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讀後感八年級的讀後感優秀8篇

心得體會 閱讀(7.54K)

優秀的讀後感不是一味複述故事的情節,融入自己的想法很重要,記錄讀後感是爲了幫助我們更好的分析書籍中的內容,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讀後感八年級的讀後感優秀8篇,感謝您的參閱。

讀後感八年級的讀後感優秀8篇

讀後感八年級的讀後感篇1

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着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爲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裏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着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鬆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隻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麼樣?聰明吧!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爲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裏,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着大學問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後,我深刻體會到的。

讀後感八年級的讀後感篇2

讀了《八十天環遊地球》這本書,我被書中福格先生善良、勇敢、機智的精神所折服。

這本書主要內容是講紳士福格與俱樂部的朋友們打賭,用兩萬英鎊做賭注,賭福格先生能不能在八十天之內環遊地球一週。於是福格先生就和僕人路路通從倫敦出發,開始了這個決定命運的環球旅行。一路上,他們主僕二人歷盡了重重困難,遭遇了種種意外,還收留了一位印度女子,最後福格先生獲得了成功。

福格先生能成功是因爲他機智、勇敢、善良的精神。他在路途中遇到了一位將要被陪葬的女子,他不顧自己的時間有多麼緊張,把那位女子救了出來;在前往美國的火車上,一位比福格先生更強壯的上校要和福格先生比槍法,福格先生不畏他的強壯毅然接受了挑戰;在重返英國的船上,由於船長在不配合福格先生,福格先生抓住他的弱點,對症下藥,最後按時到達了英國。

在學習上,不也是如此嗎?記得有一次我做數學卷時,遇到一題很難的思考題,我想呀想呀,很長時間都沒做出來,越想越煩,心想反正前面的題我都做出來了,思考題不做老師也不會批評,我幾乎想放棄了,可又不甘心:如果把這道題做出來我一定會提高很多,於是我冷靜下來又開始思考,可是做了很多遍,驗算的結果都一樣——還是錯,突然,我靈機一動,換了一種方法做很快就解出來了,才發現原來這道題很簡單。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在困難面前,要像福格先生一樣具有堅定的意志,學習他那臨危不懼、沉着冷靜、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就一定會成功。

讀後感八年級的讀後感篇3

她是王琦瑤,她爲自我代言——《長恨歌》讀後感

拈得一枝白玫瑰,卻得浮生半日涼。

唱罷一曲長恨歌,亦罷綿綿無相逢。

你只聞到她的香水,卻沒看到她的淚水

你有你的規則,她有她的選擇

你否定她的多情,她決定她的所屬

你嘲笑她美貌一生卻一無所有,不配再愛

她可憐你看不破這紅塵滾滾

你能夠輕視她的好看與感性

她會證明上海的那時是誰的時代

唱罷一曲長恨歌,終是註定孤獨的旅行

但那又怎樣

哪怕心被愛的刀刃刮上千萬次

也要愛的盡隨心意

她是王琦瑤,她爲自我代??

她是王琦瑤,那個從19世紀中葉,從上海左三弄右三弄的弄堂裏走出來的女孩——女人——母親。

瞧她的名字呵。字字裏帶有“王”,這是想宣告些什麼嗎?她想成爲“王”!這“王”不是主宰世間萬物,而是主宰她自我心的王啊!是啊,王琦瑤的一生是多麼想要成爲主宰她自我的那顆心的“王”啊!然,命運多桀,很多事是誰也無法預料的,當然,包括王琦瑤。

說不上心中是該對她豔羨還是憐憫。豔羨她的那種“入人肺腑”“看過了就不去想,再看見還會再喜歡的,看不厭卻不是丟不下的”的“好看”;豔羨她的一生竟有那麼多的男人肯將心一絲不存地獻給她;豔羨她的那顆敏銳度很強的心兒…然而,心中似乎更多的是憐憫,憐憫她似是生不逢時;似是來也空空,去也空空,唯有心房上多了幾道疤痕。一頁頁地翻完這本書,我好似化爲了那羣白鴿中的一隻,一隻守護了王琦瑤一生的白鴿。我見證了她的所有所有!

情人?

