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家風家訓的演講稿範文7篇 傳承家風:家訓的重要性

其他文案 閱讀(2.11W)

家風家訓是歷代文化精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古人智慧和道德的結晶,體現了傳統家庭文化的內涵和精神。今天,我們不僅要繼承傳統家風家訓,更要在現代社會中創造新的家庭文化。以下是一份關於家風家訓的演講稿範文,希望能夠給予大家借鑑和啓發。

家風家訓的演講稿範文7篇 傳承家風:家訓的重要性

第1篇

好家規造就好家風,好家風造就好家庭。每個家,都有家風家規,它可以引領家庭成員積極向上、健康成長。我們家也有許多的家規,生活上的有什麼“食不言,寢不語”了,東西不要亂扔亂放了,吃有吃相、坐有坐相了這些都是要求我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行爲上,爸爸媽媽從小就教育我對人要有禮貌,對長輩要尊敬,對父母要孝順,做人做事要講誠信。他們是這樣教育我,也是這樣做的,下面我給大家講幾個發生在我媽媽身上的真實事例吧!

我的媽媽是個大孝女,平時對外婆總是噓寒問暖,每次回外婆家,都會買一些外婆愛吃的細軟、好消化的食物,因爲外婆的牙齒不好;還會幫外婆整理家務、燒幾道菜,飯後微笑着聽外婆講“大道理”,很有耐心;每年抽空陪外婆出去旅行記得去年外婆生病住院,媽媽既要上班又要照顧外婆還得操心我的學習,忙得不可開交,但她從無怨言。每天媽媽都要做好可口的飯菜送到醫院,晚上在醫院幫外婆洗腳細心照顧,一個月下來,媽媽累瘦了不少,可媽媽從沒怨言。這些事情讓我從媽媽身上看到了孝順的美德,我也要向她學習。我家的家風,我說起來就是:孝敬父母、忠厚誠信、勤儉持家、知書達理。

好的家風才能創造出好的家庭,俗話說:家和萬事興,相互體諒、相互寬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礎上的家庭,纔是幸福美滿的家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家庭和睦,社會纔會穩定。家規是春雨,潤物無形。樹立美好的家風家規,傳承悠久的國風國規,中國這隻文明善良勇敢的東方雄獅最終將讓世人欽佩!

家風家訓的演講稿範文7篇 傳承家風:家訓的重要性 第2張

第2篇

家風,是一首詩,給人以美的意境;家風,是一杯茶,沁人心脾,芳香四溢;家風,是一陣芳香,使人沉醉其中……萬物因爲有了陽光雨露的滋潤,纔會如此生機勃勃;莊稼因爲有了農民伯伯的汗水澆灌,纔會成熟豐收。而孩子,因爲有了良好的家風家教,才能出類拔萃。

我家是個普普通通的四口之家。我們家風淳樸,外婆操持家務,爸爸媽媽上班賺錢,我努力讀書。我們都在爲建立這個幸福溫暖的家庭而努力着。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彼此關愛,一直是我們的持家之道。

今年媽媽病重,需要去南寧做手術。爸爸一有空就往南寧跑,陪伴病重的媽媽,外婆內心焦灼,但卻強顏歡笑。因爲我快要參加期考了,外婆擔憂大人的焦慮影響我的心情,他們都希望我能考出好成績。我理解大人的'良苦用心,唯有用最優異的成績來報答他們的殷切期望。一個月後,媽媽病癒出院。我也考取全班第一名。我領回獎狀的那天晚上,我們全家談笑風生,其樂融融。“咔嚓、咔嚓”拍下了一張張快樂和諧的全家福。瞧!這就是我幸福的小家,團結友愛,齊心協力,多大的病痛和困難都會過去。

