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素材6篇 超越智慧的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素材探索

其他文案 閱讀(7.63K)

本文是關於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素材的精選合集。我們收集了一系列豐富多樣的教學設計素材,旨在幫助高中物理教師們更好地設計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效果。無論是實驗設計、課堂教學安排還是教材編寫,這些素材都能爲教師們提供寶貴的參考和啓示。不管您是新手教師還是經驗豐富的教育者,我們相信這些素材都能爲您的教學工作提供有益的支持。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素材6篇 超越智慧的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素材探索

第1篇

內容:選修3-1第三章《磁現象和磁撤(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磁現象和磁場是新教材中磁場章節的第一節課,從整個章節的知識安排來看,本節是此章的知識預備階段,是本章後期學習的基礎,是讓學生建立學習磁知識興趣的第一課,也是讓學生建立電磁相互聯繫這一觀點很重要的一節課,爲以後學習電磁感應等知識提供鋪墊。整節課主要側重要學生對生活中的一些磁現象的瞭解如我國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生活中熟悉的地磁場和其他天體的磁場(太陽、月亮等),故本節課首先應通過學生自己總結生活中與磁有關的現象。電流磁效應現象和磁場對通電導線作用的教育是學生樹立起事物之間存在普遍聯繫觀點的重要教學點,是學生在以後學習物理、研究物理問題中應有的一種思想和觀點。

磁場的基本知識在國中學習中已經有所接觸,學生在生活中對磁現象的瞭解也有一定的基矗但磁之間的相互作用畢竟是抽象的,並且大部分學生可能知道電與磁的聯繫,但沒有用一種普遍聯繫的觀點去看電與磁的關係,也沒有一種自主的能力去用物理的思想推理實驗現象和理論的聯繫。學生對磁場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是比較感興趣的,故通過多媒體手段讓學生能瞭解地磁嘗太陽的磁場和自然界的一些現象的聯繫(如黑子、極光等),滿足學生渴望獲取新知識的需求。

1、讓學生自己總結生活中與磁有關的現象,瞭解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磁現象和應用,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

2、通過實驗瞭解磁與磁、磁與電的相互作用,掌握電流磁效應現象。使學生具有普遍聯繫事物的能力,培養觀察實驗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

3、通過直觀的多媒體手段讓學生熟悉瞭解地磁場和其他天體的磁場

1、讓學生參與課前的準備工作,收集課外的各種磁有關的現象和應用。

2、在電流磁效應現象的教育中,本節課採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還原物理規律的發現過程,強調學生自主參與。

3、學生對物理現象進行分析、比較、歸納,採用老師與學生雙向交流感知現象下的物理規律的普遍聯繫。

1、對奧斯特的電流磁效應現象的教育中,要讓學生知道奧斯特的偉大在於揭示電和磁的聯繫,打開了科學中一個黑暗領域的大門。也讓學生懂得看似簡單的物理現象在它發現的最初過程中是如何的艱難。

2、通過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精神,樹立起事物之間存在普遍聯繫的觀點。通過學習中國古代對磁的應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3、強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類似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產生積極情感。 電流磁效應的研究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1、這是磁場章節的第一節課,教學過程應重在顯示學生對磁這一知識的瞭解和對磁知識的生活的體驗。爲此,本節課採用以問題爲主線、實驗爲基礎的教學策略。問題情景的創設,是思維的啓動點和切入口,而實驗是物理研究的理論支持。

2、電流磁效應的研究是本節課的重點,在設計中可讓學生自己討論研究的思想,在這基??

上提出奧斯特的實驗及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困難。然後自然得過渡到磁場對電流的作用上來。

3、在天體磁場的教學中,本設計注意用多媒體手段,將大量的圖片、影象資料傳遞給學生,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對地磁的應用及其它天體磁場的認識,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和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設計

1、你對生活中有關磁的現象和應用瞭解多少,能否舉出你所熟悉的一些現象和應用呢?

實施過程:在木凳的下方可事先藏一小塊磁鋼,在木凳的上方在磁鋼的磁化作用下可堆起四層高的硬幣積木。

師:以上兩實驗的現象是如何出現的呢?具體的奧妙在那裏呢?

學生非常新奇,對實驗中出現的現象猜測各種原因,激起學生學習磁知識的興趣

師:在國中我們已接觸了一些磁有關的知識,生活中有哪些與磁有關的現象和應用?同學之間可互相討論。

(因課前有準備,學生相對比較活躍,要充分把學生所知道的知識表述出來)

東漢王充在《論衡》中寫道:“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

上海磁懸浮列車專線西起上海地鐵龍陽路站,東至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列車加速到平穩運行之後,速度是430公里/小時。這個速度超過了f1賽事的最高時速,車廂裏上下顛簸很小,左右搖擺得相對還大一些。

磁極:磁體中磁性最強的區域。從中引出n、s極的定義。

讓學生從磁鐵使鐵質物體磁化聯繫到電能使鐵質物體磁化,從而來說明電與磁的關係,引出奧斯特電流磁效應現象。

師:磁鐵能吸引鐵釘,鐵釘是磁鐵嗎?爲什麼磁鐵可以吸引鐵釘?

