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家國十年讀後感優秀8篇

心得體會 閱讀(3.27W)

讀後感可以是對小說中主要人物性格特點的詳細解析,讀後感有助於讀者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的背景和歷史背景,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家國十年讀後感優秀8篇,感謝您的參閱。

家國十年讀後感優秀8篇

家國十年讀後感篇1

重新激盪,放飛夢想

假期時間有幸讀到了吳曉波先生最新力作《激盪三十年》,給我的新的收穫,彷彿昨日經濟發展的一幅幅圖片展此刻面前,瞭解中國經濟發展歷程,吸取經驗教訓,爲我們此刻的工作學習奠定激盪的種子。好久沒有讀書了,看到這些真的不明白是感悟還是什麼,聯想到了身邊發生的一件件事情。tcl和中國女子網球隊已經簽約塊半個月了,就是在企業的網站見到了簡簡單單的宣傳,我說哥們此刻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啊?都是沒事找事的時代了。健康電視專家是我們嗎?我們還能炫出什麼不切實際?不是我吃裏爬外,我真的看到家裏的事情,有力不能爲啊!

把競爭機制引進家庭!

我們在市場爭殺的就是業務和市場人員,隨着西方經濟在中國的引進,我們也迎來了市場營銷的始祖——菲利普。科特勒先生,把我們帶入4p、4c時代,隨之帶來的是全員營銷、整合營銷,無論怎樣營銷都是把我們的競爭優勢全部體現出來,這競爭中敢於亮劍,敢於取得勝利,把競爭對手擊敗。我們引進競爭機制無非也是提高我們內部的競爭機制,把我們的官兵鍛鍊成適合市場經濟需求的將才。業務都是傳統的分片管理,爲什麼我們不能把我們的片區掛上競爭的競選的席位上呢?誰有潛力誰就有自我更大的實戰空間,那業績與領導對話。

我們的市場人員避免天天不務正業,我們也要引進競爭優勢,把傳統的市場部,提煉出一支加強組,這樣有人負責市場推廣、有人負責市場信息收集、有人進行培訓、有人進行賣點提煉,我們根據各自工作的資料,我們能夠進行我們的激勵機制,把我們的團隊建設的更加強悍。

我們加強組主要負責經營部促銷活動的支援工作,他們的獎勵和促銷成效相聯繫,再由商場、促銷員、業務員監督並審覈,防止弄虛作假。這樣大大的能夠增加我們的執行力,重獎之下必有勇夫。

我們的市場推廣能夠在經營部片區,分批次的開發盲點,這樣美開發一個盲點的洽談、建設、培訓等相應工作都由推廣人員組成,這樣我們鍛煉出一支後備業務梯隊。也爲我們開發三四級市場取得成效。

專門的培訓和賣點提煉,需要每一名市場部人員注意市場瞬息變化,競品狀況、商家狀況,市場部沒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沒有時刻學習的慾望、沒有軍事化的執行力,那這就是一個擺設。

我們的業務也一樣,都說不好的片區能把業務員玩死。片區做不起來,這樣我們以後的仕途就奄奄一息了,我們爲什麼不在內部進行招標的形勢,把所有片區公平公正的拿出來?這樣能夠充分發揮每一名業務員的主動性、創造性!即使我們發現了問題,我們就的需要解決,但是空想和幻想永遠不是我們解決問題的辦法,林子大了,什麼思想都會浮出水面。最主要的是團結,構成一股力量。

再就是救死扶傷、治病救人,連光屁股的小孩子也明白有病了吃藥!我們市場也一樣,出現問題,就的找行家診斷,需要什麼便吃什麼!便有了對症下藥,不吃藥能痊癒嗎?能,不如傷口壞了一個小口,再不感染的狀況下,必須沒有什麼事情。我們有病的市場,他和人還不一樣,沒有免疫系統,在一個沒有免疫系統的狀況下,八方來敵,沒有要就等於死,好意一個老虎四肢殘疾了,一動也不能動,便有狗來入侵,所謂的虎落平陽被犬欺!