一天晚上,爸爸媽媽帶着我去逛超市,突然,微信朋友圈傳出一個產婦大出血急需o型血的消息,爸爸媽媽毫不猶豫地就領着我往獻血屋狂奔。爸爸義無反顧地挽起衣袖,讓護士抽血。殷紅的血液汩汩流入採血袋中。媽媽大病初癒,但聽到產婦還需要大量o型血,仍不假思索就參加獻血隊伍。血站的護士阿姨向我們豎起大拇指:“你們真有愛心,謝謝!”我年齡太小,不宜獻血,於是我就主動提着去超市買回的大包小包的東西,儘量讓剛獻血的爸爸媽媽空手走路。回到家時,外婆看到我滿頭大汗,直誇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第3篇

記得小時候,我揹着書包去讀書,爸媽交代的就是:要聽老師的話,不要和同學打架,別人的東西不能拿。他們還告訴我在外邊碰到長輩一定要叫人,小一點的叫哥哥、姐姐;大一點叫叔叔、阿姨,老一點的叫爺爺、奶奶等。禮貌、友愛、誠實是爸媽教育的主要內容,也是家風的一個體現吧。記得有一次和同學打架,老師告訴了爸媽,爸媽一個勁的賠不是,還讓老師儘量管我,不乖就打。所以如果在外面我被欺負,一般情況下我不敢跟家裏人說,因爲一說,爸媽都會馬上責備我:“一個巴掌拍不響,你肯定也惹人家了!”出了問題,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這對我的影響確實很大!

平民百姓家的家風大多充滿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好人、老實人,誠實做人,老實做事,還要尊敬長輩。教育我們做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

現實在平時的學校教育中,家風體現在孩子的言行之中,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個孩子有家教,那個孩子沒家教。家教也是一個家風的體現,它是通過孩子的`言行表現出來了。大凡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孩子的行爲習慣作爲學校是不大需要操心的,因爲家長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已經幫學校教育好了。當然也有一些家庭教育,家風不怎麼的家庭,表現在孩子也是很難管理和教育的對象。有的時候甚至家長也拿他沒有辦法。

家風雖然是一些道德教育、禮貌教育、規矩教育,它就是對我們的一種規範、一種風氣、一種文化,好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

“培育好的‘家風’,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手段。”“家風”不僅是一種規範、一種風氣、一種文化,也是主流道德價值觀大衆化最有效、最簡潔的途徑。“對於一個國小生來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能還難以真正的理解和領會,但通過挖掘學生‘家風’中的優良因素,將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通過耳濡目染,學習和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精髓。”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學校可以把家風教育與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起來,融入中國小教育全過程、各方面,發揮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局將組織各校開展說說我家家風”、“家風故事”、“我理想的家風”、“家風助我成長”、“父母教會我……”等爲內容的主題活動,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徵文比賽與演講比賽。要求各校組織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家庭教育大課堂活動。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社會正能量,也使家長們更加註重自身修養的提升,

通過活動要讓學生知曉家風家訓,圍繞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共築“中國夢”,切實加強家校聯繫,強化“感恩父母,對父母負責”的意識”,爲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家庭環境。

第4篇

家風的傳承,承載着一個民族的思想延續,承載着一個民族的文明教育。在中國,人們喜歡以家訓的方式傳承家風,或者說,家訓是中國人期望家風長久流傳的最主要表達方式。那麼,就讓我們穿梭於古代和現實之間,體味家訓中傳遞的家風。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現在有文字記載的家風教育大概就是西周初年周文王(姬昌)、周公(姬旦)的家訓了。在《尚書》中,我們可以讀到周公告誡侄子周成王(姬誦)的一篇誥辭。文中,周公告誡成王不要貪圖安逸享樂,不要荒廢政事,要安定民心。“知稼穡之艱難”,這樣的家風教育至今還在延續着。 在《說苑反質》中,記載着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期齊國的晏嬰病重時寫下家訓,藏於柱中,要妻子等兒子長大後拿給他看。這份家訓囑咐兒子布帛不可用盡,用盡了就無法再做衣服;牛馬不可將其力氣用盡,用盡了就無法再使用牛馬耕田駕車;任事者不可對其過分苛刻,否則就無人幫你做事了。由此看來,“成由勤儉敗由奢”的家風教育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了。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這是諸葛亮《誡子書》中的名句。