師問:那麼在自然界中還有沒有什麼其他的東西能使鐵質物體磁化的呢?

可以向學生說明:1731年,英國商人發現雷電後,刀叉具有磁性。1751年,富蘭克林發現萊頓瓶放電可以使縫衣針磁化。

另師:自然界中磁鐵的相互作用早已被人所知,同名磁極排斥,異名磁極吸引,這與我們學過的什麼力的作用很相似?

師:那麼會不會說明兩者存在聯繫呢?如果讓你去研究電與磁的關係,你會如何去設計? 學生由於已受國中磁知識學習的影響,都提出讓通電導線對小磁針作用。

師說明:在奧斯特研究的最初,他受到力總是沿着物體連線方向這個觀念的影響,總是在沿電流的方向放置磁針,使磁針在導線的延長線上,均以失敗告終。1820年4月,在一次講課中,他偶然把導線沿南北放置在一個帶玻璃罩的指南針的上方,通電時磁針轉動了

老師在此說明奧斯特的生平和發現電流磁效應的歷程,讓學生知道每一次科學新發現是艱難的,需要付出的是前期不斷的努力和對科學的執著、自信。

實驗說明:通電導線會產生磁場,對磁針產生力的作用。

提問:既然電流對磁鐵有力的作用,那麼磁鐵是否也應該對通電導線有力的作用呢?

學生回答:應該有。但可能有部分學生因沒有普遍聯繫的觀點而不知如何進行邏輯推理。演示實驗:

提問:綜上所述,磁鐵與磁鐵的力,磁鐵和電流的力,它們是如何產生的呢?是通過什麼去實現這力的作用呢?

因磁場是一種抽象的物質,學生對其瞭解較少,故可能有一些疑問。

多媒體演示磁場是力發生的媒介,讓學生對磁場的作用有更形象的理解。

師問:司南、信鴿傳書等都是利用了地磁場對它們的受力作用,那麼地磁場是如何產生,又是如何分佈的呢?同學們對此的瞭解有多少?

(先請學生說說自己對此的認識,可分組討論,最後由代表發言)

地磁場的分佈及與地磁南北極與地理南北極的方向關係

指南針所指的南北(磁場的南北極)與地理上的南北極並不完全一致,兩者之間存在着偏角,即磁偏角。

師指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指出:“常微偏東,不全南也”。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關於磁偏角的記載。

師問:除了地球有磁場外,其他天體是否也有磁場呢?

有些學生的課外知識較廣,可請個別學生把自己對其他天體的磁場的認識闡述一下。

師投影介紹:地球的磁場不是獨立的,太陽、月亮等天體都有磁場,並且太陽光、太陽黑子、極光形成都與太陽磁場有關。

視頻介紹:太陽黑子的形成視頻介紹:太陽風、極光的形成原因

磁性:磁體能吸引鐵質物體的性質磁極:磁體中磁性最強的區域

本教案設計保留了傳統教案的一些優點,採用了問題討論式探究的模式,通過精心創設情景,一路與學生一起摸索,相互討論,得出結論,再引發新的問題,從而加深學生對磁場這一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另外,這節課通過大量的圖片介紹古代和現代對磁的應用,瞭解我國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並通過直觀的多媒體手段讓學生熟悉地磁場分佈,使學生從中瞭解磁偏角的概念、讓學生能瞭解太陽的磁場和自然界的一些現象的聯繫,如黑子、極光等,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知識面,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在整節課中,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發現,讓他們自主尋找問題的根源,注重情感教育和德育滲透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素材6篇 超越智慧的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素材探索 第2張

第2篇

1.知道時間和時刻的區別和聯繫.2.理解位移的概念,瞭解路程與位移的區別.3.知道標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時間、時刻和路程是標量.4.能用數軸或一維直線座標表示時刻和時間、位置和位移.5.知道時刻與位置、時間與位移的對應關係.過程與方法

1.圍繞問題進行充分的討論與交流,聯繫實際引出時間、時刻、位移、路程等,要使學生學會將抽象問題形象化的處理方法.2.會用座標表示時刻與時間、位置和位移及相關方向

3.會用矢量表示和計算質點位移,用標量表示路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時間位移的學習,要讓學生了解生活與物理的關係,同時學會用科學的思維看待事實.2.通過用物理量表示質點不同時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時間內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體驗,領略物理方法的奧妙,體會科學的力量.3.養成良好的思考表述習慣和科學的價值觀.4.從知識是相互關聯、相互補充的思想中,培養同學們建立事物是相互聯繫的唯物主義觀點.教學重難點

1.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生活中的時間與時刻.2.理解位移的概念,會用有向線段表示位移.教學工具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描述運動的幾個概念,大家想一下是哪幾個概念?

生:質點、參考系、座標系.師:大家想一下,如果僅用這幾個概念,能不能全面描述物體的運動情況?