掰了掰手指,從頭到尾,有5個吧。那裏面,有王琦瑤愛的,也有愛王琦瑤的;有兩情相悅的,也有一廂情願的。就像是一場夢,王琦瑤卻自我都不知那時美夢還是噩夢。

這場夢裏,她也曾撕心裂肺地愛過。19歲那年,她把自我的人和心都交給了“李主任”。19歲,那本是花季,她卻不要名分,甚至放下自尊,只因她愛的李主任,這個長她幾乎要三旬的男人。卻不知怎的,總覺這般愛像是一位女兒對父親的愛——一種依靠。或許那時的王琦瑤要的是一個依靠,一種安全感。而不是戀人間的儂儂我我。

另一位,則是獨舟前行的程先生了。最終的最終,他跳樓自殺了。與其說是自殺,不如說是一種解脫。帶着對王琦瑤的好,帶着對自我迷惘人生的哀絕,帶着永遠不會被愛的人所愛的心,“身體觸地的一剎那,他最終聽到了落幕的聲音”。程先生對王琦瑤的好,哪一件不被王琦瑤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可,她的心像是被下了藥似的,偏不給程先生留一席之地。程先生與王琦瑤有兩次大的別離。第一次別離,在十多年後終又相遇;而再次的別離,恐怕僅有來生才能使兩人相逢了。

李主任,程先生,康明遜,薩拉,老克臘?

在王琦瑤的這場夢裏,她囈語綿綿,像是受了什麼欺負似的。她被夢魘扼住了喉嚨,永遠邁不出那夢裏的輪迴。她的心,任憑在那輪迴中甜蜜,楚澀,哀悽……她,願意的。

友人?

和吳佩珍單純懵懂,青澀無邪的友情。

和蔣麗莉的無奈相逢,無奈永別。

和嚴家師母的相見恨晚卻也是各自留了心眼兒。

和朋友一齊,王琦瑤似乎一向處於上風,論時髦,論氣質,誰也比不上她呀!她卻是實打實地呵護着友人。她生來有一顆細膩的心,她能體察到男人的冷暖,她更能體會到女人的內心。像是一陣花香,王琦瑤總能變成朋友最愛的那種香氣,順着氣管,被吸入心田。

親人?

薇薇是王琦瑤生來唯一的寄託了。一是她畢竟是王琦瑤身體裏掉下的骨肉;二呢,在王琦瑤心裏,薇薇或許還承載着薇薇爸爸留下的星星點點的記憶。薇薇姿色平平,常常說話是不經大腦,又總是跟在別人屁股後面,她可算是淮海路上再平凡可是的上海女孩子了。就是這樣一個女孩子,卻嫁了戶好人家,還隨同去了人人嚮往的美國。這一切無法不讓王琦瑤想起自我的一生。王琦瑤或許會想:長得好看頂鬼用?反倒是一生來去空空,更多了幾絲倦意。這時,她的眼瞼裏竟對自我的女兒生出幾許羨慕嫉妒恨來,卻又是打心眼兒裏地高興。這個她一手拉扯大的姑娘就那樣離開了。自我,再也不會有和她吵架慪氣,爲她燒飯捶衣的機會了。想到這兒,有些許輩出。薇薇,王琦瑤的唯一寄託去了,王琦瑤本來平淡的心更靜如止水了。她的心裏有一泓湖水,即便風吹雨打,也湖平如鏡。

上海弄堂之上的鴿羣還在飛舞着,夾竹桃含苞欲放,那個本可安寧的夜晚被徹底地打破。書中第一次使用了“醜陋”來形容王琦瑤。一切,都沒有歲月來得痛快。這東西,就是能夠磨滅一切。美貌、青春,呵,在時光面前,那都是些什麼東西?

那個不安寧的夜晚,王琦瑤走了,她似是早就該走的,我的心裏沒有半絲悲涼。去吧!去尋你的李主任,去被你的程先生尋,去與你的蔣麗莉再聚聚。只是,不明白,你的女兒還會來送你一程嗎?那,女兒的爸爸又會不會呢?

