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優秀8篇

心得體會 閱讀(1.33W)

爲了將我們內心的真實情感記錄下來,可以及時寫份讀後感,完成一篇讀後感能夠加深我們對名著思想的理解,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優秀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優秀8篇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篇1

三毛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三毛的作品讓人感覺很真實。從真實入手,圍繞真實生活開篇,是母親寄給三毛的一封信,信中和所有母親相似的對女兒生活的擔心,掛念。其中,提到全家人爲女兒第一篇刊登到聯幅上的“沙漠中的飯店”而興奮不已。能看得出來,家人以三毛爲榮。十分贊同她的寫作,也支持着她的生活方式。

看到題爲沙漠中的飯店,原在想,沙漠中有飯店不是很正常麼,以這入手,會寫得出什麼。但是,資料另我爲之一震,原來“飯店“是她自己的家,她是個很有才能的人,能把家裏寄來的粉絲煮成好多菜色,還做了紫菜卷,她的丈夫誤以爲那是複印紙卷的,甚是搞笑。他們的日常對話,能感受的到真實卻不乏幽默。國界的區別,沒有阻礙他們,反而使生活更加充實。在撒哈拉這個除了滿地黃土還是黃土的地方,他們結婚了,經過繁瑣的手續。

他們最後戲劇性的等來了結婚。我想,每個女生都期望自己穿上婚紗,風光得結次婚,但是,三毛夫妻那天穿得很普通,荷西沒有西裝筆挺,三毛也只是穿了簡單的衣服。婚禮簡單中的簡單。沒有一個血緣親人在場,但是他們似乎也不大在乎,或許他們的心早就約定一齊。對於結婚禮儀只但是是個形式,三毛是個並不喜愛繁瑣的人,追求自己的簡單。個性自由,更不拘於小節。不得不佩服三毛這個人,她各方面都會一點,可謂玲瓏八面。

她在當地當有時候是一個“小醫生”,由於當地思想極爲傳統,許多婦女得病之後寧死也不願去醫院,只正因醫生是個男的。看到這,實在可憐那些落後地區的婦女,她們沒有尊嚴,沒有地位,沒有學習的權力,辛苦一輩子,腦袋卻沒有一點知識。甚至當地女性連數數都不會,不知道自己的年齡,可憐可悲啊。但是,三毛對那些周邊婦女的幫忙很大,她用自己各式各樣的藥,幫別人治點小病。說起當地女性的可悲,其中有個小故事是娃娃新娘,聽到這個名字,讓人聯想到小孩子過家家酒,小女孩成爲新娘,在我們的意識中,這只是遊戲,但三毛敘述的是一個真正的娃娃新娘。

女孩才十歲,就在所謂的父親的安排下嫁給一個素未見面的青年男子。十歲,在我們眼中那是最單純,最開心的時刻,不用忌諱做錯什麼,是每個父母心中的寶。但是沙拉威可憐的女孩才十歲,就被“賣”爲人妻。故事中,不時寫到女孩的無奈,三毛的“憤怒”她極不忍心看到這樣的場面,卻也爲止無奈。故事中還提到了三毛與丈夫因尋化石而落入險境,在危急關頭,三毛的急中生智,她過人的膽量得以體現。還有沙哈拉威女生的洗澡的故事,很好笑,卻不免讓人深思。

還有一個爲愛追求得瘋狂的可憐男子。讓人可憐又可恨啊。三毛與丈夫過着入不敷出的生活,雖然住在貧困區,但家裏的裝飾,都是由自己辛苦佈置起來。用棺材板製成桌子,書架等。但確實是充滿藝術。他們在精神上追求,不拘於物質的消耗。不富裕,甚至說物質是貧乏的,但精神世界卻是豐裕的。正本書一向讓人沉靜於淡淡的真實喜悅之中。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篇2