家國十年讀後感篇2

《激盪三十年》是按年編寫的改革開放後的企業史。改革開放的這三十年分明是離我們最近的一段歷史,然而我們卻對其知之甚少,彷彿無比遙遠。《激盪三十年》彷彿給我開闢了一條時光隧道,雖然無法親歷那個年代,但是通過另一種方式觸及了離我們感覺遙遠而實際最近的中國經濟改革史,仍舊感同身受。細細琢磨着1978—2008年中每一個充斥着“原罪”的商業故事,不知不覺的被時代氣息深深地感染與震撼。

以一個“後之來者”的身份來回顧歷史,總是會不自覺地那現在的情況與過去相比。當年改革伊始的做法,轟動一時的爭論,震驚全國的案件等,大多隨着時代的發展淪爲了歷史的滑稽戲,這就是時代的距離吧!身處那個時代的人永遠不可能比後者更清楚更灑脫地看待那個時代。然而,這種灑脫可能只有作爲旁觀者的後人才具有的。當局者都有着最現世的利益衝突,怎麼能如後來者那樣輕易釋懷。而後人也永遠無法完全理解“當局者”們所創造的傳奇,只能驚歎於時代。

雖然作者力圖以客觀的史家理性客觀的角度,但是它所記述的每一個故事或讓人血脈賁張,熱血沸騰,或讓人惋惜心痛,唏噓不已,或讓人肅然起敬,或讓人激動憤怒,你很難一直保持着非常平靜的心情去閱讀。或許它更像是一本小說。

這本“小說”講述了一個能令任何有夢想的人心潮澎湃的三十年故事,中間最能打動人的地方是展示了中國經濟改革過程中具有典型性個體的成功、失敗以及許多難以言盡的委屈、痛苦。這本“小說”中,主人公之數遠不止一百單八個,多到難以一一列舉,但是他們都可以冠以“企業家”的名字。他們靠着中國人與生俱來的勤勞和聰慧在1978——2008年“摸着石頭過河”的社會轉型期譜寫了當代中國可歌可泣的企業史。

他們總是承擔着改革的政策風險,總是原有體制的突破者也是違規者,常常被迫遊離於合法與非法之間的灰色地帶,原始資本積累中不可避免的擁有着血腥和銅臭味道,因此獲有“原罪”。雖然少數人頑強的度過艱險修成了正果如今依舊被鮮花簇擁,但是更多人卻被無情的被時代碾壓過去,或被人遺忘,或坐進了牢房,甚至成爲了悲情的時代祭品。然而在今天看來,他們毫無疑問的是那個時代的驕子。不同的人生軌跡背後折射的卻是相同的時代烙印——見證經歷了激盪三十年裏中國企業所有的興衰榮辱世事變遷,更是那個時代社會的縮影。

許多功成名就至今日的改革成功者,曾經也走過荊棘路。當年的王石同樣身無分文過,在深圳街頭時的迷茫和毫無方向與現在的年輕人沒有絲毫差別。然而他卻主動地跟上了時代的腳步,倒賣起玉米,在“摸着石頭”的過程中漸漸找到方向。當年的柳傳志在中科院中不過是一個專業不精的工程師,但是他所擁有那個年代人少有的經營熱情與智慧致使他脫穎而出。當年的許多人不過是與我們一樣的青年人,那些衣着光鮮的熟悉面孔也曾同樣面對時代的困惑而苦於自我救贖。然而他們與一般人不同的是他們找到了一般人找不到的、屬於自己的時代切入點。

而那些一度成功,幾番掙扎,最後被歷史遺忘的改革失敗者的人總是給人一種悲情英雄的感覺,讓人惋惜無比。李經緯將健力寶從三水縣的一個只擁有幾口米酒缸的作坊工廠,發展成爲了一個在中國能與可口可樂相抗衡的國企飲料巨頭。而後來整個“國退民進”產權改革中暗箱操的大環境客觀造就了政府企業間產權分置時的互不信任,使他與他的健力寶卻深陷產權泥潭,作爲產權改革的實踐者,作爲政商博弈的參與者,李經緯成爲制度的犧牲品在今天看來彷彿命中註定。

