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8篇 "傳承經久遠,家風家訓家規見真情"

其他文案 閱讀(3.31W)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是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以家庭爲基礎,涵蓋了家族的價值觀、行爲準則和精神信仰等多方面內容。通過撰寫徵文,可以傳承和弘揚優秀的家風家訓,建立健康的家規制度,更好地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8篇

第1篇

每個家,都有自己家的家風家訓家規。好的家風家訓家規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爺爺跟我說過,要樂於助人,相互團結,也要對別人尊重。當時我爺爺只不過是一名農民,但是整個村都知道我爺爺。那時,有一位老人推着一個很重的三輪車在上坡路段往上推,我爺爺看到後立刻跑過去幫助那位老人,我爺爺力氣很大,一下子就推了上去。當時那位老人已經沒有力氣了,我爺爺一直把他送到家裏。爺爺回到家裏後,奶奶說爺爺:“你都一大把年紀了,還天天幫別人。”爺爺也總會說,“別看我一大把年紀,我有的是力氣。”

爺爺每次都會跟我爸爸說要樂於助人,爸爸聽後就一直跟着爺爺去幫着別人。雖然當時我爸爸還小,但我爸爸跟我爺爺一樣,力氣都很大。因爲爺爺每次都幫助別人,後來成爲了村支書,他樂於助人的精神也體現的更加充分。

爺爺又當村支書又種田,家裏的經濟在整個村算好的。所以爺爺每次看到需要幫助的人都會幫助。有時遇到乞丐也會給他吃的。曾經有一個乞丐來過我家討飯。爺爺跑過來,並沒有趕走他,而且還給他端了一碗飯,拿了一杯水。

記得爺爺跟我說過,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樂於助人,尊重別人,相互團結,就算什麼都沒有,也要幫助別人,有些人雖然沒有家,但是我們要讓他們感到溫暖。況且這世界上人人平等。你幫助別人後,等你有困難時,別人也都會幫助你。在家裏也要相互團結。不要因一點小事鬧出矛盾。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外面,都要學會尊重別人。

在生活中,我每次都會想起爺爺說過的話,所以我每次在家都會幫助家人們做一些家務事。姐姐有困難時,我也會幫助她,我有困難時,姐姐也會幫助我,在家相互團結。在外面時,我每次都會尊重別人,幫助有困難的人。樂於助人,相互團結,尊重別人已經是我們家的家規了,而且我會把這些家規一直傳承下去。

家風家訓家規徵文8篇

第2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每個幸福的家庭裏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每個好的家庭都有好的家風。我家的家風和家訓可以概括爲“孝、儉、勤”三個字,雖然簡單普通,但是讓我受益匪淺。

父母總把一句話掛在嘴邊,就是“百善孝爲先”。在我的眼裏,父母都很孝順,每天,爸爸媽媽都要給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打個電話,問問他們在做什麼,身體怎麼樣,叮囑他們要注意鍛鍊身體。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回家看看老人,陪着聊天、散步。爸爸媽媽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舉動,都在影響着我。

其次是節儉。小時候,家人就常和我講:“節儉興家,浪費可恥;一粥一飯,當思來自不易。”這個淺顯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影響着我的言行,我養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這得益於我嚴格的家教。

“勤”就是勤奮。“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勤奮的重要性不難理解,父母工作很努力,在父母的影響下,我也是養成了勤奮的好習慣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幸福家庭組成的,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我們每個人認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加穩定、和諧、繁榮、強大。

家庭文明狀況不僅是社會文明的縮影,而且可以影響和改變社會風氣,營造社會新風尚。所以,良好家風的構建與傳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風利家利民利國,相反則害己害人害社會。

良好家風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薰陶與積澱。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讓他們在好的家規家訓家風中反覆訓練,注重養成,成爲正能量的傳遞者。