三毛一個真性情的女子,從國中的時候就喜歡她。第一本看的便是《雨季不再來》。在她細膩的文筆之下,我對自己的青春彷徨過;對自己所作的決定猶豫過;對她的青春羨慕過;同時也對她的青春懷疑過。不過,不管怎樣,她對我影響很大,受益匪淺。

?撒哈拉的故事》是我唯一未買到的三毛的作品,包括這一次的讀後感也是憑着之前的記憶來寫的。說真的,第一次看這本書時會很難融入其中,因爲裏面大多數寫的是三毛在沙漠中的生活,沙漠中習俗是我聞所未聞的。在閱讀當中我也問三毛的文筆所震撼,一些關於當地人的習俗描寫得很細微,一個細節也不放過,如同電影一樣生動。

?撒哈拉的故事》並不算太長,揀幾篇自己喜歡的細細談一談。我會選“沙漠的飯店”、“結婚記”以及“娃娃新娘”。我想我選的這幾篇大概會與許多人相同。

首先就是“沙漠的飯店”,撒哈拉沙漠這個舉世聞名的地方,許多人大概也耳熟能詳了。因爲受氣候影響,此地降水甚少。在三毛筆下我知道了在那裏,每日只有一桶水是由政府提供的。每日要細細斟酌這些水該用多少往哪用,因爲水在那裏是十分珍貴的。想想,如果生活具體到水的用量以及水的去處,該是多乏味。許多人會疑惑三毛爲何會去沙漠這種連水都不肯臨幸的地方,在《稻草人手記》中三毛巧與曹雪芹一樣運用一個小故事向讀者道清所有疑惑。曹雪芹利用女媧造人,引出通靈寶玉。而三毛更是巧妙將自己寓意爲一個江洋大盜,因爲本身是個空心人,必須偷點東西來填補一下由此引發與上帝的趣談。恩惠慈愛的上帝向三毛指出一處好地方——撒哈拉沙漠。瞧見三毛後來在撒哈拉沙漠的日子過得挺滋潤的。也不枉她高歌“久爲簪祖束,幸此南夷遂,閒依木仍鄰,偶似沙漠客,曉耕翻露土,夜傍響屋羊,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黃——”

每每寫到三毛,便會聯想到荷西。這對讓人不知是喜是憂的跨國際夫妻。在《夢裏花落知多少》中,三毛筆鋒突轉,令人不禁惋惜。荷西的逝去給她帶來該是多大的苦痛。暫且不說這個,先說說他們在剛結婚時的生活。由於文化不同,這對夫婦在相處中也曾鬧過許多笑話,多半是機智的三毛在作怪,使得糊里糊塗的荷西甘願受整蠱。一次,三毛收到父母郵寄過來的粉絲。荷西是第一次吃便詢問此物,三毛心想,婚姻自由自在化,說話自然心血來潮隨她意。便夾起粉絲美曰其名“雨”。荷西是愛三毛的,所以三毛說什麼便是什麼,便也信以爲真。又如,臺灣很出名的豬肉乾。在三毛口中又變成喉片,荷西也不示弱,這一次再不信三毛便多吃了幾片再與同事分享。往後許多荷西的同事總在三毛面前咳嗽以換取“喉片”來吃。這一件件小事,由大方面來看,似乎他們在沙漠中並不缺吃的,便迎合了小標題“沙漠的飯店”。由細微之處可知,他們的生活很甜蜜,很有趣,一點也不受文化的隔閡。

