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林語堂心得體會6篇

心得體會 閱讀(2.26W)

在寫心得體會時一定要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上班族體驗不同事情後會有心得體會,這時可以利用文體方式表達出來,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林語堂心得體會6篇,感謝您的參閱。

林語堂心得體會6篇

林語堂心得體會篇1

?蘇東坡傳》,作者林語堂。寫書人與被寫人的名字都如雷貫耳,所以,這是一本含金量非常高的經典之作。

當時讀它依然帶着一些目的性和應急性——爲講好《大學語文》的一節專題,即《宋代文學的集大成者——蘇東坡》。後來解到,這本書還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長篇傳記開標立範之作。學貫中西的林語堂先生用生花妙筆,將一位文學家、政治家、書畫家的一生娓娓道來,一個性格鮮明、多才多藝、形象飽滿、可敬可愛的蘇東坡清晰地浮現在人們的眼前。

古人之中,我最喜歡蘇東坡,首先是喜歡他那些“明月幾時有”“橫看成嶺側成峯”等等朗朗上口的詩文,再就是被他的“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深情所打動,被他“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樂觀態度所折服,讀完這本書後,更覺得他“是天地間的鳳毛麟角”,也只有林語堂林大師的如椽之筆能把他誇盡、寫真、寫活。林大師說:“知道一個人,或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爲同代人,沒有關係。主要的倒是對他是否有同情的解。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解我們真正喜歡的人。我認爲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爲我解他。我解他,是因爲我喜歡他。”

而我們知道,有時我們愛上一個人,或者將之視爲偶像,是因爲我們心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這樣的人是我們窮極一生也無法成爲的,無論是先天的天賦,還是後天的風骨氣韻,或者是大時代給與的波瀾壯闊。我們掙扎在自己的人生裏,一不留神就變成塵埃,那麼渺小,那麼爲現實所迫,一切都是有理由的不得已,因此別人的閃光天賦和放任性情就成我們在暗夜裏羨慕嫉妒恨的標的之一。

對韓寒如此,對邁克爾傑克遜如此,對蘇東坡更是如此。蘇東坡的智慧與才情,不但驚豔同時代的人,還穿越千載的悠悠歲月,溫暖着我們,和我們同悲同喜。這樣活潑潑的生命,這樣平易近人的古人,這樣的心胸才華,這樣跌宕起伏的命運和他在命運流轉之間表達出的達觀幽默,享受生命的態度,真的是古今中外再找不出第二個出來。

每當想到世間曾經有一個這樣偉大而溫暖的靈魂生活過,我就覺得非常感動。蘇東坡用他的文,他的行,他的人,讓我看到生命的一種境界。

林語堂心得體會篇2

蘇東坡是是林語堂一生的摯愛。雖然相隔800多年,但在林先生筆下,蘇東坡正如自己的忘年至交,彷彿親眼見證了蘇東坡“竹杖芒鞋,一蓑煙雨”的平生。

沒看這本傳記之前,我對東坡的瞭解主要是他光輝熠熠的頭銜,以及登封造極的藝術造詣。文學家、書畫家、詞人、詩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首,豪放派之代表。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但是讀了《蘇東坡傳》以後,我真正瞭解了一個完整的蘇東坡,一個真實的蘇東坡,一個自然的蘇東坡,一個純粹的蘇東坡。

對東坡的最新認識是他仕途上的浩然正氣。以前總以爲東坡是一位超凡脫俗的文人,讀此書後,方知他的政治生涯是坎坷的。“學而優則仕”,帶着“平和世界”的美好理想,東坡步入仕途。正值王安石變法之際,他在外任官期間,見到新法對普通老百姓的損害,認爲新法不能便民,便上書極力反對。這樣做的一個結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離京的師友一樣,不容於朝廷。於是蘇軾自求外放,調任杭州通判。經歷了10年的政治生涯,東坡經歷了人生的第一難 ,被捕下獄,史稱“烏臺詩案”。 接着就是不斷地被貶,再被貶。”人生最失意之時,卻造就了他文學的巔峯。《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後赤壁賦》、《承天寺夜遊》都是這時所作。在一個昏暗的時代裏,蘇公以文人之浩然秉性,敢於去質疑變法之弊端,敢於去挑戰王宰相的權威。即使犧牲自己的仕途,也要堅定的拯救蒼生。

其次就是對其豪放曠達,虛幻若谷的人生境界有了更全面的認識。經濟經歷了仕途上的風風雨雨後,蘇東坡也逐漸頓悟,認識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他淡卻入世之心,步入出世之途。由那一剎那起,他看透了這一切。於是乎,他以一種全新的姿態,開始了新的生活。詠物言情、記遊寫景、懷古感舊、酬贈留別、談禪說理, 人生,就應似飛鴻踏雪泥。又何必被聰明誤一生呢?