生:不能.師:那麼要準確、全面地描述物體的運動,我們還需要用到哪些物理概念?

一部分學生可能預習過教材,大聲回答,一部分學生可能忙着翻書去找.師指導學生快速閱讀教材第一段,並粗看這節課的黑體字標題,提出問題:要描述物體的機械運動,本節課還將從哪幾個方面去描述?

生通過閱讀、思考,對本節涉及的概念有個總體印象,知道這些概念都是爲了進一步描述物體的運動而引入的,要研究物體的運動還要學好這些基本概念.引言:宇宙萬物都在時間和空間中存在和運動.我們每天按時上課、下課、用餐、休息。從幼兒園、國小、中學,經歷一年又一年,我們在時間的長河裏成長.對於時間這個名詞,我們並不陌生,你能準確說出時間的含義嗎?物體的任何機械運動都伴隨着物體在空間中位置的改變,你們用什麼來量度物體位置的改變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課題--§時間和位移.[新課教學]

指導學生仔細閱讀“時刻和時間間隔”一部分,然後用課件投影展示本校作息時間表.師:同時提出問題;

1.結合教材,你能列舉出哪些關於時間和時刻的說法?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閱讀,積極思考,然後每四人一組展開討論,每組選出代表,發表見解,提出問題.生:我們開始上課的“時間”:8:00就是指的時刻;下課的“時間”:8:45也是指的時刻.這樣每個活動開始和結束的那一瞬間就是指時刻.生:我們上一堂課需要45分鐘,做眼保健操需要5分鐘,這些都是指時間間隔,每一個活動所經歷的一段時間都是指時間間隔.師:根據以上討論與交流,能否說出時刻與時間的概念.教師幫助總結並回答學生的提問.師:時刻是指某一瞬時,時間是時間間隔的簡稱,指一段持續的時間間隔。兩個時刻的間隔表示一段時間.讓學生再舉出一些生活中能反映時間間隔和時刻的實例,並讓他們討論.教師利用課件展示某一列車時刻表,幫助學生分析列車運動情況.(展示問題)根據下列“列車時刻表”中的數據,列車從廣州到長沙、鄭州和北京西站分別需要多長時間?

參考答案:6小時59分、15小時50分、22小時零6分.(教師總結)

師:平常所說的“時間”,有時指時刻,有時指時間間隔,如有人問你:“你們什麼時間上課啊?”這裏的時間是指時間間隔嗎?

生:不是,實際上這裏的時間就是指的時刻.師:我們可以用數軸形象地表示出時刻和時間間隔.教師課件投放教材圖-1所顯示的`問題,將其做成f1ash動畫.學生分組討論,然後說說怎樣用時間軸表示時間和時刻.生:時刻:在時間座標軸上用一點來表示時刻.時間:兩個時刻的間隔表示一段時間.一段時間在時間座標軸上用一線段表示.師:爲了用具體數字說明時間,必須選擇某一時刻作爲計時起點,計時起點的選擇是人爲的.單位秒(s).師:下圖1-2-1給出了時間軸,請你說出第3秒,前3秒,第3秒初第3秒末,第n秒的意義.答:

1.學習了時間與時刻,藍仔、紅孩、紫珠和黑柱發表瞭如下一些說法,正確的是…()

c.紫珠說,下午2點上課,2點45分下課,上課的時刻是45分鐘

2.關於時刻和時間,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時刻表示時間較短,時間表示時間較長b.時刻對應位置,時間對應位移

解析:緊扣時間和時刻的定義及位置、位移與時刻、時間的關係,可知b、c正確,a錯.一段時間內有無數個時刻,因而d錯.以下提供幾個課堂討論與交流的例子,僅供參考.[討論與交流]:我國在2003年10月成功地進行了首次載人航天飛行.10月15日09時0分,“神舟”五號飛船點火,經9小時40分50秒至15日18時40分50秒,我國宇航員楊利偉在太空中層示中國國旗和聯合國旗,再經11小時42分10秒至16日06時23分,飛船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成爲着陸.在上面給出的時間或時刻中,哪些指的是時間,哪些又指的是時刻?

參考答案:這裏的“10月15日09時0分”、“15日18時40分50秒”和“16日06時23分”,分別是指這次航天飛行點火、展示國旗和着陸的時刻,而“9小時40分50秒”和“11小時62分10秒”分別指的是從點火到展示國旗和從展示國旗到着陸所用的時間.二、路程和位移

(情景展示)中國西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的沙漠,在沙漠中,遠眺不見邊際,擡頭不見飛鳥.沙漠中佈滿了100~200m高的沙丘.像大海的巨浪,人們把它稱爲“死亡之海”.許多穿越這個沙漠的勇士常常迷路,甚至因此而喪生.歸結他們失敗的原因都是因爲在沙漠中搞不清這樣三個問題:我在哪裏?我要去哪裏?選哪條路線?而這三個問題涉及三個描述物體運動的物理量:位置、位移、路程.師:(投影中國地圖)讓學生思考:從北京到重慶,觀察地圖,你有哪些不同的選擇?這些選擇有何相同或不同之處?