最後他一病不起,而他的健力寶也消逝在時代中。與他同樣悲情的領導者還有褚時健。褚時健抓住菸草行業發展的機遇,使紅塔山成爲中國名牌,讓玉溪捲菸廠脫穎而出,成爲中國菸草大王,但是企業家激勵機制與監督體制的不健全還有其貪慾葬送了他的政治和職業生命。類似他們的“悲情英雄”還有好多,雖然有許多人都爲他們抱不平,嘆他們生不逢時,諷制度的僵化,但是我總覺得他們的失敗這與他們這一代企業家身上的“草根性”有着極大的關係。

他們的成功大多都是當時他們所做出的幾個具有時代突破性與相對偶然的正確決策與自身企業特殊的身份與地位所造就的。如果他們沒有身處特殊的位置而只是一個普通的民營經營者,取得成功完全是不現實的。如果他們能不斷的提升自我,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不是不停地運用自己的那“三板斧”,悲情可能不會上演。假如他們具有職業經理人的基本自身素質與真正科學的管理方法,結果肯定會非常不一樣。然而這樣要求那個時代的人明顯是不現實的,身處時代之中的人想要超越時代太過困難,這不過這只是我這個後者的意淫而已。

這本書中提到的許多故事都是我們高中時極好的論據,而當時對這些事情的評判幾乎只是簡單的爲了單一的論點而簡單的貼上符合主題的標籤。一件現實的事情沒有簡單的好與壞,很難用一個或兩個簡單的方面解釋清楚。全面客觀是探求事物真相的基礎。

30年誕生了太多人物,人們對他們的定義各有不同。我十分贊同這本書前言引用《唐璜》的一句話對他們的定義——“說來新鮮,我苦於沒有英雄可寫,儘管當今之世,英雄是迭出不窮,年年有,月月有,報刊上連篇累牘,而後才發現,他算不得真英雄。”因爲,我覺得他們是成功的時代探路者。

雖然在現在看來,他們的成功源於那個百廢待興的時代,他們的成功相對容易,但是取得成功始終是困難的,需要我們走在時代最前沿,甚至超前於時代。現在的中國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問題、空白,仍然是個處處存在着機遇的時代。也許過了多年之後,我們在看待如今的時代,正如我們看待過去的年代一樣,感嘆那是一個機遇與挑戰共存的好時代!因爲一切皆有可能!

從1978年至如今的30多年是中國最精彩的華章。從改革開放初江浙人民冒極大風險發展貿易,到80年代中後期的全民皆倒,再到南方講話後爆發的全民下海的熱潮„„全體國民及政府的求富渴望,對貧窮現狀的堅決告別和現代化的強烈追求成爲了所有人的價值追求,而這也是中國改革發展中最重要的動力。從一開始中國的改革就是一個被自下而上的力量和需求推動的過程,只不過一直以自上而下的政策改革的方式呈現的。

中國這場改革運動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特性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不爭論特徵”。由於中國特有的複雜社會情況,中國的改革的走向非常像是社會學的gartner光環曲線。每當某一重大改革被激烈爭辯和強行推進的時候,往往成效甚微、陷於流產,甚至可能造成社會的動盪和輿論的紊亂,而當所有的爭論這都已經精疲力竭的時候,改革卻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刻取得突破。其嚴謹且極優的途徑選擇往往小於人們之前的猜想。可能這纔是事物發展的規律吧!

改革開放的種種成就是政治家智慧與企業家智慧交織的結果。然而過去經濟還是由政府主導的,普通的人們在其中取得的種種成就,抓住的種種機遇都是由政府政策造就的,有的甚至可以稱作政治變革的副產品。民營的企業在政策面前更像是一葉扁舟,那一把握下一刻自己的命運。在未來,還是期待一個更完善的制度,一個系統更穩定的社會。中國經濟,至少在企業方面,應該有更多無關政治的商業智慧而創造。不過把握政府的脈搏,跟上時代的潮流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爲在潮流、時代面前,人永遠是渺小的。

今天中國的雖然有點虛浮,但是你不能否認它的強盛,與1978年時落後而窮困的中國已經有着天翻地覆的變化。即使從1949年開始中國沒有走上發展的“最優道路”,但是如今的中國未必與所謂的“最優道路”差多少。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應該是相似的,雖然這個過程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相互獨立的逐步進行,漸進的路徑與速度各不相同,但是我相信肯定會在一個時間點上匯成一股河流。

