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闖撒哈拉讀後感8篇

心得體會 閱讀(2.6W)

讀後感其實是非常考驗我們的理解能力的,必須要對書中的內容反覆斟酌,認真寫讀後感是可以讓我們對書中的情節有更深刻的瞭解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闖撒哈拉讀後感8篇,供大家參考。

闖撒哈拉讀後感8篇

闖撒哈拉讀後感篇1

你不可以扭轉任何事,但是卻可以嘗試改變思維方式!

聽三毛講述撒哈拉的故事,說來如果不是像三毛一樣有趣願意感受生活點滴的人話,沙漠的生活想必多少是寂寥難過的!

最佩服於她對待感情的灑脫乾脆,用心對待但不過分留戀;最欣賞於她的自由勇敢,心之所向便身之所向;最感動於她的善良真誠,打開的房門搖下的車窗流下的眼淚流淌的憤怒!我喜歡她,就像我會喜歡陽光流水天空一樣自然!

可能心裏多少是很希望自己可以成爲像她一樣自由真實的人的,但是話說起來總是很容易,做起來就總是很難,生活的條條框框,恐恐懼懼,多多少少會讓我收起自己的天性,當然我或許連自己的天性到底是什麼樣子也不知道,她是一個明白生活是屬於自己的人,我在努力找尋自己期待的生活!

不知道還用什麼來具體形容自己閱讀感受,我站着風吹着鳥叫着,不閉睜眼,陽光正好不烈,大概是這樣的感覺吧!

最喜歡她的這段話,以此提醒自己生活無處不在的感動與喜悅:

“我在這條路上遇到的人和事,就跟每一個在街上走着的人舉目所見的一樣普通,說起來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也不值得記載下來,但是,佛說——“修百世才能同舟,修千世才能共枕”——那一隻只與我握過的手,那一朵朵與我交換過的粲然微笑,那一句句平淡的對話,我如何能夠像風吹拂過衣裙似的,把這些人淡淡地吹散,漠然地忘記?

每一粒沙地裏的石子,我尚且知道珍愛它,每一次日出和日落,我都捨不得忘懷,更何況,這一張張活生生的臉孔,我又如何能在回憶裏抹去他們!”。

闖撒哈拉讀後感篇2

看完三毛寫的《撒哈拉的故事》,我很有感觸。這本書主要講了:三毛和她的丈夫荷西去了撒哈拉大沙漠,他們在撒哈拉租了一個房子,在哪兒和鄰居發生的;和撒哈拉威人發生的;和沙漠軍團發生的;三毛和荷西發生的點點滴滴。在這本書裏,三毛的文筆很幽默,特別是第一章,看得我哈哈大笑。三毛的描寫也很細緻,一個小表情,一個小動作都寫上去了,這點我們要學習。

看了《撒哈拉的故事》裏的故事,我也對在撒哈拉居住的人有了簡單的瞭解。他們叫撒哈拉威,如果別人用語言傷害了她們,她們就會說:你傷害了我的驕傲。

撒哈拉大沙漠很缺水,迎接他們的只是黃沙。但三毛、荷西還是要堅持,面對這麼不好的生活,還留了下來。他們把自己的家裝扮的很漂亮、很有情趣,別人都說他們建成了藝術宮殿。三毛和荷西在那裏結了婚。也成了名人,因爲大家知道他們身上有新奇的東西,都跑來跟她借,如:紅藥水、刀叉、肥皂……借了也不還,不借還要罵你。撒哈拉威人有很濃的體臭,那些人幾乎四年洗一次。有一次,三毛找到一個洗澡的地方,叫“泉”,結果裏頭臭氣熏天,雖然被人熱情接待,但是根本受不了,三毛還是在家裏洗澡。一直這樣,三毛、荷西一直住在沙漠。

這就是三毛在撒哈拉沙漠裏的生活,這就是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大家一定要去看哦!