接下來就是“結婚記”,曾經在微博在看到過許多人在轉載三毛的愛情觀“愛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飯、睡覺、數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會長久的。真正的愛情,就是不緊張,就是可以再他面前無所顧忌地打嗝、放屁、挖耳朵、流鼻涕;真正愛你的人,就是那個你可以不洗臉,不梳頭、不化妝見到的那個人”。在這方面,其實三毛做得很好,因爲在她的童年裏,她能觀察到別人所忽略的事情一直被別人用奇異的眼光看待,所以在婚姻生活中過得很瀟灑。在結婚之前一直是荷西在追求三毛,三毛也是有許多追求者,許多比荷西要優秀的人。三毛在之前一直未答應。終於在後來,荷西問三毛,你想嫁個什麼樣的人?三毛說,看得順眼的,千萬富翁也嫁。看不順眼的,億萬富翁也嫁。荷西就說,那說來說去你還是想嫁個有錢人的。三毛看了荷西一眼說,也有例外的時候。荷西問道,那你要是嫁給我呢?三毛嘆了口氣說,要是你的話那隻要夠吃飯的錢就夠了。荷西問道,那你吃得多嗎?三毛小心的說道,不多不多,以後還可以少吃一點。很現實,卻又很感動,不需要任何甜言蜜語,這段感情很是堅實。似乎,好自由的三毛怎麼會選擇婚姻來束縛自己呢?但其實三毛與荷西之間的關係,夫妻似乎只是個稱呼而已。他們婚後的生活與婚前的生活一點改變也沒有。三毛依然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隨心所欲。在《稻草人手記》中,三毛收到寫稿的任務,寫的是自己的另一半,三毛便將這個告訴荷西,荷西表示不解。因爲荷西一直認爲自己是一個整體,自己並不是三毛的另一半。這在我們讀者理解下,可能會懷疑荷西對三毛的感情。但恰恰相反,他們之間的感情很深。只是他們兩個人對愛情的理解不一樣而已。三毛也很是贊同荷西的觀點,最後稿子的題目便改爲“大鬍子和我”。所以這段婚姻並未對三毛的個性造成束縛,相反愛得更深。以至於最後荷西不幸離世,三毛近乎崩潰,泥足深陷,到死去也無法自拔。

逃離這個沉重的話題,接下來一起進去天方夜譚的奇妙中去。讀過這本書的人有正值豆蔻年華的少女——姑卡。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姑卡似乎也是三毛的芳鄰。她是“娃娃新娘”的女主角,正如標題一樣,姑卡很年輕,才十歲就要嫁人。而且還是姑卡未見過的男人,我們也許很難理解,表示很揪心,在現代文明社會這種事幾乎是未發生過的。但是始終姑卡也是從了,因爲在沙哈拉威中,女人的地位很低。包括三毛這個外地人在那裏也是不太受人待見的。文中有這麼一段:“姑卡的哥哥正與荷西在弄照片談話。我披着大衣出來時,姑卡的哥哥很不以爲然的說:”她也要去啊?“我趕緊求他帶我去,總算答應我了。女人在此地總是沒有地位”在沙哈拉威的婚禮中有許多很奇怪又富有爭議的習俗。包括新郎在婚禮時,要拖着新娘走,新娘也要掙扎,一點也不懂得憐香惜玉。以及新娘會出手打新郎,而新郎也會反手打回去。最令人氣憤的是,新郎會在結婚那天晚上,公然用暴力去奪取一個小女孩的貞操。這一系列的習俗卻是很令人難以接受,一個女孩縱使沒有任何地位,也不應該受到這種待遇。然而當地人不以爲然,甚至有人拍手。三毛深表同情,對婚禮這樣的結束覺得很失望便大步離去。

三毛說她第一次見到撒哈拉,像見到久違的故鄉。那時她已在異國多年,也心存各種風情。但還有比沙漠更適合安頓下三毛的雲遊四方的心的居所嗎?沙本是世間最無依無着之物,安定流浪聽憑風停風起。而沙漠收容他們——還有三毛,一併攬入它的懷抱。

如同三毛所說的,它是誠實的,它不虛榮,它不用你精緻,不用你化妝,不用你給予,只要你心安。這便是故鄉了。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篇3

看完三毛寫的《撒哈拉的故事》,我很有感觸。這本書主要講了:三毛和她的丈夫荷西去了撒哈拉大沙漠,他們在撒哈拉租了一個房子,在哪兒和鄰居發生的;和撒哈拉威人發生的;和沙漠軍團發生的;三毛和荷西發生的點點滴滴。在這本書裏,三毛的文筆很幽默,特別是第一章,看得我哈哈大笑。三毛的描寫也很細緻,一個小表情,一個小動作都寫上去了,這點我們要學習。

