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抵抗彎曲》說課稿3篇 《挺身抗彎》:一篇說課稿

其他文案 閱讀(2.47W)

《抵抗彎曲》是一本針對中國小生的物理科普讀物,其主題爲物體如何在承受作用力時抵抗變形。該書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述了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及物體的結構等基本知識,並結合真實的例子,引導讀者探究物體抵抗彎曲的原理和方法。

《抵抗彎曲》說課稿3篇 《挺身抗彎》:一篇說課稿

第1篇

?抵抗彎曲》是義務教育國小科學教科版教材六年級上冊形狀與結構單元的第一課。本課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引入,自然引出“寬度增加,紙的抗彎曲能力會怎樣”的問題,由此展開一系列關於形狀和結構的研究。所以,作爲本單元的起始課,《抵抗彎曲》的學習在知識和探究技能方面爲本單元的後續研究奠定了基礎。

第一部分:紙的寬度與抗彎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動。通過在不同寬度的紙上放螺帽,比較不同寬度的紙抗彎曲的能力。然後收集數據,使學生認識到紙的寬度增加,抗彎曲的能力會明顯提高。第二部分:研究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之間的關係。第三部分:研討長方形截面的橫樑平放好還是立放好。這個活動是對第一個活動結論的應用。通過觀察,學生會發現承重的橫樑都是立着放的,接着讓學生解釋橫樑立着安放的現象,最後要求他們用感受尺子抗彎曲能力的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理由。

根據新課標要求及學生的認知特點及發展規律,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目標:通過實驗,能積極分析並善於發現引起實驗結果出現差異的各因素,能根據實驗經驗提高預測的準確性並不斷改進實驗。能通過採集實驗數據和實驗驗證等手段展開科學探究。

2、科學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樂於探究不同厚度的紙和抗彎曲能力大小的關係,樂於通過小組合作積極主動完成實驗;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會到科學探究的嚴謹性和科學性的同時,亦能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初步感受到科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激發探究形狀與結構的興趣;

3、科學知識目標:通過實驗,認識增加紙條厚度和寬度可以顯著提高紙條的抗彎曲能力。並能理解橫樑平放和豎放的道理。

教學重點:紙的厚度、寬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係的研究;

本課體現“以探究爲中心”的教學理念,採用猜測—驗證—得出結論—的教學方法,將實驗探究、解決生活問題與課外延伸三部分緊密聯繫,使教學內容邏輯化、序列化、生活化、活動化。激趣引入部分:首先安排教師的演示實驗,這樣的設計是爲了引出紙條抗彎曲能力的因素也爲引出課題做準備。自主探究部分:三組自主實驗的設計,完全爲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服務,用填表形式展示實驗結果,目的是讓學生充分合作,積極彙報,得出比較科學的數據。解決生活問題部分,出示建築圖片,目的是將學生的視角引向生活,讓他們感受生活與科學的聯繫,又一次將所學運用到生活,體現學科學、用科學的思想。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出能思考,會創造的人”。而實驗能力正是創新能力中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內容。在科學課堂如何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一直是科學教師感到困惑的問題,具體的問題有:實驗材料難準備,學生實驗難駕馭,小組討論形式化,種種問題制約着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因此把“如何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作爲科學課研究的小課題顯的尤其重要,本節課中爲了落實這一課題,我主要從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1、注重實驗材料的收集與保管,填充與更新,發動學生備齊實驗材料做好實驗的前提保證。

2、注重制定明確具體的實驗要求,起到約束學生有序實驗的作用。

3、注重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每組設置了小組長、實驗員、記錄員、觀察員,最大限度的使每位學生有事做,有問題想,積極參與到實驗中來。

4、注重實驗設計的目的性,提高學生自主實驗的效果:一節課中,如果實驗沒了目的,那麼學生實驗便亂了方寸,更別談實驗的有效性了。本節課我共給學生設計了四組不同的實驗,目的各不相同,第一組實驗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確對比試驗要控制的條件,抓住這一關鍵,緊扣這一核心,就爲後續實驗打好了基礎,鋪好了路,第二、三組實驗是本節課的重點實驗,通過這2組實驗使學生看到寬度、厚度的增加能明顯提高抗彎曲能力這一現象。感受尺子不同方法的放法讓學生明白橫樑爲什麼立放的道理。使科學道理迴歸生活。這些實驗的設計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目的性強,循序漸進的把學生帶入了探究的天地。