闖撒哈拉讀後感篇3

身處在這鋼筋水泥的世界裏,正忙於趕路的我們,可曾幻想過能夠隻身一人去撒哈拉沙漠中生活,甚至真的親身去體驗?以前的我,或許是知識淺薄,對沙漠總會下意識認爲很危險。想想,一眼望去是一片茫茫無垠的沙漠,風一吹,黃沙滿天飛,什麼也看不見。死寂的沙海,雄渾,靜穆,總是給人一種單調的顏色。黃色,黃色,永遠是灼熱的黃色,彷彿大自然在這裏把洶涌的波濤、排空的怒浪,剎那間凝固了起來,讓它靜止不動。

可就是有這樣的女子,看似平凡柔弱,但卻有孤身一人前往撒哈拉沙漠的勇氣,對此我除了欽佩與羨慕,再也找不到任何形容詞來表達內心的震撼。三毛,就是這樣擁有獨特魅力的女性。《撒哈拉的故事》是三毛最膾炙人口的作品。這裏一系列以沙漠爲背景的故事,幾乎傾倒了全世界的中文讀者。因爲一本地理雜誌的吸引,三毛揹着行囊獨自一人走進了荒涼單調的撒哈拉沙漠,在沙漠中尋找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種種奇遇引發了一個個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洋溢着一種浪漫、濃郁的異國情調。本書字裏行間反映着沙漠多有的地形地貌和風土人情,猶如走進一幅異國風情的畫卷,濃情穿梭在三毛清新,細膩而風致的文字裏,一種情愫在縈繞,一種愛意在流淌,一種震撼心靈的人性美開始浸潤……

剛開頭三毛便向我們介紹了沙漠中飯店。一開始我還覺得稀奇,沙漠中也能開飯店?原來這“飯店”是三毛的家。在那裏,我們可以從她的口中知道,粉絲叫做雨,小黃瓜可以當竹筍,豬肉乾還能做中藥。我們都能被她的奇思妙想折服,但這也是她在沙漠中生活的情趣。別說她是在胡說八道,要清楚,在這單調的沙漠生活中,只有不時爲自己和家人制造情趣,才能夠讓生活變得多姿多彩。無疑的是,三毛是個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她懂得利用平常的東西去創造不尋常的驚喜。有多少人會願意去當素人漁夫呢?又有多少人會把幾個石雕當寶貝呢?又有多少人願意在家裏開個免費的女子學校呢?又有多少人會把棺材外箱做成傢俱呢?也只有三毛和荷西這對活寶夫婦吧。

誰說沙漠的生活就一定的枯燥乏味的呢?三毛與鄰居變得羊之間的戰爭不是同並快樂着嗎?與姑卡的友誼不是讓人哭笑不得嗎?與鄰居家之間的給予不是讓人感動嗎?她與荷西的婚禮上不是上演着一幕幕滑稽的鬧劇嗎?如此樂觀開朗的三毛讓我明白,苦悶的不是生活,是那些不懂得生活的人。環境只是生活的客觀因素,關鍵的還是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決定故事的結局是喜是悲。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枯木也能逢春,只是要看有沒有迎春的盼望了。

生活有喜有悲,在感受着三毛快樂的沙漠生活之外,我們不能忽視的還有那一片異域散發出來的神祕氣息。娃娃新娘讓我清楚地意識到宗教信仰也有如此殘酷的一面。殘酷的婚禮,是在可笑的風俗幌子下愚昧的人們孕育出來的可笑的畸形的產物。用暴力去奪走一個才十歲的小女孩的貞節在他們眼中是值得慶賀的事情。在那裏,女性是如此的卑微,默默地忍受着與多個女人共享自己的丈夫,更令人心寒的是,她們競因爲醫院的醫生是男的而拒絕去醫院,她們更是對正忍受着痛苦在生產的女人視而不見,認爲那是不吉利的,幸好在三毛和荷西的熱心下送她去醫院並生下了一個小男孩。他們的愚昧,用三毛的話來講,“對沙哈拉威人來說,邁向文明唯一的象徵就是自己駕駛的汽車裏,至於人臭不臭,這是無關緊要的”然而面對這樣愚昧的人們,三毛給予的卻是熱心的幫助,她雖然不能接受他們的風俗習慣,但從沒有看不起他們,即使他們提出啼笑皆非的要求,她也儘可能一一去滿足。

