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關於醫生《黃帝內經》讀書筆記三篇

心得體會 閱讀(8.74K)

做醫生的人,非仁愛之士不可爲,我覺得醫生對待病人的關心比過兒女般親情,那麼關於相關的讀書筆記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醫生《黃帝內經》讀書筆記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醫生《黃帝內經》讀書筆記三篇

醫生《黃帝內經》讀書筆記1

我認爲,黃帝內經的偉大不在於理論,而在於提出理論前長期的觀察探究。比如,"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的闡述就是對人體生長髮育成熟衰老的概括,還有四季虛邪與臟器的對應,等等,無不體現了黃帝內經非常紮實的觀察驗證基礎。這種發現問題,觀察矛盾,尋找規律的探究精神正是每個醫者所需要繼承的。

很多外行人認爲黃帝內經太老了,已經跟不上新時代要求了。但黃帝內經的思想偏偏是超前的,其中提出的養生之道還被到處引用,被奉爲圭臬。而且黃帝內經"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的治療思想不知又比西方預防觀念早提出了多少年,而且至今仍具有寶貴的借鑑價值。之所以我們常稱其爲經典,正是其中的很多話都是不刊之論。

黃帝內經之所以是中醫學,甚至是所有醫學的必讀書,並不是說它囊括了所有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而且它也做不到,真正值得借鑑的就是其中對人體五臟六腑、經絡等做出了基礎論述,正所謂名不正嘖言不順,要論治,就要辨證,要辨證,就要審症求因。有因纔有果,正是黃帝內經給出了因,纔會有中華醫學這個果。在五臟生成篇、五臟別論篇等篇章裏,黃帝內經記述了五臟六腑的基本特點;在三部九候篇、玉機真髒論篇等篇章中,黃帝內經論述了切脈的部位與方法,脈象隨季節的變化規律等等;更讓我驚喜的.是,在黃帝內經的寶命全形篇、八正神明篇等篇章中找到了當初學習刺法灸法學時的原文: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臟已定,九侯已備,後乃存針……這些熟悉的字句讓我對黃帝內經更加親切了。另外,黃帝內經中在臟腑氣血的基礎上,提出了以"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爲中心的邪正盛衰理論,合併經絡,來闡述熱病、咳、痹、痿、厥等疾病的病因病機,治則治法,以減輕百姓遭受病厄之苦。

要說黃帝內經的特點,我第一個想到的詞就是"變化",舉個例子,在咳論篇中的一個問題:肺之令人咳何也?而回答是: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從中,我認識到即使是一個症,也是無窮變化的,更何況治療方法呢?黃帝內經的思想很博大,能包容,在異法方宜論篇中說到,一病而治各不同,地勢使然也。東方之砭石,西方之毒藥,北方之灸焫,南方之九針,中央之導引按蹻,雑合以治,各得其所宜也。

而黃帝內經之靈樞,別名針經,大多是鍼灸經脈腧穴的理論,在經絡腧穴學的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多有背誦,其中的內容讓我對人體又有了新的理解,而不僅僅停留在解剖的層面上,也從中更加深刻理解了臟腑之間的聯繫,啓發我產生了很多新的思路:例如,講手太陰肺經運行時,一句"還循胃口"便提示了治療肺病時兼顧胃的調理以增強療效的可行性。

我只是愚笨初學者,尚能有所感悟,對於聖賢前人,當然更不在話下:仲師之傷寒,金元四大家之寒涼攻邪補土滋陰,明清之溫病,都或多或少地借鑑了內經。一部經典,竟成就了一部部新的經典,真是蔚爲壯觀。

事實上,黃帝內經並不是盡善盡美的,它還不夠全面,也不夠準確,但它有留白,給後人完善的可能。譬如,黃帝內經對五臟六腑具體形狀位置的論述並不詳盡,但後來就有人在一本叫醫林改錯的書中進行了糾正。我很佩服醫林改錯的作者,但更讓我敬畏的是這隱藏在歷史長河中若隱若現的傳承,這是偉大的。

書讀百便,其意自見,但黃帝內經的內涵可能是我用一生也探求不完的,但很值得,不是嗎?