《抵抗彎曲》說課稿3篇 《挺身抗彎》:一篇說課稿 第2張

第2篇

?抵抗彎曲》是義務教育國小科學教科版教材六年級上冊形狀與結構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是從不同形狀結構的物體與它能承受力大小的視角,引領學生探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的。本單元知識的編排由淺入深逐步展開,先研究薄形材料怎樣抵抗彎曲,再研究弧形結構和框架結構,最後再涉及研究結構科學在塔和橋上的應用。本課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引入,自然引出“厚度增加,紙的抗彎曲能力會怎樣”的問題,由此展開一系列關於形狀和結構的研究。所以,作爲本單元的起始課,《抵抗彎曲》的學習在知識和探究技能方面爲本單元的後續研究奠定了基礎。

第一部分: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動。通過在不同厚度的紙上放墊圈,比較不同厚度的紙抗彎曲的能力。然後收集數據,並運用曲線圖分析整理數據,使學生認識到紙的厚度增加,抗彎曲的能力會顯著提高。第二部分:研討長方形截面的橫樑平放好還是立放好。這個活動是對第一個活動結論的應用。通過觀察,學生會發現承重的橫樑都是立着放的,接着讓學生解釋橫樑立着安放的現象,最後要求他們用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理由。

根據科學新課程標準對學生學科學、用科學能力的要求及本課特點,我確定了以下幾個目標:

1、科學概念:通過實驗,認識增加紙條厚度可以顯著增加紙條的抗彎曲能力。

2、探究技能:通過抵抗彎曲的探究活動,發展識別與控制變量,採集數據和記錄數據,製作曲線圖,運用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對現象作出合理解釋的探究技能。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科學探究的學習中體驗到探究的樂趣。體會到科學和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巨大影響。進一步激發探究形狀與結構的興趣。

爲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我決定以探究“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大小的關係”爲教學重點,學生對橫樑立着放的現象作出合理解釋爲本課教學難點。

國小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力和運動的關係,知道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認識了能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一些力。並通過前三年的科學學習,學生已具備初步的思維能力、實驗設計操作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去探索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已經能夠識別變量和製作簡單的曲線圖及對數據進行分析整理。

國小科學特級教師章鼎兒老師說過:“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要給學生足夠的探究活動時間。”本課教學,我將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入手,把充足的時間給學生探究,在教學中努力體現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思想,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爲宗旨及培養學生探究式的學習方式爲重點,強調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親身經歷、動手操作和實驗來學習科學。並通過主動探究,發展他們對科學的理解力、思維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學素養。

1、教法。我們教給學生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只有教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才能使他們受益無窮。因此,我將積極貫徹“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原則,力求將學生的知識、能力興趣等心理因素融爲一體。綜合本課特點,我將主要採用觀察實驗法,既能使學生獲得真實可靠的數據,通過分析數據得出結論並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又可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同時充分利用各小組的相互合作,使學生之間有更多更好的交流,拓寬學生的視野,讓教學更容易突破難點,再輔以課件教學,激發學生愛科學的情感。

2、學法。與教法相適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分組實驗,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實驗、收集數據和整理數據,在此基礎上我只作適當的點撥,着重從內容、方法方面作歸納小結,使“以學生爲主體,以探究爲核心”的教學理念得到真正的體現。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恰當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爲新課教學創造最佳的學習氛圍,教學一開始,我馬上出示半張普通的打印紙,請一位學生和老師配合,拉一拉,用了很大的力氣才把紙片拉斷,說明紙承受拉伸的性能強,我再把這張紙放在架空的兩個盒子上,引導發現這張紙連自身重量都不能承受就彎曲了,可見薄的紙抗彎曲的能力很弱。厚度和寬度都是影響紙抗彎曲能力的因素,所以我緊接着出示一張寬一些的紙片,通過比較學生認識到不同寬度的紙,抗彎曲能力不一樣。老師接着問:“今天我們研究同一質量的紙,紙的厚度增加,抗彎曲能力會怎樣?”