她用自己的小聰明爲他們治病,教婦女們知識,爲母羊脫去衣胞,她在用自己的能力爲他們的生活帶來便利,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她的生活也因此充滿了光彩。我們都知道人與人之間是不存在等級的,不要因爲我們是所謂的文明人,就可以去鄙視那些生活在遠離文明國度的人們。在《撒哈拉的故事》中我們能深深地體會到三毛對當地居民的尊重。也許他們之間會有小小的摩擦,但三毛總能用她獨特的方式去化解。在那遙遠的沙漠裏,我們時常會聽到三毛的大吼大叫,但正因如此,她和鄰居的生活纔會如此有趣。

每個人不可能終生都孤身一人在奮鬥,總會有一個人默默地陪伴着我們。三毛幸運地擁有荷西。在三毛不顧一切地去沙漠時,朋友都對此不解,但只有荷西默默地收拾着行李,在沙漠中找到了工作,在那裏與三毛開始愛的旅途。最令我感動的是,當三毛一再強調婚後的她還是“我行我素”時,荷西對她說:“我就是要你”你行你素“,失去了你的個性和作風,我何必娶你呢!”在生活中,有多少人可以接受愛人部位自己改變呢?女孩子總是哭哭啼啼地說那還不能爲她改變,但卻沒有想過,如果他變了那還是原來的他嗎?荷西與三毛的愛情並沒有轟轟烈烈,但平凡得偉大。荷西默默地追隨,只爲實現三毛心中的夢想。對三毛,他矢志不渝,即使她是一個一意孤行的女孩,但也願意隨她在沙漠裏受苦,這個倔強的女孩註定要跟這個人一輩子過下去。這平淡的幸福意味着不離不棄。也正因如此,纔有了荒山那一個驚心動魄的夜晚……三毛面對不懷好意的幾個撒哈拉威人,鎮定地逃脫了危險。她沒有離去,而是想辦法拼盡所有的力量營救她心愛的丈夫。在三毛受到死果的詛咒是,荷西一直默默地守護者她因擔憂而變得慌亂。仍記得在三毛剛搬來沙漠時,荷西毅然地把三毛父親送來的錢存進銀行,他決定要用自己的努力來換取三毛的幸福,即使他每天奔來複去,即使半夜回到家,第二天清早又要趕去工作,他累得讓三毛心疼,但在那一百多公里的路程中包含着他對三毛濃濃的思念。看着他們一直用自己的汗水去佈置家的溫馨畫面,我心中有一種不知如何形容的暖暖的感覺,也許真正的愛情就是像他們那樣簡單而幸福。

三毛和荷西,沙漠之間的一點一滴就在她那閒適的文筆下呈現出來。它的文筆閒適而隨意,像潑墨畫似的,一點一朵墨花盛開,沒有勾勒它的邊幅。她毫無目的的訴說着生活的瑣事,連驚天動地的愛情裏面,也夾雜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味道,合成一鍋濃濃的湯。沒有生僻的詞彙,沒有冗雜華麗的鋪述,沒有旁徵博引的宏大場面,甚至連貫穿故事的主線都亂糟糟的。感覺她就坐在你對面,風塵僕僕,肩上帶着月光,指甲裏帶着撒哈拉特有的細碎的黃沙,甚至一開口的聲調都是沙啞的,像烏鴉叫似的,她與你講着她在撒哈拉的故事,但這個調皮的人呀,對一切事情都感到新鮮與好奇,於是她的精神不集中了,她的黑色的眼珠子開始來回滾動,嘴巴依舊一張一合,可不知不覺又講到另一個故事裏去了,的確,在三毛的文章裏,常常是一個故事裏穿插着另一個故事,你永遠也猜不透故事的開頭,高潮,結尾,這種神祕而有趣的探險活動,讓你樂此不疲,讓你牽腸掛肚,讓你欲罷不能。

三毛如此獨特灑脫的女子,怎能不讓人喜歡呢?