在諸葛亮的思想觀念裏,人要注重加強道德修養,要不斷學習,要清心寡慾,要靜思反省,要不急不躁。他把自己這些思想和行動指南以家訓的形式傳遞給他的兒子,希望這能成爲諸葛家風。可能連諸葛亮自己都沒想到,他的這些教誨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家訓家風,影響至今。

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被稱爲“篇篇藥石,言言龜鑑”的家訓專書,是我國封建社會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家訓之一。 “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爲則爲。”也就是說,在教育孩子問題上,他要求家人在嬰兒能識得別人的臉色、懂得別人的喜怒時,就對其加以教誨。顏之推還說:“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意思是父母既威嚴又慈愛,子女就會敬畏、謹慎,從而產生孝心了。“人之愛子,罕亦能均,自由及今,此弊多矣。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有偏寵者,雖欲以厚之,更所以禍之。”大意是,對於子女,父母不能偏愛,不應厚此薄彼。通過這些語句,顏家家風躍然紙上。

顏之推身歷三朝,對世事滄桑、人情世故體會很深,因此在《顏氏家訓》中,他教育其後人要“少欲而足”、“無多言,無多事”、“慮禍養生”等。這些家訓既有封建社會的侷限性,也有其積極的一面。

?顏氏家訓》後,家訓著作漸多,差不多每個朝代都有一些代表性家訓產生。如唐代李世民的《帝範》,宋若莘的《女論語》,李恕的《戒子拾遺》;宋代司馬光的《訓儉示康》,陸游的《放翁家訓》,袁採的《袁氏世範》,陸九韶的《居家正本制用篇》;明代姚舜牧的《藥言》,楊繼盛的《楊忠愍公遺筆》,何倫的《何氏家規》,孫奇逢的《孝友堂家規》;清代愛新覺羅玄燁的《庭訓格言》,朱柏廬的《朱子家訓》,張英的《聰訓齋語》,汪輝祖的《雙節堂庸訓》,鄭燮的`《家書十六通》,曾國藩的《教子書》,甘樹椿的《甘氏家訓》,鄒歧山的《啓後留言》等。這些家訓,影響深遠,對中華文化思想的傳承有着重要意義。

司馬光的《訓儉示康》也是被歷代人們稱道的家訓,這是寫給他的兒子康的家訓。

司馬光的家訓別具一格,首先說明自己是怎樣的人:“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自爲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r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幹名,但順吾性而已。衆人皆以奢靡爲榮,吾心獨以儉素爲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爲病。”大致意思是說,他本來出身貧寒,一代一代都繼承着清白的家風相。他生性不喜歡豪華奢侈。他一向穿衣只求抵禦寒冷,吃飯只求飽肚子,也不敢故意穿骯髒破爛的衣服以表示與一般人不同,以此取得人們的讚揚。許多人都把奢侈浪費看作光榮,他卻把節儉樸素看作美德。

實際上,這就是司馬家的家風。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曾任州縣官和天章閣待制,爲人廉潔,幹一輩子,家無餘財。這樣的家風影響了司馬光,司馬光也是“以清白相承”,並認爲“侈,惡之大也”。

在《訓儉示康》中,他舉出歷代許多“成由勤儉敗由奢”的例子,教育他的兒子司馬康“汝非徒身當服行,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雲”,要求他的兒子把勤儉持家的家風傳給下一代。

曾國藩是晚清一位極具爭議的人物,既有中興名臣的美稱,又有“賣國賊”的惡名。但說到近代家訓,繞不開曾國藩,有人說曾國藩的家書在家訓方面超過《顏氏家訓》。

曾家是望族,曾國藩的祖父曾留下了八字家訓:“豬、蔬、魚、書、早、掃、考、寶。”讀書、種菜、養魚、餵豬,爲居家之事;起早、打掃潔淨、誠修祭祀、善待親族鄰里,是治家之法。道光年間,曾國藩做了京官,其父親在給他的家書中寫了三戒,即“節慾、節勞、節飲食”。