看了《撒哈拉的故事》裏的故事,我也對在撒哈拉居住的人有了簡單的瞭解。他們叫撒哈拉威,如果別人用語言傷害了她們,她們就會說:你傷害了我的驕傲。

撒哈拉大沙漠很缺水,迎接他們的只是黃沙。但三毛、荷西還是要堅持,面對這麼不好的生活,還留了下來。他們把自己的家裝扮的很漂亮、很有情趣,別人都說他們建成了藝術宮殿。三毛和荷西在那裏結了婚。也成了名人,因爲大家知道他們身上有新奇的東西,都跑來跟她借,如:紅藥水、刀叉、肥皂……借了也不還,不借還要罵你。撒哈拉威人有很濃的體臭,那些人幾乎四年洗一次。有一次,三毛找到一個洗澡的地方,叫“泉”,結果裏頭臭氣熏天,雖然被人熱情接待,但是根本受不了,三毛還是在家裏洗澡。一直這樣,三毛、荷西一直住在沙漠。

這就是三毛在撒哈拉沙漠裏的生活,這就是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大家一定要去看哦!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篇4

你不可以扭轉任何事,但是卻可以嘗試改變思維方式!

聽三毛講述撒哈拉的故事,說來如果不是像三毛一樣有趣願意感受生活點滴的人話,沙漠的生活想必多少是寂寥難過的!

最佩服於她對待感情的灑脫乾脆,用心對待但不過分留戀;最欣賞於她的自由勇敢,心之所向便身之所向;最感動於她的善良真誠,打開的房門搖下的車窗流下的眼淚流淌的憤怒!我喜歡她,就像我會喜歡陽光流水天空一樣自然!

可能心裏多少是很希望自己可以成爲像她一樣自由真實的人的,但是話說起來總是很容易,做起來就總是很難,生活的條條框框,恐恐懼懼,多多少少會讓我收起自己的天性,當然我或許連自己的天性到底是什麼樣子也不知道,她是一個明白生活是屬於自己的人,我在努力找尋自己期待的生活!

不知道還用什麼來具體形容自己閱讀感受,我站着風吹着鳥叫着,不閉睜眼,陽光正好不烈,大概是這樣的感覺吧!

最喜歡她的這段話,以此提醒自己生活無處不在的感動與喜悅:

“我在這條路上遇到的人和事,就跟每一個在街上走着的人舉目所見的一樣普通,說起來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也不值得記載下來,但是,佛說——“修百世才能同舟,修千世才能共枕”——那一隻只與我握過的手,那一朵朵與我交換過的粲然微笑,那一句句平淡的對話,我如何能夠像風吹拂過衣裙似的,把這些人淡淡地吹散,漠然地忘記?

每一粒沙地裏的石子,我尚且知道珍愛它,每一次日出和日落,我都捨不得忘懷,更何況,這一張張活生生的臉孔,我又如何能在回憶裏抹去他們!”。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篇5

結婚以前,荷西曾問三毛一段很奇怪的話。

荷西:“你想要一個掙多少錢的老公”?

三毛:“看的不順眼的話,千萬富翁也不嫁,看的中意的話,億萬富翁也嫁”。

荷西 :“說來說去,總想嫁個有錢的,如果有例外呢,如果是跟我呢”?

三毛“那隻要吃飽的錢就算了”,荷西思索了一下。

荷西:你吃多嗎?

三毛:不多,不多,以後,還可以再少一點!

三毛領着荷西,真正把生活過成了一件藝術品。可以看的出,他們的生活是以三毛爲原點,以時間爲半徑,以荷西作畫足,在撒哈拉大沙漠裏畫了一個大大的圓滿生活。

三毛曾經說過:“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

荷西也曾說過:“每想擁抱你一次,天空飄落一片雪,至此雪花擁抱撒哈拉! ”

?如果有來生》三毛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裏安詳,一半在風裏飛揚!”