闖撒哈拉讀後感篇4

翻開嶄新的《撒哈拉的故事》,體會着三毛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感受撒哈拉威人的獨特風俗,聆聽沙漠中的聲音,總覺得別有一番風味。在三毛的筆下流淌,彷彿置身於撒哈拉沙漠,這個無法想象的大沙漠,即使是世界之最,也不免令我毛骨悚然,不敢想象當我在這個鬼地方生活的時候會是怎樣一個狼狽的情景,也許,沙漠中白天的高溫,夜晚的寒冷,就足以把我這個習慣於生活在一年四季氣候宜人的人被方丈高的沙子淹沒。

然而,總有人會做出一些勇敢的行爲,這個人不是非一般的堅強勇敢,她的毅力超乎想象,她極力追求於自己想要的生活,書中也有講到“我不是婦女解放運動的支持者,但是我極不情願在婚後失去獨立的人格和內心的自由自在化,所以我一再強調,婚後我還是‘我行我素’,要不然不結婚”,讀到這裏的時候,我被三毛那種超乎想象的主見震撼了,試問有多少個人能夠像她那樣擁有隻屬於自己的專屬人格,那種人格魅力,我想是直接促使荷西愛上她的原因。

娃娃新娘這一篇,可真是把我給驚呆了!一個十歲的小女孩,居然已經到了要結婚的年紀,這一篇較爲詳細地介紹了撒哈拉威結婚的經過,這個過程簡直難以相信,結婚不掙扎,事後居然要被人取笑,這居然還是個風俗,這叫一個生長髮育還不成熟的小女孩如何承擔這一切,她幼小的心靈就由掙扎這一刻起被劃下了深深的一道痕跡。印象最深的一段話是“等到阿布弟拿着一塊染着血跡的白布走出房間時,他的朋友們就開始呼叫起來,聲音裏形容不出的曖昧。

在他們的觀念裏,結婚初夜只是公然用暴力去奪取一個小女孩的貞操而已。”沒錯,三毛說的一點也沒錯,所謂的結婚儀式,就是摧殘女人的身心,不過,對於撒哈拉威人來說,女人的地位十分卑賤,即使如此,也不可以這樣子來對待一個小女孩,姑卡只是一個十歲的小女孩啊!對於這種我永遠也無法理解的習俗,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了,反正我也不能改變什麼,我也不能過於憤怒,畢竟生活在這種大沙漠裏,這種奇葩的習俗的養成也不是不可能的。也許是因爲在x這個大城市生活久了,x的一些習俗我都已經習以爲常了,根本沒有多想什麼,不過,我們自認爲合理的習俗在撒哈拉威人看來也是不可理解的,因爲他們也習慣了撒哈拉威人的習俗。因此,任何的人對任何的事物都有一個習慣的過程,當我們習慣了,任何事情都會變得很簡單,不再是一種罕見的奇葩風俗,觀點是相對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想事情,也許就不會變得如此憤怒,如此的難以理解了。站在撒哈拉威人的角度去想這個奇葩的風俗,一切都會變得簡單起來,這個習俗對於他們來說不是奇葩,而是十分的正常。只是角度不同,觀點自然也就不同了。

沙漠觀浴記這一篇,可真讓我大開眼界了!在沙漠中出現“泉”這個東西的確是有點莫名其妙,最起碼的是在我讀這一篇的時候,沙漠缺水是人盡皆知的,但我卻沒有想到住在沙漠中的人洗澡的問題,原來他們是三四年才洗一次澡,我驚呆了,對於天天洗澡的我們來說,這無疑是天方夜譚吧,想都不敢想那種一天不洗澡的日子!三毛之前住過,她究竟是怎麼忍受這種周圍的人都散發出一種濃濃的怪味的,真的是無法想象啊!不過,在沙漠中生活久了,這也許也會成爲一種習慣吧!毫無疑問,作者三毛在見到泉的時候,第一次見到地上冒出水來的時候,反應也是十分正常的——就是感動極了。房間裏的女人的行爲有點難以置信,她們都用一片小石頭沾着水,在刮自己的身體,每刮一下,身上就出現一條黑黑的漿汁的污垢,她們不用肥皂,也不太用水,要颳得全身的髒都鬆了,才用水衝。房間的牆邊也出現了一層厚厚如鼻涕一樣的滑滑的東西。