曾國藩做官的幾十年裏,無論帶兵打仗,還是治理國家,有兩件事必做:一是每天讀書,二是堅持寫家信。他的家信體現了他對家風的要求。他在家信中說:“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他教育家人要勤快:“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他要親屬堅持讀書:“諸弟每人自立課程,必須有日日不斷之功,雖行船走路,俱須帶在身邊。予除此三事外,他課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將終身以之。”也教育家人放下架子去勞動:“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爲有損架子而不爲也。”他還要家人勤勞節儉:“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

讀《曾國藩家書》,就像在聽一位長者在和你聊家常,從讀書成才,修身養性,到爲人處世,甚至到養花養草,無所不談,在閒聊中展現出曾家家風。

中國被稱爲禮儀之邦,古人講忠孝仁義禮智信廉,講勤儉持家,重視家庭倫理,這些在今天仍有可汲取的營養。一代代的家訓,傳承和發展了中華民族的文化。

第5篇

每個家,都有家風家訓,好的家風家訓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與鞭策。家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空間,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我常常對女兒教誨,做到言傳身教,這也是我的家風。

有一件事情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也對我今後的影響很大。記得在我十歲左右,我的母親出門買菜,沒多久鄰居家的阿姨急急忙忙的來到我們家,說我母親被自行車撞了,當我和父親跑過去的時候,已經發現母親捂着小腿坐在路邊,鮮血已經染紅了小腿。旁邊是一個滿頭大汗不知所措的小夥子在一邊不停得道歉。看着小夥子慌張的樣子,母親對父親說,我沒事兒不要跟人家生氣,送我去衛生所包紮下就行了。隨後,我們去了衛生所,所幸母親的腿只是刮傷,經過醫生處理之後並沒有什麼大礙。一路跟過來的小夥子,還是一再表示歉意,說要進行賠償。父親委婉的拒絕了,還讓小夥子不要太在意。後來,我問父親爲什麼不讓他賠錢,父親對我說,首先人家不是故意,再就是他不是也陪咱們一起去醫院了嗎,孩子你記住,以後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記住都要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當時的我似懂非懂,但是父親的話卻在我心裏紮下了根。

如今我已經當爸爸了,我的兒子讀六年級,他非常有禮貌,也很孝順、有愛心,沒有辜負我們對他的培養。我經常教育孩子要做到萬事以孝爲先,這樣才能嚴以律己。但也許你會說對於一個還在讀國小的孩子來說很難,其實並不難。我就經常告訴孩子:你努力學習,取得優異的成績,讓父母十分高興,這便是孝;你在父母下班回家時,將拖鞋遞到父母跟前,這便是孝;你在父母忙碌了一天後,爲父母端上一杯熱茶,這便是孝;你在家裏時,多幫父母分擔些家務活,這便是孝;哪怕你在父母生日時沒有禮物,只有聲祝福語,這也是孝。即使再小的事情,只要你有那份心意,那麼那件事情就會變得十分大,十分有意義。

記得有一次答應孩子給他買的東西忘記了,孩子沮喪地說:“爸爸你違約了。”爲了兌現諾言,我毅然的.冒雪給他買了回來並認真的說:“孩子我沒有撒謊”。然而當我問孩子的學習情況時,孩子又會認真的回坐有坐樣,站有站樣,這樣纔可以。”唉,母親總是給我太高的要求。

母親在我耳邊常說:“百善孝爲先”。“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講究一個孝字”。母親的這句話我常記在心裏,因爲我知道孝順老人是這一生中最大的樂趣,老人們默默地付出着,忙了一輩子了,到老了,有兒有女,兒孫滿堂,這纔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幸福,老人們的付出也值得了,現在也到了,我們各老人最大的成就感了。

母親還對我說:“要學會節約,在我們那個時侯,節約每一粒糧食,那個年代是貧窮的,一元錢是可以買許多東西的”。說到這母親嘆了口氣,接着說:“現在的人們啊!根本不懂得節約,看到一元錢掉在地上,就像沒看見似的,還冰冷無情的從它身上踏過去,我們中華民族不是勤儉節約嗎”?母親對我說這句話時,她的的口氣和表情銘刻在我心中,節約並不是小氣,我們要從小的時候就要節約也是光榮,也是屬於中華民族美德的一種。我懂得母親給我的家規與家訓,懂得母親的良苦用心,母親是想讓我成爲一個好孩子,母親教給我的家規我會牢記在心的,他們將會成長爲我道理上給予我更多的幫助,教給我如何做人的大道理,讓我健康快樂成長的長大。