(在三年級時,學生已經研究過紙承受拉伸的性能了,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引入,自然引出研究主題,激發學生探究興趣。通過活動使學生明確這節課要研究的主題是:相同寬度的紙增加厚度,抵抗彎曲能力怎樣。體現了科學的嚴謹性。)

對實驗方法的設計是一個實驗能否獲得有效數據的關鍵。我先出示一張一層厚度的紙,觀察它能承受住幾個墊圈的重量,把測得的數據記錄在黑板上。緊接着老師再出示二層厚度、三層厚度、四層厚度的紙,讓學生說說這幾種厚度不同的紙抗彎曲能力怎樣。再展示提供給學生的材料:一杯墊圈,兩個盒子,控制彎曲度標準的橡皮和四張長寬相同厚度不同的紙片。問:“用這些材料設計實驗證明自己的猜測,你會嗎?實驗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要使實驗公平,必需要使兩個盒子間的距離保持不變,彎曲標準一致等。

推測要有依據,無憑無據的推測就是瞎猜亂猜了。學生明確實驗方法後,我先發給他們幾個墊圈,要求把測得的數據填寫在記錄單上。再根據剛纔測得的數據推測自己組裏厚度分別是兩層、三層、四層的紙片抗彎曲的大小,把推測的數據記錄在記錄單上。然後老師再發給更多的墊圈進行實驗驗證。爲了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探究效率,當有的小組測完之後老師隨即就把曲線圖表格發給他們,讓學生把測得的數據記錄在表格上,製成曲線圖。在小組內完成對數據初步的整理。

結論的得出要有事實的數據作爲依據。彙報時,老師問:“比較預測和實測的數據,你有什麼發現?”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會猜測紙的厚度增加一層,那麼紙抗彎曲的能力就會提高一倍,比如一層厚度測得抗彎曲能力是2,那麼他會猜測二層、三層、四層厚度時抗彎曲能力也會是4,6,8,通過和實測數據的比較,學生會發現紙的厚度增加一層,抗彎曲能力會大大提高,比如實測四層厚度的紙抗彎曲能力可以達到五十幾甚至60,學生會驚歎增加一層紙的厚度,抗彎曲能力提高得太顯著了!“看着曲線圖,你能說說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有什麼關係?”引導學生運用直觀的曲線圖,得出結論:紙的厚度增加,抗彎曲的能力也顯著提高!老師通過談話聯繫到生活中的應用,在建築中人們廣泛採用厚度很大的橫樑來承受巨大的重力。讓學生擡頭看看,認識教室裏的橫樑。老師播放課件,給學生展示更多的橫樑。

“學以致用”,學習知識的目的就是希望學生在掌握知識後把它轉化爲技能,去解決新的問題。老師出示一塊條形的木頭,提問:“條形的木頭,平放抗彎曲能力強還是立放抗彎曲能力強?”學生說一說,接着出示一個棒冰棍,讓學生進行體驗,通過體驗學生認識到木條立着放抗彎曲能力強。接着老師再引導學生髮現橫樑是立放的,老師緊接着問:“你能解釋橫樑立着放的理由嗎?”有了前面的認知,學生自然就能解釋橫樑立着放是增加厚度,提高了抗彎曲能力,能承受更大重力。

靠增加厚度來增加材料的抗彎曲能力,就要增加材料的用量。老師再出示一張紙,問:“不增加紙的厚度,你能想出辦法增加這張紙的抗彎曲能力嗎?”讓學生課後做一做。

總之,我認爲,科學教學既要重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又要重視培養學生自行獲取知識的興趣、愛好。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會學”,更要使他們“好學”,只有這樣,才能是科學課成爲真正的“科學”。

第3篇

?抵抗彎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科版)國小科學六年級上冊《形狀與結構》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選取了幾種最常見的形狀結構,聯繫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由淺入深地進行探究,最後進行綜合和應用。作爲本單元的起始課,《抵抗彎曲》的學習首先引導學生研究橫樑的寬度、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係,在知識和探究技能方面爲本單元的後續研究奠定了基礎。

出示兩木塊,介紹“柱”,再引出“樑”。由學生選擇不同材料、寬度、厚度、長度的樑做橋面,搭一座橋。引出課題:抵抗彎曲。用有結構的材料導入新課,有利於思維發展起點的建立。