也許是三毛的描述太生動了,以至於我在閱讀的時候也想象着那個髒兮兮的場景,就正如三毛所說的那樣,胃裏一陣翻騰,好似要嘔吐了似的。何況是身臨其境的三毛呢!三毛再也忍不下去便轉身出去,老闆娘對她說不僅外面要洗,裏面也要洗,看到這句,我瞬間被雷到了——居然要洗腸子!雖然我不想描述那個“洗腸子”的場景,不過這也是撒哈拉沙漠獨特的一種風俗,出乎我們意料的一種獨特風俗,不過,我認爲撒哈拉沙漠的習俗都出乎了我的意料!三毛看到老闆娘做了個掏腸子的手勢,她既嚇又興奮,從這可以看出,三毛可真是個好奇心極強的人哪!荷西既勇敢又機智,他找不到下懸崖的路,就用繩沿着懸崖爬下去,在荒山之夜這一篇中也可以看出荷西那種探險精神和對三毛濃濃的愛意,當九年級毛決定去撒哈拉沙漠去住,荷西二話不說就跟去了,終於他們也塑造了一段好姻緣。在海灣邊的女人將水桶內的海水倒入一個很大的罐子裏,這個罐子的下面有一條皮帶管可以通水,她半躺在沙灘上,另外一個女人將皮帶管塞進她身體裏,水經過管子流到她腸子裏去。當然,這肯定是非常痛苦的,所以灌腸的過程中少不了呻吟和尖叫。這樣居然還要洗七天。

終於看到一點我覺得有點搞笑的事了。在白手成家這一篇的末尾,三毛通過自己的精心努力,將原本破爛不堪的房子佈置成公認的撒哈拉沙漠最美的房子,她和荷西的善良也間接地促成一個受西班牙政府所託的記者去參觀他們的家。然而,好事也不是經常到來。又有一天房東居然進了三毛的家坐下了,這種想象是罕見的,這個不速之客居然還敢十分嘚瑟地說三毛荷西他們租下的是全撒哈拉最好的一棟房子,毫無疑問,他想漲房租了。當然,三毛是不會那麼容易妥協的,她用了既直接又不費力的方法輕鬆擺平了這個不速之客。我覺得最後一段話十分有意思“我,走到輪胎做的圓椅墊裏,慢慢地坐下去,好似一個君王”。結合上文的描述,我又被三毛平凡樸實的語言中隱藏着的華麗生動給帶過去了,我再一次地聯想到這個畫面,想到那個達不到目的遭轟的壞房東,想到三毛那種得意驕傲的心情,我笑了。

在《撒哈拉的故事》整本書中,我印象最爲深刻的就是這幾件事。在這本書中,有喜、怒、哀、樂,有難過、溫馨、幸福、艱辛、感動……一個生活在大都市裏的女人,究竟是怎樣適應並且逐步愛上撒哈拉沙漠的生活的,三毛把這片大漠的狂野溫柔和活力四射的婚姻生活,淋漓盡致展現在大家面前。在她平凡樸實生動的語言中,往往能夠將讀者帶到書中的環境中,達到“人書合一”的境界,在她的神筆之下,一本受廣大讀者歡迎的《撒哈拉的故事》就浮出水面了。閱讀這本書,不僅可以收穫知識,還會有所感悟。我們瞭解到了撒哈拉威人的獨特習俗,也看到了沙漠中的真善美。我們感悟到人情冷暖,感悟到幫助別人所得到的回報往往會比付出的要多,感悟到要真正去做一件事情,不僅需要堅定的決心,更重要的是實踐,光站着不做是沒用的,只有像三毛那樣勇於去追求,勇於去實踐,勇於去適應,才能真正達到自己的目的,當我們下定決心去做一件事時,無論條件多麼的不允許,只要我們是真正想要去做的,就總會有方法可以協助我們去完成這件事情,只要我們堅持去做,相信自己,就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闖撒哈拉讀後感篇5

?撒哈拉的故事》也僅是我極度書荒的情況下翻起,誰知一發不可收拾,一口氣翻過一大半,囫圇吞下,總得吐出些什麼,若不然會有種如鯁在喉的感覺。

初讀時,發現作者是三毛,我不由得想起小時候看過的《三毛流浪記》。哪知此三毛與彼三毛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三毛流浪記》中的三毛只是張樂平筆下虛構出的人物,反映舊社會人間的冷酷、殘忍、欺詐和不平。頌揚了在極度悽苦無依困境中,依然意志堅強、樂觀、善良、機敏、幽默的“三毛精神”。