生:從北京到重慶,可以乘汽車,也可以乘火車或飛機,還可以中途改變交通工具.選擇的路線不同,運動軌跡不同,但就位置變動而言,都是從北京來到了重慶.師:根據上面的學習,你能給出位移及路程的定義嗎?

生:位移:從物體運動的起點指向運動的終點的有向線段.位移是表示物體位置變化的物理量.國際單位爲米(m).路程:路程是質點實際運動軌跡的長度.(板)

在座標系中,我們也可以用數學的方法表示出位移.實例:質點從a點運動到b點,我們可以用有方向的線段來表示位移,從初始位置a向末位置b畫有向線段,展示教材圖-3.[討論與交流]

請看下面的一段對話,找出裏面的哪些語言描述了位置,哪些語言描述了位置的變動.哪些是指路程,哪些是指位移.甲:同學,請問紅孩去哪裏了?

乙:他去圖書室了,五分鐘前還在這兒.甲:圖書室在哪兒?

乙指着東北的方向說:在那個方位.甲:我還是不知道怎麼走過去,有最近的路可去嗎?

乙:你可以從這兒向東到孔子像前再往北走,就能看見了.丙加入進來,說道;也可以先向北走,再向東,因爲那邊有好風景可看.甲:最近要多遠?

乙:大概要三百米吧.丙開玩笑說;不用,你如果能從索道直線到達也就是一百米.乙:別騙人了,哪有索道啊!

丙:我是開玩笑的,那隻好辛苦你了,要走曲線.甲:謝謝你們兩位,我去找他了.學生分組討論後,選代表回答問題.生1:乙手指的方向--東北,就是甲在找紅孩的過程中發生的位移的方向.生2:裏面的三百米是指路程,一百米的直線距離是指位移的大小.生3:他們談話的位置和圖書室是兩個位置,也就是甲在找紅孩過程中的初末位置.請你舉出生活中更常見的例子說明路程和位移.(圍繞跑道跑一圈的位移和路程)

1.(用課件展示中國地圖)在地圖上查找上海到烏魯木齊的鐵路.請根據地圖中的比例尺估算一下,坐火車從上海到烏魯木齊的位移和經過的路程分別是多少?

乙:從你所在的市中心向南走400m到一個十字路口,再向東走300m就到了.甲:謝謝!

乙:不用客氣.請在圖1-2-3上把甲要經過的路程和位移表示出來.師:請你歸納一下:位移和路程有什麼不同?

生1:位移是矢量,有向線段的長度表示其大小,有向線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生2:質點的位移與運動路徑無關,只與初位置、末位置有關.生3:位移與路程不同,路程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路程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是標量.教師提出問題

學生討論後回答,並交流自己的看法.生:在直線運動中,位移的大小就等於路程。

教師適時點撥,畫一往復直線運動給學生討論.生:在單方向的直線運動中,位移的大小就等於路程.教師總結

師:只有在單向直線運動中,位移的大小纔等於路程,在其他情況中,路程要大於位移的大小.[課堂訓練]

下列關於位移和路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纔不等於路程

c位移描述物體相對位置的變化,路程描述路徑的長短

解析:a選項表述的因果關係沒有意義,故a錯.位移的方向可以用從初位置指末位置的有向線段來表示,但位移的大小並不等於路程,往往是位移的大小小於等於路程,故選項b錯.位移和路程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描述物體位置的變化,路程描述物體運動路徑的長短,所以選項c正確.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只有當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纔等於路程.無論是位移還是路程都既可以描述直線運動,也可以描述曲線運動,故選項d也是錯誤的.三、矢量和標量

師:像位移這樣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我們以前學過的物理量很多都只有大小,沒有方向,請同學們回憶並說給大家聽聽.學生討論後回答

生:溫度、質量、體積、長度、時間、路程.對於討論中學生可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像電流、壓強這兩個學生學過的物理量,它們是有方向的,但它們仍然是標量.這在以後的學習中會更進一步加深對矢量和標量的認識.學生閱讀課文後,說說矢量和標量的算法有什麼不同.生:兩個標量相加遵從算術加法的法則.[討論與思考]

一位同學從操場中心a出發,向北走了40m,到達c點,然後又向東走了30m,到達b點.用有向線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兩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變化的最後結果的位移).三個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你能通過這個實例總結出矢量相加的法則嗎?

解析:畫圖如圖1-2-4所示.矢量相加的法則是平行四邊形法則.[討論與思考]

氣球升到離地面80m高空時,從氣球上掉下一物體,物體又上升了10m高後纔開始下落,規定向上方向爲正方向.討論並回答下列問題,體會矢量的表示方向.(1)物體從離開氣球開始到落到地面時的位移大小是多少米?方向如何?