讀完《蘇東坡傳》,感受蘇公,我體會到“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於他所受痛苦的深度”所言之理。感受自己,未來但求對社會“浩氣長存”,但求對生活“煙雨一生”。

林語堂心得體會篇3

在寒假到來之前,我拿到了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細細讀來,甚爲林語堂先生的才氣所歎服,對蘇東坡這個大文豪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和認識。蘇東坡爲人豪放,做人做事,光明磊落,樂天知命。蘇東坡的詩文更是冠絕天下,流傳至今。對蘇東坡的稱頌,已經有很多的文章。再美的華麗辭藻,也無法表達出我對蘇東坡的崇拜,當然亦因我沒有出衆文采,優美的文筆,所以不再狗尾續貂。今天,我想說些其他的想法。

作爲一名歷史老師,從《蘇東坡傳》中我看到了更多在我們歷史教材上所看不到的東西——對王安石變法的評價。

高中對王安石變法的介紹,是在歷史教材選修①《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教材主要講述了王安石變法的積極意義。也正是因爲王安石變法所發揮的積極意義,王安石被列寧譽爲“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王安石變法是在北宋中期面臨嚴重社會危機、財政危機和邊疆危機的背景下實施的,從理財、軍事、文教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積極的影響: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收復了一些失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了扭轉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但是在變法中,由於用人不當出現了危害百姓利益的情況,加上嚴重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更主要是變法的堅強後盾——神宗去世,王安石失去皇帝支持,最終變法失敗。

在《蘇東坡傳》中,我沒有想到王安石變法的另一面——消極影響會這麼嚴重,林語堂先生在這本書中通篇講述的都是這次歷史上著名改革的很多弊端。

書中說:“宋朝國力之消弱,始之實行新法以防“私人資本之剝削”,藉此以謀“人民”之利益,而有一個狂妄自信的大臣任其事。對國運爲害之烈,再沒有如庸妄之輩大權在握、獨斷獨行時之甚了。”這樣的描述,好像是王安石變法、王安石當權把宋朝給葬送了一樣。當然書中還說到:“王安石在熱衷於自己的那套社會改革新法之下,自然爲達目的而不擇手段,自然會將倡議之人不惜全予罷黜,一項神聖不可侵犯的主張,永遠是危害甚大的。”王安石有性格上的特點或者說缺陷,他變法不爲個人私利,只想要讓國家富強,想把北宋朝發展成漢唐盛世一樣。夢想很美好,現實也很骨感。王安石變法中,聽不進任何一點的反對意見,把反對改革的官員甚至是自己的朋友,全部或罷免,或降職。只任用支持變法的人,甚至用謊言糊弄皇帝,粉飾太平,任用的這些官員並不是真正的支持變法,只是爲了謀取私利,中飽私囊,變法造成了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最後新法被廢除,變法失敗。

我們評價變法,不應該從一時的得失,變法者的命運如何,也不應該用我們今人的價值觀來評價。而應該用從歷史發展的角度,把改革放在歷史的長河中,用一分爲二的唯物史觀來評價,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我認爲這場變法有功有過,整體上講,變法是積極意義大些。但只是評價爲功大於過或者過大於功,都太過於簡單了。

林語堂心得體會篇4

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一闋《念奴嬌。赤壁懷古》光耀千年,世人讚歎。每每讀到蘇東坡的詩詞文章,總是嘆息不已,感嘆天賦奇才,唯有仰望。讀完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才知道原來並非完全如此,蘇東坡除了天賦異秉,更有過人的努力,纔有如此輝煌的文學成就。天才非天成也。

蘇東坡從小聰明絕頂,可是他並沒有因爲自己秉賦穎異而在學習上有所鬆懈,還是像普通人一樣認真讀書,甚至比一般人還要努力許多。

古時,爲了應付考試,學生必須熟讀經史詩文至能背誦,發憤努力的學生則把書上的文字整篇背過,這種背誦記憶實在是艱難而費力的苦事。而蘇東坡不僅熟讀背誦,還會將經書和正史抄寫一遍,因爲將一本書逐字抄寫之後,對那本書的理解要比僅僅閱讀多次深刻得多。所以,每當蘇東坡向皇帝進諫或替皇上草擬聖旨之際,或書寫詩詞文章之時,就能引經據典,信手拈來,不會茫無頭緒。而且蘇東坡還利用抄寫經史之時練習書法,成就了一手好字。

天資聰穎、家學淵源如蘇東坡,尚且如此努力,何況我們這些普通人呢?唯有更加努力,方能有所收穫。國小時,我在陳嶽叔叔處學國學,陳嶽叔叔要求每課必須背誦,期末時進行統一考試。同學媽媽看我每次考第一,便說我遺傳了父母的好記性,其實她不知道我每次上完課都會很認真地反覆誦讀課文,直至出口成誦,爛熟於心,期末考試前還要把一學期的課文全部集中背誦一次,所以決不只是因爲遺傳的好記性。背書的時候的確很枯燥,那些拗口的字詞,晦澀的詩句,都會花去我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卻很好地鍛鍊了我的記憶能力,也讓我更深地體會到古典文學恆久悠遠的魅力所在。