三毛原名陳懋平,原籍浙江,生於重慶,後隨父母遷臺灣。翻看了三毛的人生履歷,我猜測是愛情催化出三毛這樣的奇女子。初戀失敗的她遠赴他鄉留學,後漫遊歐洲等地。而第二次的愛情卻極度悲傷,未婚夫在結婚前夕心臟病突發猝死,而這纔有了她進入撒哈拉重啓人生的故事,撒哈拉的故事也就這樣開始了。

撒哈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自然條件極度殘酷惡劣。我也曾想過那一天能去一去黃沙漫天的沙漠,去體味那份枯寂延續千百年的生命。

看《撒哈拉的故事》不得不提的人,荷西,這個將陪伴三毛走完後半生的外國人。我想每個女孩都希望有這麼一個荷西陪伴自己。當他得知她將要去撒哈拉時,只是默默地收拾行李,先去沙漠的磷礦公司找到了事,安定下來,等她單獨去沙漠時好照顧她。

文章以《沙漠中的飯店》開篇,吃飯只是生活中的一個片面,她生動而幽默的呈現給了我們,讓我忘卻此刻的她身在撒哈拉沙漠裏,而我不由得想到其餘時間她是如何度過的呢?在這個枯寂的沙漠裏,生爲一個異鄉他客,與周圍格格不入。我想她可能是一個極靜的女子,能忍受那份孤寂。

然後《懸壺濟世》中又寫出她是一個跳躍活潑,極度大膽的女子,幾本閒書中得來的經驗就敢付諸行動,甚至於不知哪裏得來的土方也敢死馬當做活馬醫。而她的善也在這裏表現的淋淋盡致,誰能忍受將自己花錢買來的東西無條件的贈予他人?誰能忍受住周圍鄰居一再的借取而不歸還的行爲?想想如今在生活中看見的一些婦女常常爲了半片蒜的事情吵上半天,罵上三天的。我不知她該是怎樣的心性才能忍受住那羣不知感恩,只知索取的鄰居的。

闖撒哈拉讀後感篇6

放後徹底自由了的我,像是受了什麼刺激一樣,三毛的書一本一本地下單,一本一本地狼吞虎嚥地讀下去。因爲她的浪漫、真性情和勇敢瀟灑,我牢牢地記住了這個愛讀書、愛旅行的她——三毛。

我讀過很多她的書——例如《雨季不再來》、《流星雨》、《我的寶貝》等很多中,我還是最喜歡她的《撒哈拉的故事》。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一個灑脫隨性,有夢想,執着的三毛。

這本書講的都是三毛與她的丈夫荷西一起在沙漠中生活時的所見所聞。整本書裏的麼一個故事,無不充滿了浪漫、濃情的異域情調。字裏行間,“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沙漠地貌和當地特有的風土人情。

這本書裏的每一個故事都能顯出作者對生活的熱愛。書中所寫的故事並不所有都完全是幸福和溫馨的,在沙漠裏,有許多苦難需要度過。

在這本書裏,我最記憶深刻的一篇文章就是《啞奴》。當地人思想落後而迷信,總是十分驕傲,以自己的利益爲重。然,善良者有之,啞奴一家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因爲是奴隸,啞奴生來就必須爲財主做事,聽憑財主任意差遣,爲財主賺錢做事。三毛看不慣當地人踐踏人權,與善良有禮的啞奴成爲好友,常常給予啞奴幫助。正如啞奴用手語所說,“我的身體雖是不自由的,但我的心是自由的。”儘管他有一身本領,他終究脫離不去奴隸的身份。被財主賣走的那天,三毛哭着送給他一條毛毯,眼睜睜看着他被綁在車上運走,漸漸變成天邊的一個小黑點。

三毛很嚮往自由,她不會讓自己被束縛在一片狹小的天地,她喜歡我行我素,所以纔會有撒哈拉的故事,纔會有在她裝點下異常美麗的沙漠。擺脫塵世的束縛、只做自己,沒有一顆堅定的心和非凡的勇氣,是萬萬不能做到的,縱使做到了,亦很難堅持下去。但三毛做到了,也堅持了了。

從她的身上我開始感受也感悟到了對生活的執着、追求和熱愛。我學會了無論生活中有多大的困難,我也要抱着樂觀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人生,過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和自由。

闖撒哈拉讀後感篇7

前天晚上把《撒哈拉的故事》看完了,很喜歡,不過很可惜,沒有記一下就給還了。有一些感受......

