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心得體會>

2022最新關於《教師的挑戰》讀後感範文

心得體會 閱讀(2.46W)

我們可以在讀書的過程中積累詞彙,領悟書中的道理,隨筆記錄下來,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2022最新關於《教師的挑戰》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2022最新關於《教師的挑戰》讀後感範文



2022最新關於《教師的挑戰》讀後感範文


“21世紀的教師面臨的挑戰是什麼,那就是爲所有兒童提供高質量的學習機會。”佐藤學教授說道。這讓我想起了書中介紹的一個教學場景:

這是以一邊緣化兒童爲中心展開的數學課堂教學。小林老師要在一節課中通過一道例題理解“比例”的四種不同的解法,剛開始教學開展得很順利,突然學困生健治說,他不懂,完全不理解之前討論的解法。小林老師就請了一位同學解釋,但他還是不懂。如果我在課堂上碰到這樣的學生,這時我肯定會說:“下課後,老師再單獨和你解釋。”這樣做,就是不想影響上課節奏。可是,小林老師沒有這樣處理,因爲他知道這會使健治後面的課堂學習效率爲0,他又請了好幾位同學解釋,直至他明白爲止。本應3分鐘完成的教學環節,卻爲了一個孩子而花了整整20分鐘。有必要嗎?這讓我產生了疑問。

但再往下閱讀,這讓我一下子豁然開朗。同學們在一遍又一遍地幫助健治理解時,其實更多的人不僅鞏固了知識,而且越說越詳細,不斷地把知識分解內化。還能增進同學之間相互幫助的學習氣氛。更重要的是,身爲教師,在課堂上傳遞了這樣一種思想:不懂就問,而且無論何時提出疑問,老師和同學就願意幫助你。

讀了此書,才發現自己原本對“關注每位學生,提高高效課堂”的理解還只停留在非常狹隘的層面上,和佐藤學教授所提出的觀點相比,我們做得遠遠不夠!有時候我們在課堂上,尤其在公開課時,比較傾向於接受那些“好的回答”,或者說“符合老師要求的回答”。其實不然。教師應公平對待每位學生,雖然他們的學習基礎和經驗背景大相徑庭,但是他們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同伴合作,超越原有的學習經驗獲得屬於自己的成功。即便他的答案不完美,甚至只是隻言片語,但他們的觀點同樣精彩,教師不應刻意扼殺他們想要發言的機會。

佐藤學教授提出的完整地接納每個孩子的想法,學會傾聽,正是教學中教師活動的核心。教師的責任不是進行“好的教學”,而是要實現所有孩子的學習權力,儘可能提高孩子學習的質量。在孩子中培育相互傾聽關係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教師自身悉心傾聽每個孩子的心聲。要培育相互傾聽的關係,除了教師自身成爲傾聽者之外,別無他法。

這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這是對於每一位教師的挑戰,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書。



2022最新關於《教師的挑戰》讀後感範文


哲學上講:主觀和客觀相統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理論就是正確的認識,如果落後於當時的實際,條件成熟了還不去做某種事,一般叫右傾保守主義。細細品讀《教師的挑戰》一書,聯想起自己平時教學中的點點滴滴,我不由地進行了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右傾了,保守了。

就像一個溺愛孩子的母親,課堂上,我們什麼都要詳細講解,講得明確而又實在,以至於學生的思維空間都被教師的指導所填滿,學生的靈氣都被教師的才氣所抑制了,最終,封殺了學生的創造思維,“勤教師教出了笨學生。”其實,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上教學的一切目的歸根究底是爲了學生的學習。作爲老師,我們要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潛能,盡最大所能去挖掘學生的潛能,變被動爲主動,讓主動引領學生的一切學,因爲主動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習效率。

研究表明,主動學習的效率是被動學習的四倍到十倍以上,這是因爲對於主動學習者而言,學習的過程是一個探究的過程,他總是處於亢奮的狀態,因而膽大心細,注意搜尋和分析信息之間的共同點和差異,遇到困難時,他會調動全身的細胞來尋求突破的契機。教學時,我們有必要充分相信學生的天分,學生自己通過讀書或思考能感知的內容和理解的問題,教師退而不講;只在在學生困惑、難於理解的地方,四兩撥千斤地進行適當梳理、補充。課堂上,去除多餘的講解,多餘的提問,把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實實在在幫助學生掌握解決矛盾的方法,使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由掌握由“學會”走入“會學”的必然王國。相信學生的潛能,不僅僅是表現在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還體現在當學生學習陷入短路時,教師要學會期待。期待包含着教師對學生的尊重、信任和寬容,可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並且帶來課堂教學的生動和有趣。課堂上,學生精彩的表現與教師熱切的期待是密不可分的,期待是過程,精彩是結果。