醫生《黃帝內經》讀書筆記2

《黃帝內經》作爲我國最早、地位最高的中醫鉅著、中醫養生學之源的國學瑰寶,自古至今,引起了無數人對它的崇拜、深思,但《皇帝內經》是我們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經典,其思想博大精深,泛泛而讀,往往只能似是而非。最近,通過對《黃帝內經》的學習,對於其養生思想頗有一些體會。

現在,人們生活空氣污染、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狀態裏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很多人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進而引發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現代疾病”,而且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因此養生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何爲養生,就是以自我調攝爲主要手段,以推遲衰老、延年益壽、提高生活質量爲目的的多種保健方法的綜合。《黃帝內經》被公認爲中醫養生學之源,可見受推崇程度非同一般,其提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思想,《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就是說上等的醫生不是去治療已經得了的病,而要在沒有得病之前,就讓它不得病。對於未病先防,《素問·上古天真論》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也就是說對外要適應自然環境,避免受到六淫之邪的侵襲;對內要調養精神志意,避免精神刺激、情志變化,充分的體現了《黃帝內經》“天人相應”和“形神合一”兩個基本的觀點,也就是整體觀。

“天人相應”是說人來源於自然,生長於自然,不管人類文明如何發展,科技是如何的進步,人類終究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須得要遵

循自然界陰陽四時的規律。《內經》提出:“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人與自然具有相通、相應的關係,不論四時氣候,晝夜晨昏,還是日月運行,地理環境,各種變化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順應四時氣候變化規律,是養生保健的重要環節。《靈樞·本神》指出:“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僻邪不至,長生久視”,也就是說人體必須“順其自然”四時氣候的變化,適應周圍外界環境,使機體與自然環境相協調,以增進人體的健康。所以在這個自然界的大系統中要想求得自身平衡,首先是遵循自然界正常的變化規律,其次是慎防異常自然變化的影響。但順應自然規律並不是被動的適應,而是採取積極主動態度掌握自然變化的規律,以期更快更好的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

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的物質存在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所以人體所需的飲食也應與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相適應。正如生活在潮溼環境中的人羣適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對驅除寒溼有益;而辛辣食物並不適於生活在乾燥環境中的人羣,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形成了各個地方特色的飲食。一年四季不同時期的飲食也要同當時的氣候條件相適應。冬季常吃紅炯羊肉、肥牛火鍋、涮羊肉等,有增強機體禦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飲用烏梅湯、綠豆湯等,有消暑解熱的作用,這些都是天人相應在飲食養生中的體現。

“形神合一”是說人體的精神活動和身體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中醫學認爲有形體纔有生命,有生命才能產生精神活動和具有生理功

能,形體是本,神是生命活動及功用。所以《素問·八正神明論》曰“血氣者,人之神”,《靈樞·平人絕谷》曰“神者,水谷之精氣也”。無形則神無以附,無神則形不可活,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離。形體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礎,有形纔有生命併產生精神活動和生理功能。形乃神之宅,養形爲養生之首要。生命在於運動,通過運動強其形,可以使人體筋骨強健,氣血經脈通暢,臟腑經氣充實,功能旺盛,氣血調達,通過“外煉筋骨皮”,由外至內,促使體內陰陽平衡,身體盛壯,但養形不能過度,過度了就會積勞成疾。《黃帝內經》曰:“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醫生《黃帝內經》讀書筆記3

《黃帝內經》很多篇章理都在講一些我們生活中的道理,寓治病於日常生活中,如《五常政大論》篇雲…..故適寒涼者脹,之溫熱者瘡。下之則脹已,汗之則瘡已,此腠理開閉之常,太少之異耳……。這句經文的大致意思是西北寒涼的地方多脹病,東南方溫熱的地方多瘡瘍。脹病用下法可消,瘡瘍用汗法可愈,這是氣候和地理影響人體腠理開閉所致,天地陰陽的太過與不及所致。