(2)表示物體的位移有幾種方式?其他矢量是否都能這樣表示?注意體會“+”“-”號在表示方向上的作用.解析:(1)一80m,方向豎直向下;(2)到現在有三種:語言表述法,如“位移的大小爲80m,方向豎直向下”;矢量圖法;“+”“一”號法,如“規定豎直向上爲正方向,則物體的位移爲一80m”.[課堂訓練]

在標準的運動場上將要進行1500米賽跑,上午9時20分50秒,發令槍響,某運動員從跑道上最內圈的起跑點出發,繞運動場跑了3圈多,到達終點,成績是4分38秒.請根據上面的信息討論以下問題,並注意題中有關時間、時刻、路程、位置變化的準確含義.(1)該運動員從起跑點到達終點所花的時間是多少?(4分38秒)起跑和到達的時刻分別是多少?(上午9時20分50秒、上午9時25分28秒)

(2)該運動員跑過的路程是多少?(1500米)他的位置變化如何?(起跑點到終點的連線)

提出問題:我們怎樣用數學的方法描述直線運動的位置和位移?

如果物體做的是直線運動,運動中的某一時刻對應的是物體處在某一位置,如果是一段時間,對應的是這段時間內物體的位移.如圖1-2-6所示,物體在時刻t1處於“位置”x1,在時刻t2運動到“位置”x2

可見,要描述直線運動的位置和位移,只需建立一維座標系,用座標表示位置,用位置座標的變化量表示物體位移.在一維座標系中,用正、負表示運動物體位移的方向.如圖1-2-7所示汽車a的位移爲負值,b的位移則爲正值.表明汽車b的位移方向爲x軸正向,汽車a的位移方向爲x軸負向.課後小結

時間和時刻這兩個概念是同學們很容易混淆的,同學們要掌握時間座標軸.在時間軸上,用點表示時刻,用線段表示一段時間間隔.位移和路程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是用來表示質點變動的,它的大小等於運動物體初、末位置間的距離,它的方向是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而路程是物體實際運動路徑的長度,是標量.只有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時,其位移大小才和路程相等,除此以外,物體的位移的大小總是小於路程.找位移的辦法是從初位置到末位置間畫有向線段.有向線段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有向線段的長度就是位移的大小.時刻對應位置,時間對應位移.在位置座標軸上,用點來表示位置,用有向線段來表示位移.本節課用到的數學知識和方法:用數軸來表示時間軸和位移軸,在時間軸上,點表示時刻,線段表示時間間隔.要選計時起點(零時刻),計時起點前的時刻爲負,計時起點後的時刻爲正;在位移軸上,點表示某一時刻的位置,線段表示某段時間內的位移.要選位置參考點(位置零點),直線運動中,可選某一單一方向作爲正方向,朝正方向離開參考點的位置都爲正,朝負方向離開參考點的位置都爲負.位移方向與規定方向相同時爲正,相反時爲負.標量遵從算術加法的法則,矢量遵從三角形定則(或平行四邊形定則,以後會學到,不讓學生知道).課後習題

第3篇

積極貫徹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以課程標準和考試手冊爲依據,以“減負增效、提高教學質量”爲核心,優質教學爲追求,促進學生髮展爲目標,圍繞這題紮實有效開展教研活動,促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專業發展。

2、提高八年級年級的教學質量,穩定畢業班物理化學的教學工作。

3、積極組織參加教師的各類培訓,積極參與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和成長。

4、繼續完善三類課程建設,推出具有探究特色的精品課社團。

集體備課。按“四定”開展活動(即: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講人),做到主題明確、基於課程標準下導向課堂導向設計,集體討論細化教學活動設計對應每節課三維目標的落實,重點難點的處理方法和教學活動的設計,交流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共同研究解決方案,資源共享,精選例題和習題,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按照班級特點體現二次備課。

開學第1周及期會考試後,將對組內每位教師的教案進行檢查。

課堂上注重學生經歷概念和規律的得出過程,精心設計問題和創設情景,重點推進“讓學生想和說”,教學目標明確,aischool技術的使用輔助教學,重視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良好習慣的培養,積極加強理化生知識和生活、社會的聯繫,精心設計環節,因材施教,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思考和活動,構建和諧良好的師生關係,重視學生思維能力培養,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同時要求教師2分鐘預備鈴按時到崗。

加強實驗教學。根據會考改革的要求,理化實驗操作考逐步進入會考總分(分值爲15分)。平時教學中按照上海市國中學業考試理化實驗操作考試的範圍,其中理化各六個實驗,各年級六、七、八各任課老師明確考試範圍和操作規範,計劃安排各年級進行實驗操作測試

作業精選和分層,一題多變,及時規範批改作業,重視作業的二次批改訂正作業。

關注資優生,提高優秀率。通過分層作業、課外拓展提高思維的邏輯性和嚴密性。

重視學困生的輔導。建立學困生檔案,幫助學困生樹立學習理化的信心,不斷鼓勵和耐心幫助,降低作業要求,作業面批面改,對他們的學習情況進行跟蹤反饋。同時關注隨班就讀學生的個別化教育工作。

