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關於《人爲什麼活着》讀書筆記範文

心得體會 閱讀(1.63W)

開卷有益人生,讀書點亮生活,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乘風破浪,那麼關於《人爲什麼活着》讀書筆記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人爲什麼活着》讀書筆記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人爲什麼活着》讀書筆記範文

《人爲什麼活着》讀書筆記

"人爲什麼活着?""人活着爲了什麼?"說實在,我活了40年,卻從來沒好好考慮過這個問題,活着需要一種態度--《人爲什麼活着》讀後感。

有的人死了,我們還活着,這是一種幸福。活着的人都會說出這樣漂亮的話:人不能苟且偷生,更不能虛度光陰。人究竟爲什麼活着?日本"經營四聖"之一的稻盛和夫給了我們正確的答案,他在《人爲什麼活着》一書裏深透探析經營哲學中一個又一個的鮮明案例,猶如一個哲學大師娓娓道來。其實,書中滲透了很多人生哲學,這是我們需要用心感悟的。

稻盛和夫的一生不得不說是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他一生創造了兩個世界五百強企業,我想如果僅僅擁有技術、資金、人才是無法實現的,而在於他懂得生活的真諦,他在經營企業中融合如何經營生命的完美組合,才使他的人生有如此的輝煌。就說1997年6月,稻盛和夫曾做過一次身體檢查,醫生告訴他患上了胃癌。他聽話之後,很鎮定,就像沒事一樣,只是淡淡的迴應了一聲:"是癌症嗎?"然後,他馬上去本州島西側的岡山縣進行演講。而在12年後的他,仍然健康的到中國做過一次訪問。

從這個事實中,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其實,人就像一臺機器,要不停地運轉,才能永遠轉動着,一旦機器停止轉動,就會生鏽,甚至變成廢鐵一堆。哪有機器不出毛病的,只要把它修理好了,就是一臺好機器;人也一樣,每個人都會生病,只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樂觀的面對生活,哪怕是癌症,你照樣能創造出新的奇蹟。

我的老丈人就是這樣一個從死神手裏活過來的人,醫院幾次下達回家等死的通知書,讀後感《活着需要一種態度--《人爲什麼活着》讀後感》。但就是他的樂觀心態和對生活的不放棄,他從死神的邊緣挺過來了。如今,他很快樂地活着,而且活得很有質量。爲什麼呢?

看了《人爲什麼活着》這本書,令我感悟最深的是,人活着需要一種態度。也許你的人生態度是消極的,那就是渾渾噩噩地過完這輩子,這是人生的一大悲哀;也許你的人生態度是積極向上的,那你將在人生舞臺的每個階段會創造無數的精彩,這是人生的一大幸福。面對這兩種人生,你該如何選擇?又是怎樣經歷過來的呢?

面對很多事,面對自己的人生,你的態度很重要。當自己遇到一件很棘手的事後,態度決定了最終的結果。人的一生也許有很多的不如意,有很多不經意的坎坷,我們選擇的不應該是放棄或是逃避,而是尋找問題的癥結,不管結果如何,你都應該正視,你都應該迎面直對。正如稻盛和夫所說,當一個人低落的情緒也會對一個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損害,樂觀地看待每一件事情,不論結局如何,最起碼我們贏得了經驗和保持樂觀的心態,因而心懷感恩、欣然接受這個考驗,這比什麼都重要。這就是人爲什麼活着最起碼的一種態度。

當我們每天走進辦公室,你是否想過"爲什麼"嗎?不就是爲了賺錢,爲了養家餬口嗎?其實,你錯了,你太單純了。這是你的一份工作,是你人生中奮鬥拼搏的一份事業,只要你以這樣的一種態度面對新一天的開始,那你的活着就是有意義的,是有價值的,至少比別人活得更有質量。即使你的工資少了點,你的職位低了點,你依然活得夠精彩。

活着就是活着,像一朵花靜靜地開,像一滴雨悄悄地落,花開和雨落就是一個很完美的過程,就是一個轟轟烈烈的美麗瞬間,也許什麼人都感覺不到,但這就是你人生意義的真實寫照!

