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日瓦戈醫生》讀書筆記範文三篇

心得體會 閱讀(1.25W)

我的汗水,是您迴轉中一滴希望的甘露,噢!是誰把病人從閻王爺上拉回來,那麼關於相關的讀書筆記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日瓦戈醫生》讀書筆記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日瓦戈醫生》讀書筆記範文三篇

《日瓦戈醫生》讀書筆記1

偉大有很多類型,偉大也有不同層次。因爲多本書同時在讀,感受到不同的經典。《傲慢與偏見》大概是依託時代的背景,輕巧的創新,就像第一個說臉蛋是蘋果、光陰似流水、女人是朵花一樣,第一個說出來的是天才,可它的價值僅在那第一次說出來,《傲慢與偏見》放在今天也許就是電視劇的水平,可是在那個充滿等級觀念、戀愛不能談、女人沒地位的年代裏,這樣充滿真情和巧合、這樣自由和個性的Lizzy、Darcy就成了經典。《北迴歸線》不依靠情節、不依託時代,靠的是濃稠的思想、騰飛的想象,它是你在累極了或者閒極了的時刻,是生活預備向你展示它的魔法時,對熟悉的一切、對知曉的一切的一點兒質疑、一點兒疑問、一點兒思考後的瘋狂,這“一點兒”是我,亨利米勒是“很多點兒”“很大點兒”。《日瓦戈醫生》以日瓦戈爲主體,勾勒出俄羅斯那段重要的歷史,可貴的是它不像歷史書教科書,它以人爲主體,關注到了那段歲月裏不堪的一面,在隨處的描寫敘述中又體現俄羅斯人的堅韌精神。

日瓦戈是個什麼樣的人?序裏避開了這個問題,貝可夫說:“我們無法一下子就概括出他是怎樣的人”,“我們只能說出他不是怎樣的人:他不是一個蛻變了的知識分子,不是鼓吹平庸習氣的鄙俗之人,不是革命的狂熱分子,不是反政權的鬥士,不是持不同政見者,不是‘安排生活的能手’。總之,不是一個庸俗小人。”日瓦戈是一個平常人,但重要的是,“即或平常人也有權利:不接受時代犯下的失誤,不殺戮自己的同類,不隨大流。”

胡適在評價徐志摩時曾說:“他的人生觀是一種單純信仰,裏面書寫着三個大字:一是愛,一是自由,一是美。”在我看來,日瓦戈的人生觀,也是一種單純信仰。他不被狂熱的革命口號所迷惑,不衝動地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而是守住一個普通人最基本的權利也是最基本的人性,自由思想、獨立判斷,十月革命發生以後,他稱讚:“真是一次了不起的外科手術”。可是,當他目睹了革命後城裏民生凋敝、軍隊瓦解,逃兵胡作非爲,他對形勢的看法發生改變,被遊記隊強迫留下行醫後,他看到到處可見上級派來的首長、政委發號命令、掌握着人的生殺大權,日瓦戈堅信真理,一時一事使用暴力或可奏效,但用歷史眼光看,到頭來必然事與願違。

日瓦戈也是一個具有獨立思想、勤勉而有意志的人,儘管條件艱苦、生活忙碌、隨處搬遷,但仍然堅持寫醫學論文著述、堅持詩歌和小說的創作,他追求一種平實不矯揉造作的敘述手法,他的文章裏閃現着他的思想和靈感。在重遇學生時代的好友戈爾東和杜多羅夫後,他對他們的思想上的平庸、思考上的怠惰、觀點上的人云亦云失望之極。他的作品中閃耀着自己觀點的光輝。

大自然的奧祕、生活的智慧,也是日瓦戈人生的重要嚮導和內容,他沒有被革命直率的呼喊所左右,當時蘇維埃不少舉措打着“改造生活”的旗號,在日瓦戈看來,這並不是歷史的進步,他直言:“每次聽到說‘改造生活’,我簡直忍無可忍,內心絕忘記了。生活從來不只是一堆物質的東西。生活本身可以說在不停地更新自己,修正自己,永遠在自我改造。它比你我的那些愚蠢理論要高明一百倍。”不用提什麼開始、投入、改造,我們從生來就被裹挾在生活的洪流之中,我們一直在生活,那些“改造生活”的人,恰恰是空洞而沒有生活的人。也許偉大的人,已經和生活達成和解,悟出生活的寓言,領略生活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日瓦戈醫生》讀書筆記2