各備課組要在單元檢測、期中、期末等的基礎上,利用平臺做好質量分析,及時把握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確保各個年級穩定的教學質量。同時嘗試學生評價多樣化,並完成學生成長手冊的填寫。

1、加強理論學習,組織全組積極參加各項校本培訓和各學科培訓,以及圍繞主題進行學科專題研討活動,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方法。

本學期每位教師聽課不少於10節,同學科老師之間相互聽課,鼓勵教師進行跨學科聽課。落實聽課、評課,反思等研討環節中,取長補短,教學即研究的教研氛圍和意識不斷加強,提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促進專業發展,提高教研組整體實力。

本組教師積極參與基於課程標準的學科教學—————積極參與單元教學設計的研究與實踐,數字化環境下的物理教學課例實踐研究;積極參與學校創智雲課堂的課題工作。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圍繞課題研究與學習資源,發揮各位教師的特長,提高教師教科研水平。

3、積極參與拓展課程和探究課程的推進,組織參加好各類競賽活動。

本學期將繼續積極組織參加理化科學信息技術市、區各類以及科學、勞技等比賽,激發學生的潛能和興趣,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第4篇

本節內容是在上一節安培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的新的知識點。重在讓學生理解什麼是洛倫茲力、並掌握洛倫茲力的方向判斷和大小的計算。它也是後續學習《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運動》的知識基礎。

本課教材在提出洛倫茲力的概念後,重在引導學生由安培力的方向和大小得出洛倫茲力的方向和大小,這種通過實驗結合理論探究洛倫茲力的方向,再由安培力表達式推導出洛倫茲力的表達式的過程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好機會,一定要讓學生都參與進來。

知識基礎:學生已經學習了《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力》一節,知道如何判斷安培力的方向以及如何計算安培力的大小。但對於安培力產生的原因,卻還不甚清楚。

技能基礎: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邏輯推理分析能力,因此本節課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安培力的產生原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入探究式學習。

1、知道什麼是洛倫茲力.利用左手定則判斷洛倫茲力的方向.

3、掌握垂直進入磁場方向的帶電粒子,受到洛倫茲力大小的計算.

4、瞭解v和b垂直時的洛倫茲力大小及方向判斷.理解洛倫茲力對電荷不做功.

通過觀察,形成洛倫茲力的概念,同時明確洛倫茲力與安培力的關係(微觀與宏觀),藉助洛倫茲力與安培力的關係,猜想並驗證洛倫茲力的方向也可以用左手定則判斷;通過思考與討論,推導出洛倫茲力的大小公式f=qvbsinθ。最後瞭解洛倫茲力的一個應用——電視顯像管中的磁偏轉。

進一步學會觀察、分析、推理,培養科學思維和研究方法。認真體會科學研究最基本的思維方法:“推理—假設—實驗驗證”。

2.掌握垂直進入磁場方向的帶電粒子,受到洛倫茲力大小的計算.

這一節承上(安培力)啓下(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是本章的重點

根據對本節教材內容的分析,結合學情和相關教學資源,本節課以“情景問題猜想實驗驗證理論推導應用鞏固”的思路進行設計。

課前通過觀看“極光美景”視頻,引出本節主題。然後藉助“陰極射線管”演示實驗指出磁場對運動電荷有力的作用,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中藉助安培力的方向,讓學生通過猜想加驗證的方式,學習並掌握洛倫茲力方向的判定方法,並進一步得出安培力與洛倫茲力的內在關係;藉助安培力大小的計算公式,引導學生推導得出洛倫茲力大小的計算公式。最後通過練習加深對洛倫茲力的理解,並回答引入部分提出的問題。

教學過程中,以演示實驗調動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圍繞難點“洛倫茲力的方向”的理解,通過情景轉換,老師引領、學生動手,同學互動,師生互動的方式,讓學生感受,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

引導:解開此謎題的鑰匙就是,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規律。

說明陰極射線是燈絲加熱放出電子,電子在加速電場的作用下高速運動而形成的電子流,轟擊到長條形的熒光屏上激發出熒光,可以顯示電子束的運動軌跡,磁鐵是用來在陰極射線周圍產生磁場的,還應明確磁場的方向。

1、沒有磁場時,接通高壓電源可以觀察到什麼現象。

3、若在電子束的路徑上加磁場,可以觀察到什麼現象?

4、改變磁場的方向,通過觀查從而判斷運動的電子在各個方向磁場中的受力方向。

[實驗結果]在沒有外磁場時,電子束沿直線運動,蹄形磁鐵靠近電子射線管,發現電子束運動軌跡發生了彎曲。

[學生分析得出結論]磁場對運動電荷有力的作用.------引出新課

1、物理學中把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力稱爲洛倫茲力。(展示洛倫茲介紹資料)

2)、磁場對電流的作用、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兩者間有何關聯?

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通電導線在磁場中爲什麼會受力?得出安培力與洛倫茲力的關係。

?說明】可以根據磁場對電流有作用力而對未通電的導線沒有作用力,引導學生提出猜想:磁場對電流作用力的實質是磁場對運動電荷作用力的積累效果。即,安培力是洛倫茲力的宏觀表現。

3、提問:既然安培力是洛倫茲力的宏觀表現,那麼,你們覺得可以如何探究洛倫茲力呢?