一切的一切,化爲一縷煙,這縷煙裏,夾雜了太多苦恨怨仇。你若吸一鼻,必是嗆得要死;你若吞一嘴,必是苦得流淚,連淚也要變成了苦的。可這算什麼呢?王琦瑤這個女人不都聞過嘗過了麼?她竟沒有被嗆更沒流淚。沉浸在這縷煙裏,她微微地笑了,就像四十年前那張“滬上淑媛”的照片上一樣的莞爾。只是,這一次,她永遠閉上了自我的眼睛。

回顧王琦瑤的一生,或許唯有悲楚二字可形容。五十多年嗎,她有迷茫的時候,她一時被愛矇蔽了雙眼,步入歧途,那時的她,不爲自我代言,沒更像是在爲那個迷茫城市代言,誰說那座城裏,僅有一個王琦瑤?可她的心裏,卻是着實期望爲自我代言的,所以她選擇了愛得義無反顧,哪怕毀了自我的一生。

願意實現王琦瑤的願望——她是王琦瑤,她爲自我代言!

讀後感八年級的讀後感篇4

信念是生命的源泉,它讓小草破土而出,迎接生命的第一縷陽光;它讓平凡的蠶蛹掙脫繭的束縛,開始第一次飛翔;它讓生命短暫的夏蟬唱響整個夏天;它讓堅強的人們戰勝巨大的困難。

最近我讀了《老人與海》,書中的老人讓我非常感動和佩服。他是個漁夫,孑然一身,駕着小船。在墨西哥灣流中釣魚,連續84天一無所獲。我們可以想象一下,84天沒捕到魚是個多麼大壓力!

但書中的主角桑地亞哥卻不這麼覺得,希望和信心從未在他的心中消失過,因爲他還記得,曾經他有八十七天沒有捕到大魚,但接下來的三個禮拜卻天天捕到大魚。

八十五是個吉利數字。那天凌晨時分,月亮還沒有消失,老人出海了!他的信心煥然一新,如同乍起的微風。老人終於在第85次捕到了一條大魚,但這條魚實在太大了,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盡,他殺死綁在小船的邊上,但在歸程中又碰到鯊魚的襲擊,於是,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最後回來時只剩下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這些可能在一些人眼裏他一文不值,但在老人眼裏卻是巨大的收穫。

是什麼力量讓老人堅持下來?當我讀到作者海明威在書中的一句名言:“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可以很被毀滅,卻不能打敗。”我豁然明白,老人就是靠着這種頑強和勇敢的意志,挑戰一次又一次危險,征服了大魚,戰勝了鯊魚。

回想自己,經常碰到一點點困難就不耐煩,經常因考試成績不好而失落,對自己沒有信心,這些和經受了那麼多打擊的老漁夫相比,是多麼不值一提。

“世界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們要像書中的老漁夫一樣,心中有顆信念的種子,勇敢迎接挑戰,努力不放棄。

讀後感八年級的讀後感篇5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雖然僅有14萬字,但它所蘊含的資料太多太多,米蘭.昆德拉從必須的高度俯視整個地球,看到的是一些我們凡夫俗子所難以發現的規律。閱讀這本書必然不是一次就能結束的,在前兩次的閱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在於最終一章《卡列寧的微笑》。當托馬斯和特麗莎經歷了無數變故磨難後,他們來到了鄉下,過起了牧歌式的生活。全文節奏從緊張走向了舒緩,帶給我們的是別樣的一種悠閒。“幸福是對重複的渴求。”特麗莎屢次提到了這句話,在悠閒的鄉村生活,一顆飽經風霜的疲憊心靈是如此容易感到幸福。一個重複多次的蹩腳笑話,也能讓她產生幸福的感覺。“在牧歌式的環境裏,連幽默,也受制於重複這條甜蜜的法律。”

無數個日夜我在思考,幸福,重複,這條甜蜜的的法律是否正確?當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執迷於一樣事物,我想我必須會感到厭倦,那何來渴求?何來幸福?

重新回看這標題,《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意爲存在。存在之輕,便是我們輕視了存在,當平常的幸福伴隨在我們四周而我們渾然不知,當幸福即將離去時卻要去渴求重複,這便是一種悲哀,一種不能承受的輕。遊子思鄉,因爲年少時沒有覺得家鄉好,想要到外面的世界闖一闖,而蒼顏華髮之時,又想着家鄉的好,於是天涯人斷腸。當然,並不是說敢於出去闖不好,其中沒有褒貶之意,闖――華髮――斷腸,這似是一種生命常態,這種不能承受之輕每個人必須要承受,無時不在承受。