具體應該怎樣理解這句話呢?還得從天人合一的觀點出發來理解。首先把人地球化,地球人化。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冬天井中的水是暖的,剛打出來的井水還冒熱氣,而冬天氣候寒涼,當然地表是涼的;夏天剛打出來的井水很涼,但夏天氣候炎熱。也就是說冬天地球的表面冷,地心熱,夏天地表熱,地心寒,放到中醫的整體觀裏可以表述爲:冬天地球爲表寒裏熱,夏天地球爲表熱裏寒。把人地球化,東南方是不是氣候炎熱,西北方氣候寒涼,那麼東南方表熱裏必寒,西北方表寒裏必熱,根據天人合一,取類比像的原則來思考,生活在東南方氣候炎熱的人,腠理開泄,陽氣易外泄,容易形成一種外熱裏寒,內臟相對以虛寒爲主;生活在西北方氣候寒冷地帶的人,腠理密閉,容易形成一種外寒裏熱的格局,內臟相對以裏熱爲主;理說透了,法和方藥是很自然的事,所以內經雲:適寒涼者脹,之溫熱者瘡。下之則脹已,汗之則瘡已,此腠理開閉之常。真正理解了這句經文的含義,在東南方治療皮膚瘡瘍病,你應該是高手。作爲廣東省中醫院的一名肛腸外科醫生,感悟了內經這句話的一點內涵後讓我在皮膚病的治療領域大獲豐收,真的。

經典的內涵很深,我深深的感悟到,只要你真正理解了哪怕是一句話,在某一類疾病的治療上,肯定會有很大的突破,比如只要你理解了《陰陽印象大論》篇雲:…..六經爲川,腸胃爲海…….,簡簡單單八個字,學中醫的我們都讀過,也許都能背出來,但並不代表理解了經文的含義。我也只是從中感悟到一些道理,並把他運用於臨牀,在晚期腫瘤患者的治療中療效明顯提高,以後還有很多很多的路走,對我而言,也許中醫藥攻克腫瘤只是萬里長城纔開始邁出了第一步,但我深信不疑,通過傳統的中醫藥、針、刺絡及灸療,腫瘤的治療效果應該上幾個臺階,有些患者治癒並非不可能,而不是處於目前以西醫爲主,中醫爲輔的現狀。

怎麼理解這句話呢?六經是指太陽經(足太陽膀胱經,手太陽小腸經),陽明經(足陽明胃經,手陽明大腸經),少陽經(足少陽膽經,手少陽三焦經),太陰經(足太陰脾經,手太陰肺經),少陰經(足少陰腎經,手少陰心經),厥陰經(足厥陰肝經,手厥陰心包經)。腸爲手陽明大腸經,胃爲足陽明胃經,腸胃均爲陽明經;經雲:六經爲川,腸胃爲海,川爲江河,海爲大海,在自然界中,江河的水最後均匯入大海。那麼六經的病變可不可以通過一定的法,疏通經絡,把病變通過經絡引入腸胃之海排出體外呢?我想能,因爲海納百川,上善若水。關鍵在於怎樣把六經的病變轉變爲陽明經的病變,也就是說把六經的病變通過中藥或針刺或灸法或情志治療,通過經絡的內聯臟腑、外絡四肢百骸引入腸胃之海,從而排出體外。

《黃帝內經》被奉爲中醫學的經典,爲歷朝歷代中醫學大家奉爲準繩,說內心話,目前我們談中醫,離創新還太遠,首先應該面對現實,好好的繼承,在學習經典的過程中,來不得天馬行空,來不得半點馬虎,更來不得“大躍進”。而臨牀上,很多人批評中醫不科學,《黃帝內經》不科學,其實很多人根本都沒讀完過內經,更別說理解了其中的一部分內核,更談不上繼承和創新了。《黃帝內經》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書的作者是誰,有過很多爭論,我們暫時擱置爭議,看《五運行大論》篇黃帝與歧伯的對話,帝曰:地之下爲否乎?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帝曰:馮乎?岐伯曰:大氣舉之也。讀到這句經文,我的內心爲之一震,幾千年前的作者岐伯競能看到地球在大氣中,是大氣托起來的,我坦誠,我看不到地球在大氣中,我只知道地球在我的腳下(地爲人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