課堂上,我們有時總是追求表面的流暢,當提出問題後,從內心希望回答問題的學生少出錯、不出錯,最好能直奔主題節省時間。遇到有人來聽課,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學生回答不上來或有困難時,我們就不那麼沉穩了,顯得有些急躁,不願意等待,或催促,或換人回答,還有甚者自問自答,學生哪有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呢?精彩也就無處可現。我們看到一些課堂實錄中,那些大師們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那麼的.氣定神閒。課堂上說的每句話,看似信手拈來,實則寓意無窮,沒有一句是贅言,即使學生的理解與老師有了本質上的區別,老師也能循循善誘,顧左右而不言他,最終達到異曲同工之美妙境界。

每個學生就是一座寶藏,那裏有源源不斷的能量等着你去挖。相信你的學生,你會發現教育的確是件痛並快樂的事情。



2022最新關於《教師的挑戰》讀後感範文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於教育,振興教育的關鍵在於教師,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的改革,教師將面臨更大的挑戰——要爲學生提供更好更高質量的學習機會。而佐藤學教授在《教師的挑戰》這一書中,通過一個個平凡的教師教學實踐和學生們多彩的學習生活,來向我們宣告:當今的課堂上正在發生着寧靜的革命。這場寧靜的革命不僅僅是師生的共同願景,也是學校整體變革的基點,更是保障每一個學生學習權的挑戰。

我們都知道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而現在越來越多的教師追求發言熱鬧、華而不實的課堂教學,並且追捧它們爲“優秀”的教學,認爲課堂上不斷的發言,纔算真正符合當今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學生“主體性”要求。然而佐藤學教授在《教師的挑戰》中,卻沒提倡這種教學方式,反而是強調:“傾聽”纔是教學中教師活動的核心。只有以“每位學生的理解和心得都是無可替代的”信念爲前提,珍視每一個學生的發言,才能創造快樂教學的新天地。

回想起自己兩年來的教學,感到慚愧。坦白地說,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只有學生不停發言的課堂才能真正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平時的課堂,總是不斷地鼓勵學生積極發言,並沒有真正考慮到學生的回答是否是經過認真思考後的結果,總是害怕課堂上出現冷場,甚至出現過讓學生機械應答“是的,是的”這種表面看似非常活躍而實際沒有任何意義的熱鬧場面。

而在前段時間看了《教師的挑戰》這一本書後,讓我得到很大的觸動與啓發。在學生中培養相互傾聽的關係的第一個要素就是教師自身悉心傾聽每一個學生的心聲,除了教師自身成爲出色的傾聽者,培育相互傾聽關係之外,別無他法。回顧起自己課堂上出現學生髮言時其他學生並不認真傾聽時,總有幾分氣憤,然而此刻才發現,自己有時也在無意間流露出不願意傾聽學生的心聲。因此,最近的課堂教學中,我開始轉變自己的教學,開始注重對每一個學生的心聲的傾聽。對於回答聲音較小的學生,我俯下身降低自己的高度,去傾聽他的回答,對於一些後排的同學,通過走到他們跟前,認真傾聽他的回答。幾次這樣的傾聽後,我發現到班上原本不認真傾聽他人回答的現象,開始有些改觀了,漸漸有一小部分學生會懂得慢慢去傾聽他人的回答,雖然說人數並不多,但至少這也算是個好的開頭。同時,還有個讓我意想不到的收穫——有個學生的第二次回答是以“聽了某某同學的回答後,我想到了……”的形式展開,這讓我感到一陣欣喜,因爲我知道他有真正做到了傾聽,通過認真傾聽別人的觀點,從而促進了自己的思考,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通過善於傾聽來關注每一個學生,逐步形成潤澤、融合而安全的言說環境,同時把課堂上學生們的觀點如同珍珠一樣串聯起來,讓學生藉助同伴的思考與幫助,深化自己的思考,獲得知識的超越,這樣的課堂才能真正成爲學生快樂學習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