第3篇

老甄家有個傳家寶,但是傳家寶的樣子,平時絕對不外傳,只有家裏娶親或者閨女嫁人時,才能看到。收到傳家寶的人,都把它視若珍寶。我的叔叔們結婚後的第一天,爺爺奶奶都會一臉鄭重的把叔叔和新嬸子叫到房間,把傳家寶傳給他們,有了傳家寶的人,就不一樣了,就像正式的長大成人一樣。我一直想知道傳家寶的到底是啥?常去問奶奶,奶奶說,咱家的傳家寶是一面鏡子,我猜想,這面鏡子肯定很值錢吧。奶奶說,咱家的鏡子特別值錢,要想得到這面鏡子並不難,作爲甄家的孩子,首先要學會向大人學習。我就在大人們潛移默化中逐漸成長起來。

我結婚那年,婚前父親和母親鄭重的告訴我,要把家裏的傳家寶傳給我,多年的願望終於實現。我也要有一面很值錢很值錢的鏡子,很是興奮!父親,一臉莊重的打開一個古色古香的盒子,我急切去看鏡子的樣子,可是盒子裏除了厚厚的一沓寫字的紙外,啥也沒有。我一臉茫然的看着父親母親,父親讓我取出盒子裏的紙,原來是一篇甄氏家訓。這張家訓的紙已經發黃,字跡也似乎有點模糊,家訓不長,簡單的幾句話“男子娶親擔道義,女子嫁人侍雙親。男子勇挑家中擔,女子笑臉對親人……”父親莊重的跟我解釋家訓中的每一句話的含義,告誡我婚後,怎樣生活怎樣對待婆家人。要求我,一字一句的認真抄寫這篇家訓,並且是一式兩份,一份留在家裏,另一份自己帶走!父親早已經給我準備了放置家訓的盒子,一個非常精緻的盒子。父親說,咱家沒有價值連城的鏡子,但是這份家訓,是你作爲甄家人的驕傲,也是一面無價的鏡子!你必須時刻用這面鏡子照照自己,只有時常照照,你纔會懂得生活的道理,你纔會把婚後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母親說,作爲人家的媳婦,你最最應該記住的是這句話“女子笑臉對親人”,不管在婆家高不高興,記得,你的笑臉會感動每一個人。我非常激動的帶着我的傳家寶――這個“價值連城”的鏡子,嫁了人。

婚後,我時常用這句“女子笑臉對親人”這句話要求自己,不管在婆家受了什麼委屈,能不說的就不說,就在想他們都是我的親人,既然親人就沒有道理可講,受親人的委屈沒啥。所以,婚後將近二十年了,我從來沒有和婆婆公公紅過臉,更是把老公的姐姐妹妹當成自己的姐妹一樣,我們在一起相處的特別好。過年過節,我會早早的準備好過節物資運回婆家,婆婆公公的衣物大多都是我買的。婆婆見人就誇說我是個好媳婦。

婚後的日子久了,我對自己的付出有時候也有些抱怨,有時候也回家跟母親叨叨自己的不滿。一說這話,母親就說,你別叨叨這些,回家拿你的鏡子照照!母親說,她剛結婚時在侍奉公婆的問題上也有過抱怨,但是當她看到我奶奶無怨無悔的照顧自己婆婆時,她也就沒有怨言了。奶奶癱瘓了八年,母親和叔叔嬸子們悉心的侍候,奶奶沒有褥瘡,奶奶的房間沒有怪味,連來給奶奶看病的大夫都伸大拇指,說奶奶的孩子真是孝順。母親沒有表白過她們有多孝順,但時常說的是奶奶的好。母親對我常說的一句話是,“別看你奶奶平時厲害,但是對待老人那是沒得說,做女人就得像你奶奶那樣。”當然,母親和嬸子們對待我奶奶的舉動也深深的感染着我們下一代,我暗自下決心,我也一定會像她們一樣孝順老人,愛護親人。

作爲甄家的女人,我真的很驕傲,因爲我擁有一面無價的鏡子――甄氏家訓,我會對着鏡子時常照照自己,願鏡子裏的自己更美麗也更有魅力!