是否因爲承受,而幸福蕩然無存?我想,承受是定式,是必須經過的歷程,那幸福的尋找,就在於自我,因爲輕視而沒有幸福,那何不趕緊重視,便重新奪回這種幸福。

或許那句玄妙的墓誌銘有了解答,“那裏安息着卡列寧,他生了兩個麪包圈和一隻蜜蜂。”,因爲特麗莎的一個夢,她想出了這句話,作爲她愛犬的墓誌銘。如果僅把它當做一道形而上的美學命題,我想昆德拉遠非那麼簡單,如果硬說麪包圈與蜜蜂象徵什麼,我想這也是暴殄天物。麪包圈與蜜蜂,是夢境,是虛無,因爲愛之切,卡列賓的死顯得那麼重,因爲不想回首那些幸福往事,便將最終的死亡化作夢境飄走,而不落一點痕跡於過去。因爲愛過,所以幸福,珍惜他生時的一分一秒,死便是一種輕,輕如一個虛無的想象。書中諸多萬花筒般的哲理性問題好象給我們擺了一個八卦陣,設置了一個迷宮。小說還提出了衆多的範疇:同情與背叛、性友誼、媚俗和糞便、共產主義,靈與肉、輕與重……就更令人眩目。所以對小說人人都有自我的理解,各人的解釋也是衆說紛紜,見仁見智。

我僅就其“輕與重”談談個人理解。

人們常常感嘆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作家反過來說,這就進入了深層:人生就是履行職責揹負重擔,人人都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而當我們不去揹負重擔的時候,這種沒有任何職責和負擔的簡便就是生命的空虛和空白了。作爲人,這種簡便當然就是比沉重更不能承受的。“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多少名人也都說過類似的話: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空虛。“那麼,到底選擇什麼?是重還是輕?”不言自明。個人的理解,小說的主人公特蕾莎是一個生命之重的人物。對感情的專注和職責、對丈夫的寬容和忍受、對事業的認真和執着、對善惡的愛憎和明斷……,在重壓之下艱難地活着,活得實在。以至在這個沒有美和真愛的人間,最終只能在一條狗的身上找到人間的牧歌、找到真愛。正如薩比娜所說:“美就是被背棄的世界。”既使在這種情景下,特蕾莎還在懷着內疚的心境檢討自我是否對托馬斯太苛刻?這就是她人生的境界。始終恪守人生的戒尺!這也是她這個“被背棄的世界”的美之所在。雖然特蕾莎也有

過一次對托馬斯的越軌報復行爲,但“與工程師的小插曲是否讓她已經明白,風流韻事與感情毫不相干?是否明白風流之簡便,了無重負?如今她是不是比較心靜了?根本不是。”於是她立即又回到了她的嚴肅人生的道德的軌道上。與之相反,托馬斯、弗蘭茨、薩比娜則是生命之輕的一類人物。是一些飄浮在半空的人物,沒有任何職責和約束的規範。托馬斯的情人有兩百多,還爲此託詞說性與愛毫不相干,其亂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甚至連自我的兒子也不想認;薩比娜也是一個我行我素、隨心所欲的人物,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但“你能夠背叛親人、配偶、感情主祖國,然而當親人、丈夫、感情和祖國一樣也不剩,還有什麼好背叛的?薩比娜感覺自我周圍一片空虛。這空虛是否就是一切背叛的終級?”“可說到底,薩比娜身上發生過什麼事?什麼也沒發生。……她的杯具不是因爲重,而是在於輕。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但托馬斯在俄狄浦斯事件中又表現出他的生命之重的一面。表現出他對社會還有一點正義感。正是因爲這一點正義感也才能表現出生命之重。也說明生命之重是與職責聯繫在一齊的。有責纔有任,有任纔有重。

能夠看出小說的主旨應當是明顯的,是對人類生命之輕的指責和否定!個人理解是一部哲理性社會問題小說。

對於小說中很多的亂性描述,從個人感情來說我是不能理解的!但這確實也是對當今這個沒落世界真實典型的描述。這種“生命之輕”也正是沒落的典型。聯想到賈平凹的《廢都》、餘華的《兄弟》,以及歷史上的《金瓶梅》、《紅樓夢》,等等……,反映的都是社會真實。正如米蘭昆德拉在小說中說的:“暴露了一個建立在輪迴不存在之上的世界所固有的深刻的道德沉淪,因爲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都預先被晾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許可了。”這個世界已經道德沉淪,是一個喪失了人的道德和任何職責、義務的“生命之輕”的世界。美,只存在於“被背棄的世界”。發人深省!