猜測是展現學生前概念的好時機。通過猜測可以瞭解學生對要研究的內容已有的認知,有時也能引發認知衝突。本課的猜測主要有兩部分。

在執教過程中,將書中的“橫樑的抗彎曲能力與什麼有關”轉換成了“紙橋的抗彎曲能力與什麼有關”,能更好地承前啓後,與實驗設計緊密聯繫起來,有利於思維發展的連續性。這部分的猜測有兩方面的意義:從整個單元看,這是本單元的起始課,通過這課可以瞭解學生對本單元內容的元認知,如學生認爲紙橋的抗彎曲能力與紙橋的材料、紙橋的形狀等有關,這些內容就涉及到接下來要研究的《形狀與抗彎曲能力》及後面的幾課內容;從本節課來看,這些相關量是實驗設計中必須要考慮到的內容,如紙橋的材料、橋墩間的跨度……這些變量既是單元學習的部分內容,也是本節課需關注的變量。

在研究“紙的寬度與抗彎曲能力”和“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兩個實驗時,實驗前需先猜測紙橋能承受幾個墊圈。在猜測中,可以看出學生對這些變量的理解。這種猜測並不是盲目的,在研究“紙的寬度與抗彎曲能力”實驗中,書中有這樣一句話“第一次測試後,先預測,再實測紙的抗彎曲能力,記錄下數據。”我們可以看到,第一次測試前,學生對紙橋的抗彎曲能力並沒有感性認識,因此沒有猜測,因爲這種猜測沒有價值,而在第一次測試後,學生有了感性認識,開始預測2倍寬紙橋的抗彎曲能力。在研究“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實驗時,猜測1倍、2倍、3倍厚的紙橋分別能承受幾個墊圈更是有目的的。學生在猜測中一般都認爲和前一個實驗數據相近,實測後學生會發現與原先猜測的數據相差很大,因而學生會很自然地得出增加紙橋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它的抗彎曲能力。如果沒有這個猜測,或是猜測目的不明確、走形式,學生在得出結論時就沒這麼順暢了。

猜測如果僅以單獨的形式存在就大大削弱了它的價值。猜測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爲了引起認知衝突。在猜測階段可以引發認知衝突,在實驗結果出來時,與猜測的比較也可引發認知衝突。當然這種比較並不需要大張旗鼓,只要學生在實驗前教師一句輕輕地提示:實驗後與猜測比較,你有什麼發現?在研究“紙的寬度與抗彎曲能力”實驗中,學生在實測數據與猜測數據的比較可以發現,紙的寬度增加一倍,它的抗彎曲能力增加了許多,接近於成倍增加,雖然我們只要求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但對於發展較快的學生而言,可能會通過這些數據做出定量的猜測,這不正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嗎?而研究“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實驗中,實測數據與猜測數據的比較更讓學生驚奇地發現:紙橋厚度增加一倍,承受墊圈的個數竟能達到這麼多!這種震撼對學生來說是十分深刻的。

增加厚度可以大大提高橫樑的抗彎曲能力,但是這種方法需要增加橫樑材料的用量,會增加成本。這也是通過增加厚度來提高抗彎曲能力的侷限性。有什麼方法在不增加橫樑材料用量的情況下,能提高材料的抗彎曲能力呢?本問題作爲學生的課後研討任務出現,能夠始終以發展學生思維爲主線,教會學生一些科學的思維方法,併爲下節課的教學埋下了伏筆。

國小科學教學內容有着豐富、生動的現實生活背景做支撐,我們要建立起“生活科學”的理念,以課程標準爲指導,大膽應用生活中的素材,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主動建構活動,激勵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進入“我要學”的積極狀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同時,建構主義的科學觀認爲,學生並不是空着腦袋走進教室的。教學的基礎是學生的現在發展區,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瞭解學生的前概念,是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的前提和基礎。

提供有材料的典型材料、促進有效探究是本節課教學的關鍵。材料引起學習,材料引起活動。學生與材料的親密接觸是科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蘊含着典型的科學概念的材料也會讓學生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帶給不同水平的學生不同層次的體驗和經歷。

整堂課的教學設計,我旨在體現新課標倡導的自主探究的科學精神,體現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即讓出時間讓學生去質疑、思考,讓出機會讓學生去體驗、實踐,讓出講臺讓學生去展現、表達。只有學生親身感受了整個過程,他們纔會對知識有更深印象,才能把新學的知識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這才叫體現以學生爲本的課堂教學,而這,也是我校一直倡導的“讓學”教育思想。

以上就是我對“抵抗彎曲”這一課的理解和設計。最後,我想借用蘇聯科學家阿?費爾斯曼的一句名言結束我今天的說課。我將在科學教育的路途上,勇敢前行,點燃學生探索未來世界的激情和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