第4篇

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多年來形成的傳統風氣、風格和風尚,承載着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等。這些建構成一個家庭或家族獨特的特色。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孝”是我們家首要家風,百善孝爲先!父母告誡我一定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在家時,經常看見媽媽的忙碌身影,我也學會了主動幫媽媽幹活,如掃地、擦窗戶、做飯等。在幫忙的過程中還學會了不少技能,讓媽媽平時可以不用那麼勞累。

“儉”是我們家的另一家風。在我小時候,爸爸時常給我提起節儉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就有很多浪費奢侈的例子隨處可見:在學校吃飯的時候,總能見到一些吃飯挑剔的同學剩下飯菜,總能見到碗裏剩下很多的飯;在某些公共場所裏,總能見到有人用完水就離開,總能見到一些沒有被隨手關掉的水龍頭。

記得有一次中午,我在房間看書時有些餓了,準備找點吃的,看到外婆在廚房忙碌着爲我準備午飯,香濃的氣味撲鼻而來。進入廚房,想幫外婆的淘米水給倒入水池,“別動!”外婆連忙說道,然後把淘米水倒入另一個空盆裏,盆裏已盛了些渾濁的淘米水,我心中又產生疑問,外婆難道還要再清洗什麼嗎?外婆看着楞楞的我,笑笑對我說:“不是的,這水可有營養了,別看它骯髒,倒掉很可惜的。”我有點疑惑不解,不敢相信也不敢苟同外婆的做法。外婆把淘米水澆到陽臺上種植的一盆盆花上,每天澆一點,那個花在淘米水的滋潤下,在外婆的悉心照料下茁壯成長。我從學校帶回家的蘆薈,從原先快枯萎發黃的枝葉變成一棵小陽傘,長出了許多新枝葉,嫩嫩的,綠得鮮豔。我感覺好神奇,終於相信外婆的做法,也懂得了淘米水還可以再利用,所以不能浪費,我想這應該也是一種節儉吧。

良好的家風,必然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嚴於教子。隨着社會的發展,應該在新的條件下,繼承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

第5篇

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家風家訓良好的家庭,必然會被管理的僅僅有條,今天我就來說說我家的家訓家風。

家風是什麼?家風,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我們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孕育了許多優良的傳統;家風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爲準則;家風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我們家的家風便是“誠信”二字。爸爸總說“誠就是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地誠實做人,自己做的事情就要勇於承擔,不能向別人身上推卸責任。而信就是要守信,說出去的話就如同潑出去的水,不能收回來,說過的話自己要做到。”就是“在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做好最充足的準備,不要等到事情將至,才知事情之重,不知所措。而把事情做好,是媽媽對我最基本的要求。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媽媽說:“‘百孝順爲先’,‘孝敬無底線’,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爲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除了家風,還有另一個引導着人們的——家訓。

與家風相對的一條,我們家的家訓中也有“誠信做人,踏實做事”這一說。做事要踏踏實實,按部就班的做,就像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如果做事情光想着一步登天,那麼幹出的事也不會有太大的成就。相反,如果一個人能夠腳踏實地的專心做眼前的每件事情,不好高騖遠,必然能夠有所成就。總之,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成功的人的背後必定有好的家風和家訓。爺爺口中的以德立家,最重要的是一家之長在道德方面的表率作用和開創作用。只有一家之長德高行潔,爲他的後代樹立起了一座崇高的道德燈塔,讓他的道德光芒,長久地指引着後代們踏上成人成才的正道。

好的家風才能創造出好的家庭,俗話說:家和萬事興,相互體諒、相互寬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礎上的家庭,纔是幸福美滿的家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家庭和睦,社會纔會穩定。

第6篇

家風,是一個人成長環境的詮釋。“所謂治國畢先齊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深刻地闡述了家風的重要性。縱觀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多少優秀的家風、家訓被流傳下來得到讚頌、繼承和弘揚。