愛迪生曾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南極的漂泊信天翁天生一對鳥類中最大的翅膀,也要經過兩週的艱苦練習才能學會飛翔。所以,所有的天才都不是天成的,唯有不懈的努力和百分百的認真才能化繭成蝶,展翅翱翔。

林語堂心得體會篇5

小時的我,不知爲什麼,可能是因爲嘴饞吧,別人一提的蘇東坡這位大師,我就不由自主的聯想到了一道可口的名菜??東坡肉。那時喜歡他,就因爲這道不知與她有沒有關係的菜。那時的我幼稚、無知,通過讀了這本書以後,我纔開始瞭解他,瞭解了一位世人稱讚、推崇的偉大人物。

蘇軾,宋仁宗景?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出生,於徽宗建中靖國元年逝世。蘇洵之子,字子瞻,號東坡,其第蘇轍,字子由,父子三人佔唐宋八大家中三席之地。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祕書,逝世飲酒成癮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這些是我瞭解的蘇東坡的一些文學常識。的確,就像書中所言,要了解一個已經死去一千多年的人,並不困難,因爲他的一切在我們的眼中已成定數,他的命運如何,他遇事時如何處理,以及他的一些祕密,都已顯現在我們面前。但瞭解一個人,不僅是在表面上,最重要的是瞭解他的精神所在。

蘇東坡感受敏銳,思想透徹,,作爲勇敢,決不爲本身利益而動搖,也不因俗見而改變。他並不精於自謀,但卻富有民胞物與得精神。他對人親切熱情、慷慨厚道,雖不積存一文錢,但自己卻覺得富比王侯,這正是“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吧!

酒,好像是古代文人的莫逆之交,幾乎每一位都性嗜酒,如:李白、陶淵明、杜甫……數不勝數,所以,蘇東坡也不例外,他也飲酒自樂,在微醉未醉之時,有作文自娛。他的詩詞文章,都是自然流露,順乎天性。這樣高尚的精神有誰不喜歡,有誰不向往,我想,這也正是他受中國曆代那麼多人熱愛的理由之一吧。

蘇東坡,一個歷代以來的多才多藝的天才,他超於的不僅是文學,更是生活態度、處事方法的超越。作爲個佛教徒他知道生命是某種東西剎那之間的表現是永恆的精神在剎那間存在軀殼之中的形式,所以他生活的輕鬆、自在。

天才蘇軾,全才蘇軾。

林語堂心得體會篇6

在我小的時候,曾經接觸過這人們口中鼎鼎有名的《蘇東坡傳》,當時可謂是驚鴻一瞥,感言不知如何下筆。而如今長大了些,有幸跟着老師再次拜讀東坡傳,輾轉間仍覺下筆艱澀,真怕自己筆下的文字不夠美好,表達不出內心對蘇軾的敬意。

閱此傳前,蘇軾這個有名的名字,對我來說僅僅是文采出衆、逸興遄飛的大文豪罷了。身爲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固然精彩,而他瀟灑的文筆凝結的字符更令人折服。蘇軾的文學成就衆人有目共睹,自不必多說,然而若只侷限於此未免過於狹隘!多才多藝的他爲歷史文化的貢獻除了延續百年的華夏詩詞源流,更於書畫上有過人的造詣;於政治上有獨到的見解,甚至是日常繁瑣的工作,他都能處理得井井有條。他不僅是中華文壇上光照古今的恆星,還是一名評述價值觀的導師。

在他的生平中,我們所能體會到的除了“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廣闊胸懷,更有“人間如夢,一尊還淚江月”的人生覺悟。蘇軾的一生坎坷,受王安石“新政”的影響,蘇軾屢遭貶官。即使宿命於此,蘇軾仍然不肯屈服。他大膽指出新政的不足之處,將其呈現與紙筆之中。他明知自己的這些舉措得不到任何迴應,只會給自己招致禍端,卻仍然執着於自己的志向。他這麼做不是由於他冥頑不化,更不是因爲他貪圖功名,而是爲了黎明百姓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即使自己是滄海一粟,蘇東坡也要以正直率性的心態,面對這些崎嶇不平的道路,竭盡所能去糾正這些謬誤。

隨着年齡的增長,蘇東坡那份年少輕狂的作爲也逐漸收斂起來。他開始感悟人生愛好廣泛,擅長廚藝,也會製藥,他身爲官吏,卻心向自然,“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大概說的就是他這樣心境超然的偉人吧!

總之,林先生的這部《蘇東坡傳》向我們展現了一位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名人的生命歷程,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品味他的詩詞散文,也讓我們真切的體會到作者的切身情感,讓我手不釋卷。同樣的,我也敬佩蘇軾這樣文采斐然而又胸襟寬廣的靈魂,他的人生經歷似乎如同教科書一般在指點着我們爲人處事之時該做出怎樣的抉擇。他教會了我們“是造物者之無進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