面對自己的人生,我們要多聽聽花開的聲音,多看看雨落的舞姿。

《人爲什麼活着》讀書筆記


---讀《人爲什麼活着》有感 拿到稻盛和夫寫的《人爲什麼活着》這本書,就迫不及待的開始從頭讀起。展開扉頁,是稻盛和夫先生的個人履歷,一生可謂步步向上。再看到三則推薦序,已可知此書讀起會獲益匪淺。

讀到具體的內容,主要是體現人生追求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每個人追求的目標與方向往往不是相同的,這也體現一個人的人生規劃與價值。其實,(請你支持:)很多時候,一個人會面對很多抉擇,不同的選擇也許通往不同的人生。人從出生,家庭暫無法選擇,但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升學、就業、結婚、事業等等都是考驗人的奮鬥方向與人生的規劃。當初,在我進入公司之前,性格內向,不愛與人打交道,和很多同齡人在一起,總被認爲不夠成熟,也就是心智不夠成熟。進入公司之後,因此也遇到過挫折與失落的時候,但周圍領導與同事的幫助讓我逐步走出了困境,學着讓自己成長。也許,今天的我不是樣樣都做的很好,但比起以往,在家人和親戚朋友的眼中已有了很大的進步與改變,自己也明顯的感受到了。其實,人生就是不斷提升心智的過程。書中還特別這樣寫道:“並非只有失敗纔是考驗,成功同樣也是一種試練。??有人成功了,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態度變得傲慢無禮,這就表示其人性墮落了;但也有人成功了,同時領悟道單憑自己無法有此成就,因而更加努力,也因此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人性。??無論成功或失敗,真正的勝利都能利用造物主給予的機會,磨練出純淨美麗的心靈。” 自覺、自知、自信、自強、自勝(大愛),這是心智成長的過程。這個過程的起始是一種責任自覺,是一種使命意識的發現和迴歸,而自最後一個環節則是大愛,這也是新一輪自覺地開始。

另外書中的一點讓我感觸很深,就是“秉持利他之心而活”。在公司,這點我感觸頗深。公司一直秉承的人員培養就是幫助別人成長,也是促進自己的成長與進步,這樣就避免了像以前的老師傅教徒弟總是擔心徒弟會取而代之。在自己帶員工的過程中,自己也會發現自己存在的不足並不斷的進步,培養了新員工可以與自己並肩奮鬥,同時個人的管理與人員培養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中間也許有挫折與困難,但經歷了、解決了,也就是人生的無限財富。感恩與利他的心態,讓自己少煩惱、幸福人生。正如稻盛和夫所說,一個人低落的情緒也會對

一個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損害,樂觀地看待每一件事情,不論結局如何,最起碼我們贏得了經驗和保持樂觀的心態,因而心懷感恩、欣然接受這個考驗。換句話來說,事已如此,生氣並無用處,又何必拿別人的錯懲罰自己?所以,還不如一笑而過。或許,我們可以學習作者避免煩惱的一些方法:如果有時間去煩惱,就比別人更加努力地工作;保持謙虛絕不驕傲;每天自我反省,反省並不是意味着每天煩惱一下;以知足、感恩之心而活;秉持利他之心而活。

《人爲什麼活着》讀書筆記

稻盛和夫的《人爲什麼活着》,對此問題的回答與弗蘭克三種途徑類似。

稻盛和夫這本書各章篇幅短少、文字途述平淡,論述了衆多主題,給我的感覺是博大寬廣,但也不失深度。雖然本人並不認同作者的所有觀點,但收穫頗豐,有很多精神上啓迪與激勵。舉例以下三點:

一、利他之心,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老子說,既已爲人己愈有,既已予人己愈多。黃金法則:你想別人怎樣待你,你就先怎樣待別人。因果報應,種下什麼因收穫什麼果。人類社會存在互惠法則。這是簡單得很多人看不到的道理,人們通過爲他們提供產品和服務,才能得到自己所得的。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中,競爭、叢林法則、適者生存、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大行其道,以至於這真理,很多人看不清。這被智者、聖人、哲人們提倡了幾千年而未消亡的真理。

二、思想即物質。你有什麼樣的思維心態,你會吸引什麼樣的人在身邊。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你有什麼的思維,你就有什麼的行爲,你有什麼樣的行爲,就會產生什麼的結果,你的行爲改變你身邊的環境。按吸引力法則的說法,你周圍的一切,是你的思想吸引過來的,是你思想的外在體現。

三、六度波羅蜜:持戒、佈施、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知行合一,對提高自己心智以及對自己子女教育,有很大的啓示。

最後,還是以稻盛和夫的話來自勉:“無論你讀過,聽過多麼好的道理,不親身實踐就毫無意義,爲提高心性,到聖賢們的著作中尋求真理,乍一看,盡是理所當然的、太簡單的道理,很多人往往用頭腦理解後,就自以爲已經掌握了,已經成了自己的東西了,其實不然,他們並沒有真懂,因爲他們不想將這些真理付諸於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