如今的社會,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所以更需要團結在一起,克服困難。團結,便是我們家的家風。喜悅時,分享快樂;傷心時,安慰勸解;生病時,齊心協力、全程陪伴;困難時,協手相助、共度難關……這就是團結的力量,家和萬事興。

那年,姥姥生病住院,需要人陪護,媽媽一人根本照顧不過來。家人們知道後,微信羣就熱鬧起來了,他們在微信羣裏商量該如何陪護姥姥。小姨說:“早上我去。”舅舅說:“我來做飯。”大姨說:"我晚上看夜!"……一會兒,姥姥陪護排班表出爐。看到這些信息,我和媽媽都十分感動,心中涌起濃濃的暖意。早上,有舅舅送的粥;中午,有小姨送的飯菜;下午,有小舅媽的陪伴;晚上,大姨看夜。有時姥姥躺的腿有點酸,我們還會幫她按摩。病房內一直家人不斷,桌子上擺着許多水果,病房裏的病友都投來羨慕的目光。慢慢的,姥姥吃着家人們送來的營養餐,在家人們晝夜不斷的陪伴下,病漸漸好了。

在學校裏,我有時候會和朋友發生一些矛盾,向媽媽傾訴,她總是說,“同學之間難免有矛盾,但你們要學會相互包容,團結一心,這樣矛盾也推翻不了你們友誼的小船。”我第二天去找朋友,相互述說自己的想法,消除了誤會。現在,我們變成了最親密無間的朋友。

團結不是一句空話,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在分享喜悅時的錦上添花;在遇到困難時的雪中送炭。毛澤東主席曾經說過“團結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強大的敵人,任何困難的環境,都會向我們投降。”馬克思也說過“我們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力量。”如今的中國因人民團結變的繁榮昌盛,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奔跑。我的大家庭因團結變的和諧溫馨,在幸福生活的航道上飛行。

正是這樣質樸的家風,才使我有了許多牢不可破的朋友,才使我們的家庭更加和諧。家風這本“教科書”不僅塑造了我們的精神世界,還賦予了我們成功的力量。我們要學好、用好這本“教科書”,我會將家風牢記於心,並將它傳承下去。

第7篇

春節是我們小孩兒們最愛的節日,我們龍門這幫愛玩的小屁孩自然也少不了對春節的熱情,但是不同的是我們有那麼一套屬於自己的春節“風俗”。

大年三十,住在城裏的小夥伴也會回到老家,愛玩的我們不約而同的會在某處相遇,然後就開始嘮嘮嗑,談談小時的糗事,這就是春節風俗第一,然後兩人會有說有笑的走進由鵝卵石鋪成道路的龍門老街。風俗第二肯定是走進一家小超市,可能會買一些飲料和零食,買多少、誰付錢都無所謂,誰都不會鬱悶不會因此不高興,然後會把各自買的東西換着拿,大概是因爲雙方都想替對方拿東西。

第三個風俗就是買我最愛的煙花爆竹了,大年三十的龍門,那些賣玩具的小鋪都把那些悄悄進來而當時不敢賣的煙花爆竹擺出來,有一把把那種點燃了就呲花的的手持小煙花;還有那一種擲在地上就會炸的小摔炮,我們一般都把這種小摔炮來嚇嚇貓狗;最後也就是我玩的最多的那種——擦炮,也就是炮頭上塗着氯酸鉀的“小棍”,用打火機一點,扔出去,過一會就會發出巨響的擦炮。爲了過年和滿足年後萬一想放的慾望,一般小孩種種都會買很多,一般都要花二十多塊錢,但現在國家明令禁止,所以鞭炮的價格今年就高了許多,一盒就整整多了5毛啊!