所以我們要建構和諧家風,父母在家中要學會樹立好榜樣同樣也要與孩子保持親密無間的光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學會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學會理解父母,儘量做好自己,展現父母面前。

第6篇

大家好!我叫張子怡,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家風》。

家風,顧名思義就是家庭的風氣。那麼,我家的家風是什麼呢?

那天吃過晚飯,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心裏卻還在想:我家的家風是什麼呢?媽媽的聲音傳了過來:“你寫完作業了?”我沒動。眼前的電視被關掉了,“你現在應該做什麼,不知道嗎?”唉!這句話我從上幼兒園時就聽得耳朵出了繭子了,去寫作業吧。“老毛病了,該做什麼的.時候就做什麼,記不住嗎?”——這不就是我家的家風嗎?

從小,該我寫作業的時候,電視從不開着,也沒任何雜音打擾我。每次都只能是寫完當天作業,纔可以看電視或玩電腦,國小時不管是冬夏,每天晚上9:

00是必須睡覺的,想玩門都沒有。現在國中了,也只能寫過作業就睡覺,只有週日纔可以自由。原來父母想讓我養成:認真做事,規律科學的好習慣。

每次家裏來了客人,父母都教我如何打招呼,他們也是熱情招待;爺爺奶奶來了,媽媽總是做一大桌子好吃的,而且最好吃的菜總是在爺爺奶奶面前,螃蟹也是給他們最大的,而媽媽只是吃最小的。仔細想想,這不也是我家的家風嗎?尊老愛糼,禮讓待客,謙和做人。

這樣想起來,我彷彿記起了很多,我們全家人在一起的時候,要麼關注國家熱點。要麼做些趣味遊戲。從來聽不到父母講鄰里是非,也從不爭親朋得失。他們只是認真做事,認真做人。這也是我家的家風。做有益的事,做坦蕩君子,不做慼慼小人。

我想:我家的家風,不正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美德嗎:厚德載物,認真做事,中庸做人。

只有民族的,纔是世界的。我也要說:小家塑造大家,大家塑造國家,國家影響世界!

縱觀中華五千年曆史,中國早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界。孔子提倡:“仁者愛人”,以“仁愛”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的思想,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

而國家與國家之間也如此,有的國家總是以老大自居,總是希望別國亂起來,自己坐收漁利。總是不能以“仁愛”的心態對待別人,今天挑點事端,明天做點手腳。這不正是中國人嗤之以鼻的小人行徑嗎?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用千家萬戶淳正的家風,用我們民族的精神去影響世界,讓世界早日“仁愛”起來吧!

第7篇

你們好!我是六(1)周萬琴,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說也有什麼叫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孝順爲先。我家的家風家訓一一孝、儉、勤。

首先是孝,在我的眼裏,父母都是很孝順,每天,爸爸媽媽都要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打個電話,問問他們好不好,在做什麼?身體怎麼樣?叮囑他們要注意身體。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回家看看老人,爸爸媽媽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舉動,都在影響着我,我也十分關心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他們的開心果。 其次是節儉,有一天我早晨起來,我在刷牙洗臉的'時候,準備把剛洗完的洗臉水倒掉,奶奶說,別把水到掉了一塊兒,還可以澆花沖廁所呢。奶奶說養成不浪費的好習慣。每次飯桌上的話題都是最多的,我總是覺得每天的這個時候都是對一天的總結,當然飯桌上的禮儀是一定要遵循的,媽媽常常對我警告的有這幾點:1.吃飯不要狼吞虎嚥,2.嘴巴不能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3.吃飯時不能邊吃飯邊大聲說話,4.吃飯不能翹腿。等等……雖然還有很多條規矩,但是在是因爲有這些束縛着讓我讓更好的成長。而我和媽媽之間也沒也不僅僅只有這些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