“我愛你,但是我沒有另一半,因爲我是完整的!”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最簡單的幸福,無非是有人與你立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而在一粥一飯之間,見證穩穩的幸福!

即使四季更迭,流年似水淌走,愛意只增不減。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篇6

?撒哈拉的故事》是三毛全集中我最喜歡的一本,也應該是最快樂和浪漫的一本。畢竟,在那麼荒涼的地方居然有那麼奇妙的經歷與體驗着實讓我着迷。當然最讓我吸引的便是三毛和荷西的愛情。

荷西在三毛口中有一個很大的有點:任何三毛所做的事,在別人看來也許是瘋狂的行爲,在他看來卻是理所應當。對三毛來說撒哈拉沙漠是一個有着“前世鄉愁”的地方,荷西便在三毛去之前找好了工作,找好了家,他們一起給房屋做裝修,把家裏打扮成整個沙漠最溫馨的小窩。那時的撒哈拉其實骯髒、落後、寂寞、貧困,白天炎熱,晚上寒冷。當地人一生洗澡的次數屈指可數,正義其實並不存在,宗教與信仰纔是主導。但就是在這荒僻落後而貧苦的地方,他們倆卻欣欣向榮地滋長着。

中文字的描述固然有些令人“驚訝”,但讀起來並沒有悲涼與傷痛,一切都是充滿了詩意,用自己“撿破爛”的好習慣給家裏添磚加瓦,給撒哈拉女子講課,幫助他人治病,冒着生命危險給他人幫助。有荷西的陪伴,和自己的熱情,硬生生把撒哈拉活成了伊甸園。每一次特殊的經歷都像是在冒險,就像超級馬里奧一樣,打怪升級。當時看起來着實很羨慕,但是想到洗澡和沙漠中的澡堂,那充滿着味道的畫面在我腦海中……也就想想就好了。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篇7

這裏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但更多是風沙,還有人的無知和愚昧。

快餐時代,誰會擁有像陶淵明那般追求自然的平常心,誰會有像蘇軾一樣擁有豁達樂觀之心態,誰有會像葉芝一樣渴望平凡樸素的愛情。三毛,正是如此。她踏上了那片撒哈拉沙漠,與荷西一同,帶領我們感受異域風情,欣賞大漠風光,聆聽大漠之聲。在三毛筆下,體驗了骯髒惡劣的生活環境,結識撒哈拉威人,記下平常一點一滴的小事,繪成多姿多彩的三毛撒哈拉故事。

我們每個人都喃喃着,要自由,要追求夢想,卻找各種藉口,從未付諸現實。而三毛,她是那般浪蕩不羈的女子,僅因自己兒時的夢,不顧衆人詫異的眼光,來到撒哈拉;她又是如此浪漫的女子,爲尋找前世回憶的鄉愁,踏上那嚮往已久的神祕大漠。

三毛筆下的撒哈拉,有無理的婚姻。“娃娃新娘”這一章,印象最深的一段話是“等到阿布弟拿着一塊染着血跡的白布走出房間時,他的朋友們開始呼叫起來,聲音裏形容不出的曖昧,在他們的觀念裏,結婚處夜只是公然用暴力去奪取一個小女孩的貞操而已。”一個十歲的小女孩姑卡出嫁,被奪去貞操,年僅十歲!但在婚後,姑卡卻裝扮成熟,掛着那句詼諧的:“你傷害了我的驕傲。”或許,這就是撒哈拉女人卑微的命吧。在當地人看來,這只是正常的婚俗,而在三毛和我們眼中這種結婚儀式,就是摧毀女人的身心。雖然有文化差異,但我們無權干涉他國宗教信仰。那場面雖未有親眼所見,卻有如身臨其境般的記憶深刻。