總之,米蘭昆德拉的小說對人生問題、哲理範疇涉及之廣泛,思辯之豐富,是很值得人們去思考和探索的。是啊!生命僅有一次,僅有的一次生命不能預先彩排他的資料,也不明白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一旦我們意識到這些,卻又有點茫然不知所措。其實,“輕”和“重”在某種環境下也是能夠相互轉化的,關鍵看我們怎樣選擇。我認爲,選擇一個有實質的人生就應當是我們所追求的。每個人的追求不盡相同,所選擇的道路也不盡相同,但只要選擇了你的初衷並付諸了努力,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我,提高自我,肯定自我,那麼你的人生就是有實質且精彩無限的。不必要去抱怨你的人生被什麼所累,只需要朝着自我認定的方向,堅定信念的走下去,享受生命的過程,也許當你突然回首時,就會發現,原先我的人生同樣積累了某個領域的很多東西,我的人生色彩同樣斑斕!那麼“輕”與“重”永遠不會成爲你的阻礙,也不會出現“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讀後感八年級的讀後感篇6

我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看完了《呼嘯山莊》。讀完了這唯一一部沒有被時間的塵土湮沒的傑出作品。真是讓我受益匪淺。

?呼嘯山莊》通過一個愛情悲劇,向人們展示了一幅畸形社會的生活畫面,勾勒了被這個畸形社會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種種可怖的事件。整個故事的情節實際上是通過四個階段逐步鋪開的: 第一階段敘述了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朝夕相處的童年生活;一個棄兒和一個小姐在這種特殊環境中所形成的特殊感情,以及他們對辛德雷專橫暴虐的反抗。 第二階段着重描寫凱瑟琳因爲虛榮、無知和愚昧,背棄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畫眉田莊的女主人。 第三階段以大量筆墨描繪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絕望中把滿腔仇恨化爲報仇雪恥的計謀和行動。 最後階段儘管只交代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卻突出地揭示了當他了解哈里頓和凱蒂相愛後,思想上經歷的一種嶄新的變化——人性的復甦,從而使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愛情悲劇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當我回味着這本書的深刻內涵和本質時,我發現在《呼嘯山莊》中我學到了許許多多,其中另我感觸最深的是它教會了我保持人性的尊嚴和心靈的自由。無論我們面臨着多麼嚴峻的挑戰或是多麼殘酷的考驗,我們都應該向往自由。如夢初醒般的恍然大悟,塵世的喧鬧過後,平靜是如此的難能可貴。而這些,纔是我們在現實中所應該尋找的東西。

讀後感八年級的讀後感篇7

春節閒暇,窩在家裏讀了一本沈石溪的作品——《狼王夢》。此書主要講述了母狼紫嵐的丈夫公狼黑桑即將成爲狼王時,被野豬咬死了。紫嵐時刻銘記着丈夫黑桑的遺願,希望丈夫的未酬壯志,能在他們的孩子身上得以實現。爲此,紫嵐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她斬斷了與公狼卡魯魯之間的愛情,獨自撫養四匹小狼,嘔心瀝血,歷經了千辛萬苦,可是正當她的夢想快要實現的時候,美夢一個接一個地破滅了:老大黑仔成了金雕口中的美味,老二藍魂兒中了獵人的圈套,小兒子雙毛被狼王咬破了喉管。此時紫嵐並沒有氣餒,她讓女兒小母狼媚媚和一匹大公狼卡魯魯結婚,生下了一窩狼崽,把她的狼王夢寄託在她的狼孫身上,紫嵐爲了不讓金雕吞食自己的狼孫,最後和金雕同歸於盡。

與其說這是一部兒童文學,不如說是一部育兒教材。值得天下父母,特別是母親一讀。

掩卷而思,我最感動的是紫嵐爲了孩子不顧一切、不惜一切代價無悔付出的母愛,最佩服的是她那種爲了達到目的,決不罷休的執着的精神。她把一個母親博大的愛演繹得淋漓盡致。她爲了培育一代狼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葬送青春,未老先衰,拋棄愛情,咬死愛子,甚至犧牲生命。