鞭炮買好了,要麼要個袋子用來裝,要麼買的少的就裝在口袋裏,在老街上邊走邊放,缺德一點的也會扔到水溝裏,導致那些倒黴的人被炸一臉水,然後一臉壞笑的逃走,任由被炸的人大喊:“哪個小兔崽子乾的?!”一眨眼,幾個黑衣小賊就消失在小巷當中。

穿過了小巷,就到了老街最好的地方——美食街。賣臭豆腐的,賣油麪筋的,賣燒烤的,賣奶茶的,賣冷飲的,各個都是讓我垂涎欲滴,有詩言道:

這便是我們的第四個風俗——買吃的,老街這時會出現一座橋,那上面盡是一些老爺爺靠在橋欄上聊聊天,而過了橋就是美食街了。我們幾個找各自的媽媽要來錢,即將在美食街上大大的花銷一筆,我一般喜歡吃美食街末尾的臭豆腐店,那裏的臭豆腐,炸的金黃,那種脆脆的絲讓人慾罷不能,然後淋一點辣椒醬,撒一點胡椒麪,吃起來那個味道,真叫一個絕啊!

走完老街,大概也是黃昏了,夜幕來臨,我們的重頭戲就來了,那就是扔鞭炮大賽。這是一個傳統,是一種我們小孩發明的儀式,我們把煩惱或者想要的東西寫在紙上,粘在鞭炮上,然後把鞭炮往田埂裏扔,扔得越遠越好,等到鞭炮炸開,那一些貪慾和煩惱全都炸沒了,而扔得最遠的那個會得到獎勵,猜是什麼?噠噠噠噠——一盒全新的鞭炮!

春節,難得我們城裏農村的孩子們能聚一聚,玩一玩,而這一些所謂的“風俗”,也其實就是我們小孩玩樂的一種託詞而已,不過也算是一種“風俗”吧!只不過這種“風俗”也不能傳承,但是我相信,這種“風俗”會牢牢的印在我童年的心上。

第8篇

過年了,我們一大家子聚在爺爺奶奶家,大傢伙一起幫忙做了桌豐盛的年夜飯。我們一邊吃飯一邊敘家常,歡聲笑語,年味十足。

媽媽提出讓爺爺給我們講講家風家訓,剛好也是這次寒假德育教育要寫的作文。爺爺語重心長地又說道了一遍,他經常在家裏和我們提起的三點關係到做人品德的家訓:一、處好鄰里關係。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鄰里關係處好了,你可以在危難的時候得到最近的人的幫助,鄰居是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和最頻繁的人。相處時間較長,有的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有好的鄰居,生活上也會覺得很輕鬆、很開心。記得我小時候,就住在媽媽學校的公寓樓裏,周圍的鄰居都相處得很融洽。鄰里之間經常串門,他們都對我很照顧。到年底爸爸媽媽都很忙,鄰居們還會幫忙照顧我。雖然現在我們已經搬家了,但我還是很懷念,那時的“小院子”,鄰里一家親的場面。二、親戚之間以吃虧爲福。親戚相處不能想着去沾對方的便宜,如果條件允許,能幫助到親戚,吃點小虧也行。對於不如自己、比自己條件差的親戚,千萬不能瞧不起人家,即使幫助了他也要給他留點面子。因爲血濃於水,他們都是和我們有血緣關係的親人。三、同事朋友之間不打小報告,不要背後議論別人。對誰有意見可以婉轉的當面說清楚,真正有思想有立場的朋友或上司都不會重用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人。這類人不但有違道德,還會影響團結,不利於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關係,而且“損人不利己。”

我們一家人都認真地聽爺爺講完。今年爺爺八十歲了,他退休之前在我們鎮上是一名清正廉潔的行政工作者。他的爲人和思想品德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大家都非常尊敬他。爺爺很喜歡看書,魯迅先生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這句話他很是欣賞,也是他的行事作風。

爺爺用他的言傳和身教和幾十年的經歷和見聞,總結出的家風與家訓,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傳承,更是一種財富,引導着我們子子孫孫前行的腳步,並一代一代地繼承和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