1如圖,判定安培力方向.(上圖甲中安培力方向爲垂直電流方向向上,乙圖安培力方向爲垂直電流方向向下)

②.電流方向和電荷運動方向的關係.(電流方向和正電荷運動方向相同,和負電荷運動方向相反)

③.f安的方向和洛倫茲力方向關係.(f安的方向和正電荷所受的洛倫茲力的方向相同,和負電荷所受的洛倫茲力的方向相反.)

④.電荷運動方向、磁場方向、洛倫茲力方向的關係.(學生分析總結)

伸開左手,使大拇指和其餘四指垂直且處於同一平面內,把手放入磁場中,讓磁感線垂直穿入手心,若四指指向正電荷運動的方向,那麼拇指所受的方向就是正電荷所受洛倫茲力的方向;若四指指向是電荷運動的反方向,那麼拇指所指的正方向就是負電荷所受洛倫茲力的方向.

?要使學生明確】:正電荷運動方向應與左手四指指向一致,負電荷運動方向則應與左手四指指向相反(先確定負電荷形成電流的方向,再用左手定則判定)。

[投影出示練習題]試判斷各圖中帶電粒子受洛倫茲力的方向,或帶電粒子的電性、或帶點粒子的運動方向。

最後,通過“思考與討論”,說明由洛倫茲力所引起的帶電粒子運動的方向總是與洛倫茲力的方向相垂直的,所以它對運動的帶電粒子總是不做功的。

現在我們來研究一下洛倫茲力的大小.通過下面的命題引導學生一一回答。

設有一段長度爲l的通電導線,橫截面積爲s,導線每單位體積中含有的自由電荷數爲n,每個自由電荷的電量爲q,定向移動的平均速率爲v,將這段導線垂直於磁場方向放入磁感應強度爲b的磁場中,求:

得出洛倫茲力的計算公式:當粒子運動方向與磁感應強度垂直時():

問題:若帶電粒子不垂直射入磁場,粒子受到的洛倫茲力又如何呢?

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可將磁場分解(類比安培力公式得出方式)得出結論

當粒子運動方向與磁感應強度方向成θ時(v∥b)f=qvbsinθ

上兩式各量的單位:f爲牛(n),q爲庫倫(c),v爲米/秒(m/s),b爲特斯拉(t)

1、電子的速率v=3×106m/s,垂直射入b=的勻強磁場中,它受到的洛倫茲力是多大?(×10-14n)

2、當一帶正電q的粒子以速度v沿螺線管中軸線進入該通電螺線管,若不計重力,則()

3、電荷量爲+q的粒子在勻強磁場中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如果把+q改爲-q,且速度反向,大小不變,則洛倫茲力的大小方向不變

c.洛倫茲力方向一定與電荷速度方向垂直,磁場方向一定與電荷運動方向垂直

4、來自宇宙的質子流,以與地球表面垂直的方向射向赤道上空的某一點,則這些質子在進入地球周圍的空間時,將()

(答案:b)通過本題進一步引導學生作圖分析:爲什麼極光只出現在地球的兩極?(與課前引入相呼應)

(2)構造:由電子槍(陰極)、偏轉線圈、熒光屏等組成(介紹各部分的作用)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讓學生觀察顯像管的實物,認清偏轉線圈的位置、形狀,然後運用安培定則和左手定則說明從電子槍射出的電子束是怎樣在洛倫茲力的作用下發生偏轉的。

再通過“思考與討論”,讓學生弄清相關問題。進而介紹電視技術中的掃描現象。

最後讓學生回憶“示波管的原理”,通過對比看看二者的差異。

4、特點:洛倫茲力只改變力的方向,不改變力的大小,洛倫茲力對運動電荷不做功

本節課利用極光這一神奇的自然現象,通過陰極射線在磁場中的偏轉演示實驗來引入新課,新奇的實驗現象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興趣,明顯的實驗現象使學生很容易總結出磁場對運動電荷有力的作用。通過電荷的定向運動形成電流,推導出倫茲力與安培力的關係(微觀與宏觀),由此可以藉助安培力來探究洛倫茲力的大小和方向。最後瞭解洛倫茲力的一個應用——電視顯像管中的磁偏轉,這種與生活聯繫緊密的物理知識,能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的熱愛,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體現從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學理念。

通過課堂練習反饋,發現本課難點在於如何讓學生髮揮空間想象能力,判斷洛倫茲力的方向。需要在課後加強練習。

第5篇

(1)知道平拋運動的特點是初速度方向水平,只有豎直方向受重力作用,運動軌跡是拋物線;

(1)在知識教學中應同時進行科學研究過程教育,本節課以研究平拋物體運動規律爲中心所展開的課堂教學,應突出一條研究物理科學的一般思想方法的主線:

觀察現象→初步分析→猜測實驗研究→得出規律→重複實驗→鑑別結論→追求統一。

(2)利用已知的直線運動的規律來研究複雜的曲線運動,滲透物理學“化曲爲直”“化繁爲簡”的方法及“等效代換”正交分解”的思想方法;

(3)在實驗教學中,進行控制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從實驗的設計、裝置、操作到數據處理,所有環節都應進行多方面實驗思想的教育,“實驗的精髓在於控制”的思想,在乎拋物體實驗中非常突出。如裝置中斜槽末端應保持水平的控制;木板要豎直放置的控制;操作上強調小球每次都從斜槽同一高度處由靜止開始釋放的控制;在測量小球位置時對實驗誤差的控制等。

(1)通過重複多次實驗,進行共性分析、歸納分類,達到鑑別結論的教育目的,同時還能進行理論聯繫實際的教育。

(2)在理解平拋物體運動規律是受恆力的勻變速曲線運動時應注意到“力與物體運動的關係”。這方面的問題,我國東漢的王充(公元27~97年)歷盡心血三十年寫成《論衡》一書,全書三十卷八十五篇約三十萬字,已有精闢論述,以此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和刻苦學習、勤奮工作精神的美德教育。

1、教學重點:平拋運動的特點和規律;學習和借鑑本節課的研究方法。

2、建立座標系,如果軌跡上各點的y座標與座標間的關係具有y=a2的形式(a是一個常量),則軌跡是一條拋物線。

斜槽、小球、方木板、鐵架臺、座標紙、圖釘、重垂線、三角板、鉛筆、刻度尺。

將帶有斜槽軌道的木板固定在實驗桌上,其末端伸出桌面外,軌道末端切線水平,如圖所示。

用圖釘將座標紙固定於豎直木板的左上角,把木板調整到豎直位置,使板面與小球的運動軌跡所在平面平行且靠近,把小球放在槽口處,用鉛筆記下小球在槽口(軌道末端)時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點o,o點即爲座標原點,用重垂線畫出過座標原點的豎直線,作爲y軸,畫出水平向右的軸。

將小球從斜槽上某一位置由靜止滑下,小球從軌道末端射出,先用眼睛粗略確定做平拋運動的小球在某一值處的y值,然後讓小球由同一位置自由滾下,在粗略確定的位置附近用鉛筆較準確地描出小球通過的位置,並在座標紙上記下該點。用同樣的方法確定軌跡上其他各點的位置。

取下座標紙,將座標紙上記下的一系列點,用平滑曲線連起來,即得到小球平拋運動軌跡。

在小球平拋運動軌跡上選取分佈均勻的六個點——a、b、c、d、e、f,用刻度尺、三角板測出它們的座標(,y),並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已知g值,利用公式y=2(1)gt2和=v0t,求出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v0,最後算出v0的平均值。

拋物線的數學表達式爲y=a2,將某點(如b點)的座標、y代入上式求出常數a,再將其他點的座標代入此關係式看看等式是否成立,若等式對各點的座標近似都成立,則說明所描繪的曲線爲拋物線。

1、斜槽末端沒有調水平,小球離開斜槽後不做平拋運動。

1、實驗中必須調整斜槽末端的切線水平(檢驗是否水平的方法是:將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水平部分,將其向兩邊各輕輕撥動一次,看其是否會加速或減速運動)。

2、方木板必須處於豎直平面內,固定時要用重垂線檢查座標紙豎線是否豎直。

4、座標原點不是槽口的端點,應是小球出槽口時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點。

5、小球開始滾下的位置高度要適中,以使小球平拋運動的軌跡由座標紙的左上角一直到達右下角爲宜。

6、在軌跡上選取離座標原點o點較遠的一些點來計算初速度。

第6篇

(2)掌握玻意耳定律的內容和公式;知道定律的適用條件。

(3)理解等溫變化的p—v圖象與p—1/v圖象的含義,增強運用圖象表達物理規律的能力;

帶領學生經歷探究等溫變化規律的全過程,體驗控制變量法以及實驗中採集數據、處理數據的方法。

讓學生切身感受物理現象,注重物理表象的形成;用心感悟科學探索的基本思路,形成求實創新的科學作風。

重點:讓學生經歷一次探索未知規律的過程,掌握一定質量的氣體在等溫變化時壓強與體積的關係,理解p-v圖象的物理意義。

塑料管,乒乓球、熱水,氣球、透明玻璃缸、抽氣機,u型管,注射器,壓力計。

學生在國中時就已經有了固體、液體和氣體的概念,生活中也有熱脹冷縮的概念,但對於氣體的三個狀態參量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是不清楚的。新課程理念要求我們,課堂應該以學生爲主體,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證精神。這節課首先通過做簡單的演示實驗,讓學生明白氣體的質量、溫度、體積和壓強這幾個物理量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繫;然後與學生一道討論實驗方案,確定實驗要點,接着師生一道實驗操作,數據的處理,得出實驗結論並深入討論,最後簡單應用等溫變化規律解決實際問題。