紫嵐的人生是無悔的。但從中也值得我們深刻反思:在培養教育子女的成才過程中,我們承擔了太多的責任,孩子是我們的希望和未來,教育孩子,任重道遠,紫嵐的執着,紫嵐對教育的思考,對孩子的盡心竭力,是每一個母親的榜樣和楷模。但我們一定要理性的對待孩子的性格、好惡,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充分尊重孩子的意願,讓孩子在充分享受愛的同時也享有寬鬆的成長環境,千萬別讓好心辦了壞事!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普天下父母的心願。但我們有責任讓孩子更好一點,再好一點。

讀後感八年級的讀後感篇8

?解憂雜貨店》,作者東野圭吾,這似乎是一本不看會遺憾的書。微博微信在說它好,豆瓣人人也在說它好,好在哪裏,爲什麼好。人總是懷有好奇心的,我也不免落俗的買來看了。

讀完第一章的時候,感覺故事很一般,不就是一個穿越時空對話的小說嗎,根本沒有什麼亮點。可能由於是譯本的原因,也少了很多中國文學獨有的遣詞造句的魅力。不過大家既然都在好評和力推,我也就勉強繼續看下去。第一章講述了一個女運動員的抉擇。當她正在爲奧運會艱苦訓練的時候,發現自己的男朋友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繼續訓練還是照顧愛的人?她把自己的困惑寫在信裏,投向了雜貨店。讀罷第一章,很有慾望繼續看下去,畢竟是小說,情節的懸念多少還是會吸引讀者的。可是,當我興致勃勃的翻看第二章,想要知道那個寫信的女人後來怎麼了,卻發現第二章是一個全新的故事,想要的結局就這樣戛然而止了。“這明明就是一本被讚譽過度的小說而已,真不知道好看在那裏。”帶着這樣的想法,我繼續看下去。

第二章講述了一個少年的音樂夢想,是堅持唱自己寫的歌還是繼承父母魚店生意?第三章是雜貨店主人的故事,是認真的回覆每一封信,還是因爲擔心自己的建議爲別人指引了錯誤的方向而選擇放棄?第四章的故事有點悽慘,男孩在和父母逃亡的路上選擇了離開,最後卻發現爲了讓自己安心生活下去,父母紛紛自殺了。最後一章的女主角聽從了陌生來信的建議,選擇了相信,放棄了做陪酒小姐,開啓了新的生活。當整本書讀完的時候,我開始明白:哦,原來是這樣!這不是由多個穿越故事組成的集合,而是整個時空都被連接起來的因果帶!文中每一個細節都做好了後期鋪墊,每一條時間軸都縝密到找不到破綻。哦,東野奎吾是日本推理小說天王,看來是我的智商秀逗了。

除去那些讓我驚歎不已的寫作手法,《解憂雜貨店》這本書帶給我的還有對選擇的思考。面對人生的大小抉擇,我們該如何是好?從作者的文字裏,我看到了這樣的建議——遵從內心,並作出努力;相信愛,並認真對待。

其實,文中每一個給雜貨店寫信的人最後的決定都來自於自己的內心,而那些穿越時空的來信只是讓他們看到了內心的真實想法。比如第一章裏面的運動女,不論回信如何勸阻她放棄比賽,她也因爲害怕失敗而左右搖擺過,但最後她依然選擇了堅持訓練,因爲她認爲這是她愛的人想要看到的結果,這也是積極應對困境不逃避的最好方式。是啊,我們明明是知道自己的內心的,只是有時候會被恐懼和懦弱遮擋而假裝信誓旦旦的說,不是我不努力啊,只是那不是我要的東西。相比於遵從內心,作者似乎認爲做出努力其實是更重要的一步。故事裏的每一個人最終都得到了救贖,就算是那位沒有遵從雜貨店主人的建議離開父母的逃亡者,也最終在不斷的努力中得到釋懷。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的內心被太多的東西佔滿了,比如恐懼、擔心和害怕,因此始終看不到它的樣子。沒關係,當你沒有能力看到內心的時候就相信愛吧。相信人與人之間愛的力量,它終會帶領你走向正確的方向。

在《解憂雜貨店》的結尾,店主人浪矢爺爺在生命的最後爲一張空白的信認真的寄來了回信,他說:“正因爲是一張白紙,纔可以隨心所欲的描繪地圖,對你來說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無限可能的。”你看,浪矢爺爺對一張空白的來信都那麼認真對待,並將自己對他人的愛傾注其中,他的生活也因此變得明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