家國十年讀後感篇3

沒有牽掛,背起行囊,流浪吧,流浪吧。

其實最開始這不是我想找的書,可是偶然之間看見了它,由於我一向想去旅行,所以就買下了它。還有一點吸引我的就是那句人應當趁着年輕去流浪,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一個人真的背起行囊行走天下其實是很需要勇氣的。踏上了這條路,就會明白意外隨時都會發生。

融入當地纔是真正的旅行。我對這句話深有感觸,那年我去北京的時候就感受到了這一點,我剛到北京這個城市的時候覺得我與周圍的一切都格格不入,我就像是一個闖入這個地方的入侵者,北京這個大城市讓我感到陌生和害怕,看着周圍高大的建築物,一切都是那麼陌生。之後在北京呆了幾天我深刻的體會到,如果你想了解一個城市,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留在那裏,融入它。旅行,也是如此。如果你有這充足的時間,不妨在當地找一份工作,用兩三個月的時間去好好感受它。

還有一句話讓我記憶很深,雙腳放在地獄,眼睛擱在天堂。即使你身處地獄,你的夢想也要留在天堂。地獄的歷練會讓你離天堂更進一步。在地獄和天堂之間,其實距離很短,可是也很長。

我很羨慕作者,他能背起揹包一路就這麼走,感受各地的文化,生活,欣賞着各地的美景。其實,我又何嘗不想。我期望,有一天,我也能背起行囊,就這樣一路走下去。不爲別的,只爲了尋找自我生命中的色彩。

家國十年讀後感篇4

揹包,想像中總會有一些流浪。流浪的人,心是否有牽掛;流浪的人,心是否會有所屬。這是我一直對身邊或揹包或戶外的朋友,在心底的揣測,和在心底的疑惑。

我就是小鵬所說的那種固定模式的當事人,我不明白,我的牽掛是因何而來,他們的自由又是因何而至。

你的夢想不現實,能看得到未來的生活。或許,沒有不現實的夢想,只有不努力的夢想;或許,沒有沒有未來的生活,有時我們真的無法看到。

流浪本身並不孤獨,行走本身也並不寂寞。孤獨的是流浪的那個人,寂寞的也是行走的那個人。

小鵬初去歐洲,他說他會想一個人;我想,小鵬肯定還會想另外兩個人,不過他沒有寫出來。小鵬應該很想寫出來,不過他不知道如何去寫。

此時瀰漫的中草藥氣息,讓我有一種心神安寧的享受。真的,我一直很享受中草藥所彌散出來的那種安撫的氣息。它不會讓人浮躁,也不象西藥或是來蘇水那般的冰冷。

朋友送我的《揹包十年》。我第一次翻開讀的是《活着的廢墟》那篇,發現了兩處錯誤。一是“胡楂兒”,想應是“胡茬兒”;另一是那位日本建築師的名字,分別用了“今井建治”和“今井健治”。這或許是我讀書一個苛刻的弊端吧。然後我從最開始以挑剔的眼光開始讀下去,卻並沒有再重新發現其他的錯誤。

小鵬的文字並不是我所喜愛的文風,但這些文字我依然舒服地讀着。

我沒有隨同小鵬一起揹包、行走,我想在小鵬的文字中找尋我自己一直以來所探求的問題與答案。

當讀到“想你的天空”這五個字時,當看到“法蘭克福”這四個字後,瞬間我浮現出了一種不祥的結局。其實也是一直以來我的一個質疑。在這裏,依然是一個孤獨與流浪的結局。

今天早晨的公交車上,我還在對着《揹包十年》想起徐霞客。在想,那時的徐霞客,是一種什麼樣的模式。或許,也是一位揹包客吧。

下了公交車,買了一屜包子與一根油條,邊走邊吃,然後走進了瀰漫着中草藥芬芳的廳廊,在冬日的陽光下讀着《揹包十年》。這些中草藥的氣息,老人,時光;與熙攘,浮躁,我仿若透視而飄浮的異界遊魂,一切與我無關。

