氣敢任,曾言:匈奴未滅何以家爲。武帝待之甚厚,從軍時數十太官伺候伙食,經常丟棄剩餘的酒肉,而士兵有飢餓不飽者。

史記讀後感字篇6

最近讀了《史記》這本書,我們中國是具有悠久歷史和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的國家。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曾經涌現了大量傑出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他們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通過自己的筆墨,爲後世的人們展現了一幅幅絢麗奪目的畫面。兩千多年前,一個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後,忍辱負重,以心靈和血肉之軀完成了一部偉大的史學著作。以後的幾千年裏,這部偉大的著作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又如一座高聳的豐碑,屹立在中國文學和歷史的長河之中,後人無法超越也難以企及,這個人就是司馬遷,這部史學著作就是《史記》。《史記》是二十四史之首,它記載了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約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我國傳統國學精品中,唯有《史記》是無以倫比的“百科全書”。魯迅先生曾評價《史記》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這部鉅著是對歷史發展的深刻總結。他發表了自己對人生、對社會的獨到見解,同時又對矛盾現實給予了有力批判。這樣一部既具中史學價值又具文學價值的著作的成功,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採用文學手段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豐滿靈性的人物形象。

?史記》開創了我國紀傳體的史學,同時也開創了我國的傳記文學。在“本紀”、“世家”和“列傳”中所寫的一系列歷史人物,不僅表現了作者對歷史的高度概括力和卓越的見識,而且通過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活動,生動地展開了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此,兩千多年來,《史記》不僅是歷史學家的學習典範,而且也是文學家學習的典範。魯迅曾評價《史記》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在文學上最偉大的成就是它那形神兼備、躍然紙上的人物描述,開拓了我國傳記文學作品的先河。它的成功在於採用文學手段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豐滿靈性的人物形象。其所記載的人物形形色色,衆態紛呈;其所刻畫的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