三毛筆下的撒哈拉,有以愛之名的謊言。沙崙衷情於一女子沙伊達,他獻給沙伊達聘金三十萬,沙伊達卻未守信來撒哈拉成親,而是展開又一場騙局。陷於愛河的沙崙雖然知道自己被騙,仍帶錢走往尋“妻”之路,一條不知是喜是悲的路。的確,諾言和誓言都是有口無心的,連感情都可以作爲利益的武器,可悲。但三毛卻說:“飛蛾撲火時,一定是極其幸福的。”

荷西追了三毛六年,當荷西知道三毛一定要去撒哈拉後,不聲不響地提前做好準備,捲起行李就走,先她去了非洲,等着三毛踏上那片土地,而三毛這個一意孤行的倔強女子,當知道有一個男子願爲她去沙漠受苦時,這個倔強的女子已經決定要跟這個男子到天涯海角,一輩子流浪下去,在撒哈拉沙漠展開了一場“閃婚”,那般快速、倉促及樸素,充分看出兩人樸實的行事風格。這讓我想起了賈寶玉,賈寶玉腹有詩書之氣,嚮往遠離名利的嫺雅生活,而薛寶釵卻恰恰相反,她要求他考取功名,爲名利去追逐,這就導致了他們貌合神離的夫妻生活,賈寶玉去尋找自己的知己林黛玉,而薛寶釵也就註定了長路漫漫,只能與孤燈相伴。這讓我又想起了祥子與虎妞的愛情故事,兩個志不同的人在一起很痛苦。我想,真正的愛情,除了生活中的相同,精神上也要達成共識吧,就像三毛和荷西一樣。

“生命的滋味,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都要去嘗一下啊。”或許只有她,能把寂寞的沙漠,活成詩和遠方。愛情,不是隻有白頭偕老纔會讓人羨慕,而是你與我從懵懂相愛到惺惺相惜,從兩條平行線到兩條相交線,從道不同不相爲謀到愛屋及烏,從你是我生命最重要的人到我的心裏只有你。

我喜歡《撒哈拉的故事》帶給我的生活的感覺,像是清晨樹林上空丁達爾效應的陽光,也想下午溫暖和煦照在放學兒童臉上的陽光,像傍晚夕陽暈染整片天空的殘陽,也像沙漠如日中天的大火爐,什麼樣的感覺,都別有一番滋味。

撒哈拉的故事讀後感篇8

週五的晚上,打算選部電影來放鬆一下,挑着挑着就看到了一部好久前想看的片子《沙漠之花》。靜靜地看完了。

片中女主角沃莉絲?迪裏小時候和父母生活的沙漠像極了三毛筆下的撒哈拉。

爲了擺脫父親爲了五隻駱駝的聘禮將她嫁給六十歲老頭當第四任老婆時的沃莉絲,像極了《娃娃新娘》裏的姑卡,不同的是,沃莉絲醒悟了,她逃離了,她想走得更遠;但姑卡卻屈服了,是無力反抗的屈服,從此過着如大多數沙漠姑娘一樣的一生。

徒步穿越沙漠到摩加迪沙投奔外婆時的沃莉絲,像極了《搭車客》裏形形色色的撒哈拉威,都是不懼惡劣環境朝着目標穿行,心裏都有着盼頭,只不過,沃莉絲的盼頭更飄渺,她不知道能不能順利走出沙漠,穿過沙漠後會不會有她想要的生活。

鏡頭裏摩加迪沙的街頭,雜亂無序的行人車輛,像極了三毛住的小鎮阿雍。

……

?撒哈拉的故事》裏我們看到了三毛的灑脫、隨性,羨慕着她和荷西雖條件艱苦卻相濡以沫勢均力敵的愛情,身臨其境般地體驗到了撒哈拉的風土人情。《沙漠之花》卻是從沃莉絲由牧羊女一步步蛻變成國際名模爲主線,真實地批判了對女性極度摧殘的“割禮”。

沙漠裏的故事讓人吃驚又讓人着迷。

願每一個生命都被溫柔以待。

想去看看三毛筆下的撒哈拉……到這片沙漠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