中草藥的氣息,浸入揹包的文字,書讀半程,不知小鵬是妥協還是叛逆。畢竟,這前半程的文字,小鵬一定在思念,卻並沒有寫下。

不知爲何,很久以來,我就比較喜歡這種中草藥的芬芳,以及中草藥芬芳裏的那份安寧。

家國十年讀後感篇5

我是個愛旅遊的人,看完《揹包十年》,沉迷其中的文字和拍攝的圖片。

書中的內容是寫作者十年裏到過的地方,每個地方遇到故事,包括自己經歷的,他或她遇到的,或者是那個地方里著名的`他或她過去發生的,一切都是作者的題材。每個標題都充滿誘惑,每段故事的開頭都給你往下看的動力。每個故事篇幅不長,就一兩頁,但都具有代表性,結尾都帶點作者的感悟。

16張彩照裏其中有兩張看來很普通的照片,一張是今年去過的吳哥窟裏有名的高棉微笑,圖片照的只是那寬厚的嘴脣,下面寫着“我明白信仰是一種嘴角上揚的人生態度……”,對於作者來說,旅行就是他的信仰。另一張是一對情侶擡頭仰望着被晚霞染成淡紫色的天空和大海,下面寫着“羨慕他們可以一起笑看風輕雲淡”,旅行時要能做到真正的拋開所有,享受自由,的確令人嚮往。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很多觀點我都很認同的。

“旅行者的認真不在於記錄枯燥無聊的數字和年代,而在於相識相知的那份感動。” 旅行無法複製,旅行除了遊覽風光,品味美食,瞭解文化歷史外,在旅行前收集資料、計劃路線、安排行程和旅行後整理照片、寫遊記都是旅行中值得享受的過程。

旅行給我們留下的除了經歷,應該就是難忘的回憶吧,記住每一處迷人的風景,記住每一個幫助過你的人,記住每一張靦腆的笑臉。那些天天被拍的孩子們我們希望他們保持純真,雖然我們可能給不到他們什麼,但我們會永遠記住他們付出過的笑容。

記得有位攝影家說過,真正的旅行,不要帶相機,把眼睛帶上就好啦,把一切記在腦海裏,永不磨滅。

家國十年讀後感篇6

被稱爲中國大山裏的海倫凱勒的貴州盲人女教師劉芳第二部自傳體長篇小說《花開十年》近日出版。

28萬字的《花開十年》是劉芳的第一本自傳體長篇小說《石榴青青》的姊妹篇。《花開十年》講述了十年間,貴州山區女教師劉思楠在井臺中學的感人教學歷程。十年間,她的眼睛漸漸失明,而內心卻漸漸明朗。作品以生動幽默的筆觸,描繪了西部山區學校多彩的現實圖景,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劉芳是貴陽市白雲三中一名教師,因病失明後,經過了從視力到心理的黑暗,克服了種種恐懼與障礙。

某日,劉芳的事蹟經新華社報道之後,在社會上引起廣泛反響,中國大山裏的海倫凱勒甚至成爲網絡熱詞。一年來,劉芳先後獲得中國網事感動20xx年度網絡人物、cctv年度慈善人物等數十種榮譽。今年8月下旬,中宣部授予她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家國十年讀後感篇7

這兩天看完了雷殿生的,深受感動,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人生夢想和現實的生活方式,大多數人不能二者合一,更何況作者的夢想不是一般人敢去想象的,身世背景加上機緣巧合,讓他燃起了徒步全中國的想法,他也不是簡單的那麼一想,而是真的一步步去實現,2歲開始準備,用十年時間去鍛鍊身體,計劃路線,學習徒步中相關的知識,積累經費,十年後背上行囊踏出第一步,又用十年的時間走遍了全中國所有城市,森林、沙漠、戈壁以及無人區,前後二十年的時間實現了這個夢想,何等的執着和堅持啊!