1:自己好落伍:看這本書的一星期時間裏,同學見了都說:“我看過了,不錯,好好看。”想起郭敬明17歲寫《愛與痛的邊緣》時都看過那麼多人的書而且有許多自己見解,他對三毛好像是這樣說的‘曾經有段時間我迷三毛迷得緊。不爲別的,只爲隻身跑到沙漠的神經質。那時候娶一個像三毛一樣的女子爲妻然後一起遠行成爲我最大的夢想。但它高高在上地懸在我的頭頂使我不得不仰望,在脖子痠痛的同時讓我明白:它遙不可及。’想着自己太虧了,小時候不知道看書也沒有條件看,如今狂補着涉獵各類書籍卻覺得有些晚,因爲此時的記憶力真如老徐那樣:記得特快忘的也神速。

2:羨慕三毛:

羨慕三毛有那樣的父母:有着健康的身體、聰敏的頭腦,使孩子從小物質上得到充分滿足,即使在三毛成家後仍給予很大的幫助與支持;一心愛着孩子教育很好並不約束孩子成長,試想有多少的家長願意讓孩子一輩子隨自己性情流浪。

羨慕三毛有那樣的朋友:什麼叫真朋友?就我的理解:真正的朋友是共分享共患難的朋友,當你在尖峯時並不急於沾取你的光芒,當你在低谷時又能給予幫助關心。而三毛交到的都是些真性情的朋友,不捨得她到沙漠受苦,但真要去了就盡力寄些所需東西,急人之所需雪中送炭都不誇張,即使是那些追求三毛的男性朋友,亦給予尊重和幫助(我始終認爲男女朋友間應保持尊重,底線很重要)。

羨慕三毛有那樣的愛人:荷西!怎樣說他呢?看這本書,就覺得越看越喜歡荷西,最後就覺得以後找人過一輩子的話就找這樣的。

a:他是如此的愛三毛:他愛三毛矢志不渝,小時候就對三毛講‘從小的願望就是娶三毛爲妻’;他愛三毛一輩子爲了她可以犧牲一切:撒哈拉沙漠,這是怎樣的地方?稍有常識的人就會知道這裏的氣候、物質上的貧瘠,更不用說風俗不同宗教不同......有多不同?你能想象那裏人幾年不洗一次澡甚至許多人一輩子不洗澡;你能想象那裏人不知道自己幾歲,女孩子8——10歲就要結婚;你能想象那裏還有《湯姆叔叔的小屋》裏如湯姆命運的黑奴買賣。我覺得不可思議。而就是這樣的環境,荷西聽說三毛堅持要去時不笑話不阻止更不拖累,默默的收拾了行李,先去沙漠的磷礦公司找到了事,安定下來,等三毛單獨去非洲時好照顧我。他知道三毛是個一意孤行的倔強女子,不會改變計劃的。前一段看《傳聞中的七公主》迷上雪七和小跟班的愛情,小跟班也是爲了雪七自願到戰爭下的伊拉克,當這種只可能發生在影視劇中的場景切切實實擺在我面前時,亦真亦幻,讓我着實感動了一番。

b:善良:讓沙漠人搭便車,和三毛一起幫助啞奴,成爲撒哈拉威人的修理匠工匠。

c:信任:對愛人的信任,對朋友的信任。

d:負責:少說,多做,將一切付諸行動中。

e:孝心:當他們剛到沙漠時那樣的艱苦條件,荷西堅決不用三毛父母的錢說:“給父母養老,你的父母以後我們離開沙漠,安定下來了,都要接來。”他了解三毛的孝心,自己也是絕對的孝順。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白手起家。

f:穩重,男人味:在溫飽問題未解決之時絕對不會兒女情長但也儘量不讓三毛受苦;當遇到危險與困難時會第一時間保護三毛;當發生戰亂時也沒有優柔寡斷,馬上投身大義之中,但會冒生命危險抽身安撫安排三毛。這樣的男人總是理智的給你踏實安心的感覺。

g:可愛:但要相信f並不代表荷西沒有情調,他會搞浪漫、會調皮。和三毛搶車、捉魚.....可愛極了。

h:愛國、是非分明:我很感動的一點就是當荷西的同事講:“殖民主義又不是隻有我們西班牙,人家香港的華人,巴不得討好英國,這麼多年來,唯命是從,這種榜樣,沙哈拉威人是看不見,我們是看得見……”時荷西的憤怒,絕對的明辨是非。