擁抱永無休止,一日長於百年。

帕斯捷爾納克曾在自己的詩裏面這樣說道。

從1905年革命、一次世界大戰、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最後到新經濟政策……《日瓦戈醫生》裏所涵蓋的這一切經過,都穿梭在歷史事件之間。而帕斯捷爾納克想要表達的東西也遠遠不止那麼一兩個,而是在向講述一個故事,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講,當我們聽完,如同穿越一般,因爲醫生的遭遇而嘆息,爲了醫生和拉拉的愛情唏噓不已,爲了冬妮婭而或同情,或感動,帕斯捷爾納克爲我們展開一張歷史藍圖時候,同時也給我們一個對於未來和愛情的期待,雖然表現的並不突出,但是我寧願相信這些都是對現實生活中的一種希冀。

當醫生在最後捂着前胸踉踉蹌蹌地在悶熱的電車上離開人世,結束他這顛簸的一生,而拉拉在不遠處——可憐的的女人最後被送往了勞動營,可能從此就消失在了勞動營裏面。還有遠在天邊無法觸手的冬妮婭……全劇終,而回看醫生的一生,總是有着閃着光輝的地方——“但躲到瓦雷金諾去就意味着冬天鑽進荒山野嶺,沒有儲備的食品,沒有力量,沒有希望,瘋狂中的瘋狂。如果生活中除了瘋狂外咱們一無所有,那就讓咱們瘋狂一下吧!”

“靈魂因爲人類的苦難而受傷”。人類因爲苦難而變堅強,卻依然無法避免那些悲劇式的結尾。天各一方,似乎在最開始就已經有了預兆,書裏面我們可以發現在俄羅斯的那個年代,因爲戰爭革命而引發的個人命運的改變和個人在命運之中所遭遇的苦難,與我們所見到所聽聞的在中國的悲慘命運一樣值得我們深思,值得我們去低下頭沉默。而當你把書讀完,你會發現,雖然災難發生,全國都跟着倒黴,但是,我們在悲痛中卻依舊能看到那些閃着人性光輝的“日瓦戈醫生們”,爲了在那個年代生活下去,而爲自己爭取的自由和坦蕩,那種堅定的心情,坦率的目光,那個年代,物質已沒有用處,更多的是“靠着精神的力量”去努力支撐,而醫生就展示了這樣一種精神給我們,一個醫生倒下了,但是“醫生們”會重新站起來的!而日瓦戈醫生只是其中一個代表而已。

“這條路,我們世人,原都以爲沒有。在唯物的世界裏,也確實找不到。然而,藉着耶穌基督的死而復活,因着他替代了我們的罪和過犯,叫我們在與死亡、恐懼、絕望、憂慮的爭戰中得勝。”

或許這就是俄羅斯人民中不可戰勝的靈魂,在戰爭中顯得十分耀眼。

突然想到了魯迅先生,想起了他的《傷逝》,想起了涓生和子君,想起魯迅先生在《娜拉走後怎樣》的演講中已說過:“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後無路可走。”但是,即使無路可走,我們依舊會爲自己找到一條生存之路,正如魯迅先生之後也會自己說:“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日瓦戈醫生》讀書筆記3

《日瓦戈醫生》開篇從1902年寫起,“結局”寫到1929年,“尾聲”則已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年月,時間跨度前後約半個世紀。而在這漫長的半個世紀中,俄羅斯經歷着社會大變革——沙皇、資產階級、布爾什維克、白衛軍一個個上臺又一個個被推翻,唯一不變的就是生活在這個時期被剝削被壓迫的平民百姓;就算進入了新經濟時期,人們也生活得小心翼翼,唯恐被祕密警察帶走。

可就算經歷了鉅變,本書的主人公——尤里·日瓦戈——一個沒落的舊時代貴族,仍保持着那顆善良而充滿愛的心。在動盪和恐懼中,在不斷的逃亡、艱難度日和極端狀況下的抉擇中,他依舊真誠、善良、純真,總令人處於困境而不至於絕望,總能帶着一份希望和信念。

這本書圍繞着日瓦戈這個人,讓讀者從他的經歷中、從他的視角,看見革命下普通百姓的生活:無辜的平民在紅、白兩軍的戰火下被無情的蹂躪,不管你逃到哪裏,都要面對戰爭和饑荒。日瓦戈最美好和最艱難的歲月都是西伯利亞一望無垠的風雪平原陪伴着他,讓他能更好地反思這一切,同時,也給了他在戰爭中喘息的時間。

書中很少能看到關於社會重要事件的具體而直接的描寫,因爲作品着重表現的不是歷史真實本身,而是主人公在這些歷史背景下的掙扎和人性的光芒。日瓦戈在戰場上不忍射殺同胞,只好將槍瞄向一株焦枯的樹;他冒着生命危險解救並放走了白衛軍士兵謝廖沙;又在危難中把無家可歸的鄉村孩子瓦夏帶到了莫斯科,設法把他送進工藝美術學校學習。正如俄國流亡批評家費·斯捷蓬所說,在作品所勾畫的全部“混亂”之上,“始終閃現着精神的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