路上的艱辛是無法從字裏真切的體會出的。腳上磨出的水泡,遭遇的搶劫,遇到的冰雪、沙塵、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飢餓和疾病等,他仍然活着或許有些幸運,但大都是靠着他頑強的`毅力堅持下的。春夏秋冬,風餐露宿,惡劣的自然環境,以及未知的不可預見,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大地上,"十年徒步,百味雜陳",唯獨作者自知。如他自己所說:經歷了別人不曾經歷的磨難,但也看到了別人不曾看到的美景,感受到了別人感受不到的東西。祖國的名大川,名勝古蹟都留下了他的足跡,縱然不讀萬卷書,而行的萬里路卻不是能讀出的,路上親歷的見聞、感受感悟是極大的獲得。途中遇到的一位高僧贈了作者一句禪語"走路也是一種修行",確實蘊涵了很多東西,克服身體的痛苦和內心的煎熬,在漫長而寂寞的路途中感悟自然感悟生命和內心,因爲現在的人們很難有這麼長的時間如苦行僧般的長途跋涉去獨自感受孤獨,人應該要有屬於自己的孤獨去迴歸內心反省自我的。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時間去完成一個普通人很難理解的夢想,這是需要多麼大的執着、勇氣、信念,以及毅力。樊建川說中國1億人中有12億人是過着正常人的生活,而剩下的有點另類的五千萬人或許就是像他倆這樣爲實現自己不平凡的夢想而活着的吧。

現在流行的一句話"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用在作者身上也是很合適的,最初的一個純真或許幼稚的想法,一直牢記於心,風雨不改,執着完成,這種人是可愛的,更是可敬的。

趁着年輕瘋狂一把,不然就老了。乾點於自己現實生活中"出格"點的事兒,給自己多留點美好的回憶。

家國十年讀後感篇8

人應該趁着年輕去流浪,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這是作者封面上的短短一句話,卻足以表達這本書給我們的啓示。作者用自己的十年向我們展示了他眼中的世界,可是如果我們是作者,又能看見怎樣的一個世界呢?曾經聽着周子琰《外面的世界》我想象過外面的世界,但是最終我還是未能親身真切去體會外面的世界,但是,正因如此對它的渴望卻是愈加的強烈。

當我徜徉在這本書的文字海洋裏,想象着自己在意大利比薩露宿街頭會是怎樣的情景;在西藏遇到嚴重的高原反應我能不能堅持得住,會不會就此昏迷不醒;在聖託尼裏一個人看日落會不會感到無限的孤寂;也不知道在撒哈拉沙漠看美麗星空是怎樣的一種感覺……無限的想象讓我對如此的旅行既嚮往又有點擔心,也許缺少作者那種勇往直前,追逐夢想的勇氣吧!

去旅行,很多人都感嘆有時間的時候沒錢,有錢的時候沒時間。這些都是我們沒有勇氣和不珍惜現在美好時光的表現。世事無常,我們永遠都不知道未來的時間裏,能否有機會來完成現在遠行的夢想。如今我們還年輕,有着健康的身體還有追逐夢想的激情,所以盡情去享受遠行的美好吧,不要等到健康不再,激情退卻時想起曾經錯過的美景,遺憾終生。

“街頭藝人粉墨登場,對他們來說,處處都是舞臺。而旅行者雖然素面朝天,可對我們來說,處處都是人生。”簡單的場景,簡單的話語,在作者飽經旅途薰陶之後,顯得富有哲理。生活處處有哲理,人生時時有玄機,我們需要睜開雙眼,觀察世界,聆聽聲音,享受感動,傳達內心的聲音。作者正是用自己的行動來觀察瞭解這個世界,用自己的內心聲音召喚着那些還在迷茫沉睡的人們。

如今,每個人都有固定的生活軌跡,工作、生活、吃飯、睡覺,然後又是工作、生活、吃飯、睡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其實我覺得這種單調簡單的生活,會給我一種踏實的感覺,卻給不了我真實存在這個世界的感覺。如此單一直接的生活方式似乎更加接近機器的方式。我們需要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狀態,需要去到另外的一個地方,換另外一種生活的方式,證實下自己還是一個可以隨性生活的大活人。

?揹包十年》讓我最感動的不是作者走過多遠的地方,跨過多少國界;不是作者拍下多少張觸人心絃的瞬間;也不是作者寫下那一句句讓人熱血沸騰,熱淚滿眶的話語,而是作者有勇氣去追求最想追求的生活,併爲之付出行動。人生能有幾個十年?能有幾回難忘的旅行?又有誰真的能夠去到自己嚮往的地方?

所以,仔細聆聽內心的聲音,思考下在這個紛擾的世俗世界裏,我們需要堅守的是什麼。我也一直在不斷地努力,不是爲了改變這個世界,只是不想讓這個世界改變了我,只想保持最真實的真己,追求最初衷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