說不清楚荷西還有哪些優點,總之他的言行證明了這樣的男人值得愛,也無怪乎三毛講她的男朋友中只有荷西沒有車,但荷西與她最合適;無怪乎三毛給父母信中說自己並不十分愛河西但當荷西意外失事時痛不欲生並寫過文章荷西我愛你。

越寫越覺得像雪七和小跟班,哦不對,是雪七和小跟班像極了三毛和荷西。不知道《傳聞中的七公主》的編劇是不是看過三毛的小說來的靈感改編成這樣的電視劇。哈哈,不管怎樣,都讓我喜歡。

3:敬仰三毛:

我不怎麼真心說這個詞的,敬仰的對象太神聖了,舉個例子我敬仰周總理。所以說在此真心說敬仰三毛說明真的很喜歡、佩服她。

我也不多舉例說三毛那些和荷西共同的優點了,比如說善良、孝順、正義、信任、寬容、愛憎分明......不舉例並不代表我的偏向,只是許多例子都是重複的。只想告訴大家三毛的這些優點比荷西有過之而無不及,只不過男女有別,他們做事的方式、感情的表達上有所區別。

他們很重要的一點區別也是我佩服三毛的很重要一點是她的博學,文學我就不用說了,三毛是輟學生,但三毛有一句經典的話:學校可以滾,但書不可以不讀。聽聽三毛讀的書:天文、地理、妖魔鬼怪、偵探言情、動物、哲學、園藝、語文、食譜、漫畫、電影、剪裁,甚至於中藥祕方、變戲法、催眠術、染衣服……混雜得一塌糊塗,她是那樣的興趣廣泛,所以對於三毛的懸壺濟世、將飯做成中國飯店、將撒哈拉的屋子設計的如畫報似的美麗......就不足爲奇了。

還有就是三毛的好奇心、大膽、冒險性、機智,天哪,看着生動的沙漠觀浴記、荒山之夜就能感受到這些特性。太佩服三毛了....

好了,暫時就想起這些,覺得三毛的一生真是精彩,我也只有羨慕敬仰的份了。在我看來,人生有這樣的親情、友情、愛情足矣,有這樣的人生經歷足矣!

闖撒哈拉讀後感篇8

?撒哈拉的沙漠》應該算是記敘性的散文集,書中描繪了這樣一個異域風情的偏遠之地,民族的、宗教的、政治的、人性的交織在一起。不是親身去過那片土地的人,簡直實在無法得到更多的信息了,恰好我們的作者在西撒哈拉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給我們這些讀者呈現出世界另一個角落的故事。

在內容方面,全書有十七篇散文,大體上一篇一件事情(後附十餘封),這些都是從作者的視角出發的一些列諸多趣味而又離奇甚至是驚險的故事。如果可以的話,書的名字應該可以取名“撒哈拉奇遇記”。很多故事簡直奇之又奇,堪比奇幻小說,那樣多的戲劇性故事,叫人嘖嘖稱奇,也許這就是藝術來源於生活吧(書中的諸多人物形象令人深刻)。作者把她親身經歷的故事娓娓道來,有的令人笑,有的叫人苦,人世間的酸甜苦辣爲何全部都碰巧讓我們的作者遇上了呢?

說實在的,有些故事讓人想忘都忘不了,無論是愛情婚姻、還是種族衝突,亦或是生活瑣事,我必須承認,作者的文筆頗佳,故事情節都處理的非常到位,而且她還時不時插入一些充滿哲理的段落。想必在異域環境的觸動之下,作者憑藉其紮實的文字功底,想寫出精彩的故事都不難,最後我們讀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同身受。在這裏本文就不重複故事情節了,書裏那些悲歡離合、風土人情,還請諸君翻看,待來時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